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劳动法概述劳动法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法律部门。要清楚立法目的。第一节劳动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
一、劳动法的概念
(一)劳动法的定义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广义上的劳动法,包括宪法规定的基本劳动制度及劳动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劳动基本法以及与其实施相配套的一系列子法、行政法规、规章及司法解释等。
狭义上的劳动法,是指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颁布的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综合性的法律。
(二)劳动法上的劳动
劳动是人们利用劳动资料改造劳动对象,使之符合人类需要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台湾劳动法学家史尚宽:“广义的劳动谓之有意识的且有一定目的的肉体的或精神的操作,然在劳动法上之劳动,须具备下列条件:1.为法律义务之履行;2.为基于契约关系;3.为有偿的;4.为职业的;5.为在于从属的关系。”得出结论:“劳动法上的劳动为基于契约上义务在从属的关系所为之职业上有偿的劳动。”
内地学者:“专指职工为谋生而从事的,履行劳动法规,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所规定义务的集体劳动。”
(三)劳动法的渊源
劳动法的渊源,亦称劳动法的形式,是指劳动法律规范的具体表现形式。
1.宪法
我国宪法关于劳动者基本权利义务的规定及与劳动问题相关的经济制度是我国劳动立法的基础和最高法律依据,同时又是劳动法律规范的一种表现形式。
2.法律
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基本法:《劳动法》
单项法律:《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
其他:《妇女权益保护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公司法》
【提示】考生注意这部分内容可能在选择题中出现,要求考生选择具体的法律渊源。
3.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有关原则制定发布的各种劳动行政法规,其法律效力具有普遍性,是当前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
如,《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工伤保险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
4.部门规章
部门规章,是指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单独或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专项劳动规章。
如,《工伤认定办法》、《最低工资规定》、《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组织规则》等。
5.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
地方性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会城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地方性规章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省会城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
【注意】地方性法规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规章是地方政府制定的,这是二者的本质区别。
6.国际劳工公约
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劳工公约经我国政府批准,在我国产生法律效力。
包括:1984年5月我国承认的旧中国政府批准的14个国际劳工公约和1984年以来新批准的公约等,截至2010年9月,我国已正式批准了25个国际劳工公约。
7.规范性劳动法律、司法解释
法定的对劳动法律、法规有解释权的国家机关,就劳动法律、法规在执行中的问题所作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解释。
8.其他
如,特别行政区法律、国际惯例等。
(四)劳动法的功能(简答题)
1.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2.合理组织社会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
3.规范劳动力市场,完善市场运行的法律保障体系;4.维护和发展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安定团结。
【提示】劳动法的功能是简答题的题眼,考生需注意。
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一)劳动关系
1.概念
劳动法中所称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2.特征
(1)劳动关系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劳动力拥有者),一方是用人单位(劳动力使用者);
(2)劳动关系必须产生于劳动过程之中;(3)劳动关系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双重性质;
(4)劳动关系具有纵向关系(隶属关系)和横向关系(平等关系)相互交错的特征;
(5)劳动关系以劳动力的给付为主要内容。
3.种类
比较典型的分类:
(1)以用人单位的性质为标准进行分类,将劳动关系划分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劳动关系。
(2)以劳动关系是否具有涉外因素为标准进行分类,将劳动关系分为国内劳动关系和涉外劳动关系。
(3)以劳动关系表现形式为标准进行分类,将劳动关系划分为标准劳动关系和非标准劳动关系。
标准劳动关系是最典型的劳动关系,完全符合劳动关系的构成要件,并适用全部劳动基准和集体合同规定。
非标准劳动关系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发展而产生的,非标准劳动关系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职业培训、岗位安排、保险福利等方面不同于标准劳动关系。
4.我国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
(1)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的劳动关系。
(2)国家机关的劳动关系。(3)事业单位的劳动关系。(4)社会团体的劳动关系。
(5)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与其劳动者的劳动关系。
【注意】农村劳动者、现役军人、家庭保姆、自然人用工等性质的劳动关系仍不属于我国劳动法调整的范围。
(二)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
也称为劳动附随关系或附随劳动关系,该关系不是劳动关系本身,但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当事人一般有一方是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另一方是劳动关系当事人之外与劳动关系运行紧密相关的主体。
范围:
1.劳动行政关系2.劳动服务关系3.劳动团体关系4.处理劳动争议关系
第二节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劳动法的起源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没有专门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专门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起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现代意义劳动法起源于19世纪初期的“工厂立法”。
二、外国劳动立法概况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立法
1.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劳动立法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进一步缩短了劳动时间并扩大了适用范围。(2)增加了改善劳动条件的一些规定。
(3)出现了工资保障法律。(4)有了承认工会组织合法地位的法律。
(5)出现了社会保险法。(6)出现了解决劳资纠纷的法律。
2.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劳动立法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劳动法的内容和范围比以前有进一步的充实和扩大。二战期间和以后的一段时间,资产阶级劳动法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和反复的过程。
当代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劳动法呈现出以下特点:
(1)劳资关系相对缓和。(2)劳资关系以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
(3)经济全球化对劳动法的发展形成冲击和挑战。(4)信息化造成结构性影响。
【提示】这部分内容考生一般了解即可。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立法概况
1.劳动法典是社会主义国家劳动立法的基本形式,首先开始于原苏联。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出现,制定并颁布了内容比较完备的劳动法典。
3.1989年以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引起其劳动法某些内容的巨大变化,社会主义劳动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劳动法律制度,在劳动法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国劳动立法概况
