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2、3单元教案_第1页
2021年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2、3单元教案_第2页
2021年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2、3单元教案_第3页
2021年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2、3单元教案_第4页
2021年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2、3单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

5.生物的遗传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遗传,遗传指的是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在形态结构、生理特点、行为方

式等方面总是保持着一些相似似的特征。

2.观察子女与父母外貌上的相似之处,体会人类的遗传。

3.通过为小动物找家人活动,描述动物与家人之间的相似之处,体会动物的遗传。

4.通过为植物寻亲活动,体会植物的遗传性,懂得动植物、人类都存在遗传的特点。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比较人类、动物和植物的子代和亲代,体会什么是遗传,知道动物、植物、

人类都具有遗传性。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动植物和人类的子代和亲代,体会动物、植物以及人类的遗传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学生活动手册等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本13页的一首小诗:

有人说,

我长得像爸爸,

也有人说,

我长得像妈妈。

可我对着镜子,

左看右看,

觉得自己,

跟谁都不一样。

2.学生读一读这首小诗,想一想,为什么孩子长得又像爸爸又像妈妈呢?

那是因为遗传。

3.为什么细细的看,孩子长得既不像妈妈又不像爸爸呢?

那是因为变异。

4.什么是遗传和变异呢?遗传和变异又有哪些特点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二

单元一一遗传与变异。

5.在农村里,有经验的农民在播种前,他一定会选择颗粒饱满的种子来播种,你们知道

这是为什么吗?

预设:

农民播种前挑选饱满的、没有受损的种子,叫选种。种子饱满,其子叶肥厚或胚乳多,营

养物质多,种子萌发后长成的幼苗就健壮。

6.饲养员在留种鸡的时候,为什么要选择体格匀称健壮的鸡?

预设:

饲养员选择匀称健壮的鸡做种鸡,以保证产出的鸡蛋合格率高,孵出的小鸡成活率高。

4.教师引导:农民选种、饲养员挑选种鸡,所遵循的都是生物的遗传性质。今天这节课,

我们就来探讨生物的遗传性。

8.板书课题:5.生物的遗传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人类的遗传

(一)为照片中的同学找父母

1.教师引导:有的时候,我们发现自己有些特征长得像爸爸,也有一些地方长得像妈妈。

下面,请大家用连线的方法找出三名同学的父母,看大家找的对不对。

2.出示课本14页的相关图片,学生仔细观察三名同学的外貌特点,再观察下面三对父

母的外貌特点,思考三名同学的父母分别可能是谁?

3.全班交流,学生说一说这三名同学的父母可能分别是谁,并说一说你的理由。

预设:左边女孩与左起第一对父母是一家,中间男孩与右起第一对父母是一家,右边女孩

与中间一对父母是一家。

4.教师小结:一般来讲因为遗传的原因,父母和孩子在脸型、下颌形状、眼睛形状方面

有较明显的相似。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征来判断这些同学的父母分别是谁。

(二)找出身边同学的父母

1.教师引导:刚刚我们根据遗传的性质为书上三位同学找到了父母,下面让我们来为身

边的同学找一找父母。

2.提出要求:将小组同学带来的单人照和父母合影照,全部混在一起,再找出相应的家

庭成员。

3.学生分小组活动,为本小组的同学找到自己的父母,并说一说自己是根据什么来判断

的?

4.全班交流,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结论,并且说出自己的判断依据。

5.教师小结:同样的,我们也可以利用遗传的性质为我们身边的同学找到自己的父母。

(三)与同学互相观察,找一找对方具有下面哪些特征

1.教师引导:有的时候,有的人身上会有一些与别人相似的特点。

2.出示课本15页上面的几组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有的人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预设:

图片1,有的人有耳垂,有的人没有耳垂。

图片2,有的人下河中间有浅沟,有的人下颌中间无浅沟。

图片3,有的人舌头能够轻易的卷起,有的人不能卷舌。

图片4,有的人是左利手,有的人是右利手也就是说有的人是左撇子,有的人是右撇子。

3.提出要求:请同学们之间相互观察对方的耳垂、下颌、舌头、拿剪刀剪纸的动作,找

一找对方具有上面所说的哪些特征?

4.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分别找一找同学们身上有没有上面所说的这些特征?

5.全班交流,学生说一说自己耳垂、下巴、舌头、拿剪刀剪纸的动作等方面的特征。

6.除了我们自己,我们的父母是否也具有这些特征呢?

7.学生回忆自己父母在这些方面的特征,然后交流。

8.教师小结:正常情况下,我们身上所具有的一些特征,在父母身上也会具有,这是因

为遗传的原因。这四组图中,有无耳垂、下颌中央是否有浅沟是人的外形特征;能否卷

舌是人的生理特点;左右利手是人的行为方式。四组图包含了人类遗传的三个主要方面:

外形特征、生理特点、行为方式。

活动二:动物的遗传

1.教师引导:人具有遗传性,那么动物是不是也有遗传性质呢?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动

物的遗传

2.为小动物找家人,描述他们与家人的相似之处

3.出示课本15页下面6幅插图,教师引导:这6条小狗上面三条是小狗,下面三条是

狗妈妈或者狗爸爸,上面三条小狗分别是下面哪条小狗的孩子呢?让我们为小狗们找找

家人,并描述他们与家人之间的相似之处。

预设:

左上第一只是沙皮犬,毛色土黄,毛皮皱皱的,头大眼小,它的“家人”是左下第一只。

上面中间是金毛寻回犬,毛色白黄相间,大耳下垂,性格温驯,它的“家人”是右下第一只。

右上第一只是爱斯基摩犬,毛色黑白相间,耳朵三角形,保持直立,它的“家人”是下面中

间一只。

4.教师小结:从这几只狗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动物的遗传性质,狗妈妈、狗爸爸身上的

一些特征遗传到了小狗的身上。下面让我们再为蝴蝶找家人。

5.出示课本16页六幅蝴蝶的图片-,想一想左边的蝴蝶分别和右边的哪些蝴蝶是一家人?

