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龙岩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龙岩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龙岩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龙岩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福建省龙岩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福建省龙岩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神舟十三号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脱离空间站 B.自由下落 C.外壳烧蚀 D.打开降落伞2.(3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蜡烛燃烧后生成的物质 B.海水 C.冰和水的共存物 D.净化后的空气3.(3分)生活中应用缓慢氧化的实例很多,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葡萄酿成酒 B.农家肥料的腐熟 C.酒精灯燃烧 D.人长跑时急促呼吸4.(3分)2022年11月30日,神十五航天员顺利进驻空间站,6名航天员首次实现太空会师。空间站的“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5.(3分)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 B.收集CO2气体并验满 C.过滤 D.加热液体6.(3分)2023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生活中节约用水 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 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7.(3分)小金通过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获得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接着利用这瓶二氧化碳气体完成了图示实验观察到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 B.实验室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C.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D.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蜡烛的燃烧8.(3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氧气+氢气水 B.氧化汞汞+氧气 C.碳酸氢铵水+二氧化碳+氨气 D.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9.(3分)实验室用FeS固体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S气体,反应的方程式为:FeS+H2SO4═FeSO4+H2S↑.H2S是一种有毒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易溶于水形成一种无氧酸()A.可用过氧化氢的发生装置制取H2S气体 B.可用排水法收集H2S气体 C.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H2S气体 D.可用水来吸收H2S气体防治污染空气10.(3分)通过数字化实验对白磷燃烧的温度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将5g白磷放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入60℃热水中,t3时推注H2O2溶液,实验装置及数据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磷的着火点大于60℃ B.实验过程中气球逐渐变瘪 C.t3时白磷刚好停止燃烧 D.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二、非选择题部分(共70分)11.(7分)为研究化学药物发展史,学习小组查得资料:材料I早在宋代,轻粉(Hg2Cl2)已是我国的一种重要药物,其制作方法之一是使用古方药小还丹和食盐等物质在固体状态下共热,收集升华出的白色粉末2SO4)和氯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轻粉。材料2轻粉微溶于水,可用作治疗疥疮的药物,在光照射下容易分解成汞和氯化汞。根据资料整理下列有关轻粉的知识卡片。(1)物理性质:(填一条)。(2)化学性质:。(3)制法:为保证小还丹与食盐等固体颗粒充分反应,可采取的措施是。(4)保存方法:。(5)用途:。12.(6分)我国科研团队发现“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壤中含催化活性物质,它们能实现水、二氧化碳的高效转化。该团队提出利用月壤实现月球生存的设想:(1)环节①分离水后的气体含有CO2、N2和等(填一种)。(2)环节③利用月球夜间低温(约﹣173℃),将二氧化碳凝结分离。为检验分离后的气体中是否还含有CO2,可将气体样品通入(填试剂名称)。(3)环节④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甲烷(CH4)和水。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13.(10分)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吸附池内常用吸附色素和。(2)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杀菌消毒,在此过程中氯气(Cl2)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的氯化氢(HCl)和次氯酸(HClO),请写出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3)某同学取自来水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振荡,发现有较多白色垢状物产生,说明该自来水属于(填“硬水”或“软水”)。(4)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5)下列净化水的操作中,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的是(填字母序号)。A.沉淀B.煮沸C.消毒D.蒸馏(6)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填字母序号)。A.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B.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C.任意排放工业污水14.(13分)氧气、水、二氧化碳在中学化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Ⅰ中要在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现象为铁丝剧烈燃烧,,放热,产生黑色固体,写出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2)实验Ⅱ为电解水制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气体a在电源的(填“正”或“负”)极端产生。b管产生的气体用检验,发现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该实验说明水是由和组成的。(3)实验Ⅲ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可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密度比空气的大的现象是(填序号)处的紫色石蕊纸花先变成红色。燃着的木条熄灭,由此可得出CO2具有的性质是。15.(6分)我国提出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充分体现了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筑梦”活动小组开展了“低碳有我”实践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活动一】调查碳循环(1)观察图1,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有(写一条即可)。(2)调查发现,我国的碳排放80%以上来自能源使用。要减少能源使用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影响,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选填字母序号)。A.严禁使用化石燃料B.改进技术,提高能效【活动二】探究碳“捕捉”【资料卡】氢氧化钠(NaOH)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它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可以用水、澄清的石灰水、氢氧化钠(NaOH)溶液“捕捉”二氧化碳。为比较“捕捉”效果,装置a端连接气压传感器,测得烧瓶内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3所示。(3)图2中,甲、乙、丙注射器内的试剂按顺序分别是水、饱和石灰水、氢氧化钠浓溶液,X的数值为;分析图3可知“捕捉”二氧化碳效果最好的是(选填装置序号),装置乙中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活动三】聚力助低碳(4)实现“碳中和”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关注和努力。青少年也应积极助力低碳,你的做法是(写一条即可)。16.(11分)某实验小组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②。