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2专题7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0讲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和曲折发展课时跟踪含解析人民版_第1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2专题7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0讲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和曲折发展课时跟踪含解析人民版_第2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2专题7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0讲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和曲折发展课时跟踪含解析人民版_第3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2专题7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0讲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和曲折发展课时跟踪含解析人民版_第4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2专题7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0讲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和曲折发展课时跟踪含解析人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模块二专题七第20讲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和曲折发展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5届河南天一大联考中学毕业班阶段测试六,29)1893年,《北华捷报》称“现在华茶在英国只是作为一种充数之物……很多茶商承认他们现在已经不卖华茶。”这反映出当时()A.英国对茶叶需求降低B.英国对中国实行贸易壁垒C.中国茶叶出口的衰减D.华茶在英国面临竞争压力解析:选D“1893年,《北华捷报》称‘现在华茶在英国只是作为一种充数之物……很多茶商承认他们现在已经不卖华茶’”体现了中国茶叶在英国的销售状况,说明中国茶在英国遭受到竞争压力,故选D项;“现在华茶在英国只是作为一种充数之物”无法推断英国对茶叶的需求状况,解除A项;“很多茶商承认他们现在已经不卖华茶”无法看出贸易壁垒的证据,解除B项;“现在华茶在英国只是作为一种充数之物”只能说明英国对华茶需求下降,不能说明中国茶叶出口衰减,解除C项。2.(2025届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7)下图为近代中国1860~1921年出口贸易变动示意图,该图反映出()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保持顺差B.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根深蒂固C.列强逐步扩大对华商品输出D.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加深解析:选D据材料可见19世纪60年头至20世纪20年头中国出口贸易净值逐年增加,结合史实可知,近代以来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与材料中状况吻合,故选D项;材料中仅能看到出口看不到进口,无法推断顺逆差,解除A项;材料中明显可见出口净值逐年增加,解除B项;材料仅能看出中国出口,无法推断中国的进口贸易状况即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解除C项。3.(2025届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8)清朝光绪年间,有官员奏曰:“洋人船炮之巧愈出愈奇,不谙礼仪……惟以力之强弱争为雄长。”也有官员说:“泰西各国,一切政事皆无足取法,惟武备则极力讲求,武备亦无足取法,惟‘船坚炮利’四字则精益求精。”由此可见,当时官员()A.仍沉醉在天朝上国迷梦之中B.认为西方政事无足取法C.对西方文明的相识较为肤浅D.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解析:选C材料中当时官员认为西方“惟以力之强弱争为雄长”“惟‘船坚炮利’四字则精益求精”,可知他们对西方的相识仍旧停留在“器物”层面,比较肤浅,故选C项;材料中的西方官员已经相识到了西方的武备强于中国,解除A项;材料中官员所说西方政事无足取法无法概括本题材料的全部内涵,解除B项;材料仍体现了关注西方“器物”的狭隘视角,未摆脱洋务运动仅求“中体西用”的局限,解除D项。4.(2025届广东汕头三模,28)1895年,清政府公开表态:“宜破除成见,使官商不分畛域。”;1898年又颁布了《振兴工艺给奖章程》;1903~1907年间多次颁布对办厂经商者的详细嘉奖方法。这反映了()A.中体西用思想仍占主流B.民族资产阶级的力气增长C.传统四民秩序基本解体D.清朝统治者近代意识增加解析:选D材料信息表明,中日甲午斗争后清政府渐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说明清政府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状况下,相识到发展工商业的重要性,而工商业的发展是经济近代化的表现,所以这些做法说明清政府近代意识渐渐增加,故选D项;材料只是论及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而这一做法并未体现中体西用思想,解除A项;材料论述的是清政府实行嘉奖发展工商业的措施,但是并没有提到这一措施的效果,也并没有提到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状况,解除B项;材料只是提及政府重视商业发展但并未提到商人地位因此而发生变更,所以无法看出四民秩序的解体,且四民秩序的解体是以士阶层的失位为标记的,材料主旨与此不符,解除C项。5.(2025届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5月押题考试,28)下图是1840~1894年间洋(机)纱(此时国内也渐渐起先自己生产机纱)与土纱运用量状况表。这表明当时()A.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B.消费仍以土布为主C.近代化因素在增加 D.国内市场不断扩大解析:选C由图示可知,1840~1894年间,土纱运用量在不断削减,洋(机)纱运用量在不断增加。这表明当时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因素在不断增加,故选C项;据材料1894年自然经济仍占重要地位,没有完全解体,解除A项;数据体现的是运用土纱为主而不是土布,解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纱的运用状况而不是国内市场,解除D项。6.(2025届四川宜宾三模,28)对于洋务运动,有提出“洋务运动的提倡者从未幻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全然没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和现代变革的概念”,也有提出洋务运动“求强”“求富”,引进了机器和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对这一分歧说明合理的是()A.忽视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B.