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开展风险分级管控_第1页
企业如何开展风险分级管控_第2页
企业如何开展风险分级管控_第3页
企业如何开展风险分级管控_第4页
企业如何开展风险分级管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风险管控的相关概念.分级管控的依据.风险分类标准.风险评价的方法.风险分级管控的工作程序.风险分级管控的相关表格使用定义与术语危险源危险源——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引自:《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注:危险源,有时称风险源。即危险的源头、源点。如:部位、场所、设施、行为等等。()危险源的构成根源——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等。行为——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作业环境的状态二部分。()危险源的分类第一种分类: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危险源可分为以下四类:

①人的因素;

②物的因素;

③管理的因素;

④环境的因素。人管理物环境第二种分类法:

参照—《企业伤亡事故分类》进行分类,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事故分为类: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

、触电;、淹溺;、灼烫;、火灾;

、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

、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

、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第三种分类法:

可按照事故发生致因理论,把危险源划分为“第一类危险源”(客体-能量或危险物质)和“第二类危险源”(非客体-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或泄漏的因素)两类。

第一类危险源:是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往往是一些物理实体。

第二类危险源:是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或限制破坏或失效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比如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等一些异常现象。

第四种分类方法:()固有风险—设备、设施、场所等本身固有(赋存、带有)的能量(电能、势能、机械能、热能等等);危险物质(氢气、煤气、油品、液氨等)燃烧、爆炸等产生能量或有害物质。()现实风险—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及安全管理缺陷。()潜在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不健全可能导致现实风险发生的各类因素;违背法规及标准规程,如各类人员的安全资格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特种设备检测检验、职业健康安全与消防投入及验收等。风险表述: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早期的给出的定义)表述:发生危险事件或危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风险()=可能性()×后果()●可能性:是指导致事故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发生后能够给企业带来多大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其中任何一个不存在,则认为这种风险不存在。风险的特点:、客观性——有危险源就会伴随风险。、偶然性——风险具有动态性,事故发生需要条件,即不安全行为和隐患的存在不一定在预期时间内产生后果。、损害性——风险的变现会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发生。、不确定性——事故发生可能性与后果会因管理变量而随机变化。尤其是可能性会因管理水平的差异性发生较大的变化。、相对性(或可变性)——承受风险损失的能力不同,对风险的认知就会不同。、可控性——可以从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和减弱事故后果两个方面来削减风险损失。可接受风险根据组织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组织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引自《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注:()安全具有相对性。()风险控制水平只能实现更低,“零风险”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可接受风险与不可接受风险也是相对的。

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区域等的总称。风险点有时亦称风险源,如原料罐区、液氨站、变配电室、危化品仓库;合成氨装置的冷凝器、换热器等等。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风险评价以及根据评价结果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风险分级管控的核心。危险源、事故隐患与重大危险源包含关系、危险源包括事故隐患与重大危险源;、事故隐患是危险源,危险源不一定是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不一定伴随着事故隐患。风险点识别应注意事项、从利于管控的角度出发,包含的内容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如一套装置、一项活动;如加热炉,特定设备的检修。、至少应包含一类能量或危险有害物质;、其风险应是企业需要管控的;低风险的活动或设备、装置、区域等可忽略,如办公活动、电脑。、同类别的设备、装置是否一并识别不能一概而论“合并同类项”;如同一区域的车床(机加工设备)、不同区域不同型号的压力容器,应考虑不同的位置、类型、危险程度等。风险分级管控基本原则: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如:一级、二级风险可由公司直接监管,风险点所在车间总体管控,班组、岗位负责责任范围内容的危险源管控;三、四级风险点可由车间级监管,班组、车间管控;四级可由班组或岗位管控或因风险较小可直接忽略。危险源的辨识定义: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引自:《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说明:简单讲就是找到它,并对有关性质做出判定。()识别危险源的存在:有没有?在哪里?是什么?()确定其特性:状态是好是坏?诱发那种事故?谁会受到伤害?等等。()过程:过程意味这需要先后顺序,即有定义、有标准、有识别的方法;有组织、有人员、有时间、有处置等等。危险源辨识以生产工艺过程为主线进行危险源识别可选用“工作危害分析()法”以动力辅助设施和厂区内及周边环境为基础单元进行危险源识别可选用”安全检查表法”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安全检查表工作危害分析现场观察查阅相关记录询问交谈获取外部信息事故树分析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工作危害分析()()工作危害分析的起源工作分析()的观念很早就已出现在工业及工程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工作分析已在美国企业萌芽,到年代,大部分企业均已实施了工作分析。实施工作分析是企业的一项基础工作,需要扎实有效地开展,做好工作分析会使得管理措施更有针对性。工作危害分析(,)又称作业安全分析(,)、作业危害分解(),是一种定性风险分析方法。方法是美国葛理瑪教授()于年提出的一套防范事故方法。美国安全工程师学会将工作危害分析定义为将工作方法或程序分为各个细项,以了解可能潜在的危害,并定出安全作业的要求。()的特点

