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宝安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调研测试卷高三历史2024.10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和学校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并正确粘贴条形码。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写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其答案一律无效。3.本试卷分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据统计,目前已报道的商周时期有铭(文字)背铜器已超过20000件。其中,典型代表有记载周人伐商的利簋、铭刻“宅兹中国”的何尊(如图)、载有周王与家族世系的史墙盘等。据此判断,这些青铜器()A.标志着中国已进入青铜时代 B.是研究分封制度的唯一实证C.彰显夏商官营制造业的盛况 D.具有较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2.西汉官员朱邑,少时为舒桐乡啬夫,为政“廉平不苛”“存问窨老孤寡”“所部吏民爱敬焉”,后“举贤良为大司农丞……以治行第一入为大司衣”。上述材料可用于说明西汉时期()A.社会基层组织开始建立 B.大司农负责官员的考核C.官员选拔公正政治清明 D.官吏为政注重优抚老弱3.敦煌文书多见唐中叶以后雇工契,如唐宣宗大中八年(854)某人雇长工,契约中写明工期和酬劳,规定受雇者必须认真劳作,不得旷工,“若先悔者,罚青麦十驮”。由此可推知当时()A.雇工经营成为主要经营方式 B.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减弱C.小农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D.商品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4.宋徽宗时,东京汴梁(今开封)有150万常住人口。其中,各种暂住京城的浮客(流动人口),远超本地人口。浮客可以四处游历,不会因无“过所”(古代用于关卡通行证明的官文书)就被流放边疆或发配去做苦役。这种变化,可溯源于()A.魏晋时期租调制 B.隋朝均田制 C.唐朝两税法改革 D.宋转运司制5.乾隆元年所纂《山东通志·田赋志》:“任之土者谓之赋,任之力者谓之役。今则滋生人已免其徭,而原额之丁又编入地亩,是无所谓役也。故以‘田赋’总之。”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百姓赋役获免除 B.地丁合并征收 C.各民族平等征收 D.人身束缚加强6.1870年,法国哈瓦斯通讯社(专业从事新闻信息采集、发布的传播机构)、德国沃尔夫通讯社、英国路透社缔结“连环同盟协定”,规定路透社拥有国际通讯社在华垄断经营权。1871年国际电报线路连通上海后,路透社在上海建立办事处,沟通中外新闻联系。对此,合理解释是()A.反映了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 B.列强掌控晚清信息传递命脉C.新技术成为霸权扩张的工具 D.英国借助德法战争谋取霸权7.晚清时期,面对“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先后出现夷务(师夷制夷)、洋务(运动)、时务(清末新政)三个关键词语的演变。这实际呈现了()A.中学为体的发展历程 B.“化西为中”的制度与文化变迁C.步履艰难的新政困境 D.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深化过程8.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排斥西方列强在华权益、独霸中国的意图日益明显。此时,欧美国家在华北的驻军成为国际上牵制日本鲸吞中国的因素。文中的“华北驻军,”()A.是《马关条约》历史遗留 B.印证民国政府承认《辛丑条约》C.由国联派驻制约日本侵华 D.反映蒋介石推行以夷制夷策略9.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强调“由减租减息转变到耕者有其田”,要派干部到城市去,“掌握大的铁路、工厂、银行”。他主张新的中央委员应该包罗各种人才,“将来还要搞大工业”。他提出要夺取北平、天津等中心城市,并表示“我们一定要在那里开八大”。毛泽东的主张()A.基于对解放战争进程的判断 B.说明中国革命性质发生变化C.重在强调抗战必胜坚定信念 D.憧憬着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未来10.由如表可知()1952年部分城市大型私营工业统购、包销、订货等类商品的产值比重表城市上海天津武汉西安沈阳比值59.5%70%65.5%70%59.9%A.国内经济已经恢复繁荣 B.传统城市布局还未打破C.国家市场管控能力增强 D.公私合营已成时代主流11.1985年,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在视察广州、深圳等地电子企业后,提出中国要投资电子工业的基础建设,“搞这些大的基础项目,准备改变过去那种分配制的办法,采取投标和招标的办法”,允许“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指导下的竞争”。该主张()A.蕴含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 B.坚持科教兴国国家发展战略C.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体现经济特区先行先试理念12.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人的管理体制、税制、元老等级、奴隶制、军队、地产制度等都被日耳曼人吸收和延续。这表明()A.欧洲进入民族大融合时期 B.征服者认同被征服者的文明C.基督教文化融入罗马文化 D.文艺复兴的历史源头已形成13.1403年至1404年,有学者撰文写道:“在佛罗伦萨有那么多的建筑,那么卓越的建筑!这些建筑实实在在地反映出它们的建造者是伟大的天才,居住在其中的人们该有多么幸福啊。”“在佛罗伦萨的建筑城墙之内,有着和外部同样辉煌的装饰。”对作者的意图,最具时代特征的解读是()A.称颂佛罗伦萨城市的壮观和美丽 B.赞美居民住宅装饰的完美和辉煌C.讴歌人的才智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D.宣扬佛罗伦萨招引学者条件的优厚14.法国大革命时期,社会学家孔多塞在设计法国政治制度时,反对英国式的不成文宪法,主张制定一部美国式的成文宪法;同时批评了美国宪法不完备的地方,特别是没有一个人权宣言。由此看来,孔多塞旨在()A.