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模块3文化发展历程第11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和文艺第32讲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师用书教案岳麓版_第1页
2025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模块3文化发展历程第11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和文艺第32讲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师用书教案岳麓版_第2页
2025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模块3文化发展历程第11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和文艺第32讲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师用书教案岳麓版_第3页
2025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模块3文化发展历程第11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和文艺第32讲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师用书教案岳麓版_第4页
2025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模块3文化发展历程第11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和文艺第32讲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师用书教案岳麓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32讲汉代的思想大一统一、背景1.汉初的黄老之学已不能适应强化中心集权形势发展的须要。2.儒家学说整合出了一整套为中心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3.汉武帝即位后,进一步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黄老思想中“黄”指的是黄帝的学说,即修身、养生;“老”指的是老子的学说,即治国、无为。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汉初以此为统治思想,即“养精蓄锐”。二、特点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三、内容1.推崇“大一统”,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心集权。2.主见“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宣扬“君权神授”,神化并限制皇权。3.施政应以德为主,以刑辅德,提出“三纲五常”。四、实现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今儒学被确立为中心王朝的统治思想。五、影响1.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2.从今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汉代儒家思想对先秦儒家思想的继承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心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之周到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提倡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敬重。——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思维激活]汉武帝重儒学对于当时加强中心集权、规范官僚集团、关注国计民生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探究1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史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汉书·董仲舒传》史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行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摘自《春秋繁露》(1)史料一提出了“《春秋》大一统”的主见,适应了加强中心集权的须要。(2)史料二前两个省略号前后分别体现了三种不同的观点。(1)依据史料一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2)史料二体现的思想有什么作用?[提示](1)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2)维护了君主专制,但对皇权也有确定的制约作用;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但也充溢了封建等级与保守意识。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2)主见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给予君权以神权色调。(3)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4)以维护皇权的确定性为目的,受到统治者重视,快速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5)具有神学色调,其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6)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维护现实统治。►探究2董仲舒的治国思想史料一他是西汉时代最重要的政治法学家,其“以礼入法”思想对中华法系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他据此的相关断狱案例在两汉的司法实践中被常常引用。