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村畜禽疫病防控指南与手册_第1页
三农村畜禽疫病防控指南与手册_第2页
三农村畜禽疫病防控指南与手册_第3页
三农村畜禽疫病防控指南与手册_第4页
三农村畜禽疫病防控指南与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村畜禽疫病防控指南与手册TOC\o"1-2"\h\u23690第1章畜禽疫病防控基本知识 4158301.1畜禽疫病概念与分类 4237501.1.1传染病: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疫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 4233361.1.2非传染病:由于遗传、环境、营养、中毒等因素引起的疫病,不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 490581.1.3混合感染: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共同侵害畜禽导致的疫病。 4168391.2畜禽疫病传播途径与防控原则 4322041.2.1传播途径 4201791.2.2防控原则 411369第2章畜禽养殖环境与生物安全 5168552.1畜禽养殖环境要求 5221212.1.1场地选择 5153102.1.2布局规划 5320652.1.3畜禽舍要求 549142.2生物安全措施及其落实 5299372.2.1人员管理 535002.2.2牲畜管理 5203542.2.3饲料与饮水管理 6215362.2.4消毒与防疫 6238972.2.5废弃物处理 623586第3章畜禽疫苗接种与免疫 6126353.1畜禽疫苗种类与选择 666873.1.1活疫苗 6202143.1.2灭活疫苗 6106833.1.3重组疫苗 765253.2疫苗接种程序与操作规范 7179733.2.1制定免疫计划 760233.2.2疫苗准备 7314373.2.3免疫操作 7292363.3疫苗免疫效果评价与监测 7295723.3.1免疫效果评价 760063.3.2免疫监测 722700第4章常见猪病防控 8245354.1猪瘟防控 8133434.1.1加强猪场生物安全 8233874.1.2规范免疫接种 854054.1.3监测与净化 8180194.2猪蓝耳病防控 841244.2.1加强猪场生物安全 8283544.2.2免疫接种 8251024.2.3预防与控制 9210914.3猪圆环病毒病防控 9314674.3.1加强猪场生物安全 9195024.3.2免疫接种 944844.3.3预防与控制 92323第5章常见禽病防控 9130305.1鸡新城疫防控 936785.1.1病原学特征 945645.1.2临床症状 991565.1.3防控措施 9161685.2禽流感防控 10181265.2.1病原学特征 10312545.2.2临床症状 10149785.2.3防控措施 10326755.3鸡马立克氏病防控 1075535.3.1病原学特征 10150635.3.2临床症状 105015.3.3防控措施 10877第6章常见牛病防控 1176786.1牛病毒性腹泻防控 11181906.1.1病原与传播 1183256.1.2临床症状 1164916.1.3防控措施 11219136.2牛结核病防控 11187696.2.1病原与传播 11242576.2.2临床症状 11201776.2.3防控措施 1199716.3牛布氏杆菌病防控 11146656.3.1病原与传播 12140826.3.2临床症状 12206966.3.3防控措施 1230404第7章常见羊病防控 12259567.1小反刍兽疫防控 1221237.1.1病原与传播 12254577.1.2临床症状 1255927.1.3防控措施 12176097.2羊痘病防控 12287887.2.1病原与传播 12253867.2.2临床症状 1331607.2.3防控措施 1396177.3羊梭菌性疾病防控 1344887.3.1病原与传播 1312627.3.2临床症状 13108277.3.3防控措施 132868第8章常见兔病防控 13180278.1兔瘟防控 13184658.1.1加强饲养管理 133488.1.2免疫接种 13208018.1.3隔离病兔 1427528.1.4消毒和病死兔处理 14202058.2兔球虫病防控 14112308.2.1保持兔舍卫生 14261958.2.2饲养管理 1466658.2.3药物预防 1443108.2.4隔离病兔 1412938.3兔葡萄球菌病防控 14131208.3.1加强饲养管理 1425768.3.2定期消毒 1470618.3.3预防接种 14139758.3.4隔离病兔 146598.3.5合理用药 1425735第9章畜禽疫病诊断与监测 15220519.1畜禽疫病临床诊断方法 15162199.1.1问诊与病史收集 15318059.1.2临床检查 1510039.1.3病理剖检 15312529.2实验室检测技术与操作 15223849.2.1样本采集与处理 1524399.2.2病原学检测 15142549.2.3免疫学检测 15141189.2.4分子生物学检测 15218659.3畜禽疫病监测与预警 15136439.3.1监测计划与实施 15295889.3.2风险评估与预警 16135949.3.3信息管理与报告 16309359.3.4跨境疫病监测与防控 1623652第10章畜禽疫病应急处置与扑灭 162656210.1疫情报告与应急处置流程 161588810.1.1疫情发觉 161699510.1.2疫情确认 162141410.1.3疫情上报 162697210.1.4应急处置流程 16798310.2隔离、封锁与扑杀措施 162419510.2.1隔离措施 162791410.2.2封锁措施 162025410.2.3扑杀措施 172620410.3疫区解封与恢复生产措施 172992010.3.1疫区解封条件 172625210.3.2疫区解封程序 171128210.3.3恢复生产措施 17第1章畜禽疫病防控基本知识1.1畜禽疫病概念与分类畜禽疫病是指由于各种病原体侵害,导致畜禽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和病理变化,进而影响其生长、生产甚至威胁生命的疾病。