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旅游发展手册_第1页
农村生态旅游发展手册_第2页
农村生态旅游发展手册_第3页
农村生态旅游发展手册_第4页
农村生态旅游发展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生态旅游发展手册TOC\o"1-2"\h\u17559第1章农村生态旅游概述 3255741.1生态旅游的内涵与特征 3196191.1.1内涵 3121331.1.2特征 475211.2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意义与价值 423241.2.1发展意义 4316721.2.2发展价值 416002第2章农村生态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5128522.1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与调查方法 5159672.1.1生态旅游资源分类 5209432.1.2调查方法 5262672.2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与方法 556472.2.1评价体系 5278022.2.2评价方法 6284072.3农村生态旅游资源优势与潜力分析 6306732.3.1优势分析 619522.3.2潜力分析 62700第3章农村生态旅游规划与设计 657473.1生态旅游规划原则与目标 6291023.1.1规划原则 6277383.1.2规划目标 7316593.2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与方法 788103.2.1生态旅游产品类型 7307293.2.2设计方法 74573.3农村生态旅游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7194953.3.1基础设施规划 7245443.3.2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83881第4章农村生态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8146264.1市场分析与目标市场定位 8282024.1.1市场分析 8263414.1.2目标市场定位 8253894.2生态旅游产品定价与推广策略 8289594.2.1产品定价策略 8236474.2.2推广策略 9171644.3农村生态旅游品牌建设与传播 978504.3.1品牌建设 95214.3.2品牌传播 917841第5章农村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9315.1生态旅游环境容量与生态承载力 952715.1.1概念与内涵 9205025.1.2评估方法 998135.1.3确定合理容量 10284335.2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措施与实践 10167425.2.1法律法规保障 10225185.2.2旅游规划与设计 10291945.2.3生态修复与保护 10141325.2.4环境教育与宣传 10264845.2.5污染防治与资源循环利用 10270495.3农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10132155.3.1坚持生态优先,促进绿色发展 1019645.3.2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综合效益 10191075.3.3加强社区参与,促进利益共享 1014275.3.4深化体制改革,创新管理模式 11178465.3.5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1132036第6章农村生态旅游产品开发 11202936.1生态旅游产品类型与特点 1140506.1.1观光体验型 1122496.1.2休闲度假型 1140326.1.3科普教育型 11616.1.4户外运动型 11199196.1.5文化探寻型 11149546.2农村生态旅游产品创新与升级 1175066.2.1创新产品设计 11164806.2.2提升产品品质 12251076.2.3丰富产品内涵 12255526.3农村生态旅游产业链延伸与优化 12110426.3.1产业链延伸 12149416.3.2优化产业结构 1214216.3.3促进产业融合 1266.3.4提高产业效益 1226734第7章农村生态旅游服务与管理 1292017.1生态旅游服务质量与标准 12242287.1.1生态旅游服务质量 12175447.1.2生态旅游标准 12306777.2农村生态旅游服务体系建设 13312827.2.1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13319327.2.2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13319797.2.3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13140597.3生态旅游管理与保障措施 1390757.3.1政策法规保障 13285907.3.2生态旅游管理与监督 13289807.3.3旅游人才培训与引进 139966第8章农村生态旅游社区参与与扶贫 14204918.1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模式与机制 14190148.1.1社区参与模式 14157618.1.2社区参与机制 14137378.2农村生态旅游扶贫政策与措施 14121998.2.1扶贫政策 14210648.2.2扶贫措施 14210638.3社区参与与扶贫的实践案例 1434808.3.1案例一:某山区社区自治型生态旅游扶贫项目 1443258.3.2案例二:某民族地区引导型生态旅游扶贫项目 14291048.3.3案例三:某乡村旅游企业主导型生态旅游扶贫项目 15122688.3.4案例四:某地混合型生态旅游扶贫项目 1512621第9章农村生态旅游教育与培训 1579669.1生态旅游教育与培训需求分析 15197749.1.1旅游从业者素质现状 15132709.1.2生态旅游市场需求 15261309.1.3政策法规要求 15129309.2农村生态旅游教育培训体系构建 1592669.2.1培训目标与原则 1522599.2.2培训内容 15127529.2.3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16262199.2.4培训设施与资源 16238939.3生态旅游教育与培训方法与效果评估 1641229.3.1培训方法 16287209.3.2效果评估 16271159.3.3持续改进 1625912第10章农村生态旅游发展趋势与展望 162214610.1国际农村生态旅游发展动态与趋势 161715110.1.1国际农村生态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161603910.1.2农村生态旅游产品多样化、特色化 161683210.1.3生态保护与社区参与成为核心关注点 172712210.2我国农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问题 172504710.2.1发展现状 172301710.2.2存在问题 173248210.3农村生态旅游未来发展展望与建议 17898510.3.1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实现可持续发展 17332410.3.2深挖地域特色,打造差异化旅游产品 172353610.3.3提高社区参与度,促进农民增收 172270010.3.