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之红色小说专题解析学案(含解析)2024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之红色小说专题解析
【考情分析】
一、红色小说的选材
红色小说是有家国情怀的大视野、大格局的小说。题材涉及战争、革命斗争、和平时期的奉献精神等等。
示例
1.小说阅读《女英雄赵一曼》;2.微作文读《红岩》收获;3.作文六句名言其中两句鲁迅与毛泽东名言涉及红色文化;4.“重读长辈这本厚书";5.“我的青春阅读”;6“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
二、红色文化考点
(一)革命文化——革命精神、革命圣地、革命英烈、革命文学
方法朝圣革命圣地,阅读革命文学,崇敬革命英烈,继承革命精神。
主题革命精神与改革开放,不忘初心,奉献精神,奋斗信仰,爱国。
形式红色小说与散文,介绍红色小说的论述类文本,语言文字应用,作文。
社会热点五四精神,抗战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打击精日分子;辩证分析抗日神剧,怎样看恶搞英烈与红色文学,创新式转述综艺节目《信中国》
(二)具体人物题材
1.红色文化人物篇
英雄内涵:英雄,就是爱国为民、不计名利,为挽救民族危亡、助力国家振兴做出超凡贡献或超常壮举的人。
邱少云邱少云(1926年—1952年)——严守纪律,烈火永生邱少云,四川铜梁县人,1949年入伍。1952年10月,为打击盘踞在上甘岭的美国和韩国军队,邱少云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在反击391高地潜伏战斗中,敌机向他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他全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为了胜利,他忍受烈火烧身的剧痛,一动不动,将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年仅26岁。他的牺牲,保证了潜伏的成功,使整个战斗取得了胜利。1953年6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授予他“一级英雄”荣誉称号。
杨靖宇杨靖宇将军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辉煌的一生。他率领东北抗日联军在林海雪原的艰苦环境中与日寇血战,为全民抗战建立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功绩。他以草根棉絮充饥,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气概,更在亿万人民心中树起不朽的丰碑。
董存瑞董存瑞(1929年—1948年)——舍身为国,永垂不朽董存瑞,河北怀来县人,1945年入伍,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董存瑞从小就受着革命思想的熏陶,4岁参加儿童团,16岁参加八路军。1948年5月25日,解放军攻打隆化城,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连队发起冲锋时,突然遭一座隐蔽的桥型暗堡封锁,火力猛烈,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时左腿负伤,仍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过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用左手托起炸药包,一声巨响震得地动山摇,暗堡被炸毁了,董存瑞也壮烈牺牲,当时未满19岁。1948年第四野战军第11纵队追授董存瑞为“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称号;命名其生前所在班为“董存瑞班"。1959年5月29日,朱德委员长为董存瑞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叶挺叶挺(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原名叶为询,字希夷,号西平,广东惠州客家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新四军重要领导者之一,著名军事家。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北伐中被誉为“铁军"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参加广州起义时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中又出任新四军军长,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他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写出了著名的《囚歌》以明志;抗战胜利后,获救出狱后被中国共产党重新接纳为党员,1946年4月8日与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宪、邓发、王若飞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不幸空难;1988年,被中央军委确定为36位开国军事家之一。
2.时代热点人物
2019年3月12日上午,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一架战机在训练中失事,飞行员任永涛、粘金鑫不幸牺牲。近日,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批准任永涛、粘金鑫同志为烈士。
我们为两位战友失去宝贵的生命深感痛惜,向任永涛、粘金鑫烈士的亲属致以沉痛哀悼和深切慰问,向关心和支持海军建设发展的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
任永涛烈士任永涛烈士,男,汉族,中共党员,陕西户县人,1982年8月出生,2000年8月入伍,2004年5月入党,本科学历,海军一级飞行员,海军中校军衔,生前系海军航空兵某部飞行员。入伍19年来,该同志历任飞行学员、飞行员、领航员、领航长、领航主任等职务,参加并圆满完成国庆60周年阅兵、南海海上阅兵等重大任务,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多次被评为训练标兵、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基层干部。
