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讲第三单元重点篇目《短歌行》及诗歌鉴赏答题方法(教师版+学生版)2022年新高一语文暑假衔接讲义(统编版)_第1页
第03讲第三单元重点篇目《短歌行》及诗歌鉴赏答题方法(教师版+学生版)2022年新高一语文暑假衔接讲义(统编版)_第2页
第03讲第三单元重点篇目《短歌行》及诗歌鉴赏答题方法(教师版+学生版)2022年新高一语文暑假衔接讲义(统编版)_第3页
第03讲第三单元重点篇目《短歌行》及诗歌鉴赏答题方法(教师版+学生版)2022年新高一语文暑假衔接讲义(统编版)_第4页
第03讲第三单元重点篇目《短歌行》及诗歌鉴赏答题方法(教师版+学生版)2022年新高一语文暑假衔接讲义(统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03讲第三单元重点篇目《短歌行》及诗歌鉴赏答题方法(教师版+学生版)2022年新高一语文暑假衔接讲义(统编版)一墨小精灵文化大讲堂

第03讲《短歌行》预习及常识、诗歌鉴赏专题

.【学习目标】

1、掌握基本的文学常识

2、掌握重点题型的答题技巧

3、第七课《短歌行》预习及其练习

【互动探究】

(一)《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___________,通称为《诗》、《诗三百》,它收集了自至约五百年间的诗歌,按内容分为“风"、_____________、三部分。“风”又叫_____________,共160篇,大都是各地民间歌谣。“雅"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105篇,内容大都是记述贵族历史、歌功颂德的。“颂”分《》、《》、《》,共40篇,多为贵族统者祭祀用的乐歌舞曲。这些诗歌真实地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感情和愿望,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风貌,对后代的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我国古典文学传统的源头。《诗经》以言为主,间有杂言,其表现手法主要是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诗歌总集西周初年春秋中叶“雅"“颂”“国风"大雅小雅周颂鲁颂商颂现实主义四“赋”“比"“兴”

(二)

曹操的《短歌行》是一首政治性很强的诗,曹操把自己的政治思想完全融入到了全篇诗中整首诗运用了比兴、用典写作法,来达到抒情的目的。又以比较消极的情绪来表达进取的思想,以对酒当歌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以推杯换盏的情景表现渴望人才和一统天下的愿望,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让我先来阅读一下这篇著作!

【知识精讲1】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duō)?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yàn),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zā),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bǔ),天下归心。

重点字词

当:对着的意思

几何:意思是“多少"

朝露:意为早晨的露水。文中是指人的一生很短,就和早晨的露水一样,见到太阳就干了。

去日苦多:指一生中逝去的日子已经很多了,感叹人的一生很短暂。去日,已经逝去的岁月。苦多,苦于太多。

慨当以慷:指宴会中的歌声慷慨激昂。整句的意思为应该用慷慨的方式来唱歌。“慨当以慷”是“慷慨"的间隔用法。

杜康:传说是最早造酒的人,文中的意思“酒”。

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这一句话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来的意思女的思念情郎,而《短歌行》中比喻渴望人才。其中,“子"表示尊称。“衿”,古代衣服的衣领。青衿,文中指代学问渊博的人。“悠悠”,长久的样子。

但:只是

沉吟:释义1、沉思低吟,低声吟诵。2、间断地低声自语,迟疑不决。文中的意思是指对有才干的人的思念和倾慕之情。

呦呦:鹿叫的声音。出自《诗经·小雅·鹿鸣》,文章中用来表达欢迎有才干的人。

苹:艾蒿

鼓:弹

掇(duō):拾取,摘取。何时可掇,意思就是什么时候可以停止呢?

陌:东西方向的田间小路

阡:南北方向的田间小路

枉用:这里是“枉驾”的意思。

相:指代性副词,可译为“我"。

存:问候,怀念。契阔:久别重逢。

契阔:久别重逢

讌(yàn):通假字,通“宴”(原文中讌为“#18217;")。

乌鹊:乌鸦

三匝(zā):三周。匝,周,圈。

依:栖。

水不厌深: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厌,嫌。

周公吐哺(bǔ),天下归心: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周公,姬旦,西周武王之弟。因封的采邑在周(今陕西省岐山附近),故称周公。吐哺,吐出嘴里含着的食物。传说周公很重视人才,凡有士人来访,他立刻接待,所谓“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洗头发时士人来了,他就握发相见;吃饭时士人来了,他忙把嘴里嚼着的食物吐出来去接待)。归心:人心归服。

2、译文参考:

一边喝着酒一边放声,人的一生短暂的就像日月穿梭。

人的一生很短,就和早晨的露水一样,见到太阳就干了。失去的日子真的是太多了!