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171417510.3.5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推动农村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 18第1章农村生态旅游概述1.1生态旅游的内涵与特征1.1.1内涵生态旅游是一种注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及自然与文化体验的旅游形式。它强调在旅游活动中尊重自然生态规律,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旅游涉及自然生态、民族文化、历史遗迹等多个领域,旨在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1.1.2特征(1)环境保护:生态旅游强调在旅游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倡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2)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注重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以保证旅游业的长期发展。(3)自然与文化体验:生态旅游强调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感受自然之美,体验当地民族文化,提高旅游品质。(4)社区参与:生态旅游鼓励当地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共享旅游收益,促进社区经济发展。1.2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意义与价值1.2.1发展意义(1)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生态旅游有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业附加值,推动农村经济发展。(2)提高农民收入:通过发展农村生态旅游,农民可以从事旅游相关产业,增加收入来源,提高生活水平。(3)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农村生态旅游强调环境保护,有利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4)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农村生态旅游有助于挖掘和传承农村地区的民族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1.2.2发展价值(1)旅游市场潜力巨大: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态旅游的需求不断增长,农村生态旅游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2)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农村生态旅游可以吸引城市游客到农村地区,促进城乡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3)创新旅游产品:农村生态旅游可以依托当地资源,创新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业的竞争力。(4)推动乡村振兴:农村生态旅游有助于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提升乡村整体形象,助力乡村振兴。第2章农村生态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2.1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与调查方法为了科学合理地开展农村生态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首先应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并明确相应的调查方法。农村生态旅游资源可根据其属性、功能及表现形式进行以下分类:2.1.1生态旅游资源分类(1)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文景观、生物多样性等。(2)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传统村落、农业景观等。(3)休闲生态旅游资源:如乡村旅游、农家乐、休闲农庄、生态度假村等。2.1.2调查方法(1)文献资料法:收集相关研究文献、规划文本、政策法规等,了解农村生态旅游资源的基本情况。(2)实地调查法:对农村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现场踏勘,了解资源的现状、分布、特色等。(3)访谈法:与当地村民、部门、旅游企业等进行沟通交流,获取一手信息。(4)专家咨询法: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和指导。2.2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与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有助于全面、客观地了解农村生态旅游资源的价值和潜力。以下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及方法:2.2.1评价体系(1)资源价值:包括观赏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休闲度假价值等。(2)资源条件:包括资源规模、资源组合、资源特色、交通条件等。(3)生态环境质量: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噪声、绿化覆盖率等。(4)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基础设施配套等。2.2.2评价方法(1)定性评价:通过专家咨询、座谈会等形式,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定性分析和评价。(2)定量评价:运用数学模型、评价指标体系等方法,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3)综合评价:结合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采用加权平均、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2.3农村生态旅游资源优势与潜力分析2.3.1优势分析(1)资源优势:农村生态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底蕴,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2)市场优势:城市居民对休闲度假需求的不断增长,农村生态旅游市场潜力巨大。