粘金鑫烈士粘金鑫烈士,男,汉族,中共党员,山东烟台人,1992年7月出生,2011年9月入伍,2013年6月入党,本科学历,海军三级飞行员,海军中尉军衔,生前系海军航空兵某部飞行员。入伍8年来,该同志历任飞行学员、飞行员,在校期间2次被评为优秀学员,曾代表原海军航空工程学院赴土耳其参加国际铁人三项比赛。
点评保护人民财产,放弃跳伞机会,牺牲精神可昭日月。
3.英雄人物应用
英烈,是浩然正气的代言人;英烈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英雄烈士的红色基因仍是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要有“敢于胜利”的坚定信念;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要有创造先机的卓越智慧;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有“攻坚克难"的意志品质。时代变了精神不能变,条件变了初心不能改。英烈精神里所蕴涵的理想、信念、奋斗、奉献、团结、进取等元素永远充满时代感。
总之,我们铭记英烈功勋,传承英烈精神,就是要用英烈精神凝聚党心军心民心,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就是要用烈士精神传播社会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4.革命语言积累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刘禹锡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隶之邦,一个有英雄而不知尊重英雄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生物之群。——郁达夫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领导人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叶挺
(三)热点事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
近年来社会上个别人身着二战时期日本军服拍照并通过网络传播,宣扬、美化侵略战争,损害国家尊严、伤害民族感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需要明确相关法律责任,予以严厉打击。
对这种行为,要通过加强教育、管理和加大处罚力度,综合施策处理,结合英雄烈士保护工作,建议有针对性增加规定:“亵渎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宣扬、美化侵略战争和战略行为,寻衅滋事,扰乱公共秩序,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两个节日
(1)烈士日:9月最后一天
烈士纪念日,是指纪念本国英雄的法定纪念日。世界上许多国家有自己法定的烈士纪念日,每年这些国家都要在本国法定纪念日举行隆重的公祭仪式,纪念本国英雄。
2014年8月31日,通过了《关于烈士纪念日的决定(草案)》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中国烈士纪念日,并规定每年9月30日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
(2)国家公祭日:12月13
3.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为了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在“十二五”规划期间,中央决定将红色旅游内容进行拓展,将1840年以来170多年之间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时期,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奋勇抗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充分显示伟大民族精神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和重要人物事迹的历史文化遗存,有选择地纳入红色旅游范围,这就更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先进文化和优良传统。
红色旅游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其打造的红色旅游线路和经典景区,既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
4.热点时评
(1)刘晓华《新时代传承弘扬革命文化的三重意涵》
新时代传承弘扬革命文化的三重意涵
刘晓华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血与火的革命岁月中创造出的文化形态,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优化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宝贵历史资源,为塑造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提供着现实启示。新时代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必须把握其三重意涵。
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强基石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作为党和人民在抗击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势力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精神与传统,革命文化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强基石。
