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教案_第1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教案_第2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教案_第3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教案_第4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1.1宇宙中的地球设计授课

教师教师

时间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

教学1.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

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

目标

3.了解宇宙中一些天体的特征和区别,初步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从

而加深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理解

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

重点重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难点

难点: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法三维立体互动教学模式教具学案、PPT

教学过程设计

教材处理师生活动

【激趣导入】激趣导入,引发学生学

习兴趣

【教学目标】目标定向,展示考点

学生看书或学案回答问

1.1《宇宙中的地球》

题。教师举出实例讲解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易错易混知识。

I.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星云、流星、彗星、星际物质等。

2.天体系统:运动中的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

Y

Y

Y

总星系其他恒星系小组合作探究:学生按

照教师提出的问题合作

探究,总结知识点。然

4.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_______,地月平均距离为_________万千米

后小组代表演示成果。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_______,日地平均距离为_________亿千米。

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

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_________

动,生生质疑,师生质

5.总星系是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也是目前我们能够观测

疑把本节课知识真正掌

到的宇宙部分。

握。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及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过程设计

教材处理师生活动

其中按质量、体积及距日远近分类,___________称为类地行星;木星、

土星称为________:天王星、海王星称为__________

2.八大行星运动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存在一个______带

三、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1、宇宙条件:——安全的宇宙空间

①稳定的太阳光照;②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有安全的运行轨道。

2、自身条件

①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条件;

②地球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具有设和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

③地球上有液态水

【达标测评】

“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带着月球跑”重点变式,拓展延伸

回答1-3题主动实践,感悟方法

1.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恒星、行星、卫星B.星云、恒星、卫星

C.恒星、行星、小行星D.恒星、小行星、流星体

2.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所属的天体系统有()

①太阳系②地月系③银河系④河外星系⑤总星系⑥宇宙

A.①③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②④⑤D.①③④⑤⑥

3.童谣中涉及的天体系统共有()快速反馈,教学反思

A.1级B.2级C.3级D.4级限时独立,互批自改

美国科幻大片《阿凡达》讲述了地球人类试图从遥远的潘多拉星球(离

太远大约4.4亿光年)开采矿产资源以解决地球的能源危机而与“纳美人”

(潘多拉星球上的土著人)发生一系列矛盾冲突的故事。据此完成4〜5题

4.假入影片中“潘多拉”星球在宇宙中是存在的,那么它可能属于()

①总星系②银河系③河外星系④太阳系

A.①②B.①@C.③④D.②④

5.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存在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与

地球大气由密切关系的是()

A.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B.地球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

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D.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课题专题4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设计授课

教师教师

时间课型复习课时1课时

教学1.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太阳的基本特征及其外部结构。

目标2.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

3.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重点重点:1.知道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难点2.知道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3.太阳的外部结构和能量来源。

难点: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教法三维立体互动教学模式教具学案、PPT

教学过程设计

教材处理师生活动

【激趣导入】激趣导入,引发学生学

【教学目标】习兴趣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目标定向,展示考点

1.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_____球,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其表面温度约

为__________。

2.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的以___________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太阳辐

射的能量是巨大的,尽管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于地学生看书或学案回答问

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题。教师举出实例讲解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易错易混知识。

①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

②太阳辐射能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

动力

③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

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④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小组合作探究:学生按

累下来的太阳能。照教师提出的问题合作

4.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____________反应。探究,总结知识点。然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后小组代表演示成果。

1.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层。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

动,生生质疑,师生质

疑把本节课知识真正掌

握。

教学过程设计

教材处理师生活动

是从_______发射出来的;色球层和日冕层只有在日全食时或用特殊的望远

镜或特制的日冕仪才能看到。

2.太阳活动的类型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它们是小组合作探究:学生按照

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周期都是_______年。黑子其实并不黑,只是其教师提出的问题合作探

温度比光球层其他的地方______,所以才显得较暗。黑子出现在太阳大究,总结知识点。然后小

气的_______层,其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_________的重要标志;组代表演示成果。

耀斑出现在________层,是太阳活动_________的显示。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动,生生质疑,师生质疑

①扰动地球大气层,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把本节课知识真正掌握。

中断

②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在高纬度地区产生极光

④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达标测评】

1.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正确的是()

①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②太阳辐射维持着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和生物的活动和变化,

