教育学(小学)-教育与教育学_第1页
教育学(小学)-教育与教育学_第2页
教育学(小学)-教育与教育学_第3页
教育学(小学)-教育与教育学_第4页
教育学(小学)-教育与教育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学(小学)-教育与教育学

(总分:197.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总题数:45,分数:45.00)

1.()在他的《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思想。

A.卢梭B.凯洛夫C.杜威D.朗格朗

A.

B.

C.

D.J

解析:1965年,在联合国教利.文组织召开的“第三届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的会议上,朗格朗以

“educationpermanent”为题作了学术报告,该报告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反响。后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

“educationpermanent"改为英译"lifelongeducation”,即终身教育。正是在这个学术报告的基础上,

朗格朗于1970年写成并出版了其代表作《终身教育引论》(AnIntroductiontoLifelongEducation)o

该书出版后,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国际上产生广泛的影响,被公认为是终身教育理论的代表作。

2.教育理论就是教育学中对()的认识与概括。

A.教育活动B.教育现象C.教育规律D.教育经验

A.

B.V

C.

D.

解析:教育理论是对教育现象或教育事实的抽象概括。理论在本质上超越于具体的事实和经验,尽管它在

形式上是一种陈述体系,但它在内容上是以浓缩的形式来阐述教育事实和经验的,不是对教育事实和现象

的直接复制,而是间接的抽象反映。

3.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由()决定的。

A.教育自身的矛盾特殊性B.人们的认识活动规律

C.教育自身的性质D.教育自身的活动

A.

B.

C.

D.V

解析: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培养人这一规定把教育与其他的社会实践活动区别

开来。

4.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A.教育内容现代化B.教育观念现代化

C.教育管理现代化D.教师素质现代化

A.

B.V

C.

D.

解析:教育现代化包括很多方而,如教育管理、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技术等的现代化,

但首要的应是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教育观念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没有从观念上由传统到现代的转

换,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现代化。教育观念包括处于社会心理层次的个体教育观念和处于社会意识层

次的社会教育观念,在相对稳定的社会里,社会的一元化价值评判标准促成二者之间的高度一致性。

5.孔子将“礼、乐、射、御、书、数”六门功课教给学生,这是我国()的雏形。

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综合课程D.结构课程

A.

B.

c.

D.

解析:学科课程,也称为分科课程,就是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独

立地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限期,如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课程历史悠久,孔子将“礼、乐、

射、御、书、数”六门功课教给学生,可以看作是我国学科课程的雏形。

6.学校产生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A.

B.V

C.

D.

解析:公元前21世纪,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开始出现学校的萌芽形式,古籍中记载

有:“庠、序、校”等形式。

7.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是()

A.培养无条件效忠于国家的武士

B.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能履行公民职责的人

C.培养演说家和雄辩家

D.培养虔信上帝的宗教人士

A.

B.J

C.

D.

解析:古代雅典的教育R的是培养有文化有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

8.1632年,英国哲学家()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了出来。

A.培根B.斯宾塞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

A.V

B.

C.

D.

解析:英国学者培根于1623年发表了《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一文,在对科学的分类中,首次把教育学

列为一门独立学科。

9.“四书”、“五经”是我国()的教育内容。

A.现代社会B.奴隶社会C.原始社会D.封建社会

A.

B.

C.

D.J

解析: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发展,封建文化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教育制度上有官学、私学、书院等多种

形式;教育内容为经、史、子、集等,其中《五经》、《四书》影响最大,是最主要的教材。全社会盛行

“学而优则仕”,从察举到科举,学习《五经》、《四书》是晋升的主要门路。

10.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o

A.裴斯泰洛齐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柏拉图

A.

B.J

C.

D.

解析:赫尔巴特认为“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也没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育只有通

过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实际的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换言之,教学具有教育性。他是第一个提

出此观点的教育家。

11.严格的等级性是()教育的显著特征。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社会

A.

B.

C.V

D.

解析:在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对农民实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广大的农民过着饥寒交迫

的穷闲生活,学校教育被地主阶级所垄断。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学校大体分为官学和私学,官学具有鲜明

的等级性。

12.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称为是()。

A.“教育学的雏形”B.世界上笫•部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C.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D.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A.

B.

C.

D.V

解析: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有关儿童教育的问题,被称为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13.教育学上把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为()。

A.非正式教育B.前制度化教育C.制度化教育D.后制度化教育

A.

B.

C.V

D.

解析:历史上曾经有过从非正规教育到正规教育的演变,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

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之前的非正规教育都可归为前制度化教育,而之后的非正规化教育则都归为

非制度化教育。

14.“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此语出自()。

A,《孟子》B.《中庸》C.《大学》D.《论语》

A.V

B.

C.

I).

解析:《孟子》里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日校,

殷日序,周日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不仅记载了我国古代学校教育起源的情况,而

且记载了当时教育的内容和宗旨。

15.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

较灵活,这种教育描述的是()o

A.古代斯巴达教育B.古代雅典教育

C.古代印度教育D.古代罗马教育

A.