革命文化为文化自信提供丰厚精神养分。文化自信既是对中华民族创造出的优秀文化之敬意,也表现为文化赋予人的积极精神状态。革命文化蕴含和彰显的无数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价值追求和巨大的人格魅力,共同凝聚成强大精神力量,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激励着广大民众勇往直前。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当下,推动革命文化的传承就是要学习与弘扬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坚定的理想信念等伟大品质,充分发挥其对于培育和厚植文化自信的滋养价值。
革命文化为文化自信提供深厚理论底蕴。革命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理解马克思主义对近百年中国奋斗史及革命文化的历史意义和作用,能够帮助我们树立真正的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不仅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革命取得伟大胜利,而且还创造出承载革命历史和精神的革命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革命文化的形成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其核心要素承继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必将为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提供科学的理论底蕴。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历史资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党在新时代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一方面必须毫不动摇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夯实和扩充党执政基础的现实资源;另一方面也要基于历史维度,寻找和挖掘巩固党执政基础的历史资源。
革命文化蕴含了中国共产党在艰苦革命岁月里、在不断赢得革命胜利进程中开展群众工作的丰富思想和实践经验,为新时代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供了深厚的历史营养。在革命年代,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根本原因就是始终依靠群众,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井冈山斗争时期,党提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中“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等细微规定深刻体现了我们党当年是如何维护群众利益的。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讲话中:“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吗?要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放到战线上去吗?那末,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领导人强调:“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毫无疑问,革命文化所承载的为民情怀和工作方法,为我们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理解“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的重要论断,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
为塑造人民群众精神家园提供现实启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美好生活”既强调丰足的物质文化生活,又重视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世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精神生活也日益丰富。但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很多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信仰缺失、精神懈怠、道德滑坡等问题。面对这些精神困局,作为现实的人,要有责任伦理的价值立场,不断汲取积极的精神资源,为自己的生活赋予信仰和意义。
革命年代创造出的革命文化反映了人民群众在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比较恶劣的条件下,一种有信念、有追求、有精神的生活风貌。申言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尽管中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但广大中华儿女承继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气魄和坚毅的精神,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不懈奋斗,呈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气质,取得了革命的伟大胜利。作为这一段伟大历史的精神沉淀和表达,革命文化兼具一般文化价值原则和特别的道德法则,为当代人消解精神世界的困局和建设精神家园提供了现实启示。
(2)李达仁《纪念抗战,化苦难为民族复兴的斗志》
纪念抗战,化苦难为民族复兴的斗志
李达仁
又到一年8·15,一个值得亿万中国人民永远铭记的日子。1945年的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一场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涤荡黑暗的抗日战争,迎来最终胜利时刻。胜利来之不易,历史不容忘却。73年之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要从这段历史中汲取教益和给养。