决定了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③太阳能量巨大而且集中,容易被人类直接利用

④太阳辐射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产和生活所用的主要能源重点变式,拓展延伸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主动实践,感悟方法

2.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活动周期为10年快速反馈,教学反思

B.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限时独立,互批自改

C.在黑子数目最多的时期和地方,耀斑等其他形式的太阳活动就很少出现

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日冕三部分,黑子和耀斑都出现

在光球层

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课题设计授课

教师教师

地球运动——地球的自转

时间课型新授课时2课时

教学1、识记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掌握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规律;

2、掌握地方时、区时、日界线与晨昏线等的相关计算和判断方法。学会利用地砖偏

目标

向力判断自然现象。

重点重点:地球自转的意义

难点:地方时、区时、日界线

难点

教法三维立体互动教学模式教具学案、PPT

教学过程设计

教材处理师生活动

【激趣导入】激趣导入,引发学生学

习兴趣

【教学目标】目标定向,展示考点

一、地球的自转

[①定义:地球绕其自转轴的运动学生看书或学案回答问

②自转中心:地轴_...教师举出实例讲解

rC北极上空看:________时针

③自转方向:由西向东1

申易混知识.

〔南极上空看:________时针

1、自转概况④周期1个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自转36。。)为手》正周期

L1个太阳日:24小时(转360°59?)以太阳为参一

但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均相等,为_____/小时

⑤速度三线速度: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两极为零

I赤道最大为_______千米/小时

〔南北纬60处为_____千米/小时

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面向太阳的一侧为昼,背向太阳的小组合作探究:学生按照

一侧为夜。教师提出的问题合作探

②意义:使地球昼夜温度变化不至过分剧烈,保证地球上究,总结知识点。然后小

生物生存和发展组代表演示成果。

③晨昏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

晨线:由黑夜变为白昼的半圆狐动,生生质疑,师生质疑

昏线:由白昼变为黑夜的半圆弧把本节课知识真正掌握。

^4

位置变化:晨昏线不断西移(因地球自西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wVA

晨昏线把所有的经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昼弧+夜弧=纬线圈=24小时(可用所对的圆心角层:数+15)

同纬度日出、日落地方时相同,昼夜长短相同

④昼夜交替的周期:24小时重点变式,拓展延伸

下半夜_、上午主动实践,感悟方法

子夜^午

丁-----日落----------

上半夜下午

快速反馈,教学反思

物体向东运动,一昼夜短于24小时

限时独立,互批自改

物体向西运动,一昼夜长于24小时

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课题设计授课

教师教师

地球运动——地球的自转

时间课型新授课时2课时

教学3、识记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掌握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规律;

4、掌握地方时、区时、日界线与晨昏线等的相关计算和判断方法。学会利用地砖偏

目标

向力判断自然现象。

重点重点:地球自转的意义

难点:地方时、区时、日界线

难点

教法三维立体互动教学模式教具学案、PPT

教学过程设计

教材处理师生活动

【激趣导入】激趣导入,引发学生学

习兴趣

【教学目标】

2)地方时的产生目标定向,展示考点

(1)地方时的计算

①定义:不同经度的地点时间不同,相同经度的地点时间相同学生看书或学案回答问

②差异:15°/小时、10/4分钟、15,/分钟题。教师举出实例讲解

③计算:“东加西减”先辨东西位置,再求时间或经度差,用经差X4分钟混知识。

或用时间差+4分钟,所得值再用“东加西减”

同是东经度,用大减小

★经差的计算:同是西经度,用大减小

一个东经,一个西经,二者相加

④时区:每隔15°为1个时区,全球共分24个时区

⑤区时:每个时区都采用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做为全区的统一时间。

a、中央经线:每个时区中间的经线,都是15的倍数

b、区时的计算:“东加西减”(先辨东西方位,求时区差或时间差,

再用东加西减)

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

(2)不同国家采用的区时不同

「东八区的区时

①我国采用“北京时间"J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小组合作探究:学生按照

[120°E的地方时

教师提出的问题合作探

(3)日界线究,总结知识点。然后小

1、日界线:地球上新的一天起点(0:00)和终点(24:00),即“今天和组代表演示成果。

昨天”的分界线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

2、位置「理论日界线:1800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地球仪上为动,生生质疑,师生质疑