(一)旧中国的劳动立法
1.中国工人阶级争取劳动立法的斗争
1922年5月1日通过《八小时工作制案》。
1922年6月提出斗争目标11条,包括废止压制罢工的刑律和制定保护童工、女工的法律以及关于一般工厂卫生、工人保险法的要求。
1922年8月,拟定《劳动立法原则》,制定《劳动法案大纲》。
《劳动立法原则》:提出保障政治上自由、改良经济生活、参加劳动管理和劳动补习教育等四项立法原则。
《劳动法案大纲》:共19条,包括:承认劳动者有集会结社权;承认劳动者有缔结团体契约权;每日工作8小时;星期日休息;女工8星期产休假中工资照给;禁止童工;最低工资;雇主或国家分担劳动保险费;年带薪休假等。
2.北洋政府的劳动立法
1923年颁布《暂行工厂规则》,标志着中国劳动法的产生。
【提示】注意此部分内容可能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3.广州、武汉国民政府的劳动法
1924年11月颁布《工会条例》,承认工人与雇主团体立于对等之地位,工会有言论、出版及办理教育事业之自由,规定了工会对雇主之团体契约权、罢工权等。
1926年1月通过《工人运动决议案》,提出要实行8小时工作制,制定最低工资标准,保护女工、童工、改良工厂卫生,厉行工人教育等。
1926年8月公布《劳工仲裁条例》、《国民政府组织解决雇主雇工争执仲裁条例》。
4.南京国民政府的劳动立法
1927年7月9日成立劳动法起草委员会着手编纂劳动法典,但劳动法典编纂未完成。
后南京政府的立法院决定采取单行法规的形式颁布。在其后的10年内,南京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13项法律,包括:《工会法》、《工厂法》、《劳动争议处理法》、《团体协约法》、《劳动契约法》、《最低工资法》等。
(二)革命根据地的劳动立法
1930年1月制定《赤色工会组织法》,是最早的革命根据地的劳动法规。
1931年11月7日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
1933年10月15日修改后的劳动法公布实施。
抗日战争时期,制定一系列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劳动法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晋察冀边区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劳动保护暂行条例》。
解放战争时期基本沿用抗日战争时期的劳动法规,1948年8月通过《关于中国职工运动当前任务的决议》,该决议提到:劳动时间一般实行8—10小时工作日,企业实行民主管理,实行合理的工资制,劳动保护及女工、青工特殊保护,劳动保险,失业救济,劳动契约,集体契约,劳动争议处理,工会等。
【提示】此部分内容建议做简单了解。
(三)新中国的劳动立法
经历了以下几个标志性阶段:
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劳动立法
依据《共同纲领》等有关规定,国家制定一些重要的劳动法规,新中国劳动立法有良好开端。
2.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劳动立法
1954年9月20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对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原则作了规定,这些规定确立了当时我国劳动立法的基本原则,对于我国劳动立法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1957一1976年劳动立法的低谷时期
由于极“左”思潮泛滥,劳动立法工作停顿,已有的劳动法律、法规得不到贯彻实施。
4.改革开放以来劳动法律体系逐步形成时期
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我国第一部劳动法典。
2007年是我国劳动立法中的一个里程碑,在这一年先后通过了三部重要的劳动法律: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7年6月29日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合同法》;
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就业促进法》;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7年12月29日通过,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2010年10月28日通过,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的《社会保险法》。第三节国际劳动立法概况
一、国际劳动立法的产生
国际劳动立法思想开始于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
首倡国际劳动法的思想家,主要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和法国社会活动家大卫·李格兰。系统地提出国际劳动立法主张的是大卫·李格兰。
柏林会议是第一次由各国政府正式派代表讨论国际劳动立法的会议,对促进国际劳动立法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1900年,国际劳动法协会在巴黎成立。1905年正式起草并提交由瑞士政府发起召开的伯尔尼国际会议讨论通过《关于禁止工厂女工做夜工的公约》和《关于使用白磷的公约》。这两个公约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劳动公约,两个公约经缔约国批准即在缔约国内发生效力,标志国际劳动立法正式开始。
一战结束后产生新的国际劳动立法机构——国际劳工组织。
二、国际劳工组织
(一)国际劳工组织的产生
国际劳工组织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1919年到1939年,是国际联盟的一个带有自治性的附设机构;
第二阶段,1940年至1945年(二战期间),国际联盟解体,它作为独立的国际组织继续存在;
第三阶段,从1946年至今,由于二战后联合国成立,与联合国签订协议,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
(二)国际劳工组织的性质、特点、组织机构
1.国际劳工组织是一个由各会员国组成的国际性的政府间组织。
2.国际劳工组织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三方性原则”。
“三方性原则”是指在涉及劳动争议的问题上由三方代表来共同参与:劳工代表、雇主代表、政府代表。各成员国参加国际劳工大会应由劳工代表、雇主代表、政府代表三方代表出席。
3.国际劳工组织的主要机构有国际劳工大会、理事会、国际劳工局。
(1)国际劳工大会
是国际劳工组织的最高权力机关,也是国际劳动立法的决策机关。
大会按三方性原则组成,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一般在每年6月份)。
大会下设5个常设性委员会,即总务委员会、财政委员会、《公约》与《建议书》实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资格审查委员会。
大会的主要工作是:听取国际劳工局长的报告;通过关于劳工事务的国际公约和建议书,并审查这些公约和建议书在各国的执行情况;批准理事会提交的预算;批准接纳新会员国;选举理事会成员等。
(2)理事会
理事会是国际劳工组织的执行机构。
理事会也按三方原则构成。在政府理事中,有10名常任理事由所在常任理事国(中、美、英、法、俄、日、德、巴西、印度、意大利)委派,不需要选举,其余18名理事从参加大会的政府代表中选举产生。
理事会每届任期3年,每年举行3次会议。
理事会选举主席1人,副主席2人,每年改选一次。
主要职责:协调该组织的各项活动,召开各种会议,并确定会议议程和进行必要的技术准备;任命国际劳工局局长;制定每年的预算;决定设立国际劳工组织某些机构及召开各种会议,并确定所设机构的成员和职能等。
(3)国际劳工局
国际劳工局是国际劳工组织的常设机构,也是大会的理事会及其他会议的秘书处,对理事会负责。
主要职责:起草公约、建议书及有关文件和报告,以作为大会和专门会议所必需的背景材料,并执行大会和理事会的决议;征聘和指导国际劳工组织在世界各地进行技术合作的专家;发行各种专门性出版物和期刊;与各国政府有关部门、工人和雇主组织保持联系并进行合作;促进公约的有效实施。国际劳工局设在日内瓦,设局长总管其事,并派国际公务员和技术援助专家在世界各国工作。
(三)国际劳工组织与中国的关系
中国是国际劳工组织的创始国之一,1944年起又成为该组织的常任理事国。
新中国成立以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由台湾国民党政府占据该组织席位。
1971年10月联合国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同年11月16日,国际劳工组织理事会恢复了新中国的席位。1983年以来,截至2010年9月,中国陆续批准了25个国际劳工公约。
三、国际劳动立法的形式与内容
(一)国际劳动立法的形式
国际劳工组织的劳动立法是国际劳动立法最主要的来源。
1.国际劳工组织的劳动立法的形式
(1)国际劳工组织章程。该章程在其序言和不可分割的附件《费城宣言》里,确认了处理劳动问题的总的原则。
(2)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3)国际劳工组织的决议和会议结论。
(4)对国际劳工组织章程以及公约的解释和“判例法”。
2.其他国际劳动立法的形式
主要包括:
(1)联合国文件尤其是联合国关于人权问题的某些文件;(2)区域性组织的文件;(3)双边条约、多边条约等。
(二)国际劳动立法的内容
1.主要内容
(1)关于劳动者基本权利的规定;(2)关于就业政策、职业介绍、职业保障方面的规定;
(3)关于最低工资、工资保障的规定;(4)关于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的规定;
(5)产于各类职业安全与卫生的规定;(6)关于童工和未成年工保护的规定;
(7)关于疾病、年老、失业及综合性社会保障方面的规定;(8)关于集体谈判与集体合同的规定;
(9)关于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的规定;(10)关于劳动检查与劳动行政方面的规定等。
【注意】涉及劳动者基本人权方面的内容为“核心劳动标准”,包括:结社自由权、集体谈判权、平等就业权、反对强迫劳动、禁止使用童工及男女同工同酬等。
这些“核心劳动标准”主要体现在以下四大类的八项国际劳工公约中:
第一类:关于自由结社与集体谈判的公约:
(1)1948年《结社自由与保护组织权公约》。(2)1949年《组织权与集体谈判权公约》。
第二类:关于废除强迫劳动的公约:
(1)1930年《强迫劳动公约》。(2)1957年《废除迫劳动公约》。
第三类:关于平等权方面的公约:
(1)1958年《(就业与职业)歧视公约》。(2)1951年《同工同酬公约》。