反对干涉法国革命的英国 B.学习美国的联邦制原则C.深为法国人权宣言而自豪 D.立足本国而借鉴与创新15.有人认为:“在19世纪晚期,帝国力量开始使用药物作为从新臣民中赢得支持的一种方式,以平衡殖民统治的强制性特征,并建立一种比单靠征服更广泛的帝国霸权。”这个观点()A.鼓吹用鸦片等毒品征服世界 B.主张国际组织控制垄断医学C.强烈谴责药物成殖民工具 D.认为医学输出具有霸权特征16.20世纪中后期,一个主权国家因国际、国内因素被分割为两个或多个主权国家的现象不断出现。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都是美苏分割世界的结果 B.反映了世界多极化趋势C.削弱了世界殖民主义势力 D.扩大了第三世界的影响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历史周期率”特指中国历史上政权治乱兴衰、循环往复的周期性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人重视封建王朝兴衰循环现象,不断寻找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出路。其中,代表性的主张有汉宣帝所言:“吏不廉平则治道衰”;唐太宗所指“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宋代程颐认为:“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等。——摘编自班固《汉书》等材料二1945年黄炎培访问延安时提出:“……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了的,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王、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摘编自黄炎培《八十年来:黄炎培自述》材料三邓小平深刻总结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民主+法制”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新思路。邓小平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摘编自陈建兵,郭小铭《从“人民监督”到“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对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探索》(1)概括材料一中的“代表性”主张。(2)分析指出材料中“新路”体现思想,概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围绕“新路”的实践探索(3)分析材料三中“新思路”剪历史背景概述其现实意义1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3世纪,意大利各自治城市的有组织的商人团体,如商会,经常发布调整工商业活动的规章。规章制定都遵循的原则是:不得与市政当局的总体性法规发生冲突;必须与商务活动有关:必须是公正合理的。规章都渗透着罗马法的内容和商业习惯,并通过法学家的著作变成了西欧各城市调整银行业、票据交易、典当业、船舶登记、货物运输以及保险业等的法律规范。商人公会获得了广泛的管辖权,适用这些规则处理本地商人之间与外地商人之间的法律纠纷问题。———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史》材料二英法与荷兰展开海上贸易的激烈博弈,都力图建构以自身为中心的世界海上贸易格局。英国颁布《航海条例》(1651年,规定欧洲货物只能用英国船只运往英国本土,在非洲、亚洲、美洲出产的货物只能由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船只运达等)。法国颁布《海事法典》(1681年,将航海、商业和海军三者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清楚地规定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所涉及的相关权力与义务等)。——摘编自柴彬、齐玉凤《17世纪英法海事法令与海上贸易秩序建构》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早期商法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2)比较材料一、指出材料二中的立法新变化,并分析其主要影响。19.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如果要问:历史学是科学吗?19世纪史学界代表人物伯里(J.B.Bury)的答复是:“历史学是科学,不多也不少。”但是当代史学家的答复很可能是:“历史学是科学,但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学;它比科学多了点什么(例如,它要求灵心善感),又少了点什么(例如,它不可能重复进行同一个实验)。”——何兆武《叙事的转向·序》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自拟题目予以论证,要求有合理的明确的结论。20.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不可剥夺的权利。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政学两界开始大力宣传现代化理论。这一理论以西欧和美国的发展模式作为人类实现现代化的样板,将世界各国划分为“现代”国家与“非现代”国家。并强调那些仍处于“非现代”阶段的国家和地区,需要加入由美国主导的西方阵营,在经济上高度依赖西方国家,按照美国政学精英们描绘的发展模式(最好是由美国顾问亲自指导),改造本国的政治与经济体制,从而逐步实现现代化。——摘编自王锐《“文明等级论”与近代殖民史》材料二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在于,这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无论是从价值取向还是从实践要求来说,中国式现代化都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摘编自韩震《中国式现代化打破“现代化=西方化”迷思》(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现代化理论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2)就材料二所示的中国式现代优某一特色予以说明。