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操作手册_第1页
医疗器械操作手册_第2页
医疗器械操作手册_第3页
医疗器械操作手册_第4页
医疗器械操作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疗器械操作手册TOC\o"1-2"\h\u32067第1章产品概述 4256291.1产品介绍 542871.2操作准备 526831.3安全信息 529904第2章安装与调试 5276272.1安装环境要求 6282202.1.1温度要求:安装环境的温度应保持在10℃至30℃之间,相对湿度不大于80%。 6211352.1.2通风要求:设备安装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高温、潮湿及易燃易爆气体积聚。 6156642.1.3空间要求:设备周围应预留足够的空间,便于操作和维护。具体空间要求请参考设备布局图。 6271862.1.4电源要求:设备安装场所应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电压波动范围不得超过±10%。电源应符合国家电气安全标准。 6167492.1.5地线要求:设备必须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6292222.1.6防护设施:如有必要,安装场所应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如防静电、防尘、防潮等。 623532.2设备安装步骤 689862.2.1开箱检查:在安装前,请仔细检查设备外包装是否完好,确认设备型号、规格及数量无误。如有损坏,请及时与供应商联系。 6266702.2.2设备搬运:在搬运设备时,请遵循以下原则: 642802.2.3设备安装: 6243782.3调试与验收 6197152.3.1开机调试: 688782.3.2验收: 7971第3章基本操作流程 7154973.1开机与关机 7140113.1.1开机 7288803.1.2关机 7181163.2界面操作说明 7321923.2.1主界面 776683.2.2功能菜单 7242733.3基本功能设置 794693.3.1系统设置 8124483.3.2设备设置 8189333.3.3用户设置 81324第4章使用注意事项 8189674.1患者使用注意事项 8130764.1.1在使用医疗器械前,患者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并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操作。 8160154.1.2患者在使用医疗器械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医嘱,不得擅自更改设备设置或使用方式。 8163144.1.3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8114104.1.4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设备清洁,避免污染,保证设备功能不受影响。 8172654.1.5患者应定期检查设备,如发觉损坏、故障或功能下降等问题,应及时与生产厂家或维修机构联系。 869954.2操作人员注意事项 8246064.2.1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资质,严格遵守医疗器械操作规程。 816904.2.2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设备功能、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8261084.2.3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保证患者安全,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9314904.2.4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保证操作过程中设备的正确使用。 9244164.2.5操作人员在发觉设备故障或功能问题时,应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并配合生产厂家或维修机构进行维修。 9207724.3环境与设备维护 9173254.3.1医疗器械应放置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避免受潮、受热、受腐蚀。 9264374.3.2医疗器械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和保养,保证设备功能稳定、安全可靠。 9212084.3.3医疗器械的维修、更换零部件及报废处理应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保证设备合规使用。 9300104.3.4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加强对设备使用、维护、维修的监管。 9261624.3.5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质量检测,保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要求。 913470第5章临床应用 9103185.1适应症与禁忌症 9101315.1.1适应症 9300075.1.2禁忌症 9231995.2操作步骤 10279995.2.1准备工作 1088075.2.2操作流程 10227575.3疗效评估 1072585.3.1短期疗效评估 1097625.3.2长期疗效评估 10126735.3.3评估指标 1026024第6章日常维护与保养 1154006.1设备清洁与消毒 11304766.1.1清洁原则 11175586.1.2清洁与消毒方法 11300066.2故障排除与维修 11320786.2.1故障排除 1197456.2.2维修 11317016.3保养计划与实施 1243016.3.1制定保养计划 12153086.3.2保养实施 1214092第7章常见问题解答 12252797.1使用过程中常见问题 1242837.1.1如何正确安装设备? 