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自救互救手册_第1页
火灾自救互救手册_第2页
火灾自救互救手册_第3页
火灾自救互救手册_第4页
火灾自救互救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火灾自救互救手册TOC\o"1-2"\h\u3075第一章火灾基础知识 3165681.1火灾的类型与特点 3165391.1.1火灾的定义 323291.1.2火灾的类型 3124411.1.3火灾的特点 3273581.1.4火灾的危害 4201471.1.5火灾的影响 415483第二章火灾预防与应对 4296271.1.6加强消防安全意识 499571.1.7消防设施设备配置与检查 4129491.1.8火源管理 4205221.1.9易燃易爆物品管理 5258381.1.10安全疏散通道与应急照明 540471.1.11火灾报警 5324001.1.12疏散组织 590351.1.13紧急救援 5257451.1.14信息沟通 519211第三章火灾逃生技巧 5119441.1.15了解建筑结构 6155891.1.16判断火源位置 6113661.1.17关注逃生指示标识 6324901.1.18保持冷静 654321.1.19正确使用逃生器材 756161.1.20团结互助 7167181.1.21注意火源复燃 73410第四章火场自救方法 7314521.1.22保持冷静 7188631.1.23正确判断火势 7128841.1.24低姿势逃生 7262941.1.25利用安全通道 7300931.1.26避免拥挤和踩踏 882561.1.27呼救与求援 8186691.1.28灭火器 823731.1.29逃生面具 8151181.1.30逃生绳 8100981.1.31防烟面具 837101.1.32手电筒 8981.1.33消防毯 829320第五章火场互救原则 9199261.1.34保证安全首位 9192311.1.35迅速有序 9308051.1.36科学合理 9188011.1.37团结协作 9133371.1.38尊重生命 9249911.1.39火场信息传递 9149121.1.40现场救援组织 9204011.1.41救援设施使用 9103841.1.42心理安抚 10114641.1.43紧急处置 109300第六章火场救援组织 10243281.1.44组建原则 102771.1.45救援队伍构成 10168681.1.46救援队伍培训 10292521.1.47指挥原则 1145221.1.48指挥体系 11181941.1.49协调机制 11154881.1.50指挥与协调措施 1127130第七章火场紧急救护 1131171.1.51伤员分类 11270991.1.52急救措施 12305751.1.53现场评估与安全 12165221.1.54伤员搜索与救援 1278451.1.55心肺复苏与人工呼吸 12274571.1.56伤口处理与止血 13222901.1.57伤员转运与交接 1319300第八章火灾调查与处理 132701.1.58现场保护 13149481.1.59现场勘查 1322631.1.60技术鉴定 13209411.1.61调查取证 13120101.1.62报告 14124881.1.63责任人处理 14235521.1.64整改措施 1447521.1.65宣传教育 1497701.1.66火灾保险 14260271.1.67档案管理 146054第九章火灾应急预案 14209761.1.68编制目的 15193501.1.69编制原则 15291811.1.70编制内容 159941.1.71应急预案演练 1512411.1.72应急预案评估 1619507第十章火灾安全教育与培训 1632891.1.73火灾的危害性 16262331.1.74火灾安全知识的普及内容 16101901.1.75火灾安全知识的普及途径 16221101.1.76火灾自救技能培训 1770251.1.77火灾互救技能培训 1783541.1.78火灾自救互救技能培训的途径 17第一章火灾基础知识1.1火灾的类型与特点1.1.1火灾的定义火灾是指在失控状态下,燃烧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火焰、热量和烟雾等物理现象,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环境造成危害的一种灾害。1.1.2火灾的类型(1)根据燃烧物质分类:(1)固体火灾:如木材、纸张、布料、塑料等固体物质火灾。(2)液体火灾:如汽油、柴油、酒精等易燃液体火灾。(3)气体火灾:如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等气体火灾。(4)金属火灾:如钠、钾、镁等金属火灾。(2)根据燃烧过程分类:(1)直接燃烧:燃烧物质直接与氧气接触发生燃烧。(2)间接燃烧:燃烧物质通过辐射、对流等方式传递热量,使周围物质温度升高至着火点,进而发生燃烧。1.1.3火灾的特点(1)燃烧速度快:火灾燃烧过程中,火焰传播速度快,短时间内可蔓延至较大范围。(2)烟雾浓:火灾发生时,燃烧物质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危害。(3)温度升高:火灾现场温度可迅速升高,达到数百甚至上千摄氏度,对周围物体造成破坏。(4)火势蔓延:火灾蔓延过程中,火势受风向、周围环境等因素影响,可能形成跳跃式蔓延。