(要求:说明所选特色,论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宝安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调研测试卷高三历史2024.10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和学校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并正确粘贴条形码。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写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其答案一律无效。3.本试卷分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据统计,目前已报道的商周时期有铭(文字)背铜器已超过20000件。其中,典型代表有记载周人伐商的利簋、铭刻“宅兹中国”的何尊(如图)、载有周王与家族世系的史墙盘等。据此判断,这些青铜器()A.标志着中国已进入青铜时代 B.是研究分封制度的唯一实证C.彰显夏商官营制造业的盛况 D.具有较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馆)。据题干“记载周人伐商的利簋、铭刻‘宅兹中国’的何尊(如图)、载有周王与家族世系的史墙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青铜器上有文字记载,能够反映当时的历史情况,同时其制作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D项正确。中国早在夏商时期就已进入青铜时代,商周时期不是进入青铜时代的标志,排除A项;研究分封制度的实证不仅仅只有这些有铭青铜器,还包括其他的历史文献、考古发现等,所以“是研究分封制度的唯一实证”这一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这些青铜器是商周时期的,不是夏商时期的,排除C项。故选D项。2.西汉官员朱邑,少时为舒桐乡啬夫,为政“廉平不苛”“存问窨老孤寡”“所部吏民爱敬焉”,后“举贤良为大司农丞……以治行第一入为大司衣”。上述材料可用于说明西汉时期()A.社会基层组织开始建立 B.大司农负责官员的考核C.官员选拔公正政治清明 D.官吏为政注重优抚老弱【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时期。据题干“朱邑为政‘廉平不苛’‘存问窨老孤寡’‘所部吏民爱敬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做法体现了西汉时期官员为政注重优抚老弱,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社会基层组织的建立,排除A项;大司农主要负责财政和国家储备,而非官员考核,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提及官员选拔的公正性和政治清明,排除C项。故选D项。3.敦煌文书多见唐中叶以后的雇工契,如唐宣宗大中八年(854)某人雇长工,契约中写明工期和酬劳,规定受雇者必须认真劳作,不得旷工,“若先悔者,罚青麦十驮”。由此可推知当时()A.雇工经营成为主要经营方式 B.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减弱C.小农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D.商品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从敦煌文书中所见的唐中叶以后的雇工契可以看出:契约中明确规定了工期、酬劳以及对受雇者的工作要求和违规处罚,这说明当时已经可以通过出卖劳动力来获取报酬,不再完全依附于某一个地主或庄园,人身控制相对松弛,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对比,不能说明雇工经营成为主要经营方式,排除A项;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情况,但并非材料所强调的重点,排除C项;材料中一定程度上反映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快速发展”表述不准确,材料中没有足够的信息表明商品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4.宋徽宗时,东京汴梁(今开封)有150万常住人口。其中,各种暂住京城的浮客(流动人口),远超本地人口。浮客可以四处游历,不会因无“过所”(古代用于关卡通行证明的官文书)就被流放边疆或发配去做苦役。这种变化,可溯源于()A.魏晋时期租调制 B.隋朝均田制 C.唐朝两税法改革 D.宋转运司制【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朝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唐朝两税法被宋朝继承,因此,出现了四处游历的浮客,C项正确;魏晋时期租调制属于赋税制度,以人身为征税对象,不会导致浮客可以四处游历,排除A项;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与材料变化无关,排除B项;宋朝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5.乾隆元年所纂《山东通志·田赋志》:“任之土者谓之赋,任之力者谓之役。今则滋生人已免其徭,而原额之丁又编入地亩,是无所谓役也。故以‘田赋’总之。”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百姓赋役获免除 B.地丁合并征收 C.各民族平等征收 D.人身束缚加强【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任之土者谓之赋,任之力者谓之役。今则滋生人已免其徭,而原额之丁又编入地亩,是无所谓役也。故以‘田赋’总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代实行“摊丁入亩”,而地丁编入地亩,这表明了地丁合并征收,B项正确;“摊丁入亩”只是将地丁银编入地亩,这表明了地丁合并征收,百姓没有免除赋役,排除A项;清代的统治民族是满族,而各民族平等征收,难以实现,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宋代之后,人身束缚关系不断削弱,不是“加强”,排除D项。故选B项。6.1870年,法国哈瓦斯通讯社(专业从事新闻信息采集、发布的传播机构)、德国沃尔夫通讯社、英国路透社缔结“连环同盟协定”,规定路透社拥有国际通讯社在华垄断经营权。1871年国际电报线路连通上海后,路透社在上海建立办事处,沟通中外新闻联系。对此,合理解释是()A.