第四类:关于禁止使用童工方面的公约:
(1)1973年最低就业年龄公约。(2)1999年《禁止和立即行动消除最恶劣形式的童工劳动公约》。
2.我国批准的公约
上述八大国际劳工公约中,我国批准了四个:1951年《同工同酬公约》、1973年《最低就业年龄公约》、1999年《禁止和立即行动消除最恶劣形式的童工劳动公约》和1999年《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
第四节劳动法基本原则
一、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国家在劳动立法中所体现的指导思想和在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劳动法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劳动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主导整个劳动法体系。
二、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条件
(1)必须贯穿劳动法律条文始终,体现劳动立法的核心和灵魂。
(2)必须是执法的基本准则,具有劳动法律规范的最高效力。
(3)必须在指导劳动立法和约束劳动执法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4)必须对劳动立法、劳动守法和执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三、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确认依据
1.宪法。
2.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应以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对劳动法的基本要求为依据,即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必须来源和植根于现实,并正确反映劳动领域的基本现状和发展根本。
3.劳动法的基本原则还应以对劳动者倾斜保护理论为依据。
四、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一)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在我国劳动法中体现在个方面:
1.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在各个劳动环节中的具体权利。
2.《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具体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劳动义务,如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等。
3.在特定情形下,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利益保护出现冲突时,应注重保护劳动者的利益。
(二)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我国《劳动法》第46条第1款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在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同时,要求兼顾公平救助原则:
《宪法》第45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劳动法》第70条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三)坚持劳动者平等竞争与公平保护原则
1.我国劳动法首先明确规定了劳动者有平等的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2.劳动法在坚持劳动者平等竞争原则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对劳动者的公平保护。劳动者在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卫生保护、劳动保险、职业培训、劳动争议处理等方面一律平等地受到劳动法律、法规的保护。
《劳动法》第14条规定:“残疾人、少数民族人员、退出现役的军人的就业,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
(四)实行劳动行为自主与劳动基准制约相结合的原则
1.用人单位享有法律赋予的劳动管理自主权、劳动分配自主权及辞退权,劳动者自愿接受用人单位的条件。
2.国家制定劳动标准,明确规定劳动的基本条件,以制约用人单位的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五)坚持法律调节与“三方”对话相结合的原则
1.三方性原则,指政府、工会组织、用人单位组织三方在平等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机制,共同对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劳动立法、经济与社会政策的制订、就业与劳动条件、工资水平、职业培训、社会保障、职业安全与卫生、劳动争议处理以及对产业行为的规范与防范等)进行规范和协调处理。
2.我国现行的《劳动法》、《工会法》以及《集体合同规定》、《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规章中规定了三方机制运作的基本框架。
3.三方性原则也在我国法治的实践中得以运用:
(1)建立了国家级协调劳动关系的三方机制。(2)省级三方机制全部建立。
4.我国贯彻三方性原则仍存在很大不足之处。(简答题)
(1)三方机制相关法律不完善;(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主体的代表性须进一步增强;
(3)三方机制运行的社会影响力不大;(4)通过三方机制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有待提高。第二章劳动法律关系第一节劳动法律关系概述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
(一)概念
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依据劳动法律规范而形成的劳动权利与劳动义务关系。
(二)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联系和区别
1.联系
(1)劳动关系是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基础,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
(2)劳动法律关系反映和影响劳动关系,使劳动关系日趋完善。
(3)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法律规范在指引、调整劳动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社会内容和法的形式的统一。
2.区别区别劳动关系劳动法律关系范畴不同经济基础、内容范畴上层建筑、形式范畴前提不同劳动过程劳动法律规范内容不同劳动法定权利义务范围不同相对广泛相对狭小法律效果不具有法律效果具有法律效果【提示】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关系的区别和联系可能以简答题形式考核。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分类
1.根据用人单位的性质为标准分类。
将劳动关系划分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的劳动法律关系。
2.根据劳动法律关系是否具有涉外因素分类。
将劳动法律关系分为国内劳动法律关系和涉外劳动法律关系。涉外劳动法律关系指在主体、客体和内容方面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涉外因素或称具有外国成分的劳动法律关系。
涉外劳动法律关系的涉外因素包括以下情形:
(1)主体的一方或双方是外国的自然人或无国籍人。
(2)该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具有涉外因素。
(3)产生、变更或者消灭劳动关系的法律事实发生在国外。
3.根据劳动法律关系表现形式不同分类。
可划分为典型劳动法律关系和非典型劳动法律关系。
三、劳动法律关系的法律特征
(一)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特定性
1.劳动者(自然人)
(1)达到法定年龄(2)具有劳动能力(3)自愿参加劳动
2.用人单位
(1)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3)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4)基金会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之间平等性和隶属性交错共存
(三)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体现了国家与当事人的双重意志
(四)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表现为兼有人身性与财产性的特定的劳动行为和财物
(五)劳动法律关系围绕劳动者的保护展开
四、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
(一)劳动者
1.劳动者的法律含义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取收人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自然人。包括本国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2.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概念
劳动权利能力是劳动者依法享受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资格。
劳动行为能力是劳动者能以自己的行为参与劳动法律关系,实际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
劳动者要具有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应当具有如下条件:
(1)达到法定年龄。
劳动法第十五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具有劳动能力。