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6.学生仔细观察左边的蝴蝶和右边的蝴蝶特征,思考哪只蝴蝶和哪只蝴蝶是一家人,判

断的标准又是什么。

7.全班交流,预设:

柑橘凤蝶,翅底色黑褐色,翅脉黑色,各翅室内具长短不一的黄白色斑。前翅中室具4条

近乎平行的黄色线纹,后翅臀区具一枚橘红色的圆斑,内具一个黑点。后翅具一对细长的

尾突。它与左边第二幅图中的蝴蝶是一家。

丝带凤蝶,雄蝶翅底色为白色,前翅具黑色斑纹;雌蝶翅底色为黑色,具黄褐色和黄色的

斑带,后翅背面中域具一列红色斑带,其外侧具蓝色斑纹。后翅具一对非常细长尾突。它

与左边第三幅图中的蝴蝶是一家。

金凤蝶,翅背面底色黑褐色,翅脉黑色,翅室具黄斑;前翅背面基部呈暗黄色,亚外缘为黑

色,内具一列小黄斑;后翅背面亚外缘区具黑宽边,内侧具灰蓝色斑列,外侧具黄斑列,臀

区具一橘红色圆斑,后翅具一对细长的尾突。它与左边第一幅图中的蝴蝶是一家。

8.教师小结:我们想要判断两种动物是否是一家人,我们可以找一找他们身上是否有共

同的特征。

活动三:植物的遗传

1.教师引导:人类有遗传性质,动物也有遗传性质,那么植物是否也有遗传性质呢?下

面我们来为植物寻亲。

2.出示吊兰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看看上面一盆吊兰和下面的哪一种吊兰新芽是有

相似的特点?相似的特点又是什么?

预设:

金边吊兰,叶片呈宽线形,叶缘有金色的边。它与右下图的吊兰是一家。

3.再出示右边牵牛花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想一想上面的牵牛花与下面的哪一种

牵牛花存在亲属关系?

预设:

牵牛花,又叫喇叭花,有蓝、红、白、紫等花色,叶形有圆叶和裂叶。图中圆叶牵牛花与

右下图的牵牛花是一家。

4.教师小结:看来植物也具有遗传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从遗传角度来观察植物。

活动四:从遗传的角度预测爸爸的样子

1.教师引导:一只猫妈妈生了三只小猫,可是三只小猫不太一样,请大家来看一看。

2.出示课本17页左上方的一幅图片,学生观察猫妈妈和三只小猫的样子。

3.提出要求:观察图中猫妈妈和左边第1只小猫的毛色和花纹,推测猫爸爸可能是什么

样子的?

预设:

猫妈妈体色黄黑相间,颈部腹面是白色的,尾巴尖端是黑色的;小猫的体色,一只是黄色

的,一只是淡黄色的,还有一只黑白相间,前肢和颈部呈白色,头顶有金黄色斑块。由此推

测猫爸爸体色黑白相间,头顶、尾巴根处有金黄色的毛,腹部是白色的,四肢是白色的,尾

巴是黑色的。

我们可以比较猫妈妈和小猫的样子,推测出猫爸爸的样子。那么,我们能根据两只小羊

身上的毛色和花纹推测出小羊的父母是什么样子的吗?

4.出示课本17页右上方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两只小羊的样子,想一想两只小羊

的父母可能是什么样子的?

预设:

小羊的父母,其体色一定有黄色、黑色和白色三种颜色,其中一只羊一定有白色的耳朵,

其中一只羊的蹄部一定是白色的。

5.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爸爸妈妈与孩子之间总有相似的一些特征,这

些特征是孩子从爸爸妈妈身上遗传来的。那么什么是遗传呢?

6.出示课本17页的一段文字:

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总是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不仅指形态结构,还包括生理特点、

行为方式等方面,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7.学生认真读一读这段文字,了解什么是遗传?子代会遗传亲代的哪些方面的特点?

预设:

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总是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不仅指形态结构,还包括生理特点、

行为方式等方面,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子代会遗传亲代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行为方式等方面的一些特征。

活动五:了解人类的遗传特点

1.在整个动植物的遗传中,人类的遗传是最复杂的。

2.出示课本17页“人类的遗传特点”这一段文字资料,学生仔细阅读这段文字资料,

了解人类的哪些特征与遗传有关?

3.全班交流,人类的哪些特征可能会以遗传的方式传递给下一代?

预设:

肤色、双眼皮、身高、胖瘦、声音、血型、生育双胞胎、左利手、唾姿、色盲、心脏病

等等。

4.教师小结:不过遗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会因为个人因素、环境因素等各方面的

条件发生改变。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探讨了什么是遗传,知道生物都具有遗传性,动物、植物、昆虫、

人类都具有遗传的性质。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遗传的知

识。

6.生物的变异

教学目标

1.认识什么是变异,懂得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的

存在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成为变异。

2.知道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3.通过仔细观察人类、动物以及植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进一步体会

生物的变异现象。

教学重点

认识到什么是变异,通过比较人类、动物、植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的不同之处,进一步

体会变异的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观察人类、动物、植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的不同之处,体会生物变异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学生活动手册、自己和父母的照片等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一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生物的遗传,知道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总是保持着一

些相似的特征,这些相似的特征不仅体现在形态结构上,还包括生理特点、行为方式等

方面。

2.不过,我们也观察到生物的子代和亲代也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他们也有不同之处,这

就是变异。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生物的变异性质。

3.板书课题:6.生物的变异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体会人类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变异性

1.教师引导:我们跟父母有些特征是相似的,不过也有一些特征是不一样的,并且我们

跟兄弟姐妹之间在某些地方也存在不同之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

2.出示课本18页上面的一幅照片,提出要求:仔细观察照片,找出挛生兄妹之间以及

他们与父母之间在外形特征上的不同之处。

3.学生仔细观察照片中的4个人物,比较挛生兄妹之间以及挛生兄妹与父母之间,看看

他们在外形特征上有哪些不同之处?

