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修辞立其诚》学案(含答案)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1页
1《修辞立其诚》学案(含答案)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2页
1《修辞立其诚》学案(含答案)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3页
1《修辞立其诚》学案(含答案)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4页
1《修辞立其诚》学案(含答案)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修辞立其诚》学案(含答案)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4.1《修辞立其诚》

学习目标课程标准/素养目标重点难点

1.了解作者和文章写作的历史背景。2.理解文章的关键概念,整体把握和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及其秉持的价值理念。3.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学习举例、引用等论证方法,体会严谨准确、简易朴实的语言特色。深入理解文章观点的社会现实意义,从中得出对自己的启示。梳理论证思路,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

(一)基础知识

作家作品

张岱年(1909—2004),字季同,河北献县人,著名哲学家。其学术研究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哲学史的阐释;二是哲学问题的探索;三是文化问题的研讨。在不同的时期,各有不同侧重。

解题

①修辞:本指注重文化教养,后指修饰文辞。

②诚:真诚。

③整句原指君子要注重文化教养,做到立身诚实;后多指文章修辞要服从于内容的真实。

生字注音

道恶乎隐(wū)曲学阿世(ē)

解释词语

曲学阿世:指学些邪门歪道的东西,以迎合时尚。

哗众取宠:以浮夸的言行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顺风使舵: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

错综纷繁:指头绪纷繁,变化多端。

(二)了解背景

本文写于1992年4月,深刻阐述了张岱年的治学宗旨。张岱年治学贯彻一个“诚"字。20世纪30年代他提出“哲学家须有寻求客观真理之诚心”;40年代他把“求真之诚"作为哲学修养之基础;他晚年自号“渠山拙叟”(“渠"即张载,“山”乃王夫之),并以“直道而行"示其一生立身之则。冯友兰评价说:“张先生治学之道为‘修辞立其诚’,立身之道为‘直道而行’,此其大略也。”

【思考1】翻译并理解下面的句子

①道恶乎隐而有真伪

明确大道隐藏于哪里,才(使原本浑朴的世间)有了真伪之分

②因也者,无益无损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

明确所谓顺应,就是不增不减。……所谓顺应,就是舍弃自己的主观成见而以外物为法则。

③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

明确一定要端正学风(指谨守儒家正学)来说话,不要歪曲学术(指曲解经典的原义)来迎合世俗。

四、文本研究

【思考1】作者是如何提出文章的中心议题的?

明确文章开篇引用《易传·文言》中的名句,指出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原则,并对“立其诚”重新定义,从历史的角度对其进行重新界定,强调古代儒家谓之为“诚”,就是现代所谓的“真”。至此,本文的中心议题“立其诚"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了。

【思考2】理解文章内容

1.文章将“立其诚”的含义概括为哪三点?应如何理解?

明确作者认为,“立其诚"应包括“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等三个方面。“名实一致”,就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一致;“言行一致”,也就是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

2.从文中看,应如何认识客观世界?

明确哲学与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追求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首先,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其次,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

3.“修辞立其诚”的最起码的要求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

明确文中强调,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人们把自己的真实想法隐藏起来,主要是因为不正常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这种不正确的人心扭曲必须改变,而改变的方法就是说真话、讲实话。

4.文中作者引用了《心术上》中的名言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引用的这段话是说,在认识外物的时候不要对于外物有所损益,力求外物的本来面目。换句话说,认识外物要尊重其客观性,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尽量排除主观因素对认识的影响。

5.课文第7、8两段,阐述“学说、言论、文章”诚伪问题,但文中却没有提到“诚伪",作者这样写是不是偏题了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明确没有偏题。第7、8两段承接上文对“立其诚”三层含义的论述,为第6段“学说、言论、文章,都有一个诚伪问题"所领起。“诚伪”中的“诚"对应“立其诚”的三个“一致",“伪”则对应其中的不一致。作者阐述做到“诚"的必要条件,从反面理解,也就是阐述了克服或避免“伪”的必要条件。因此,虽然作者在文中并未提到“诚伪",但内容是紧紧围绕“诚伪”而展开论述的,与“立其诚"含义中的三个“一致”相吻合,不存在偏题之说。

6.文章倒数第三段引用《汉书·儒林传》的话,其用意是什么?

明确作者反对“曲学阿世”,批评这种做法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说明“修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号召大家要遵行这一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思考3】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明确本文逻辑严密,层次清晰。第1段是引子,引出话题:“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第2~6段,阐明“立其诚”的三层含义,这相当于议论文的“是什么"。第7~8段,解释为什么要“立其诚”——因为“立其诚"符合唯物主义原则,这是议论文的“为什么”。第9~10段,阐明“怎么办"——指出要“立其诚”,就要端正学风,要“说真话、讲实话"。第11段,总结全文。

【思考4】概括分析文章在论证上的特点。

明确①采用层进式论证结构,大致遵循“立其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中间也有并列式的结构,如“立其诚"的三层含义。②多处运用引用论证方法,文中引用了《易传·文言》《管子·心术上》《汉书·儒林传》等传统经典著作中的语句,有力地证明了论点。

【思考5】品味语言特色

1.文章是如何避免说理带来的艰涩难懂的感觉的

明确①文章结构形式娓娓道来,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作者思路清晰,按照提出论题和观点、分析阐释论题和观点、总结观点并指出论题重要意义的思路结构文章,符合大众的阅读和认知习惯。