<折线,不完全与180°经线重把本节课知识真正掌握。

L合)

实际日界线:0:00所在的经线

3、日界线两侧的时间0:00向东到180”为新日子

0:00向西到180°为旧日子

3)沿水平方向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

①原因: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重点变式,拓展延伸

②大小: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增,两极点最大。主动实践,感悟方法

③规律:北半球向右偏:赤道不偏转:南半球向左偏

像港、淘金

石、台中根据河流截面判断南北半球

④应用J

风的偏向(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及热带季风的形成)快速反馈,教学反思

〔炮弹的落点和击中目标

限时独立,互批自改

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课题设计授课

教师教师

地球运动——地球的公转

时间课型新授课时2课时

教学5、掌握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

6、理解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影响;

目标

7、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及其成因。

重点重点: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难点:地球公转的意义

难点

教法三维立体互动教学模式教具学案、PPT

教学过程设计

教材处理师生活动

【激趣导入】激趣导入,引发学生学

习兴趣

【教学目标】

地球的公转(正午太阳高度角、晨昏线、日出、日落)目标定向,展示考点

(①定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②公转中心:太阳(太阳在其中的一个焦点上)学生看书或学案回答问

③公转方向:自西向东题。教师举出实例讲解

④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易错易混知识。

1、公转概况近日点(1月初、「快

公转速度不同

迹日点(7月初)」L慢

⑤周期:1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⑥速度

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

2、地球公转与自转的关系(地球运动是自转与公转的叠加)小组合作探究:学生按照

(1)黄赤交角:地球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教师提出的问题合作探

黄道面: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面究,总结知识点。然后小

(2)意义:产生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周期性组代表演示成果。

往返运动,使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地带获得不

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

同的太阳辐射能量。

(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黄赤交角的存在)动,生生质疑,师生质疑

(4)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二分二至日及光照图把本节课知识真正掌握。

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6:00日出,18:00日落,昼夜变化幅度

为零

②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6:00日出,18:00日落。

昼夜变化幅度递变规律:由赤道向两极递增,赤道为零,两极点为24小时。

派越接近赤道地区(纬度越低),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就越小,

拓展延伸

派越接近两极地区(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就越大。

感悟方法

③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④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城「利用二个地区昼弧X或夜弧Z所蹬的经度范围来让算一

昼长=白昼跨弧度数+15

★在日照图上某条纬线与晨昏线有两个交点,两

夜长=黑夜跨弧度数+15

点间在昼半球对应的弧度数/15就是白昼的时间

快速反馈,教学反思

限时独立,互批自改

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课题设计授课

教师教师

地球运动——地球的公转

时间课型新授课时2课时

教学8、掌握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

9、理解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影响;

目标

10、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及其成因。

重点重点: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难点:地球公转的意义

难点

教法三维立体互动教学模式教具学案、PPT

教学过程设计

教材处理师生活动

【激趣导入】激趣导入,引发学生学

习兴趣

【教学目标】

<b〉、利用已知的日出、日落的地方时来求算目标定向,展示考点

昼长=2X(12—日出)=2X(日落一12)

日出=12一昼长/2=夜长/2;日落=12+昼长/2学生看书或学案回答问

〈C〉相同纬度的地区昼长相同,夜长相同,目出、日落的地方时相同,正午题。教师举出实例讲解

太阳高度相同;…易错易混知识。

_____分别位于南北半球但纬度数相同的两地,一地的昼长等于另一地的夜

长。

【例】:北纬40°的地区昼长是15小时,那么南纬40°的地区的夜长为15

小时。

〈d〉极昼区、极夜区的昼长分别是24小时和0小时

〈e〉赤道地区的昼长永远是12小时

⑤熟悉不同类型的日照图

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白天>0-

①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表示太阳光线对当地平面的倾角黑夜<0

晨昏线=0

②正午太阳高度角(H)

★定义:某地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不管这个地方能不能被太阳直

射,都把中午12点的太阳高度称为正午太阳高度。用H表示。

★计算公式:11=90-|当地纬度土直射点纬度I小组合作探究:学生按照

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在同半球时用“一”,大的减小的教师提出的问题合作探

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在异半球时用“+”