4.指导:先寻找挛生兄妹之间在脸型、嘴型、耳朵形状、肤色等方面的特征的不同,再

分别寻找男孩和女孩与父母的不同特征。

预设:

李生兄妹之间:

个子高矮不同,男孩子矮,女孩子比较高。

胖瘦不同,男孩子胖,女孩子瘦。

脸型不同,男孩子是国字脸,女孩子是瓜子脸。

耳朵不同,男孩子是招风耳,女孩子不是。

挛生兄妹与父母之间:

眉毛不同,爸爸的眉毛比较浓,挛生兄妹眉毛比较淡。

女孩子是瓜子脸,男孩子和父母是圆脸。

5.教师小结:根据大家的观察,我们发现学生兄妹之间以及李生兄妹与父母之间存在着

一些不同之处。

6.仔细观察小组成员以及父母的照片,看一看小组成员与父母之间在外形特征上有哪些

不同之处?

7.学生分小组活动,仔细观察小组成员以及其父母的照片,并根据课前的调查,看看自

己与父母之间的不同之处。

8.出示课本18页的调查结果。

9.全班交流,指生说一说自己与父母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并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预设:

耳垂上遗传的是爸爸,有耳垂。

下巴遗传的是爸爸妈妈,没有沟。

舌头遗传的是爸爸,能卷舌。

大拇指遗传的是爸爸,不能弯。

血型遗传的是爸爸,0型。

嗓音遗传的是妈妈,比较细。

性格遗传的是妈妈,内向。

习惯用右手跟爸爸妈妈一样,右利手。

我的发现:通过调查,我发现我身上的有一些特征是遗传爸爸的,有一些特征是遗传妈

妈的。

10.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调查,我们发现人类的子代和亲代之间,在某些特征上也有

不同之处。

活动二:体会动物与妈妈之间的不同之处

1.不仅在人类的孩子与爸爸妈妈之间存在不同之处,在动物界一些动物与妈妈之间也存

在不同的地方。

2.出示课本19页上面的4幅插图,学生仔细观察这4幅插图,想一想这些小动物与妈

妈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

3.全班交流,预设:

图h斑马宝宝与斑马妈妈在额头毛色、脸部斑纹的粗细存在不同之处。

图2,狗妈妈生了4只狗宝宝,狗宝宝与狗妈妈在毛色、脸部毛色形成的斑纹等方面不

相同。

图3,一只老母猪下了8只小猪仔,小猪仔与老母猪在整体毛色、尾巴毛色、四肢颜色

等方面存在不同。

图4,老母鸡旁边的两只小鸡,有一只是黑色的,有一只是灰色的,小鸡与老母鸡在毛

色、眼睛周围颜色、鸡冠等方面是不一样的。

4.不仅小动物和妈妈之间存在着不一样的地方,同一个妈妈的宝宝之间也有不同之处,

请大家再仔细观察第2幅图、第3幅和第4幅图,看一看同一个妈妈的宝宝之间有什么

不同之处?

预设:

图2,4只狗宝宝有一只是黑色的,另外三只是灰白色的。

图3,8只小猪仔中,有4只是黑色的,另外4只是白色的。

图4,两只小鸡毛色不一样,一只是灰色的,另外一只是褐色的。

活动三:体会同一类植物的不同

1.在植物界,同一种植物有许多不同的种类。下面我们就来体会一下同一类植物的不同

之处。

2.出示课本19页各种各样的米的图片,提出要求:仔细观察,说说这些米有什么不同,

请试着给他们分一分类。

预设:

颜色不同:有黑色、白色、棕色等多种颜色。

形状不同:有的是长椭圆形,有的是接近于圆形。

透明度不同:有的不透明,有的半透明。

口感也不同:有的煮饭比较硬,有的煮饭比较软弱。

黏性不同:有的米煮出来的饭比较黏,有的煮出来的饭不太黏。

3.教师小结:简简单单的大米竟然有这么多的种类,其他的植物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4.出示青菜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见过哪些种类的青菜?

预设:小青菜、娃娃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等。

教师分别出示各种品种的青菜,引导学生看一看菜的不同种类。

5.除了青菜,橙子和玉米同样也有很多的不同品种,指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橙子的种类

和玉米的种类。

6.教师相机出示不同种类的橙子和不同种类的玉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认识

到同一种植物会有许多不同的品种。同一种植物在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

在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都有不同之处。

活动四:认识变异

1.出示课本20页上面的一段文字,学生认真阅读这段文字,认识到什么是变异?变异

的特点是什么?

全班交流

2.什么是变异?

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同的特征,

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3.变异有哪些特征?

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变异具有普遍性。

活动五:生物变异的种类

1.三叶草的变异

(1)出示课本20页三叶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圆形方框内的三叶草的形状,比较这

种三叶草与其他三叶草的不同之处,并读一读旁边有关三叶草的文字资料,初步体会三

叶草的变异。

全班交流

(2)圆形方框内的三叶草与其他三叶草有什么不同之处?

圆形方框内的三叶草是四片叶子,而其他的三叶草是三片叶子,这种现象就属于变异。

(3)变异的三叶草有什么作用?

因为三叶草变异很少,大概几万株三叶草中才有一株会发生变异,因为稀缺难求,人们

便照这种4片叶子的样子做成礼品,表达一种幸运的祝愿。

5.生物变异的种类

(1)生物的变异分为哪几个种类?

生物的变异分为两种,一种是可遗传的变异,一种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2)这两种生物的变异各有什么特点?

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条件的改变引起的,

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3)怎样区分这两种生物的变异?

区分生物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关键看遗传物质有没有发生变化。

可遗传的变异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不可遗传的变异是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4)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是可遗传的变异?哪些是不可遗传的变异呢?

