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借阅管理手册_第1页
图书馆借阅管理手册_第2页
图书馆借阅管理手册_第3页
图书馆借阅管理手册_第4页
图书馆借阅管理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书馆借阅管理手册TOC\o"1-2"\h\u14614第一章:总则 3272771.1图书馆借阅管理概述 318471.1.1借阅制度:制定图书馆借阅规则,明确读者借阅资格、借阅数量、借阅期限等。 4254011.1.2借阅服务:提供便捷、高效的借阅服务,包括图书查询、借还书操作、预约借阅等。 4106551.1.3借阅管理信息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借阅数据的实时统计、分析与管理,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 4137851.1.4借阅环境优化:营造舒适、安静的阅读环境,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 4263271.2借阅管理基本原则 4140931.2.1合法性原则: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保证图书馆借阅活动的合规性。 4123681.2.2公平性原则:保障读者平等享有借阅权益,不得因个人喜好、职务等因素影响读者借阅权益。 432041.2.3便捷性原则:简化借阅流程,提高借阅效率,为读者提供便捷的借阅服务。 4201871.2.4安全性原则:保证图书资料的安全,防止图书丢失、破损等情况发生。 4138701.2.5可持续性原则:合理配置图书资源,实现图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470721.2.6服务导向原则: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借阅服务质量。 4260401.2.7创新性原则:积极引入新技术、新理念,持续优化借阅管理模式。 429207第二章:借阅证管理 4161822.1借阅证申请与发放 4109012.1.1申请人资格 4132962.1.2申请材料 4108542.1.3审核与发放 5288332.2借阅证挂失与补办 5157542.2.1挂失 5252632.2.2补办 5203692.3借阅证使用规定 5133492.3.1借阅权限 510712.3.2借阅数量与期限 5236662.3.3借阅证保管 5300672.3.4借阅证挂失与补办 551862.3.5借阅证违规处理 6196652.3.6借阅证到期续办 611491第三章:图书分类与检索 6218513.1图书分类体系 641213.2图书检索方法 7227483.3图书索引与目录 74943第四章:借阅流程 8262904.1借阅申请与审批 8249614.1.1借阅申请 8231984.1.2借阅审批 864904.2借阅图书的领取与归还 8273584.2.1领取图书 8269684.2.2归还图书 8774.3借阅期限与续借规定 84984.3.1借阅期限 9287734.3.2续借规定 913847第五章:图书损坏与遗失处理 9123645.1图书损坏赔偿规定 993455.2图书遗失处理流程 944385.3借阅者责任与处罚 1022697第六章:图书馆设施与使用 10232106.1阅览室使用规定 1021516.1.1阅览室是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而设立的区域,读者应遵守以下规定: 10289016.1.2阅览室开放时间:每周一至周日,上午8:00至晚上22:00。 10316146.2电子阅览室使用规定 1010046.2.1电子阅览室是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电子资源查阅服务的场所,读者应遵守以下规定: 10216716.2.2电子阅览室开放时间:每周一至周日,上午8:00至晚上22:00。 11154456.3借阅环境与安全 11286356.3.1借阅环境: 11279166.3.2安全: 1126592第七章:借阅统计与分析 11130837.1借阅数据统计 1195887.1.1统计目的 11319377.1.2统计内容 11113927.1.3统计方法 12312967.2借阅趋势分析 12164447.2.1分析目的 12199697.2.2分析内容 12320527.2.3分析方法 12161357.3借阅满意度调查 12165087.3.1调查目的 1219887.3.2调查内容 13116837.3.3调查方法 1327856第八章:图书馆服务与活动 13289628.1读者服务项目 13251008.1.1借阅服务 1329078.1.2信息咨询服务 13312928.1.3读书指导服务 1341888.1.4研讨室服务 13317788.1.5特殊服务 13274038.2读书活动策划与实施 1344988.2.1活动策划 14262148.2.2活动实施 14266588.3读者交流与反馈 1456208.3.1交流平台 1462418.3.2交流内容 14160338.3.3反馈渠道 144025第九章:图书馆管理与发展 15111629.1图书馆发展规划 15231439.1.1发展目标 15304369.1.2发展任务 15220629.1.3发展措施 15193919.2人力资源管理 15234749.2.1招聘与选拔 1664229.2.2培训与发展 1670719.2.3考核与激励 