反映了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 B.列强掌控晚清信息传递命脉C.新技术成为霸权扩张的工具 D.英国借助德法战争谋取霸权【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国际电报线路的连通和国际通讯社的设立,都是新技术的体现。而路透社通过协定获得在华垄断经营权,显示了新技术(电报和通讯社)被用作霸权扩张(经济、文化和信息控制)的工具,C项正确;虽然材料确实涉及了19世纪70年代的国际通讯社活动,但仅从这一事件难以全面反映该时代的基本特征,如工业化、城市化、科技革新等,排除A项;材料中提到路透社在华拥有垄断经营权,但这并不能说明列强掌控了晚清的信息传递命脉。晚清的信息传递还涉及其他多种渠道和方式,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提及德法战争与英国谋取霸权之间的联系,无法得出“英国借助德法战争谋取霸权”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7.晚清时期,面对“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先后出现夷务(师夷制夷)、洋务(运动)、时务(清末新政)三个关键词语的演变。这实际呈现了()A.中学为体的发展历程 B.“化西为中”的制度与文化变迁C.步履艰难的新政困境 D.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深化过程【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中国先后出现夷务(师夷制夷)、洋务(运动)、时务(清末新政)三个关键词语的演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夷务”阶段,中国开始认识到西方列强的威胁,试图“师夷长技以制夷”,但此时仍然以传统的华夷观念为主导,对西方的认识还比较浅。在“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开始大规模学习西方的技术,如创办近代企业、新式学堂、新式军队等,但这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反而在列强的侵略下,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而到了“时务(清末新政)”阶段,清政府试图进行全面改革,包括政治、经济、教育等多方面,但由于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等多种原因,清末新政未能挽救清政府的统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深化,D项正确;“中学为体”主要强调以中国的封建制度和传统文化为根本,但是这三个词语的演变更多体现的是中国在应对西方挑战时整体社会性质的逐步变化,不仅仅是“中学为体”自身的发展历程,排除A项;晚清是中国不断学习西方的过程,是“化中为西”的趋势,而不是“化西为中”,排除B项;虽然清末新政面临困境,但这三个词语的演变主要反映的不是新政困境的问题,而是中国社会性质逐步变化的过程,排除C项。故选D项。8.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排斥西方列强在华权益、独霸中国意图日益明显。此时,欧美国家在华北的驻军成为国际上牵制日本鲸吞中国的因素。文中的“华北驻军,”()A.是《马关条约》历史遗留 B.印证民国政府承认《辛丑条约》C.由国联派驻制约日本侵华 D.反映蒋介石推行以夷制夷策略【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正向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此时,欧美国家在华北的驻军成为国际上牵制日本鲸吞中国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规定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帝国主义列强可以在中国的战略要地驻兵,华北的驻军就是这一规定的体现,这也印证了民国政府承认《辛丑条约》的相关条款,B项正确;《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涉及割地(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并没有涉及欧美国家在华北驻军的内容,排除A项;欧美国家在华北的驻军是《辛丑条约》的结果,而不是由国联派驻来制约日本侵华的,国联在九一八事变后的表现比较软弱,未能有效制约日本,排除C项;材料中并没有体现蒋介石推行以夷制夷策略与华北驻军之间的关系,华北驻军是《辛丑条约》的历史遗留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9.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强调“由减租减息转变到耕者有其田”,要派干部到城市去,“掌握大的铁路、工厂、银行”。他主张新的中央委员应该包罗各种人才,“将来还要搞大工业”。他提出要夺取北平、天津等中心城市,并表示“我们一定要在那里开八大”。毛泽东的主张()A.基于对解放战争进程的判断 B.说明中国革命性质发生变化C.重在强调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D.憧憬着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未来【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5年(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共七大(1945年4月)召开的背景是抗日战争即将胜利,会上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科学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抓住了当时时局的关键,着重提出了中国人民强烈希望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基本要求,毛泽东的主张体现了共产党人“憧憬着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未来”,D项正确;此时的中国共产党希望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并未明确要进行解放战争,排除A项;中国革命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抗战结束后,中共下一步的工作方向,与抗战必胜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0.