(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3)实验室用大理或石灰石和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该装置的优点是。(4)用装置C收集氧气,观察到,说明气体已收集满。(5)高锰酸钾受热分解过程中,某变量Y的变化趋势如图E所示,则Y可以表示(写一种)。(6)用装置D收集氧气,氧气应从端进入(填标号)。如果集气瓶容积为200mL,瓶内只留150mL水,瓶内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按计算)。17.(12分)某研究小组发现,将适量淀粉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加快。对于此现象【提出问题】淀粉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作出猜想】淀粉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实验验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解释Ⅰ.A中无明显现象,B中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产生的气体是氧气;①淀粉能Ⅱ.向B试管中重新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应停止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滤渣B中又产生大量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滤渣质量为ag②淀粉的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1)写出淀粉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符号表达式:。【实验拓展】(2)该小组设计了如图1所示装置对比淀粉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实验均以生成25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忽略不计实验编号3%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其他物质质量待测数据Ⅰ20mL淀粉0.3gaⅡ20mL二氧化锰0.5gb上述实验中“待测数据”是指;若a>b,则可得出的结论是。(3)温度升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会加快,某同学取足量5%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加热,如图2所示,请解释原因:。18.(5分)如图是一个具有刻度和活塞可滑动的玻璃容器,其中有空气和足量的白磷(40℃可以着火燃烧),将它放在盛有沸水的烧杯上方(1)实验现象:白磷着火燃烧,,放出热量;活塞先向移,后向移,最后停在刻度约为(填整数)的位置上;(2)实验结论: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测定氧气大约占其。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30分)1.【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脱离空间站,没有新物质生成,故A错误;B.自由下落,没有新物质生成,故B错误;C.外壳烧蚀,有新物质生成,故C正确;D.打开降落伞,没有新物质生成,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解答】解:A、蜡烛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有二氧化碳和水,故A错;B、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水等物质,故B错;C、冰和水的共存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故C正确;D、净化后的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故D错。故选:C。【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3.【分析】氧化反应分为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有的比较缓慢,称为缓慢氧化;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解答】解:A、葡萄酿成酒的过程是与氧气发生的,且不易被察觉的反应,故A错;B、农家肥料的腐熟是与氧气发生的,且不易被察觉的反应,故B错;C、酒精灯燃烧,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D、呼吸是与氧气发生的,且不易被察觉的反应,故D错。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氧化反应的分类和缓慢氧化的特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分析】根据题意,空间站的“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结合空气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空间站的“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空气的组成成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过滤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不能伸入瓶中。C、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三靠”的原则、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6.【分析】保护水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解答】解:A、生活污水中含有有害物质,不利于保护水资源;B、节约用水能保护水资源;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会浪费水资源,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知识等。7.【分析】A、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及硫酸钙性质回答此题;B、根据二氧化碳密度回答此题;C、D根据实验现象推断实验结论;【解答】解:A、实验室常采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硫酸钙为微溶物,A错误;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B正确;C、蜡烛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先在底部聚集而后向上聚集,C正确;D、蜡烛熄灭,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在考查二氧化碳性质,同时还考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注意实验操作规范。8.【分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为化合反应,满足“多变一”反应特点,据此分析。【解答】解:A.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C.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的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D.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A。【点评】掌握化合反应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分析】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实验室用FeS固体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S气体,因此不需要加热;H2S是一种有毒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易溶于水形成一种无氧酸,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解答】解:A、实验室用FeS固体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S气体,因此不需要加热2S气体,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H7S气体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选项正确;C、H2S是一种有毒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项错误;D、H2S气体易溶于水,可用水来吸收H6S气体防治污染空气,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空气的污染,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10.【分析】燃烧的条件: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解答】解:A.由数据曲线图可知,温度升高,所以白磷的着火点小于60℃。B.白磷燃烧放出热量,装置内气体体积膨胀,气球逐渐涨大,恢复至室温过程气球逐渐变瘪。C.白磷刚好停止燃烧时,温度最高4时白磷刚好停止燃烧,该选项不正确。D.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有关,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故选:D。【点评】灭火的方法有:移走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二、非选择题部分(共70分)11.