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考前查补能力提升练 第20题 新题型-语句复位-语句衔接学案(含答案)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考前查补能力提升练 第20题 新题型-语句复位-语句衔接学案(含答案)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考前查补能力提升练 第20题 新题型-语句复位-语句衔接学案(含答案)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考前查补能力提升练 第20题 新题型-语句复位-语句衔接学案(含答案)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考前查补能力提升练 第20题 新题型-语句复位-语句衔接学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考前查补能力提升练第20题新题型-语句复位-语句衔接学案(含答案)提升练03语用第20题语句复位(语句衔接)

目录

01挑战主观题·查能力漏洞

02攻克重难(重难、题型、考向)·补能力漏洞

03能力提升演练

(2024届新高考九省联考语文试卷1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夏天温度高,水分足,各种花草树木生长旺盛,田野里的牵牛花、凌霄花、百合花等竞相怒放,A_________________。南宋名画《夏卉骈芳图》就集中描绘了几种夏天常见的花卉:粉红鲜艳的蜀葵,洁白无瑕的栀子,嫩黄清雅的萱花,在夏日的暖风里,或拔蕊怒放,或花蕾初绽,或B_____________,让人悦目清心,为炎炎夏日增添了烂漫色彩,也给人们送来幽香清爽。

①夏天最常见的还是荷花。荷花在酷暑中绽放,是历代文人墨客歌咏描绘的对象。明代画家陈洪绶的《荷花鸳鸯图轴》就描绘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品格。②画中四枝荷花亭亭玉立,荷叶也形态各异;③一对鸳鸯四目相对,嬉戏荷间,打破了一池碧水的宁静;一只青蛙埋伏于石后的荷叶上,好像正伺机捕食蚊虫,给画面平添了几许生机与意趣;两只彩蝶飞来,一只在空中C_____________,一只落于花上。④从中可见画家善于观察的细心与状物精微的匠心。

2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古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分)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题型特点】

九省联考语文试题语言运用第20题是插入句子题或者语句复位题,新题型。高考语用之变最无定数,但试题的基础性知识不变,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目的不变,变的是题目的创新。课标中命题和阅卷原则:“试卷结构和测试形式不应固化,以避免形成新的应试模式。"题目创新的实质是灵活、多样的考查学生语文素养。此题考查“语言连贯”的范围。“语言连贯"是指句与句之间以及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要连贯,逻辑要合理,过渡要自然,上下文照应。只要认真细读,深入语段,真正理解、分析语境,无论题型如何变化,都可以不变应万变。

【考点解读】

语句复位是指根据语段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紧密的句子。语句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本题型为高考语用题高频考点。

【技法指导】

一、解题思路:四步法

1、第一步:依据文体——把握中心、明确话题

根据表达方式,确定材料的性质,整体把握语段中心。

说明性语段:明确被说明对象的特征或阐述的事理。

记叙性语段:明确记叙的对象和事件。

议论性语段:明确议论的话题和观点。

2、第二步:理清层次确定关系

(1)概括每句话的内容,把握文段语脉。

(2)理清前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总分,并列、转折、因果、选择、递进、假设、条件等),划分语段的层次。

(3)根据补写句子与上下文的关系(补写的句子与上下文关系:引领下文,总结上文,承上启下、呼应上下文),确定补写句子的类型。

补充:句子类型

引领句:即能领起或概括整个语段或下文层次的语句。

总结句:就是指对整个语段或语段中某一个(两个)层

次内容作出总结的句子。

过渡句:是小结前文,启示下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的句子。

照应句:是前面提出的内容,后文有照应;后面出现的情节,前文有所交代,前后照应,和谐统一的句子。

3、第三步:寻找解题细节——遣词造句

找到呼应词句、关联词、暗示性词句和提示性标点,(尤其是冒号、分号、问号),根据找到的提示信息和句子的类型,按照上下文遣词造句的规律补写出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

4、第四步:再读全文——查漏补缺

再读文段,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字数是否符合要求等。答案如有问题,需重新拟写。

二、考点技法

1.话题一致

话题一致是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是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要密切相关,紧紧围绕一个中心,集中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

2.句式结构一致

句式结构一致,是指要明确所选句子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尽量使所选句子与下文的句式结构保持一致。

3、事理逻辑合理

注意分句间的关系(并列、承接、递进、因果、转折、假设、条件等)及衔接,以及整体的和谐性,弄明白句间的事理逻辑关系。

4、意境氛围协调

语句复位题所给语段往往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从而形成一种特定的情调,或明丽蓬勃,或冷静萧条,或闲适愉快,或悲戚伤感……填入语句应与文段整体语境氛围保持和谐一致。

5、语气语调和谐

副词的不同,句式的不同,会使句子的语气相应地发生变化,也会使语调的重点发生转移。

(广东省中山市2024届高三五大校第一次高考模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寒地冻,大雪弥望。

我和朋友从日本北海道的札幌出发,要去一个名叫洞爷的湖区。

一路上大巴士里面还算暖和,一下车,立刻就觉得自己要冻成一根用“急冻法”结冻的冰棒。于是很自然的,连想都不想,拔腿便向店家的大门冲去。

店家也好像早有先见,一见我们跌跌撞撞地奔进室内,立刻双手捧上一大杯热饮,我们正冻得浑身打颤,一见了冒热气的东西,便急急接了,比接圣旨还恭敬。

喝下一大口,哇!怎么味道这么熟悉?再喝一大口,答案出来了,是甜酒酿!奇怪,这甜酒酿原是吃惯的,怎么此刻喝来竟好像琼浆玉液?等喝到第三口,就开始有了美食家的鉴赏品味了。你会为那浓浊的白色而忘神,是牛乳的颜色呢!

