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鸭业生产技术手册_第1页
养鸭业生产技术手册_第2页
养鸭业生产技术手册_第3页
养鸭业生产技术手册_第4页
养鸭业生产技术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养鸭业生产技术手册TOC\o"1-2"\h\u26327第1章鸭品种与选育 3270451.1鸭的品种分类 3154491.2主要鸭品种介绍 4189671.3鸭的选育方法 42490第2章鸭场规划与建设 5248122.1鸭场选址要求 5263582.2鸭场布局设计 520882.3鸭舍建筑及设施 518447第3章鸭的繁殖技术 696173.1鸭的生殖生理 6241543.1.1生殖器官的发育 613443.1.2配子发生 633873.1.3受精 6281493.1.4胚胎发育 6219383.2繁殖周期与配种 6258333.2.1繁殖周期 6305713.2.2配种 713163.3孵化技术 7151483.3.1孵化条件 7119483.3.2孵化管理 714806第4章鸭的饲养管理 7133204.1雏鸭的饲养管理 7195444.1.1雏鸭的选择与孵化 784184.1.2雏鸭的饲养环境 7297624.1.3雏鸭的饲养方法 8191644.2育成鸭的饲养管理 8189004.2.1育成鸭的饲养环境 896714.2.2育成鸭的饲养方法 891614.3成鸭的饲养管理 8242904.3.1成鸭的饲养环境 836244.3.2成鸭的饲养方法 878884.3.3成鸭的繁殖管理 94317第5章鸭的营养与饲料 941855.1鸭的营养需求 930555.1.1能量需求 9312955.1.2蛋白质和氨基酸需求 9242025.1.3脂肪和脂肪酸需求 9278185.1.4矿物质和维生素需求 9305205.1.5水分需求 9181645.2饲料种类及选择 979315.2.1谷物类饲料 10166105.2.2蛋白质补充饲料 1077235.2.3粗饲料 10149825.2.4添加剂 1044165.3饲料配方与加工 10287725.3.1饲料配方 10135525.3.2饲料加工 10239545.3.3饲料储存与保管 1027726第6章鸭病防治技术 1091846.1鸭病诊断方法 1063486.1.1观察临床症状 10210756.1.2剖检诊断 11233676.1.3实验室检测 11257276.2常见鸭病防治 11201096.2.1传染病 11269956.2.1.1鸭瘟 1138366.2.1.2鸭病毒性肝炎 11305606.2.1.3鸭霍乱 11164256.2.2寄生虫病 11310096.2.2.1鸭球虫病 1122256.2.2.2鸭绦虫病 1134006.2.3营养性疾病 11321626.2.3.1鸭维生素缺乏症 11108526.2.3.2鸭钙、磷缺乏症 115446.3鸭场卫生与防疫 1268056.3.1鸭舍卫生 1213246.3.2饲养管理 12124636.3.3防疫措施 125824第7章鸭产品加工与储运 12275087.1鸭肉加工技术 12221627.1.1鸭屠宰与初加工 1281177.1.2鸭肉深加工 1246787.1.3鸭肉制品包装 12185167.2鸭蛋加工技术 12219747.2.1蛋品初加工 12213747.2.2鸭蛋深加工 1221567.2.3蛋品包装 13160277.3鸭产品储运与保鲜 13166647.3.1储运设施与设备 1378677.3.2保鲜技术 1366427.3.3储运管理 1324983第8章鸭业经济与市场分析 13158008.1鸭业市场现状与趋势 13131438.1.1市场现状 1327878.1.2市场趋势 1360718.2鸭产品营销策略 14165758.2.1产品定位 14310548.2.2渠道拓展 1436108.2.3品牌建设 14184278.2.4营销推广 14221398.3鸭业经济效益分析 14183708.3.1投资成本 14271408.3.2收益分析 14316578.3.3风险分析 143434第9章鸭场环境控制与污染治理 15133889.1鸭场环境要求 15232089.1.1温度与湿度 15184989.1.2通风与光照 1521389.1.3噪音与卫生 15277929.2粪污处理技术 15217329.2.1粪便收集与运输 1555569.2.2粪便处理方法 15316939.3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 15199889.3.1水资源保护 1638339.3.2废水处理 1653299.3.3生态循环利用 1668189.3.4植被恢复与绿化 1612370第10章鸭业发展趋势与前景 162925810.1国内外鸭业发展动态 