第二节火灾的危害与影响1.1.4火灾的危害(1)人员伤亡:火灾发生时,火焰、烟雾和高温等因素可能导致人员伤亡。(2)财产损失:火灾烧毁建筑、设备、家具等财物,造成巨大经济损失。(3)环境污染:火灾产生的烟雾和有害物质对空气质量造成污染,影响生态环境。(4)社会影响:火灾可能导致交通瘫痪、居民生活受影响,甚至影响社会稳定。1.1.5火灾的影响(1)直接影响:火灾直接烧毁财物,造成人员伤亡,对个人和家庭造成严重损失。(2)间接影响:火灾可能导致企业停工、学校停课,影响社会正常运行。(3)长期影响:火灾对生态环境和心理健康造成长期影响,可能导致空气质量恶化、心理健康问题等。(4)社会关注:火灾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对消防、安全等领域的政策和措施产生影响。第二章火灾预防与应对第一节火灾预防措施1.1.6加强消防安全意识(1)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培训,保证员工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2)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职责,保证消防安全工作落实到位。1.1.7消防设施设备配置与检查(1)按照国家消防法规要求,配置必要的消防设施设备,如灭火器、消防栓、自动报警系统等。(2)定期检查、维护消防设施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行。(3)对消防设施设备进行标识,明确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1.1.8火源管理(1)严格火源管理,禁止在禁火区域吸烟、使用明火等。(2)加强火源使用场所的安全检查,保证火源远离易燃物品。(3)对火源使用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消防安全意识。1.1.9易燃易爆物品管理(1)妥善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保证其远离火源、热源和氧化剂。(2)制定易燃易爆物品的运输、储存、使用和管理制度,严格执行。(3)定期检查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场所,保证安全。1.1.10安全疏散通道与应急照明(1)保证安全疏散通道畅通,无障碍物。(2)配置应急照明设备,保证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引导人员疏散。(3)定期检查安全疏散通道和应急照明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行。第二节火灾报警与疏散1.1.11火灾报警(1)当发觉火情时,立即按下火灾报警按钮,启动火灾报警系统。(2)通过电话、对讲机等通讯工具,向消防控制中心报告火情。(3)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使用灭火器等消防设施进行初期火灾扑救。1.1.12疏散组织(1)确定疏散路线,制定疏散方案,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疏散职责。(2)疏散过程中,保持冷静,有序组织人员沿着安全疏散通道撤离。(3)对行动不便的人员提供帮助,保证其安全疏散。(4)疏散过程中,注意防止踩踏、挤压等意外的发生。1.1.13紧急救援(1)在疏散过程中,发觉受伤或被困人员,及时进行救援。(2)将伤员转移至安全地带,进行简单包扎和急救。(3)联系医疗机构,尽快将伤员送往医院救治。1.1.14信息沟通(1)保证与消防部门、医疗机构等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畅通。(2)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火情和疏散情况。(3)传递火灾现场信息,为救援工作提供依据。第三章火灾逃生技巧第一节逃生通道的选择1.1.15了解建筑结构在火灾发生前,应熟悉所在建筑的结构,了解各个楼层的逃生通道位置及逃生路线。以下为选择逃生通道时应考虑的因素:(1)优先选择最近的安全出口:在火灾发生时,应迅速选择最近的安全出口逃生。(2)避免使用电梯:火灾发生时,电梯可能会失效,甚至成为火源。因此,应避免使用电梯逃生。(3)选择楼梯:楼梯是火灾逃生的主要通道。在逃生过程中,应选择安全、畅通的楼梯。1.1.16判断火源位置在火灾发生时,应判断火源位置,选择远离火源的逃生通道。以下为判断火源位置的方法:(1)观察火光、烟雾:火光、烟雾是判断火源位置的重要依据。应尽量避开火光、烟雾密集的区域。(2)询问知情人员:在火灾发生时,向知情人员了解火源位置,以便选择合适的逃生通道。1.1.17关注逃生指示标识在逃生过程中,应关注逃生指示标识,按照标识指引的方向前进。以下为关注逃生指示标识的方法:(1)寻找绿色指示标识:绿色指示标识表示安全出口,应按照标识指引的方向逃生。(2)注意红色禁止标识:红色禁止标识表示禁止通行,应避免进入禁止通行的区域。第二节逃生时的注意事项1.1.18保持冷静在火灾发生时,保持冷静。以下为保持冷静的方法:(1)呼吸均匀:深呼吸,保持呼吸均匀,避免过度紧张。