我们不应忘了,是靠着什么,赢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在那场艰苦卓绝的反侵略战争中,亿万同胞空前觉醒,整个民族奋勇而起,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抵御外侮的伟大篇章。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夺取战争胜利的正确方向,成为坚持抗战、指导抗战的中坚力量。今天我们重温抗日战争那段苦难辉煌的岁月,就是要牢记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为维护民族独立和自由、捍卫祖国主权和尊严建立的伟大功勋,传承好弥足珍贵的抗战精神,用历史的火把照亮民族复兴之路。
当我们为胜利而欢呼时,也不应忘了,是什么势力,让这场战争得以发生。日本侵略者为了达到吞并中国,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的罪恶野心,悍然发动侵略战争,制造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给中国人民和广大亚洲国家人民造成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这是刻入石头、刻入人心、刻入历史的事实,是谁也无可否认和歪曲的。即便今天,我们依然需要警惕,真相一旦在失忆中睡去,历史和现实都将沾满灰尘。在日本,军国主义依然没有被扫入历史垃圾堆,否认侵略战争的逆流不断粉墨登场。为修改“和平宪法”,让自卫队在海外使用武力成为可能,日本现任政府可谓“煞费苦心"。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只有正确认知历史,个体才能获得心智健全,民族才能文明理性,国家才能安定有序。
当我们痛斥侵略者时,还不应忘了,捍卫历史,其实就是保卫和平。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近年来中日关系的回暖势头来之不易,这是双方共同努力、相向而行的成果,更是正视历史、以史为鉴的结果。历史问题是事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的重大原则问题,牢记历史才能更好开创未来,不忘战争才能更好维护和平。中日两国能否共促和平发展、共谋世代友好,一个根本点就在于以史为鉴、珍视和平。一切罔顾侵略战争历史的态度,一切美化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论,都必将被中国人民和有正义、良知的日本人民所坚决反对。
“一个国家的光荣,可以让13亿中的每一个人去分享;而国耻,同样也需要每个人都承担。”终点亦是原点。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的伟大转折,在中国现代史划出了一条“界河":之前是列强入侵、军阀割据、一盘散沙,之后是众志成城、国家崛起、民族复兴。我们不能因为苦难的包袱太重、历史的悲情太浓,就模糊记忆、忘掉历史,也不能因为处身和平时代,就让岁月冲淡一切苦难和伤痕。把抗战精神和抗战记忆化为冲刺民族复兴的斗志和动力,担当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中国人民一定能实现伟大梦想、捍卫世界和平。
【方法指导】
在解答红色小说相关题目时,我们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和方法指导:
1.理解背景和历史环境:红色小说通常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和革命斗争。在解答题目前,我们需要先了解相关历史背景,比如革命时期的社会状况、主要事件和人物等。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
2.分析人物形象和性格:红色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他们的行为和决策也往往受到历史环境的影响。我们需要关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从而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情节。
3.关注主题和情节:红色小说的主题通常与革命斗争、民族精神、人民利益等紧密相关。我们需要关注小说的主题,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小说的情节发展,理解情节如何围绕主题展开,如何推动故事的发展。
4.注意语言和修辞:红色小说往往采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修辞手法,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性。在解答题目时,我们需要注意小说中的语言和修辞,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和作用,从而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情节。
5.结合历史背景和现实启示:红色小说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现实,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启示意义。在解答题目时,我们需要结合历史背景和现实启示,思考小说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有何启示和借鉴价值。
【考教衔接】
1.读红色文化作品要关注“女性”
她们虽然隐藏于文字背后,默默无声,但却生动诠释了“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妇女的众生相。如《包身工》中奴隶一般的“芦柴棒”与小福子,《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中为中国而死的知识青年刘和珍与冯铿,《小二黑结婚》中大胆追求自由恋爱的小芹与利用迷信骗人钱财的三仙姑,《荷花淀》中积极支持丈夫参军的水生嫂,《党费》中为保护同志而献出生命的共产党员黄新……革命文化中的“女性世界"或“女性力量”,应成为文本解读的重要内容取向。
在人物塑造上,注意:
①这些个性化的女性形象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生存于群体中的个体,是群像中的个像。如《包身工》采取点面结合的手法来写,“芦柴棒"与小福子是个像,而包身工整体是群像;《荷花淀》不仅仅写水生嫂,还写了她周围的几个妇女;《党费》亦是如此。
②作品力求人物的动态成长,在情节演进中完成性格的蜕变。比如《百合花》中的新媳妇,是典型的个像人物,被小通讯员舍生忘死的献身精神感召,由在异性面前忸怩不安,转变到一针一针地为牺牲的小通讯员缝补衣肩上的那个破洞;由借被子时的心有犹豫,转变到将新被子铺盖在牺牲的小通讯员身上。再比如《荷花淀》中的“水生嫂们”,是典型的群像人物,她们经过一场遭遇战的洗礼,最终成长为保家卫国的战士。
③此外,考察革命文学作品中女性的觉醒与转变,还要注意人物的身份及其生活的特定时代。如《党费》中的黄新,是1931年入党,丈夫卢进勇又是红军,她生活在土地革命战争的低潮时期,随时会被叛徒出卖,久经血与火的考验,自然要比新媳妇和水生嫂显得更为成熟与机警。
2.读红色文化作品要关注“人性"
优秀的革命文学作品不能以阶级性扼杀人性,要充分体现人性的关怀,展示人性的力量。如《记念刘和珍君》中有一段充满情感色彩的语言:“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作者并不是完全站在阶级的立场控诉段祺瑞执政府的暴行,而是从人性的高度予以愤怒的谴责,充满悲天悯人的情怀。再比如《包身工》的作者将“包身工"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与船户养墨鸭捕鱼的故事相比较,从而更有力地刻画出包身工所遭受的野蛮压榨与残酷迫害。显然,这是站在人性的立场,对帝国主义者及其帮凶的兽性进行道德的审判。可以说,对人性的追问和审思是革命文学作品的特征和底色。
在人物塑造上,作家会有意地适时张扬部分革命者人性的特征,使人物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比如在《党费》中,作家王愿坚并未将黄新刻画成“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她不让自己才五岁的妞儿抓腌制的豆角吃,文中借程同志的话语对她进行了批评:“自己的孩子吃根菜也算不了啥,别屈了孩子!’"于是她选择将孩子托付给条件更好的同志抚养。借助托孤行为,这位女革命者完成了母性的救赎。用鲁迅的话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要兼顾人物的革命性与人性,要知道,刚毅并不能遮蔽革命者的柔软,二者刚柔相济,相得益彰。
3.读红色文化作品要关注“审美性"
可以说,革命文学作品的感情基调总体是昂扬的,能激起普通民众的革命豪情。有的作品感情基调虽有点悲凉,但并不消沉,让人心怀希望。做题时关注结尾——如《记念刘和珍君》的结尾:“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又如《为了忘却的记念》的结尾:“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这些结尾都平添了亮色,表现出对未来必胜的信念。而《小二黑结婚》《荷花淀》等,色调更加明朗,洋溢根据地人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例:茹志鹃《黎明前的故事》,爸爸被特务带走打伤,结尾是轰轰春雷与革命者的到来。
读文时品析语言美感。教材收录的革命文学作品体裁多样,有通讯报道、报告文学、杂文,还有诗歌、散文与小说等,它们在表达创新上各有所长。通讯报道《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事例典型,通过人物生动的语言刻画形象,以言见人。《百合花》没有正面描写战争场面,而是抓住小通讯员、刚过门三天的农村新媳妇和文工团员“我”之间的小的“纠葛"来写,把一个流血牺牲的战斗故事,写得自然清新、优美柔和,茅盾曾夸赞《百合花》表现庄严主题,“除了常见的慷慨激昂的笔调,还可以有其他的风格”。《小二黑结婚》与《荷花淀》,一属“山药蛋派”,富有泥土气息,一属“荷花淀派”,充满诗情画意。
4.读红色文化作品要关注“传承性"
革命文化无法脱离传统文化,而是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以《荷花淀》为例,“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正因为这些女子们爱家爱亲人,深深懂得有国才有家,才会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地送丈夫到战场上去。水生的父亲也对水生说:“水生,你干的是光荣事情,我不拦你,你放心走吧。”家国情怀渗透到每一个革命者以及普通民众身上。又如水生嘱咐水生嫂最重要的一句:“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这不单纯是贞节的问题,而是体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辱、宁死不屈的高贵人格。还有前文提及的“水生嫂们”冒着生命风险去看自己的丈夫,更是传承了中华女子忠贞勇敢的美德。
当然,传统文化中也有过于保守的东西,比如“男女有别"思想,但并不损害革命者形象,反而使得人物塑造真实可信,毕竟那是特殊时代的一部分客观存在。如《为了忘却的记念》中的柔石,“他的迂渐渐的改变起来,终于也敢和女性的同乡或朋友一同去走路了,但那距离,却至少总有三四尺的。这方法很不好,有时我在路上遇见他,只要在相距三四尺前后或左右有一个年青漂亮的女人,我便会疑心就是他的朋友”。这种“迂"让柔石的革命形象变得可亲可爱。
《百合花》中的小通讯员与“我”和新媳妇,因“男女有别"而产生了种种冲突,但我们不仅不认为人物思想封建,反而觉得军民之间就像“百合花”一样感情纯真。可见,对于一些不合革命潮流的传统方式,要持理性批判态度。鲁迅先生对“徒手请愿"的斗争手段就并不苟同:“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至于一些封建糟粕,与革命文化格格不入,则应受到贬斥与抛弃。
正如《小二黑结婚》的结尾以戏谑的方式嘲讽三仙姑与二诸葛:“淘气的孩子们去听窗,学会了这两句话,就给两位神仙加了新外号:三仙姑叫‘前世姻缘’,二诸葛叫‘命相不对’。"
【考题对接】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碑匠崖
张港
“那个……那啥,你问碑匠崖呀?那你算是问对人了,这我知道。在早呀,这儿不叫碑匠崖,叫白砬子。”
“砬子?"
“砬子就是陡立高耸的大石头,石头山。”
“昨叫的碑匠屋呢?"
“说这话呀,那是小鬼子进东北的第十二个年头。俺们这儿呀,来了抗联五团。抗联打仗厉害,这不奇,奇的是啥呢?奇的是五团有个碑匠。我说大记者,你经多见广,你听说过部队有碑匠的吗?”