163123210.1.1国际鸭业发展概况 161381010.1.2国内鸭业发展现状 16538710.2鸭业科技创新 162313610.2.1品种改良 162053010.2.2饲料研发与应用 16517710.2.3疫病防控技术创新 171302310.3鸭业可持续发展策略与实践 171771410.3.1政策支持与引导 173074410.3.2产业链优化升级 171733410.3.3生态养殖模式推广 17361110.3.4品牌建设与市场开拓 172269110.3.5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 17第1章鸭品种与选育1.1鸭的品种分类鸭品种可根据其体型、生产功能、用途及地理分布等特点进行分类。一般而言,鸭品种可分为以下几类:(1)按体型大小分类:大型鸭、中型鸭和小型鸭。(2)按生产功能分类:肉用鸭、蛋用鸭和兼用鸭。(3)按用途分类:食用鸭、观赏鸭和其他用途鸭。(4)按地理分布分类:国内鸭品种和国外鸭品种。1.2主要鸭品种介绍以下为我国养鸭业中常见的一些主要鸭品种:(1)北京鸭:我国著名的大型肉用鸭品种,具有生长快、肉质鲜美、适应性强等特点。(2)樱桃谷鸭:英国引进的肉用鸭品种,肉质细腻,生长速度快,深受我国养鸭业者喜爱。(3)绍兴鸭:我国著名的中型蛋用鸭品种,产蛋功能高,适应性强,具有较好的抗病能力。(4)金定鸭:中型兼用鸭品种,产蛋功能优良,肉质鲜美,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5)麻鸭:小型肉蛋兼用鸭品种,适应性强,肉质鲜美,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养殖。1.3鸭的选育方法鸭的选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选择育种:根据生产功能、体型外貌、生长速度等指标进行个体选择,挑选出优良个体进行繁殖。(2)杂交育种:通过不同品种间的杂交,获得具有优良生产功能和抗病能力的杂交后代。(3)系统选育:对某一品种进行长期选育,不断提高其生产功能和品种纯度。(4)分子育种: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鸭的遗传特性,进行精准选育。(5)生物技术育种:运用生物技术手段,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对鸭品种进行改良。在进行鸭的选育过程中,应结合实际生产需求,合理选择育种方法,提高鸭品种的生产功能和经济效益。同时还需注意品种保护和资源利用,保证我国养鸭业的可持续发展。第2章鸭场规划与建设2.1鸭场选址要求选址是鸭场建设的基础,关系到鸭场的生产效益和疫病防控。以下是鸭场选址的一些建议要求:(1)地理位置:选择地势较高、干燥、通风、排水良好的地方,避免低洼、潮湿、风口等不利地形。(2)水源:保证水源充足、清洁、无污染。水源距离鸭场不宜过远,便于引水供水。(3)交通:交通便利,有利于饲料、鸭苗、成鸭等运输,但应远离居民区、主要道路和畜禽交易市场,以减少疫病传播风险。(4)环境:远离化工厂、屠宰场等污染源,保证环境质量符合养殖要求。(5)电力:选择电力供应稳定的地方,以满足鸭场生产和生活需求。2.2鸭场布局设计合理的布局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疫病风险。以下是鸭场布局设计的一些建议:(1)生产区、生活区和行政区应分区明确,相互独立。(2)生产区应根据生产流程,分为鸭苗区、育成区、成鸭区等,各区之间设置隔离带。(3)鸭舍朝向宜为南北向,有利于采光和通风。(4)道路设计应满足生产、运输、防疫等需求,避免交叉污染。(5)设置污水处理设施,保证养殖废水达标排放。2.3鸭舍建筑及设施鸭舍建筑及设施是影响鸭群生长、繁殖和健康的关键因素。以下是鸭舍建筑及设施的一些建议:(1)鸭舍结构:采用轻钢结构或砖混结构,保证稳定、耐用、易于清洁。(2)屋顶:采用坡屋顶,有利于排水和隔热。(3)地面:采用水泥地面,便于清洁和消毒。(4)墙壁:采用光滑、防水、保温材料,有利于保持舍内环境稳定。(5)门窗:设置合理数量的门窗,便于通风、采光和防疫。(6)设施:配备自动饮水系统、饲料输送系统、通风换气系统等,提高养殖自动化水平。(7)保温设备: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配备适当的保温设备,如保温灯、地暖等。(8)防疫设施:设置消毒池、隔离区等,加强疫病防控。第3章鸭的繁殖技术3.1鸭的生殖生理鸭的繁殖生理过程主要包括生殖器官的发育、配子发生、受精和胚胎发育等阶段。在这一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鸭的生殖生理特点。