(3)政策优势:国家政策对农村生态旅游发展给予大力支持,为农村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2.3.2潜力分析(1)发展潜力:农村生态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资源开发和市场拓展空间大,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2)创新潜力:农村生态旅游可与其他产业融合,如现代农业、文化产业等,创新旅游产品,提高旅游吸引力。(3)品牌潜力:通过打造特色生态旅游品牌,提升农村生态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第3章农村生态旅游规划与设计3.1生态旅游规划原则与目标3.1.1规划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保证农村生态旅游发展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利益。(2)生态保护原则:强调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保证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3)地方特色原则:充分挖掘和展示农村地区的文化、民俗、景观等特色资源。(4)社区参与原则:鼓励当地居民参与生态旅游规划与管理,共享旅游发展成果。(5)综合协调原则:统筹规划各类旅游资源,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协调发展。3.1.2规划目标(1)提高农村地区生态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3)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提升农村地区的文化内涵。(4)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3.2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与方法3.2.1生态旅游产品类型(1)观光型:以农村自然风光、田园风光、民俗风情等为主要吸引物。(2)体验型:让游客参与农村生产、生活,体验农村生活方式。(3)教育型:以农村生态环境、农业知识、传统文化等为教学内容。(4)养生型:以农村生态、中医药、养生文化等为主题。3.2.2设计方法(1)市场调研:了解游客需求,为产品定位提供依据。(2)资源评价:挖掘农村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资源分类与评价。(3)产品创新:结合市场需求,创新生态旅游产品。(4)产品组合:优化产品结构,实现产品多样化。(5)营销策略:制定针对性的营销方案,提高产品知名度。3.3农村生态旅游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3.3.1基础设施规划(1)交通设施:优化农村交通网络,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2)住宿设施: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住宿设施,满足游客需求。(3)餐饮设施:发展绿色餐饮,推广农村特色美食。(4)购物设施: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提升购物体验。3.3.2公共服务设施规划(1)游客服务中心:提供旅游咨询、投诉处理、导游服务等。(2)标识系统:设置清晰的标识牌,方便游客游览。(3)安全设施:加强景区安全管理,保证游客安全。(4)环境卫生设施: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保障游客舒适度。第4章农村生态旅游市场营销策略4.1市场分析与目标市场定位4.1.1市场分析为了保证农村生态旅游的市场营销策略具有针对性,首先应对市场进行深入分析。这包括对潜在游客的需求、消费习惯、旅游偏好等方面的研究。还需关注竞争对手的发展状况、市场占有率以及行业趋势。(1)游客需求分析: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游客对农村生态旅游的需求,包括景点类型、旅游活动、住宿餐饮等。(2)市场细分:根据游客需求、消费水平、年龄、地域等因素,将市场细分为不同的目标客户群。(3)竞争对手分析:研究竞争对手的产品特点、营销策略、优劣势等,以便制定有针对性的市场策略。4.1.2目标市场定位根据市场分析结果,明确农村生态旅游的目标市场,包括以下方面:(1)主要目标客户群:家庭出游、亲子游、中老年游客等。(2)市场定位:以生态、环保、健康、休闲为核心理念,打造特色鲜明的农村生态旅游目的地。4.2生态旅游产品定价与推广策略4.2.1产品定价策略(1)成本导向定价:根据旅游产品的生产成本、运营成本等,制定合理的价格。(2)市场竞争定价:参考竞争对手的价格水平,制定有竞争力的价格。(3)需求导向定价:根据游客的需求和支付意愿,调整价格策略。4.2.2推广策略(1)线上推广: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旅游平台等渠道,进行产品宣传和销售。(2)线下推广:开展各类旅游活动、参加旅游交易会、与旅行社合作等,提高品牌知名度。(3)合作推广:与相关企业、部门、行业协会等合作,共同推进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4.3农村生态旅游品牌建设与传播4.3.1品牌建设(1)明确品牌定位:根据农村生态旅游的特色,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2)提升产品品质:优化旅游产品,提高游客满意度,为品牌建设打下坚实基础。(3)品牌视觉设计:统一品牌视觉识别系统,包括LOGO、宣传口号、宣传册等。4.3.2品牌传播(1)新闻媒体: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进行品牌传播。(2)网络媒体:利用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扩大品牌影响力。(3)口碑传播:通过游客的口碑推荐,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4)公益活动:参与或举办与生态旅游相关的公益活动,提升品牌形象。第5章农村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5.1生态旅游环境容量与生态承载力5.1.1概念与内涵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旅游活动强度和游客数量的最大阈值。生态承载力则是指生态系统在保持其结构、功能及生态环境质量的前提下,所能容纳的最大生物量或人口数量。5.1.2评估方法对生态旅游环境容量与生态承载力的评估,应结合实地调查、数据收集、模型分析等方法进行。具体包括:生态系统现状评价、生态旅游资源调查、游客心理和行为研究等。5.1.3确定合理容量根据评估结果,合理确定生态旅游环境容量,保证旅游活动在生态系统可承受范围内进行。同时应建立动态监测和调整机制,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态环境和旅游需求。5.2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措施与实践5.2.1法律法规保障建立健全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旅游开发、经营和消费环节的监管,保证生态旅游环境得到有效保护。