“碑匠,就是石匠呗。"
“不不不,那可不对。碑匠是碑匠,石匠是石匠,两码事儿。石匠打个碾子錾个磨,抠个马槽子啥的。碑匠可不是。碑匠,头一样得力气大,能把大石头翻得来倒得去。二是识文断字,跟你们记者一样,是识字分子。不识字咋刻字?三是能攀山,为得块好石料,什么悬崖绝壁都得上去。”
“你问部队要碑匠干啥?那用处可大了。打仗哪能不死人有人牺牲了,碑匠就打个石碑,记下姓名。五团有大事,碑匠也錾出文字,埋地下留给后人。"
“没有碑可錾时,碑匠就骑上马,跑出几十里,刻块石头,再跑回来。这可热闹了!日本鬼子大队人马冲那一块石头去了。你说咋的,石头上的字是‘中国人一齐打日本’。末了的字是‘五团’。团长说∶‘一个碑匠,顶得一支队伍,调得日本兵满山瞎跑。’”
“啥?他叫啥名呀?别打岔,你听我说呀。"
“有这么一天呀,碑匠正琢磨事儿,团长、政委走来了,二人争吵得厉害。碑匠听明白了。啥事呢?上边下了令,要打下白石镇。白石镇石头墙,日本兵多,不扔百八十条人命是拿不下来的,可军令如山。怎么打?他们争的是这个。”
“第二天一早,碑匠不见了。有人想起,昨晚吃饭就没见这人。"
“团长到碑匠的窝棚,见立柱上刻着白茬字∶天黑打白石镇,必胜。”
“啥意思呢?不管啥意思,备马备枪,打白石镇。"
“水往东西流,话分两头说。撂下五团说碑匠。这头呢,碑匠爬上白砬子顶上,用大绳把自己顺下。就挥大锤,使大钎,刻出两个大字,一个字有一铺炕大。”
“白砬子下就是俺们屯。人人抬头仰脸看新鲜,慢慢看明白了,俩字∶抗日。"
“嚯——这家伙,厉害,抗日抗上了白石砬子。”
“‘抗日’俩大字刻得了,大绳上吊着的碑匠冲屯里反复喊‘全来瞧全来看——打走日本王八蛋——’"
“人人抿嘴笑,相互嘱咐着∶‘可不能让日本人知道。’”
“白石壁上的碑匠,一边把字往深处扩,一边唱上了二人转‘刘为大来关某我为二呀,涿州范阳你是老三哪……’"
“这么折腾,日本人能不知道吗日本兵用迫击炮,照白砬子就是猛轰,可是,炮弹上去,打个出溜儿滑就掉地上了,碰子上只留个白点儿。”
“炮弹打得火星子乱迸,碑匠照样扩字,还唱∶‘想当年大哥无食他把草鞋卖呀哈——二哥我身担着且腐盘——’"
“炮这么打,人还有个活命有敢看的说,人肉一块一块往下掉,掉了大腿掉胳膊。不说了,不说了。——白崖壁成了红崖壁。”
“别哭呀丫头。你一哭,我不好往下讲了。"
“怎么打炮,‘抗日’两个字还在。你想想,有这么俩大字明晃晃立着,日本鬼子哪受得了?镇里的日本兵全调来了,一齐开枪,子弹一打一个白点儿,跟碑匠的錾子似的。子弹打光了,算是看不出字了。”
“再说五团这边。老乡跑来报告石崖刻字的事,团长心痛得一脚踢翻一块大石头,就掏枪喊人要给碑匠报仇。政委说∶‘碑匠这是引出镇里的鬼子,让咱们打空城,拿下白石镇。’"
“后来?后来那还用说?拿下了白石镇呗。子弹、炮弹全打石头砬子了。没子弹的日本兵,那还扛收拾”
“完了?没完。没过多长时间,你说咋的,白碰子上又出字了比上回的‘抗日’还大。这回刻的是‘消灭小日本’。"
“打哈尔滨来了日本工兵,吊绳子打上炮眼,一炮一炮,炸掉了‘消灭’和‘小’。‘日本’俩字不敢炸了——炸‘日本’,那不成了自己炸自己?”