畜禽疫病可分为以下几类:1.1.1传染病: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疫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1.1.2非传染病:由于遗传、环境、营养、中毒等因素引起的疫病,不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1.1.3混合感染: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共同侵害畜禽导致的疫病。1.2畜禽疫病传播途径与防控原则1.2.1传播途径(1)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给健康畜禽。(2)空气传播:病原体通过呼吸道进入畜禽体内。(3)消化道传播:病原体通过食物、饮水等途径进入畜禽体内。(4)垂直传播: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胎儿或胚胎。(5)其他传播途径:如生物媒介传播、土壤传播等。1.2.2防控原则(1)预防为主: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畜禽抗病能力,采取疫苗接种、消毒、隔离等预防措施。(2)早发觉、早诊断、早治疗:密切关注畜禽健康状况,发觉疫病征兆及时采取措施。(3)严格封锁、隔离、消毒:对疫点、疫区进行严格封锁,隔离病畜禽,并对环境进行彻底消毒。(4)规范用药:根据疫病种类和药物敏感性,合理选择和使用兽药。(5)科学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对确诊为疫病的畜禽进行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6)加强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养殖户的疫病防控意识和技能。(7)完善疫情报告和监测体系:建立完善的疫情报告和监测机制,及时发觉和应对疫情。第2章畜禽养殖环境与生物安全2.1畜禽养殖环境要求2.1.1场地选择畜禽养殖场应选择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通风透气、光照充足且远离居民区、水源保护区及其他动物养殖场所的区域。同时应充分考虑交通便利、供电稳定等因素,以便于疫病防控工作的开展。2.1.2布局规划养殖场内布局要合理,分为生活区、生产区和隔离区。生产区应包括饲料库、畜禽舍、粪污处理设施等,各区域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防止疫病传播。2.1.3畜禽舍要求畜禽舍应保持干燥、清洁、通风、保温,避免潮湿、闷热、寒冷等不良环境因素影响畜禽生长。畜禽舍的设计和建设要符合以下要求:(1)合理的饲养密度;(2)地面、墙壁、屋顶等采用易于清洁、消毒的材料;(3)配备良好的通风、保温、降温设施;(4)设置足够的窗户和采光设施,保证舍内光照充足。2.2生物安全措施及其落实2.2.1人员管理(1)工作人员进入养殖场前需进行健康检查,保证无传染性疾病;(2)工作人员进入养殖场时要更换工作服、鞋帽,并进行手部消毒;(3)工作人员在养殖场内不得串舍,减少疫病传播风险;(4)工作人员离开养殖场时要进行淋浴、更衣、手部消毒。2.2.2牲畜管理(1)引进牲畜时,要严格执行检疫、隔离、观察等程序;(2)加强牲畜饲养管理,提高抗病能力;(3)定期对牲畜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预防疫病发生;(4)发觉疫情时,及时隔离、治疗,并对病畜进行无害化处理。2.2.3饲料与饮水管理(1)饲料来源要可靠,无霉变、污染;(2)饲料库要保持干燥、通风,防止饲料受潮、变质;(3)定期对饲料进行抽样检测,保证饲料质量;(4)提供清洁、卫生的饮水,避免病原微生物污染。2.2.4消毒与防疫(1)制定合理的消毒计划,定期对养殖场内外环境进行消毒;(2)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消毒剂,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3)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疫病传播;(4)加强疫情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采取有效措施。2.2.5废弃物处理(1)畜禽粪便、污水等废弃物要经过无害化处理,达到环保要求;(2)废弃物处理设施要定期检查、维修,保证正常运行;(3)避免废弃物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公共卫生。通过以上措施,保证畜禽养殖环境与生物安全,为畜禽生长创造良好条件,降低疫病发生风险。第3章畜禽疫苗接种与免疫3.1畜禽疫苗种类与选择疫苗接种是预防畜禽疫病的重要措施,了解疫苗的种类及其特性,有助于合理选择适用于不同畜禽的疫苗。畜禽疫苗主要分为活疫苗、灭活疫苗和重组疫苗三类。3.1.1活疫苗活疫苗是使用弱毒或无毒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其优点是免疫效果好,免疫力持久,通常只需接种一次即可产生良好的保护作用。