宴席上的歌声慷慨激昂,心里充满了忧郁的心情。怎么来排解郁闷的心情呢?只有用疯狂地喝酒才能解脱!

那些穿着青领的才子们啊,你们令我朝思暮想。只是因为你们的缘故,让我沉痛的唱到现在。

鹿群欢快的叫着,悠然自得在绿坡上吃草。如果四面八方的有才人士能够来,我必定要瑟吹笙宴的宴请嘉宾。

在空中悬挂的月亮啊,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我积蓄已久的心情呀,突然喷发而出汇成长河。

远方来的客人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彼此久别重逢的谈心喝酒,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说出来。

月光明亮星星稀疏几颗,一群找窝的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有收回翅膀落下,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地呢?

高山不会满足自己的雄伟壮阔,大海再深也不会骄傲自满。我愿意像周公礼贤下士一样,愿天下的有才之人真心归顺与我。

3、写作背景

这首《短歌行》作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当时的曹操已经征服了北方的战场了,准备率领大军南下南征到长江,与孙权决一死战。十一月十五日夜,那天的月亮分外的好看,长江的江水风平浪静。曹操坐着船查看军营,后来宴请了各位将军战士。在喝酒喝得高兴的时候,曹操吟唱了这首诗作。另外,《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也描写了当时的情景。

品读鉴赏

《短歌行》是汉乐府一个曲调的名称,这首歌辞比较适合用在宴会。曹操作为一位政治家兼军事家的诗人,十分重视人才,这首诗抒发了他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宏图大愿。

《短歌行》全诗一共有三十二句,分四节,每八句一节。

第一节抒写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感叹

曹操出生于天下大乱的时候,百姓民不聊生,他非常的痛心,很想有一番作为又力不从心,所以感叹人生苦短。这一点可从他的《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得到证明。

第二节抒写诗人对有才干的人的渴求

第三节抒写诗人感觉人才难得的和得到人才的欣喜。

第四节抒写诗人对人才的关心和渴望天下人才为自己所用的愿望。

作者希望他们不要再犹豫,赶紧到自己这边来。用《管子·形解》中渴望人才的话和“周公吐哺”的典故点明了全文的主旨。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

作者简介

曹操是沛国谯县人,也就是现在的安徽亳州人,他是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曾经担任东汉的丞相,后加封魏王,去世之后谥号为武王。曹操也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曹操非常善于军事,尤其是精通兵法,他特别爱惜贤良,会不惜一切代价发现贤良收于自己旗下,他也是一位诗人,他的诗都是气势磅礴、慷慨悲凉的,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课堂检测】

一、基础练习

1.下列汉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譬如(pì)慷慨(kǎi)青衿(jīn)

B.笙箫(shēng)阡陌(mò)契合(qiè)

C.周匝(zā)哺育(pǔ)鼓瑟(sè)

D.沉吟(yín)拾掇(duō)呦呦(āo)

答案:A

解析:B契合qì;C哺育bǔ;D呦呦yōuyōu

2.下列对诗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句诗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了“青衿”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愿望。

C.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忧从中来"的“忧”来自于壮志未酬却已年过半百的忧虑,来自于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等等

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联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

答案:A解析:不是悲观厌世,而是为自己不能得到建功立业的贤才而忧伤,悲苦。

二、默写填空

1.曹操的《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被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化用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千古名句。

答案: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2.(),()。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答案: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名句的记忆和理解。根据提示内容,比较容易解答。

3.回答下面的问题:

A.全诗反复出现一个“忧"字,诗人“忧”什么

B.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答案:A.人生短暂、人才难求。

B.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曹操虽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也遇到不少挫折和失败。他深感奋斗中的艰难,也因年岁增长,光阴流逝,理想尚未实现而忧愁,所以才有人生短暂之叹。但这一“叹”不是无所作为者、蹉跎岁月者、不思进取者的消极之“叹”,而是一位渴望得到贤才帮助以实现建功立业雄心的英雄之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是进取中的忧叹,追求中的苦闷。表达了诗人抓紧时机、大干一番事业的强烈愿望,隐含着的仍然是积极昂扬的精神。