②注重对引用的典籍文献的解释。作者在引用古文献之后,往往紧跟着就对文献进行通俗易懂的解释说明,这就让读者很容易理解了。

③语言平实,文风质朴。除了因论证的需要而引用典籍史料外,作者的语言十分平实,语言朴素,通俗易懂,丝毫没有艰涩之感。

【思考6】“修辞立其诚”对我们有哪些方面的启发

明确示例一:当今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或情感得,这就使得我们的一言一行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被极度放大诚实的、符合道义的言行会给社会带来正能量,相反,则会来负能量。这就要求我们要比以前任何时代都能够注重自的品德修养,开口说话,先“立其诚”,做一个诚实的人,做传播正能量的人。

【思考7】概括写作特点

明确①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在文章中,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典内容。但在引用之后,又用浅显的文字加以说明分析,让人感受到经典的力量,又深刻地理解了内涵。

②简易平实,观点明确。如在解释“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的时候,都是用一句话解释,观点明确。他许多观点,在简易平实中显现着生命力。

【思考8】层进式论证结构

层进式论证结构是指阐释、分析和论证论点的几个层次之间是逐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关系,俗称“剥笋法”。层进式结构这种剥笋式的分析、挖井式的论证,非常适合于需要寻根究底的论述文,常用于这样几种情况:从现象挖掘本质、从行为推究动机、用结果追溯原因、用偶然论证必然。

【写法指导】

(一)层进式结构一般有两种样式:

1.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即围绕中心论点问答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简称为“是为怎”的论证结构。这也是层进式论证最常用的方法。

2.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关系,每层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表递进的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

【思考8】明晰主旨

本文基于“诚"这个核心概念进行阐释,就“立其诚”的三层含义,由修辞到为人,展开了深入的思考和阐述,进而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对“立其诚"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和批判,强调做人要“说真话、讲实话”,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问题。作者开篇直接点题,进而提出观点“‘修辞立其诚’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并简要说明“立其诚”的含义。

第二部分(第2—5段),提出自己对“修辞立其诚"的个性化理解,即“立其诚”的三层含义,然后对这三层含义分别作了解释与分析。

第三部分(第6—9段),从哲学与科学角度,论述“修辞立其诚"的必要性。

第四部分(第10—11段),强调“修辞立其诚”的现实意义。

题组A基础过关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拿破仑曾说:没有卢梭,就没有法国大革命。可声誉如此卓著的卢梭其实和拿破仑一样,并不能算是地地道道的法国人。他一生当中,通常用以下的方式签名“让-雅克·卢梭,日内瓦[注]公民”,卢梭祖上在1549年来到日内瓦,他自己又于1712年出生于此,所以,确切地说,①。

30岁那年,卢梭来到巴黎,此后,②。当时的巴黎人才荟萃,卢梭结识了狄德罗等著名思想家、学者。他为《百科全书》撰写音乐方面的内容,自己还创作了七部歌剧;他在狄德罗的鼓励下,以论文《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参加第戎学院征文,获得名次,在法国名声大振。1753年,第戎学院再次征文,卢梭以《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文应征,虽未入选,但确立了他的名声;他隐居巴黎近郊,1756年至1762年间,发表《社会契约论》《爱弥儿》等作品;他捍卫自己的信仰,屡遭迫害,像浮萍一样,一会儿流亡瑞士,一会儿逃奔英国,和伏尔泰、休谟等人吵得不可开交,这么能折腾又信仰坚定的卢梭,一生争议不断。1794年,在去世十六年后,卢梭被以国家英雄的身份葬在巴黎先贤祠。

[注]日内瓦:瑞士第二大城市,位于日内瓦湖西南角。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比拟、比喻、夸张B.引用、比喻、排比

C.对偶、借代、夸张D.引用、借代、比喻

【答案】D

【解析】开头拿破仑的话运用的是“引用”修辞;署名中“日内瓦公民"是借代,用祖上的籍贯和自己的出生地代指自己;“像浮萍一样,一会儿流亡瑞士,一会儿逃奔英国”是比喻,本体是卢梭四处逃亡,喻体是浮萍。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他参加第戎学院征文并获得名次,使他在法国名声大振的论文《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是在狄德罗的鼓励下写的。"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答案】①原文多用短句,有强调作用,表达也简洁,便于诵读;②原文体现出前因后果的逻辑顺序;③原文主语一致,均为“他”,即“卢梭”,语意更连贯。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①他是个瑞士人②卢梭(真正)开始了他精彩纷呈的一生

4.下面是一篇新闻报道的片段,请概括出火神山医院的三个特点。每个特点不超过12个字。

作为一所传染病医院,火神山医院对各项防护措施的要求近乎苛刻。院区内设置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及医护人员专用通道和病人专用通道,严格避免交叉感染。病房设计上,专用的隔离防护窗用于物品传递;医院绝大部分房间是内部压力低于外部的负压房间,避免病毒随气流流出。覆盖整个院区的防渗膜确保污染物不会渗透到土壤水体中,雨水、污水经过两次氯气消毒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所有房间空气均经过消毒杀菌及高效过滤达标后才高空排放。

【答案】①分区严格;②病房设计避免病毒外传;③污染物处理严格。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在21世纪,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①_,挑战接踵而来,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层出不穷,人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当年“大讨论”的精神,②_,推进改革开放,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各项任务,为实现科学发展、③__做出新的贡献。这也是对1978年真理标准讨论暨引发讨论的“文章"发表的纪念。

【答案】①机遇前所未有②继续解放思想③构建和谐社会

题组B能力提升练

课内鉴赏

1.《修辞立其诚》中,作者认为“立其诚”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原因是什么?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1)哲学与科学在追求真理,追求对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中常受到主观认识的干扰。原因一是人在观察现象时,在认识中含有主观因素。二是近年来社会导向强调主体性的重要。

(2)存在学风不端正的问题。原因是社会中有人哗众取宠,曲解经典以讨好时尚,违背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

(3)做人不讲真话、实话。原因是世事的错综纷繁,不正常的社会关系造成人心扭曲。目的:阐明为什么需要“修辞立其诚”,“立其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