1259447.1.2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声音怎么办? 12100817.1.3设备无法正常启动怎么办? 12197697.1.4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代码怎么办? 12217967.2技术问题解答 1270997.2.1设备的技术参数有哪些? 1232977.2.2设备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1227847.2.3如何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 13317447.2.4设备的软件如何升级? 1322987.3售后服务与支持 1371507.3.1如何联系售后服务? 13257567.3.2售后服务包括哪些内容? 13144357.3.3设备保修期限是多久? 13236247.3.4如何办理设备报修? 1322751第8章配件与更换 1362648.1配件介绍 13120338.1.1配件分类 13192258.1.2配件型号及用途 14308868.2更换方法与步骤 14183538.2.1准备工作 14317298.2.2更换步骤 14168268.2.3注意事项 14134878.3配件存储与保管 142828第9章安全防护措施 15178419.1电气安全 15149129.1.1电气设备操作前,操作人员应保证设备外壳完好,无破损、漏电等现象。检查电源线、插头、插座等连接部分是否牢固,无裸露电线。 1556449.1.2使用电气设备时,应遵循正确的操作程序,避免过载、短路等电气故障。设备运行过程中,禁止触碰裸露的电线及电气元件。 1585579.1.3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维护、检查,保证接地、绝缘等电气安全功能符合国家标准。 153639.1.4操作人员在使用电气设备时,应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如绝缘手套、绝缘鞋等。 15327039.2生物兼容性 15316969.2.1医疗器械应选用生物兼容性良好的材料,避免对患者造成过敏、感染等不良反应。 15278149.2.2使用前,应对医疗器械进行彻底清洁、消毒,保证其表面无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 15195749.2.3对患者进行操作时,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感染。 15127329.2.4定期对医疗器械的生物兼容性进行评估,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患者造成损害。 15247609.3应急处理与突发事件 15124299.3.1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医疗器械的应急处理方法,如设备故障、患者突发状况等。 15325449.3.2发生突发事件时,操作人员应保持冷静,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患者安全。 1571409.3.3定期组织应急处理与突发事件演练,提高操作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1692339.3.4建立完善的应急设备、物资储备制度,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迅速提供所需设备、物资支持。 1618513第10章法律法规与认证 162372310.1国内法规与标准 161382210.1.1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我国对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使用及其监督管理活动实施法律法规的总体规定。 162299710.1.2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国家对医疗器械的注册和备案实施管理,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 161793410.1.3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范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生产活动,保障产品质量。 16117310.1.4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规范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经营活动,保证产品质量和供应安全。 162613610.1.5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对医疗器械使用环节的质量监督管理,保障患者安全。 161244610.1.6相关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包括医疗器械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检验等提供技术依据。 16233310.2国际法规与认证 161205910.2.1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介绍美国FDA对医疗器械的监管要求,包括510(k)和PMA认证。 162653010.2.2欧洲医疗器械指令(MDD)和医疗器械法规(MDR):概述欧盟对医疗器械的监管要求,以及CE认证的相关规定。 162142710.2.3日本医疗器械监管制度:介绍日本厚生劳动省对医疗器械的监管要求,包括PMDA认证。 162022610.2.4澳大利亚医疗器械监管制度:概述澳大利亚药品管理局(TGA)对医疗器械的监管要求。 