从来不好酒,但此刻,大雪千里,我是在雪中随时可以冻毙的旅人。然而,此处有一檐头可以容我,有一碗酒可供我暖身,我不免贪起杯来,贪那严寒世界的一点温度,贪那一点芳馨,贪那超乎买卖双方商业关系之外的一缕体贴的善意。

①我想,我却愿意自己既是君子也是小人。②我甚至希望我的朋友也如此。③全然淡若水也不见得有意思,④我喜欢有时候在滴水成冰的寒天里痛饮一碗滚烫的甘醴。

20.“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这两句古文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分)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天堂我尚未去过。《启示录》所描写的“从天上上帝那里降下来的圣城耶路撒冷,那城充满着上帝的荣光,闪烁像碧玉宝石,光洁像水晶”。②城墙是碧玉造的,城门是珍珠造的,街道是纯金的。珠光宝气,未能免俗,真不想去。③杭州是白傅留诗苏公判牍的地方,荷花十里,桂子三秋,曾经一度被人当做汴州。如今虽(1),但少有人看浓妆淡抹的山色空蒙。④所以苏杭对我也没有多少号召力。我虽然足迹不广,但北自辽东,南至百粤,也走过了十几省,窃以为真正令人流连不忍离去的地方应推青岛。

青岛本身没有高山峻岭,邻近的劳山,亦作崂山,又称牢山,却是峻峥巉险,为海滨一大名胜。我虽未到过劳山,但读《聊斋志异》,对它早已(2)。由青岛驱车至九水,就是山麓,清流汩汩,到此尘虑全消。

青岛不产水果,但作为山东半岛许多名产的集散地,各种水果(3)。例如莱阳梨。此梨产在莱阳的五龙河畔,因沙地肥沃,故品质特佳。外表不好看,皮又粗糙,但口感上细嫩酥脆甜而多浆,绝无渣滓,美得令人难以相信。再如肥城桃,皮破则汁流,真正是所谓水蜜桃,海内无其匹,吃一个抵得半饱。今之人多喜怀乡,动辄曰吾乡之梨如何,吾乡之桃如何。其夸张心理可以理解。

(选自梁实秋《忆青岛》,有删改)

20.“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两句民间流传的谚语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分)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语文二模)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他们要去迎春了,春神句芒住在东郊的庙里,他掌管着春的气息以及整个一年的收成,他甚至还会给有福的人延长寿命。他小小的庙宇在树木的深处,这里人迹罕至,在冬日将尽的时节,满山的树木像还没来得及点染的枯笔水墨画,显得颇为荒凉。②

立春的前一天,寂静的郊外突然变得骚动起来。远处的村边小道上,一条长长的充满威仪的队伍逶迤而来。从那非同寻常的鼓乐声中就可以听出,是天子前来迎春了。满天的青旗,掩映着天子和他身后的三公九卿,一路A。

叩拜句芒神的礼仪庄严而隆重。在跪拜之后,天子高高举起酒爵,然后徐徐泼洒在句芒面前的地上,接着又是跪拜。礼罢,人们给句芒让出道路,乐工们高奏鼓乐,句芒在人们的簇拥下向都城进发。稳稳站立在壮汉们肩头木板上的句芒,人面鸟身,方脸,神色端庄,目视远方,仿佛随时都会展翅高飞。头顶上,青色的春幡迎风而舞。在他旁边站着的,是一头雄壮有力却又憨态可掬的泥牛。③

④句芒进城的路上,欢迎的人挤在道路的两旁。扮成春官的孩童,一路奔跑着,B,边走边喊:春到了,春到了。于是一路的百姓也随之C:春天来了。

20.“然而整个春天将由此发动。”这句话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分)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024届湖南省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二模)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代花事是由大的背景推送出来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它的一大特点便是日常化和大众化。宋人对花的赏爱,很少再有狂欢式的热烈,也并非A_____________,佯装高雅之态,而是把花事作为生活中每一天里的一点温暖,一份美丽的点缀。①从宫廷到贵胄到平常人家,买花卖花、种花赏花、咏花送花,故而寄托心志、传递友情、吟咏花事之作B_________________。宋人花事是很商业化的,但不妨碍它浸润诗意。②市声是人间烟火里也会捕捉的风雅,就连宋徽宗的《宣和官词》中也曾提及此事。③旅店用日送鲜花的方式慰藉客中情怀,也成了当时一种日常化的服务。

④宋人爱花,远不止于此。无论是杨万里言及的“胆样银瓶玉样梅”,李弥逊笔下的“睡梦里,胆瓶儿,枕畔数枝”,林希逸眼中的“胆瓶花在读书床”,还是赵孟坚描绘的“便须著个胆瓶儿,夜深在,枕屏根畔”。这些诗词都是讲人们睡觉时枕旁边要放个胆瓶,而胆瓶里自然要插花,即算是如此日常的事也要有花相伴,花事对宋人生活的影响之大C_________________。

20.“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两句古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024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法在古代的影响是超越社会藩篱的。①师宜官在酒店墙上写字,写完还得亲自把字铲去,把墙壁弄得(1),但店主和酒保并不在意,他们也知书法,他们也在惊叹。曹操破荆州后特意寻访梁鹄,把他的字悬挂在营帐中,(2)之余细心观赏。在这里,甚至连政治军事大业也与书法相依相伴。

古人苦练书法,也就是在修炼着自己的生命形象,就像现代西方女子终身不懈地进行着健美训练,不计时间和辛劳。由此,一系列现代人难以想象的奇迹也随之产生。②传说有人磨墨写字,(3),把贮在屋檐下的几缸水都磨干了;有大家洗砚,把一个池塘的水都洗黑了;有人边走路边在衣衫上用手指划字,把衣衫都划破了。③唐代书法家怀素练字,用坏的笔堆成了一座小丘,他索性挖好一个坑来掩埋,起名曰“笔冢”。没有那么多的纸供他写字,就摘芭焦叶代纸,据说,近旁的上万株芭蕉都被他摘得光秃秃。

④书法展现了一种生命状态的喜悦。“非人磨墨墨磨人”,是啊,磨来磨去,磨出了一个个很道地的中国传统文人。

20.“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这两句古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分)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024届河南省五市高三第一次联合调研检测三模语文试卷)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赏牡丹、吃香椿、饮谷雨茶,当人们在鲜花和美食中细品幸福生活的滋味、感受这个春天的最后一次回眸时,春天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已经近在咫尺。《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子水也”,即“雨生百谷”。谷雨因此得名,可谓A。

