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活动型教学设计学校授课教师课时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教具教材分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课文,通过讲述鲁迅先生童年时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封建教育的批判。本文语言优美,寓意深刻,对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提高文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节课旨在通过活动型教学,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特色,提高学生准确、生动地表达事物的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批判精神,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文化传承与理解:使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和文学成就,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4.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艺术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创造欲望。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基础的文学知识和写作技巧。
-学生对鲁迅先生的生平有一定了解,能够识别一些鲁迅作品的基本主题。
-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词汇积累和句子理解能力。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文学作品充满好奇心,对鲁迅的作品有探索欲望。
-学生具备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并分析课文内容。
-学生可能偏好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来学习,喜欢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可能对鲁迅作品中的一些文言文和象征手法感到难以理解。
-学生可能对鲁迅批判封建教育的深层含义把握不准,需要引导深入思考。
-学生在分析课文时可能缺乏批判性思维,需要教师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启发。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每位学生配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2.辅助材料:收集鲁迅先生的生平介绍、时代背景资料,准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3.教室布置:将教室划分为小组讨论区,每组配备必要的学习工具,如笔记本、彩笔等,以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教学过程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以提问方式开始,如“同学们,你们小时候有没有一个特别的地方,是你们玩耍和探索的乐园?”
-回顾旧知:回顾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学习过的鲁迅先生的其它作品,如《呐喊》中的故事,让学生分享对鲁迅先生的初步认识。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介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内容,包括鲁迅先生对百草园的描述、对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以及文中的象征意义。
-举例说明:通过文中具体描写,如“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引导学生感受鲁迅先生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每组选择文中一个片段,讨论其语言特色、情感表达和深层含义,之后各组分享讨论成果。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选取一个生活中的场景,模仿鲁迅先生的笔法进行描写,练习使用象征手法。
-教师指导: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主题。
4.小组交流(约15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写作心得,讨论如何更好地运用象征手法。
-教师指导:教师参与小组讨论,提供反馈,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和借鉴。
5.总结反馈(约10分钟)
-学生总结:邀请几名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教师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指出学习中的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深入阅读课文,撰写读后感。知识点梳理1.文学常识
-鲁迅,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思想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了解鲁迅的生平和文学成就,理解《朝花夕拾》的文学价值。
2.课文内容理解
-百草园的自然环境描写,理解其对童年生活的影响。
-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分析封建教育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文章的象征意义,如“紫色的桑椹”代表童年的美好回忆。
3.语言特色与修辞手法
-鲁迅语言的精炼与深刻,如“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
-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对比手法的运用,如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对比,突显不同生活环境的差异。
4.文章结构与主题思想
-文章的篇章结构,分析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的布局。
-鲁迅对封建教育的批判,以及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与反思。
-文章主题的深层含义,理解鲁迅对个人成长与社会环境的思考。
5.阅读理解与批判思维
-分析文中重要句子和段落的含义,如“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
-讨论鲁迅作品中反映的社会问题,如封建教育的局限性。
6.写作技巧
-学习鲁迅的写作风格,模仿其笔法进行写作练习。
-掌握象征手法的运用,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学习如何通过对比、描写等手法,丰富文章的情感表达和视觉效果。
7.文化背景
-了解鲁迅所生活的时代背景,理解其文学创作的时代意义。
-探讨鲁迅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如对传统节日、习俗的描写。
-分析鲁迅如何通过文学作品批判和反思传统文化。课后作业1.阅读理解题
请根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描述一下百草园给你的印象,它是怎样的一个地方?
答案:百草园是鲁迅童年时的乐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有各种植物和昆虫,是作者探索自然、体验生活的地方。
2.分析题
分析文中“紫色的桑椹”这一象征手法的运用及其意义。
答案:紫色的桑椹象征着童年时期的美好回忆和对知识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鲁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写作题
以“我的乐园”为题,写一篇短文,描述你心中的乐园,要求运用象征手法,字数300字左右。
答案:我的乐园是一片无边的森林,它象征着我心中的自由与探索。在这里,每一棵树都是我的朋友,每一片叶子都是我的故事。
4.翻译题
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
答案:我将不能再常常来到百草园了,再见吧,我的蟋蟀们!
5.研究题
研究鲁迅在文中对封建教育的态度,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现代教育的看法。
答案:鲁迅在文中对封建教育持批判态度,他认为封建教育束缚了人的思想,限制了人的发展。我认为,现代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而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
6.仿写题
仿照文中对百草园的描写,写一段关于你家乡或学校的描述,要求运用鲁迅的笔法。
答案:不必说碧绿的小河,河边的垂柳,也不必说学校里的老槐树,树下的石凳。单是校园里的那片草地,就能带给我无尽的欢乐。
7.批判性思维题
鲁迅在文中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请结合文本,分析这种对比对读者的启示。
答案:鲁迅通过对比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和三味书屋的束缚压抑,启示读者要反思教育的本质,追求真正适合孩子天性的成长环境。教学反思今天的课堂,我们一起走进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是一次心灵的旅程,也是对文学的一次深刻感悟。课后,我坐在办公室里,静静地反思这次教学,有许多地方让我感到欣慰,也有一些细节需要改进。
首先,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让我感到非常高兴。他们积极讨论,对百草园的描写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尤其是当他们能够将文中的场景与自己的童年生活联系起来时,那种情感的共鸣让我觉得教学的成功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流。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分析鲁迅先生的写作手法时,部分学生显得有些迷茫。他们对象征手法的理解不够深入,对鲁迅语言的精炼与深刻体会也不够深刻。我想,这可能是因为我之前的引导不够到位,没有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
在课堂互动环节,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尽管学生们在小组讨论中表现出色,但在全班分享时,一些学生显得不够自信,可能是因为害怕表达错误而被同学嘲笑。这让我意识到,我需要在课堂上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鼓励的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Module 1 Unit 2 He's cool(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下册
- 设备供货装合同范本
- 1秋天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一年级上册统编版(五四制)
- 绿化栽植劳务合同范本
-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 Unit 1 My Classroom Part B. Lets talk. Lets play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3《学会反思》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 外装合同范本
- 个人购买瓷砖合同范本
-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学设计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册单词默写册
- 《直列式两缸发动机曲轴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开题报告2600字
- 2024年度影视制作服务承包合同3篇
- 《地图的发展》课件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副省级)及答案解析
- JTS257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 名医诊所合作协议书
- 光伏雨季施工方案
- 2024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 2024年江西省中考生物·地理合卷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跌倒坠床公休座谈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