例如:甲没有儿子,拣了个弃婴,作为养子乙。乙长大后杀了人,甲把乙藏起来。依据当时法律,躲藏犯人要受重刑。但《春秋》上提倡父子一方犯罪后可以相互隐藏。董仲舒认为他们是父子关系,所以甲不能判罪。后来,唐律明确规定了父子相互隐匿不属犯罪。——《帝国设计师:董仲舒传》史料二董仲舒把自然界的“天”塑造成有意志的人格神,把人间的一切都说成是上天有目的的支配,天意与人事紧密相连。他还大力宣扬孔孟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观念。他提出的“性三品”说,认为人性是有等级的,上等的是圣人,是天生的统治者,下等人只能恒久当牛马和奴隶。——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1)史料一以“甲不能判罪”为界,划分为两个层次,分别论述董仲舒思想的现实价值和历史影响。(2)史料二中三句话分别代表董仲舒的一个观点,留意其中的关键词,如“天意与人事紧密相连”等。(1)依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董仲舒的法制观念和历史价值。(2)依据史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政治观点,并指出董仲舒提出该观点的目的。[提示](1)观念:以礼入法;以法治国;强调等级。价值:对古代国家治理影响巨大,影响了纲常伦理观念,法治精神影响深远。(2)观点:“天人感应”学说;“三纲五常”的观念;人性分等级的主见。目的:从维护封建中心集权统治的立场动身,神化专制皇权,把政权、神权、族权、夫权结合起来,为统治阶级服务。董仲舒的治国思想(1)治理权力的“合法来源”:“王权天授”。董仲舒把源于阴阳五行的学说与儒家的天命、天道结合起来,以“天人感应”说确立了“王权天授”“君权神授”观,为王权的合法性进行了哲学及神学上的论证。(2)制约机制的设计:“伸君,伸天”。强调“屈民而伸君”,民要听从于君,即民受制于君。君主是民众的治理者。但君权要受天的制约,即“屈君而伸天”,君主必需秉承天意,依上天的原则办事,必需对君权进行约束和规范。(3)意识形态的专制统治:“独尊儒术”。统治者治理国家,要有统一的法度,必需实现意识形态上的统一,人民才能有统一的行为准则,才能去遵守这个法度。(4)国家治理的基本范式:“大德而小刑”。国家治理的实践中,要儒法并用,但德治尤为重要。在德教与刑罚的关系上,主见德刑并用、恩威并施,强调以德教为主要手段,辅以刑罚。立足家国情怀相识董仲舒新儒学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董仲舒由于承借了最具繁衍性的阴阳家思想,而创出一套天人哲学的大系统,使他能在与各家的竞争中得到成功,也使他成为前汉最具代表性,影响也最大的思想家。但是,先秦儒家的真精神以及思想最具创意的部分,由于无法和专制体制相整合,也断送在他的手中。这个真精神就是人文或人本主义,这个最具创意的部分,就是心性之学,这是儒学的大本大源,也是儒家最具特色的部分。材料二董仲舒思想主见简介(部分)角度主见人性与教化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民受未能善之性于天,而退受成性之教于王,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君民关系《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故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以上材料均出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提炼材料一中的核心观点,并结合材料二及所学学问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叙述条理清楚,逻辑严密)[解析]先从材料一中提炼出核心观点,即董仲舒的儒学体系丢失了传统儒学的人文和心性之学,渐渐变为维护专制体制的工具,再结合材料二及所学学问进行论述,史实说明时必需多角度进行,史实必需精确,要求观点明确,叙述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答案]观点:董仲舒的儒学体系丢失了传统儒学的人文和心性之学,渐渐变为维护专制体制的工具。说明:教化论是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合理化建立人性的依据,孔孟强调的自觉、自发、自信的教化精神,在与现实专制的整合中,完全被扼杀。为了迎合专制君主,打破了孔孟时代君臣关系相对,君主权威受到挑战的观点,认为民众必需确定服从君主。董仲舒新儒学的时代价值与现代意义(1)新儒学具有“经世致用”的实学功能。董仲舒论证了政治的统一性、来源性、现实性、合法性等问题,其中深含才智,可以为现代国家治理乃至全球治理供应有益借鉴。(2)新儒学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完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思想统一,这是华夏民族在完成了地理空间大一统的任务后,在精神空间进行的统一。这对今日的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具有现实价值。(3)新儒学体现了创新意识。董仲舒的儒学是真正创建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政治化、实践性的儒学思想,主动寻求与政治合作,内圣外王之道兼备,不仅在当时具有现实意义,对今日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借鉴意义。(4)新儒学是儒学思想体系开放性特征的开创和启动。董仲舒致力于建立一套完善的人类社会综合思维体系,着力打造阴阳道德哲学体系,强调天下命运共同体的核心是“和谐”。这对于当前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现实意义。【考法示例】运用学术情境,隐性考查汉代儒学(2024·全国Ⅱ卷·25)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汲取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王国力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持续C.