由如表可知()1952年部分城市大型私营工业统购、包销、订货等类商品的产值比重表城市上海天津武汉西安沈阳比值59.5%70%65.5%70%59.9%A.国内经济已经恢复繁荣 B.传统城市布局还未打破C.国家市场管控能力增强 D.公私合营已成时代主流【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2年(中国)。据题干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私营工业中很大一部分商品的销售方式受到了统一的规划和管理,这表明国家对市场的管控能力在增强,能够对私营工业的生产和销售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和引导,C项正确;国内经济恢复繁荣不能仅仅通过这一个方面的数据就得出结论,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经济指标,排除A项;传统城市布局在这张表中并未有直接体现,排除B项;公私合营在此时还不是时代主流,公私合营大规模开展是在之后的1953-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11.1985年,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在视察广州、深圳等地的电子企业后,提出中国要投资电子工业的基础建设,“搞这些大的基础项目,准备改变过去那种分配制的办法,采取投标和招标的办法”,允许“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指导下的竞争”。该主张()A.蕴含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 B.坚持科教兴国国家发展战略C.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体现经济特区先行先试理念【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5年(中国)。根据材料“搞这些大的基础项目,准备改变过去那种分配制的办法,采取投标和招标的办法”“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指导下的竞争”可知,经济建设中强调投标招标的办法,允许竞争,这些都是引入市场,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A项正确;科教兴国国家发展战略提出于199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于1992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引入市场机制,改革经济体制的观点,没有体现经济特区先行先试理念,排除D项。故选A项。12.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人的管理体制、税制、元老等级、奴隶制、军队、地产制度等都被日耳曼人吸收和延续。这表明()A.欧洲进入民族大融合时期 B.征服者认同被征服者的文明C.基督教文化融入罗马文化 D.文艺复兴的历史源头已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欧洲)。根据材料“罗马人的管理体制、税制、元老等级、奴隶制、军队、地产制度等都被日耳曼人吸收和延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耳曼人吸收和延续罗马人的多种制度,这表明征服者日耳曼人认同被征服者罗马人的文明,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日耳曼人对罗马文明的吸收和延续,没有体现出多个民族之间相互融合的情况,重点在于日耳曼人对罗马文明的态度,而不是民族融合,排除A项;材料涉及日耳曼人对于罗马文明的吸收,未涉及基督教文化与罗马文化融合的相关内容,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到与文艺复兴历史源头相关的信息,文艺复兴的源头更多的是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资本主义萌芽等因素有关,与本题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3.1403年至1404年,有学者撰文写道:“在佛罗伦萨有那么多的建筑,那么卓越的建筑!这些建筑实实在在地反映出它们的建造者是伟大的天才,居住在其中的人们该有多么幸福啊。”“在佛罗伦萨的建筑城墙之内,有着和外部同样辉煌的装饰。”对作者的意图,最具时代特征的解读是()A.称颂佛罗伦萨城市的壮观和美丽 B.赞美居民住宅装饰的完美和辉煌C.讴歌人的才智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D.宣扬佛罗伦萨招引学者条件的优厚【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403-1404年”“‘佛罗伦萨……这些建筑实实在在地反映出它们的建造者是伟大的天才,居住在其中的人们该有多么幸福啊’”及所学可知,15世纪是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突出人文主义特征,讴歌人的才智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C项正确;AB项都是建筑的表面反映,没有反映建筑的时代特征,排除A项;D项只涉及佛罗伦萨对人才的重视,没有反映出时代特征,排除D项。故选C项。14.法国大革命时期,社会学家孔多塞在设计法国政治制度时,反对英国式的不成文宪法,主张制定一部美国式的成文宪法;同时批评了美国宪法不完备的地方,特别是没有一个人权宣言。由此看来,孔多塞旨在()A.反对干涉法国革命的英国 B.学习美国的联邦制原则C.深为法国人权宣言而自豪 D.立足本国而借鉴与创新【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法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孔多塞既反对英国的不成文宪法,也批评了美国宪法的不完备之处,并主张制定一部美国式的成文宪法。这表明他在考虑法国的政治制度时,既借鉴了外国的经验,又结合了本国的实际情况,并试图进行创新,D项正确;虽然孔多塞反对英国式的不成文宪法,但这并不能直接推断出他反对英国或反对英国干涉法国革命。他的反对主要是基于宪法形式的不同,而非对英国的政治立场或行为,排除A项;孔多塞确实主张制定美国式的成文宪法,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仅仅是为了学习美国的联邦制原则,他同时也在批评美国宪法的某些不足,排除B项;虽然孔多塞提到了美国宪法缺少人权宣言这一不足,但这并不能说明他因为法国有人权宣言而自豪。