①完全劳动能力:身体健康、智力健全
②有部分劳动能力:因生理状况不能提供正常劳动,但又没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视为有部分劳动能力的人
③无劳动能力:因生理状况不能劳动的,视为无劳动能力的人
3.劳动者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的特点
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与其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相比:
(1)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是统一的。劳动者的民事权利能力从出生之日起即开始享有,直到死亡之日方告终止,劳动者的民事行为能力则受年龄与健康条件的限制。
(2)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具有不可分割性。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劳动者也可以委托他人代理自己行使民事行为能力,参与民事法律关系。
(3)劳动者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要受到一定限制
(4)劳动者在运用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实现劳动权利时,已经参加了某一种劳动法律关系,一般不能再参加另一种劳动法律关系。劳动者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不限定在一种民事法律关系中行使。
(二)用人单位
1.用人单位的概念和种类
(1)概念
用人单位是指依法招用和管理劳动者,并按法律的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向劳动者提供劳动条件,进行劳动保护,并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组织。
(2)种类
①中国境内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
②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
③基金会等
④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2.用人单位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概念
用人单位劳动权利能力,是指用人单位依法享有用人权利和承担用人义务的资格。
制约用人单位劳动权利能力范围的主要因素有:
(1)职工编制定员。
(2)职工录用基本条件。
(3)最低工资标准。
(4)工时休假制度与劳动安全卫生标准。
(5)社会保险。
用人单位劳动行为能力,是指用人单位依法能够以自己的行为实际行使用人权利和履行用人义务的资格。
3.用人单位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的特点
用人单位的劳动权利能力、劳动行为能力与其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相比较,有受国家的干预较严格的特点。用人单位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相对来讲意思自治成分较大。
五、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
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劳动法主体依法享有的劳动权利和承担的劳动义务,亦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法律关系内容中的劳动权利是指劳动法主体依法能够为一定行为和不为一定行为或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和不为一定行为,以实现其意志或利益的可能性。
劳动法律关系内容中的劳动义务是指劳动法主体根据法律的规定,为满足权利主体的要求,劳动过程中履行某种行为的必要性。
六、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
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中主体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具体表现为一定的劳动行为和财物。
劳动行为,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实施的行为。
财物,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中体现双方当事人物质利益的实物与货币
七、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一)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概念
1.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是指劳动法主体之间为实现一定的劳动过程,依照劳动法规,通过劳动合同而设立的劳动权利与劳动义务关系。
2.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劳动法主体间已经形成的劳动法律关系。由于一定的客观情况的出现而引起法律关系中某些要素的变化。
3.劳动法律关系的消灭,是指劳动法主体间的劳动法律关系依法解除或终止,亦即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的消灭。
(二)劳动法律事实
1.劳动法律事实的概念
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是通过一定的法律事实而引起的。所谓劳动法律事实,是指劳动法规定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一切客观情况。
2.法律事实的分类
按照它们的发生是否以行为人的意志为转移,可以分为行为和事件。
(1)行为。
行为是指劳动法规定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人的意志活动,包括作为与不作为。
按照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可以将行为分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
(2)事件。
劳动法律事实的事件,是指不以行为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
包括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①自然现象:地震、洪水以及劳动者的人身伤残、疾病、死亡等;
②社会现象:战争、动乱等。
第二节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一、就业权
就业权,也称狭义的劳动权或工作权,是指具有劳动能力、达到法定就业年龄的劳动者有获得劳动机会的权利。它是劳动基本权的核心。
1.就业自由。2.就业平等。3.就业促进。4.解雇限制。
二、劳动报酬权
劳动报酬权是指劳动者享有通过劳动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包括报酬协商权、报酬请求权和报酬支配权。
三、休息权
休息权是指劳动者经过一定时间的劳动之后,获得充分的休息的权利。
四、职业安全权
职业安全权,又称劳动安全卫生权,是指劳动者在职业劳动中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获得保障,从而免遭职业危害的权利。劳动保护权的基础是人的生命和健康的权利,劳动保护权是最基本的人权的体现。
五、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权
职业技能培训是指对具有劳动能力的未正式参加工作的劳动者和在职劳动者进行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教育和训练,包括就业(包括再就业)前的培训和在职培训。
六、生活保障权
生活保障权亦称享受社会保险权或物质帮助权,指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有权依法获得物质帮助,以保证劳动者在生、老、病、死、伤、残等情况下,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生活需要。
七、结社权与集体协商权
1.结社权是法律赋予劳动者通过代表自己利益的团体(工会)来保护其经济与社会利益的权利。
2.集体协商权,是指代表劳动者的工会代表与雇主或雇主组织的代表进行谈判协商.从而签订有关劳动条件的集体协议(合同)的权利。
八、合法权益保护权
合法权益保护权,是指劳动者有权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通过协商、申请调解、提请仲裁和提起诉讼,排除侵害行为,并使由此而受到的损失得到补偿。
第三节劳动者的基本义务
一、全面履行劳动义务
《劳动法》第3条第2款规定: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
完成劳动任务,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后,依据劳动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给付的活动。
二、不断提高劳动技能
《劳动法》第3条第2款规定:劳动者应当提高职业技能。
三、认真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范
《劳动法》第56条第1款明确规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劳动安全卫生的保障既是国家和用人单位的责任,也是劳动者的义务。
四、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劳动法》第3条第2款规定:劳动者必须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规定的劳动者有参加社会保险的义务、劳动者有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义务等。如:参加社会保险、保守商业秘密等。第三章就业促进制度第一节就业与就业促进一、劳动就业的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
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在法定劳动年龄内自愿从事某种具有一定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劳动。