B.V

C.

D.

解析: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

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

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16.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校系统产生于清末的()。

A.《壬戌学制》B.《奏定学堂章程》

C.《新学制令》D.《钦定学堂章程》

A.

B.

C.

D.V

解析: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先制定的系统的学校制度是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1902

年为壬寅年,故这个学制亦称“壬寅学制”。

17.根据历史记载,学校教育形态的出现最早形成于()o

A.汉B.周C.商D.夏

A.

B.

C.

D.V

解析: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孟子》曰:“夏、商、

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庠,学则三代共之。”

18.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它形成于()。

A.现代B.近代C.古代D.文艺复兴时期

A.

B.V

C.

D.

解析:历史上曾经有过从非正规教育到正规教育的演变,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

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之前的非正规教育都可归为前制度化教育,而之后的非正规化教育则都归为

非制度化教育。

19.现代教育的生产性主要体现在()o

A.生产社会产品B.发明生产工具

C.进行生产经营D.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A.

B.

C.

D.J

解析:现代教育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大工业生产方式出现之后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与科技水

平的提高而不断更新其内容和形式。现代教育的生产性主要体现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通过教育与生

产劳动相结合,使现代科技与现代生产相结合,以促进生产与科技双向发展;从个体发展角度来说,使劳

动者从片面发展走向全面发展;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说,使教育事业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综合国

力不断增强。

20.下列属于学校制度文化的是()。

A.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B.学校的体育设施

C.学生实验室D.学生守则

A.

B.

C.

D.V

解析:学校制度是学校组织对其内部成员的一种行为规范、规定。学校中的传统、仪式和规章,一般统称

为学校制度文化。学生守则属于学校规章的一种,因此属于学校制度文化。

21.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特点的

出现意味着()。

A.教育现象刚刚萌芽B.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C.教育制度初步形成D.教育活动趋于完善

A.

B.J

C.

D.

解析: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都

是教育实体产生的特点,而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22.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

A.教育的终身化B.教育的多元化C.教育的民主化D.教育的全民化

A.

B.

C.V

D.

解析:教育的民主化追求让所有人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

的机会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结果的均等,这就意味着对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学生予以特别照顾,从而否定

了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

23.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

A.教育的科学属性B.教育的生产属性

C.教育的社会属性D.教育的艺术属性

A.

B.

C.J

D.

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将教育视为一种生物现象,将教育过程归结为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的传授活

动。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两者都认为教育是先天的

而不是后天获得的,否定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24.终身教育是()。

A.古代教育的特点B.中世纪教育的特点

C.近代教育的特点D.现代教育的特点

A.

B.

C.

D.V

解析: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逐渐形成的•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终身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

25.在中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著作是()。

A.《对教育方针的意见》B.《新教育大纲》

C.《教学与发展》D.《民主主义与教育》

A.

B.J

C.

D.

解析: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中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著作,其中论述了教育与政治、

经济的关系,批判了“教育清高说”、“神圣说”、“教育独立说”等观点。他认为要改变当时不合理的

社会制度,只有进行革命,在革命中,教育应当作为革命的武器之一;革命胜利后,教育便应当促进社会

主义社会的建设。

26.在汉语中,最早将“教”和“育”连起来使刚的人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

A.

B.V

C.

D.

解析:在汉语中最早将“教”和“育”连起来使用的人是孟子,他有一句名言,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

育之”,是“君子三乐”之一。

27.前苏联()主编的《教育学》对中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

A.叶希波夫•冈察洛夫B.斯米尔切诺夫

C.凯洛夫D.申比寥夫

A.

B.

C.V

D.

解析: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总结当时苏联社会主义学校教育

经验,并吸收了历史上进步教育家的思想,对教育基本原理、教学论、德育论、学校管理四方面进行了全

面的论述,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培养人民教师的基本教材。凯洛夫在教育学科学化的历史上做出了可贵的贡

献,他所编的《教育学》对中国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流传最广。

28.“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口号,构成了()教育思想的完整体系。

A.实用主义B.经验主义C.实验主义D.进步主义

A.V

B.

C.

D.

解析: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学以反对传统教育为名,组成了一个新的教育流派。他们主张以“儿

童中心”代替“教师中心”,以“做中学”代替“教材中心”,以“学校即社会”代替“课堂中心”,以

活动课程代替分科教学,他们批判传统教育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不顾学生兴趣和需要等问题,提出“教育

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口号,构成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完整体系,成为“现代教育

派”的代表。

29.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中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

A.《教学与发展》B.《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D.《大教育论点》

A.

B.V

C.

D.

解析: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

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伴随该书的出版流行,班级授课制开始为世界各国所了解和采用。

30.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B.杨贤江C.徐特立D.蔡元培

A.

B.

C.

D.V

解析:蔡元培在1940年3月5日逝世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唁电称:“孑民先生,学界泰斗,人世楷

模”,给予这位中国现代教育开拓者以崇高的赞誉。

3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把()相隔离。

A.教育与生活B.教育与经济C.教育与政治D.教育与生产劳动

A.