根据文章中说“哲学与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追求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追求真理就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可见,“立其诚"存在追求真理,追求对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中常受到主观认识的干扰的问题。原因是“人在观察现象的时候,往往表现一定的主体性,在认识中含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人们强调主体性的重要"。

根据文章中说“‘修辞立其诚’,包含端正学风的问题”“‘修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因此,“立其诚”存在学风不端正的问题。原因就是“曲解经典的原义以讨好于时尚,也就是背离了原则而顺风转舵,这就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

根据“由于世事的错综纷繁,说真话、讲实话,却不是容易做到的”“把自己当真实见解表达出来,这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可见,“立其诚”存在做人不讲真话、实话的问题。原因是“世事的错综纷繁"人们常常把真实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是“不正常的社会关系造成人心扭曲"。

这样写的目的,首先阐明了需要“修辞立其诚”的原因:它是一个唯物主义的原则,而且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其次,揭示了“立其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力求认识外物的本来面目,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端正学风。

2.《修辞立其诚》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写出其含义。

【答案】中心论点为修辞立其诚。即发言著论写文章坚持真实性。“立其诚”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这是一篇议论文,通过阅读文章,可以发现中心论点的提出在第一段中,“‘修辞立其诚’是《易经·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两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可以得出是“修辞立其诚”,即即发言著论写文章坚持真实性。

“立其诚”的含义可以由第二段原文“‘立其诚’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直接得出。

3.为什么说《修辞立其诚》这篇文章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答案】文章在强调为人、作文要“真”的同时,直指社会现实:一是复杂的不正常的社会关系造成了人心的扭曲,使得人们常把真实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不说真话、不讲实话;二是当今世界上唯心主义比较流行,使得人们忽略了客观真理。文章对这两个方面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批判,因此体现了深刻的现实意义。

【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

说真话,发出心灵的声音,它实际就是充分表现心灵探索的深度,构建灵魂的高度,并发散情感的温度,书写出时代生活的复杂性和可能性。这恐怕是文学在当下需要做的,也是每个作家应该担当的。而就我自己而言,如何把心灵资源库丰富起来、深邃起来、清澈起来,再对生活环境进行准确而适当的表达,这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修炼的任务。我们的生活,处于历史绵长、文化驳杂、物质与精神越来越背离的时代,可以说问题层出不穷,形势严峻。这是限制,也恰恰是机遇。它在砥砺创作者真诚面对思索,“修辞立其诚”,使创作者创作出具有担当的文字,从而收获大情怀大境界。所以说《修辞立其诚》这篇文章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4.《修辞立其诚》一文多次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手法,试找出并分析其作用。

引用内容引用作用

【答案】

引用内容引用作用

因也者,无益无损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也。(《管子·心术上》)分别论证了“追求真理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认识外物的本来面目”和“端正学风"的观点。

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汉书·儒林传》)

修辞立其诚(《易传·文言》)借此提出本文观点,引出下文的论证。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开头引用《易传·文言》中的“修辞立其诚”,作者提出修辞立其诚应是发言论著写文章的一个原则,开门见山。接着,在论证“追求真理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时引用《管子·心术上》“因也者,无益无损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也”,提出了认识外物时要舍弃自己的主观成见而以外物为法则,认识外物的本来面目。在论证“端正学风"时引用《汉书·儒林传》“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提出不要歪曲学术来迎合世俗,坚持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

题组C培优拔尖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篇文章的优劣,取决于能否映射现实、有无社会观照。倘若文风浮夸自大,标题一惊一乍,事实似是而非,这不仅唐突了读者,也丧失了传播价值,污染了舆论生态。

最近在网上,“美国害怕了"日本吓傻了”“欧洲后悔了"之类的文章,总能赚取不少莫名点击。然而,纵观这些所谓“爆款”文章,其实却了无新意,一味夸大,文风堪忧。比如,有的任意拔高、以偏概全,高喊《在这些领域,中国创下多个“世界第一"!无人表示不服》;有的自我安慰、贻人口实,鼓吹《别怕,我国科技实力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有的内容一厢情愿、断章取义,将国外的只言片语,放大成“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中心位置……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一经济体”等声音。

这些“雄文"的共性,一无事实骨架,二无内容血肉,三无思想含量,徒有浮躁外壳,经不起一点风吹日晒。要知道,文章不会因为浮夸而增色,国家也不会因为自大而变强。挑动极端情绪、肆意传播偏见,容易造成公众走进夜郎自大、自吹自擂的狂妄误区,导致社会陷入信息碎片化、思维程序化的认知闭环。

新闻学有一种观点认为,“最好的编辑一定是个营销专家”。而某些媒体,其浮夸自大的文风,无异于“吸睛涨粉"的气球,一触即破。这类文章的始作俑者,把标题当作一枚带着诱饵的鱼钩,诸如“全球首款”“世界第一"的标题党,给标题大加“刺激”的猛料,以博人眼球,吊人胃口。然而,新闻不是爽文。如果只讲营销不讲营养,只要眼球不讲责任,即使一时流量爆棚,也是在误导大众。

有网友感慨,进入了自媒体时代,新闻越来越多,离真相却越来越远。的确,浮夸自大的文风套路,看似抄了“10万+"的近路,实则误入新闻生产的歧路。据统计,去年新媒体运营行业人数超过300万,各类机构对内容创业者的投资金额超过50亿元,可谓既有前途,又有“钱途”。然而,面对如此大好的形势,自媒体要想创作自如,就更需恪守自律。倘若毫无底线蹭热点,肆无忌惮造噱头,结果只能是漫出道德水位,偏离法治轨道,消解媒体公信力。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有人疑惑,是文章不会写了吗?并不是。还记得,南海仲裁闹剧群情激愤,“中国一点都不能少"的新闻作品却产生共鸣。针锋相对却有礼有节,气贯长虹而又言之有物,这样的文风文气,怎能不引发舆论场同声同气?全媒体时代,真实客观理性的新闻准绳没有变,新鲜有趣优质的价值取向没有变,平实求实务实的文风导向也没有变。只有创作者自律自觉,将文风与世风勾连,给流量和情绪松绑,方能写出真正从容自信的作品。