(二)特征
1.就业的主体必须符合法定的就业年龄2.就业的主体必须具有劳动能力
只有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完全劳动能力或部分劳动能力者,才能成为就业的主体。
3.就业必须是出自就业主体的自愿4.就业必须是一种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或有益于社会的劳动
5.就业必须使就业主体能够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
二、就业促进
(一)就业促进的目标
1.就业促进的目标是实现充分就业。
2.我国政府就业促进的主要任务:
(1)通过反周期的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来提高有效需求,扩大就业机会就业促进来消灭周期性失业。
(2)通过实行城乡统筹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引导农业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来消灭市场分割性失业。
(3)通过采取有效的就业服务、职业教育和培训措施来使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降到最优的水平(达到最优的自然失业率的水平)。
(二)就业促进方针
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就业促进。
《就业促进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多渠道扩大就业。
第二节就业促进的权利义务主体
一、就业促进的义务主体
(一)政府
政府是就业促进的最主要义务主体。
1.这是劳动力市场健康运行的必然要求2.这是控制失业率、维护社会安全的需要
3.这是解决我国人口大国就业形势严峻的必然要求
(二)用人单位、人力资源市场中介机构、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以及相关的社会团体
(1)“人力资源市场”是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协调各方面意见后确定的表述,是对原有的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毕业生就业市场等各类市场的总概括。
(2)人力资源市场中介机构包括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职业中介机构。
(3)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包括职业教育和培训各类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等。
(4)相关的社会团体包括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它们协助人民政府开展就业促进工作。
二、就业促进的权利主体
(一)就业促进的权利主体范围的界定
1.需要通过建立劳动关系以获得劳动报酬为目的的劳动者
2.不需要通过建立劳动关系以获得一定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为目的非劳动法上的劳动者
(二)就业促进的权利主体的条件
(1)其必须符合法定的就业年龄;(2)其必须具有劳动能力;
(3)其就业必须是自愿;(4)其就业必须是一种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或有益于社会的劳动;
(5)其就业的直接目的是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人。
(三)就业促进的权利主体的义务
劳动者首先应该以个人的手段与方法通过个人自主努力在用人单位获得就业机会。
第三节政府就业促进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就业促进工作协调机制
1.国务院建立全国就业促进工作协调机制,研究就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协调推动全国的就业促进工作,并明确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具体负责全国的就业促进工作。
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就业促进工作的需要,建立就业促进工作协调机制,协调解决本行政区域就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共同做好就业促进工作。
二、建立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就业促进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三、建立较完整的就业促进的政策支持体系
(一)实行有利于就业促进的产业政策(二)实行有利于就业促进的财政政策(三)实行有利于就业促进的税收政策
国家对符合法定条件的企业和人员依法给予税收优惠:
1.吸纳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失业人员达到规定要求的企业;
2.失业人员创办的中小企业;安置残疾人员达到规定比例或者集中使用残疾人的企业;
3.从事个体经营的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失业人员;4.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
5.国务院规定给予税收优惠的其他企业、人员;6.对从事个体经营的失业人员和残疾人免除行政事业性收费。
(四)实行有利于就业促进的金融政策
(五)实行统筹就业政策
1.实行城乡统筹的就业政策2.实行区域统筹的就业政策3.实行群体统筹的就业政策
(六)实行有利于灵活就业的劳动和社会保险政策
(七)实行失业保险就业促进政策
国家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依法确保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并促进其实现就业。
四、维护公平就业,禁止就业歧视
(一)政府维护公平就业的责任(二)规范用人单位和职业中介机构的行为
(三)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四)保障各民族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劳动权利
(五)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利(六)保障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的平等就业权
(七)保障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八)劳动者受到就业歧视时的法律救济途径
五、加强就业服务和管理
(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发展人力资源市场方面的职责
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劳动者就业提供服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鼓励社会各方面依法开展就业服务活动,加强对公共就业服务和职业中介服务的指导和监督,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
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及相关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完善市场信息发布制度。
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职业中介机构提供公益性就业服务的,按照规定给予补贴。国家鼓励社会各界为公益性就业服务提供捐赠、资助。
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对职业中介机构的管理,鼓励其提高服务质量,发挥其在就业促进中的作用。
(二)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设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劳动者免费提供就业服务。
2.公共就业服务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从而明确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经费保障。
3.为了区别经营性服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不得举办或者与他人联合举办经营性的职业中介机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举办的招聘会,不得向劳动者收取费用。
(三)规范对职业中介机构的管理
1.加强对职业中介机构的管理,鼓励其按照诚实信用、公平、公开的原则提高服务质量,发挥其在就业促进中的作用。
2.设立职业中介机构,应当依法办理行政许可,经许可的职业中介机构,应当向工商行政部门办理登记;未经依法许可和登记的机构,不得从事职业中介活动。
3.设立职业中介机构的条件,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原则、职业中介机构的禁止性行为。
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不得举办或者与他人联合举办经营性的职业中介机构。
5.国家对外商投资职业中介机构和向劳动者提供境外就业服务的职业中介机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四)建立失业预警制度
(五)开展就业和失业调查统计工作
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开展职业培训
(一)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总方针
(二)各级人民政府在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方面的职责具体包括六个方面:
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制订并实施职业能力开发计划。
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统筹协调,鼓励和支持各类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依法开展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鼓励劳动者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