——方法简单易行。工作危害分析方法较为直观,分析过程简单,没有复杂的理论推理,便于在班组基层推广。

——该方法不进行风险大小的判定,只需找出危险源并提出治理措施和补偿措施。

——工作危害分析实现了对工作场所和作业活动的全面覆盖。工作危害分析是基于工作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能够全面地识别出生产作业活动中所有可能的风险,并针对可能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应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确定工作危害分析的生产场所和区域;

—对确定的生产场所和区域进行工序(包括辅助设施作业活动分析)划分;

—对每个工序进行工作内容分析;

—确定每进行一项工作内容可能存在的危害类型;

—确认已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中还存在的缺陷和还未采取的控制措施,并提出相应的补偿措施;

—针对工作危害分析结果中属于重大风险的项目,或者存在重大控制措施缺陷的,制定企业的目标和管理方案,并加以实施,从而实现保障安全生产的目的。()进行的工作要求

为确保工作危害分析的有效性,企业应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对企业内各个生产单位的工作危害分析工作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工作危害分析工作尽可能自下而上地开展,这样会更全面地识别出作业现场的工作危害,而不是靠工作小组独自地开展工作,这样容易在针对性和全面性方面发生偏差。

企业应参照以下要求组织开展该项工作:

——组成企业的工作危害工作小组,并确定小组组长;

——组织力量或聘请专家进行方法的培训;

——工作小组进行任务分工。便于小组成员按照专业进行资料准备;

——工作小组应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工作准备。包括有关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事故案例等的资料收集和学习;工作表格等工具的准备等。——为确保分析标准的一致性,小组可以选择一个典型的操作进行工作危害分析试点,全部成员参加,以便大家统一对分析标准的理解。

——企业规模较大时,应要求二级单位成立工作小组,然后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和方法指导,以确保工作危害分析的应用效果。

——在进行工作危害分析时,成员之间应进行充分沟通,确保分析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各级工作小组均应对工作危害分析结果进行确认,防止风险值出现偏差,并对风险控制措施的策划进行确认。

注:如果企业规模较小,人员的安全素质和企业的安全管理基础相对较弱的,开展工作危害分析可以由企业成立的工作小组负责完成。()工作危害分析表方法介绍:在具有潜在危险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以所评价的环境与某些作为参考环境的对比为基础,将作业条件的危险性作为因变量(),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及危险严重程度()作为自变量,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函数式。××根据实际经验他们给出了个自变量的各种不同情况的分数值,采取对所评价的对象根据情况进行“打分”的办法,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其危险性分数值,再按危险性分数值划分的危险程度等级表,查出其危险程度的一种评价方法。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方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修正法(法)

风险是指特定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结合。人们常常将可能性的大小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分别用表明相对差距的数值来表示,然后用两者的乘积反映风险程度的大小,即=。其中: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人身伤害事故和职业相关病症发生的可能性主要取决于对于特定危害的控制措施的状态和人体暴露于危害(危险状态)的频繁程度;单纯财产损失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主要取决于对于特定危害的控制措施的状态和危害(危险状态)出现的频次。控制措施的状态对控制措施的状态——对于特定危害引起特定事故(这里“特定事故”一词既包含“类型”的含义,如碰伤、灼伤、轧入、高处坠落、触电、火灾、爆炸等;也包含“程度”的含义,如死亡、永久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暂时性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仅需急救、轻微设备损失等)而言,无控制措施时发生的可能性较大,有减轻后果的应急措施时发生的可能性较小,有预防措施时发生的可能性最小。控制措施的状态的赋值见表。人体暴露或危险状态出现的频繁程度人体暴露于危险状态的频繁程度越大,发生伤害事故的可能性越大;危险状态出现的频次越高,发生财产损失的可能性越大。人体暴露的频繁程度或危险状态出现的频次的赋值见表。表表示按伤害、职业相关病症、财产损失、环境影响等方面不同事故后果的分档赋值。根据可能性和后果确定风险程度·将控制措施的状态、暴露的频繁程度(或)、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分别分为若干等级,并赋予一定的相应分值。风险程度为三者的乘积。将亦分为若干等级。针对特定的作业条件,恰当选取、、的值,根据相乘后的积确定风险程度的级别。风险程度的分级见表。作业风险分析法()

