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句短诗铸新词-2024年中考古诗文细分文体及高效备考 学案_第1页
长句短诗铸新词-2024年中考古诗文细分文体及高效备考 学案_第2页
长句短诗铸新词-2024年中考古诗文细分文体及高效备考 学案_第3页
长句短诗铸新词-2024年中考古诗文细分文体及高效备考 学案_第4页
长句短诗铸新词-2024年中考古诗文细分文体及高效备考 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句短诗铸新词-2024年中考古诗文细分文体及高效备考学案2024年中考古诗文备考

长句短诗铸新词

教材相关必读篇目:《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满江红(小住京华)》《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文体小贴士

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从长度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流派有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代表人物:李煜、晏殊、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陆游等。

考题阵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023·新疆·统考中考真题)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本词的小序介绍了作词的背景。该词作于丙辰年,当时作者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与弟苏辙已七年不见,中秋对月,怀念手足兄弟写下了这首词。

B.上片由对明月的发问,写到对仙境的向往,又归回对人间的留恋。下片从写月光的流转到写月下不眠之人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出普遍而深刻的道理。

C.这首词的情感复杂,有问月的低回婉转,有“天上"人间”的徘徊与矛盾,有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有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有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等。

D.本词富有浪漫主义气息,表现了佳节思亲的传统主题,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是一篇吟咏中秋的佳作,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词作,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是咏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词前小序起到交代写作时间、缘由等作用。

B.“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句表达了忧伤难过的感情、消极避世的思想。

C.全词紧扣“月"字来写,情感多次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有很强的感染力。

D.词作表达了作者苏轼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也表达出了普天之下所有人的心愿。

2.李玉同学准备将词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作为毕业赠言送给同桌的刘梅,你觉得是否合适?请说说理由。

答:

《渔家傲·秋思》

(2023·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列对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塞下秋来风景异”,到了秋天,边塞的风景与中原地区不同。

B.“衡阳雁去无留意”,南飞的大雁,决意离去,毫无留恋之意。

C.“四面边声连角起”,边塞特有的声音混杂着号角声,一同响起。

D.“燕然未勒归无计”,已经立下了赫赫战功,急切地盼望着归家。

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渔家傲·秋思》表达的是戍边将士们的复杂情感,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表达的是游子漂泊他乡的情感。

B.“长烟落日孤城闭"与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写“烟"落日”,但蕴含的情感不同。

C.“羌管悠悠霜满地"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胡琴琵琶与羌笛”,都写出了军中宴饮奏乐的热闹场面。

D.“将军白发征夫泪"含有思乡、爱国之情,杜甫《春望》中的“白头搔更短”含有忧国念家、叹息衰老之情。

(2023·甘肃兰州·统考中考真题)班级开展范仲淹形象探究活动。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宋与西夏交兵,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副使最知延州,担起西北边疆防卫重任。这首词即作于这一时期。

3.“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中的“孤城”即指词人镇守的延州。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你认为延州傍晚时分的景象是怎样的?请用你自己的话描述。(不得抄写原文)

答:

【2022·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

对下面两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甲】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苏幕遮·碧云天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①。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①追旅思:撇不开羁旅的愁思。追,紧随,引申为撇不开。

A.甲词“燕然未勒"化用“燕然勒功”的典故,指出“归无计"的原因。

B.乙词用词精炼,上片“碧”“黄"翠”展现了一幅多彩的秋景图。

C.两首词都是上片着重写景,下片着重抒情,上片写景为下片抒情做了很好的铺垫。

D.两首词都以“泪"作结,泪水中都流露了作者思念家乡、功业难成的哀伤。

《江城子·密州出猎》

(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词中“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都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结尾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023·辽宁本溪·统考中考真题】

选出下列对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有误的一项()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A.词的上片记叙此次出猎情况,作者牵犬架鹰,聊发狂气。“卷平冈"极言行走之快。

B.词的下片写作者不在意衰老,希望朝廷能派冯唐来启用自己,以实现报国理想。

C.词的结尾用“射天狼”来指打败侵扰边境的西夏军队,表现了作者为国立功之志。

D.本词语言粗犷豪放,与其题材、情感和艺术形象风格一致,是苏轼词作的代表。

【2022广西贵港】

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这首词写了“老夫"苏轼“少年”“轻狂"的表现,上片侧重表现“心狂”,下片侧重表现“形狂"。