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不好的舆论可以成为民众的“迷魂汤”、社会的“分离器"、杀人的“软刀子”、动乱的“催化剂"。新闻讲事实,讲真相,讲正道,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浮夸,那些热衷于耍噱头、故弄玄虚、哗众取宠的路数可以休矣。

石羚在《表达当守正,修辞立其诚》中写道:曾经,读者反感“裹脚布”式的八股文章和“板着脸说话"的态度。现在,一些网络媒体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有的热衷故弄玄虚,语不惊人死不休;有的沉迷卖萌八卦,失于轻佻……种种不良文风,需要引起警惕。归根结底,“修辞立其诚”,内容真实、情感真切、态度真诚,才是不可移易的竞争力。

(节选自林峰《文章不会写了吗?》,有删改)

1.下列对“文风"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浮夸自大的文章,从标题到内容大多以偏概全、断章取义,一味夸大事实。

B.浮夸之作无事实、无内容、无思想,外强中干,极少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

C.浮夸作品多哗众取宠以博人眼球,其作者受到利益的驱使而罔顾社会责任。

D.文风好的文章从容自信,追求言之有物,而不讲求营销,不追求“吸睛”。

2.下列对文中所举例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爆款"文章的标题为例,指出文风不良的文章存在“一味夸大”的弊端,树立了批判的靶子。

B.本文以加“刺激"猛料来“吸睛涨粉”的“标题党"为例,批评文风浮夸的作者重利轻责,误导大众。

C.作者举新媒体运营的数据,意在证明自媒体创作虽有“前途”和“钱途”,但若浮夸会步入新闻生产的歧途。

D.本文以新闻作品“中国一点都不能少”引发社会共鸣为例,说明言之有物、言而有文的文章方可行而致远。

3.下列语句的内涵与文章中作者所论述的主要观点,最接近的一项是()

A.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B.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

C.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

D.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答案】

1.D2.C3.C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文风’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然后到文中全处有关“文风”的文字,再浏览选项的内容,与文本进行比较。

D项,“而不讲求营销"表述错误,原文第六段相关表达是“给流量和情绪松绑,方能写出真正从容自信的作品”,原文提到的意思是说,创作者不要被流量和情绪所绑架,选项说的是不讲究营销,属于以偏概全。

故选D。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应看清题目要求,此类实体解答是,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C项,“若浮夸会步入新闻生产的歧途"表述错误,原文第五段相关表述为“自媒体要想创作自如,就更需恪守自律”,原文列举数据论证的是警醒媒体从业者们应该恪守自律,而不是题干所说的“步入新闻生产的歧途"。

故选C。

3.本题考查分析和理解文章主要观点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认真阅读原文,找出重点语句,把握主旨,然后仔细分析选项。根据文章最后一段,“归根结底,‘修辞立其诚’,内容真实、情感真切、态度真诚,才是不可移易的竞争力”,通过分析可以得知,文章的中心论点在于对创作者创作深度的思考。

A项,“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是对创作者创作高度的思考,涉及的范围过大。

B项,“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意思为修改章节笔重写一篇文章更困难,更换一个字比取代一句话还艰苦,与材料含义不符。

D项,“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意思为上句要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以少许胜多许,下句主张要创作,不可赶浪头,趋风气,必须自辟新路,强调的是与众不同的新格调,与材料内容不符。

故选C。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无诚不行

①信,是一种行为验证,然而“诚信”这个词,“诚"在“信”前,“诚"比“信”更为重要,诚,是内心自觉。诚信,必须心意真诚,才好信守约定。

②所以孔子论诚信,为我们所熟知的那句“言必信,行必果"之后加了一句令人惊愕的话:“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出言就必须要信守,做事就必须要坚决,这并非君子所为,而是没有判断能力、不问是非黑白、浅薄固执己见的小人行径!这句话真是石破天惊!言行一致并不一定代表诚信品格?——在孔子这句话里,就涉及了“诚"的重要性:假如被迫做出的承诺不是本心所愿,假如一时糊涂的约定不是正义所为,那么还要去义无反顾地践行它吗?假如对坏人做出了违心承诺,假如做坏事顺从了错误约定,这些权宜之计、这番歪理邪说反倒要如约信守吗?当然不是!

③对孔子这句惊人论断,孟子就深以为然,孔子说了小人的言行,孟子便明确说君子的言行。《孟子》中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惟义所在”,唯有正义存在,才能心正意诚。

④所以宋人晁说之就说:“不信不立,不诚不行。”人无信不可立,心不诚更不能行。不讲首要的诚心实意,仅凭“信"的结果来衡量人品未免会有失偏颇。没有心之诚在前,信之行就成了刻板的教条、拘泥的桎梏、僵化的思维、固执的行径、不情不愿的强迫、形式主义的空洞。

⑤《大学》里论到,“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孟子所言的正义、正心,都是从“意诚”开始的。能秉真诚之性、能怀赤诚之心、能发坦诚之言,才能拥有正直的心,才能遵循正义的理,才能奉行正义的事。

⑥而《中庸》又说:“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心诚才能明了真理,明了真理才算真正心诚。所以,在不明理时做出的错误承诺,本就是心不正、意不诚的,怎能再信其行、顺其非,让错误更加荒谬地履行?

