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点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重点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重点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重点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重点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重点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B.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C.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垂直结构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2.给予突触a和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以相同的电刺激,通过微电极分别测量突触前、后两神经元的膜电位,结果如图,据此判断不合理的是()A.静息状态下膜内电位比膜外低约70mVB.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可能出现了Na+内流C.突触b的突触后神经元可能出现了Cl-内流D.突触a、b的突触后神经元均产生了兴奋反应3.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B.合成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C.丙酮酸的氧化分解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4.如图表示胰液分泌调节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质A是神经递质,胰腺是反射弧的一部分B.物质B是促胰液素,其经过血液运输到胰腺发挥作用C.盐酸可以直接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D.胰腺分泌胰液受神经和激素的共同调节5.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O2、CO2、血红蛋白、H+ 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C.纤维蛋白原、Ca2+、膜上载体 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6.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描述,正确的是A.机体中激素的分泌量是不变的B.激素是具有高效性的生物活性物质C.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D.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分布在体内各种细胞上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图1为某植物的叶肉细胞代谢的部分过程简图,①~⑦为相关生理过程;图2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在25℃、不同光照强度下CO2吸收速率[单位:mg/(小时·单位叶面积)]。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能合成ATP的生理过程为_____________(填序号),过程④发生的场所为_____________,该过程需要③提供_____________。(2)图2中B点光照强度下,该植物光合速率_____________呼吸速率(填“大于”“等于”“小于”);C点后提高光合速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该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其在10℃、20℃的温度条件下,分别置于5klx、10klx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结果如下图。a.该植物叶片在20℃时呼吸速率是10℃时的___________倍。b.若将该植物叶片分别在图示两种温度下,置于10k1x的光照下12h,然后12h黑暗,则此条件下叶片一天积累的有机物20℃时___________10℃时(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该植物叶片在10℃、5k1x的光照下,平均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是_____________mg。若将该植物叶片置于20℃、10k1x的光照下,每小时固定的CO2量是______________mg。8.(10分)图甲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图乙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请回答:(1)1931年科学家从人尿液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2)乙图中b侧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a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____________mol/L。(3)在认识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后,农民会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解除顶端优势,是因为去掉顶芽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抑制作用被解除,侧芽萌动、加快生长。(4)①图丙示中X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________作用,这种作用很可能是通过降低该过程中酶活性实现的。②赤霉素与生长素表现出激素间相互作用类型中的________作用。③为了探究生长素适宜喷施的最适浓度,有必要进行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下面图1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图2是温度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曲线;图3为酵母菌在葡萄糖溶液中不同浓度下的释放速率。(1)图1中,X代表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动物细胞可以进行的过程为____________填序号)。人体在剧烈运动时,肌肉处于暂时相对缺氧状态,产生的ATP没有显著增加,但葡萄糖的消耗量剧增,这是因为___________。(2)从图2中可以看出,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是___________点对应的温度。