B.“千骑卷平冈”,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卷"极言行走之快。

C.“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其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仍能跃马疆场。

D.本词是苏轼最早的一首豪放词,是他在艺术创作上一次大胆的尝试,在词的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用了典故,请分析其作用。

【答案】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022★湖北咸宁】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18-20题。(10分)

【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乙】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注释】①吴公台:在今江苏省江都县,原为南朝宋将沈庆之所筑,后陈将吴明彻重修。②摇落:零落,凋残,这里指古台已倾废。③静:寺院中敲击以召集众僧的鸣器,这里指寺中报时拜神的一种器具。

18.选出下列对两首诗词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A.甲词以“问”贯穿始终,一问“神州”,二问“兴亡”,三问“敌手”,三问三答,简洁有力,结构严谨。

B.甲词中“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写孙权年轻气盛,统帅千军,割据一方,暗含词人对他穷兵黩武,以致战乱不休的批评之意。

C.乙诗颔联描写登台所望之景,上句写近景,下句写远景——台上的寺庙已经荒凉,人踪稀少;隔水远眺山峦,皆在云罩雾绕之中,显得格外幽深。

D.乙诗颈联中的“依"字有“靠着、傍着”之意,仿佛夕阳对旧垒恋恋不舍,赋予夕阳人格化的形象,为尾联情感的抒发营造氛围,极有韵味。

19.甲词“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这句中的叠词音韵和谐,意蕴深厚,请赏析“悠悠”一词。(3分)

答:

甲乙两首诗词都是怀古之作,请分别说说它们所抒发的情感。(4分)

答:

【2022黑龙江牡丹江鸡西地区】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1.下面对《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问答入词,层层深入。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B.千古兴亡,往事悠悠。“悠悠"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

C.“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话用典故,详写硝烟弥漫的战斗场面。魏蜀吴三国战事频发,也出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

D.“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对英雄的仰慕,对主和派的愤慨以及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

【2021·辽宁·统考中考真题】

选出下列对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赏析有误的一项()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A.这首词是辛弃疾担任镇江知府,在登上北固山时创作的一首著名的怀古咏志之词。

B.“悠悠”指时间久远,也指词人思绪无穷;“不尽长江滚滚流"透露出时光流逝的伤感。

C.下阕两次用典,借赞颂孙权不畏强权来讽刺南宋朝廷苟且偷安,表现词人的爱国情怀。

D.全词简洁明快,以三间三答、层层推进来结构全篇,既相互呼应,又层次分明。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021·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登赏心亭

陆游

蜀栈秦关岁月遒,今年乘兴却东游。

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

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

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

【注释】此诗写于陆游奉诏回临安路上,经建康登亭有感而作。作者曾建议迁都至建康,有利于抗金,但朝廷置之不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阅读上面诗词,回答问题。

(1)第一首诗的感情脉络,由首联的“”字引出,到尾联的“"字收束;中间写景,主要渲染秋天的氛围。

(2)第一首诗的尾联与第二首词,表达的情感有哪些共通之处?

(2020·湖北咸宁·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是辛弃疾写给志同道合的朋友陈同甫的,“壮词”即豪放之词。

B.这首词上下两片共十句,节奏紧凑,写声绘色,形象生动。

C.上片实写军旅生活。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都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

D.下片一、二句写马快弦急,战斗激烈,从侧面衬托了人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从气氛上向人们预示着战事的胜利。

3.诗多偶句,词则有奇句。以奇句作结往往能起到一种突出点化的作用。请赏析这首词的最后一句。

答:

《满江红(小住京华)》

(2022·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八年风味徒思浙”,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反映出她四处飘荡的艰辛和对个人家庭稳定生活的向往。

B.“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表明作者素有的济世情怀。“因人常热”,主要指对封建专制的痛恨,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C.“俗子胸襟谁识我”中的“俗子”,从语境来看当指词人的丈夫;从广义上理解,也可泛指世俗之人。