5.2.2旅游规划与设计遵循生态优先、保护为主的原则,科学编制旅游规划,合理布局旅游设施,降低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5.2.3生态修复与保护对受损生态系统进行修复,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稳定性。5.2.4环境教育与宣传加强环境教育,提高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倡导绿色消费和低碳旅游。5.2.5污染防治与资源循环利用加强旅游区污染防治,推广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提高水资源、废弃物等资源循环利用水平。5.3农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5.3.1坚持生态优先,促进绿色发展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推动农村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绿色发展。5.3.2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综合效益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提高农村生态旅游的综合效益。5.3.3加强社区参与,促进利益共享鼓励当地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开发和管理,共享旅游发展成果,提高其生活水平。5.3.4深化体制改革,创新管理模式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旅游市场秩序,提高旅游服务质量。5.3.5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共赢发展推动区域间旅游资源整合,加强合作,实现共赢发展,提升农村生态旅游的整体竞争力。第6章农村生态旅游产品开发6.1生态旅游产品类型与特点农村生态旅游产品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观光体验型、休闲度假型、科普教育型、户外运动型和文化探寻型。各类产品具有以下特点:6.1.1观光体验型观光体验型产品以农村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和农业景观为核心,强调游客的参与性和体验性。此类产品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文化内涵和娱乐性。6.1.2休闲度假型休闲度假型产品以休闲养生、度假放松为目标,依托农村生态资源,为游客提供舒适、宁静的度假环境。此类产品具有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服务周到的特点。6.1.3科普教育型科普教育型产品以传播农业知识、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为主,结合农业科研、试验、示范等活动,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6.1.4户外运动型户外运动型产品以农村自然景观为背景,开展徒步、骑行、攀岩、漂流等户外运动项目,满足游客挑战自我、亲近自然的需求。6.1.5文化探寻型文化探寻型产品以挖掘和传承农村传统文化为主,通过参观古迹、体验民俗活动等方式,让游客感受农村文化的魅力。6.2农村生态旅游产品创新与升级6.2.1创新产品设计结合当地特色,开发具有独特性和创意性的生态旅游产品,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6.2.2提升产品品质优化旅游服务设施,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游客满意度。6.2.3丰富产品内涵深入挖掘农村文化、生态、农业等资源,丰富产品内涵,提高产品附加值。6.3农村生态旅游产业链延伸与优化6.3.1产业链延伸整合当地农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等相关产业,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6.3.2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态旅游产业。6.3.3促进产业融合加强农村生态旅游与农业、文化、教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共赢。6.3.4提高产业效益通过提升产品品质、拓展市场渠道、降低运营成本等措施,提高农村生态旅游产业的整体效益。第7章农村生态旅游服务与管理7.1生态旅游服务质量与标准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其服务质量与标准。本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生态旅游的服务质量与标准:7.1.1生态旅游服务质量(1)旅游产品与服务: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态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保证旅游服务的优质、高效,提升游客满意度。(2)生态环境质量:保障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保证游客在生态旅游过程中能够享受到清新空气、优美景色。(3)旅游设施与环境: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如交通、住宿、餐饮等;注重旅游环境的整洁与舒适,提升游客体验。7.1.2生态旅游标准(1)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遵循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与规范,保证生态旅游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2)地方特色与个性化: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服务标准,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7.2农村生态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生态旅游服务体系建设是推动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农村生态旅游服务体系建设的几个关键方面:7.2.1旅游服务设施建设(1)交通设施:优化农村交通网络,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2)住宿设施:发展特色民宿、农家乐等住宿设施,满足游客住宿需求。(3)餐饮设施:提供绿色、健康的餐饮服务,展现农村特色美食。7.2.2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建设(1)线上线下宣传:利用互联网、传统媒体等多渠道开展旅游宣传,提高农村生态旅游的知名度。(2)旅游咨询服务:设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及时、准确的旅游信息。