①犹记每年的谷雨节,母亲都要去茶园摘茶。②茶叶摘回,放在锅里炒焙,母亲用手慢慢揉搓,就形成了谷粒大小的尖叶,曰“谷雨尖"。置热水浸泡于玻璃杯中,茶叶舒展,纤毫毕现,茶香四溢,B。③逢年过节,母亲就拿出这些茶叶招待客人,礼仪隆重。母亲一遍遍地念着,这是谷雨尖,是谷雨茶。④谷雨这个词,就从母亲嘴中吐出,像是节气的痕迹还刻在时间的深处。

夜晚,父亲肯定C,难以入睡。农事堆积在那里,把父亲拽向节气的深处。再过三个月,谷子就该成熟了。虽然它们还没移植到水田中,但它们的青苗正在垄间茁壮。然后,它们发蔸、抽穗、扬花、结实,被阳光烤熟,接着收割、晾晒、净秕、入仓,滋养着我们的肠胃。

20.“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这两句古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分)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024届吉林省延边州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模)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插秧,乡下人又称“栽田"。小时候,奶奶常常对我唠叨:“过年的肉,栽田的工,万万不能耽搁。长大了可要学会栽好田,到时不愁没人请。”我认真地听着并记下,从那一脸虔诚中感受到农人对栽田非同一般的敬重。

一碗荷包蛋洋溢着蛋花香,一壶糖水茶酝酿着糯米甜。大清早,人们打着响亮的饱嗝,三三两两,聚集田头,卷起高高的裤脚争先恐后地下田拔秧。①一双大手,直接覆向整片的稻田。②稻草如绳,一拉一扯,秧苗就在农人的手中迅速成堆结把,像极了小女孩头上束起的发髻,不一会儿就铺满了整个秧田。

该插秧了。③听!那一声声欢快豪放的秧歌响彻山谷,满漾出发自心底的喜悦。④插秧时,每个人都低首躬身,步步倒退,用深浅不一的绿秧描绘着心中最美的田垄。那低头后退的姿态,分明是对土地的敬畏与膜拜,世代相传、不曾停息。

20.“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这两句古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3分)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024届湖南省怀化市六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小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她站住了,那琴声是从备斋里传出来的,徐缓、轻柔的绕过那白雪中的雕梁画栋,在雪中的清冷的空气里,A飘过来,向她飘过来,琴弓在舒展,丝弦在震颤,扣人心扉的节奏和旋律,如泣,如诉,如梦,如诗,从容不迫地讲述着东方一个古老的、生死不渝的故事①……

她的心被俘虏了,B地走过去,走过去,怕踩动脚下的雪,发出一丝杂音,破坏了那纯净如水的韵律。②她又停下来,她不忍心去叩响那小小书斋的门,去打断那宁静的世界中的天籁之音……

她从备斋前走开了,③踏着被白雪覆盖的小桥,沿着粉雕玉琢的石阶,走上湖心小岛,站在小亭的檐下,静静地听着,琴声在她耳畔回旋,回旋……

雪花C地飘落,岸边的博雅塔,水中的石舫,都披上了一身轻柔的白纱。垂柳,国槐,银杏,红枫,树叶都早已落尽了,如今被白雪挂满了枝头④……

洁白的燕园,洁白的未名湖,洁白的小岛,漫天飞雪中,伫立着一个少女的身影……

20.“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古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分)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024届江西省红色十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

影片《长安三万里》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讲述了高适与李白的交友故事,并缓慢地展开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开元盛世可谓星辉灿烂,除却王维、杜甫等一流的诗人,还有张旭、吴道子等享誉千年的书画大家。①这些文人在一起推杯换盏、挥毫泼墨,②共同书写了时代伟大的文化。③这部作品刻画了李白的仙人之道与高适的人间之路,④描绘了高适与李白在人生沉浮中追求理想的坚定形象,⑤展现了二人在青年、中年、老年不同阶段的精神状态。

长安是李白、高适、杜甫、王维等唐代诗人的人生理想,(甲)也是古往今来无数迁客骚人、戍边将士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乙)天南海北的诗人奔赴长安、歌咏长安,将真挚动人的情感倾泻于诗歌当中,(丙)展现出唐人澎湃的自信、汹涌的浪漫。影片结尾处,高适动情地说道:“只要诗在,长安就会在。"唐代诗人写下的不朽篇章,(丁)经由千年不绝的声声吟诵,承载着令中华儿女无比自豪的历史记忆。

20.“梦到长安三万里,海风吹断碛西头。”这两句古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分)

A.甲B.乙C.丙D.丁

(2024届云南省三校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卷(七))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围炉煮茶,我们乍看会觉得十分新颖,其实A。早在唐代,茶圣陆羽就在《茶经》中专门记录煮茶过程。炎炎夏日采撷的露珠,凛凛冬天刚落下的新雪,都是煮茶的佳品。

围炉煮茶习俗起源于唐代,在宋代盛行。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是把饮茶及其习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描写的。他通过写煎茶用水、饮茶用具以及茶祭祀等,展现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红楼梦》第四十一回中妙玉取雪烹茶,别有一番超凡脱俗的味道,只是“①"。天上太虚幻境,喝的是仙花灵叶“千红一窟”茶,用宿露烹制;人间富贵贾府,喝的是枫露茶、老君眉等。因人而异,因时不同。以茶融入每个人的生活,在品茶中品出每个角色的人生情境,也是曹雪芹B的笔法。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现代人更多追求“围炉煮茶"带来的独特体验;古色古香的院子,营造出“②”的闲适氛围;自己动手煮茶,品味“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的意境,与好友交谈,体会“③”的气氛。