D.“英雄末路当磨折”,是讲英雄的末路自然是磨难重重,反映出作者对今后求索的艰险早有思想准备。

9.下列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秋容如拭”,是写秋天的景色仿佛擦拭过一般明净,但这明丽的秋景却不能抹去词人的国难心愁,乐景反增悲哀。

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三字短句斩截有力,通过身与心的对比与反衬,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

C.“青衫湿"指因悲叹无知音而落泪。此处为用典,语出白居易诗《琵琶行》。“四面歌残终破楚”也是一处用典。

D.本词既有坚定的理想追求,又有巾帼英雄的侠肝义胆,蕴含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基调伤感低沉,语言刚健清新。

(2019云南)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来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请对“四面歌残终破楚"一句作简要赏析。

答:

(2)“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2019昆明)诗歌赏析。品读下面的宋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请具体分析画线句中作者的情感变化。

答: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2021·湖南常德·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4.下片中的“"字是对上文中“问”字的回应,给人以笔断意连、一气呵成之感。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舞"字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天河流转,似乎有无数舟船在风浪中起伏出没的神奇画面,既有生活的真实感,也有梦境的虚幻性。

B.“仿佛梦魂归帝所”中的“归"字与苏轼《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中的“归"字意思相同,寄寓了作者希望得到一个美好归宿的愿望。

C.词人化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句子,使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孤独无依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D.该词充满了豪放之气,想象大胆丰富,意境壮阔雄奇,富于浪漫色彩,表现出作者内心刚健昂扬的气概,在李清照众多词作中别具一格。

(2020·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古诗鉴赏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6.请用自己的话描绘“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两句诗的画面。

答:

7.下列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李清照的词以婉约细腻为主,《渔家傲》是其婉约词的代表之作。

B.诗中“归"字饱含作者经历人生道路上的流徙奔波后,希望得到一个理想归宿的热切愿望。

C.“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表达了诗人空有才华、终遭逢不幸的深沉慨叹。

D.本词通过记梦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传达出积极进取的力量。

拓展训练

(一)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①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释:①此词作于秦桧任宰相时,朝廷为求和,解除岳飞兵权。②寒蛩:秋天的蟋蟀。③旧山:家乡

的山。④瑶琴:饰以美玉的琴。

1.这首词的“小重山"是▁▁▁,“昨夜寒蛩不住鸣”是▁▁▁,从词的字数来看,本词属于

2.结合诗词内容,说说“欲将心事付瑶琴"中的“心事”有哪些。

答:

3.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选两点作简要说明。

答: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⑴请简要赏析上片“破纸窗间自语"一句。

答:

⑵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概括作答。

答:

备考方略

一、了解宋词基本知识

在备考中考宋词时,首先需要了解宋词的基本知识,包括宋词的起源、发展历程、流派和特点等。通过对宋词的全面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宋词的内容和形式,为后续的学习和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积累常见宋词名句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积累常见的宋词名句,如“人生若只如初见”、“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等。这些名句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富含深刻的哲理,能够丰富语言素材,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在记忆时,可以通过分类整理、反复朗读、默写等方式加深印象。

三、掌握宋词鉴赏技巧

在鉴赏宋词时,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如注重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同时,要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和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通过不断练习和反思,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四、阅读经典宋词作品

在备考过程中,要选择一些经典的宋词作品进行阅读,如柳永、苏轼、辛弃疾等著名词人的作品。通过阅读不同风格和流派的宋词,可以更好地理解宋词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阅读鉴赏能力。同时,阅读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笔记和归纳总结,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记忆。

五、练习模拟试题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练习模拟试题,尤其是近几年的中考宋词真题。通过模拟练习,可以检测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备考效果,及时查漏补缺,调整复习策略。练习时要注意时间控制和答题技巧的掌握,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性。

六、关注考试动态和热点

在备考过程中,要关注中考宋词的考试动态和热点,了解考试形式和内容的最新变化。同时,要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代背景,了解宋词作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通过关注热点和动态,可以更好地把握考试方向和复习重点。

参考答案

考题阵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023·新疆·统考中考真题)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本词的小序介绍了作词的背景。该词作于丙辰年,当时作者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与弟苏辙已七年不见,中秋对月,怀念手足兄弟写下了这首词。

