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秋天的怀念》示范课教学课件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秋天的怀念》示范课教学课件_第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秋天的怀念》示范课教学课件_第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秋天的怀念》示范课教学课件_第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秋天的怀念》示范课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这样一个人1972年,21岁,突然双腿瘫痪,只能坐轮椅,大小便都需母亲伺候。1977年,26岁,精心照顾他6个年头的母亲也离世而去。1981年,30岁,患上严重的肾病,只留下一个受损的左肾,以及一根排尿管。1998年,47岁,演变为尿毒症,只能靠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2010年,59岁,他因突发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去世。但是,他一直与病魔抗争,成为了一名优秀作家,也成为千万人心中坚强的榜样。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新课导入新课导入他一直这样坚强吗?他是怎样从苦难中成长起来的呢?走进史铁生的回忆性散文——《秋天的怀念》,看看他的成长之旅。史铁生史铁生学习目标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作者的心情。2.抓住关键词句,品析母亲的人物形象。3.通过解读“好好儿活”的含义,加深对亲子之爱和生命价值的感悟。走近作者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出生于北京,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后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21岁双腿瘫痪回到北京18岁下乡插队16岁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6岁母亲去世28岁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30岁写作本文《秋天的怀念》40岁创作《我与地坛》,被誉为中国近50年最优秀的散文之一47岁被确诊为尿毒症需隔日透析以维持生命59岁突发脑溢血去世器官捐献给医学研究“我的职业是生病,业务在写作。”作者简介

20岁时不幸因病瘫痪,风华正茂的史铁生不得不终生以轮椅为伴,永远离开了正常人的生活。这是一份多么沉重的苦难呀!瘫痪的双腿,残缺的天空,不完整的人生,曾一度使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他终日沉浸在自己的苦难中难以自拔。以至忽视了慈爱的母亲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尤其是母亲身患重病,他竟全然不知。

当他发现母亲病情很严重时,母亲却永远地离开了他。后来,他在许多文章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秋天的怀念》便是其中的一篇。《秋天的怀念》中作者借助对几件平常小事的细致描写,来表达母子之间的似海深情,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背景链接记叙性散文概念是以记人、叙事为主的散文,一般对人和事的描写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知和感受,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分类记事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叙述事件。写人散文以人物为中心,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文体知识瘫痪(

)暴怒(

)沉寂()侍弄(

)捶打()憔悴(

)央求(

)絮叨(

)诀别()淡雅高洁烂漫()翻来覆去(

)喜出望外(

)砸碎(

)仿膳()整宿()tānhuànbào积累字词jìshìchuíqiáocuìyānɡxùdɑojué字形易错mànfùwànɡzáshànxiǔ“望外”意为希望或意料之外,不要写成“忘记”的“忘”。词语解释暴怒:极端愤怒。沉寂:十分寂静。翻来覆去:来回翻身。央求:恳求。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诀别: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淡雅:素净雅致,素淡典雅。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近义词:狂怒可形容夜晚、村庄、消息等。歇后语:范进中举——喜出望外多指睡不着觉。也形容多次地重复。多强调说好话并再三请求。通常强调不再相见。可形容服饰、色彩等。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真诚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全文的感情基调:深沉、忧伤;朗读建议:多抑少扬、多停少连。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朗读节奏图示暴怒(扬、急)第1段第2段第3段第4—6段第7段略轻松(扬、稍急)愧疚(①_______)积极(扬、缓)整体基调:③__________②__________(抑、缓)遗憾、悔恨忧伤深沉抑、缓整体感知用自己的语言概述课文的内容。

双腿瘫痪后的“我”内心极其痛苦,随意发脾气,母亲用体谅、宽容默默忍受着我的坏情绪,用自己的生命来呵护“我”,直到生命的尽头。“我”在母爱的感召和影响下,变得坚强勇敢。1.文题“秋天的怀念”在怀念谁?2.为什么怀念?3.看花出现了几次?

本文的线索:看花整体感知双腿瘫痪后,“我”是怎样的状态?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

母亲让我去看菊花,我会说——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不,我不去!我可活什么劲儿!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整体感知探究人物

面对双腿瘫痪听不进去任何劝慰的儿子,作者的母亲是怎么做的呢?