如今,围炉煮茶C,相关的娱乐项目越来越多。或许,感受如何,关键并不在于流行什么娱乐项目,而在于体验者的心境。与好友一起,煮茶也好,闲坐也罢,都自有“④"趣味。

20.“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两句古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分)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024届湖南省邵阳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寒地冻,大雪弥望。

我和朋友从日本北海道的札幌出发,要去一个名叫洞爷的湖区。

一路上大巴士里面还算暖和,一下车,立刻就觉得自己要冻成一根用“急冻法"结冻的冰棒。于是很自然的,连想都不想,拔腿便向店家的大门冲去。

店家也好像早有先见,一见我们跌跌撞撞地奔进室内,立刻双手捧上一大杯热饮,我们正冻得浑身打颤,一见了冒热气的东西,便急急接了,比接圣旨还恭敬。

喝下一大口,哇!怎么味道这么熟悉?再喝一大口,答案出来了,是甜酒酿!奇怪,这甜酒酿原是吃惯的,怎么此刻喝来竟好像琼浆玉液?等喝到第三口,就开始有了美食家的鉴赏品味了。你会为那浓浊的白色而忘神,是牛乳的颜色呢!

从来不好酒,但此刻,大雪千里,我是在雪中随时可以冻毙的旅人。然而,此处有一檐头可以容我,有一碗酒可供我暖身,我不免贪起杯来,贪那严寒世界的一点温度,贪那一点芳馨,贪那超乎买卖双方商业关系之外的一缕体贴的善意。

①我想,我却愿意自己既是君子也是小人。②我甚至希望我的朋友也如此。③全然淡若水也不见得有意思,④我喜欢有时候在滴水成冰的寒天里痛饮一碗滚烫的甘醴。

1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这两句古文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分)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杭州亚运会火炬“薪火"寓意中华文明_A_,吉祥物“江南忆”齐聚三大世界文化遗产,会徽“潮涌"象征勇立潮头的奋进精神,奖牌“湖山”呼应西湖山水。……穿梭于亚运村文化小屋,打卡遍布全城的“亚运人文体验点”,典雅精致的江南美学与非遗文化_B_,不断增加人们对杭州亚运会的参与度与获得感,让全省群众和八方来客以亚运为媒,与浙江文化来一场深度邂逅。

简约亚运,传承惜物养德的中华智慧,致广大而尽精微,让大型赛事呈现出_C_后的质朴成色。①场馆“能改不建、能修不换”,设备“能租不买、能借不租”,56个竞赛场馆中有44个是改建或临建,仅有12个新建场馆。②如击剑项目比赛场馆设备设施“以改代采”,5000个“17岁"的老旧座椅洗刷一新,节省资金约2000万元;杭州上城体育中心体育场“修旧如新”,节省顶部太阳膜和座椅资金近800万元……③大部分场馆在亚运开幕前就已制定下一步具体利用计划。④杭州亚运会积极打造大型赛事“无废模式”,推动垃圾源头减量,提高可回收物利用率,传递的不仅是一种办赛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20、“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这两句古语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分)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适应性考试二模语文试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秦岭下,渭水畔,许久未见如此沸腾的烟火气。满怀好奇的客人从各地涌来,排队、打卡,品鉴一碗冲上“顶流"的热辣。甘肃天水,一颗因“天河注水”而得名的遗珠,正被更多人看见。

伏羲、秦人、三国、石窟……天水,这座早已A的西北老牌旅游城市却总是“怀才不遇"。提到天水,很少有人能一口气说出它昔日的辉煌。这里是“羲里娲乡”,孕育了目前发现最早的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大地湾。秦人在此放马、建都,蜀魏在此拉锯争雄,东西文明在此交汇……它是《诗经》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诞生地,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汉代名将李广的故乡,也是杜甫入蜀前游历了三个多月、写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秦州。天水等待了太久。①当来自B的人潮顺着网线寻来,本地人那句“上次天水来这么多人,还是诸葛亮收服姜维的时候”,既有“怀才不遇"的心酸,又有“明珠始识”的意外和欣喜。

C,天水麻辣烫的爆火,最早似乎与一位女孩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的美食视频有关。细节虽难考究,但网络“放大镜"的一次次催化、发酵,是这座小城破茧出图的直接推手。②如今,信息时代终于让它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当寻味成为更多人享受生活的钥匙,精确的大数据算法将各地最新最全的美食话题,推送给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的“有缘人”。③在天水麻辣烫“打卡点”,高举的手机和“捧花”一样醒目,品鉴美食、分享现场、介绍甘肃农产品和景点的嘶喊,汇成粗糙却热烈的线上狂欢。④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天水,感知天水。

与此同时,网上有关天水麻辣烫的同质化宣传,逐渐被更具思考力和人文关怀的推介代替:“历史需要很长的时间和耐心,才能被挖掘到足够精彩的一面,天水替甘肃走了很大一步"这片土地并非一片贫瘠,它开满了花”。

2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分)

A.①B.②C.③D.④

(2024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波富贵,我也要接一点”……眼看东北旅游爆火、“尔滨"火箭式晋升顶流,各地文旅也没闲着,纷纷铆足劲要“分一杯羹”。其实,从“橘"来“莓”往的双向奔赴开始,人们就意识到,这波文旅热潮不是“尔滨"的独角戏,(①),是城市旅游出圈的大机遇。地方文旅俯下身子、撸起袖子,用网民甲的形式为本地宣传,也愿意接受各种“吐槽”,主打一个“听劝”,赢得口碑也就乙了。

时至今日,(②)。过去是得资源者得天下,景区多、名头响、基础设施完善的地方,游客自然就多。再后来是,(③),各类由资本推动修建的大型度假村、游乐园、主题公园、仿古小镇、商业街等拔地而起,引来一大批拥趸。再看当下,从有“淄”有味,到“滨"至如归,地方文旅出圈拼的更多是服务与创意,是朴素热情、人情味儿、烟火气,是谁能精准捕捉大众的情绪与需求。要知道,就在几个星期前,哈尔滨还困于冰雪大世界“退票风波”,丙后,其猛掏家底、“花式待客”,给游客呈现出了一个让本地人陌生的“尔滨”,才化危为机、博得了眼下的“泼天富贵"。