B.上片由对明月的发问,写到对仙境的向往,又归回对人间的留恋。下片从写月光的流转到写月下不眠之人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出普遍而深刻的道理。

C.这首词的情感复杂,有问月的低回婉转,有“天上”“人间"的徘徊与矛盾,有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有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有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等。

D.本词富有浪漫主义气息,表现了佳节思亲的传统主题,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是一篇吟咏中秋的佳作,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赏析。

C.“有问月的低回婉转"理解不恰当。低回婉转,形容声音回旋起伏,抑扬动听。开头四句借幻想中的月宫境界,发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疑问。这问月问年连发的疑问,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故选C。

(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词作,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是咏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词前小序起到交代写作时间、缘由等作用。

B.“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句表达了忧伤难过的感情、消极避世的思想。

C.全词紧扣“月”字来写,情感多次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有很强的感染力。

D.词作表达了作者苏轼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也表达出了普天之下所有人的心愿。

2.李玉同学准备将词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作为毕业赠言送给同桌的刘梅,你觉得是否合适?请说说理由。

答:

【答案】1.B2.合适。诗句意思是“希望你我二人平安健康,即使远隔千里,也能年年一起欣赏明月”,同时表达了思念和祝愿。

【解析】1.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辨析。

B.有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是人生本就有悲欢离合,月儿常有阴晴圆缺,(想要人团圆时月亮正好也圆满)这样的好事自古就难以两全。诗人由月有阴晴圆缺的自然现象领悟到人生不可能十全十美、事事顺意的道理,启示我们要豁达乐观地面对人生的苦难,带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励;故选B。

2.考查诗句理解。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思是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婵娟"指的是月亮。“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由此可知,适合作为毕业赠言送给同桌。

《渔家傲·秋思》

(2023·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列对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塞下秋来风景异”,到了秋天,边塞的风景与中原地区不同。

B.“衡阳雁去无留意”,南飞的大雁,决意离去,毫无留恋之意。

C.“四面边声连角起”,边塞特有的声音混杂着号角声,一同响起。

D.“燕然未勒归无计”,已经立下了赫赫战功,急切地盼望着归家。

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渔家傲·秋思》表达的是戍边将士们的复杂情感,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表达的是游子漂泊他乡的情感。

B.“长烟落日孤城闭”与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写“烟”“落日”,但蕴含的情感不同。

C.“羌管悠悠霜满地”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胡琴琵琶与羌笛”,都写出了军中宴饮奏乐的热闹场面。

D.“将军白发征夫泪”含有思乡、爱国之情,杜甫《春望》中的“白头搔更短"含有忧国念家、叹息衰老之情。

【答案】1.D2.C

【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D.“燕然未勒归无计”用了汉代大将军窦完大破匈奴后刻石勒功而还的典故,表达作者功业末成的苦闷。“已经立下了赫赫战功,急切地盼望着归家"错误。

故选D。

2.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C.“羌管悠悠霜满地”意思为: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洒满大地。这一句话中羌管之声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写出了将士远戍边疆的愁苦、满怀乡愁的思念。而不是军中宴饮奏乐的热闹场面。

故选C。

(2023·甘肃兰州·统考中考真题)班级开展范仲淹形象探究活动。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宋与西夏交兵,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副使最知延州,担起西北边疆防卫重任。这首词即作于这一时期。

3.“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中的“孤城”即指词人镇守的延州。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你认为延州傍晚时分的景象是怎样的?请用你自己的话描述。(不得抄写原文)

答:

【答案】.例如:秋天到了,延州在层层山岭的环抱之中,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长烟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解析】3.本题考查诗歌画面描绘。作答时可结合句意以及合理的想象来分析。

例如:天气极冷,风吼马啸夹杂着号角的边声,看不到大雁的影子,崇山峻岭里升起了长烟,落日西沉,暮霭沉沉,边塞被层层的山岭围绕着,孤零零的城门紧紧地关闭着。

【2022·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

对下面两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甲】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苏幕遮·碧云天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①。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①追旅思:撇不开羁旅的愁思。追,紧随,引申为撇不开。