对洋务派追求目标相识不同C.探讨洋务运动的视角不同D.对洋务运动难以客观地评价解析:选C材料中呈现的两种观点看似冲突,实则探讨角度不同,故结论不同,第一种观点从洋务运动的目的动身,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所以“从未幻想要把中国……”,其次种观点则从洋务运动的内容和客观影响动身,认为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和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故选C项;材料中第一种观点认为洋务派“全然没有……现代变革的概念”,其次种观点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都是将洋务运动放在了现代化的世界潮流这一宏观背景下进行探讨的,解除A项;材料中两种观点,前者认为洋务派不是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可知其目标是要维护旧的封建统治,后者提出洋务派“求强”“求富”,可以看出其目标也是实现国家富强、维护清朝统治,解除B项;由所学过的洋务运动的相关史实可知,其次种观点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是对其进行的客观评价,所以对洋务运动不存在难以客观评价的现象,解除D项。7.(2025届河南郑州三模,31)下表是1943年陕甘宁边区土布生产统计,表中数据综合说明当时()布厂(家)织机(架)年产布(匹)占总产量(%)公营231852283220.7合作社营371792200020.0私营501501200010.9民间织户200005333448.4合计20514110116100A.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B.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启动C.个体生产的效率仍较高D.官僚资本挤压私人资本解析:选A据材料“1943年陕甘宁边区土布生产统计表”可看出,此时期既有肯定的公有制经济,还有大量的私营和民间纺织户的存在,这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的表现,再加上材料中布厂110家,织机20514架,年产布110116匹,这都在说明新民主主义经济得到发展,故选A项;社会主义改造始于1953年,而材料是1943年,解除B项;从表中我们能得出个体生产的总产量占比高,但效率低,解除C项;陕甘宁边区不存在官僚资本,解除D项。8.(2025届四川教考联盟高三毕业班三诊,29)下图为中国近代产业资本(这里主要包括近代工矿企业和近代交通运输业)平均年增长率的比较。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A.近代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B.官僚资本因甲午战败而破产C.民族资本企业的发展势头强劲D.列强对华资本输出不断扩大解析:选C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产业资本平均年增长率的比较,由图表可知,1894~1911年,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都有较高的增长,但在1911~1920年,由于国内外局势的变动,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增速缓慢,而民族资本发展较快,所以从1894~1920年间,总体来看,民族资本企业的发展势头强劲,故选C项;近代国民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始终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而非近代产业,解除A项;官僚资本指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洋务运动时期是其雏形,而在中国近代主要指的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以蒋、宋、孔、陈为代表的四大家族,所以官僚资本因甲午战败而破产是错误的,解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近代产业资本平均年增长率的比较,反映不了列强对华资本的输出,解除D项。9.(2025届广西南宁二模,28)20世纪20年头,闻名实业家刘鸿生的“象牌”水泥投放市场,渐渐在上海市场取得巨大的销售优势,但很快受到日本水泥会社等大水泥厂的冲击,并一度有所亏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缘由是()A.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B.近代的中国社会性质确定C.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薄弱D.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程度低解析:选B依据材料可知刘鸿生的民族工业在竞争压制中艰难发展,这主要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确定的,故选B项;依据材料“但很快受到日本水泥会社等大水泥厂的冲击,并一度有所亏损”可知与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无关,解除A项;“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薄弱”不是主要缘由,解除C项;“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程度低”在材料中未涉及,解除D项。10.(2025届贵州适应性考试,30)1929年,国民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税则改革,对须要限制进口的货物提高关税,以爱护本国工业和抑制消费,对某些工业原料降低税率并废除过境税、常关税等。这些措施旨在()A.实现关税主权的独立B.加速官僚资本的膨胀C.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D.刺激中外贸易的发展解析:选C由材料“对须要限制进口的货物提高关税,以爱护本国工业和抑制消费,对某些工业原料降低税率并废除过境税、常关税”可知这些措施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关税主权的独立,解除A项;官僚资本急剧膨胀于抗日斗争时期,解除B项;材料强调国内市场而非中外贸易,解除D项。11.(2025届山东济南高三期末,11)1920年,我国闻名的民族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起先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下图为公司在送别宴会上对留学生提出的要求与希望。其要求与希望反映出当时()A.实业救国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B.中国教化起先趋向近代化C.民族企业已意识到实业人才的重要性D.企业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解析:选C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起先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其要求与希望“心系祖国,中西兼顾,新旧学问交融,以期成为完全之才;学习余暇,调查国外商业发展,随时报告,使我国商业有长足进步”反映出当时民族企业已意识到实业人才的重要性,故选C项;材料只是反映了一个民族企业选派留学生,不能得出实业救国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共识的结论,解除A项;我国教化的近代化始于洋务运动,解除B项;材料中“我国闻名的民族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起先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反映了企业热衷于培育实业人才,解除D项。