覆盖面与综合性强的文旅产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吃住行游购娱”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场景。推动其稳健发展,对于扩内需、促消费、稳增长将产生显著牵引作用。依据要素禀赋理论,发展需要的要素越丰裕,发展便越好。文旅产业丁依赖固有资源“吃老本”,戊规模和数量的竞争,己要素条件的竞争。城市以旅游经济为场景,掏出一张大家都认可的名片,吸引更高规模、更高质量的人才和资本,就能触发要素条件的跃升。

19.文中填入丁、戊、己三处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只也不是就是

B.不是也不只是而是

C.不是也不是而是

D.不只也不止是就是提升练03语用第20题语句复位(语句衔接)

目录

01挑战主观题·查能力漏洞

02攻克重难(重难、题型、考向)·补能力漏洞

03能力提升演练

(2024届新高考九省联考语文试卷1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夏天温度高,水分足,各种花草树木生长旺盛,田野里的牵牛花、凌霄花、百合花等竞相怒放,A_________________。南宋名画《夏卉骈芳图》就集中描绘了几种夏天常见的花卉:粉红鲜艳的蜀葵,洁白无瑕的栀子,嫩黄清雅的萱花,在夏日的暖风里,或拔蕊怒放,或花蕾初绽,或B_____________,让人悦目清心,为炎炎夏日增添了烂漫色彩,也给人们送来幽香清爽。

①夏天最常见的还是荷花。荷花在酷暑中绽放,是历代文人墨客歌咏描绘的对象。明代画家陈洪绶的《荷花鸳鸯图轴》就描绘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品格。②画中四枝荷花亭亭玉立,荷叶也形态各异;③一对鸳鸯四目相对,嬉戏荷间,打破了一池碧水的宁静;一只青蛙埋伏于石后的荷叶上,好像正伺机捕食蚊虫,给画面平添了几许生机与意趣;两只彩蝶飞来,一只在空中C_____________,一只落于花上。④从中可见画家善于观察的细心与状物精微的匠心。

2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古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分)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或衔接的能力。

此诗句出自南宋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十册语文教材《古诗三首》中的一首古诗,描绘了荷花盛开的美景。所选文段属于描写性文段。首先,从整体上把握。先整体介绍夏天的花草繁茂。其次重点介绍夏天最常见的荷花。此处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绘荷花盛开的美景引入恰当,与下句①处的“荷花在酷暑中绽放,是历代文人墨客歌咏描绘的对象"衔接紧密,所以选A。

②③④处是就陈洪绶的《荷花鸳鸯图轴》展开,分别描写画中荷叶的形态、画面的内容、意趣和对画家的赞美。

故选A。

【题型特点】

九省联考语文试题语言运用第20题是插入句子题或者语句复位题,新题型。高考语用之变最无定数,但试题的基础性知识不变,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目的不变,变的是题目的创新。课标中命题和阅卷原则:“试卷结构和测试形式不应固化,以避免形成新的应试模式。”题目创新的实质是灵活、多样的考查学生语文素养。此题考查“语言连贯"的范围。“语言连贯”是指句与句之间以及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要连贯,逻辑要合理,过渡要自然,上下文照应。只要认真细读,深入语段,真正理解、分析语境,无论题型如何变化,都可以不变应万变。

【考点解读】

语句复位是指根据语段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紧密的句子。语句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本题型为高考语用题高频考点。

【技法指导】

一、解题思路:四步法

1、第一步:依据文体——把握中心、明确话题

根据表达方式,确定材料的性质,整体把握语段中心。

说明性语段:明确被说明对象的特征或阐述的事理。

记叙性语段:明确记叙的对象和事件。

议论性语段:明确议论的话题和观点。

2、第二步:理清层次确定关系

(1)概括每句话的内容,把握文段语脉。

(2)理清前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总分,并列、转折、因果、选择、递进、假设、条件等),划分语段的层次。

(3)根据补写句子与上下文的关系(补写的句子与上下文关系:引领下文,总结上文,承上启下、呼应上下文),确定补写句子的类型。

补充:句子类型

引领句:即能领起或概括整个语段或下文层次的语句。

总结句:就是指对整个语段或语段中某一个(两个)层

次内容作出总结的句子。

过渡句:是小结前文,启示下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的句子。

照应句:是前面提出的内容,后文有照应;后面出现的情节,前文有所交代,前后照应,和谐统一的句子。

3、第三步:寻找解题细节——遣词造句

找到呼应词句、关联词、暗示性词句和提示性标点,(尤其是冒号、分号、问号),根据找到的提示信息和句子的类型,按照上下文遣词造句的规律补写出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

4、第四步:再读全文——查漏补缺

再读文段,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字数是否符合要求等。答案如有问题,需重新拟写。

二、考点技法

1.话题一致

话题一致是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是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要密切相关,紧紧围绕一个中心,集中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

2.句式结构一致

句式结构一致,是指要明确所选句子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尽量使所选句子与下文的句式结构保持一致。

3、事理逻辑合理

注意分句间的关系(并列、承接、递进、因果、转折、假设、条件等)及衔接,以及整体的和谐性,弄明白句间的事理逻辑关系。

4、意境氛围协调

语句复位题所给语段往往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从而形成一种特定的情调,或明丽蓬勃,或冷静萧条,或闲适愉快,或悲戚伤感……填入语句应与文段整体语境氛围保持和谐一致。

5、语气语调和谐

副词的不同,句式的不同,会使句子的语气相应地发生变化,也会使语调的重点发生转移。

(广东省中山市2024届高三五大校第一次高考模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寒地冻,大雪弥望。

我和朋友从日本北海道的札幌出发,要去一个名叫洞爷的湖区。

一路上大巴士里面还算暖和,一下车,立刻就觉得自己要冻成一根用“急冻法"结冻的冰棒。于是很自然的,连想都不想,拔腿便向店家的大门冲去。

店家也好像早有先见,一见我们跌跌撞撞地奔进室内,立刻双手捧上一大杯热饮,我们正冻得浑身打颤,一见了冒热气的东西,便急急接了,比接圣旨还恭敬。

喝下一大口,哇!怎么味道这么熟悉?再喝一大口,答案出来了,是甜酒酿!奇怪,这甜酒酿原是吃惯的,怎么此刻喝来竟好像琼浆玉液?等喝到第三口,就开始有了美食家的鉴赏品味了。你会为那浓浊的白色而忘神,是牛乳的颜色呢!