162387610.2.5国际医疗器械标准:如ISO13485等,为医疗器械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销售提供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161379010.3认证查询与更新 172205010.3.1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我国医疗器械认证查询的主要渠道,提供医疗器械注册、备案信息查询。 17679810.3.2美国FDA官网:查询美国市场医疗器械的认证信息。 171313510.3.3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官网:查询欧盟市场医疗器械的认证信息。 173019510.3.4各国医疗器械认证机构官网:如日本的PMDA、澳大利亚的TGA等,提供相应国家的医疗器械认证信息。 17269010.3.5认证更新:企业应关注国内外法规、标准的变化,及时更新认证文件,保证产品合规。同时企业应主动参加相关培训,提高法律法规意识和合规能力。 17第1章产品概述1.1产品介绍本产品为一种高功能医疗器械,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研发、生产和检验。该设备主要用于医疗机构,辅助医生进行诊断、治疗及康复等过程。产品结合了现代电子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领域的先进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功能稳定、安全可靠等特点。1.2操作准备在使用本产品前,请保证以下操作准备已完成:a)保证设备外观完好,无损坏或缺失部件。b)检查设备电源线、连接线等是否完好,保证连接无误。c)阅读并理解产品说明书,熟悉设备的基本结构、功能及操作方法。d)保证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操作经验。e)准备必要的配件和消耗品,如电源适配器、电极片等。f)按照设备要求,进行必要的开机自检和预热。1.3安全信息为保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请遵守以下安全信息:a)使用前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产品的功能、用途、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b)严禁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进行拆卸、维修或更换部件,以免发生意外。c)使用过程中,如遇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与售后服务联系。d)遵循国家相关规定,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查。e)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f)在使用过程中,避免强光直射、高温、高湿等恶劣环境,以免影响设备功能。g)妥善保管设备,避免碰撞、跌落等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的行为。h)请勿将设备暴露在易燃、易爆等危险环境中。i)遵循医疗废物处理规定,妥善处理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物。j)建议在使用前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保证设备安全、高效运行。第2章安装与调试2.1安装环境要求为保证医疗器械的正常运行及使用安全,以下安装环境要求必须严格遵守:2.1.1温度要求:安装环境的温度应保持在10℃至30℃之间,相对湿度不大于80%。2.1.2通风要求:设备安装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高温、潮湿及易燃易爆气体积聚。2.1.3空间要求:设备周围应预留足够的空间,便于操作和维护。具体空间要求请参考设备布局图。2.1.4电源要求:设备安装场所应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电压波动范围不得超过±10%。电源应符合国家电气安全标准。2.1.5地线要求:设备必须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4Ω。2.1.6防护设施:如有必要,安装场所应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如防静电、防尘、防潮等。2.2设备安装步骤2.2.1开箱检查:在安装前,请仔细检查设备外包装是否完好,确认设备型号、规格及数量无误。如有损坏,请及时与供应商联系。2.2.2设备搬运:在搬运设备时,请遵循以下原则:a)避免设备受到强烈冲击或振动;b)保持设备水平,避免倾斜;c)注意设备重量,遵循安全搬运原则。2.2.3设备安装:a)根据设备布局图,将设备放置在预定位置;b)保证设备稳固,调整设备高度和角度,使其符合操作要求;c)连接电源、地线等配件,保证连接正确无误;d)连接设备之间的信号线,并根据说明书进行设置。2.3调试与验收2.3.1开机调试:a)保证设备电源、配件连接正确无误;b)按照设备说明书,依次开机,观察设备运行状态;c)根据设备说明书,进行各项功能测试,保证设备功能稳定。2.3.2验收:a)检查设备外观,确认无损坏;b)检查设备运行状态,确认功能稳定;c)核对设备配置,保证配件齐全;d)填写验收报告,由相关部门进行验收。第3章基本操作流程3.1开机与关机3.1.1开机步骤1:保证设备已正确连接电源和接地线。步骤2:打开设备电源开关。步骤3:设备将自动进行自检。待自检完成后,屏幕将显示主界面。3.1.2关机步骤1:在主界面下,【设置】按钮。步骤2:在设置菜单中,选择【关机】选项。步骤3:确认关机提示,并根据提示进行操作。3.2界面操作说明3.2.1主界面主界面包括以下功能模块:(1)患者信息:显示当前患者信息。(2)检查项目:显示当前检查项目。(3)设备状态:显示设备当前运行状态。(4)功能菜单:包括检查、设置、报告等功能选项。3.2.2功能菜单(1)检查:包括各种检查项目的操作界面。(2)设置:包括系统设置、设备设置、用户设置等。(3)报告:查看、编辑和打印检查报告。(4)帮助:提供用户手册、操作视频等帮助信息。3.3基本功能设置3.3.1系统设置(1)时间设置:设置系统时间。(2)语言设置:选择界面显示语言。(3)系统声音设置:调整系统音量。3.3.2设备设置(1)设备名称:设置设备名称。