1673139.3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1656379.3.1硬件设施建设 16130539.3.2软件系统开发与应用 1614229.3.3数字资源建设 162919.3.4网络安全与维护 1695979.3.5信息化服务 1624657第十章:附录 171244410.1借阅管理相关法规与政策 17514610.1.1法律法规 171035610.1.2政策文件 171512510.2借阅管理表格与流程图 171217910.2.1借阅管理表格 171501710.2.2流程图 172218210.3读者意见反馈渠道与处理方式 17976710.3.1读者意见反馈渠道 173165810.3.2读者意见处理方式 18第一章:总则1.1图书馆借阅管理概述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与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承担着为广大读者提供图书资料、信息查询及阅读服务的职责。借阅管理是图书馆日常运营的核心环节,涉及图书的借阅、归还、续借、预约等功能,旨在保障图书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提升读者服务品质。借阅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1借阅制度:制定图书馆借阅规则,明确读者借阅资格、借阅数量、借阅期限等。1.1.2借阅服务:提供便捷、高效的借阅服务,包括图书查询、借还书操作、预约借阅等。1.1.3借阅管理信息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借阅数据的实时统计、分析与管理,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1.1.4借阅环境优化:营造舒适、安静的阅读环境,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1.2借阅管理基本原则1.2.1合法性原则: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保证图书馆借阅活动的合规性。1.2.2公平性原则:保障读者平等享有借阅权益,不得因个人喜好、职务等因素影响读者借阅权益。1.2.3便捷性原则:简化借阅流程,提高借阅效率,为读者提供便捷的借阅服务。1.2.4安全性原则:保证图书资料的安全,防止图书丢失、破损等情况发生。1.2.5可持续性原则:合理配置图书资源,实现图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1.2.6服务导向原则: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借阅服务质量。1.2.7创新性原则:积极引入新技术、新理念,持续优化借阅管理模式。第二章:借阅证管理2.1借阅证申请与发放2.1.1申请人资格借阅证的申请对象需为图书馆所在学校或单位的教职工、学生以及与图书馆有合作关系的其他单位人员。申请人需具备以下条件:(1)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拥有有效身份证明;(3)遵守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2.1.2申请材料申请人需提交以下材料进行借阅证申请:(1)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复印件;(2)近期免冠一寸照片一张;(3)填写完整的借阅证申请表。2.1.3审核与发放图书馆收到申请材料后,对申请人资格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工作人员将在规定时间内为申请人制作借阅证,并通知申请人领取。借阅证有效期为一年,到期后需重新办理。2.2借阅证挂失与补办2.2.1挂失借阅证遗失后,持证人应及时向图书馆挂失。挂失方式如下:(1)到图书馆现场挂失;(2)通过图书馆官方网站或移动端进行在线挂失。2.2.2补办挂失成功后,持证人需在规定时间内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复印件,到图书馆办理补办手续。补办费用按照图书馆相关规定收取。2.3借阅证使用规定2.3.1借阅权限借阅证持证人享有以下借阅权限:(1)借阅图书、期刊等文献资料;(2)使用图书馆电子资源;(3)参加图书馆举办的各类活动。2.3.2借阅数量与期限(1)持证人每次借阅图书数量不超过规定上限;(2)借阅期限为一个月,到期后可续借一次,续借期限为一个月;(3)超期未还的图书,将产生滞纳金。2.3.3借阅证保管持证人应妥善保管借阅证,不得转借他人。若借阅证丢失,应及时挂失并补办。2.3.4借阅证挂失与补办借阅证挂失与补办按照本手册2.2节规定执行。2.3.5借阅证违规处理持证人如有以下违规行为,图书馆将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进行处理:(1)擅自将借阅证转借他人;(2)超过借阅期限未还图书;(3)损坏、遗失图书;(4)利用借阅证从事违法活动。2.3.6借阅证到期续办借阅证到期后,持证人需重新提交申请材料,经审核通过后,方可续办。第三章:图书分类与检索3.1图书分类体系图书分类体系是图书馆对藏书进行有序排列的重要依据。我国图书馆普遍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作为图书分类体系,其主要特点如下:(1)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结合图书特点,形成一套完整的分类体系。