(5)出示课本20页最下面两幅插图,学生观察这两幅插图,预设:

高茎豌豆变成了矮茎豌豆,这是可遗传的变异。用眼不当造成了近视,这是不可遗传的

变异。

(6)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可遗传的变异?哪些是不可遗传的变异呢?

可遗传的变异:

无籽西瓜这是由于染色体变异引起的,如果取无籽西瓜的枝条进行无性繁殖,所得到的

还是无籽西瓜,这是可遗传变异。

无子番茄是由于涂抹生长素引起的,如果取无子番茄的枝条进行无性繁殖,所得到的可

遗传变异包括基因重组和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基因突变。

不可遗传变异:

同样一株植物,施肥长的好,不施肥长的差。

由暴饮暴食造成的肥胖。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生物的变异,知道了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的不

同个体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遗传和变异

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

的有关生物的变异的知识。

7.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孟德尔的研究与发现文字资料,了解孟德尔有关遗传与变异的观点,并利用

孟德尔的观点分析豌豆子子一代同开红花而子二代既开红花,又开白花的原因。

2.了解DNA双螺旋模型的发现,进一步了解遗传和变异的知识,懂得变异包括父母结合

产生变异、生物体自身变异、人工干预后变异三种类型。

3.懂得采用添加化学物质或者用放射性物质照射的办法,也可以使生物产生变异,科研

人员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

4.了解人工干预生物变异的优点和缺点。

教学重点

1.了解人们研究遗传与变异的过程,懂得变异分为父母结合产生变异、生物体自身变异、

人工干预后变异三种类型。

2.利用遗传与变异的原理解决日常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难点

1.利用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原理解决日常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了解人工干预生物变异的概念以及生活中的事例,懂得人工干预生物变异有利有弊。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学生活动手册等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在上两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观察照片知道我们与父母的某些特征相同,某些特征

又不相同,那么为什么后代长得像父母有稍有不同?是什么让父母的某些特征遗传到下

一代的?

预设:是遗传和变异。

2.今天这节课,让我们来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

3.板书课题:7.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二、教学新课

活动一:孟德尔的研究与发现

1.教师引导:人类在很早就开始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到了19世纪奥地利的遗传学

家孟德尔对遗传和变异有了新的发现。

2.出示课本21页孟德尔的图片,学生观察孟德尔的图片,并且读一读“孟德尔的研究

与发现”这段文字资料,初步了解孟德尔研究发现的内容。

全班交流

3.孟德尔发现了什么现象?

当他用豌豆的白花与白花、红花与红花分别授粉后,子一代豌豆的花还是白色或者红色

的。但是当他用两种不同颜色的豌豆花进行人工授粉之后,在子一代中,所有的豌豆花

都是红色的,而在子二代中既有红花也有白花,且红花多于白花。

4.对于这种现象,孟德尔的解释是什么?

豌豆的某种因子可以决定它的某个特征,遗传因子有显性的,如控制红色的遗传因子,

也有隐性的,如控制白色的遗传因子。

5.利用孟德尔的解释,分析为什么豌豆子一代同开红花,而子二代既开红花,又开白花?

预设:

亲代含有控制红花的显性遗传因子和控制白花的隐性遗传因子,子一代表现为由显性遗

传因子控制的红花,但它同时也含有亲代的隐性遗传因子,所以在子二代中既有红花也

有白花。

6.后续的研究与发现

(1)孟德尔的研究并没有结束,后来的科学家根据孟德尔的研究与发现进一步进行探

索,终于找到了遗传物质。

(2)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本22页“后续的研究与发现”这段文字,了解遗传物质DNA的

秘密。

(3)出示课本22页DNA双螺旋结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张图片,初步了解DNA的双

螺旋结构的形态,懂得正是DNA的作用才使后代长得既像父母,又稍有不同。

(4)生物体为什么会产生变异呢?产生变异的因素有哪些?

预设:生物除了因父母的结合而产生变异,生物体自身、人工干预等都可能产生变异。

(5)出示课本22页下面三幅图片,学生观察这三幅图片,进一步了解生物体产生变异

的原因。

预设:

图1,棕色皮毛的牛与白色皮毛的牛结合,生出浅黄色皮毛的小牛,小牛的皮毛特征由父

母的遗传因子共同决定。

图2,棕黑相间毛色的虎爸虎妈,生出黑白相间毛色的白虎,小虎的毛色特征与父母都不

相同,父母的遗传因子发生了突变。

图3,利用人工技术改变种子的遗传因子,培育出彩色的青椒。

活动二:利用遗传和变异原理解决问题

1.教师引导:在日常生活中,有的生物体本身存在缺点,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遗传

和变异的原理改变生物体自身存在的缺点。

2.高产抗倒伏小麦

(1)出示课本23页小麦的图片,了解每一幅图片中的小麦都是什么品种?分别有什么

优点和缺点?

(2)提出要求:你认为子一代高产抗倒伏小麦是由亲代哪两种小麦杂交产生的?

全班交流

(3)在这几幅图片中提到了哪几种小麦?这几种小麦分别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预设:

高产倒伏小麦:优点,产量高;缺点,容易倒伏。

低产抗倒伏小麦:优点,不易倒伏;缺点,产量低。

低产倒伏小麦:优点,没有;缺点,产量低,容易倒伏。

高产抗倒伏小麦:优点,产量高,不容易倒伏;缺点,没有。

(4)高产抗倒伏小麦有两大优点,不仅产量高,而且不容易倒伏,这两大优点集中了

亲代哪两种小麦的优点?

预设:高产倒伏小麦中的产量高这一优点和低产抗倒伏小麦中的不容易倒伏这一优点。

(5)高产抗倒伏小麦是由哪两种小麦杂交产生的呢?

预设:高产抗倒伏小麦是由高产倒伏小麦和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产生的。

3.毛色黑白相间,耳朵直立的小狗

(1)出示课文23页下面7条小狗的图片,学生观察这些小狗,分别了解中间的目标狗

以及周围6条狗的特点,想一想哪两只狗交配后会生出中间毛色黑白相间,耳朵直立的

小狗?

