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教材同步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6诗词五首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教案授课内容授课时数授课班级授课人数授课地点授课时间教材分析《初中语文教材同步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6诗词五首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是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六单元的一首古诗。本诗为宋代词人李清照所作,描绘了渔家傲立江之雪景,抒发了词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节课旨在通过对诗词的鉴赏,让学生了解古典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同时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学习《渔家傲》,学生将能够理解和鉴赏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提升语言感知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同时,通过对诗词的解析和创作背景的了解,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增强文化自信,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在课堂互动中,学生将学会合作探究,提高沟通交流能力,促进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掌握《渔家傲》的作者李清照的生平背景及其创作风格,理解其词作的艺术特色。
-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如“天接云涛连晓雾”、“水浅沙明”,体会其描绘的景色和情感。
-学习古典诗词的韵律和结构,如词牌《渔家傲》的特点,以及诗词的平仄、对仗等。
举例:在讲解李清照的生平背景时,重点介绍其创作《渔家傲》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心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情感内涵。
2.教学难点
-理解诗词中的抽象意象和深层情感,如“天接云涛”所象征的自然界的壮丽与人生的无常。
-掌握诗词的鉴赏方法,包括如何从字词、句式、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
-结合时代背景,深入理解诗词中的文化内涵和哲理。
举例:在分析“天接云涛连晓雾”这一句时,难点在于引导学生从自然景象中感受到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以及如何将这种感悟与自己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同时,讲解诗词的鉴赏方法,如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版本的译文,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美学特质。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配备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以便于学生跟随教学进度阅读和笔记。
2.辅助材料:准备李清照的生平介绍、诗词背景资料,以及《渔家傲》的音频资料,以增强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3.教室布置:将教室环境布置为小组讨论区,便于学生分组讨论诗词的意象和情感,同时设立展示区,供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学过程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以一首轻松愉快的音乐作为背景,展示一幅描绘江水、云雾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他们对这幅画面的感受,进而引入《渔家傲》这首诗词。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上一课学习的诗词,如《登高》等,让学生分享对古典诗词的初步认识。
2.新课呈现(约25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解释《渔家傲》的词牌特点,分析诗词的结构和韵律。
-举例说明:通过解析“天接云涛连晓雾”中的意象,让学生感受诗词中的视觉和听觉描绘,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对诗词的理解,讨论诗词中的难点和美感,教师巡回指导。
3.课堂讨论(约15分钟)
-学生活动:每组选取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补充或提问。
-教师指导:总结学生的讨论,指出讨论中的亮点和不足,对诗词中的深层含义进行讲解。
4.巩固练习(约1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一首以《渔家傲》为词牌的简易诗词创作,实践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点。
-教师指导:教师选取几份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改进创作,同时强调诗词的韵律和意境。
5.总结与拓展(约5分钟)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词的审美价值和文学意义。
-拓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收集李清照的其他诗词,进行比较阅读,深化对宋代词的理解。
6.课堂结束(约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自由分享收获和感受。
-教师宣布下课,提示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教学资源拓展1.拓展资源
-李清照生平事迹:介绍李清照的生活背景、创作生涯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渔家傲》词牌解析:详细讲解《渔家傲》词牌的起源、特点及其在宋代词坛的应用。
-宋代社会文化背景:介绍宋代的社会风貌、文化艺术特点,以及这些因素对李清照创作的影响。
-古典诗词鉴赏方法:讲解如何从音韵、意象、情感等方面鉴赏古典诗词。
-相关诗词比较:选取几首与《渔家傲》风格相近或相反的诗词,进行比较阅读。
2.拓展建议
-深入阅读李清照其他作品:鼓励学生阅读李清照的其他诗词,如《如梦令》、《声声慢》等,以更全面地了解其创作风格。
-创作练习: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首《渔家傲》词,锻炼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文化探索:组织学生进行宋代文化探索活动,如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了解宋代服饰、器物、建筑等。
-诗词朗诵会:举办诗词朗诵会,让学生在朗诵中感受诗词的韵律美,提高审美能力。
-交流分享:鼓励学生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通过讨论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宋代诗词研究,如分析李清照诗词中的女性形象、情感表达等。
-跨学科学习:结合历史、艺术等学科,从多角度理解李清照的诗词创作。
-课后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宋代诗词相关的书籍、文献,如《宋词三百首》、《中国古典诗词鉴赏》等,以拓宽知识面。板书设计七、板书设计
①《渔家傲》诗词内容板书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②诗词背景及作者简介板书
-作者:李清照
-背景:宋代社会文化
-创作风格:婉约派
③诗词鉴赏要点板书
-韵律:平仄、对仗
-意象:云涛、星河、梦魂
-情感:孤独、迷茫、向往
④课堂讨论要点板书
-学生讨论成果展示
-教师点评与总结
-诗词创作实践要点
⑤巩固练习板书
-学生创作展示
-教师指导要点
-课后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旨在清晰展示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便于学生跟随教学进度,同时为教师提供教学提示,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典型例题讲解例题一:请分析《渔家傲》中“天接云涛连晓雾”所描绘的景象,并简述其作用。
答案:这句诗描绘了天空与云雾相接的景象,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其作用在于通过这一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朦胧、梦幻的氛围,为下文的情感表达和哲理探讨奠定了基础。
例题二:在《渔家傲》中,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答案:词人在《渔家傲》中表达了孤独、迷茫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天接云涛连晓雾”和“星河欲转千帆舞”等意象,展现了词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仿佛梦魂归帝所”和“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等句子,则透露出词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例题三:《渔家傲》的词牌特点是什么?请结合词牌特点分析诗词的节奏和韵律。
答案:《渔家傲》属于宋代词牌,其特点为上片四句、下片五句,上下片之间有韵脚相接。词牌的节奏和韵律使得诗词在朗读时具有明显的音乐感,如“天接云涛连晓雾”与“星河欲转千帆舞”两句之间的韵脚相接,使得诗词的节奏流畅,韵律优美。
例题四:请从《渔家傲》中选取一个意象,分析其在本诗中的意义。
答案:选取“星河欲转千帆舞”这一意象。在本诗中,这一意象既描绘了美丽的夜空景象,又寓意着词人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同时,这一意象还与词人内心的迷茫和孤独形成对比,突显了词人情感的复杂性。
例题五:请结合李清照的生平背景,分析《渔家傲》的创作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玉器购销合同样本
- 出差安装监控合同标准文本
- 公路权益转让合同样本
- 出售液压设备合同样本
- 第06讲 被子植物的一生 2025年会考生物学专题练习(含答案)
- 2025汽车销售服务合同样本
- 会计管理合同样本
- 2025服装店租赁合同模板
- 佣金合作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建筑器材租赁合同模板
- 体育馆钢结构工程马道施工方案
- DL∕T 1100.1-2018 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系统 第1部分:技术规范
- CJ/T 158-2002 城市污水处理厂管道和设备色标
- 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真题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4山东能源集团中级人才库选拔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输电杆塔用地脚螺栓与螺母条件
- 12清贫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HGT 3652-1999(2009) 快装管接头标准规范
-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DLT 5190.3
-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隐私关注的影响因素及隐私信息扩散规律研究
- 工程振动分析与控制基础 第2版 课件 第5、6章 传递矩阵法、有限元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