“还没完。过了些日子,‘日本’俩字上头,又刻出字来,成了‘打倒日本’。’“日本人还是得炸呀,这回连‘日本’俩字一块堆儿炸个利索。"
“人人传说,‘日本’都炸了,小鬼子要完蛋了。真的,没过多长时间,日本鬼子投降了。”
“你问碑匠叫啥名呀?让我咋说呢?头一个,后来知道是姓耿,名就不知道了。第二个是谁,都不知道,第三个就更不知道了。反正是中国人,没留下姓名呀,你就记这事吧。"
“没完,没完,还有事?我说呀,你们记者说话顶用,跟大领导说说,这碑匠崖,老这么光着板儿也不中呀,还得刻上字呀还得刻上字呀……”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中老人说,碑匠与石匠并不相同,原因在于碑匠能识文断字,一个碑匠,顶得上一支队伍,调得日本兵满山瞎跑。
B.文本中团长、政委之所以争吵,是因为白石镇石头墙,日本兵又多,会造成大量的伤亡,又不得不打,却不知怎么打。
C.文本中团长到碑匠的窝棚见立柱上刻着白茬字,当即决定备马备枪攻打白石镇,这说明团长对碑匠的信任。
D.文本中碑匠悬吊在石崖上,唱着二人转,刻着抗日口号,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日本兵,为大部队攻打白石镇赢得时间。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别哭呀丫头"这处描写,一方面说明老人故事讲述得很生动,另一方面也说明在这场战斗中碑匠牺牲的惨烈。
B.小说主要写了抗联队伍中特殊的战士——碑匠。他们身上展现的高贵的品质,对生活在当下的我们仍有启发意义。
C.小说中碑匠并未正面出场,而是借助老人的讲述,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式,让读者认识到碑匠鲜活的形象特征。
D.文中老人在讲述白石镇情节时,采用平叙方式详细叙述五团如何打下白石镇,意在表明作战的艰难。
3.怎样评价小说中多次出现的在石碑和石崖上“錾字”或“想要刻字"的行为?(6分)
4.小说的艺术就是讲故事的艺术,请简要分析本文在讲述故事上有何特点及其作用。(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文本一:
幺姨的灿烂年华
贺捷生
我亲爱的幺姨,总是认为自己不会被时光打败的幺姨,万不得已,终于坐上轮椅了。这让我们两代从长征路上走过来的女人,让104岁的她和84岁的我,多少有些伤感。生活那么漫长、那么灿烂,从来不向命运低头的幺姨,还以为她仍然是那个以18岁的花样年华嫁给红六军团总指挥萧克将军的女生呢。
幺姨是那个年代最时髦也最有文艺范儿的女生。她档案的第一栏写着,蹇先佛,1916年7月出生,毕业于长沙衡粹女子职业学校艺术系美术专业。13岁那年听说当红军的二姐也就是我妈,嫁给了在湘西创建红军队伍的贺龙。15岁听到了“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义愤填膺地走上街头,喊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
1934年12月26日,幺姨记得清清楚楚,18岁的她郑重地走出家门,去找这支队伍的最高军事长官参加红军。父亲贺龙那天在临时司令部,忽然感到眼前一亮,一个青春焕发的女子站在面前。
幺姨说,司令官,我来参加红军,你不会不欢迎吧父亲片刻的拘谨,被幺姨的爽朗驱散了。他故意说:参加红军可不是闹着玩的,你一个城里的洋学生,细皮嫩肉的,当红军能干啥幺姨顺着父亲卖的关子说,我一个正宗的艺术系的毕业生,能写会画,你打着灯笼都难找。父亲说,那是那是,我们还真缺你这样的人。想了想,他神情肃然地说,你得先与你二姐商量商量。
幺姨收敛笑容,认真地说,姐夫,二姐跟我谈过了,说了革命的艰难,说了参加红军要流血牺牲。她还告诉我大哥牺牲了。但我都想过了,二姐能吃的苦,我也能。
父亲说,那好,你当红军的事,我批准了。不过,话要说在前面,我虽然是你的姐夫,但也是这支队伍的总指挥,今后遇上生生死死的事,你可不能躲。幺姨说,姐夫,你放心吧,我们蹇家人没有说话不算数的。