由C点对应的温度恢复到最适温度时细胞呼吸速率并未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3)图3所示,在葡萄糖发酵过程中,酒精产生速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试解释E点出现的原因___________。如果在瓶中培养酵母菌时,测定出瓶中放出的体积与吸收的体积比为5:4,这是因为有___________(以比例表示)的酵母菌在进行曲线Ⅰ所示的呼吸类型(假设酵母菌进行两种细胞呼吸的速率相等)。10.(10分)对燕麦胚芽鞘做如下图所示处理:①放在暗盒里;②在胚芽鞘尖端的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横向插入云母片;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尖端;⑥切去胚芽鞘尖端,但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小块;⑦切去尖端,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暗盒里;⑧切去胚芽鞘尖端,放在暗盒里。都用单侧光照射。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有单侧光照射时,除1外弯向光源生长的有__________,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有__________。(2)把装置2放在匀速转盘上,给予右侧光照,它的生长情况是_____。(3)以上实验说明,胚芽鞘具有向光性,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_____________,单侧光的照射使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_______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生长较_____,生长素这种运输属于________运输。11.(15分)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运用传统有性杂交(即用番茄、马铃薯杂交)自然状态下不能得到杂种植株,原因是______。(2)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杂种植株的过程中,依据的原理是______,其中过程②称为______,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常用的促原生质体融合的融合剂为______,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______。(3)已知番茄、马铃薯分别为四倍体、二倍体,则“番茄-马铃薯”属于______倍体植株。(4)已知柴油树种子含有的柴油是植物细胞的代谢产物,可用植物组织培养来实现柴油的工业化生产。若利用此技术,将柴油树细胞培养到______阶段即可(填字母编号)。(5)若培育抗虫棉,将抗虫基因通过适当的途径导入棉花受精卵,然后进行组织培养,该过程相当于______(填数字编号)。(6)人工种子是由发育到______过程(填字母编号)的结构包裹上人工种皮制备的。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都生活在水的上层,具有竞争关系;根据“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可推出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存在捕食关系,A正确;B.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食物结构有变化,所处的营养级也可能有变化,B正确;C.同一地方由于食物等原因而出现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垂直结构,C正确;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是一个物种,在水中的分布不能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仅仅是该物种的分布范围,D错误;【定位】本题考查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2、D【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在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此时神经细胞外的Na+浓度比膜内要高,K+浓度比膜内低,而神经细胞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各不相同:静息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由于细胞膜内外这种特异的离子分布特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这称为静息电位。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这个部位的膜两侧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表现为内正外负的兴奋状态,此时的膜电位称为动作电位,而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仍然是内负外正。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这种局部电流又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如此进行下去,将兴奋向前传导,后方又恢复为静息电位。【详解】A、静息状态下,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两个突触静息电位都是70mv,因此静息状态下膜内电位比膜外低约70mv,A不符合题意;B、观察突触a的图,其突触后电位由-70mv变为-60mv,在此过程中,膜电位的绝对值变小,说明发生了阳(Na+)离子内流,B不符合题意;C、观察突触b的图,其突触后电位由-70mv变为-80mv,在此过程中,膜电位的绝对值变大,说明发生了阴(Cl-)离子内流,C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虽然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电位上升,突触b的突触后神经元电位下降,但膜上电位都仍然是外正内负,没有形成局部电流,因此突触后神经元均未兴奋,D符合题意。故选D。3、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环境的有关内容。【详解】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可以发生在内环境中,A正确;合成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B错误;丙酮酸的氧化分解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C错误;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是在消化道中,D错误。故选A。4、C【解析】1.激素调节的特点:①通过体液进行运输;②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③作为信使传递信息;④微量和高效。