究,总结知识点。然后小

★正午太阳高度的全球变化规律:由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组代表演示成果。

爆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

动,生生质疑,师生质疑

把本节课知识真正掌握。

>7

递减----射am40°S23°26'S0°23026'N40°N

一日内,正午12点的太不同纬度,距离直射点纬

阳高度最大,日出、日落度越近,太阳高度角越大

重点变式,拓展延伸

时最小

丰动实践,感悟

③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

★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全年有两次太阳直射,H的最大值为90°(如图A)

★回归线上,全年有一次太阳直射,H最大值为90°,(如图B)

★回归线至极点之间,全年无太阳直射,II最大值小于90°,(如图C)

快速

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课题1.3地球运动设计授课

教师教师

时间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

教学11、掌握地球公转的意义

12、掌握地球图层结构

目标

重点重点:地球公转的意义地球图层结构

难点:地球公转的意义应用

难点

教法三维立体互动教学模式教具学案、PPT

教学过程设计

教材处理师生活动

【激趣导入】激趣导入,引发学生学

习兴趣

【教学目标】目标定向,展示考点

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学生看书或学案回答问

①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6:00日出,18:00日落,昼夜变化幅度题.教师举出实例讲解

为零易错易混知识。

②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6:00日出,18:00日落。

昼夜变化幅度递变规律:由赤道向两极递增,赤道为零,两极点为24小时。

派越接近赤道地区(纬度越低),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就越小,

派越接近两极地区(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就越大。

③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日期太阳宜射点昼夜长短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昼长的纬/

移动的方向情况

小组合作掠究:学生按

3月21日〜昼昼渐长,夜渐短

向北照教师提出的问题合作

6月22日长(昼长夜短)

纬度越1等探懿塔结知识点。然

6月22日〜夜昼渐短,夜渐长

向南后小组代表演示成果。

9月23日短(昼长夜短)

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

9月23日〜

动,生生质疑,师生质

12月22日

疑犯不X课知识具止竽

握。

教学过程设计

教材处理师生活动

④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a〉、利用一个地区昼弧(或夜弧)所跨的经度范围来计算。

昼长=白昼跨弧度数+15★在日照图上某条纬线与晨昏线有两个交点,两

夜长=黑夜跨弧度数+15点间在昼半球对应的弧度数/15就是白昼的时间

〈C〉相同纬度的地区昼长相同,夜长相同,日出、日落的地方时相同,正午

太阳高度相同;

_____分别位于南北半球但纬度数相同的两地,一地的昼长等于另一地的夜

长小,重点变式,拓展延伸

【例】:北纬40°的地区昼长是15小时,那么南纬40°的地区的夜长为15主动实践,感悟方法

小时。

<d〉极最区、极夜区的昼长分别悬24小时和0小时

〈e〉赤道地区的昼长永远是12小时

⑤熟悉不同类型的日照图

快速反馈,教学反思

限时独立,互批自改

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课题1.3地球运动设计授课

教师教师

时间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

教学13、掌握地球公转的意义

14、掌握地球图层结构

目标

重点重点:地球公转的意义地球圈层结构

难点:地球公转的意义应用

难点

教法三维立体互动教学模式教具学案、PPT

教学过程设计

教材处理师生活动

【激趣导入】激趣导入,引发学生学

习兴趣

【教学目标】目标定向,展示考点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m天>0-

①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表示太阳光线对当地平面的倾角v塔夜<0W回答问

重昏线=0

②正午太阳高度角(H)1(例讲解

★定义:某地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不管这个地方能不能被太阳直射,易错易混知识。

都把中午12点的太阳高度称为正午太阳高度。用H表示。

★计算公式:H=90一|当地纬度土直射点纬度|

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在同半球时用“一”,大的减小的

★正午太阳高度的全球变化规律:由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

减小组合作探究:学生按

③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照教师提出的问题合作

★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全年有两次太阳直射,H的最大值为90°(如图A)探究,总结知识点。然

★回归线上,全年有一次太阳直射,H最大值为90°,(如图B)后小组代表演示成果。

★回归线至极点之间,全年无太阳直射,H最大值小于90°,(如图C)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

动,生生质疑,师生质

疑把本节课知识真正掌

握。

教学过程设计

教材处理师生活动

④正午太阳高度的日变化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每年夏至日(6月22日)H达最大值,

冬至日(12月22日)H达最小值;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地区,每年

夏至日(6月22日)U达最小值,冬至日(12月22日)H达最大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