解析:总的说来,这首诗虽然充满了深沉的忧叹,但是其中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激荡着一股慷慨激昂的感情,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结语:学习完短歌行常考知识点大家有哪些收获呢?相信大家看到了曹操作为一代政治家的英雄本色,这首诗虽然充满了深沉的忧叹,但是其中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激荡着一股慷慨激昂的感情,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知识精讲2】

【知识点一】诗歌的体裁和题材

一、诗歌体裁分类

(一)四言诗

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为主,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早形成的诗体。春秋以前的诗歌,如《诗经》,大都为四言。汉代以后格调稍变。《诗经》的四言诗,《楚辞》的骚体诗,汉乐府和魏晋的四言、五言诗,是唐代以前的三种诗歌样式。《诗经》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

(二)楚辞

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楚辞”的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汉代有时简称它为“辞”,或连称为“辞赋”。又由于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也有以“骚"来指称楚辞。从汉代开始,“楚辞”又成为屈原等人作品的总集名。《离骚》是《楚辞》篇名,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自汉迄南北朝,《离骚》又被举为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三)汉乐府

原来指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它的任务是制订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后来人们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就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其中属于汉代的叫“汉乐府”。

(四)律诗

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是近体诗的一种。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尾联);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双数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对仗。

(五)绝句

也称截句、断句,仅有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在唐代律诗形成以前,已有绝句,也押韵而平仄较自由,如《玉台新咏》就记载有《古绝句》,后人即用“古绝句"来区别于近体绝句。唐以后的近体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不一定对仗。

(六)行、歌、引、吟

古诗的体裁。汉魏以来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王灼《碧鸡漫志》卷一:“古诗或名曰乐府,谓诗之可歌也。故乐府中有歌有谣,有吟有引,有行有曲。"赵德操《北窗炙(guǒ)》卷上:“凡歌始发声,谓之引……既引矣,其声稍放焉,故谓之行。行者,其声行也。”“行"如白居易《琵琶行》,“歌”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引"如李贺的《箜篌引》,“吟”,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七)赋得

凡摘取古人成句为题的诗,为科举考试所作、奉皇帝命令所作或所和的应制诗,诗人集会或即景赋诗的诗,题目多冠以“赋得"二字,如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

二、古近体诗之区别

(一)诗之类别

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言、七言之分,简称五律、七律。通常的律诗为8句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律诗要求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二)古体近体之区别

古体诗是指唐代格律诗产生以前的诗歌形式,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主要形式有“诗经"楚辞”“汉乐府"南北朝乐府”等。

古体诗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形式比较自由,即使在唐代也有很多诗人喜爱用古体写诗,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秋浦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的“歌"行”“吟"引”即是古诗的一种形式。

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格律诗。近体诗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

1.用韵上,古体诗可用、可不用,用了可换韵;近体诗,必须用,且不换韵,偶数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

2.字数上,古体诗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以及杂言;近体诗,有五言、七言两种。

3.句数上,古体诗没有限制,可长可短;近体诗分为律诗(八句,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和绝句(四句),二者又可分别可分为五律、七律和五绝、七绝。

三、押韵与对仗

(一)押韵

1.释义:押韵,又作压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

2.规则:古体诗押韵较为宽松,可以换韵,可以押邻韵。

近体诗押韵有较严格的规定,总结如下:【首句可押可不押,下句必押平声韵】。但仍有例外情况,如柳宗元的《江雪》。

①偶句押韵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例如: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第一二四句押韵。又如:

登乐游原(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首句并不入韵,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

②押平声韵

近体诗为了声韵和谐,一般押平声韵,大多数近体诗(即唐及以后的诗,唐以前的叫古体诗)也遵守这个要求。但仍有押仄声韵的典范之作,比如柳宗元的五言绝句《江雪》,全文押入声(短促音):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无论以古入声韵尾还是以今普通话ie、ue韵朗读,均没有拗口之嫌。

③一韵到底

原则上,近体诗中间不能换韵,尤其是在科考考场上的试帖诗、应制诗和限韵诗。但由于科考使用的《切韵》体系已经不完全符合唐代口语声韵,部分韵母已经合并或分离,更可能有诗人乡音难改,使用方音作诗,因而仍有在诗中更换为邻韵的作品,如杜甫的《吾宗》:

吾宗老孙子,质朴古人风。耕凿安时论,衣冠与世同。

在家常早起,忧国愿年丰。语及君臣际,经书满腹中。

(二)对仗

释义:对仗又称队仗、排偶。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对仗有如公府仪仗,两两相对。对仗与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句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由骈偶发展而成的,对仗本身应该也是一种骈偶。

规则:格律诗对仗的具体内容,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再次,要求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词语的"词汇意义"也要相同。如同是名词,它们所属的词义范围要相同,如天文、地理、宫室、服饰、器物、动物、植物、人体、行为、动作等同一意义范围内的词方可为对。对仗的运用有宽有严,因而出现各种不同类型,有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扇面对等。在内容上则有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名目。

词语对仗的要求是:词义必须同属一类,如以山川对山川,以草木对草木等;词性必须基本相同,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平仄必须相对,即以平对仄或以仄对平;结构必须对称,即以单纯词对单纯词,以合成词对合成词;另外,要避免同字相对。

句式的对仗,主要是句子的结构相同,如以主谓短语对主谓短语,以动宾短语对动宾短语等。

对仗可使诗词在形式上和意义上显得整齐匀称,给人以美感,是汉语所特有的艺术手段。

格律诗对仗规则:

(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

因此,像《易经》和《诗经》的例子还不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上面所举毛主席《长征》诗中的两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才是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的。

(二)诗歌题材

1借景抒情诗(写景抒情诗)或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表达作者对所写景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或借景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借景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2.怀古(含咏史)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借所吟咏的古人、往事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诗歌。

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即诗人往往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的是面对古赤壁战场所产生的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3.伤春伤别诗(闺怨诗)古代上流社会的女子常因寂闷孤独而面临美好的春光想到自己韶华将逝,更加思念离家宦游的丈夫或天各一方的情人,所以人们就有了“女子伤春”之说(当然这个“春"可以不指季节,而指恋情)。

伤春伤别诗往往借对春光消逝的记叙描写或表达对戍边丈夫的思念,或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

4.羁旅行役诗,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或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由所见所闻所感触发思乡之愁,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这类许多诗人的诗中都有,尤以杜牧、李商隐、柳永、秦观、李清照为著。这类诗词亦可称之为思乡怀人诗,其特点多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望月伤心,见花落泪,听雨思亲,多少景物都被染上诗人的感彩,因而此类诗中常将伤感、迷离、凄苦、寂寞、孤寂、惆怅、忧郁的情怀及种种离愁别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很婉约、含蓄。

5.山水田园诗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了一个重要诗派——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或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厌恶官场、远离浊世,对宁静平和的田园生活生活的向往;或描写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对壮丽山河热爱;或表现归耕隐居之乐,多抒发质朴、清新、恬淡、闲适、物我两忘的感情,表现不同流俗的清高,追求隐逸,有消极避世的思想。他们的艺术成就颇高,具有用语言艺术再现自然景物的能力。景物逼真,情景交融,意境优美,诗风恬静清朴,而少奔放雄浑。代表作家如陶渊明、谢灵运、谢眺、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6.托物言志诗,古人很喜欢咏物,仅《全唐诗》便有6021首,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刘熙载《艺概》

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比喻、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常有松、竹、梅等意象),即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情操志趣。或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托物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

7.即事抒怀诗即事感怀,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所谓“即事”诗,一般来说无严格的界定。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一般皆可笼统称之为“即事感怀诗"。

8.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疆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王翰等。他们继承汉魏乐府及六朝、初唐诗人鲍照、陈子昂等的传统,多以诗歌描写边塞山川景物、风土人情;他们的诗或描写塞外风光,或表现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慷慨激昂及捐躯赴国难的悲壮;或反映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或描写望月思乡的苍凉和长年征战的悲苦,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及其不幸遭遇;或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在创作风格上多以雄浑豪放、奔腾峻伟见长。

9.谈禅说理诗,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这类诗歌往往与咏物言志诗有共同的特点,分析时要注意把握。