(2)采用数字与字母相结合的标记制度,以数字表示大类,字母表示小类。(3)分类体系分为二十二个大类,具体如下: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哲学、宗教C社会科学总论D政治、法律E军事F经济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语言、文字I文学J艺术K历史、地理L传记M科学技术总论N自然科学总论O数理科学和化学P天文学、地球科学Q生物科学R医药、卫生S农业科学T工业技术U交通运输V航空、航天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Z综合性图书3.2图书检索方法图书检索是读者查找图书馆藏书的重要途径。以下为几种常见的图书检索方法:(1)书名检索:根据图书的完整书名或关键词进行检索。(2)作者检索:根据作者的姓名或关键词进行检索。(3)分类号检索:根据图书的分类号进行检索。(4)ISBN号检索:根据国际标准书号(ISBN)进行检索。(5)关键词检索:根据图书内容的关键词进行检索。3.3图书索引与目录图书索引与目录是图书馆藏书检索的重要工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索引:索引是将图书内容中的关键词、主题、人名、地名等按照一定顺序排列,方便读者查找的工具。索引分为书后索引、书中索引和附录索引等。(2)目录:目录是图书馆藏书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清单,包括图书的题名、作者、出版信息等。目录分为以下几种:1)分类目录:按照图书分类体系编排的目录。2)书名目录:按照图书题名的字母顺序编排的目录。3)作者目录:按照作者姓名的字母顺序编排的目录。4)主题目录:按照图书内容主题编排的目录。5)关键词目录:按照图书内容关键词编排的目录。通过以上索引与目录,读者可以快速找到所需图书,提高借阅效率。第四章:借阅流程4.1借阅申请与审批4.1.1借阅申请(1)读者需持有有效借阅证,方可进行借阅申请。(2)读者可通过图书馆管理系统在线提交借阅申请,填写相关信息,包括姓名、学号(工号)、借阅图书名称、作者、出版社等。(3)图书馆工作人员收到借阅申请后,对申请信息进行审核,保证图书的可用性。4.1.2借阅审批(1)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审核借阅申请时,需关注以下要素:a.读者借阅资格是否符合;b.图书是否符合借阅条件;c.图书是否已被其他读者预约。(2)审批通过后,工作人员将通知读者前来领取图书。(3)如审批未通过,工作人员将告知读者原因,并建议更换其他图书或调整借阅计划。4.2借阅图书的领取与归还4.2.1领取图书(1)读者在接到领取通知后,须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领取图书。(2)工作人员核对读者借阅证和借阅申请信息,确认无误后,将图书借给读者。(3)工作人员在图书管理系统中记录借阅信息,包括借阅人、借阅日期、归还日期等。4.2.2归还图书(1)读者应在规定的借阅期限内归还图书。(2)读者归还图书时,工作人员需检查图书的完整性,如有损坏或遗失,按照相关规定处理。(3)工作人员在图书管理系统中记录归还信息,更新图书状态。4.3借阅期限与续借规定4.3.1借阅期限(1)图书借阅期限为30天,自借阅当天起计算。(2)逾期归还图书,将按照相关规定收取滞纳金。4.3.2续借规定(1)读者在借阅期限内,可申请续借一次,续借期限为30天。(2)续借申请需在图书管理系统中提交,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后,更新借阅期限。(3)已续借的图书,如需再次续借,需在续借期限到期前5个工作日提交申请。(4)续借期间,图书如有其他读者预约,需按照预约规定处理。第五章:图书损坏与遗失处理5.1图书损坏赔偿规定图书馆是知识的殿堂,对图书的保护是每位借阅者的责任。以下为图书损坏的赔偿规定:(1)借阅者应妥善保管所借图书,不得折叠、涂画、撕剪、污损等。(2)如借阅者借阅的图书出现自然磨损,如翻阅痕迹、书脊磨损等,不视为损坏,无需赔偿。(3)若图书出现人为损坏,如折叠、涂画、撕剪、污损等,借阅者需按以下规定赔偿:a.对于轻微损坏,借阅者需赔偿图书的修复费用。b.对于严重损坏,借阅者需赔偿图书的原价。c.对于绝版或无法购买的图书,借阅者需赔偿图书的原价及图书馆为购书所产生的额外费用。5.2图书遗失处理流程当借阅者不慎遗失图书时,以下为图书遗失的处理流程:(1)借阅者应在发觉遗失后第一时间向图书馆报告,并提供借阅证、借阅记录等相关信息。(2)图书馆工作人员将对遗失图书进行核实,确认遗失情况。(3)核实无误后,借阅者需按照以下规定进行赔偿:a.赔偿图书的原价。b.如图书馆有要求,借阅者还需赔偿图书的加工费、挂号费等。(4)借阅者在赔偿完毕后,可向图书馆申请补办借阅证。5.3借阅者责任与处罚借阅者在借阅过程中,应承担以下责任:(1)遵守图书馆的借阅规定,按时归还图书。(2)妥善保管所借图书,不得损坏、遗失。(3)如发生图书损坏、遗失情况,按照相关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以下为借阅者的处罚规定:(1)借阅者未按时归还图书,将产生滞纳金。(2)借阅者故意损坏、遗失图书,将暂停其借阅资格,直至赔偿完毕。(3)借阅者恶意破坏图书馆设施,将追究其法律责任。第六章:图书馆设施与使用6.1阅览室使用规定6.1.1阅览室是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而设立的区域,读者应遵守以下规定:(1)保持室内安静,不得大声喧哗、拨打或接听手机;(2)爱护阅览室内的设施和书籍,不得随意损坏或乱丢垃圾;(3)请勿携带食品、饮料进入阅览室;(4)请勿在阅览室内吸烟、饮酒;(5)请勿在阅览室内进行与学习无关的活动;(6)座位使用遵循先来后到的原则,不得占座、预留座位;(7)请勿随意移动阅览室内的家具和设备;(8)请勿在阅览室内私自张贴、悬挂物品。