(2)保持理智:在火灾中,保持理智,判断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1.1.19正确使用逃生器材在逃生过程中,正确使用逃生器材可以提高逃功率。以下为正确使用逃生器材的方法:(1)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在烟雾环境中,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减少吸入有害气体。(2)穿戴防火服:在火场中,穿戴防火服可以保护皮肤免受高温伤害。(3)使用安全绳:在无法通过楼梯逃生时,可以使用安全绳下滑。1.1.20团结互助在火灾逃生过程中,团结互助。以下为团结互助的方法:(1)协助老弱病残人员:在逃生过程中,协助老弱病残人员,保证他们安全逃生。(2)组织集体逃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集体逃生,提高逃功率。1.1.21注意火源复燃在火灾逃生过程中,应注意火源复燃的可能性。以下为注意火源复燃的方法:(1)观察火源:在逃生过程中,观察火源是否已经熄灭,防止火源复燃。(2)避免进入火源附近:在火源附近,温度较高,容易导致火源复燃。应避免进入火源附近区域。第四章火场自救方法第一节火场生存技巧1.1.22保持冷静火场环境复杂,容易让人产生恐慌情绪。在火场中,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冷静,迅速评估火场情况,为自救互救创造有利条件。1.1.23正确判断火势了解火势发展方向,判断火势大小,选择合适的逃生方向。火势较大时,应选择远离火源的路线;火势较小且火源距离较近时,可尝试扑灭火源。1.1.24低姿势逃生火场中的有毒气体和烟雾会热气上升,因此在火场中应尽量保持低姿势逃生。可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减少吸入有毒气体。1.1.25利用安全通道熟悉建筑物的安全通道位置,如楼梯、电梯、消防通道等。在火场中,应优先选择安全通道逃生。1.1.26避免拥挤和踩踏火场中,人员容易产生恐慌情绪,容易发生拥挤和踩踏。在逃生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与他人发生拥挤和踩踏,保持秩序。1.1.27呼救与求援在火场中,如有条件,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向消防部门求救。同时可通过窗户、阳台等处向外界呼救,寻求援助。第二节火场自救工具的使用1.1.28灭火器(1)提取灭火器,拔掉保险销。(2)握住灭火器的喷射管,对准火源根部。(3)压下灭火器压把,喷射灭火剂进行灭火。1.1.29逃生面具(1)打开逃生面具包装,取出面具。(2)将面具覆盖在口鼻处,拉紧头带,使面具与面部贴合。(3)保证面具气密性良好,防止吸入有毒气体。1.1.30逃生绳(1)检查逃生绳质量,确认无损坏。(2)将逃生绳一端固定在可靠处,如窗户、阳台等。(3)沿着逃生绳下滑,注意保持身体平衡。1.1.31防烟面具(1)打开防烟面具包装,取出面具。(2)将面具覆盖在口鼻处,拉紧头带,使面具与面部贴合。(3)保证面具气密性良好,防止吸入有毒气体。1.1.32手电筒(1)打开手电筒,检查电量是否充足。(2)在火场中,用手电筒照亮前方,引导逃生路线。1.1.33消防毯(1)取出消防毯,抖开铺平。(2)将消防毯覆盖在身上,防止火焰直接接触皮肤。(3)沿着安全通道迅速逃生。第五章火场互救原则第一节互救的基本原则1.1.34保证安全首位火场互救的首要原则是保证所有参与救援人员的安全。在实施互救前,必须对火场环境进行充分评估,保证救援行动不会增加自身和他人的危险。1.1.35迅速有序火场互救应遵循迅速有序的原则,避免盲目行动和混乱场面。救援人员应迅速组织起来,明确分工,按照预定计划展开救援。1.1.36科学合理火场互救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采取有效的救援措施。救援人员需掌握基本的火灾自救和互救知识,保证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1.1.37团结协作火场互救强调团结协作,救援人员应相互支持、配合,共同应对火灾危机。在救援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提高救援效率。1.1.38尊重生命火场互救过程中,要尊重生命,竭尽全力挽救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在救援行动中,应优先考虑救助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第二节互救的实施方法1.1.39火场信息传递(1)使用手机、对讲机等通讯工具,及时向外界传递火场信息和救援需求。(2)利用手势、眼神等非语言方式,与被困人员保持沟通,了解其需求。1.1.40现场救援组织(1)明确救援人员分工,成立搜救组、疏散组、灭火组等。(2)按照预定路线,有序组织被困人员疏散。(3)对火场进行分区管理,保证救援行动有序进行。1.1.41救援设施使用(1)充分利用消防设备、救援器材,提高救援效率。(2)根据火场情况,合理使用水枪、泡沫枪、灭火器等灭火工具。(3)使用安全绳、救生衣、防毒面具等防护装备,保证救援人员安全。