⑦“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贯穿了万事万物的始终,不诚就没有万物,因而君子以诚为贵。这也正是“中庸"这一智慧思想的重要出发点,中庸之道的做法就是:本于诚,用于中,致于和。

⑧“诚”是君子最看重的本心,先做到“诚”,而后才能达到《孔子家语》里描述的理想状态:“言必先信,行必中正。”诚信这个词因而涵盖着内外两方面的意义:诚于中,信于外。中庸之道要“本于诚”,诚信之道要“诚于中”,由此可见,诚之为贵,就在于它关乎着内心的本源,是为人为事的出发源点,若本末倒置,只要求表面行为的达标而忽略了对内心意愿的安顿,便是缘木求鱼,背离了“诚信"的本质意义。

⑨《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只有天下最为真诚的圣人,才能掌握治理天下的根本法则,树立天下的根本德性,了解天地万物化育的道理。

⑩国之诚信,在固邦,在安民;人之诚信,在立世,在明道。

(摘自2017年2月22日光明网,有删节)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诚,是内心自觉;信,是一种行为验证。如果心意真诚,就能很好地信守约定。

B.孔子关于诚信的论述之所以石破天惊,是因为他认为人在交往中不必拘泥诚信。

C.孟子关于诚信“惟义所在"的论述,强调“义”,是对孔子仁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D.中庸要本于诚,诚信要诚于中。因此,诚信是关乎着内心的本源,是为人为事的出发源点。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提出“诚"和“信”的关系,然后用孔子、孟子以及晁说之的论述加以论证。

B.文章在论述如何践行“诚信"时引经据典,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C.文中引用《大学》“意诚而后心正”等论据,论证了“意诚"都是从正义、正心开始的观点。

D.文章结尾强调诚信在固邦、安民、立世、明道方面的重要性,既强调了论点,又升华了主旨。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家语》把诚信描述为“言必先信,行必中正”,因为诚信应“诚于中,信于外"。

B.只有正义才值得信守,只有诚恳才甘愿信诺——内心的意愿,才是守约的根本。

C.“诚”在不同的时代被浓墨重笔加以论述,可见其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D.因为“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所以“中庸”把“君子以诚为贵"作为出发点。

【答案】

4.B5.C6.A

【分析】

4.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A项,原文为“必须心意真诚,才好信守约定”,选项表述为“如果……就……”,混淆逻辑关系;C项,“是对孔子相关论述的继承和发展”错误,只是二者谈论的角度不同,原文是“孔子说了小人的言行,孟子便明确说君子的言行";D项,因果倒置。故选B。

5.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C项,文中引用“意诚而后心正”等论据,是为了论证“能秉真诚之性、能怀赤诚之心、能发坦诚之言,才能拥有正直的心,才能遵循正义的理,才能奉行正义的事"的观点,且原文为“孟子所言的正义、正心,都是从‘意诚’开始的。”顺序颠倒。故选C。

6.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A项,因果倒置,原文“《孔子家语》里描述的理想状态:‘言必先信,行必中正。’诚信这个词因而涵盖着内外两方面的意义:诚于中,信于外”,选项把“因而”前后内容倒置。故选A。

拓展阅读: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备受儒家推崇的基本道德规范。作为诚实、守信的简称,诚信是指为人处事态度诚恳、真实无欺,讲信用、守诺言;诚是信的内心态度,信是诚的外在表现。儒家对诚信有较系统而深刻的论述,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深入开展诚信道德教育、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等具有深远影响。“信"与“诚”最早见于《尚书》,但在当时并不都具有道德意义。孔子既是儒家的创始人,也是首位系统阐述“信"德的思想家。在孔子看来,信首先是讲信用、守承诺,所谓“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孟子虽然也讲“信”,但重在论“诚”,他将信与诚、善相结合,认为通过“诚身"能达到“至诚”,最终取信于人、取悦于亲;认为信具有善德,所谓“善人也,信人也"。荀子则集孔孟诚信思想之大成,首次将诚与信连用,并赋予“诚信”以真正的道德意义,使儒家诚信思想日趋完善和成熟。

孔子特别强调诚信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认为诚信是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所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在他看来,信不仅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而且是人生路上的“通行证"。)所谓“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孟子认为诚不仅是自然界的规律,而且是做人的根本道德原则。他特别提出“思诚"命题,认为思诚的目的在于实现人道与天道的统一,在于取信于他人。所谓“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荀子发展了孔孟的诚信理论,认为诚信是对每个人提出的基本要求,并将是否诚信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一个根本标准。

孔子主张要把信放在首位,认为信是维系人际交往的道德底线,人只有先取信于人才能与人合作交往,只有不失信于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所谓“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他还主张诚信是君子进德修业的基本要务,认为“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孟子进一步提出诚信是人们交朋处友的基本准则,认为交友不要计较亲属势位,而要唯德以求。他还创造性地提出人际关系“五伦"说,将“朋友有信”与“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一起,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五种基本道德规范,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道德评价的基本标准。荀子则认为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应以诚信为本,并主张诚信不仅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而且是所有人际交往都应遵循的一条基本准则。

“对于国家来说,诚信尤其重要,它是国家、社会良性运行的基石和保证。”[孔子着重论述了诚信在治国安邦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诚信是治国、立民之本,一个国家和政府可以“去兵"、“去食”但不能无信,只有取信于民才能得到民众的支持,而社会一旦形成诚信之风,国家的政令就会畅通无阻。所谓“上好信,则民莫感不用情"。孔子还高度重视诚信在国家交往中的作用,认为诚信既是政府或国家的行为准则,也是国家交往的道德标准,所谓“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荀子则认为诚是能“化万物"、“化万民”的“政事之本"。在荀子看来,当政者个人带头讲诚信,既是实现社会诚信的关键和前提,也是称霸天下的重要条件,所谓“诚信生神”、“信立而霸"就是这个道理。荀子还特别提出建立政治诚信的主张,强调当政者必须要具有诚信的品德。所谓“政令信者强,政令不信者弱”;“制号政令,欲严以威,庆赏刑罚,欲必以信"。儒家关于诚信的这多重要论述,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仍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4.1《修辞立其诚》