“扑”“抓”和前面的“悄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母亲的焦灼和痛苦,但他还是忍住哭声,用强大的毅力克服悲情,给儿子坚定的力量和儿子生死相依,希望儿子好好活。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探究人物

选择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段文字,圈画描写母亲的词句,分析母亲形象,并有感情地朗读。探究人物“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可以看出母亲说话愈加小心翼翼,生怕触及“我”的伤感,一个“总是”表明母亲一有机会就努力试着帮助儿子走出困境,想推着“我”出去散心,看看北海开了的花。可以看出这是一位关切孩子的母亲。语言

选择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段文字,圈画描写母亲的词句,分析母亲形象,并有感情地朗读。探究人物(3)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动作描写母亲唯恐飘零的落叶又勾起儿子悲观的情绪。一个“挡”字刻画出母亲的细心。探究人物(4)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神态描写。“憔悴”暗示母亲在病痛的折磨下,加之痛“我”之痛,长期担忧操劳,身体已经十分不好;“央求”写出母亲既盼望“我”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憔悴”:儿子病在腿上,母亲痛在心头探究人物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母亲因为“我”答应让她推出去看花而喜出望外,两个“一会儿”明显看出母亲高兴得手足无措,仅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而母亲竟然高兴到这种程度,足见儿子在他心中的地位之重,对儿子病的牵挂之深,可见儿子厌世轻生的念头对她折磨有多深。探究人物这样一位身患绝症的母亲,她独自默默忍受身体上的病痛,始终耐心包容儿子的暴怒无常,无微不至地呵护儿子脆弱敏感的内心,不断地尝试鼓励儿子能够振作坚强起来,可以看出这是一位坚韧而又伟大的母亲。细心耐心无私无畏慈爱坚韧母爱深入探究

课文一共写到三次看花,在文中勾画相关句子,完成表格。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母亲/妹妹“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我”“不,我不去!”“什么时候?”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深入探究

第一次三次“看花”明线①__________第二次勉强同意第三次②__________平静接受B.__________A.__________整宿肝疼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我”的态度“我”的情感变化母亲的状况暗线无比抗拒主动前往病入膏肓离开人世愤怒悲观乐观坚强深入探究

文中多次提到菊花,有什么作用呢?母亲带“我”看花,是对生命的热爱;菊花的淡雅高洁,是母亲品质的写照;菊花热烈深沉,是母爱的写照;母亲爱花,“我”看菊花是对母亲的缅怀。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你能懂得母亲为什么总是要带我看菊花了吗?深入探究

菊花开得灿烂美丽,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渲染出积极、深沉的氛围,突出了“我”的心理从痛苦、无望转向明朗、坚强,转向对生命、生活的眷恋和赞美。菊花在“我”眼里五彩缤纷、泼泼洒洒,也是在告诉读者“我”的人生态度发生了转变。深入探究

(1)“咱娘俩在一起,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2)结尾“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我”读懂了母亲深沉的爱,明白了生命的意义,要勇敢面对现实、热爱生命、顽强生活,也是对母亲的承诺。

母亲说“好好儿活”是鼓励儿子珍惜生命,坚强地活下去。体现了母亲的伟大和坚强,自己已经遭受病痛折磨,但还是要坚强地宽慰儿子。文中出现几次“好好活”,分别有什么含义?深入探究

深入探究

活出对社会、人类的担当

史铁生的“好好儿活”活出自己生命的坚强活出对亲人、家庭的责任母亲的“好好儿活”儿子的“不好好活”儿子的“好好儿活”

这是一份有责任的母爱,她用自己的生命让孩子勇敢面对自己有缺憾的生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深入探究

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秋天的怀念》。表层意义:母亲是秋天去世的,“我”深切怀念母亲对“我”的爱。深层意义:“秋天”常常隐喻着生命的成熟、思想感情的沉淀;“秋天的怀念”,暗示着作者经受过命运残酷的打击,经历过暴躁绝望的心理过程,在母亲去世后,在风轻云淡的秋天,在菊花绽放的时节,才真正体会了母爱的坚忍和伟大,懂得了母亲的期望,悟出了生命存在的意义。深入探究

你能体会到作者在写作此文时是怎样的心情?悔恨悲痛怀念主旨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