但活疫苗对储存、运输条件要求较高,部分疫苗存在潜在的致病风险。3.1.2灭活疫苗灭活疫苗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灭活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其安全性较高,不易引起病原体在宿主间传播,但免疫效果相对较弱,需要加强免疫或多次接种。3.1.3重组疫苗重组疫苗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病原体的保护性抗原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中,通过转化微生物或其他表达系统制备的疫苗。其安全性好,免疫效果稳定,但生产成本较高。在选择疫苗时,应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畜禽种类、年龄、免疫状态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疫苗。3.2疫苗接种程序与操作规范疫苗接种操作规范是保证免疫效果的关键,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3.2.1制定免疫计划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疫苗特性及畜禽生长周期,制定免疫计划,包括免疫时间、疫苗种类、免疫剂量等。3.2.2疫苗准备购买疫苗时,要选择正规渠道,保证疫苗质量。疫苗应在规定条件下储存、运输,避免高温、光照和冻结。3.2.3免疫操作免疫操作应遵循以下规范:(1)免疫前对畜禽进行健康检查,保证免疫动物处于良好的生理状态。(2)严格遵守疫苗说明书规定的免疫途径、剂量和次数。(3)使用无菌注射器、针头和消毒剂,避免交叉感染。(4)注射部位应避开血管、神经和重要器官,以保证疫苗充分吸收。3.3疫苗免疫效果评价与监测对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价和监测,有助于了解免疫状况,及时调整免疫策略。3.3.1免疫效果评价免疫效果评价主要包括免疫抗体水平和免疫保护率的测定。通过血清学检测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凝集试验等)检测免疫动物血清中的抗体水平,评估免疫效果。3.3.2免疫监测定期对畜禽进行免疫监测,了解群体免疫状态,发觉免疫空白或免疫失败个体,及时采取措施。同时对疫病流行情况进行监测,为免疫计划的调整提供依据。通过以上措施,保证畜禽疫苗接种与免疫工作的顺利进行,降低疫病风险,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第4章常见猪病防控4.1猪瘟防控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病毒病,给养猪业带来严重损失。防控猪瘟应采取以下措施:4.1.1加强猪场生物安全(1)实行严格的进场制度,保证人员、车辆、物资等进入猪场前进行严格消毒。(2)定期对猪场环境进行消毒,特别是猪舍、饲料库、粪便处理区等关键区域。(3)加强猪场内部管理,禁止饲养其他动物,防止病毒传入。4.1.2规范免疫接种(1)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按照我国兽医部门的要求,对猪瘟进行免疫接种。(2)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保证疫苗质量。(3)按照疫苗说明书进行接种,保证接种剂量和免疫效果。4.1.3监测与净化(1)定期对猪群进行猪瘟抗原监测,及时发觉和处理阳性猪只。(2)对阳性猪只进行隔离、淘汰和无害化处理,防止病毒传播。(3)加强猪场生物安全,防止病毒传入和传出。4.2猪蓝耳病防控猪蓝耳病是一种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传染病。防控猪蓝耳病应采取以下措施:4.2.1加强猪场生物安全(1)严格执行进场制度,防止病毒传入。(2)定期对猪场环境进行消毒,减少病毒在猪场内的传播。4.2.2免疫接种(1)根据猪场实际情况和当地兽医部门建议,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2)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保证疫苗质量。(3)按照疫苗说明书进行接种,保证免疫效果。4.2.3预防与控制(1)加强猪场饲养管理,提高猪只抗病能力。(2)对发病猪只及时隔离、治疗,减少病毒在猪场内的传播。(3)定期对猪场进行病原监测,及时了解病毒感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4.3猪圆环病毒病防控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防控猪圆环病毒病应采取以下措施:4.3.1加强猪场生物安全(1)严格执行进场制度,防止病毒传入。(2)定期对猪场环境进行消毒,降低病毒在猪场内的传播风险。4.3.2免疫接种(1)根据猪场实际情况和当地兽医部门建议,制定免疫程序。(2)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保证疫苗质量。(3)按照疫苗说明书进行接种,保证免疫效果。4.3.3预防与控制(1)加强猪场饲养管理,提高猪只抗病能力。(2)对发病猪只及时隔离、治疗,减少病毒在猪场内的传播。(3)定期对猪场进行病原监测,及时了解病毒感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第5章常见禽病防控5.1鸡新城疫防控5.1.1病原学特征鸡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主要通过接触传播。