12.(2025届河南九师联盟高三2月质量检测,30)1945年登记在案的民族工业4382家工厂中,机器、五金、冶炼、电气就达1173家,化学工业中也有一半为重工业。而战前中国的重工业只占整个工业的14.68%,占主导地位的是轻工业。这说明抗战()A.为民族工业内部结构的优化供应机遇B.缩小了东西部民族工业发展差距C.促使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渐渐走向复苏D.变更了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状态解析:选A二战结束前,中国的民族工业数目多、种类齐全,相较于抗战前,1945年重工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说明抗战使得重工业得到较大的发展,故选A项;材料只提及了工业类别,未提及地域分布,解除B项;“工业走向复苏”与史实不符,解除C项;抗战客观上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但并未变更中国落后的状态,解除D项。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5分)(2025届山西太原一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棉花种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4千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楺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一般认为棉花是从南北两路向中原传布的。南路最早出现棉花的地区是海南和澜沧江流域,之后传到闽、粤、川等地区;北路始于西北地区。宋元之际,棉花从南北两路传布到长江和黄河流域广阔地区。到13世纪,北路棉花已传到陕西渭水流域。唐宋以后,人们越来越看出棉花作为絮衬和纺织原料的优越性。《农书》说棉花是“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免绩缉之功,得御寒之益,可谓不麻而布,不茧而絮”,“又兼代毡毯之用,以补衣褐之费”。元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极力征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术书籍,劝民植棉。到了明代,棉花已超过丝、麻、毛,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摘编自于峻极《棉花加工工业发展历史》等材料二鸦片斗争前,中国的棉花和棉布不仅自给,还输出到欧洲、美洲、日本和东南亚地区。美国商人到中国来贩运货物,以土布为主,不仅销到美国,还转销到中、南美洲乃至西欧。19世纪初30年间,从广州运出的土布平均每年在100万匹以上,最多的一年(1819年)曾经达到330多万匹。英国也曾经大量销用中国土布。而两次鸦片斗争后,“中国进口洋布每年约1500万匹,值银3000万两,岁进口之纱,至值银1350万两”。1871~1873年洋纱进口3.7万公担,到1909~1911年增长到132万公担。从1894年至1913年的20年中,土布生产中运用洋纱的比重已经高达73%(包括国内生产的机纱)。“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据方显廷《中国之棉纺织业》等整理(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棉花的特点。(8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评述鸦片斗争前后中国棉纺织业的变更。(12分)(3)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从古代到近代棉花利用的共同价值。(5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楺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可得出由国外传入;依据材料一“宋元之际,棉花从南北两路传布到长江和黄河流域广阔地区”,可得出由边疆地区传入内地;依据材料一“元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极力征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术书籍,劝民植棉”,可得出政府主动推动;依据材料一“到了明代,棉花已超过丝、麻、毛,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可得动身展快速,地位不断上升。第(2)问第一小问变更,依据材料二“中国进口洋布每年约1500万匹,值银3000万两,岁进口之纱,至值银1350万两……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可得出洋布进口增加,土布出口削减;依据材料二“从1894年至1913年的20年中,土布生产中运用洋纱的比重已经高达73%(包括国内生产的机纱)”,可得出纺织分别,且出现机器生产。其次小问评述,依据材料二“中国进口洋布每年约1500万匹,值银3000万两,岁进口之纱,至值银1350万两……1871~1873年洋纱进口3.7万公担,到1909~1911年增长到132万公担”,可得出列强对华输出商品,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依据材料二“土布生产中运用洋纱的比重已经高达73%(包括国内生产的机纱)……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可得出推动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第(3)问依据材料一“棉花作为絮衬和纺织原料的优越性……到了明代,棉花已超过丝、麻、毛,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可得出丰富了衣被材料;依据材料一“棉花种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4千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中”、材料二“中国的棉花和棉布不仅自给,还输出到欧洲、美洲、日本和东南亚地区。美国商人到中国来贩运货物,以土布为主,不仅销到美国,还转销到中、南美洲乃至西欧”可得出推动世界文明的沟通;依据材料二“中国进口洋布每年约1500万匹,值银3000万两,岁进口之纱,至值银1350万两”,可得出带动经济发展。答案:(1)特点:由国外传入;种植范围从边疆推广到内地;政府主动推动;地位渐渐上升;纺织技术先进。(任答四点即可)(2)变更:纺织分别;由手工纺织到机器纺织;土布出口量下降,洋布进口量提高等。(任答两点即可)评价:西方列强入侵和工业文明的传入,一方面破坏了中国传统的手工纺织业,使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另一方面便利了外国向中国倾销棉纺织品,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但客观上有利于向近代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3)价值:丰富了衣被材料;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世界文明沟通。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经济实体的独立运行,主要依据市场须要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