学习目标课程标准/素养目标重点难点

1.了解作者和文章写作的历史背景。2.理解文章的关键概念,整体把握和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及其秉持的价值理念。3.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学习举例、引用等论证方法,体会严谨准确、简易朴实的语言特色。深入理解文章观点的社会现实意义,从中得出对自己的启示。梳理论证思路,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

(一)基础知识

作家作品

张岱年(1909—2004),字季同,河北献县人,著名哲学家。其学术研究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哲学史的阐释;二是哲学问题的探索;三是文化问题的研讨。在不同的时期,各有不同侧重。

解题

①修辞:本指注重文化教养,后指修饰文辞。

②诚:真诚。

③整句原指君子要注重文化教养,做到立身诚实;后多指文章修辞要服从于内容的真实。

生字注音

道恶乎隐()曲学阿世()

解释词语

曲学阿世:

哗众取宠:

顺风使舵:

错综纷繁:

(二)了解背景

本文写于1992年4月,深刻阐述了张岱年的治学宗旨。张岱年治学贯彻一个“诚”字。20世纪30年代他提出“哲学家须有寻求客观真理之诚心";40年代他把“求真之诚”作为哲学修养之基础;他晚年自号“渠山拙叟"(“渠”即张载,“山"乃王夫之),并以“直道而行”示其一生立身之则。冯友兰评价说:“张先生治学之道为‘修辞立其诚’,立身之道为‘直道而行’,此其大略也。"

【思考1】翻译并理解下面的句子

①道恶乎隐而有真伪

明确大道隐藏于哪里,才(使原本浑朴的世间)有了真伪之分

②因也者,无益无损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

明确所谓顺应,就是不增不减。……所谓顺应,就是舍弃自己的主观成见而以外物为法则。

③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

明确一定要端正学风(指谨守儒家正学)来说话,不要歪曲学术(指曲解经典的原义)来迎合世俗。

四、文本研究

【思考1】作者是如何提出文章的中心议题的?

明确文章开篇引用《易传·文言》中的名句,指出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原则,并对“立其诚"重新定义,从历史的角度对其进行重新界定,强调古代儒家谓之为“诚”,就是现代所谓的“真"。至此,本文的中心议题“立其诚”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了。

【思考2】理解文章内容

1.文章将“立其诚"的含义概括为哪三点?应如何理解?

明确作者认为,“立其诚”应包括“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等三个方面。“名实一致”,就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一致;“言行一致”,也就是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

2.从文中看,应如何认识客观世界?

明确哲学与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追求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首先,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其次,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

3.“修辞立其诚"的最起码的要求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

明确文中强调,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人们把自己的真实想法隐藏起来,主要是因为不正常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这种不正确的人心扭曲必须改变,而改变的方法就是说真话、讲实话。

4.文中作者引用了《心术上》中的名言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引用的这段话是说,在认识外物的时候不要对于外物有所损益,力求外物的本来面目。换句话说,认识外物要尊重其客观性,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尽量排除主观因素对认识的影响。

5.课文第7、8两段,阐述“学说、言论、文章"诚伪问题,但文中却没有提到“诚伪”,作者这样写是不是偏题了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明确没有偏题。第7、8两段承接上文对“立其诚"三层含义的论述,为第6段“学说、言论、文章,都有一个诚伪问题”所领起。“诚伪"中的“诚”对应“立其诚"的三个“一致”,“伪"则对应其中的不一致。作者阐述做到“诚”的必要条件,从反面理解,也就是阐述了克服或避免“伪"的必要条件。因此,虽然作者在文中并未提到“诚伪”,但内容是紧紧围绕“诚伪"而展开论述的,与“立其诚”含义中的三个“一致"相吻合,不存在偏题之说。

6.文章倒数第三段引用《汉书·儒林传》的话,其用意是什么?

明确作者反对“曲学阿世”,批评这种做法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说明“修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号召大家要遵行这一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思考3】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明确本文逻辑严密,层次清晰。第1段是引子,引出话题:“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第2~6段,阐明“立其诚"的三层含义,这相当于议论文的“是什么”。第7~8段,解释为什么要“立其诚"——因为“立其诚”符合唯物主义原则,这是议论文的“为什么"。第9~10段,阐明“怎么办”——指出要“立其诚",就要端正学风,要“说真话、讲实话”。第11段,总结全文。

【思考4】概括分析文章在论证上的特点。

明确①采用层进式论证结构,大致遵循“立其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中间也有并列式的结构,如“立其诚”的三层含义。②多处运用引用论证方法,文中引用了《易传·文言》《管子·心术上》《汉书·儒林传》等传统经典著作中的语句,有力地证明了论点。

【思考5】品味语言特色

1.文章是如何避免说理带来的艰涩难懂的感觉的

明确①文章结构形式娓娓道来,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作者思路清晰,按照提出论题和观点、分析阐释论题和观点、总结观点并指出论题重要意义的思路结构文章,符合大众的阅读和认知习惯。