1.1.42心理安抚(1)对被困人员进行心理安抚,稳定其情绪,增强其信心。(2)鼓励被困人员积极参与救援行动,共同应对火灾危机。1.1.43紧急处置(1)针对火场突发情况,迅速采取紧急处置措施。(2)对受伤人员进行简单包扎、止血等急救处理。(3)及时疏散火场附近的人员,避免次生灾害。第六章火场救援组织第一节救援队伍的组建1.1.44组建原则火场救援队伍的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1)快速反应:保证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组织救援队伍,迅速投入救援行动。(2)合理分工:根据救援任务和队伍成员的专业技能,合理分配救援任务。(3)安全第一:在救援过程中,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4)整合资源:充分利用各种救援资源,提高救援效率。1.1.45救援队伍构成火场救援队伍应由以下成员组成:(1)消防人员:负责火灾现场扑救、疏散和现场安全。(2)医疗人员:负责伤员救治和现场急救。(3)通信人员:负责现场通信联络和指挥调度。(4)后勤保障人员:负责救援队伍的生活保障和物资供应。(5)志愿者:协助救援队伍进行疏散、搬运物资等辅助工作。1.1.46救援队伍培训(1)定期开展救援技能培训,提高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2)强化心理素质培训,提高救援人员在火场复杂环境下的心理承受能力。(3)加强团队合作训练,提高救援队伍的协同作战能力。第二节救援行动的指挥与协调1.1.47指挥原则(1)高效指挥:保证指挥系统的高效运作,快速响应火场变化。(2)统一指挥:实行统一指挥,避免指挥混乱导致救援效率降低。(3)科学决策:根据火场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救援方案。1.1.48指挥体系(1)现场总指挥:负责火场救援行动的总体指挥和协调。(2)分区指挥:负责火场各区域的救援行动指挥。(3)功能小组指挥:负责各功能小组的救援行动指挥。1.1.49协调机制(1)通信协调:保证救援队伍之间的通信畅通,提高救援效率。(2)资源协调:合理调配救援资源,满足火场救援需求。(3)后勤保障协调:保证救援队伍的生活保障和物资供应。1.1.50指挥与协调措施(1)制定救援预案:提前制定火场救援预案,明确救援任务、指挥体系和协调机制。(2)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时共享火场信息,提高指挥与协调的准确性。(3)实施动态指挥:根据火场变化,实时调整救援方案和指挥策略。(4)定期总结评估:对救援行动进行总结评估,不断提高救援指挥与协调能力。第七章火场紧急救护第一节伤员分类与急救1.1.51伤员分类火场紧急救护的首要任务是迅速、准确地识别伤员的伤情,对其进行分类,以便于合理分配救援资源。伤员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生命体征稳定伤员:此类伤员伤情较轻,生命体征稳定,可暂时进行观察或简单包扎处理。(2)生命体征不稳定伤员:此类伤员伤情较重,生命体征不稳定,需立即进行紧急救治。(3)重伤员:此类伤员伤情严重,生命体征极度不稳定,需立即进行紧急救治,并尽快送往医院。1.1.52急救措施(1)生命体征稳定伤员的急救:(1)迅速观察伤员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血压等。(2)对伤员进行简单包扎处理,如有出血,应用止血带或纱布进行止血。(3)给予伤员心理安慰,保持其情绪稳定。(2)生命体征不稳定伤员的急救:(1)迅速进行心肺复苏(CPR)和人工呼吸。(2)给予吸氧治疗,如有条件,使用呼吸机。(3)对伤员进行伤口处理,如有出血,应用止血带或纱布进行止血。(4)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药物治疗。(3)重伤员的急救:(1)迅速进行心肺复苏(CPR)和人工呼吸。(2)给予吸氧治疗,如有条件,使用呼吸机。(3)对伤员进行伤口处理,如有出血,应用止血带或纱布进行止血。(4)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药物治疗。(5)尽快联系救护车,将伤员送往医院。第二节火场紧急救护操作1.1.53现场评估与安全(1)保证火场环境安全,避免二次灾害。(2)快速评估火场内的人员伤亡情况。(3)保持冷静,合理分配救援资源。1.1.54伤员搜索与救援(1)按照火场搜救程序,有序进行人员搜救。(2)对发觉的生命体征不稳定伤员,立即进行紧急救治。(3)对重伤员进行快速包扎处理,尽快送往医院。1.1.55心肺复苏与人工呼吸(1)对生命体征不稳定伤员进行心肺复苏(CPR)和人工呼吸。(2)按照CPR操作规程,进行有效按压和人工呼吸。(3)观察伤员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调整救治措施。1.1.56伤口处理与止血(1)对伤员的伤口进行快速处理,如有出血,应用止血带或纱布进行止血。(2)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3)对严重出血伤员,尽快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药物治疗。