A.甲词“燕然未勒"化用“燕然勒功”的典故,指出“归无计"的原因。

B.乙词用词精炼,上片“碧”“黄"翠”展现了一幅多彩的秋景图。

C.两首词都是上片着重写景,下片着重抒情,上片写景为下片抒情做了很好的铺垫。

D.两首词都以“泪"作结,泪水中都流露了作者思念家乡、功业难成的哀伤。

【答案】D

【详解】考查诗词赏析。

D.根据乙词中的“黯乡魂,追旅思”“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可知,这首词表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没

有功业难成的哀伤。故选D。

《江城子·密州出猎》

(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词中“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都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结尾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答案】运用典故(引用典故、借用典故)的写作手法。作者在结尾句表现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表现手法及内容理解。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意思是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亲自杀一头老虎,像孙权一样给大家看看。运用“孙权射虎”的典故,是苏轼以孙权自比,表达豪放之气。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意思是: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派人拿着符节来密州赦免我的罪呢?“遣冯唐”出自《史记·冯唐列传》;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虚报了六个),被削职;经冯唐代为辩白后,认为判的过重,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苏轼仕途坎坷,此时调任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表现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杀敌报国的豪情。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意思是:我要紧握强弓,把对敌人的仇恨凝聚在拉的圆如满月的弓上,看准西北的敌人,狠狠地射去。此句运用比喻修辞,把拉开的雕弓比作满月;“天狼":星名,传说天狼星“主侵略”,喻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作者化用“射天狼"典故,表现了词人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美好的愿望。

【2023·辽宁本溪·统考中考真题】

选出下列对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有误的一项()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A.词的上片记叙此次出猎情况,作者牵犬架鹰,聊发狂气。“卷平冈”极言行走之快。

B.词的下片写作者不在意衰老,希望朝廷能派冯唐来启用自己,以实现报国理想。

C.词的结尾用“射天狼"来指打败侵扰边境的西夏军队,表现了作者为国立功之志。

D.本词语言粗犷豪放,与其题材、情感和艺术形象风格一致,是苏轼词作的代表。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B.有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里苏轼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召自己回朝,

表达了苏轼渴望得到朝廷重用能够有机会报效国家的心理;

故选B。

【2022广西贵港】

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这首词写了“老夫"苏轼“少年”“轻狂"的表现,上片侧重表现“心狂”,下片侧重表现“形狂"。

B.“千骑卷平冈”,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卷"极言行走之快。

C.“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其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仍能跃马疆场。

D.本词是苏轼最早的一首豪放词,是他在艺术创作上一次大胆的尝试,在词的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用了典故,请分析其作用。

【答案】

(1)A

(2)词中运用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罪的典故。这里作者用“冯唐持节”(作者以魏尚自比),表达了希望能得到朝廷重用,实现杀敌报国之志。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A.有误,上片侧重表现“形狂”,下片侧重表现“心狂”;BCD.正确。故选:A。

(2)本题考查理解典故的表达效果。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意思是: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希望的到朝廷的重用,并希望征战沙场,建功立业。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022★湖北咸宁】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18-20题。(10分)

【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乙】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注释】①吴公台:在今江苏省江都县,原为南朝宋将沈庆之所筑,后陈将吴明彻重修。②摇落:零落,凋残,这里指古台已倾废。③静:寺院中敲击以召集众僧的鸣器,这里指寺中报时拜神的一种器具。

18.选出下列对两首诗词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A.甲词以“问”贯穿始终,一问“神州”,二问“兴亡”,三问“敌手”,三问三答,简洁有力,结构严谨。

B.甲词中“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写孙权年轻气盛,统帅千军,割据一方,暗含词人对他穷兵黩武,以致战乱不休的批评之意。

C.乙诗颔联描写登台所望之景,上句写近景,下句写远景——台上的寺庙已经荒凉,人踪稀少;隔水远眺山峦,皆在云罩雾绕之中,显得格外幽深。

D.乙诗颈联中的“依"字有“靠着、傍着”之意,仿佛夕阳对旧垒恋恋不舍,赋予夕阳人格化的形象,为尾联情感的抒发营造氛围,极有韵味。

19.甲词“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这句中的叠词音韵和谐,意蕴深厚,请赏析“悠悠”一词。(3分)

答:

甲乙两首诗词都是怀古之作,请分别说说它们所抒发的情感。(4分)

答:

【答案】18.B

【解析】“批评之意"有误。

19.【答案】“悠悠”意指众多、悠长,表现古今兴亡事之多,时间悠长久远,词人思绪无究。

20.【答案】甲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渴望建功立业的壮烈情怀,也流露出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遗遗之情

乙诗通过观吴公台,抒发乡思,同时也表达了因历史兴意无常(昔盛今衰、历史沧桑)而产生的烟怅之感。

【2022黑龙江牡丹江鸡西地区】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1.下面对《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问答入词,层层深入。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B.千古兴亡,往事悠悠。“悠悠"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

C.“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话用典故,详写硝烟弥漫的战斗场面。魏蜀吴三国战事频发,也出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

D.“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对英雄的仰慕,对主和派的愤慨以及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

【答案】11.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赏析诗词。

C.“详写硝烟弥漫的战斗场面”赏析不恰当。“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意为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这句话用典故,实写史事,战斗场面一笔而过,并没有“详写硝烟弥漫的战斗场面”。

故选C。

【2021·辽宁·统考中考真题】

选出下列对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赏析有误的一项()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A.这首词是辛弃疾担任镇江知府,在登上北固山时创作的一首著名的怀古咏志之词。

B.“悠悠"指时间久远,也指词人思绪无穷;“不尽长江滚滚流”透露出时光流逝的伤感。

C.下阕两次用典,借赞颂孙权不畏强权来讽刺南宋朝廷苟且偷安,表现词人的爱国情怀。

D.全词简洁明快,以三间三答、层层推进来结构全篇,既相互呼应,又层次分明。

【答案】B

【详解】B.有误,“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词人心中不尽的愁思和感慨,犹如长流不息的江水,并非“透露出时光流逝的伤感"。故选B。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021·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登赏心亭

陆游

蜀栈秦关岁月遒,今年乘兴却东游。

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

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

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

【注释】此诗写于陆游奉诏回临安路上,经建康登亭有感而作。作者曾建议迁都至建康,有利于抗金,但朝廷置之不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阅读上面诗词,回答问题。

(1)第一首诗的感情脉络,由首联的“”字引出,到尾联的“"字收束;中间写景,主要渲染秋天的氛围。

(2)第一首诗的尾联与第二首词,表达的情感有哪些共通之处?

【答案】(1)兴忧肃杀凄凉

(2)犹忆当年忠勇,然而英雄迟暮,壮志难酬。

【解析】(1)考查梳理诗歌的感情脉络及环境描写。

第一空根据“蜀栈秦关岁月遒,今年乘兴却东游(八年陕川生涯匆匆过了,顺流而东我的兴致特好)”得出有关情感的字为:兴;

第二空根据“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心中无限忧时意,欲语迁都不觉涕泪先掉)"得出有关情感的字为:忧;

第三空由“黯黯”“萧萧"可见秋景的肃杀凄凉。

(2)考查分析诗词蕴含的情感。

“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的意思为:孤忠忧时,而朝廷避战,又能有何结果。如今登上建康城头,念及迁都之事,不禁涕泪交流,不能自已;表现作者已然年老,回忆往事,仍壮心未已;第二首词作者通“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过对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和气概以及自己沙场生涯的追忆,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由此概括即可。

(2020·湖北咸宁·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是辛弃疾写给志同道合的朋友陈同甫的,“壮词”即豪放之词。

B.这首词上下两片共十句,节奏紧凑,写声绘色,形象生动。

C.上片实写军旅生活。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都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

D.下片一、二句写马快弦急,战斗激烈,从侧面衬托了人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从气氛上向人们预示着战事的胜利。

3.诗多偶句,词则有奇句。以奇句作结往往能起到一种突出点化的作用。请赏析这首词的最后一句。

答:

【答案】2.C3.结语只有五个字“可怜白发生”,一方面表明了前面所描述的年轻时的经历现在只是一种追忆;另一方面感慨自己年事已高,壮志未遂。现实与上文的梦境形成鲜明对照,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

【解析】2.本题考查诗句赏析。结合“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可知,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这些都是作者的回忆,是虚写,不是实写,故C错误,选C。