(2)学生仔细观察中间的目标狗以及周围6条狗的外部特征,重点观察狗的耳朵和毛

色。

(3)全班交流,预设:

目标狗毛色黑白相间、眼周黑色、眼睛斜向上、双耳直立,遗传了4号狗哈士奇的特征。

目标狗吻部较长、四肢短而粗壮、直立的耳略向外张,遗传了1号狗柯基犬的特征。

活动三:人工变异培育

1.教师引导:变异除了父母结合产生变异和生物体自身变异之外,人工干预后植物体也

会产生变异。

2.出示课本24页上面的三幅插图,学生观察这三幅插图,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

了解人工选择培育优良品种的例子。

图1,通过优良品种杂交,选育出脂肪少、瘦肉多的瘦肉型猪。

图2,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产量高、植株健壮的玉米。

图3,将鲫鱼改良成色彩绚丽、身姿奇异的金鱼。

3.出示知识点:

采用添加化学物质或者用放射性物质照射的方法,也可以使生物产生变异,科研人员利

用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优良的品种。

活动四:人工干预生物变异的利弊

1.人工干预之后,生物发生了变异,这种变异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针对这个

问题,我们来开一个小小的科学辩论会。

正方观点:人工干预生物变异是利大于弊。

反方观点:人工干预生物变异是弊大于利。

2.全班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部分,正方和反方同学分别收集和整理资料,准备辩论。

3.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辩论,预设:

正方论据:

人工干预可以大大缩短育种时间,提高番茄产量。

人工干预适应了社会的需求,促进了科技发展,造福了人类社会。

通过人工干预,可以不断的产生有利变异,这对于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为人工干预培育出了高产抗倒伏的小麦,提高了小麦的产量,解决了很多人的温饱问

题。

反方论据:

人工干预种植的番茄失去了它本来的味道。

人工干预改变了自然界生物的自身发展方向,增加了自然界生物发展的不可确定性。

因为人工干预含有激素的奶牛,产出的牛奶营养虽然高,但是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

因为人工干预新型的草莓个儿大,但是保质期极短,营养也会很快的流失。

因为人工干预可能会使新物种在自然界没有天敌,导致物种泛滥,破坏环境。

因为人工干预可能会使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减弱,导致这种生物灭绝的可能性增加。

4.教师小结:通过刚才大家的辩论,我们了解了人工干预生物变异的利和弊。不管在什

么时候,每一样事情不可能只有利而没有弊,我们所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断的改进技术,

最大限度的利用人工干预生物变异的优点,进一步强化他的优点,弱化他的缺点。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人类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的过程,懂得了生物产生变异

的原因,有父母的结合、生物体自身和人工干预等等。在现阶段,越来越多的生物体利

用了人工干预使生物变异,科研人员也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了许多优良的品种。课后,

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遗传和变异的知识。

2021年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第三单元化石的奥秘

8.消失的恐龙

教学目标

1.通过举办恐龙展,初步了解各种形态各异的恐龙。

2.了解人类对于恐龙化石的发现与研究历史以及取得的成果。

3.了解科学家发掘恐龙化石的过程及方法。

4.认识各种各样的恐龙,找出与他们相对应的化石模型。

5.体会恐龙化石对于人们研究恐龙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人类发现与研究恐龙化石的历史,体会恐龙化石在人们研究恐龙过程中的重要

意义。

教学难点

了解人类发现与研究恐龙化石的历史,懂得恐龙化石对于科学家研究恐龙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学生活动手册等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本25页的恐龙图片,学生观察这张图片,了解图片上的恐龙。

2.出示课本25页的一首小诗:

没有人见过恐龙,

为什么

能复原出它们的模样?

没有人能穿越时空,

为什么

能找到人类的祖先?

答案

究竟藏在哪里?

让我们一起

去探寻

那些遥远的秘密!

3.学生认真阅读这首小诗,想一想这首小诗中提出的问题。

4.全班交流

为什么没有人见过恐龙,却能复原出他们的模样?

预设:是因为化石,人们根据恐龙的化石复原出了恐龙的模样。

为什么没有人能够穿越时空,却能够找到人类的祖先?

预设:是因为化石,人们根据化石复原出了人类的祖先的模样。

5.从今天开始,我们开始学习第三单元,一起去探寻化石的奥秘。

6.这一课,我们先来学习第8课一一消失的恐龙。

7.板书课题:8.消失的恐龙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举办恐龙展

1.教师引导:我们有很多同学都喜欢恐龙。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把我们各人拥有的各种

恐龙模型和图片带到教室,来举办一个恐龙展。下面就请大家拿出我们课前准备的各种

恐龙模型和图片。

2.学生拿出各种恐龙模型和图片,把模型分门别类的摆放在桌子上,将图片粘贴在周围

的墙上,恐龙展就可以开始了。

3.学生在教室里面自由走动,观看恐龙展,观察各种恐龙模型和图片,初步了解各种形

态的恐龙。

4.教师引导:在我们的恐龙展中展示出了各种各样的恐龙,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

游的,树上爬的……这些恐龙千姿百态,大小不一。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这些模

型图片中的恐龙形象是根据什么复原出来的呢?是设计师们凭空设计出来的吗?