(2)设备型号:显示设备型号。(3)通讯设置:设置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讯参数。3.3.3用户设置(1)用户管理:添加、删除和修改用户信息。(2)权限设置:为不同用户分配操作权限。(3)密码设置:修改用户密码。第4章使用注意事项4.1患者使用注意事项4.1.1在使用医疗器械前,患者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并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操作。4.1.2患者在使用医疗器械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医嘱,不得擅自更改设备设置或使用方式。4.1.3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4.1.4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设备清洁,避免污染,保证设备功能不受影响。4.1.5患者应定期检查设备,如发觉损坏、故障或功能下降等问题,应及时与生产厂家或维修机构联系。4.2操作人员注意事项4.2.1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资质,严格遵守医疗器械操作规程。4.2.2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设备功能、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4.2.3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保证患者安全,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4.2.4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保证操作过程中设备的正确使用。4.2.5操作人员在发觉设备故障或功能问题时,应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并配合生产厂家或维修机构进行维修。4.3环境与设备维护4.3.1医疗器械应放置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避免受潮、受热、受腐蚀。4.3.2医疗器械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和保养,保证设备功能稳定、安全可靠。4.3.3医疗器械的维修、更换零部件及报废处理应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保证设备合规使用。4.3.4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加强对设备使用、维护、维修的监管。4.3.5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质量检测,保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要求。第5章临床应用5.1适应症与禁忌症5.1.1适应症本医疗器械适用于以下临床病症的治疗:(1)各类炎症性皮肤病;(2)皮肤创伤愈合迟缓;(3)皮肤溃疡;(4)褥疮;(5)烧伤;(6)其他需局部治疗的疾病。5.1.2禁忌症以下情况禁用本医疗器械:(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2)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3)出血倾向及血液病患者;(4)局部皮肤感染及过敏者;(5)装有心脏起搏器者;(6)其他不宜使用本医疗器械的患者。5.2操作步骤5.2.1准备工作(1)检查设备是否完好,保证设备功能稳定;(2)确认患者符合使用本医疗器械的适应症,无禁忌症;(3)向患者解释操作过程,取得患者的配合;(4)操作前,进行皮肤消毒,避免感染。5.2.2操作流程(1)接通电源,开启设备;(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模式;(3)将治疗头轻贴于患者皮肤,进行治疗;(4)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不适,及时调整治疗参数或停止治疗;(5)治疗结束后,关闭设备,对治疗头进行清洁和消毒。5.3疗效评估5.3.1短期疗效评估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局部皮肤炎症、疼痛等症状的改善情况,评估短期疗效。5.3.2长期疗效评估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疾病进展、复发情况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长期疗效。5.3.3评估指标(1)症状改善程度;(2)疾病复发率;(3)患者满意度;(4)生活质量改善情况;(5)其他相关指标。第6章日常维护与保养6.1设备清洁与消毒6.1.1清洁原则在使用医疗器械之前和之后,必须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以保证患者及使用者的安全。清洁和消毒过程应遵循以下原则:(1)清洁和消毒工作应在干净、通风的环境中进行。(2)使用适当的清洁和消毒剂,并根据制造商的推荐浓度和方法进行配置。(3)遵循正确的清洁和消毒程序,保证医疗器械的各个部分均得到有效处理。6.1.2清洁与消毒方法根据医疗器械的材质和用途,选择以下清洁与消毒方法:(1)物理清洁:使用清水、清洁布或刷子清除医疗器械上的污物。(2)化学消毒:使用消毒剂(如75%酒精、碘伏等)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3)热力消毒: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器、干热灭菌器等设备进行热力消毒。6.2故障排除与维修6.2.1故障排除当医疗器械出现故障时,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排除:(1)判断故障现象,根据操作手册和设备说明书进行分析。