从来不好酒,但此刻,大雪千里,我是在雪中随时可以冻毙的旅人。然而,此处有一檐头可以容我,有一碗酒可供我暖身,我不免贪起杯来,贪那严寒世界的一点温度,贪那一点芳馨,贪那超乎买卖双方商业关系之外的一缕体贴的善意。

①我想,我却愿意自己既是君子也是小人。②我甚至希望我的朋友也如此。③全然淡若水也不见得有意思,④我喜欢有时候在滴水成冰的寒天里痛饮一碗滚烫的甘醴。

20.“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这两句古文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分)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结合语境分析:最后一段首句突然一个转折“我想,我却愿意自己既是君子也是小人”,因为上文既未提及“君子”,也未提及“小人”,故“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只能放在A处,用以承接下句。

故选A。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天堂我尚未去过。《启示录》所描写的“从天上上帝那里降下来的圣城耶路撒冷,那城充满着上帝的荣光,闪烁像碧玉宝石,光洁像水晶"。②城墙是碧玉造的,城门是珍珠造的,街道是纯金的。珠光宝气,未能免俗,真不想去。③杭州是白傅留诗苏公判牍的地方,荷花十里,桂子三秋,曾经一度被人当做汴州。如今虽(1),但少有人看浓妆淡抹的山色空蒙。④所以苏杭对我也没有多少号召力。我虽然足迹不广,但北自辽东,南至百粤,也走过了十几省,窃以为真正令人流连不忍离去的地方应推青岛。

青岛本身没有高山峻岭,邻近的劳山,亦作崂山,又称牢山,却是峻峥巉险,为海滨一大名胜。我虽未到过劳山,但读《聊斋志异》,对它早已(2)。由青岛驱车至九水,就是山麓,清流汩汩,到此尘虑全消。

青岛不产水果,但作为山东半岛许多名产的集散地,各种水果(3)。例如莱阳梨。此梨产在莱阳的五龙河畔,因沙地肥沃,故品质特佳。外表不好看,皮又粗糙,但口感上细嫩酥脆甜而多浆,绝无渣滓,美得令人难以相信。再如肥城桃,皮破则汁流,真正是所谓水蜜桃,海内无其匹,吃一个抵得半饱。今之人多喜怀乡,动辄曰吾乡之梨如何,吾乡之桃如何。其夸张心理可以理解。

(选自梁实秋《忆青岛》,有删改)

20.“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两句民间流传的谚语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分)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的能力。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包括两方面内容,“天堂”和“苏杭”,第一段内容先写天堂,再写杭州,所以该句应该放在①处,领起整个第一段内容。

故选A。

(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语文二模)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他们要去迎春了,春神句芒住在东郊的庙里,他掌管着春的气息以及整个一年的收成,他甚至还会给有福的人延长寿命。他小小的庙宇在树木的深处,这里人迹罕至,在冬日将尽的时节,满山的树木像还没来得及点染的枯笔水墨画,显得颇为荒凉。②

立春的前一天,寂静的郊外突然变得骚动起来。远处的村边小道上,一条长长的充满威仪的队伍逶迤而来。从那非同寻常的鼓乐声中就可以听出,是天子前来迎春了。满天的青旗,掩映着天子和他身后的三公九卿,一路A。

叩拜句芒神的礼仪庄严而隆重。在跪拜之后,天子高高举起酒爵,然后徐徐泼洒在句芒面前的地上,接着又是跪拜。礼罢,人们给句芒让出道路,乐工们高奏鼓乐,句芒在人们的簇拥下向都城进发。稳稳站立在壮汉们肩头木板上的句芒,人面鸟身,方脸,神色端庄,目视远方,仿佛随时都会展翅高飞。头顶上,青色的春幡迎风而舞。在他旁边站着的,是一头雄壮有力却又憨态可掬的泥牛。③

④句芒进城的路上,欢迎的人挤在道路的两旁。扮成春官的孩童,一路奔跑着,B,边走边喊:春到了,春到了。于是一路的百姓也随之C:春天来了。

20.“然而整个春天将由此发动。”这句话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分)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句复位的能力。

第二段写寂静的郊外突然变得骚动起来,“然而整个春天将由此发动。"放在②处,起启下作用,引出第二段的内容,所以放在②处最恰当。

故选B。

(2024届湖南省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二模)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代花事是由大的背景推送出来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它的一大特点便是日常化和大众化。宋人对花的赏爱,很少再有狂欢式的热烈,也并非A_____________,佯装高雅之态,而是把花事作为生活中每一天里的一点温暖,一份美丽的点缀。①从宫廷到贵胄到平常人家,买花卖花、种花赏花、咏花送花,故而寄托心志、传递友情、吟咏花事之作B_________________。宋人花事是很商业化的,但不妨碍它浸润诗意。②市声是人间烟火里也会捕捉的风雅,就连宋徽宗的《宣和官词》中也曾提及此事。③旅店用日送鲜花的方式慰藉客中情怀,也成了当时一种日常化的服务。

④宋人爱花,远不止于此。无论是杨万里言及的“胆样银瓶玉样梅”,李弥逊笔下的“睡梦里,胆瓶儿,枕畔数枝”,林希逸眼中的“胆瓶花在读书床”,还是赵孟坚描绘的“便须著个胆瓶儿,夜深在,枕屏根畔"。这些诗词都是讲人们睡觉时枕旁边要放个胆瓶,而胆瓶里自然要插花,即算是如此日常的事也要有花相伴,花事对宋人生活的影响之大C_________________。