7.2.3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建设(1)旅游安全监管:加强旅游安全监管,保证游客的人身与财产安全。(2)应急救援机制:建立健全旅游应急救援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7.3生态旅游管理与保障措施为保障农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加强生态旅游管理与保障措施:7.3.1政策法规保障(1)制定相关政策:出台支持农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2)法律法规:完善生态旅游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旅游市场秩序。7.3.2生态旅游管理与监督(1)加强旅游资源保护:合理开发与利用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2)旅游市场监管:加强旅游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7.3.3旅游人才培训与引进(1)人才培养:加强旅游人才培养,提高旅游服务水平。(2)人才引进:引进具有专业素质的旅游人才,为农村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人才支持。通过以上措施,不断提升农村生态旅游的服务与管理水平,推动农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第8章农村生态旅游社区参与与扶贫8.1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模式与机制8.1.1社区参与模式本节主要介绍农村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的模式,包括社区自治模式、引导模式、企业主导模式及混合型模式。各种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均强调社区居民在生态旅游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8.1.2社区参与机制农村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机制主要包括组织协调、政策支持、利益分配、培训与教育等方面。通过建立健全的机制,保证社区参与的有效性和持续性。8.2农村生态旅游扶贫政策与措施8.2.1扶贫政策农村生态旅游扶贫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金融支持、土地政策等。这些政策旨在降低贫困地区的生态旅游开发成本,提高贫困人口的参与度和受益程度。8.2.2扶贫措施农村生态旅游扶贫措施包括:开展生态旅游规划与设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培训旅游从业人员、推广贫困地区特色产品等。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贫困地区的旅游吸引力,促进贫困人口增收。8.3社区参与与扶贫的实践案例8.3.1案例一:某山区社区自治型生态旅游扶贫项目该项目以社区自治模式开展,通过组织贫困人口参与生态旅游开发,提高其收入水平。项目实施过程中,提供政策支持和培训服务,企业负责市场推广和运营管理,社区负责旅游资源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8.3.2案例二:某民族地区引导型生态旅游扶贫项目该项目在的引导下,整合各类资源,引导贫困人口参与生态旅游开发。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同时开展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的服务水平。8.3.3案例三:某乡村旅游企业主导型生态旅游扶贫项目该项目由企业主导,通过与贫困村合作,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带动贫困人口增收。企业在项目运营中,注重利益分配,保证贫困人口获得合理收益。同时提供政策支持,助力项目发展。8.3.4案例四:某地混合型生态旅游扶贫项目该项目结合企业、社区等多方力量,共同推进生态旅游扶贫。出台政策、提供支持,企业负责市场运营,社区参与旅游资源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多方合作,实现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第9章农村生态旅游教育与培训9.1生态旅游教育与培训需求分析9.1.1旅游从业者素质现状当前,我国农村生态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有待提高。为推动农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旅游从业者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其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9.1.2生态旅游市场需求消费者对生态旅游的认知程度逐渐加深,对旅游产品的品质和服务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市场需求,农村生态旅游从业者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9.1.3政策法规要求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高度重视,相关法律法规对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保证农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合规发展,加强对从业者的教育培训成为必然趋势。9.2农村生态旅游教育培训体系构建9.2.1培训目标与原则农村生态旅游教育培训应围绕提升从业者素质、促进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设定培训目标,遵循实用性、针对性、持续性和创新性原则。9.2.2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应包括:生态旅游基本知识、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旅游服务技能、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乡村旅游市场营销、乡村旅游法律法规等。9.2.3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农村生态旅游培训师资队伍建设,选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的专业人员担任培训讲师,提高培训质量。9.2.4培训设施与资源完善培训设施,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网络、多媒体等,提高培训效果。同时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降低培训成本。9.3生态旅游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