②注重对引用的典籍文献的解释。作者在引用古文献之后,往往紧跟着就对文献进行通俗易懂的解释说明,这就让读者很容易理解了。

③语言平实,文风质朴。除了因论证的需要而引用典籍史料外,作者的语言十分平实,语言朴素,通俗易懂,丝毫没有艰涩之感。

【思考6】“修辞立其诚"对我们有哪些方面的启发

明确示例一:当今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或情感得,这就使得我们的一言一行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被极度放大诚实的、符合道义的言行会给社会带来正能量,相反,则会来负能量。这就要求我们要比以前任何时代都能够注重自的品德修养,开口说话,先“立其诚",做一个诚实的人,做传播正能量的人。

【思考7】概括写作特点

明确①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在文章中,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典内容。但在引用之后,又用浅显的文字加以说明分析,让人感受到经典的力量,又深刻地理解了内涵。

②简易平实,观点明确。如在解释“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的时候,都是用一句话解释,观点明确。他许多观点,在简易平实中显现着生命力。

【思考8】层进式论证结构

层进式论证结构是指阐释、分析和论证论点的几个层次之间是逐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关系,俗称“剥笋法"。层进式结构这种剥笋式的分析、挖井式的论证,非常适合于需要寻根究底的论述文,常用于这样几种情况:从现象挖掘本质、从行为推究动机、用结果追溯原因、用偶然论证必然。

【写法指导】

(一)层进式结构一般有两种样式:

1.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即围绕中心论点问答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简称为“是为怎"的论证结构。这也是层进式论证最常用的方法。

2.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关系,每层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表递进的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

【思考8】明晰主旨

本文基于“诚”这个核心概念进行阐释,就“立其诚"的三层含义,由修辞到为人,展开了深入的思考和阐述,进而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对“立其诚”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和批判,强调做人要“说真话、讲实话",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问题。作者开篇直接点题,进而提出观点“‘修辞立其诚’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并简要说明“立其诚"的含义。

第二部分(第2—5段),提出自己对“修辞立其诚”的个性化理解,即“立其诚"的三层含义,然后对这三层含义分别作了解释与分析。

第三部分(第6—9段),从哲学与科学角度,论述“修辞立其诚”的必要性。

第四部分(第10—11段),强调“修辞立其诚"的现实意义。

题组A基础过关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拿破仑曾说:没有卢梭,就没有法国大革命。可声誉如此卓著的卢梭其实和拿破仑一样,并不能算是地地道道的法国人。他一生当中,通常用以下的方式签名“让-雅克·卢梭,日内瓦[注]公民”,卢梭祖上在1549年来到日内瓦,他自己又于1712年出生于此,所以,确切地说,①。

30岁那年,卢梭来到巴黎,此后,②。当时的巴黎人才荟萃,卢梭结识了狄德罗等著名思想家、学者。他为《百科全书》撰写音乐方面的内容,自己还创作了七部歌剧;他在狄德罗的鼓励下,以论文《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参加第戎学院征文,获得名次,在法国名声大振。1753年,第戎学院再次征文,卢梭以《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文应征,虽未入选,但确立了他的名声;他隐居巴黎近郊,1756年至1762年间,发表《社会契约论》《爱弥儿》等作品;他捍卫自己的信仰,屡遭迫害,像浮萍一样,一会儿流亡瑞士,一会儿逃奔英国,和伏尔泰、休谟等人吵得不可开交,这么能折腾又信仰坚定的卢梭,一生争议不断。1794年,在去世十六年后,卢梭被以国家英雄的身份葬在巴黎先贤祠。

[注]日内瓦:瑞士第二大城市,位于日内瓦湖西南角。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比拟、比喻、夸张B.引用、比喻、排比

C.对偶、借代、夸张D.引用、借代、比喻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他参加第戎学院征文并获得名次,使他在法国名声大振的论文《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是在狄德罗的鼓励下写的。"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4.下面是一篇新闻报道的片段,请概括出火神山医院的三个特点。每个特点不超过12个字。

作为一所传染病医院,火神山医院对各项防护措施的要求近乎苛刻。院区内设置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及医护人员专用通道和病人专用通道,严格避免交叉感染。病房设计上,专用的隔离防护窗用于物品传递;医院绝大部分房间是内部压力低于外部的负压房间,避免病毒随气流流出。覆盖整个院区的防渗膜确保污染物不会渗透到土壤水体中,雨水、污水经过两次氯气消毒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所有房间空气均经过消毒杀菌及高效过滤达标后才高空排放。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在21世纪,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①_,挑战接踵而来,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层出不穷,人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当年“大讨论”的精神,②_,推进改革开放,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各项任务,为实现科学发展、③__做出新的贡献。这也是对1978年真理标准讨论暨引发讨论的“文章"发表的纪念。

题组B能力提升练

课内鉴赏

1.《修辞立其诚》中,作者认为“立其诚”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原因是什么?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修辞立其诚》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写出其含义。

3.为什么说《修辞立其诚》这篇文章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4.《修辞立其诚》一文多次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手法,试找出并分析其作用。

引用内容引用作用

题组C培优拔尖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篇文章的优劣,取决于能否映射现实、有无社会观照。倘若文风浮夸自大,标题一惊一乍,事实似是而非,这不仅唐突了读者,也丧失了传播价值,污染了舆论生态。

最近在网上,“美国害怕了"日本吓傻了”“欧洲后悔了"之类的文章,总能赚取不少莫名点击。然而,纵观这些所谓“爆款”文章,其实却了无新意,一味夸大,文风堪忧。比如,有的任意拔高、以偏概全,高喊《在这些领域,中国创下多个“世界第一"!无人表示不服》;有的自我安慰、贻人口实,鼓吹《别怕,我国科技实力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有的内容一厢情愿、断章取义,将国外的只言片语,放大成“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中心位置……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一经济体”等声音。