20.“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两句古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从前文中的“但不妨碍它浸润诗意"及后文中“市声是人间烟火里也会捕捉的风雅”可知此处应有诗句及叫卖的市声。②句“市声是人间烟火里也会捕捉的风雅”,二者内容上最协调。

故选B。

(2024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法在古代的影响是超越社会藩篱的。①师宜官在酒店墙上写字,写完还得亲自把字铲去,把墙壁弄得(1),但店主和酒保并不在意,他们也知书法,他们也在惊叹。曹操破荆州后特意寻访梁鹄,把他的字悬挂在营帐中,(2)之余细心观赏。在这里,甚至连政治军事大业也与书法相依相伴。

古人苦练书法,也就是在修炼着自己的生命形象,就像现代西方女子终身不懈地进行着健美训练,不计时间和辛劳。由此,一系列现代人难以想象的奇迹也随之产生。②传说有人磨墨写字,(3),把贮在屋檐下的几缸水都磨干了;有大家洗砚,把一个池塘的水都洗黑了;有人边走路边在衣衫上用手指划字,把衣衫都划破了。③唐代书法家怀素练字,用坏的笔堆成了一座小丘,他索性挖好一个坑来掩埋,起名曰“笔冢”。没有那么多的纸供他写字,就摘芭焦叶代纸,据说,近旁的上万株芭蕉都被他摘得光秃秃。

④书法展现了一种生命状态的喜悦。“非人磨墨墨磨人”,是啊,磨来磨去,磨出了一个个很道地的中国传统文人。

20.“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这两句古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分)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出自赵孟頫的诗,意思是:古墨轻轻地磨出来香味飘满整个桌几,新起用的砚台盛着那墨汁熠熠生光。传达出一种喜悦之感,放在④处,与“书法展现了一种生命状态的喜悦”表达的意思一致。

故选D。

(2024届河南省五市高三第一次联合调研检测三模语文试卷)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赏牡丹、吃香椿、饮谷雨茶,当人们在鲜花和美食中细品幸福生活的滋味、感受这个春天的最后一次回眸时,春天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已经近在咫尺。《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子水也”,即“雨生百谷”。谷雨因此得名,可谓A。

①犹记每年的谷雨节,母亲都要去茶园摘茶。②茶叶摘回,放在锅里炒焙,母亲用手慢慢揉搓,就形成了谷粒大小的尖叶,曰“谷雨尖"。置热水浸泡于玻璃杯中,茶叶舒展,纤毫毕现,茶香四溢,B。③逢年过节,母亲就拿出这些茶叶招待客人,礼仪隆重。母亲一遍遍地念着,这是谷雨尖,是谷雨茶。④谷雨这个词,就从母亲嘴中吐出,像是节气的痕迹还刻在时间的深处。

夜晚,父亲肯定C,难以入睡。农事堆积在那里,把父亲拽向节气的深处。再过三个月,谷子就该成熟了。虽然它们还没移植到水田中,但它们的青苗正在垄间茁壮。然后,它们发蔸、抽穗、扬花、结实,被阳光烤熟,接着收割、晾晒、净秕、入仓,滋养着我们的肠胃。

20.“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这两句古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分)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两句古诗包含的信息有时间、地点(春山谷雨前)和摘茶的活动(并手摘芳烟),呈现的是古人摘茶的画面,文中写到摘茶活动的有①和②两句,所以排除CD;

第②句写母亲在茶叶摘回后对茶叶的加工,两句主语一致,事情相承,衔接得很紧,古诗插入其中的话会造成前后割裂,排除B。

故选A。

(2024届吉林省延边州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模)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插秧,乡下人又称“栽田"。小时候,奶奶常常对我唠叨:“过年的肉,栽田的工,万万不能耽搁。长大了可要学会栽好田,到时不愁没人请。”我认真地听着并记下,从那一脸虔诚中感受到农人对栽田非同一般的敬重。

一碗荷包蛋洋溢着蛋花香,一壶糖水茶酝酿着糯米甜。大清早,人们打着响亮的饱嗝,三三两两,聚集田头,卷起高高的裤脚争先恐后地下田拔秧。①一双大手,直接覆向整片的稻田。②稻草如绳,一拉一扯,秧苗就在农人的手中迅速成堆结把,像极了小女孩头上束起的发髻,不一会儿就铺满了整个秧田。

该插秧了。③听!那一声声欢快豪放的秧歌响彻山谷,满漾出发自心底的喜悦。④插秧时,每个人都低首躬身,步步倒退,用深浅不一的绿秧描绘着心中最美的田垄。那低头后退的姿态,分明是对土地的敬畏与膜拜,世代相传、不曾停息。

20.“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这两句古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3分)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的能力。

诗句的意思是:手捏青青秧苗将其种进田里,一低头就能看见水中倒映的天空。

①处、②处表现的不是插秧而是拔秧的过程;

③处古诗没有表现欢快豪放之意,如放在③处与下文衔接不上。

因此应放在④处,与后文“插秧时……”衔接紧密。

故选D。

(2024届湖南省怀化市六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小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她站住了,那琴声是从备斋里传出来的,徐缓、轻柔的绕过那白雪中的雕梁画栋,在雪中的清冷的空气里,A飘过来,向她飘过来,琴弓在舒展,丝弦在震颤,扣人心扉的节奏和旋律,如泣,如诉,如梦,如诗,从容不迫地讲述着东方一个古老的、生死不渝的故事①……

她的心被俘虏了,B地走过去,走过去,怕踩动脚下的雪,发出一丝杂音,破坏了那纯净如水的韵律。②她又停下来,她不忍心去叩响那小小书斋的门,去打断那宁静的世界中的天籁之音……