5.1.2临床症状病鸡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绿色粪便、神经症状等,产蛋鸡产蛋量下降。5.1.3防控措施(1)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实行严格的消毒制度;(2)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按照免疫程序进行新城疫疫苗接种;(3)定期监测鸡群健康状况,发觉疫情及时报告、隔离、扑杀和无害化处理;(4)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群抗病能力。5.2禽流感防控5.2.1病原学特征禽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病毒分为多个亚型,其中部分亚型对人类具有感染性。5.2.2临床症状病鸡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绿色粪便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5.2.3防控措施(1)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实行严格的消毒制度;(2)做好疫苗接种工作,针对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进行免疫接种;(3)加强鸡群饲养管理,提高抗病能力;(4)发觉疫情及时报告、隔离、扑杀和无害化处理;(5)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监测,防止病毒传播。5.3鸡马立克氏病防控5.3.1病原学特征鸡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5.3.2临床症状病鸡表现为消瘦、腹泻、关节肿大、呼吸困难等症状。5.3.3防控措施(1)加强鸡场卫生管理,保持鸡舍干燥、清洁;(2)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鸡群免疫力;(3)发觉疫情及时隔离、治疗,严重病例应及时淘汰;(4)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群抗病能力;(5)严格执行消毒措施,防止病原菌传播。注意:在实际操作中,请遵循兽医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保证防控措施的落实。第6章常见牛病防控6.1牛病毒性腹泻防控6.1.1病原与传播牛病毒性腹泻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和胎盘传播。6.1.2临床症状病牛表现为发热、厌食、呕吐、腹泻,严重者伴有脱水、休克等症状。6.1.3防控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牛群抗病能力;(2)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防止病毒传入和传播;(3)定期对牛群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免疫力;(4)一旦发病,及时隔离病牛,并对症治疗;(5)加强环境卫生,定期消毒。6.2牛结核病防控6.2.1病原与传播牛结核病是由牛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创口传播。6.2.2临床症状病牛表现为消瘦、乏力、咳嗽、呼吸困难、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等症状。6.2.3防控措施(1)加强牛群检疫,定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2)淘汰阳性牛,净化牛群;(3)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防止疫病传播;(4)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牛群抗病能力;(5)对疑似病牛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情恶化;(6)定期对牛舍进行消毒,保持环境卫生。6.3牛布氏杆菌病防控6.3.1病原与传播牛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6.3.2临床症状病牛表现为发热、乏力和关节疼痛,妊娠母牛可出现流产、死胎等症状。6.3.3防控措施(1)加强牛群检疫,定期进行布病检测;(2)淘汰阳性牛,净化牛群;(3)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防止病原传入和传播;(4)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牛群抗病能力;(5)定期对牛群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免疫力;(6)对疑似病牛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情恶化;(7)加强牛舍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减少病原滋生。