3.本题考查诗句赏析。(1)翻译:可怜白发丛生。(2)赏析。这一句由想象回到现实,表明了前面所描述的年轻时的经历现在只是一种追忆,想象中杀敌报国,功成名就,现实却是壮志未酬,身老发白,感慨自己年事已高,壮志未遂。感情由雄壮到悲壮,现实和梦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3)感情。进而表达恶劣作者壮志未酬的抑郁和愤慨。

《满江红(小住京华)》

(2022·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八年风味徒思浙”,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反映出她四处飘荡的艰辛和对个人家庭稳定生活的向往。

B.“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表明作者素有的济世情怀。“因人常热”,主要指对封建专制的痛恨,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C.“俗子胸襟谁识我”中的“俗子”,从语境来看当指词人的丈夫;从广义上理解,也可泛指世俗之人。

D.“英雄末路当磨折”,是讲英雄的末路自然是磨难重重,反映出作者对今后求索的艰险早有思想准备。

9.下列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秋容如拭”,是写秋天的景色仿佛擦拭过一般明净,但这明丽的秋景却不能抹去词人的国难心愁,乐景反增悲哀。

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三字短句斩截有力,通过身与心的对比与反衬,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

C.“青衫湿"指因悲叹无知音而落泪。此处为用典,语出白居易诗《琵琶行》。“四面歌残终破楚”也是一处用典。

D.本词既有坚定的理想追求,又有巾帼英雄的侠肝义胆,蕴含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基调伤感低沉,语言刚健清新。

【答案】8.A9.D

【解析】8.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A.“八年风味徒思浙"的意思是: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这里主要表达的是词人对贵妇人生活的厌恶和不屑,选项理解有误。

故选A。

9.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赏析。

D.由“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等句子可知,本词善于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以及宏大的抱负、志向表达得淋漓尽致,故基调高昂,并非“伤感低沉"。

故选D。

(2019云南)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来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请对“四面歌残终破楚”一句作简要赏析。

答:

(2)“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答案】

(1)运用“四面楚歌”的典故(或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国家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2)抒发了作者决心比超男子,渴望投身革命、匡国济世的思想感情。

【解析】(1)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赏析。作答时,需先明确所用手法,然后结合句子意思和诗歌主旨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这句词的意思是: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这里引用了四面楚歌的典故,所以是用典的写作手法,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可知,这句话表现了当时国家四面受敌的困境,也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之情。

(2)本题考查赏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四句是深入浅出的鉴湖女侠的自我写照,她运用“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她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表现了她渴望能投身革命,为国家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2019昆明)诗歌赏析。品读下面的宋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请具体分析画线句中作者的情感变化。

答:

【答案】

(1)作者由对时光流逝,对落花飘零的怅惘变为对物是人非的感慨,表达了孤独寂寞之情。

参考译文:

填一曲新词品尝一杯美酒,时令气候亭台池榭依旧,西下的夕阳几时才能回转?无可奈何中百花再残落,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

【解析】(1)本题考查概括作者情感的能力,注意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概括。“夕阳西下几时回"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无可奈何花落去”表达了此人对春色飘零的怅惘;“似曾相识燕归来"表达了物是人非之感;“小园香径独徘徊”表达了孤独寂寞之情。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2021·湖南常德·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4.下片中的“"字是对上文中“问”字的回应,给人以笔断意连、一气呵成之感。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舞"字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天河流转,似乎有无数舟船在风浪中起伏出没的神奇画面,既有生活的真实感,也有梦境的虚幻性。

B.“仿佛梦魂归帝所”中的“归"字与苏轼《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中的“归"字意思相同,寄寓了作者希望得到一个美好归宿的愿望。

C.词人化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句子,使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孤独无依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D.该词充满了豪放之气,想象大胆丰富,意境壮阔雄奇,富于浪漫色彩,表现出作者内心刚健昂扬的气概,在李清照众多词作中别具一格。

【答案】4.报5.A

【解析】4.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把握能力。上片末二句是写天帝的问话,过片二句是写词人的对答,问答之间,语气衔接,毫不停顿,可称之为“跨片格”。“我报路长嗟日暮"句中的“报”字与上片的“问"字,便是跨越两片的桥梁。因此下片中的“报”字与上片中的“问"字对应。

5.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手法、语言等的综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