如苏轼的《题西林壁》诗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中的“庐山”便含有比喻义,后两句的议论隐含许多哲理,既蕴含看待任何事物和问题都应一分为二的意思,又隐含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多种答案的哲理,还含有和俗话所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样的道理,只不过这句俗话纯乎说理,而苏轼是以形象来喻理。

10.赠友送别诗“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江淹《别赋》)作为至情至性的诗人,与挚友分别时,心中会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激情。因此,在古诗词中国诗坛上,赠友送别诗是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内容丰富,可谓“说尽故人离别情"。这类诗歌主要抒写离别之情,借对送别情景的描写,表达达依依不舍的离情别绪,或留恋、或安慰、或嘱咐、或祝愿;有伤心、有惆怅、有期望等。

古代的交通不发达,人们“相见时难别亦难”,诗人们抒写了大量的这类诗词,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大多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余味深长,令人击节叹赏:“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无尽的友情熔铸在诗情画意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深挚的情谊包含在殷勤的祝福中;“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诗人的相思之情充塞在天地春色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人的质朴与豪爽寄托在朴素无华的语言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晶莹透明的冰壶装下了理解和信任……

11.闲适隐逸诗,一些诗人看惯了官场的勾心斗角,世俗社会的浑浊不堪,退居田野乡间,与乡人为伍,与明月作伴,抒写清闲安逸生活,吟咏情性。反映这些生活的诗歌,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有不少令人拍案之作。

这类诗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与山水田园诗相近或相同,在分析时可结合起来。

12.悼亡游仙诗,诗人多有神奇的想象力,在心爱的人离自己而去或自己的理想壮志得不到实现之际,他们往往借助于睡梦、游仙等形式,或与心上人相会,或在仙境中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普陀区

(三)阅读下面的词,完成13—15题。(8分)

狂夫①

【唐】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②娟娟净,雨浥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①本诗作于杜甫客居成都之时。②筿(xiǎo):竹子。

13.这首诗共有几个字押韵?正确的一项是()。(1分)

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

14.对画线部分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联以“含”字写风,仿似微风有情,悉心护竹。

B.下联以“浥"字写雨润物,轻柔无声。

C.“娟娟”“冉冉"都是叠词,突出竹的挺拔、荷的茂盛。

D.运用互文,上联风中有雨,下联雨中有风,凝练而巧妙。

15.本试题为“狂夫”,前三联却全不见“狂"字,请对此加以分析。(4分)

(三)13.C14.C

15.前三联描述作者的生活环境与状况,不见“狂”字,而暗含以疏放自处之意。首联运用典故,作者漂泊西南,客居小小草堂,却能思接万里,伴百花潭水如沧浪旁的隐世渔父,展现出不拘于物的狷狂放达。颔联颈联写了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情景,一面是“风寒翠筱"雨浥红蕖”的赏心悦目之景,一面是全家食不果腹“色凄凉"的人生困境;如此落拓潦倒,窘迫至极,却依然能细赏美景,苦中作乐,更加衬托出作者贫困不能移的疏狂不羁。

青浦区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14题。(8分)

早春南征①寄洛中诸友

(宋)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②。

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③。

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注释】①离开洛阳去远方②赊,遥远。③槎(chá),木筏。

12.这首诗共有几联对仗,正确的一项是()(1分)

A.一联B.两联C.三联D.四联

以下评价适用于本市的一项是()(2分)

A.含蓄委婉B.沉郁顿挫C.高亢豪放D.平淡质朴

14.结合全诗从内容和形式角度赏析“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两句。(5分)

内容:

形式:

(三)12-14(8分)

12.B(1分)13.D(2分)

14.(5分)内容上:描写了作者在水路上看到的南方早春的美丽景色(1分):河边的青草已经抽芽生长,河面上的水上植物也已经开花了并且就在自己乘坐的木筏边。(1分)/这一派美丽的春景初看令人欣喜,但是一想到这不是家乡的美景,自己远离家乡,远离亲朋好友禁不住离愁上心头,再好的风景也无欣赏的兴致了。/(1分)

形式上:运用反衬手法,以乐景衬哀情(1分)。/用美丽的早春景色,反衬出游子的孤寂以及对亲友的思念之情。(1分)