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鼓励、指导企业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
4.国家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劳动预备制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有就业要求的初高中毕业生实行一定期限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使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者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
5.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开展就业培训,帮助失业人员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其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失业人员参加就业培训的,按照有关规定享受政府培训补贴。
6.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和引导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者参加技能培训,鼓励各类培训机构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者提供技能培训,增强其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三)企业在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方面的职责
(四)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在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方面的职责
(五)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职业技能鉴定包括技术业务理论(应知)和操作技能(应会)两项内容,将国家职业资格分为初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并实行逐级考核鉴定。
七、实施就业援助
(一)就业援助的对象
(二)就业援助的措施
1.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等途径,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
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加强基层就业援助服务工作,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重点帮助,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和公益性岗位援助;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技能培训、岗位信息等服务。
3.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应当优先安排符合岗位要求的就业困难人员。被安排在社区公益性岗位工作的,按照国家规定给予岗位补贴。
4.各级人民政府采取特别扶助措施,促进残疾人就业,并要求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
(三)对城市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
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采取多种就业形式,拓宽公益性岗位范围,开发就业岗位,确保城市有就业需求的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
2.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就业援助中的具体职责。
(四)对就业压力大的特定地区的扶持
【提示】此部分内容可能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考生需注意。劳动合同制度【提示】本章是考试的重点章,考生需要注意把握劳动合同的订立等内容。
第一节劳动合同概述
一、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一)劳动合同的概念
立法上定义: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劳动合同立法定义中的“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实际上就是指双方当事人劳动权利义务关系的确立、更变、终止。
(二)劳动合同的特征
劳动合同除具有一般合同如平等性、自愿性等特征外,还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主体的特定性2.主体地位上的从属性
3.劳动权利义务条款具有较强的法定性4.劳动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
5.劳动合同的目的在于劳动过程的实现,而不单纯是劳动成果的给付
二、劳动合同的作用
(一)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形式
(二)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有效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
(三)劳动合同有利于防止和减少纠纷
三、我国劳动合同的立法概况
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劳动合同法》,该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2008年9月18日,国务院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4月发布《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6年8月发布《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2010年7月发布《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四、劳动合同的种类
(一)以合同期限为标准的分类
劳动合同可分为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也称为定期劳动合同,是指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一个明确的合同期限,期限届满可以依法续订,否则就终止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劳动合同种类。
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也称为不定期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14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
(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
(3)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39条和第40条第1项、第2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双方当事人把完成某一项工作或劳动任务作为劳动关系的存续期间,约定任务完成后合同即自行终止的劳动合同。
它一般适用于铁路、公路、桥梁、水利、建筑以及工作无连续性的特定项目,比如“工程筹备期间”、“农副产品收购期间”、“旅游团滞留期间”等,均可能成为劳动合同的有效期限。
(二)根据用工形式的不同来分类
劳动合同可分为典型劳动合同、非典型劳动合同。
典型劳动合同是依据《劳动合同法》的一般规定,而订立的劳动合同,主要指上述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非典型劳动合同就是依照《劳动合同法》的特别规定,而订立的劳动合同。
(三)按照劳动合同的存在形式进行的分类
劳动合同可分为书面劳动合同、口头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全日制用工的,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五、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
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
1.主体不同
劳务合同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劳动合同主体特定,一方只能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只能是自然人劳动者。
2.主体法律地位不同
劳务合同的主体无论在合同签订前或合同履行中,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都是平等;
劳动合同双方在签订合同前和过程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地位平等;在劳动合同签订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存在管理和被管理关系。
3.内容不同
劳务合同所追求的目标是物化的或非物化的劳动成果;
劳动合同虽然也涉及具体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但一般不是劳动合同之根本目标,其根本目标应是劳动者提供的劳动行为,即劳动者在一定劳动条件下的具体劳动过程。
4.劳动风险承担不同
在生产资料的使用归属上,劳务合同中劳务提供者所使用的生产资料由自己来提供,而且承担生产资料与劳务活动相结合中所带来的各种风险;
劳动合同中劳动者使用的生产资料由用人单位来承担,劳动者不承担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各种风险。
5.酬金计算和反映的性质不同
劳务合同的酬金计算以市场价格来衡量,其支付方式及次数由双方约定;劳动合同的报酬计算以法律的规定以及当事人约定来衡量,其支付方式及支付时间受到劳动法律、法规的严格制约。