这些“雄文"的共性,一无事实骨架,二无内容血肉,三无思想含量,徒有浮躁外壳,经不起一点风吹日晒。要知道,文章不会因为浮夸而增色,国家也不会因为自大而变强。挑动极端情绪、肆意传播偏见,容易造成公众走进夜郎自大、自吹自擂的狂妄误区,导致社会陷入信息碎片化、思维程序化的认知闭环。

新闻学有一种观点认为,“最好的编辑一定是个营销专家”。而某些媒体,其浮夸自大的文风,无异于“吸睛涨粉"的气球,一触即破。这类文章的始作俑者,把标题当作一枚带着诱饵的鱼钩,诸如“全球首款”“世界第一"的标题党,给标题大加“刺激”的猛料,以博人眼球,吊人胃口。然而,新闻不是爽文。如果只讲营销不讲营养,只要眼球不讲责任,即使一时流量爆棚,也是在误导大众。

有网友感慨,进入了自媒体时代,新闻越来越多,离真相却越来越远。的确,浮夸自大的文风套路,看似抄了“10万+"的近路,实则误入新闻生产的歧路。据统计,去年新媒体运营行业人数超过300万,各类机构对内容创业者的投资金额超过50亿元,可谓既有前途,又有“钱途”。然而,面对如此大好的形势,自媒体要想创作自如,就更需恪守自律。倘若毫无底线蹭热点,肆无忌惮造噱头,结果只能是漫出道德水位,偏离法治轨道,消解媒体公信力。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有人疑惑,是文章不会写了吗?并不是。还记得,南海仲裁闹剧群情激愤,“中国一点都不能少"的新闻作品却产生共鸣。针锋相对却有礼有节,气贯长虹而又言之有物,这样的文风文气,怎能不引发舆论场同声同气?全媒体时代,真实客观理性的新闻准绳没有变,新鲜有趣优质的价值取向没有变,平实求实务实的文风导向也没有变。只有创作者自律自觉,将文风与世风勾连,给流量和情绪松绑,方能写出真正从容自信的作品。

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不好的舆论可以成为民众的“迷魂汤”、社会的“分离器"、杀人的“软刀子”、动乱的“催化剂"。新闻讲事实,讲真相,讲正道,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浮夸,那些热衷于耍噱头、故弄玄虚、哗众取宠的路数可以休矣。

石羚在《表达当守正,修辞立其诚》中写道:曾经,读者反感“裹脚布”式的八股文章和“板着脸说话"的态度。现在,一些网络媒体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有的热衷故弄玄虚,语不惊人死不休;有的沉迷卖萌八卦,失于轻佻……种种不良文风,需要引起警惕。归根结底,“修辞立其诚”,内容真实、情感真切、态度真诚,才是不可移易的竞争力。

(节选自林峰《文章不会写了吗?》,有删改)

1.下列对“文风"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浮夸自大的文章,从标题到内容大多以偏概全、断章取义,一味夸大事实。

B.浮夸之作无事实、无内容、无思想,外强中干,极少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

C.浮夸作品多哗众取宠以博人眼球,其作者受到利益的驱使而罔顾社会责任。

D.文风好的文章从容自信,追求言之有物,而不讲求营销,不追求“吸睛”。

2.下列对文中所举例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爆款"文章的标题为例,指出文风不良的文章存在“一味夸大”的弊端,树立了批判的靶子。

B.本文以加“刺激"猛料来“吸睛涨粉”的“标题党"为例,批评文风浮夸的作者重利轻责,误导大众。

C.作者举新媒体运营的数据,意在证明自媒体创作虽有“前途”和“钱途”,但若浮夸会步入新闻生产的歧途。

D.本文以新闻作品“中国一点都不能少”引发社会共鸣为例,说明言之有物、言而有文的文章方可行而致远。

3.下列语句的内涵与文章中作者所论述的主要观点,最接近的一项是()

A.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B.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

C.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

D.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无诚不行

①信,是一种行为验证,然而“诚信"这个词,“诚”在“信"前,“诚”比“信"更为重要,诚,是内心自觉。诚信,必须心意真诚,才好信守约定。

②所以孔子论诚信,为我们所熟知的那句“言必信,行必果”之后加了一句令人惊愕的话:“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出言就必须要信守,做事就必须要坚决,这并非君子所为,而是没有判断能力、不问是非黑白、浅薄固执己见的小人行径!这句话真是石破天惊!言行一致并不一定代表诚信品格?——在孔子这句话里,就涉及了“诚”的重要性:假如被迫做出的承诺不是本心所愿,假如一时糊涂的约定不是正义所为,那么还要去义无反顾地践行它吗?假如对坏人做出了违心承诺,假如做坏事顺从了错误约定,这些权宜之计、这番歪理邪说反倒要如约信守吗?当然不是!

③对孔子这句惊人论断,孟子就深以为然,孔子说了小人的言行,孟子便明确说君子的言行。《孟子》中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惟义所在”,唯有正义存在,才能心正意诚。

④所以宋人晁说之就说:“不信不立,不诚不行。"人无信不可立,心不诚更不能行。不讲首要的诚心实意,仅凭“信”的结果来衡量人品未免会有失偏颇。没有心之诚在前,信之行就成了刻板的教条、拘泥的桎梏、僵化的思维、固执的行径、不情不愿的强迫、形式主义的空洞。

⑤《大学》里论到,“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孟子所言的正义、正心,都是从“意诚"开始的。能秉真诚之性、能怀赤诚之心、能发坦诚之言,才能拥有正直的心,才能遵循正义的理,才能奉行正义的事。

⑥而《中庸》又说:“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心诚才能明了真理,明了真理才算真正心诚。所以,在不明理时做出的错误承诺,本就是心不正、意不诚的,怎能再信其行、顺其非,让错误更加荒谬地履行?

⑦“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贯穿了万事万物的始终,不诚就没有万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