他的这一观点更多是基于对美国宪法的批评,排除C项。故选D项。15.有人认为:“在19世纪晚期,帝国力量开始使用药物作为从新臣民中赢得支持的一种方式,以平衡殖民统治的强制性特征,并建立一种比单靠征服更广泛的帝国霸权。”这个观点()A.鼓吹用鸦片等毒品征服世界 B.主张国际组织控制垄断医学C.强烈谴责药物成为殖民工具 D.认为医学输出具有霸权特征【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帝国力量开始使用药物作为从新臣民中赢得支持的一种方式,以平衡殖民统治的强制性特征,并建立一种比单靠征服更广泛的帝国霸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世纪晚期,殖民国家确实有利用一些手段包括药物等,来达到其殖民统治的目的,材料观点在谴责药物被用作殖民工具,C项正确;材料未明确提及是用鸦片等毒品征服世界,这种说法过于片面,材料只是说用药物,没有特指鸦片等毒品,排除A项;材料观点主要谴责药物成为殖民工具的现象,没有涉及国际组织控制垄断医学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殖民统治利用药物,而不是医学输出本身具有霸权特征,医学输出只是殖民统治利用的手段,排除D项。故选C项。16.20世纪中后期,一个主权国家因国际、国内因素被分割为两个或多个主权国家的现象不断出现。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都是美苏分割世界的结果 B.反映了世界多极化趋势C.削弱了世界殖民主义势力 D.扩大了第三世界的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中后期(世界)。据材料主要和所学可知,在20世纪中后期,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或者殖民国家及影响下国内因素,如东西德、南北朝鲜、印度等分裂;八九十年代,苏联东欧剧变,两极格局解体,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一个主权国家因国际国内因素被分割为两个或多个主权国家,这些反映了世界多极化趋势,B项正确。二战后的20世纪中期,美苏分割世界,同时“都是美苏分割世界的结果”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国家并非都与世界殖民主义势力有关,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国家并非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历史周期率”特指中国历史上政权治乱兴衰、循环往复的周期性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人重视封建王朝兴衰循环现象,不断寻找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出路。其中,代表性的主张有汉宣帝所言:“吏不廉平则治道衰”;唐太宗所指“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宋代程颐认为:“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等。——摘编自班固《汉书》等材料二1945年黄炎培访问延安时提出:“……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了的,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王、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摘编自黄炎培《八十年来:黄炎培自述》材料三邓小平深刻总结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民主+法制”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新思路。邓小平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摘编自陈建兵,郭小铭《从“人民监督”到“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对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探索》(1)概括材料一中的“代表性”主张。(2)分析指出材料中“新路”体现的思想,概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围绕“新路”的实践探索(3)分析材料三中“新思路”剪历史背景概述其现实意义【答案】(1)主张:吏治的廉洁公平与治理国家水平直接相关;君主应广纳谏言,才能国泰民安;为政应以顺应民心、丰厚民生、不扰民为根本原则。(2)思想:让人民当家作主,依靠人民力量监督政府以避免人亡政息。实践探索: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建立工农民主政权,让工农群众参与政权管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政权,广泛团结各阶层人民参与抗日民主政权建设,让人民监督政府决策,保障人民权利;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让广大农民获得土地,翻身做主人,积极参与到解放战争和地方政权建设中来。(3)历史背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历史教训;改革开放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健全的制度保障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实意义:保障了政治的稳定,确保国家治理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保障人民民主权利,使民主有法可依,保障人民权益不受侵犯;健全的民主法制环境有利于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秩序。【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根据材料一“吏不廉平则治道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吏治的廉洁公平与治理国家水平直接相关;根据材料一“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君主应广纳谏言,才能国泰民安;根据材料一“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政应以顺应民心、丰厚民生、不扰民为根本原则。