红二、六军团进驻慈利县城关镇时,父亲和萧克将军进城就去拜访在城东开染坊的我的外公蹇承宴。外公对他们说,蹇家怕是着了共产党的魔,先是大儿和二女当了红军,如今幺女和二儿也争着要跟你们走。我想好了,不阻拦他们。就是这次拜会,当年只有27岁的红六军军团长萧克将军与幺姨相遇相识,两人爱好相近,趣味相投。没多久,没有繁文缛节,他们在母亲和幺姨的故乡结婚了。
1935年11月19日,红二、红六军团接到命令,踏上长征路。我在这年11月1日出生,幺姨在贵州境内发现怀孕。在接下来的路上,被称为“红军姊妹花”的母亲和幺,一个背着越来越沉的我走,一个挺着越来越大的肚子走。
母亲姐妹俩在长征路上很少见面,1936年7月终于在甘孜住下来,母亲就背着我来到幺姨身边。幺姨给我们准备的礼物,是节省下来的一点粮食和采来的一大把野菜。见面时,母亲告诉幺姨,她们做卫生员的弟弟在翻越雪山时,因跑前跑后照顾伤员,累死在雪山上,埋在雪谷里。
没等姐妹俩从悲伤中缓过劲来,传来了部队开拔的号角声。她们心知肚明,命令是她们的丈夫——方面军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共同下达的,十万火急,即使幺姨随时会分娩也得出发。母亲背着我,搀着幺姨,坚定地向草原深处走去。
第一天走了大半天,四野茫茫。幺姨突然哎哟一声,羊水破了,疼得失声喊叫,蹲在地上起不来。母亲四处1巡一遍,看见路边有个只剩四堵颓败断墙的藏民放羊用过的土堡,忙把幺姨搀进去。没有器械,没有产床,也没有水,就让姨父铲来一些草皮,垫在地上,铺上野营用的被褥,天当房,地当床。
孩子生下来了,是个男婴,哭声响亮。姨父喜不自禁,给他取名萧堡生,草原上土堡里出生的意思。
休息了几个小时,继续上路。
第三天,幺姨刚被扶上马走了几步,就一头栽下来。恰巧杨尚昆夫人李伯钊大姐路过,上前一看,说失血过多是原因,但主要是饿的。说着,摘下身上装着大约有一斤大米的干粮袋,扔了过来。幺姨拼尽全身力气说,不行呀,李大姐,过草地,粮食是每个人的命啊!但李伯钊头也不回地走远了。
母亲和幺姨走出了草地,大人和孩子都活了下来。
幺姨与萧克将军的第二个孩子,还有第三个孩子,生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场上。有意思的是,他们的第三个孩子,不是一个人,而是一部长篇战争小说,书名叫《浴血罗霄》。
五年前,近百岁的幺姨粉碎性骨折,她拒绝保守治疗,勇敢接受手术,又颤颤巍巍地站起来了。104岁的她虽然最终坐上了轮椅,但仍然顽强地挺立着,她就是不想被命运打败。
(有删节)
文本二:
我近年写的是回忆和追溯性的散文。有人说我是唯一的,是独自在营造“红色意境"。我觉得这种说法没什么不好,我能够接受。但必须告诉人们,我写的都是我亲身经历的事情,还有我没齿难忘地爱着和记住的那些人。真实和真情,是我最在乎的东西、最珍惜的东西。我把这种真实和真情,当作我写作必须遵守的原则。
我重提这些历史,绝不是要重温家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盲人手势识别中的滑动开关手势
- 矫治过程患者心理干预与疼痛控制
- 2024年度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标的详细
- 分布式能源发展
- 绿化复垦合同范本
- 《我国少数民族就业的族际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 金融市场全球化趋势分析
- 《脂肪源与吡啶羧酸铬对肉仔鸡脂肪代谢影响的研究》
- 《F公司高派现股利政策案例研究》
- 《我国巨灾指数保险发展研究》
- 2024年房地产开发建筑承包合同
- 2024年廉洁合作原则声明书
- 酒店客房清洁卫生培训制度
- Unit 4 Section B(1a-2b)(同步课件)-2024-2025学年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同步课件(人教版2024)
- 叠栅:组件降本提效技术新变革
- 2024年医院病房药品管理制度(三篇)
- 2024新外贸加工合同参考范文
- 2024年后勤保障管理制度范本(三篇)
- 公务员2022年国考《申论》真题(副省级)及参考答案
- 走进《格林童话》读书交流课
- 2024年武汉城投集团公开招聘【151人】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