预设:

这些恐龙形象是人们根据考古学家发掘出来的恐龙化石复原出来的。

5.过渡:原来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恐龙都是人们根据考古学家发掘出来的恐龙化石复原出

来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人类发现与研究恐龙化石的历程。

活动二:人类发现与研究恐龙化石的历史

1.出示课本27页“恐龙化石的发现与研究”这段文字资料,学生认真阅读这段文字资

料,初步了解人类发现与研究恐龙化石的历史。

2.全班交流,指生说一说人类发现与研究恐龙化石的历史。

预设:

1677年,一名英国牧师偶然间发现了一块巨大的腿骨化石。这块化石后来被称为“巨人

的遗骨”。

1823年,恐龙化石再度被发现,并辗转到了英国古生物学家威廉姆•巴克兰的手上,巴

克兰对这块化石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发表了一篇有关锯齿龙的论文。巨齿龙成为第1个

被载入科学史的恐龙种类。随着恐龙化石的不断发掘和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我们对恐龙

的认识越来越多了。

3.出示有关巨齿龙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初步了解巨齿龙的外形特点。

4.科学家又是如何发掘和复原恐龙化石的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恐龙化石的发掘和复

原过程。

5.出示课本27页下面4幅图片,学生观察这些图片并读一读下面的文字,初步了解科

学家是怎样发掘和复原恐龙化石的?

6.全班交流,指生说一说科学家发掘和复原恐龙化石的步骤。

预设:

①科学家用刷子除去恐龙化石上的沙土。

②包装好化石,以免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

③科学家在实验室仔细清理恐龙化石。

④经过艰难的工作,一块块化石被还原成完整的恐龙骨架。

7.教师小结:有的化石发现于坚硬的岩层中,需要一点一点凿去外面的围岩;有的则从

松软易碎的悬崖边掉落下来。研究化石的科学家称为古生物学家,他们使用一些基本的

挖掘工具,比如锤子、凿子和镶刀等把化石挖出地表,刷子则用来除去化石上的沙土。

活动三:连接恐龙和相对应的恐龙化石模型

1.教师引导:正是因为在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之下,我们才看到了今天各种各样的恐龙形

象。

2.出示课本28页上面三角龙、似鸡龙、马门溪龙、霸王龙和剑龙的图片,引导学生观

察这5种恐龙,分别说一说自己了解的有关这5种恐龙的知识。

预设:

三角龙:生活在距今7000万至6500万年前(晚白垩纪),科学家在北美洲发现了三角龙

化石。三角龙看上去就像一头巨型犀牛,体重约10吨。它的鼻子上长有一只短角,额头

上长有两只长角,因此得名“三角龙”。三角龙以植物为食,它的牙齿像剪刀一样,可以把

植物剪下来切碎。

马门溪龙:生活在距今1.55亿至1.45亿年前(晚侏罗纪),科学家在中国发现了马门溪

龙化石。马门溪龙的脖子是迄今所有动物中最长的,它的长脖子由19节颈椎骨支撑,使

得它可以轻易吃到高大树木上的树叶和嫩枝。

似鸡龙:生活在距今7000万至6500万年前(晚白垩纪),科学家在蒙古发现了似鸡龙化

石。似鸡龙是目前已知最大的似鸟类恐龙。似鸡龙非常矫健和轻盈,它有着长长的腿骨,

大腿肌肉发达,强健有力,踝骨和脚骨长而细,能够迅速地奔跑。

霸王龙:生活在距今7000万至6500万年前(晚白垩纪),科学家在北美洲发现了霸王龙

化石。霸王龙在它生活的时代是最大的恐龙,难寻敌手。霸王龙的猎物,如三角龙、埃德

蒙顿龙等的头骨上深深的牙洞表明,强有力的颌部和锋利的牙齿是霸王龙的主要武器。

剑龙:生活在距今1.55亿至1.45亿年前(晚侏罗纪),科学家在美国、葡萄牙等地发现

了剑龙化石。剑龙的背部长有菱形的大骨板。剑龙嘴巴后面是成排的牙齿,用来咬碎叶

子并把食物研磨成浆状。

3.这些恐龙又是根据下面哪一种恐龙化石模型复原出来的呢?

4.出示课本28页下面的5种恐龙的化石模型,提出要求:找出与上面5种恐龙相对应

的化石模型,并说出自己判断的依据。

5.学生仔细观察上面的5种恐龙图片以及下面的5种恐龙化石模型,将恐龙与相对应的

化石模型连接起来,并且说一说自己判断的依据。

预设:

三角龙对应的是28页左下方的化石模型。依据是三角龙头上有三只角,而对应的化石

模型头上也长有三只角。

马门溪龙对应的是站在石头上的恐龙化石模型。判断依据是马门溪龙有一条长长的脖子,

而对应的恐龙化石模型也有长长的弯曲的脖子。

霸王龙对应的是28页右下方的图片。判断依据是霸王龙的头部与其他的恐龙不一样,

霸王龙的头部比较庞大,嘴部很大,并且有尖利的牙齿。对应的化石也具有相同的特点。

剑龙对应的化石模型是三角龙化石模型上面的一个。判断的依据是剑龙背上有很多像利

剑一样的刺,它的化石模型也有相同的特点。

似鸡龙对应的化石模型是最下方的中间一个。判断依据是似鸡龙头部较小,脖子比较长,

前脚短,后脚粗壮有力,对应的恐龙化石模型也有相应的特点。

6.教师引导:通过刚才比较的这5种恐龙,我们发现恐龙的形态差异真的很大。其实科

学家们发现的恐龙远远不止这5种。

7.相机出示其他种类的恐龙,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恐龙,并且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

预设:

异特龙

异特龙,又名跃龙或异龙,是蜥臀目兽脚亚目肉食龙下目恐龙的一属。异特龙是种中型

的二足、肉食性恐龙,身长8.5米,最大9.7米,体重1.5-3吨最重3.6吨。它们生存

于晚侏罗纪,约1亿5500万年前到1亿3500万年前。异特龙非常聪明,会围攻大型猎

物,是一种庞大、凶猛的肉食性恐龙。

双冠龙

双冠龙是生存于侏罗纪早期的恐龙,双冠龙长达6米,站立时头部高约2.4米。头顶上

长着两片大大的骨冠,故名双冠龙。

鲨齿龙

鲨齿龙又名望齿龙,名字含义是“像噬人鲨的蜥蜴”,意思是锯齿状的,属于兽脚亚目

鲨齿龙科,生活于10000万到9300万年前的白垩纪中期到白垩纪晚期,生存时代为白

垩纪的阿尔布阶到土仑阶。

恐爪龙

恐爪龙是驰龙科恐龙的一属,身长约3.4米,生活于下白垩纪的阿普第阶中期至阿尔布

阶早期,距今约1亿1500万-1亿800万年前。它的学名是来自古希腊文的“5£iv

。S”(意为“恐怖”)及“。vu&/。vux。/(意为“爪”),因为它的后肢第二趾

上有非常大,呈镰刀状的趾爪,在行走时第二趾可能会缩起,仅使用第三、第四趾行走。

8.教师出示相应的恐龙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更多的恐龙,了解更多的有关恐龙的知识。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人类之所以能够复原恐龙是因为化石的存在,人类对于恐龙化