现实统治的须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知情境:本题以汉代诸子百家思想的相互汲取为学术情境,要求运用学术情境分析推断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明立意:以西汉道家和董仲舒的儒家思想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历史说明等核心素养。抓关键:“道家学说兼采……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汲取”是解答本题的抓手。理思路:解答本题可以这样想:无论汉初道家还是董仲舒的思想汲取了什么,最终都被皇帝所接纳,缘由是什么?确定是这种思想适合皇帝的心愿,满意了其维护统治的需求,这才是最重要的。按这种思路分析很快就会找到答案——C项。【真题体验】1.儒家思想对佛教艺术的影响(2024·全国Ⅲ卷·25)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许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重,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改变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 B.绘画技术进步C.政治权力干预 D.儒家思想影响D[佛教沿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后,首先在新疆、甘肃一带传播,这些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保留了古印度雕刻风格。洛阳龙门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孝文帝时期,洛阳地处中原地区,造像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留意礼仪,因此造像大都表情庄重,服饰整齐,故选D项;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权力干预与佛教造像的艺术风格没有必定联系,解除A、C两项;佛教造像属于雕刻艺术,与绘画技术进步没有必定联系,解除B项。]2.儒家思想的变迁(2024·全国Ⅰ卷·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说明是()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C[“五经”是《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的合称,其中有些书在孔子之前就存在,解除A项;汉代儒学对孔子的思想既有继承,也有发展,解除B项;儒家“五经”经孔子编订,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说明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故选C项;从汉代儒学的发展来看,儒学传统并没有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D项错误。]1.(2024·郑州一模)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中曾指出:“盖汉儒之与方士,不行分矣。其所以然之故,因儒家尊君,君者,王者之所喜也;方士长生,生者,亦王者之所喜也。二者既同为王者之所喜,则其势必相妒,于是,各盗敌之长技,以谋独擅,而二家之糅和成焉。”由此可知,两汉时期方士神学家群体地位不断提升的主要缘由是()A.儒家学说实现了宗教化B.汉朝强化神权政治C.道教建立影响渐渐增加D.与汉代儒学相适应D[由材料可见两汉时期方士神学家与汉代儒学相适应,汲取主流思想维护封建统治,使得“王者之所喜”,提升自身地位,故选D项;材料神学家群体地位的提升主要是自身的调整,A项不是主要缘由,解除;汉朝强化君主专制,先秦时期强调神权政治,解除B项;材料神学家群体地位的提升主要是自身的调整,材料没有反映出道教的建立及影响,解除C项。]2.(2024·济南高三质检)《孝经》只有388个不同的文字,全部的文字都平淡无奇,但它却成为汉代学者首先要驾驭的经典,其所提倡的理念也成为行事正确的基本准则。这反映出()A.孝成为普遍接受的伦理道德B.宗法观念根深蒂固C.《孝经》的地位超过“五经”D.儒家思想成为正统D[汉代学者首先要驾驭《孝经》,而《孝经》集中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这说明儒家思想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故选D项;“普遍接受”说法错误,材料只是强调汉代学者要驾驭“孝”,解除A项;宗法观念包括亲亲尊尊、忠孝、男尊女卑、人情等内容,材料并不能体现,解除B项;材料看不出《孝经》地位超过“五经”,解除C项。]3.(2024·青岛模拟)相传,东汉黄香,年九岁,失母,思慕憔悴,乡人称其孝。躬执勤苦,事父尽孝。夏天暑热,扇凉其枕;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太守刘护闻而召之,并署“门下孝”。这反映出()A.孝道起先受到时人的推崇B.统治者重视对社会人伦秩序的维护C.儒家文化升级为官方形象代表D.儒家伦理道德对人性的束缚B[题干反映了东汉时期的黄香因孝入仕,这可以起到教化百姓及巩固统治之效果,说明统治者重视维护人伦秩序,故B项正确;“起先”说法欠妥,西汉董仲舒既已提倡“孝道”,说明东汉之前孝道已经受到重视,解除A项;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文化已经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解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儒家伦理道德对人性的主动影响,而非束缚,解除D项。]4.(2024·汕头模拟)西汉司马迁撰《史记》,将孔子与诸侯一起列入“世家”,老子、孙子、韩非、苏秦、扁鹊与人臣一起列入“列传”,而墨子仅二十四个字述及。这反映出,当时()A.正统思想已经形成 B.底层民众受到卑视C.思想流派异彩纷呈 D.阶级分化日益加剧A[由材料西汉司马迁将孔子与诸侯一起列入世家,而将老子、韩非子等列入列传可知,统治者推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高了儒学的地位,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汉朝正统思想的形成而非社会等级问题,解除B项;汉武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