作业风险分析方法,英国石油化工行业最先采用。就是识别出每个作业活动可能存在的危害,并判定这种危害可能产生的后果及产生这种后果的可能性,二者相乘,得出所确定危害的风险。然后进行风险分级,根据不同级别的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的数学表达式为:

×

—代表风险值;

—代表发生伤害的可能性;

—代表发生伤害后果的严重程度。()风险评估表

()风险值代表的风险级别及响应要求

()取值及其代表含义

()取值及其代表含义风险分级风险分级是指根据风险值的大小(意味着危害程度),将风险划分不同等级,根据不同等级采取不同的风险控制措施,实现最终降低风险的目的。风险划分层级会因企业的认知结果差异而不同,一般会根据风险评价方法划分为个等级,当然也可以划分为个等级。风险的控制风险控制措施()工程控制()()管理(行政)控制()()个体防护控制()()应急控制()应急控制个体防护控制管理(行政)控制工程控制英国应用的提供的风险控制措施为全面识别、系统评价风险及准确管控措施,应收集必要的企业现状信息、相关法律及其他相关信息,可包括:()与企业相关的安全、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企业平面图及周边环境;()组织架构图;()在用设备清单(特种设备可单列);()安全操作规程、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外协或外包的类型(如土建、设备大修等);()原材、辅材、过程、最终物料清单;()过去已识别的风险点(危险源)识别清单、重要风险点(危险源)清单,对应的措施(可能在危险源清单中体现);()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文本;()各岗位职责或安全生产责任制;()特种作业人员或需持证上岗人员台账;()行业隐患排查表、专业检查表()安全评价报告;相关信息××××××公司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责任制度目的为了切实做好较大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管控工作,提高事故纵深预防能力,最大限度避免各类事故发生,实现公司科学发展和安全发展,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特制订本责任制。适用范围本制度对公司各职能部门、各生产单位以及各级各类人员开展较大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管控的职责、方法、处置程序及考核要求等做出了严格规定。、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版)》(安监总管四〔〕号)等、结合实际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责任制,将责任逐一分解、层层落实到企业、车间、班组和岗位员工;、依据《指导手册》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登记建档,实施有效防范措施,定期进行检查排查和安全风险评估,加强日常管控;、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将辨识出的较大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应急处置方法纳入岗位操作规程,做到“一岗位一清单”,并培训员工熟练掌握。风险等级管控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质量。各单位要把落实《指导手册》与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相结合,把较大危险因素的辨识管控作为重点,贯穿标准化建设各环节,强化涉及较大危险因素的自评、考评监督检查,严格标准,严格把关,严格落实,提升企业标准化建设质量和企业安全基础管理水平。加大宣教培训力度。各单位要将《指导手册》相关内容作为宣传教育培训的重点,采取集中培训、网络推送等多种形式,持续开展面向基层监管人员、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督促企业认真开展覆盖车间、班组、岗位的内部专题培训,促使全员都能、都会进行较大危险因素辨识,掌握防范措施。强化安全监督执法。各地区要以执法推动工作落实,把落实《指导手册》与日常监督执法相结合,坚持把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作为安全监管的重点内容,持续开展针对性执法检查,建立完善企业台账,掌握企业危险因素及辨识管控能力,细化监督指导。对未落实相关要求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监督整改到位一起;对要求落实到位、能够有效进行危险因素辨识管控的企业,可以赋予更多的自主管理空间。企业安全管理四大瓶颈安全文化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全面提高员工安全素质?确定安全的管理目标?创建一套好的标准?安全文化体系安全培训体系目标管理体系标准化体系文件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明白纸