B.

C.

D.

解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孟子提出来的关于分工的思想。孟子认为分工是必要的,只有通

过分工,使人分居不同的职业,尽其所能,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相互交换其劳动,“以羡补不足”。“劳心

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认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是必要的,它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隔离。

32.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A.家庭教育B.职业教育C.学校教育D.社会教育

A.

B.

C.V

D.

解析: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

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种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

的活动。

33.“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A.V

B.

C.

D.

解析:“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是《学记》中的一句话,其含义是:要维护国家的利益和社会的安定,提

高国民的素养,一定要重视教育。将教育和政治高度结合起来,使教育成为政治的手段。

34.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一一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D.夸美纽斯和杜威

A.

B.

C.J

D.

解析:传统教育派认为教学中要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及以课堂为中心,其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现代教育派认为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以及以活动为中心,其代表人物是杜威。

35.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

A.德谟克利特B.亚里士多德C.昆体良【).苏格拉底

A.

B.

C.

D.J

解析:苏格拉底在教学法中强调促进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得出结论,并创造了著名的“产婆术”,从这个意

义上来说,苏格拉底最先提出了发现法。

36.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

A.康德B.第斯多惠C.赫尔巴特D.福禄培尔

A.

B.

C.V

D.

解析: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有着双重理论基础,即伦理学和心理学。正如他所说:“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

是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指明目的,后者指出途径、手段和障碍。”从而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

基础。

37.1939年,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B.赞科夫C.布鲁纳D.维果斯基

A.V

B.

C.

D.

解析: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将马克思主义与教育学结合起来,主编了《教育学》,他在该书中阐述的教

育学理论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8.把人分为哲学家、军人、劳动者三种集团或三个等级的代表人物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孔子

A.

B.V

C.

D.

解析:柏拉图在头脑中构建了一个“理想国”,他将理想国的人分为三类,第一类人为哲学家,这种人居

于统治地位;第二类为军人,是国家的保卫者;第三类为具有节制美德的手工业者和农民。

39.下面体现孔子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

A.学而时习之B.不愤不启,不俳不发

C.性相近,习相远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A.

B.J

C.

D.

解析: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徘: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不愤不启,不情不发”说的是:学生如果

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

去启发他。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因此,答案选B。

40.关于教育学的代表性著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孔子的《论语》是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C.1903年的出版《实验教育学》的作者是德国的梅伊曼

D.美国教育家杜威是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

A.

B.

C.

D.V

解析:《学记》是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

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1903年出版的《实验教育学》的作者是德国的拉伊。杜威是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

其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从实用主义出发,反对传统的教育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脱离实际生

活;主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

学”O

41.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类,即()o

A.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目标B.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审美目标

C.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动作目标D.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

A.V

B.

C.

D.

解析: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

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每类目标又分成不同的层次,排列成由低到高的阶梯。因此,答案选A。

42.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著有《教育过程》一书,下列选项对他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特别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B.提倡发现学习

C.他主张,无论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D.他的发现学习理论对培养学生的接受能力、主张儿童提早学习科学的基本原理是容易推行的

A.

B.

C.

D.-J

解析:布鲁纳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发现学习,主张无论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

构。但他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主张儿童提早学习科学的基本原理,是不易推行的。

43.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A.古代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D.现代

A.

B.

C.J

D.

解析:机械化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电气化工业革命的兴起,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并为初等教育

的普及提供了物质基础。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是在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发生在近代。因此,答

案选C

4虫“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教育所推崇的理想。

A.前制度化B.非制度化C.制度化D.义务

A.

B.,

C.

D.

解析: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每一个人应该能够在一个比

较灵活的范围内,比较自由地选择他的道路。

45.主张“弃圣绝智”、“弃仁绝义”是()的主张。

A.儒家B.墨家C.道家D.老子

A.

B.

C.J

D.

解析: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张“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因此,答案选C。

二、填空题(总题数:22,分数:22.00)

46.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

填空项1:(正确答案:本质的)

解析:

47.据中国古籍记载,在中国古代社会时,出现了“庠”、“序”、“瞽宗”、“辟雍”、“泮宫”等机构,

这些机构都是()。

填空项1:(正确答案:学校)

解析:

48.从横向上看,教育的基本形态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和()»

填空项1:(正确答案:自然形态的教育)

解析:

49.在古代社会,()产生,从而使教育从一般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独立存在的社会活动

形式。

填空项1:——(正确答案:学校)

解析:

50.教育现象指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表现形式。

填空项1:(正确答案:外在)

解析:

51.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并有了“国学”

与“乡学”之分。

填空项1:(正确答案:官学体系)

解析:

52.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于是()、“以吏为师”成为其教育的一大特征。

填空项1:(正确答案:“以僧为师”)

解析:

53.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学校是()学校。

填空项1:(正确答案:文士)

解析:

5虫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

填空项1:(正确答案:教育理念)