【分析】(1)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2)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3)根据题干信息以及物质的性质来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4)根据物质性质与保存方法来分析;(5)根据物质的用途来分析。【解答】解:(1)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微溶于水;(2)在光照射下容易分解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3)为保证小还丹与食盐等固体颗粒充分反应,可采取的措施是:将小还丹和食盐等物质粉碎,使反应更快更充分;(4)轻粉在光照射下容易分解成汞和氯化汞,故应避光保存;(5)由资料可知,轻粉可用作治疗疥疮的药物。故答案为:(1)白色粉末、微溶于水;(2)在光照射下容易分解;(3)将小还丹和食盐等物质粉碎;(4)避光保存;(5)用作治疗疥疮的药物。【点评】本题是一个信息题,解题时根据题干信息、所学化学知识来分析解答即可。12.【分析】(1)根据流程图可知分析;(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根据化学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由图可知,环节①分离水后可得到二氧化碳。(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可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3)由图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气在月壤催化剂Ⅱ和光照作用下生成甲烷和水甲烷+水甲烷+水或CO2+H2CH6+H2O。故答案为:(1)氧气;(2)澄清石灰水;(3)二氧化碳+氢气甲烷+水或CO2+H3CH4+H2O。【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13.【分析】(1)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2)氯气(Cl2)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的氯化氢(HCl)和次氯酸(HClO);(3)根据硬水的检测分析;(4)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分析;(5)根据净水的操作分析;(6)根据水体污染的原因分析。【解答】解:(1)吸附池内常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2)氯气(Cl2)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的氯化氢(HCl)和次氯酸(HClO),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氯气+水→氯化氢+次氯酸或Cl2+H2O→HCl+HClO;(3)某同学取自来水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肥皂水,发现有较多白色垢状物产生;(4)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5)A、沉淀只会除去颗粒较大的杂质,故错误;B、煮沸,不会完全除去可溶性杂质;C、消毒会除去水中有害物质,故错误;D、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是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故选:D;(5)A、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故A不符合题意;B、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故B不符合题意;C、任意排放工业污水,故C符合题意;故选:C。故答案为:(1)活性炭;异味;(2)氯气+水→氯化氢+次氯酸或Cl2+H2O→HCl+HClO;(3)肥皂水;硬水;(4)煮沸;(5)D;(5)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4.【分析】(1)根据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产生黑色固体,铁丝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进行分析。(2)根据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正氧负氢,氧一氢二,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发现木条复燃,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3)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可以使紫色石蕊变红色,进行分析。【解答】解:(1)实验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要在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炸裂集气瓶底,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铁+氧气2Fe3O8;(2)实验Ⅱ为电解水制氧气,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氧气或H2OH2+O6;电解水实验中,根据“正氧负氢,产生的气体a较多,气体a在电源的负极端产生,为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说明该气体是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3)实验Ⅲ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以使紫色石蕊变红色CO2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湿润石蕊试纸花变红;1、8处均为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答案为:(1)细沙;火星四射四氧化三铁或Fe+O2Fe3O4。(2)水氢气+氧气或H2OH2+O5;负;带火星的木条;氢元素;(3)湿润石蕊试纸花变红;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15.【分析】(1)根据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有海水吸收、植物的光合作用来分析解答;(2)根据新能源不能完全取代化石能源,不可禁止使用化石燃料来分析解答;(3)根据对照实验的要求来分析解答;根据NaOH溶液几乎可将烧瓶内的二氧化碳气体全部吸收来分析解答;根据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钙和水来分析解答;(4)根据出行多坐公共交通工具、节约用纸、植树造林等都是低碳行为来分析解答。【解答】解:(1)由碳循环示意图可知,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有海水吸收;(2)基于“碳循环”视角,实现“碳中和”可从两方面进行,二是增加碳的吸收与转化,新能源不能完全取代化石能源,A不可行、提高能效可有效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B可行;(3)甲、乙、丙三个实验为对照实验,其余所有条件均应相同,由图3可知,使用溶液几乎可将烧瓶内的二氧化碳气体全部吸收,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钙和水2+CO7→CaCO3+H2O;(4)出行多坐公共交通工具、节约用纸,青少年也应积极助力低碳。故答案为:(1)植物的光合作用;(2)A;(3)30;丙;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或Ca(OH)2+CO2→CaCO3+H6O;(4)出行多坐公共交通工具。【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知识结合题干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16.【分析】(1)根据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2)根据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3)根据实验室用大理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进行分析。(4)根据观察到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向外冒出时,说明气体已收集满进行分析。(5)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6)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的密度比水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进行分析。【解答】解:(1)①为酒精灯,②为长颈漏斗;(2)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KMnO4K2MnO3+MnO2+O2;该反应为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可选择A;(3)实验室用大理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为固液常温型,该装置中有长颈漏斗;(4)用装置C排水法收集氧气,观察到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向外冒出时;(5)由图可知,随着反应时间的进行,待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因为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成锰酸钾,三种产物的量都是从零开始增加的,都符合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