反射弧的组成与功能: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的特殊结构)→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详解】A、神经系统释放的物质A是神经递质,胰腺属于效应器的一部分,因此是反射弧的一部分,A正确;B、盐酸刺激小肠黏膜释放的物质B是促胰液素,其需要经过血液运输到胰腺才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B正确;C、盐酸刺激的部位是小肠黏膜,不能直接作用于胰腺,C错误;D、据图分析,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激素调节,D正确。故选C5、D【解析】内环境的主要成分是:水约90%,蛋白质,无机盐,激素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葡萄糖)和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如尿素、尿酸、肌酸、肌苷、氨基酸、多肽、胆红素和氨气等)。【详解】A、O2、CO2、H+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不是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B、过氧化氢酶在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抗体由浆细胞产生,主要存在于血清中,激素、H2O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B错误;C、纤维蛋白原是血浆中的一种蛋白质、Ca2+属于内环境中的无机盐离子,膜上载体存在于细胞膜上,不是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D、Na+、HPO42-等无机盐离子,葡萄糖和氨基酸是营养物质,都属于内环境中的物质,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知识,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解题的关键。6、B【解析】受内外因素影响,机体中激素的分泌量是变化的,A项错误;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其活性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B项正确;性激素属于脂质类,C项错误;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分布在甲状腺细胞上,D项错误。【点睛】酶和激素的几个易混点:(1)化学本质: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激素有多肽、蛋白质(如胰岛素)、固醇类(如性激素)或氨基酸的衍生物(如甲状腺激素)等。(2)产生细胞:活细胞(人和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除外)都能产生酶,但激素只能由内分泌腺细胞或下丘脑细胞产生。(3)作用:酶的作用是催化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激素的作用是调节(促进或抑制)生命活动。(4)作用部位:酶在细胞内外均能发挥作用,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激素要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相应的靶细胞或靶器官,调节其生理过程。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③⑤⑥(2).叶绿体基质(3).ATP和[H](4).等于(5).适当增加CO2浓度、适当提高温度等(6).2(7).大于(8).3.5(9).8.25【解析】1、图1中:①表示自由扩散,②表示主动运输,③水的光解,④暗反应,⑤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⑥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⑦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2、图2中:A点只有呼吸作用,B点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详解】(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ATP,故图1中的相关生理过程中,能产生ATP的是③水的光解、⑤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⑥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产生ATP;过程④为暗反应,场所为叶绿体基质,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2)图2中B点光照强度下,该植物既不吸收二氧化碳也不释放二氧化碳,故此时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C点为植物的光饱和点,此时光照强度不是光合速率的限制因素,故C点后提高光合速率的措施有适当增加CO2浓度、适当提高温度等。(3)a.叶片在黑暗中氧气的吸收量即为呼吸速率,据图可知:该植物叶片在20℃时呼吸速率是10℃时的2倍。b.该植物在10℃时进行12h10klx的光照共释放氧气为4×12=48mg,12h的黑暗消耗氧气为0.5×12=6mg,因此24h释放的氧气量为48-6=42mg;同理计算,20℃时氧气的释放总量为5×12-1×12=48mg,因此20℃时释放的氧气多于10℃时,故积累的有机物也是20℃时多。c.在10℃、5klx的光照强度下平均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O2量是(6+1)÷2=3.5mg;在20℃、10klx光照下,经过2h,产生的氧气净量为10,加上呼吸消耗氧气为2,因此,可以得出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6mg,根据光合作用反应式可知,每小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约是6×44÷32=8.25mg。【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以及物质变化,进而确定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生理过程的名称,准确判断题图字母含义是解题关键。8、(1)①.吲哚乙酸##IAA②.色氨酸(2)①.促进②.大于10-8(3)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来源受阻,浓度降低(4)①.抑制②.协同③.预实验④.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或确定正式实验的浓度范围),检验实验设计的可行性【解析】1、分析甲图:图示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生长的影响,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芽其次。生长素促进根、芽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分别是10-10mol/L、10-8mol/L。2、分析乙图: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由于受到重力因素的影响,a点的生长素浓度高于b点。