6.1.2阅览室开放时间:每周一至周日,上午8:00至晚上22:00。6.2电子阅览室使用规定6.2.1电子阅览室是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电子资源查阅服务的场所,读者应遵守以下规定:(1)严格遵守计算机操作规程,不得私装软件、更改系统设置;(2)不得在电子阅览室内大声喧哗、拨打或接听手机;(3)请勿携带食品、饮料进入电子阅览室;(4)请勿在电子阅览室内吸烟、饮酒;(5)请勿在电子阅览室内进行与学习无关的活动;(6)座位使用遵循先来后到的原则,不得占座、预留座位;(7)请勿随意移动电子阅览室内的家具和设备;(8)请勿在电子阅览室内私自张贴、悬挂物品。6.2.2电子阅览室开放时间:每周一至周日,上午8:00至晚上22:00。6.3借阅环境与安全6.3.1借阅环境:(1)保持图书馆内外的清洁卫生,不得乱丢垃圾;(2)请勿在图书馆内吸烟、饮酒;(3)请勿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图书馆;(4)请勿在图书馆内大声喧哗、拨打或接听手机;(5)请勿在图书馆内进行与学习无关的活动。6.3.2安全:(1)请勿在图书馆内私拉乱接电源,保证用电安全;(2)请勿在图书馆内使用明火,保证消防安全;(3)请勿在图书馆内随意移动家具和设备,以免发生意外;(4)请勿在图书馆内追逐打闹,以免造成人身伤害;(5)遇到紧急情况,请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有序疏散。第七章:借阅统计与分析7.1借阅数据统计7.1.1统计目的借阅数据统计是为了全面了解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情况,掌握读者借阅行为,为图书馆资源建设、服务改进及决策提供依据。7.1.2统计内容(1)借阅人数:统计一定时期内图书馆的借阅人数,包括总人数、各年龄段、各职业群体等。(2)借阅册数:统计一定时期内图书馆的借阅册数,包括总册数、各类文献占比等。(3)借阅频次:统计一定时期内读者的借阅频次,包括人均借阅册数、人均借阅次数等。(4)借阅时长:统计读者借阅文献的时长,包括借阅周期、续借次数等。7.1.3统计方法(1)采用图书馆管理系统自动的统计数据。(2)人工收集整理借阅数据,如借阅卡、借阅记录等。(3)定期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形成报表。7.2借阅趋势分析7.2.1分析目的借阅趋势分析旨在发觉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的规律,为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改进提供参考。7.2.2分析内容(1)借阅量变化趋势:分析一定时期内借阅量的变化,包括年度、季度、月度等。(2)借阅结构变化趋势:分析各类文献的借阅占比变化,了解读者需求变化。(3)借阅时段分析:分析不同时间段借阅量的变化,为图书馆开放时间调整提供依据。(4)借阅人群分析:分析不同年龄段、职业群体等借阅量的变化,为图书馆服务定位提供参考。7.2.3分析方法(1)采用统计学方法,如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等。(2)利用图表、曲线等可视化手段展示分析结果。(3)结合实际工作,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7.3借阅满意度调查7.3.1调查目的借阅满意度调查旨在了解读者对图书馆借阅服务的满意程度,为图书馆服务改进提供依据。7.3.2调查内容(1)读者满意度:调查读者对图书馆借阅环境的满意度,包括设施、服务、文献资源等。(2)读者需求:了解读者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需求,包括各类文献的借阅需求、阅读喜好等。(3)读者建议:收集读者对图书馆借阅服务的建议和意见。7.3.3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设计调查问卷,收集读者的意见和建议。(2)访谈法:针对特定读者群体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其需求和满意度。(3)数据分析: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满意度评分和改进建议。第八章:图书馆服务与活动8.1读者服务项目8.1.1借阅服务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图书、期刊、电子资源等文献的借阅服务。读者需按照图书馆规定办理借阅手续,遵循借阅规则,保证文献资源的合理使用。8.1.2信息咨询服务图书馆设立信息咨询服务台,为读者提供图书查询、文献检索、学术咨询等服务。工作人员应热情、耐心地为读者解答各类问题,帮助读者获取所需信息。8.1.3读书指导服务图书馆定期开展读书指导活动,为读者提供阅读推荐、阅读指导、读书心得交流等服务。通过引导读者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提高阅读效果。8.1.4研讨室服务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研讨室,供读者进行学术研讨、课题研究等活动。