静安区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

呈赵晋臣敷文①[宋]辛弃疾

老子平生,原自有、金盘华屋。还又要、万间寒士,眼前突兀。②一舸归来轻叶,两翁相对清如鹄。道如今、吾亦爱吾庐,多松菊。

人道是,荒年谷。还又似,丰年玉。③甚等闲?却为鲈鱼归速。野鹤溪边留杖屦,行人墙外听丝竹。问近来、风月几篇诗,三千轴。

[注]①赵晋臣:作者好友,曾在敷文阁任职。②“金盘华屋"言其富贵。“万间”“突兀"语出杜甫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③荒年谷:比喻乱世中的人才。丰年玉:比喻太平盛世的治国人才。出自《世说新语》。

12.这首词的词牌是()。(1分)

A.水龙吟B.雨霖铃C.水调歌头D.满江红

13.辛弃疾喜欢化用他人诗句,下列对于加点词涉及的诗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两翁"句出自苏轼《别子由三首兼别迟》:“遥想茅轩照水开,两翁相对清如鹄。”

B.“吾庐"句语出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C.“鲈鱼"语出柳永《登建康赏心亭》:“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D.“风月"句化用欧阳修《赠王介甫》:“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14.本词下阕是怎样称颂赵晋臣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赏析。(5分)

(三)(8分)

12.(1分)D13.(2分)C

14.(5分)先写其才能,用两个比喻称颂赵晋臣无论是治世还是乱世都是能臣。(1分)以“人道是"三字强调这一品评是众人之公论,非出于我个人私议,从而使这一品评更有份量也更具说服力。(2分)

然后用张季鹰辞官回乡这一典故,赞赏赵晋臣对名利的鄙弃。(1分)

最后,以设问作结,写其诗歌创作之丰,暗示赵晋臣乡居生活的充实,不阿谀,不卑不亢。(1分)

评分说明:“怎样写”3分(“人道是"1分,“比喻”“用典"设问”等手法答对任意两点,2分);“称颂的品格"2分(“能臣”“鄙弃名利"诗意生活”,答对任意两点即可)。

松江区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3—15题。(8分)

送蔡侍御赴上都①

(唐)刘长卿

迟迟立驷马,久客恋潇湘。明日谁同路,新年独到乡。

孤烟向驿远,积雪去关长。秦地看春色,南枝②不可忘。

【注】①上都:古代对京都的通称,这里指长安。南枝:语出《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句。

这首诗共有几个字押韵?正确的一项是()(1分)

两个B.三个C.四个D.五个

以下评价适合用于本诗的一项是()(2分)

细密委婉B.雄奇瑰丽C.清新质朴D.明快俊逸

本诗是怎样抒写临别情感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5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5题。(8分)

13.(1分)C14.(3分)A

15.(5分)答案示例:本诗首联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描写送别画面,“迟迟”既描摩出诗人立而不行的情态,表现了离别之难。(评分说明:手法:借景抒情(对应第三联)、用典(对应第四联)2分,情感:1分)

【要点回顾】

1.掌握基本的文学常识

2.掌握重点题型的答题技巧

【温故知新】

杨浦区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2—14题。(8分)

念奴娇①

黄庭坚(北宋)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②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③?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④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注释:①此词写于作者谪居地处西南的戎州(今四川宜宾)。

②金荷:金质酒杯,状如莲花。

③醽醁(línglù):酒名。

④老子:老夫。

12.文本划线处填入的正确一项是()(2分)

A诗词B散曲C豪放词D长短句。

13.能表现作者处逆境不屈的句子是()(2分)

A.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B.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C.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

D.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

14.上阕中词人是怎样描写月色的?(4分)

(三)(8分)

12.D13.D

14.词人他接连以三个带有感彩的问句发问,极写月色之美和自得其乐的骚人雅兴。首先用桂影婆娑,侧面写出月光之明亮;其次诗人别开生面地想象嫦娥驾驶玉轮,从寂寞清冷的月宫中走出来,驰骋长空。旧典翻新,突出欣赏自然美景的娱悦心情。最后,正面写月光,但却说月光为谁照在美酒上,月光显得如此生动,似乎为词人而来,表现词人的洒脱。

长宁区(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8分)

山花

(唐)钱起

山花照坞复烧溪,树树枝枝尽可迷。

野客未来枝畔立,流莺已向树边啼。

从容只是愁风起,眷恋常须向日西。

别有妖妍胜桃李,攀来折去亦成蹊。

12这首诗共有几联对仗正确的一项是()(1分)

A.一联B二联C.三联D.四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