第一部分:安全监管部门明白纸第二部分:企业推动过程明白纸第三部分: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明白纸第一部分:安全监管部门明白纸、集中学习《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号)等系列文件。——本部门应认真组织学习、研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系列文件,吃透精神实质,研讨推动方法和步骤。、结合省局下发的各行业企业试行指南,集中学习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专业知识。——学习专业知识是监管部门人员推动该项工作“绕不过去的坎”,不一定达到精准和精细程度,但应做到基本掌握相关概念、逻辑关系、企业推动所需过程及其关键环节,便于动员、督导及执法过程中心中有数。、按照双体系建设工作推动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编制双体系建设推动工作方案。——推动工作方案是推动该项工作的行动纲领,方案应规定目标、进度、要求等。、确定本单位双体系推动工作专家力量,明确专家应承担的宣讲、培训及咨询、指导任务。——鉴于部分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为确保该项工作质量,各级安监部门在依托上级安监部门专家队伍基础上,应组建本级安全专家队伍,确保企业推动及执法质量。、树立本级标杆企业,早推行早受益,典型示范,督导执法并行,全力推动企业导入并实施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由于该项工作是全省近几年的工作重点,等、靠的结果是最后监管部门和企业都很被动。“前紧后松”能出“精品”、“前松后紧”只能出“次品”。第二部分:企业推动过程明白纸、成立企业双体系推动工作领导小组——任何一项安全管理模式的提升,领导的“重视”和“重实”非常重要。要求领导小组至少由分管安全副总担任,成员包括相关职能部门尤其是一线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明确领导小组工作职责。、成立企业双体系创建工作小组——有专人学习研究并充分结合企业自身安全管理状况,才能制定实施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指南。——小组的任务就是首先吃透文件精神以及专业要求,防止流于形式。、编制符合指南要求、满足公司实际运行状况的《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指南》。——企业不要把这个指南与以前的好的做法割裂开来,更不是有别于和安全生产标准化中的两个要素的再规范、再系统、再深化。——《指南》虽然规定了程序和要求,但对于《指南》的落地靠的是各类具体措施,尤其是过程记录表格。工作小组务必将每个推进过程尽可能以表格的形式固化下来,当然表格的使用说明必须清楚。、编制实施双体系推进工作实施方案——两个《指南》是企业自身的工作标准,严格讲属于“操作技术标准”,规定的专业性的要求,因此,执行《指南》的工作实施方案很重要。——方案中应明确工作目的、意义、进度要求、质量要求、考核要求等信息,确保该项工作开展扎实有效。——通过构建实施两个《指南》,企业相当于对自身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安全体检”,“健康的指标”一目了然、“病情”也会暴露展现。“对症下药”即满足“治病”(整改隐患)目的,更重要的是“防病”(纵深预防、关口前移)才能求的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典型分厂、车间先行示范,为其它车间提供观摩和成功样本——为确保该项工作成效,尽管上面已经规定的很有可操作性。但究竟效果如何,需要工作小组选择典型车间,实地推演两个体系的全过程,并将成果固化作为样本供全公司参照执行。、全面展开、督导进度、适当考核、达成目标——在上述五步完成后,全面展开该项工作,明确各单位进度和质量要求,适时指导和调度,并制定有关该项工作的考核办法。、固化成果、健全档案;持续降低事故风险——鉴于该项工作不仅是企业主体责任,也是法规及政策要求,企业应当将推行成果进行整理,建议编制《双体系创建工作总结报告》,对自身的风险点及危险源的风险管控状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对自身的事故隐患信息进行梳理、分类、分析,并制定好纠正与预防措施。——成果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指南》()《双体系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危险源辨识清单()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信息汇总表第三部分: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明白纸第一步:排查风险点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备、设施、场所、区域等的物理实体、作业环境或空间。风险点亦称风险源,如原料罐区、液氨站、变配电室、危化品仓库;合成氨装置的冷凝器、换热器;冶金企业的煤气柜、转炉;矿山炸药库、提升机房、水泵房、井下中央变电室、风机房、采场、井底车场、尾矿库等。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风险评价以及根据评价结果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风险分级管控的核心。要求:以分厂为单位,分厂再按照车间或班组为单位进行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里所有涉及的工作任务(作业活动)进行确认。第二步:作业步骤确认分析完成风险点里的每项工作任务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