解析:

55.二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化、职业中学普通化的趋势。

填空项1:(正确答案:职业)

解析:

56.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哲学家()o

填空项1:(正确答案:康德)

解析:

57.根据文献记载,埃及在古王国末期已有()学校,它是法老教育皇子皇孙和贵族子弟的场所。

填空项1:(正确答案:宫廷)

解析:

58.集中体现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是()。

填空项1:(正确答案:《理想国》)

解析:

59.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来说,通常以德国赫尔巴特的()为标志。

填空项1:(正确答案:《普通教育学》)

解析:

60.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有意大利的()、法国的蒙田和()等。

填空项1:(正确答案:维多里诺;拉伯雷)

解析:

61.全民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教育的()化和教育的()化。

填空项1:(正确答案:民主;普及)

解析:

62.教育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的社会活动。

填空项1:(正确答案:培养人)

解析:

63.()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是教育民主化的根本保证,是国家干预和管理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

填空项1:(正确答案:教育立法)

解析:

64.普通教育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填空项1:(正确答案:基础科学知识)

解析:

65.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

填空项1:(正确答案:“废科举、兴学校”)

解析:

66.苏格拉底问答法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是()。

填空项1:(正确答案:助产术)

解析:

67.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代表作是()。

填空项1:(正确答案:《林哈德与葛笃德》)

解析:

三、名词解释(总题数:10,分数:30.00)

68.教育途径

正确答案:(教育途径是指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于受教育者所经渠道的总称。学校教育的途径主要有:教学

活动、课外活动、社会活动、劳动活动、学生群体活动、学生日常生活(包括宿舍)活动等。每一个较大的

教育途径又可分为若干小途径。如教学活动分为上课、辅导、参观、课后(家庭)作业等。德育、智育、体

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错综复杂,既有共同的途径,如均需通过教学和课外活动;又有各自的特

殊途径,如德育的班主任工作和团队工作,体育的早操、课间操、运动会等。教育途径虽有主与次、•般

与特殊之分,但每一个被实践肯定的途径都有其特点和功能。在多种教育途径中,教学是主要途径,以教

学为主、其他途径为辅是学校教育的一条规律。)

解析:

69.教育思想

正确答案:(教育思想是对教育现象的理性认识。主要包括教育主张、教育理论、教育学说等,反映在各种

著作、言论、决策和人的活动中.教育思想大致可分两个层次:一是较为零星的、不太系统的教育思想,

如人们对教育总体或某方面的片断的初步的看法、想法、主张、要求与建议等;另一是较为系统和严密的

教育思想,如人们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深入探索、反复检验、整理改进而提出的教育理论、教

育学说。教育思想发展的源泉是教育实践,它的充实利提高,是经过批判地继承前人的教育遗产和对现状

的深入研究、改革、实验、总结来实现的。)

解析:

70.教育学

正确答案:(教育学是指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教育学是教育科学

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人们为了有

效地进行教育工作,需要对它进行研究,总结教育经验,认识教育规律。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

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所谓规律,它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

性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

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解析:

71.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正确答案:(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是关于教育起源的学说,是根据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的基本思想而形成的

理论。该理论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其要点为:①人类在创造工具、使用工具、进行生产

中,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积累一定的经验。为了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把年长一代所掌握的技

能、技巧和经验传授给下一代。此种传递生产劳动经验的活动即为教育产生的基础。②人类的劳动是社会

的共同劳动。社会成员要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如服从纪律、尊敬长者。这些道德规范、风俗习惯,以至

宗教禁忌等方面的经验也需要传递给下•代。此种传递活动也促进了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劳动起源论曾长

期在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流行。)

解析:

72.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正确答案:(教育的生物起源论是指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论的第一个有代表性的观点,其代表人物有法国

社会学家利托尔诺、英国教育学者沛西•能。生物学起源论的主要观点有:将教育视为一种生物现象,将

教育过程归结为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传授活动;认为动物界也存在教育,动物为保存自己的种类,出

于遗传本能,自会将其“知识”与“技巧”传授给幼小的动物。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

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是当时的庸俗进化论在研究教育起源问题上的反映。)

解析:

73.学校教育制度

正确答案:(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亦称“学校系统”,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它规定

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和关系。学校教育制度内容有:幼

儿园、小学、中学、各种专业学校、大学和业余学校等。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形成了不同的学校教

育制度。按教育程度来划分,有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机构;按教育类型划分,有普

通教育、专业教育等教育机构;按受教育的时间来划分,有全日制、半日制、业余教育等机构;按主要教

育手段和场所划分,有面授、函授、巡回、广播、电视等教育机构:按教育对象的年龄划分,有学龄期教

育、成人教育机构;按主办单位划分,有国家办、地方办、企事业办和私人办的教育机构,组成了一个纵

横交叉的学校教育网。学校教育制度是整个教育制度的主体,它的建立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①社

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②社会制度的制约;③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④吸取原有

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解析:

74.教育规律

正确答案:(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是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客观法则,如教

育事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教育的社会性质由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教育同人的

发展、社会发展之间以及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等。教育规律具有如下特点:①是教育现象所固

有的、客观存在的。只要教育现象存在,教育规律就存在。②是反复起作用的。教育在任何状况下都受到

自身规律的制约。③在阶级社会里,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受阶级意识的制约和影响。教育规律按层次可分为:

①一般规律。存在于一切教育现象之中,并始终贯穿于教育发展的整个过程。②特殊规律。反映不同时期、

不同领域或教育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殊性。)

解析:

75.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正确答案:(教育的心理起源论是关于教育起源的一种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教育的心

理起源论的主要观点是:根据原始社会中系统知识、教材、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尚未形成的事实,断定原

始人的教育过程都是无意识的,儿童仅凭观察和尝试成功的方法,学习如何使用弓箭与射击等活动,其技

巧几乎全部是通过失败与重复模仿学到的,是一种心理现象。教育的心理起源论避免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

所在,提出模仿是教育起源的新说。但它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不懂得人之

所以成为人是由有意识的本质规定的,不懂得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因而这

种观点仍然是错误的。)

解析:

76.终身教育

正确答案:(终身教育是与阶段性教育相对应的一种教育理念,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

它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既有学校教育也有社会教育。终

身教育的观念是二战后在成人教育的经验基础上形成的,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采纳了“终身教

育”。终身教育的原则是连续性一一整体性(“一体化”)。其方法是:①重视作为教育基础的个人和小组,

学习的主体是个人、小组,而不是课程和教师;②要求教育遵循兴趣原理一一支配人类活动的重要规律;

③广泛应用小组学习法;④广泛采用创造性、非指导性教育方法。终身教育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包括:①终身教育作为与战后革新时代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的迅速变化相适应的现代教育思想,

能够推动社会持续高速地发展;②它能够保证人的真正个性的发展和自我实现;③它能够真正地实现教育

机会均等,使教育成为实现社会平等和民主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

解析:

77.古代社会的教育

正确答案:(古代社会的教育是指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存在的教育形态。奴隶社会与封建社的教育,虽

然在目的、内容、制度和组织规模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存在很多相同点•古代社会的教育的特点有:①教

育具有专门的教育结构和职教人员;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③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

和对立;④教育内容更加丰富;⑤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⑤官私并行的教

育体制;⑥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的教学形式。)

解析:

四、简答题(总题数:10,分数:60.00)

78.简述现代教育的一般特征。

(分数:6.00)

正确答案:(现代教育的一般特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广泛性和平等性

现代教育必须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教育要求,也就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满意,包括了教育的公平

和教育的质量。公平包含教育机会的公平、过程的公平、结果的公平。教育机会的公平需要增加投入,教

育过程的公平需要合理支配教育资源,教育结果的公平主要表现在每一个学生的潜力都能得到充分发挥,

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

(2)终身性和全民性

终身教育思潮是逐步发展的,开始仅仅是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每一个人都能学习,

都学会生存。今天,终身教育己经不仅局限于成人谋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现在己

经进入了学习型的社会,学习型的社会就是以学习求发展的社会,也就是创新的社会,也就是全民素质高

水平的社会。教育不限于学校,也没有年龄限制,而是全民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

(3)生产性和社会性

教育与劳动相结合、与社会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普遍规律。我们要培养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那就要把

教育和科学技术、先进的生产结合起来,与社会的生活结合起来,尤其是信息社会更是如此。现代教育必

须打开大门,与企业、社会、各种团体联系,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4)个体性和创造性

人的发展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更多的体现在社会的要求,个性更多体现在个体的要求。工业社会强

调标准化、统•化,个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信息社会强调个体性,多样性,信息网络化为个别学习提

供了可能,为个性发展提供了条件。个性的核心就是创造性,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要求教育培养具有创造

能力的人才,同时社会上激烈竞争需要人才有个性,有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

(5)多样性和差异性

既然教育有个体性,那么社会的多样性必然要求教育有多样性,有差异性。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的阶段,

当然和精英教育阶段不同,但是大众教育并不是不要精英,我们仍然要培养精英,培养一批杰出人才。所

以教育要多样性、要差异性。

(6)信息化和创新性

信息技术应用引起了一场教育革命,引起了教育观念、教育过程、教育模式,师生关系、师生角色一系列

的变革。现代教育已经冲出学校范围,学生可以随时获得信息。教师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只是引导学生

选择正确的路线和策略,使他们在信息的海洋中不至于迷失方向。社会在变革,教育只有不断地创新,才

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信息社会要求学校成为信息的策源地。

(7)国际性与开放性

随着国际间交流越来越频繁,信息交流越来越快,地球变得小了,教育的开放性、国际性越来越强。现代

教育不能不纳入到全球化的轨道,教育只有加强开放的力度,才能够吸收世界优秀文化,为我所用。国际

化的另一个内涵,是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国际形势、掌握国际交往能力的人才。

⑻科学性和法制性

现代教育建立在高度理性的基础上,不是凭经验,而是依靠科学决策。教育科学性包含教育法制性,现代

社会是法制社会,教育科学性要与法制结合起来,教育行为要由国家立法规范。)