3.1.1生殖器官的发育鸭的生殖器官在出生后不久开始发育,公鸭的睾丸和母鸭的卵巢分别在孵化后的几周内开始发育。年龄的增长,生殖器官逐渐成熟,具备繁殖能力。3.1.2配子发生公鸭的睾丸产生精子,母鸭的卵巢产生卵子。在繁殖季节,配子发生的频率和数量增加,以保证繁殖成功率。3.1.3受精受精是指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在鸭的繁殖过程中,受精通常在母鸭体内完成。公鸭通过交配将精子传输到母鸭的生殖道,与卵子结合。3.1.4胚胎发育受精卵在母鸭体内开始发育,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过程,逐渐发育成胚胎。胚胎发育过程中,受精卵的营养需求主要来源于卵黄。3.2繁殖周期与配种鸭的繁殖周期和配种技术对繁殖成功率具有重要影响。以下将介绍鸭的繁殖周期和配种方法。3.2.1繁殖周期鸭的繁殖周期通常分为繁殖季节和非繁殖季节。在我国,大部分鸭种繁殖季节在春季和秋季。在繁殖季节,鸭的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繁殖能力增强。3.2.2配种为了提高繁殖成功率,应选择健康的公鸭和母鸭进行配种。一般采用以下配种方法:(1)自然交配:让公鸭和母鸭在同一养殖环境中自由交配。(2)人工授精:收集公鸭的精液,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将精子传输到母鸭的生殖道。(3)混合配种:将不同品种的公鸭和母鸭进行配种,以提高后代的生活功能和抗病力。3.3孵化技术孵化技术对鸭的繁殖成功率具有重要影响。以下介绍鸭孵化技术的基本要点。3.3.1孵化条件(1)温度:鸭蛋孵化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37.5℃左右。(2)湿度: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以保证蛋壳的透气性和防止蛋内水分过度蒸发。(3)通风:保证孵化室内的空气质量,及时排除有害气体。3.3.2孵化管理(1)翻蛋:每天翻蛋23次,防止胚胎与蛋壳粘连。(2)照蛋:定期检查蛋内胚胎发育情况,及时淘汰未受精蛋和死胎。(3)落盘:将孵化至1819天的鸭蛋移至出雏盘,准备出雏。(4)出雏:鸭蛋孵化至2830天,雏鸭破壳而出。在此期间,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雏鸭健康。通过以上介绍,希望养殖户能够掌握鸭的繁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第4章鸭的饲养管理4.1雏鸭的饲养管理4.1.1雏鸭的选择与孵化在选择雏鸭时,应挑选健康、活泼、发育良好的鸭苗。孵化过程中,要保证温度、湿度和通风适宜,以提高孵化率和雏鸭质量。4.1.2雏鸭的饲养环境(1)温度:1周龄内的雏鸭,温度保持在3032℃;2周龄时,温度降至2830℃;3周龄时,温度保持在2528℃。以后每周降低2℃左右,直至与外界环境温度相近。(2)湿度: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避免湿度过高或过低。(3)通风:保持鸭舍内空气新鲜,减少有害气体和尘埃的浓度。4.1.3雏鸭的饲养方法(1)开食:雏鸭出壳后24小时内进行开食,饲料以颗粒料为主,辅以青绿饲料。(2)饲养密度:12周龄,每平方米饲养1520只;34周龄,每平方米饲养1015只;56周龄,每平方米饲养810只。(3)光照:13周龄,每天光照时间为1618小时;4周龄后,逐渐减少光照时间,直至自然光照。4.2育成鸭的饲养管理4.2.1育成鸭的饲养环境(1)温度:保持鸭舍温度在1820℃,避免温度波动过大。(2)湿度: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3)通风:保持鸭舍内空气流通,降低有害气体浓度。4.2.2育成鸭的饲养方法(1)饲料:以全价颗粒饲料为主,适当添加青绿饲料和蛋白质饲料。(2)饲养密度:每平方米饲养56只。(3)光照:每天光照时间为1214小时。4.3成鸭的饲养管理4.3.1成鸭的饲养环境(1)温度:保持鸭舍温度在1518℃。(2)湿度:相对湿度控制在40%50%。(3)通风:保持鸭舍内空气流通,降低有害气体浓度。4.3.2成鸭的饲养方法(1)饲料:以全价颗粒饲料为主,适当添加青绿饲料、矿物质和维生素。(2)饲养密度:每平方米饲养34只。(3)光照:每天光照时间为1012小时。4.3.3成鸭的繁殖管理(1)选种:选择体型健壮、生长迅速、繁殖力强的成鸭作为种鸭。(2)配种:采用人工授精或自然交配的方式,提高受精率和孵化率。(3)孵化:加强孵化期的管理,保证温度、湿度和通风适宜,以提高孵化率和雏鸭质量。