6.适用法律不同
劳动合同适用劳动法律、法规调整。劳务合同主要由民法调整。
第二节劳动合同的订立、内容和效力
一、劳动合同的订立
(一)劳动合同订立的概念和原则
劳动合同的订立,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经过相互选择和平等协商,就劳动合同条款达成协议,从而确立劳动关系和明确相互权利义务的法律行为。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1.合法原则
合法原则亦称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原则,它是劳动合同有效的前提条件。
(1)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必须具备法定资格。
劳动者成为劳动合同的当事人(除法律特别规定者外)必须年满16周岁和具有劳动能力。
(2)劳动合同的内容必须合法。
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确定具体的劳动权利义务时,不得违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3)劳动合同的形式要合法。
除非全日制用工外,劳动合同需要以书面形式订立。
2.公平原则
3.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
平等,是指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
自愿,是指劳动合同的订立,完全出于合同当事人的意愿,任何一方不得强制对方接受某种条件,第三人也不得干涉劳动合同的订立。
协商一致,是指在订立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劳动合同订立与否、劳动合同内容如何,应当在双方当事人以协商的方式达成一致意见的基础上确定。
4.诚实信用
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当事人在订立、履行合同,以及劳动合同终止后的全过程中,都要诚实、讲信用,相互协作。
(二)劳动合同订立的程序
1.要约
要约,是指劳动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提出的订立劳动合同的建议。
要约人可以是用人单位,也可以是劳动者。
要约的内容应当包括:订立劳动合同的愿望、订立劳动合同的条件以及要求对方考虑答复的期限。
订立劳动合同的要约,是一种法律行为,对要约人产生一定的法律约束力。要约人在要约有效期内不得随意撤销要约,也不得拒绝受要约人的有效承诺。
2.承诺
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对劳动合同的要约内容表示完全的同意和接受,即受要约人对要约人提出的劳动合同的全部内容表示赞同,而不是提出修改,或者部分同意,或者有条件的接受。
一般要约一经承诺,写成书面合同,经双方当事人签名盖章,合同即告成立。
依法成立的劳动合同,从合同成立之日或者合同约定生效之日起就具有法律效力。
(三)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
劳动合同的形式,是劳动合同内容存在的方式,即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外部表现。劳动合同形式有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之分。
1.全日制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劳动合同法》第10条第1款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2.应该而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情况的处理
(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2)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如果在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了书面劳动合同,其行为即不违法。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3)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4)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我国《劳动合同法》第82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我国《劳动合同法》第47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这里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1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5)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1个月的次日至满1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我国《劳动合同法》第82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3.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形式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69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合同既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协议。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非全日制用工具有简易性、多样性的用工特点,这类劳动关系以口头协议形式确立,较为直接、简便、快速。
(四)劳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劳动合同当事人的先合同义务
(1)用人单位如实向劳动者说明岗位用人要求、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社会保险、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治措施和待遇、规章制度等情况。有些地方立法还要求这种说明应采用书面形式或者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2)订立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劳动者牟取不正当利益,不得向劳动者收取抵押金、抵押物、定金或者其他财物,不得强迫劳动者集资入股,也不得扣押劳动者的身份证等证件。
(3)劳动者应当如实向用人单位提供本人身份证和学历、就业状况、工作经历、职业技能、健康状况等证明。
(4)用人单位必须尊重劳动者的个人隐私权,不可以任意询问劳动者与应聘工作无关的个人情况,而且对因为招聘而获悉的劳动者个人信息,负有保密的义务。
2.劳务派遣用工形式
我国《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作出了规范:
(1)规范劳务派遣单位的设立。只有依法设立的能够独立承担民事法律责任,且具备一定经济实力以承担对被派遣劳动者义务的公司法人才能专门从事劳务派遣经营。
(2)对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作出特别规定。
(3)针对存在劳动关系三方主体的特殊情形,除了明确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承担用人单位义务外,还规定了用工单位应当履行的义务。
(4)明确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的关系。
(5)针对劳务派遣的特殊性,对被派遣劳动者的权利作了一些特别规定。
(6)限定劳务派遣岗位的范围。规定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7)规定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二、劳动合同的内容
(一)必备条款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3.劳动合同期限
劳动合同期限,指合同的有效期间,即劳动权利义务关系的存续期限。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3种,由双方当事人协商选择采用。
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工作内容,是指劳动者应为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包括工作岗位与工作任务和要求。
工作地点是劳动合同的履行地,是劳动者从事劳动合同中所规定的工作内容的地点,劳动者有权在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时知悉自己的工作地点。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工作时间是指劳动者用来完成其所担负的工作任务的时间。
休息休假是指劳动者按规定不必进行工作而自行支配的时间。休息休假的权利是每个国家的公民都应享受的权利。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约定休息休假事项时应当遵守《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6.劳动报酬
劳动报酬是指劳动者参加社会劳动,按约定标准,从用人方取得的劳动收人。
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主要以货币的形式实现,其中工资是劳动报酬的基本形式,奖金与津贴也是劳动报酬的组成部分。
7.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一般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社会保险由国家强制实旌,因此成为劳动合同不可缺少的内容。
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劳动保护,是指用人单位为了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预防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而采取的有效措施。