解析:

79.简述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分数:6.00)

正确答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理想走向现实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把造就全面发展的个人作为培养合格人才的共同目标,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

学说从理论走向现实。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的规律之一

由于社会生产、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政治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3)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

教育民主化伴随着社会政治的改善、民众的觉悟、被统治阶级的不懈斗争逐步进步。

(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

在教育发展史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经历了一个由分离到结合的漫长过程。19世纪以前,世界各国教育

基本以人文教育为主;19世纪以后,由于科技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科学教育开始上升到主导地位;20世

纪50年代以来,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走向融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教育的一个

共识,也是现代教育研究的一个共同课题。

(5)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

普及教育被纳入法制的轨道加以实施,生产力和科技的进步为多种形式教育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各种教育

形式应运而生。

(6)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理念

终身教育把教育看成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这一思想日益成为各国开展继续教育的理念和依据。

(7)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

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前提。社会现代化的总体背景必然促进教育

现代化的发展。)

解析:

80.教育学的作用有哪些?

(分数:6.00)

正确答案:(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

个方面:

(1)对教师的作用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承担者,教育教学理论是教师的必备素质,教育学应该发挥指导教师教学工作

的能力。教育理论能够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具体表现在:

①教育理论能够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有助于教师冲破封闭式的旧教育思想的束缚,建立起全新的现代教

育观念。

②教育理论能够帮助教师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从道德认识、能力等

方面确定教学进度和教学重点。

③教育理论能够帮助教师选择优化的教学过程与教育方法。

(2)对教育决策的作用

教育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决策的正确与否,现实的教育决策大致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教育决策所

依据的教育理念:二是具体的决策模式。在这两个层次中,前者是灵魂,它规定着教育决策的性质和各个

环节的确定。后者则是力图使教育决策走上科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是操作性的范畴。这两个层次都离

不开教育理论的指导,具体表现在:

①在教育决策领域,教育理论可以增强国家行政部门的理性,使之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出各种正确

的决策,按照教育规律办事。

②对于学校管理而言,教育理论可以提高管理者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指导校长和学校管理者调动

学校各方面的力量,以人为本,制定制度,加强监督,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3)对教育改革发展的作用

教育改革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变革现存教育的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实践。教育改革是教育领域里

的创新,进行教育改革必须要有相应的教育理论作为理性的指导。教育理论对教育改革的指导作用主要表

现在:

①用理性尺度评价现实、分析现实教育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使人们认清现实教育中的种种不合理因素。

②对未来教育进行预测、设计和规划,从对现存教育的评价中和对未来社会的发展的洞察中提出未来教育

的目标、任务、内容、方法、制度、形式等,指明教育改革的方向。

③通过理论创造的社会舆论力量来呼唤社会,推动教育工作者参与教育改革,并提高其自觉性、枳极性和

必胜的信心。

(4)对家长的作用

随着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教育日益成为学校、家长、社会的共同事业,教育理论对于家长的作用和重要性

也日益突出,具体表现在:

①可以帮助家长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做出正确的教育选择。

②可以帮助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共同促进教育的发展。

③可以给予学生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解析:

81.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分数:6.00)

正确答案:(尽管资本主义的教育与社会主义的教育在一些重要方面有所不同,但是两者都属于现代教育,

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不仅是超越意识形态的,也是超越文化界限的。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主要表

现在以下儿个方面:

(1)现代教育的公共性

现代教育的公共性是指现代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公共事业,是面向全体人民,而不是面向一部分人的,

是为全体人民服务的,而不是仅为一小部分人服务的。与之相关的就是现代教育的公平性,即现代教育要

为每一位受教育者提供同样的机会和服务,努力做到受教育机会的均等,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实际

上的公平。这就是说,现代教育的公共性也就是现代教育的大众性,现代教育应该是大众教育,应该坚决

废除教育的等级性和特权性。这样说并不是要否认教育对少数精英人才的培养,但是对精英人才的选择不

是根据他们的财产、出身和地位,而是根据他们的才智和志向,并且,精英人才的选拔不应该以牺牲大众

教育的质量为代价,应该在提高大众素质的基础上选择精英、培育精英。

(2)现代教育的生产性

现代教育的生产性是指现代教育越来越与人类的物质生产结合起来,越来越与生产领域发生密切的、多样

化的关系;生产的发展也对教育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职业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人们日益认识到: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教育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杠杆。教育的经济功能得到了世

界各国政府的充分重视,教育改革因此被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条件。教育不仅是改变人们精神生活的「

种重要力量,还是改变人们的物质生活的一种重要力量。

(3)现代教育的科学性

现代教育的科学性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最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