【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中国。第一小问思想,根据材料二“这条新路,就是民王、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让人民当家作主,依靠人民力量监督政府以避免人亡政息。第二小问实践,根据材料二“这条新路,就是民王、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建立工农民主政权,让工农群众参与政权管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结合抗战期间的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政权,广泛团结各阶层人民参与抗日民主政权建设,让人民监督政府决策,保障人民权利;再结合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可知,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让广大农民获得土地,翻身做主人,积极参与到解放战争和地方政权建设中来。【小问3详解】本题是背景类与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中国。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材料三“邓小平深刻总结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教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历史教训;根据材料三“提出‘民主+法制’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新思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健全的制度保障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三“ 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保障了政治的稳定,确保国家治理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根据材料三“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保障人民民主权利,使民主有法可依,保障人民权益不受侵犯;根据材料三“邓小平深刻总结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教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健全的民主法制环境有利于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秩序。1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3世纪,意大利各自治城市的有组织的商人团体,如商会,经常发布调整工商业活动的规章。规章制定都遵循的原则是:不得与市政当局的总体性法规发生冲突;必须与商务活动有关:必须是公正合理的。规章都渗透着罗马法的内容和商业习惯,并通过法学家的著作变成了西欧各城市调整银行业、票据交易、典当业、船舶登记、货物运输以及保险业等的法律规范。商人公会获得了广泛的管辖权,适用这些规则处理本地商人之间与外地商人之间的法律纠纷问题。———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史》材料二英法与荷兰展开海上贸易的激烈博弈,都力图建构以自身为中心的世界海上贸易格局。英国颁布《航海条例》(1651年,规定欧洲货物只能用英国船只运往英国本土,在非洲、亚洲、美洲出产的货物只能由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船只运达等)。法国颁布《海事法典》(1681年,将航海、商业和海军三者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清楚地规定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所涉及的相关权力与义务等)。——摘编自柴彬、齐玉凤《17世纪英法海事法令与海上贸易秩序建构》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早期商法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2)比较材料一、指出材料二中的立法新变化,并分析其主要影响。【答案】(1)特点:基于市政当局的法规,涉及商务活动,强调公正合理,渗透罗马法和商业习惯,主要由商人公会广泛施行。形成原因:意大利自治城市商业发展需要规范商事活动;罗马法复兴提供了法律基础;商人团体的组织化推动了这些法规的制定与实施。(2)新变化:国家层面的统一立法,法规更加清晰明确,涵盖领域从商贸扩展到国家战略及军事领域,立法的主体从商人团体转变为国家。主要影响:加强了国家对经济和海洋权益的控制,有利于推动国家经济利益,尤其是巩固了航运及海外贸易中的竞争地位,影响到国际海上贸易格局。【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3世纪欧洲。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不得与市政当局的总体性法规发生冲突;必须与商务活动有关:必须是公正合理的。规章都渗透着罗马法的内容和商业习惯,并通过法学家的著作变成了西欧各城市调整银行业、票据交易、典当业、船舶登记、货物运输以及保险业等的法律规范。商人公会获得了广泛的管辖权”得出基于市政当局的法规,涉及商务活动,强调公正合理,渗透罗马法和商业习惯,主要由商人公会广泛施行。第二小问形成原因:根据材料“13世纪,意大利各自治城市的有组织的商人团体,如商会,经常发布调整工商业活动的规章。”得出意大利自治城市商业发展需要规范商事活动;根据材料“规章都渗透着罗马法的内容和商业习惯”得出同时罗马法的复兴提供了法律基础;根据材料“商人公会获得了广泛的管辖权,适用这些规则处理本地商人之间与外地商人之间的法律纠纷问题。”得出商人团体的组织化推动了这些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小问2详解】本题是对比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欧洲。第一小问新变化:根据材料“英国颁布《航海条例》(1651年,规定欧洲货物只能用英国船只运往英国本土,在非洲、亚洲、美洲出产的货物只能由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船只运达等)。