1.1.57伤员转运与交接(1)在保证伤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将伤员送往医院。(2)在救护车上,对伤员进行持续观察和救治。(3)到达医院后,与医护人员进行详细交接,保证伤员得到及时救治。第八章火灾调查与处理第一节火灾调查程序1.1.58现场保护火灾发生后,首先要保证现场的安全,防止扩大。现场保护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划定警戒区域,限制无关人员进入;(2)对火灾现场进行封闭,防止证据被破坏;(3)指派专人负责现场保护,保证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1.1.59现场勘查(1)勘查前准备:成立火灾调查组,明确调查任务、目标和要求;(2)勘查内容:现场痕迹、物证提取,询问目击者、当事人,收集相关资料;(3)勘查方法:现场拍照、录像,绘制现场平面图,制作现场勘查笔录。1.1.60技术鉴定(1)火灾原因鉴定:对火灾现场提取物证进行技术鉴定,确定火灾原因;(2)性质鉴定:根据火灾原因,分析性质,如人为纵火、意外等;(3)损失鉴定:评估火灾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1.1.61调查取证(1)询问当事人:了解火灾发生经过,收集有关证据;(2)询问目击者:收集目击者提供的证言;(3)调取相关资料:如消防设施验收报告、消防检查记录等。1.1.62报告(1)编制火灾调查报告,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原因、性质、损失等;(2)报告上级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程序报批;(3)向社会公布火灾调查结果。第二节火灾处理措施1.1.63责任人处理(1)根据性质和损失程度,对责任人进行追责;(2)对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经济处罚;(3)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1.64整改措施(1)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2)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提高火灾防控能力;(3)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进行整改,保证消防安全。1.1.65宣传教育(1)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2)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火灾自救互救能力;(3)利用案例进行警示教育,防止类似再次发生。1.1.66火灾保险(1)鼓励单位参加火灾保险,降低火灾风险;(2)对火灾损失进行赔偿,减轻单位负担。1.1.67档案管理(1)建立火灾档案,妥善保存相关资料;(2)对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3)定期对档案进行整理、归档。第九章火灾应急预案第一节应急预案的编制1.1.68编制目的火灾应急预案的编制,旨在建立健全火灾应急管理体系,明确火灾的应急响应流程、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和处置措施,提高火灾的应对能力,保证人员生命财产安全。1.1.69编制原则(1)科学性:应急预案的编制应遵循科学原则,保证应急响应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2)实用性:应急预案应结合实际情况,突出实用性,便于操作和执行。(3)动态性:应急预案应根据火灾的实际情况和应急资源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和修订。1.1.70编制内容(1)应急预案的基本情况:包括预案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日期、预案修订情况等。(2)火灾风险评估:分析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3)应急组织架构:明确应急指挥部、现场指挥部、救援队伍、技术支持等应急组织的职责和任务。(4)应急响应流程:包括火灾报警、现场处置、人员疏散、火灾扑救、医疗救护等环节。(5)应急资源保障:明确应急物资、设备、人员、资金等资源的调配和使用。(6)应急通信与信息保障:建立健全应急通信网络,保证信息畅通。(7)应急预案的演练与培训:明确演练计划、培训内容和要求。第二节应急预案的演练与评估1.1.71应急预案演练(1)演练目的:通过实战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有效性,提高应急队伍的协同作战能力。(2)演练内容:包括火灾报警、现场处置、人员疏散、火灾扑救、医疗救护等环节。(3)演练形式:分为桌面演练和实战演练。(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