现代教育的发展也受教育科学的指导,日益摆脱教育经验的束缚。

(4)现代教育的未来性

现代教育的未来性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目标定位等会对未来社会和个体的发展产

生非常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指现代教育的发展不仅要考虑到当前社会和个体发展的要求,从当前社会和

个体的发展需要出发,并且要考虑到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未雨绸缪。

(5)现代教育的国际性

现代教育的国际性是指现代教育应该从态度、知识、情感、技能等方面培养受教育者从小就为一个国际化

的时代做准备,也就是要面向世界。

(6)现代教育的终身性

现代教育的终身性是指现代教育不局限于学龄阶段,而是贯穿人的一生。现代教育的改革应该着眼于创造

一个适合于终身学习的社会,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

解析:

82.为什么教育要以人为本?你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应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分数:6.00)

正确答案:(教育工作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

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和调动大学生的主

体意识,实现受教育者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

(1)教育要以人为本,主要因为:

①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活动(或专门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是人类特

有的社会现象,与人类几乎是同时产生的。教育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我们当

今的社会提倡以人为本,教育也要以人为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展。

②教育活动的顺序进行和卓越有成效,必须建立在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基础之上。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

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

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个体的身心发展遵循着某些共同的规律,这些规律制约着教育工作。包

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以及个体差异性。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教育应该坚持以人为本。

(2)在教育过程中要具体体现以人为本,包括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尊重

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等。例如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可以更多的考虑学生学习的

兴趣所在,再来具体编排教学计划和教授学生,做到符合学生兴趣的施教,同时符合知识的传授,这样可

以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产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这样教育过程中也真正的体现出了以人为本。)

解析:

83.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分数:6.00)

正确答案:(学校教育在奴隶社会产生,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得益于一系列社会条件的满足。

具体而言,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在奴隶制社会中,由于铁制工具的使用,社会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农业生产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使生产力

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为社会的分工提供了最主要的条件,社会的分工又进一步地促进了生

产力的发展。这一系列的变化为学校的产生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使学校教育得以发展起来。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社会分工从单纯的生产劳动领域扩大到了整个社会,出现了体脑分工,使一部分人从直接的生产劳动中脱

离出来,从事社会管理和文化活动,作为广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教育也就逐渐演变为一种专门和固

定的职业。

(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

到了奴隶制社会,人类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且其中不少已经在漫长的岁月中

系统化、抽象化,形成了分门类的知识和学问,如天文、地理、水文、医学、数学、建筑等等,对这些知

识和学问的掌握已不可能通过日常实践活动中的非正规教育来进行,客观上要求有专门的学校教育来传授

这些知识。伴随着人们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经验的丰富,以及经验向知识的演变,在原始社会末期,已经

产生了原始的文字。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社会出现了阶级和国家,占统治地位的奴隶主阶级,借助于国家机器对被统治的奴隶阶级进行管理,镇压

他们的反抗,维护本阶级的利益以巩固其经济基础和社会秩序。而要做到这一切,需要有自己的各种国家

机关和力量,如政府、军队、监狱等等,也就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同时,也就需要论证这种经济基础和上

层建筑合理性的意识形态,这就需要有大量的官员、文士、僧侣和军人。这些专业人员都须经过专门的培

养和训练,从而产生了设立专门学校的需要。)

解析:

84.简述《学记》中的教学思想。

(分数:6.00)

正确答案:(《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其主

要教学思想如下:

(1)教育教学原则

①教学相长。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教与学是紧密相连、互相促进的。“学”因“教”而日进,

“教”因“学”而益深。

②尊师重道。《学记》明确提出了“师严而道尊”的思想。一方面高度评价了教师的作用,提高了教师的

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又对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崇高的道德修养,又要熟练掌握教

育的方法和技能技巧。

③藏息相辅。《学记》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④豫时孙摩。豫,就是预防,在不良行为和习惯发生、形成之前,教育措施应该走在前面,将其消灭在萌

芽状态。时,就是及时,善于抓住适当的时机,及时施教。孙,就是顺序,也就是常说的循序渐进。摩,

就是相互观摩,同学之间取长补短。

⑤启发诱导。教学要重启发诱导,注意“道(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项原则的中

心就是要求教师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但不能代替学生思考。

⑥长善救失。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差异,还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2)教学方法

①讲解法。要求教师教学时“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

②问答法。教师的提问应先易简,后难坚,要循着问题的内在逻辑;而答问则应随其所问,有针对性地作

答,恰如其分,适可而止,无过与不及。

③练习法。根据学习的内容来安排必要的练习,练习需要有规范,并且应逐步地进行。

④类比法。通过类比,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具有“触类旁通”的能力。

(3)对教师的论述

《学记》十分注重尊师,指出社会耍尊师,君主应当带头。《学记》把为师、为长、为君视为一个逻辑过

程,使尊师具备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学记》也对教师提出了一些要求,要求教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又

要做为人师表的典范。

《学记》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其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十分显著。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

教育思想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良好开端。)

解析:

85.简述杜威“教育即生活”命题的基本内涵。

(分数:6.00)