石的发现与研究可以追溯到1677年,随着恐龙化石的不断发掘和科学家的不懈努力,

人们对恐龙的认识也越来越多,化石在恐龙的研究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后,

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恐龙以及恐龙化石的知识。

9.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化石,懂得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如骨骼、外

壳、叶子、脚印化石等等。

2.知道除了恐龙化石之外,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其他生物的化石。

3.通过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生物的化石。

4.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又是如何被人们发现的。

5.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研究生物化石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

认识更多的生物的化石,了解化石是怎样形成以及被人们发现的,体会人类研究生物化

石的重大意义。

教学难点

通过具体的事例体会科学家研究古生物化石的重大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各种化石标本、学生活动手册等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一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人类发现与研究恐龙化石的历史,以及取得的巨大成

就,知道科学家根据恐龙化石复原出了形态各异的恐龙。

2.出示各种各样的恐龙图片。

3.化石究竟是什么?除了恐龙化石,还有哪些化石?化石又是怎样形成与被发现的?科

学家研究化石又有哪些重大的意义?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些问题。

4.板书课题:9.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化石及化石的种类

1.化石的定义及分类

(1)出示课本29页上面的一段文字,学生读一读这段文字,初步了解什么是化石。

全班交流

(2)什么是化石?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

(3)常见的化石有哪些?

常见的化石有骨骼化石、外壳化石、叶子化石、脚印化石等等。

(4)在上一课的学习中,科学家发掘的恐龙化石就是属于哪一种化石呢?

恐龙化石属于骨骼化石。

2.自然界中的化石

(1)除了恐龙化石之外,大自然中还有没有其他的化石呢?

是的,除了恐龙之外,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其他生物的化石。

(2)出示课本29页下面的6幅化石图片,学生仔细观察这6幅画时图片,了解图片里

的化石是什么?

预设:

图片1,蕨类植物化石。

图片2,是某种生物的脚印,属于脚印化石。

图片3,小昆虫化石。

图片4,三叶虫化石。

图片5,远古时期蜻蜓的化石。

图片6,远古时期某种鸟类的羽毛化石。

(3)除了书上出示的这6种化石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化石。

(4)相机出示一些其他化石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辨别一下他们是什么化石。

3.刚刚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化石,还观察了一些化石的图片。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

何被发现的呢?下面我们继续探究。

活动三:化石的形成与发现

1.出示课本30页“化石的形成与发现”这段文字资料,学生认真阅读这段资料,初步

了解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被发现的?

全班交流

2.化石是如何形成的?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被

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生物的有机质被分解,遗体、遗物的坚硬部分和

痕迹被沉积物包裹,并被矿物化。

3.化石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由于地壳运动的作用,已经形成的化石有些上升到接近地表的地方,随着岩石的侵蚀或

坍塌,化石便暴露出来。

4.出示课本30页“动物骨骼化石的形成与发现”一组图片,学生仔细观察这组图片,

并且结合化石的形成与发现的文字资料进一步体会化石是怎样形成与发现的?

预设:

古生物死去,尸体被掩埋一一有机质被分解一一坚硬部分被沉积物包裹,被矿物化一

地壳运动,化石上升到接近地表的地方,被暴露出来。

5.教师引导:化石的形成和被发现其实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据科学家不完全统计,

一般化石的形成时间需要上万年,有的甚至需要上千万年乃至上亿年。

活动4:研究古生物化学的意义

教师引导:化石的形成和被发现其实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那么我们现在去研究这些

古生物的化石又有哪些意义呢?

意义一:从化石中获取信息

1.出示课本30页两种恐龙的头骨化石图片,提出要求:仔细观察这两种恐龙的头骨化

石图片,猜一猜哪种是食肉恐龙,哪种是食草恐龙?并说一说你的依据。

预设:

上方恐龙头骨化石的牙齿平齐,适合切断植物,这是食草恐龙的头骨化石。下方恐龙头骨

化石的牙齿尖锐锋利,适合撕咬动物,这是食肉恐龙的头骨化石。

2.出示课本30页恐龙蛋化石图片,提出要求:仔细观察恐龙蛋化石图片,说说你有什

么发现。

预设:

恐龙蛋圆圆的。

恐龙蛋是一窝一窝的。

恐龙蛋里有恐龙胚胎。

小恐龙出壳与小鸡出壳很像。

3.出示课本31页上面两幅插图,提出要求:观察两种恐龙的足迹化石图片,判断哪一

种是二足行走恐龙,哪一种是四足行走恐龙?并说一说自己的判断依据。

预设:

左图为二足行走恐龙的足迹化石,右图为四足行走恐龙的足迹化石。

判断依据是左图上足迹基本上呈一条直线,足迹间隔较大,右图上足迹分布比较紧密,

而且呈两条直线。

4.教师引导:通过刚才观察和比较三组恐龙化石图片,想一想科学家研究化石的意义是

什么呢?

预设:

科学家研究化石,可以根据化石的形态了解古生物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繁殖后代等

各方面的信息,了解这些古生物曾经在地球上是如何生息繁衍的,从而对于我们现在生

活有所启发。

意义二:古生物复原图和化石图片能告诉我们什么

1.教师引导:远古时期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的一些古生物,现在已经在地球上消失了,

我们只能通过化石图片了解他们的样子,并且通过化石来复原他的原来的样貌。

2.出示课本31页下面的4幅图片,学生观察这4幅图片,了解4幅图片上的生物分别

是什么?想一想我们现在还能看到他们吗?地球上是否还有与他们相似的生物呢?