【小问1详解】1931年科学家从人体尿液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AA),它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小问2详解】由于受到重力因素的影响,a点的生长素浓度高于b点。b侧促进生长,a侧抑制生长,根向地生长。a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大于10-8mol/L。【小问3详解】顶端优势指顶芽(生长素浓度低)优先生长,侧芽(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受抑制的现象。故在认识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后,农民会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解除顶端优势,是因为去掉顶芽后,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来源受阻,浓度降低,于是抑制作用被解除,侧芽萌动、加快生长。【小问4详解】①赤霉素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抑制生长素的分解从而促进细胞伸长的。故图丙中X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抑制作用。②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赤霉素可通过影响生长素的含量促进细胞伸长,故赤霉素与生长素表现出激素间相互作用类型中的协同作用。③为了探究生长素适宜喷施的最适浓度,需要进行预实验,其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或确定正式实验的浓度范围),检验实验设计的可行性。【点睛】识记生长素的作用,能结合曲线图,明确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及不同生长素浓度的效应;正确判断图乙中不同点的生长素浓度的大小。9、(1).丙酮酸(2).①②③④(3).葡萄糖分解不彻底,能量没有完全释放(4).B(5).高温使酶的结构发生了改变(6).逐渐减少(7).此时无氧呼吸受抑制,有氧呼吸还较弱(8).3/7【解析】1、分析图1:图1是呼吸作用示意图,①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②表示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⑤表示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无氧呼吸,X代表丙酮酸,Y代表酒精和二氧化碳。2、分析图2:图2是温度与呼吸速率之间的关系的曲线,根据曲线变化可知,AB段说明表示在一定的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细胞呼吸的速率升高;B点时细胞呼吸速率最高,此时对应的温度是细胞呼吸的最适宜温度;BC段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升高细胞呼吸速率降低,说明温度过高使部分酶失活。3、分析图3:图3表示氧浓度与细胞呼吸速率之间的关系,曲线Ⅰ在氧浓度较低时细胞呼吸速率较高,说明曲线Ⅰ该代表无氧呼吸;曲线Ⅱ随氧气浓度的升高,细胞呼吸速率增强,所以Ⅱ表示细胞的有氧呼吸。【详解】(1)分析图1可知:物质X应该代表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动物细胞可以进行有氧呼吸的全部过程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过程,即①②③④;人体在剧烈运动的时候氧气供应不足,此时细胞主要进行的是无氧呼吸,葡萄糖分解不彻底,能量没有完全释放,产生的ATP较少。(2)分析图2可知:二氧化碳释放量最大时对应的温度为最适温度,即B点;酶的作用条件温和,由C点对应的温度恢复到最适温度时细胞呼吸速率并未增加,原因是高温使酶的结构发生了改变,该过程是不可逆的。(3)图3的横坐标为氧气浓度,纵坐标为二氧化碳释放量,而细胞在进行无氧呼吸时才产生酒精,无氧呼吸会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对应曲线Ⅰ,因此可推测酒精产生速率的变化趋势逐渐减少;曲线Ⅱ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后续保持不变,可推测曲线Ⅱ对应的是有氧呼吸曲线,因此DEF所在曲线应该为总呼吸曲线,出现E点的原因应为此时无氧呼吸受抑制,有氧呼吸还较弱,因此总呼吸速率最低;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消耗量:氧气吸收量:二氧化碳产生量=1:6:6,在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消耗量:二氧化碳产生量=1:2,由于瓶中放出CO2的体积与吸收O2的体积比为5:4,所以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2/3,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1/2,因此进行无氧呼吸的酵母菌所占比例为:1/2÷(2/3+1/2)=3/7。【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及物质变化,把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能够利用反应式的关系进行计算,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同时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识图分析,判断图1中的生理过程及其发生的场所,能够分析图2和3中曲线的变化情况,判断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和细胞呼吸的类型,这是突破该题的关键。10、(1)①.2、4②.3、5、8(2)直立生长(3)①.尖端②.背③.快④.横向【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锡铂能遮住光,云母片能阻碍生长素的运输,琼脂片不阻碍生长素的运输。由于①放在暗盒里,没有光照,所以燕麦胚芽鞘直立生长;②在胚芽鞘尖端的下部用锡铂遮住,而尖端部位是感受单侧光的刺激,所以在单侧光照射下能弯向光源生长;③在尖端横向插入云母片,阻碍了生长素的运输,所以燕麦胚芽鞘不能生长;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而琼脂片不阻碍生长素的运输,所以在单侧光照射下能弯向光源生长;⑤切去胚芽鞘的尖端,不能合成生长素,所以燕麦胚芽鞘不能生长;⑥切去胚芽鞘尖端,但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小块,琼脂小块中的生长素能扩散到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但由于没有尖端,不能感受单侧光的刺激,所以燕麦胚芽鞘直立生长;⑦切去尖端,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并置于在暗盒里,琼脂小块中的生长素能扩散到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所以燕麦胚芽鞘直立生长;⑧切去胚芽鞘尖端,放在暗盒里,由于不能合成生长素,所以燕麦胚芽鞘不能生长。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