正确答案:(“教育即生活”的命题是杜威关于教育的本质的认识之一。其基本内涵为:

(1)教育是生活的过程

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生活也是生活的一种形式。他强调学校生活应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相契合,

满足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使儿童在现实的学校生活中得到乐趣。同时,他还指出学校生活应与学校以外的

社会生活相契合,适应现代社会变化的趋势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2)学校即社会

在“教育即生活”的基础上,杜威进一步提出了“学校即社会”的命题。他实际上是希望学校生活成为一

种经过选择的、净化的、理想的社会生活,使学校成为一个合乎儿童发展的雏形社会。他强调学校课程的

中心不应是科学,而应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学校即社会”是对“教育即生活”的进一步引申。

(3)教育改造社会生活

“教育即生活”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当前,还在于未来,在于创造一种高于现实生活的更加美好的生活。杜

威认为社会的改造要依靠教育的改造,他希望通过教育改造社会生活,使之更完善、更美好。)

解析:

86.古代社会的教育具体体现出哪些特征?

(分数:6.00)

正确答案:(古代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如下:

(1)专门的教育结构和职教人员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古代社会的学校已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能和独立的社会过程;脑

力劳动者也逐渐从体力劳动者中分离出来,出现了专门的职教人员。

(2)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在古代社会,学校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在选择和传承文化的同时,承担着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和教化或愚

弄百姓的双重任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等级性或宗教性。

(3)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

学校与社会生产劳动相脱离,主要传递一些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军事、道德或宗教知识,人文学科在学校中

占据主要位置。

(4)教育内容更加丰富

古代社会的教育内容包括智育、德育及宗教教育等,既反映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也反映了社会进步及人类

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5)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

虽然通过丰富的教育实践,古代社会在教育方法上不乏创新之举,但总的来说,教学方法简单,体罚盛行,

教学水平还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6)官、私并行的教育体制

古代社会,随着人们对教育需求的增加,既有国家和统治者建立的学校教育系统,私人办学也逐渐兴起,

教育体制呈现官、私并行的特点。

(7)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的教学形式

由于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局限,教育的组织形式以个别施教为主。这种教学形式最显著的优点是教师能

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缺点是教育效率低下。)

解析:

87.凯洛夫《教育学》的主要缺陷及对我国教育的负面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分数:6.00)

正确答案:(凯洛夫《教育学》的主要缺陷

①它未能根据苏联当时已有很大变化的文化教育情况、教育自身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提出和解决新的教

育理论与实际问题,而是仍然坚持30年代形成的全部结论,使它带有浓重的滞后性和封闭性,而很少创造

性。

⑦该书的严重不足还表现在对一系列教育、教学理论问题的处理过于绝对化和机械化,缺少辩证法。

(2)凯洛夫《教育学》对我国教育的负面影响

凯洛夫《教育学》对我国教育的规范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有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国家行政领导与学校的关系上,忽视了学校的自主性。

②在学校与教师的关系上,忽视了教师的自主性。

③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

④过于强调课程、教学大纲、教材的统一性、严肃性,忽视了它们的灵活性和不断变革的必要性。)

解析:

五、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40.00)

88.20世纪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正确答案:(进入20世纪以后,世界出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垒,电气化革命在主要国家

已经完成,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格局,民主化、工业现代化、国家主义成为世界三股最强大

的潮流。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教育制度、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均产生

了深刻的变化,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的终身化

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

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它是对过去将人的一生分为学习阶段和学习

结束后阶段的否定。把终身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或成人教育是不正确的。终身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和

教育形式。

(2)教育的全民化

全民教育是近1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特别是使所有适龄儿童都进

入小学并降低辍学率、使所有中青年都脱离文盲的运动。这一运动得到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响应。

(3)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的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

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结果的均等,这就意味着

对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学生予以特别照顾。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

扩大,如办学的自主性,根据社会要求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等。

(4)教育的多元化

教育的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

教育的多元化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包括工艺、设备、程序、手段等)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

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解析:

89.论述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苏霍姆林斯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最有影响的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人的全面发

展的思想是贯穿于他的教育理论的主线,并指导着他的教育实践活动,有重要的教育意义。苏霍姆林斯基

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教育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苏霍姆林斯基明确地提出了普通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就是他的学校教育的理想,这就是:“培养全面

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

全面和谐的发展意味着劳动与人在各类活动中的丰富精神的统一,意味着人在品行上以及同他人相互关系

上的道德纯洁,意味着体魄的完美、审美需求和趣味的丰富及社会和个人兴趣的多样。和谐的发展意味着

人:第一,是社会物质生产领域和精神生活领域中的创造者;第二,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享用者;第三,

是有道德和文化素养的人,是人类文化财富的鉴赏者和细心的保护者;第四,是积极的社会活动者、公民;

最后,是树立于崇高道德基础之上的新家庭的建立者。这可以说是苏霍姆林斯基对全面和谐发展的新人的

内涵最全面的阐释和概括。

(2)和谐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为了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就必须深入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