法国颁布《海事法典》(1681年,将航海、商业和海军三者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清楚地规定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所涉及的相关权力与义务等)”得出国家层面的统一立法,法规更加清晰明确,涵盖领域从商贸扩展到国家战略及军事领域,立法的主体从商人团体转变为国家。第二小问主要影响:根据材料“英法与荷兰展开海上贸易的激烈博弈,都力图建构以自身为中心的世界海上贸易格局。”结合近代史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回答,如加强了国家对经济和海洋权益的控制,有利于推动国家经济利益,尤其是巩固了航运及海外贸易中的竞争地位,影响到国际海上贸易格局。19.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如果要问:历史学是科学吗?19世纪史学界代表人物伯里(J.B.Bury)的答复是:“历史学是科学,不多也不少。”但是当代史学家的答复很可能是:“历史学是科学,但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学;它比科学多了点什么(例如,它要求灵心善感),又少了点什么(例如,它不可能重复进行同一个实验)。”——何兆武《叙事的转向·序》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自拟题目予以论证,要求有合理明确的结论。【答案】题目:历史学——非传统意义的科学论证:在传统科学领域,像化学实验,只要按照既定的实验步骤、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就能够重复得到相同的结果。然而,历史学研究的是过去发生的事件,这些事件具有唯一性,无法像科学实验那样进行重复操作传统科学追求客观事实,尽量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以生物学研究为例,科学家在对生物物种进行分类时,依据的是客观的生物形态、基因等特征。而历史学研究中,历史学家的主观意识难以避免地会影响研究结果。例如,对于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不同的历史学家可能会因为自身的政治立场、社会观念等因素而给出不同的评价。这就体现了历史学研究中主观因素的影响,与传统科学有很大区别。综上可知,历史学由于无法像传统科学那样实现实验的可重复性,并且研究过程中会受到较多主观因素的影响,所以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学。【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近代的世界。首先,依据材料,确定主题。根据材料“历史学是科学,但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学;它比科学多了点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论题是历史学——非传统意义的科学。其次,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证明。根据材料“例如,它不可能重复进行同一个实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传统科学领域,像化学实验,只要按照既定的实验步骤、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就能够重复得到相同的结果;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然而,历史学研究的是过去发生的事件,这些事件具有唯一性,无法像科学实验那样进行重复操作。根据材料“历史学是科学,但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统科学追求客观事实,尽量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以生物学研究为例,科学家在对生物物种进行分类时,依据的是客观的生物形态、基因等特征;根据材料“它比科学多了点什么(例如,它要求灵心善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而历史学研究中,历史学家的主观意识难以避免地会影响研究结果;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例如,对于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不同的历史学家可能会因为自身的政治立场、社会观念等因素而给出不同的评价。这就体现了历史学研究中主观因素的影响,与传统科学有很大区别。最后,总结归纳。综上可知,历史学由于无法像传统科学那样实现实验可重复性,并且研究过程中会受到较多主观因素的影响,所以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学。20.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不可剥夺的权利。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政学两界开始大力宣传现代化理论。这一理论以西欧和美国的发展模式作为人类实现现代化的样板,将世界各国划分为“现代”国家与“非现代”国家。并强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包岗位劳务合同范例
- 摆摊转让店铺合同范例
- 托儿所服务的语音识别和翻译考核试卷
- 消防纸设计服务合同范例
- 污水管施工合同模板
- 植物采购合同范例
- 水利设计施工合同范例
- 房屋过户合同范例5篇
- 清垃圾合同范例
- 河堤施工合同范例
- 2024届高考散文阅读复习之散文的结构与行文思路
- 《酒水知识培训》课件
- 天津市五所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联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 向贤明主编马工程《教育学原理》绪论课件
- 信息技术新旧课标对比课件
- YY 0128-2023 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防护器具装置及用具
-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 数据结构课程思政课程设计
- 健身房转让合同
- 辽宁省本溪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说课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