第7章常见羊病防控7.1小反刍兽疫防控7.1.1病原与传播小反刍兽疫是由副粘病毒科的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感染羊、牛等反刍动物。病毒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和黏膜侵入机体。7.1.2临床症状病羊表现为发热、厌食、呼吸困难、眼鼻分泌物增多、口腔黏膜及胃肠黏膜出血等。7.1.3防控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羊群体质;(2)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建立免疫屏障;(3)发觉疫情及时报告,严格封锁、隔离、消毒和无害化处理;(4)加强进出羊场的检疫工作,防止病原传入传出。7.2羊痘病防控7.2.1病原与传播羊痘病是由痘病毒科羊痘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损伤的皮肤、黏膜传播。7.2.2临床症状病羊出现发热、厌食、眼鼻分泌物增多、皮肤和黏膜出现丘疹、脓疱等。7.2.3防控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羊舍干燥、通风;(2)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羊群免疫力;(3)发觉疫情及时报告,严格封锁、隔离、消毒和无害化处理;(4)加强羊场卫生管理,防止病毒传播。7.3羊梭菌性疾病防控7.3.1病原与传播羊梭菌性疾病是由梭菌属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病原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和黏膜侵入机体。7.3.2临床症状病羊表现为发热、厌食、腹泻、脱水、神经系统症状等。7.3.3防控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羊群体质;(2)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建立免疫屏障;(3)发觉疫情及时报告,严格封锁、隔离、消毒和无害化处理;(4)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5)加强羊场卫生管理,减少病原滋生。注意:各类疾病防控工作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专业兽医指导下进行。第8章常见兔病防控8.1兔瘟防控兔瘟,又称兔病毒性出血症,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兔群危害极大。防控措施如下:8.1.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兔舍清洁、干燥、通风,合理密度饲养,减少各种应激因素。8.1.2免疫接种定期对兔群进行兔瘟疫苗接种,提高兔群免疫力。8.1.3隔离病兔发觉疑似病兔,立即隔离观察,并及时进行诊断。8.1.4消毒和病死兔处理对兔舍、用具等进行定期消毒,病死兔进行无害化处理。8.2兔球虫病防控兔球虫病是由球虫寄生于兔的小肠或大肠引起的寄生虫病,严重影响兔的生长发育。防控措施如下:8.2.1保持兔舍卫生定期清理兔舍,减少球虫的传播。8.2.2饲养管理合理搭配饲料,提高兔群免疫力。8.2.3药物预防定期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球虫药物,预防球虫病的发生。8.2.4隔离病兔发觉病兔,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病情扩散。8.3兔葡萄球菌病防控兔葡萄球菌病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细菌性传染病,防控措施如下:8.3.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兔舍清洁、干燥,减少兔舍内应激因素。8.3.2定期消毒定期对兔舍、用具进行消毒,减少细菌的传播。8.3.3预防接种对兔群进行葡萄球菌疫苗接种,提高兔群免疫力。8.3.4隔离病兔发觉病兔,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病情传播。8.3.5合理用药根据病情,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避免滥用抗生素。第9章畜禽疫病诊断与监测9.1畜禽疫病临床诊断方法畜禽疫病的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于兽医专业人员的观察和经验。本节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临床诊断方法。9.1.1问诊与病史收集了解畜禽的饲养管理情况、疫情发生经过、临床症状、既往病史等,有助于初步判断疫病类型。9.1.2临床检查临床检查包括观察畜禽的精神状态、食欲、呼吸、体温、排泄物等,以及局部检查如皮肤、粘膜、淋巴结等。9.1.3病理剖检对疑似疫病死亡的畜禽进行病理剖检,观察病变部位、性质和程度,为确诊提供依据。9.2实验室检测技术与操作实验室检测是疫病诊断的重要手段,本节主要介绍几种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技术。9.2.1样本采集与处理详细阐述各类疫病样本的采集方法、保存条件及处理流程。9.2.2病原学检测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9.2.3免疫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