劳动条件,是指劳动者完成劳动任务的必要条件。
职业危害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如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而对生命健康所引起的危害。
(二)可备条款
可备条款,也称约定条款,是指在必备条款之外,双方当事人根据具体情况,在协商一致基础上确定的条款。
《劳动合同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1.试用期条款
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为相互了解、选择而依法约定的考察期。试用期多规定于初次就业、新上岗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限应遵守以下规定:
(1)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2)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就同一岗位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3)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3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4)试用期的法律意义。
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我国《劳动合同法》第39条和第40条第1项、第2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2.服务期条款
服务期条款是指双方当事人约定,由用人单位提供其专项培训待遇的劳动者,必须为用人单位服务满约定的期限,期限内不得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条款。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劳动合同期满,但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22条的规定约定的服务期尚未到期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服务期满;双方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了服务期,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38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不属于违反服务期的约定,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因劳动者过错被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应当按照服务期协议的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这样可以避免实践中部分劳动者故意制造可被解雇的事由诱使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达到规避服务期约定的目的。
【注意】服务期条款的概念可能以名词解释形式考核。
3.保密条款
劳动过程涉及商业秘密的,当事人应当对有关保密事项在劳动合同中加以明确规定,使之成为劳动合同的一项条款。
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
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4.补充保险
补充保险是指除了基本社会保险以外,用人单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劳动者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补充保险由用人单位自愿实行,国家不作强制的统一规定。
5.福利待遇
福利待遇包括住房补贴、通讯补贴、交通补贴、子女教育等。
6.竞业限制条款
竞业限制条款是限制劳动者在合同关系消灭后的一定期问内参与或者从事与原用人单位同业竞争的活动,以保守原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的合同条款。
(1)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2)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3)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竞业限制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2年。
7.违约金和赔偿金条款
以劳动合同对劳动者的违约行为约定违约金,只限定在三种情形,即服务期、竞业限制和保守商业秘密。
赔偿金,《劳动合同法》的第86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被确认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三、劳动合同的效力
(一)劳动合同的成立与生效
1.劳动合同的成立
劳动合同的成立是指劳动合同的缔约双方当事人因意思表示一致而达成合意的客观状态。
劳动合同的成立需要具备三个要件:
(1)双方当事人作出完整的意思表示;
(2)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以订立劳动合同为目的,并能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
(3)当事人的意思表示须一致。
2.劳动合同的有效(生效)
劳动合同的有效(生效)是指依法成立的劳动合同,对当事人双方产生法律约束力。
劳动合同的有效(生效)须符合下列条件:
(1)合同的主体必须合法;
(2)合同的内容和形式必须合法;
(3)订立合同的程序必须合法;
(4)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对比劳动合同的成立要件和有效(生效)要件,我们会发现:劳动合同的成立并不完全等同于劳动合同的有效(生效),依法成立的劳动合同为有效合同,绝大多数劳动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是同时发生的,也有一些劳动合同因未依法成立而无法有效(生效),这里的“依法”的“法”是指强制法和任意法皆可。
(二)劳动合同的无效
1.无效劳动合同的概念
无效劳动合同,是指当事人违反法律、法规或违背平等、自愿原则签订的对当事人全部或部分不产生法律约束力的劳动合同。
2.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
按照我国《劳动法》第18条和第35条、《劳动合同法》第26条的规定,以下劳动合同为无效劳动合同:
(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劳动合同。
(2)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其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的劳动合同。
(3)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劳动合同。
无效劳动合同,按其无效程度,分为全部无效和部分无效两种。
全部无效是指合同整体无效,包括两种情况:
一是劳动合同的内容全部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二是尽管劳动合同中只有部分内容无效,但无效部分足以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导致全部无效的后果。
部分无效是指劳动合同中某些条款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但并不影响其他条款的履行,只需认定该项条款无效,其余条款仍为有效。
(4)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机关。
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机关,必须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
《劳动法》第18条第3款规定:“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劳动合同法》第26条第2款规定:“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3.无效劳动合同的处理
(1)取消全部无效的劳动合同。
取消全部无效的劳动合同是指对全部无效的劳动合同应停止其继续履行,并予以废止。
(2修改部分无效劳动合同。
修改劳动合同的处理方式,适用于被确认部分无效的劳动合同及程序不合法而无效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部分条款被确认无效,并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须对其无效的部分予以修正,使其合法有效。
(3)赔偿损失。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86条作了如下规定:“劳动合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领导听评课记录
- 始兴县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土建计量》模拟试题含解析
- 萍乡市安源区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土建计量》统考试题含解析
- 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课件】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培训
- 历史规律与社会进步模板
- 大庆景园中学《整式的除法》课件
- 蓝色商务风汽车行业商业计划书模板
- 《火用分析基础》课件
- 《文献检索新思维》课件
- 《水浒传》第六十一回好句赏析
- 《世界遗产背景下的影响评估指南和工具包》
- 5G-无线网络规划概述课件
- 地理澳大利亚介绍课件
- ICT基本原理-课件
- 气排球教学计划5篇
- 电网检修工程预算定额
- 关于药店医保整改报告范文六篇
- 六年级上册英语说课稿-Unit6 There are four seasons in a year Lesson 35-36|人教(精通)
- 2023全国高校体育单招考试英语模拟试卷试题汇编(五套卷)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