读者需提前预约,并遵守研讨室使用规定。8.1.5特殊服务图书馆针对老年读者、残疾人士等特殊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如上门送书、语音图书等,以满足其阅读需求。8.2读书活动策划与实施8.2.1活动策划图书馆根据读者需求、时节特点等因素,策划各类读书活动。活动策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主题鲜明,具有时代性和教育意义;(2)内容丰富,形式多样;(3)注重互动,提高参与度;(4)合理利用资源,保证活动顺利进行。8.2.2活动实施图书馆在活动策划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时间、地点、流程、参与人员等。活动实施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工作:(1)提前通知读者,保证活动通知到位;(2)活动现场布置,营造良好的氛围;(3)活动主持人或讲解员,保证活动顺利进行;(4)活动结束后,及时收集反馈意见,为今后活动提供改进方向。8.3读者交流与反馈8.3.1交流平台图书馆设立读者交流平台,包括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线上平台可利用图书馆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线下平台可设立读者交流区、读书沙龙等。8.3.2交流内容读者交流内容主要包括:(1)图书推荐与评价;(2)阅读心得与感悟;(3)图书馆服务建议与意见;(4)其他与图书馆相关的话题。8.3.3反馈渠道图书馆设立多种反馈渠道,方便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下为常见的反馈渠道:(1)意见箱:设置在图书馆显著位置,便于读者随时投递;(2)在线反馈:通过图书馆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提供在线反馈功能;(3)电话反馈:设立专门的联系电话,接受读者咨询和反馈;(4)面对面反馈:工作人员在图书馆现场接受读者的面对面反馈。通过以上服务与活动,图书馆致力于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促进读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升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质量。第九章:图书馆管理与发展9.1图书馆发展规划图书馆发展规划是对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全面规划和设计,旨在明确图书馆的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保证图书馆事业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9.1.1发展目标图书馆发展规划应确立以下发展目标:(1)优化图书馆资源配置,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效率。(2)拓展图书馆服务领域,满足读者多样化需求。(3)加强图书馆内部管理,提高图书馆运行效率。(4)促进图书馆与其他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提升图书馆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地位。9.1.2发展任务为实现发展目标,图书馆需完成以下任务:(1)加强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图书馆硬件水平。(2)丰富图书馆文献资源,提高文献保障能力。(3)提高图书馆人员素质,优化人员结构。(4)创新图书馆服务方式,提升服务品质。(5)加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提高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水平。9.1.3发展措施(1)制定科学合理的图书馆发展规划,保证规划的实施和调整。(2)加大投入,保障图书馆事业发展所需经费。(3)建立健全图书馆内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4)加强图书馆与其他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共享资源,共同发展。9.2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图书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图书馆人员的招聘、培训、考核、激励等方面。9.2.1招聘与选拔图书馆应制定严格的招聘和选拔标准,保证招聘到具备相应能力和素质的员工。招聘过程中,应注重考察应聘者的专业知识、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9.2.2培训与发展图书馆应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培训内容应包括图书馆业务知识、服务技能、管理知识等方面。同时图书馆应鼓励员工参加各类学术交流和培训活动,以拓宽视野,提升个人能力。9.2.3考核与激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