预设:

这4幅图片分别展示的是远古时期的小盗龙、猛鸡象、鱼龙、大地懒四种生物。

小盗龙、猛鸡象、鱼龙、大地懒都是已灭绝的生物,现在看不到它们了。现在还生活在

地球上的与小盗龙相似的生物是鸟,与猛鸡象相似的生物是大象,与鱼龙相似的生物是

海豚,与大地懒相似的生物是树懒。

3.教师引导:虽然这些东西看不见了,但是有一些我们还能看到与他们相似的生物,也

许这些相似的生物可能与这些远古生物有一定的亲戚关系,比如说马。

4.出示课本32页现代马的进化过程图片,学生观察这组图片,了解现代马是怎样进化

而来的?又是由什么马进化而来的?

预设:

现在的马是由始祖马进化而来的,5,000万年前出现了始祖马,经过进化,到了3,500

万年前,进化成了渐新马,渐新马经过2,000万年的进化,进化成了中新马,到了100

万年之前,中新马进化成了现代马。

5.始祖马经过近5,000万年的进化,终于进化成了现代马。我们从图片可以看出现代马

和始祖马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大家想一想,马在进化的过程中,发生

了怎样的变化?

预设:

在进化过程中,马的体形越来越大,马的趾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始祖马前足4趾,后足3

趾。现代马前后足都只有中趾着地,便于飞快奔跑。

马在进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大有变化,是不是所有的生物在进化中都会有这样大的差

别呢?

6.出示课本32页下面的三组插图,引导学生分别观察这三组插图,比较蝉螂化石与现

在的蜂螂、银杏化石与现在的银杏、邕(hbu)化石与现在的邕,看一看这些生物在进化

过程中变化大吗?

预设:

通过观察比较,我们发现现在的蜂螂与蜂螂化石中的蜂螂、现在的银杏与化石中的银杏、

现在的邕(hbu)与化石中的邕外形上非常相似,没有太大变化,虽然他们经过了千万年的

进化,但是他们仍然保留了过去原始的特性,所以我们称这一类动植物为“活化石”。

7.被人类称为“活化石”的动植物除了银杏、螳螂、赏(hbu)之外,还有什么呢?

预设:

被人类称为活化石的植物,除了银杏之外,还有水杉、香果树等等。

被人类称为活化石的动物,除了螳螂、邕之外,还有国宝大熊猫、中华蝇等等。

教师出示水杉、香果树、国宝大熊猫、中华鲸等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进一

步了解这些动植物在千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仍然保留了过去原始的特性。

8.教师引导:通过刚才几组图片的对比,大家想一想科学家现在研究化石又有哪些意义

呢?

预设:

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有的生物灭绝了,有的生物在不断进化发展,有的生物被

称为活化石。不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与当今生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研究化石,就可

以探究生命与生命之间、生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什么是化石,知道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

物或者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化石等等。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化石是怎样形成,

又是怎样被发现的,探讨了科学家研究化石的重大意义。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更多有

关古生物化石的资料,了解更多的知识。

10.用化石做证据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用“化石证明鸟类起源于恐龙”“大陆漂移说”以及“生物进化论”等资

料,体会化石的科学价值。

2.通过探讨,懂得化石为一系列的科学假说的成立提供了证据。

3.进一步体会化石研究的科学价值。

4.观察和阅读生命演化史示意图,了解地球生命演化的历史。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体会化石的科学价值,懂得化石研究的重大意义。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资料、交流探讨等等方法体会化石的科学价值,懂得化石研究的科学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学生活动手册、生命演化史示意图等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一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化石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

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化石?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化石等。

(2)化石是如何形成并被发现的?

古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被泥沙掩埋起来,在泥沙中生物的有机质被分解,遗体、遗

物的坚硬部分和痕迹被沉积物包裹并被矿物化,随着地壳的运动作用,已经形成的化石

有些上升到接近地表的地方,随着岩石的侵蚀或坍塌,这些化石便暴露出来。

(3)我们可以从化石的研究中得到哪些信息?

我们可以了解古生物的生活习性、外形特点、繁衍后代等方面的知识,可以找到现代生

物中与古生物相似的生物,可以了解现代生物是怎样由古生物进化而来的。

2.研究化石还有哪些重大的意义呢?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这个问题。

3.板书课题:10.用化石做证据

二、教学新课

活动一:化石的科学价值

用化石证明鸟类起源于恐龙

1.出示课本33页中华龙鸟化石图片,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片,了解中华龙鸟的外形特

点。

预设:

中华龙鸟身体体型较小,是一种小型食肉恐龙,嘴里有牙齿,尾椎很长。前肢粗短,爪钩

锐利,后腿较长,适宜奔跑。同时,它从头部到尾部都覆盖着像羽毛一样的东西。

2.中华龙鸟这样的外形与我们现代的什么生物比较相似呢?

与现在的鸟儿比较相似。

正因为这些相似之处,因此一些科学家就提出了这样的假设。

3.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本33页“用化石证明鸟类起源于恐龙”的一段文字资料,初步了

解这段文字的内容。

全班交流

4.英国的博物学家赫胥黎提出了怎样的假说?化石又为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假说的成

立提供了哪些证据?

预设:

赫胥黎提出的假说:鸟类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

化石提供的证据:

恐龙化石的骨骼与火鸡骨架非常相似。

古生物学家们在世界各地陆续发现了许多像鸟一样的恐龙化石。

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辽宁等地发现了一系列带羽毛的恐龙化石。

2.教师小结:这些化石都为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假说的成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用化石证明大陆漂移说

1.教师引导:化石不仅证明了鸟类起源于恐龙,还证明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