(2)检查设备电源、连接线、配件等是否正常。(3)检查设备是否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4)若故障仍未解决,请联系设备制造商或专业维修人员。6.2.2维修医疗器械的维修应遵循以下规定:(1)设备维修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2)维修过程中,应详细记录维修过程及更换的配件。(3)维修完毕后,对设备进行功能测试,保证其正常运行。6.3保养计划与实施6.3.1制定保养计划根据医疗器械的使用频率、功能和制造商的建议,制定以下保养计划:(1)日常保养:包括设备清洁、检查设备运行状态等。(2)定期保养:包括设备功能检测、部分配件的更换等。(3)特别保养:针对特殊环境或特殊情况下的设备保养。6.3.2保养实施保养实施过程中,请遵循以下要求:(1)按照保养计划进行操作,保证设备得到全面、有效的保养。(2)保养过程中,详细记录保养内容、时间、保养人员等信息。(3)对设备进行保养后,检查设备是否恢复正常运行,保证其安全、可靠。(4)定期对保养情况进行总结,持续改进保养工作。第7章常见问题解答7.1使用过程中常见问题7.1.1如何正确安装设备?7.1.2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声音怎么办?请关闭设备电源,检查设备内部是否有异物或损坏的部件。如未发觉异常,请重新启动设备。若问题依旧,请及时联系售后服务。7.1.3设备无法正常启动怎么办?请检查电源线是否连接正确,确认电源开关是否打开。若仍无法启动,请检查电源插座是否有电。如以上方法都无法解决问题,请联系售后服务。7.1.4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代码怎么办?请参考产品说明书中的故障代码表,了解故障原因。如无法自行解决问题,请联系售后服务。7.2技术问题解答7.2.1设备的技术参数有哪些?请参考产品说明书中的技术参数部分,了解设备的相关信息。7.2.2设备的适用范围有哪些?请参考产品说明书中的适用范围部分,了解设备可以使用的场合。7.2.3如何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请遵循产品说明书中的日常维护建议,定期进行设备保养。如有特殊要求,请咨询售后服务。7.2.4设备的软件如何升级?请联系售后服务,了解设备软件升级的相关事宜。7.3售后服务与支持7.3.1如何联系售后服务?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电话:X邮箱:X在线客服:请访问我们的官方网站,在线客服咨询7.3.2售后服务包括哪些内容?售后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设备安装、调试及维修(2)技术咨询与培训(3)设备软件升级(4)设备配件供应7.3.3设备保修期限是多久?设备的保修期限请参考产品说明书或购买合同。在保修期内,我们将为您提供免费维修服务。7.3.4如何办理设备报修?请联系售后服务,提供设备型号、故障现象以及购买凭证。我们将尽快为您安排维修事宜。第8章配件与更换8.1配件介绍本章节将对医疗器械的配件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各类配件的名称、型号、用途及适用范围。请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选用配件,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及使用安全。8.1.1配件分类根据医疗器械的不同功能及结构,配件可分为以下几类:(1)易损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磨损或损坏的部件,如刀片、电极、滤膜等。(2)常规配件:设备正常运行所需的标准配件,如电源线、接地线、保险丝等。(3)专用配件:针对特定设备或功能设计的配件,如特殊接口、适配器等。8.1.2配件型号及用途请参考附表1《配件型号及用途》,了解各配件的详细信息。8.2更换方法与步骤为保证设备正常运行,请在以下情况下更换配件:(1)配件磨损或损坏导致设备功能下降或无法正常使用。(2)按照设备保养计划进行定期更换。以下是更换配件的通用步骤:8.2.1准备工作(1)确认所需更换配件的名称、型号及数量。(2)准备合适的工具和备件。(3)断开设备电源,保证设备处于安全状态。8.2.2更换步骤(1)按照设备说明书或操作视频,拆卸原有配件。(2)清理配件安装位置,保证无灰尘、杂质等。(3)安装新配件,保证配件安装到位并固定牢固。(4)重新连接设备电源,并进行功能测试,确认设备恢复正常运行。8.2.3注意事项(1)更换配件时,请保证设备处于断电状态,防止触电风险。(2)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操作,避免损坏配件或设备。(3)更换过程中,注意配件的安装方向和顺序,保证设备正常运行。8.3配件存储与保管为延长配件的使用寿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请按照以下要求进行配件的存储与保管:(1)存放配件的场所应干燥、通风、避光,避免高温、潮湿、腐蚀性气体等环境。(2)配件应按型号、用途分类存放,便于查找和使用。(3)建立配件库存清单,定期检查配件的完好性和有效期。(4)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合理使用配件,避免库存积压。(5)针对易损件和专用配件,建议设置合理的安全库存,以备应急使用。第9章安全防护措施9.1电气安全9.1.1电气设备操作前,操作人员应保证设备外壳完好,无破损、漏电等现象。检查电源线、插头、插座等连接部分是否牢固,无裸露电线。9.1.2使用电气设备时,应遵循正确的操作程序,避免过载、短路等电气故障。设备运行过程中,禁止触碰裸露的电线及电气元件。9.1.3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维护、检查,保证接地、绝缘等电气安全功能符合国家标准。9.1.4操作人员在使用电气设备时,应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如绝缘手套、绝缘鞋等。9.2生物兼容性9.2.1医疗器械应选用生物兼容性良好的材料,避免对患者造成过敏、感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