她从备斋前走开了,③踏着被白雪覆盖的小桥,沿着粉雕玉琢的石阶,走上湖心小岛,站在小亭的檐下,静静地听着,琴声在她耳畔回旋,回旋……

雪花C地飘落,岸边的博雅塔,水中的石舫,都披上了一身轻柔的白纱。垂柳,国槐,银杏,红枫,树叶都早已落尽了,如今被白雪挂满了枝头④……

洁白的燕园,洁白的未名湖,洁白的小岛,漫天飞雪中,伫立着一个少女的身影……

20.“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古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分)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这两句古诗描写的是下雪的情景,紧承第④处前面的“如今被白雪挂满了枝头”,衔接得当,语意连贯。

故选D。

(2024届江西省红色十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

影片《长安三万里》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讲述了高适与李白的交友故事,并缓慢地展开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开元盛世可谓星辉灿烂,除却王维、杜甫等一流的诗人,还有张旭、吴道子等享誉千年的书画大家。①这些文人在一起推杯换盏、挥毫泼墨,②共同书写了时代伟大的文化。③这部作品刻画了李白的仙人之道与高适的人间之路,④描绘了高适与李白在人生沉浮中追求理想的坚定形象,⑤展现了二人在青年、中年、老年不同阶段的精神状态。

长安是李白、高适、杜甫、王维等唐代诗人的人生理想,(甲)也是古往今来无数迁客骚人、戍边将士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乙)天南海北的诗人奔赴长安、歌咏长安,将真挚动人的情感倾泻于诗歌当中,(丙)展现出唐人澎湃的自信、汹涌的浪漫。影片结尾处,高适动情地说道:“只要诗在,长安就会在。"唐代诗人写下的不朽篇章,(丁)经由千年不绝的声声吟诵,承载着令中华儿女无比自豪的历史记忆。

20.“梦到长安三万里,海风吹断碛西头。”这两句古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分)

A.甲B.乙C.丙D.丁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乙处的前边写到“长安是戍边将士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后边写到“天南海北的诗人奔赴长安,歌咏长安”,诗句“梦到长安三万里,海风吹断碛西头"中,“长安”代表李白、高适等人心中的“理想之地”,照应前句,而“碛西头”指的是偏远地区,后半句是讲即使梦想受到来自现实的残酷打击,那些处在偏远边疆的人们也想跨越三万里,奔向“长安”,和后句“天南海北的诗人奔赴长安、歌咏长安,将真挚动人的情感倾泻于诗歌当中”相照应,所以填在乙处,既能联系上下文,也能起到引证的作用。

故选B。

(2024届云南省三校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卷(七))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围炉煮茶,我们乍看会觉得十分新颖,其实A。早在唐代,茶圣陆羽就在《茶经》中专门记录煮茶过程。炎炎夏日采撷的露珠,凛凛冬天刚落下的新雪,都是煮茶的佳品。

围炉煮茶习俗起源于唐代,在宋代盛行。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是把饮茶及其习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描写的。他通过写煎茶用水、饮茶用具以及茶祭祀等,展现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红楼梦》第四十一回中妙玉取雪烹茶,别有一番超凡脱俗的味道,只是“①"。天上太虚幻境,喝的是仙花灵叶“千红一窟”茶,用宿露烹制;人间富贵贾府,喝的是枫露茶、老君眉等。因人而异,因时不同。以茶融入每个人的生活,在品茶中品出每个角色的人生情境,也是曹雪芹B的笔法。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现代人更多追求“围炉煮茶"带来的独特体验;古色古香的院子,营造出“②”的闲适氛围;自己动手煮茶,品味“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的意境,与好友交谈,体会“③”的气氛。

如今,围炉煮茶C,相关的娱乐项目越来越多。或许,感受如何,关键并不在于流行什么娱乐项目,而在于体验者的心境。与好友一起,煮茶也好,闲坐也罢,都自有“④"趣味。

20.“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两句古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分)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句复位的能力。

“结庐"与②处前文“古色古香的院子”相对应;诗句意境符合后文“闲适氛围"。

故选B。

(2024届湖南省邵阳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寒地冻,大雪弥望。

我和朋友从日本北海道的札幌出发,要去一个名叫洞爷的湖区。

一路上大巴士里面还算暖和,一下车,立刻就觉得自己要冻成一根用“急冻法”结冻的冰棒。于是很自然的,连想都不想,拔腿便向店家的大门冲去。

店家也好像早有先见,一见我们跌跌撞撞地奔进室内,立刻双手捧上一大杯热饮,我们正冻得浑身打颤,一见了冒热气的东西,便急急接了,比接圣旨还恭敬。

喝下一大口,哇!怎么味道这么熟悉?再喝一大口,答案出来了,是甜酒酿!奇怪,这甜酒酿原是吃惯的,怎么此刻喝来竟好像琼浆玉液?等喝到第三口,就开始有了美食家的鉴赏品味了。你会为那浓浊的白色而忘神,是牛乳的颜色呢!

从来不好酒,但此刻,大雪千里,我是在雪中随时可以冻毙的旅人。然而,此处有一檐头可以容我,有一碗酒可供我暖身,我不免贪起杯来,贪那严寒世界的一点温度,贪那一点芳馨,贪那超乎买卖双方商业关系之外的一缕体贴的善意。

①我想,我却愿意自己既是君子也是小人。②我甚至希望我的朋友也如此。③全然淡若水也不见得有意思,④我喜欢有时候在滴水成冰的寒天里痛饮一碗滚烫的甘醴。

1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这两句古文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分)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结合语境分析:最后一段首句突然一个转折“我想,我却愿意自己既是君子也是小人”,因为上文既未提及“君子”,也未提及“小人”,故“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只能放在A处,用以承接下句。

故选A。

(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杭州亚运会火炬“薪火”寓意中华文明_A_,吉祥物“江南忆"齐聚三大世界文化遗产,会徽“潮涌”象征勇立潮头的奋进精神,奖牌“湖山"呼应西湖山水。……穿梭于亚运村文化小屋,打卡遍布全城的“亚运人文体验点”,典雅精致的江南美学与非遗文化_B_,不断增加人们对杭州亚运会的参与度与获得感,让全省群众和八方来客以亚运为媒,与浙江文化来一场深度邂逅。

简约亚运,传承惜物养德的中华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