第5章鸭的营养与饲料5.1鸭的营养需求鸭的生长发育和生产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充足且均衡的营养。了解鸭的营养需求,对提高养鸭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5.1.1能量需求鸭对能量的需求主要来源于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不同生长阶段和品种的鸭,其能量需求不同。能量摄入不足会影响鸭的生长发育和生产功能,而过多则可能导致肥胖。5.1.2蛋白质和氨基酸需求蛋白质是鸭生长发育和生产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鸭对蛋白质的需求包括维持生命活动、生长、繁殖等。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必须保证鸭摄入足够且平衡的氨基酸。5.1.3脂肪和脂肪酸需求脂肪是鸭能量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具有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保护内脏、调节体温等作用。脂肪酸是脂肪的基本组成单位,其中必需脂肪酸对鸭的生长发育和生产功能具有重要作用。5.1.4矿物质和维生素需求矿物质和维生素对鸭的生长发育、骨骼形成、免疫系统、代谢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矿物质包括钙、磷、钠、氯、镁、钾等,维生素包括A、D、E、B族等。缺乏或过量摄入矿物质和维生素,都会影响鸭的健康和生产功能。5.1.5水分需求水分是鸭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参与消化、吸收、代谢、排泄等过程。鸭应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5.2饲料种类及选择合理选择饲料种类,对提高鸭的生长发育和生产功能具有重要意义。5.2.1谷物类饲料谷物类饲料是鸭饲料的主要来源,包括玉米、小麦、大麦、燕麦、米糠等。这些饲料富含碳水化合物,是鸭能量的主要来源。5.2.2蛋白质补充饲料蛋白质补充饲料包括豆饼、鱼粉、肉骨粉、棉籽饼等。这些饲料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对提高鸭的生长速度和繁殖功能具有重要作用。5.2.3粗饲料粗饲料主要包括青贮料、干草、糟渣类等,富含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鸭的消化和健康。5.2.4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包括抗生素、酶制剂、益生素、矿物质、维生素等,可根据鸭的生长发育和生产需求适量添加。5.3饲料配方与加工合理搭配饲料配方,并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有助于提高鸭的饲料利用率。5.3.1饲料配方饲料配方应根据鸭的生长阶段、品种、生产功能等因素进行设计。合理搭配饲料种类和比例,保证鸭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5.3.2饲料加工饲料加工包括粉碎、混合、制粒等过程。加工后的饲料应保证鸭容易消化、吸收,同时减少饲料浪费。5.3.3饲料储存与保管饲料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防止霉变、生虫、受潮等,保证饲料质量。在饲料保管过程中,应定期检查饲料质量,及时调整配方。第6章鸭病防治技术6.1鸭病诊断方法6.1.1观察临床症状详细观察鸭群的精神状态、食欲、粪便、生长发育等各方面的情况,以便及时发觉异常,进行初步判断。6.1.2剖检诊断对疑似患病的鸭子进行剖检,观察其内脏器官、皮下组织、肌肉、关节等部位的病理变化,为确诊提供依据。6.1.3实验室检测采集病鸭的血液、粪便、咽喉分泌物等样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病毒检测、血清学试验等实验室检查,以确定病原体种类。6.2常见鸭病防治6.2.1传染病6.2.1.1鸭瘟症状:高热、流泪、呼吸困难、腹泻等。防治:定期进行疫苗接种,严格执行卫生防疫措施。6.2.1.2鸭病毒性肝炎症状:肝脏肿大、出血,生长发育受阻。防治: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鸭群免疫力,定期进行疫苗接种。6.2.1.3鸭霍乱症状:高热、呼吸困难、腹泻、脱水等。防治:定期接种疫苗,保持鸭舍清洁卫生,及时隔离病鸭。6.2.2寄生虫病6.2.2.1鸭球虫病症状:消瘦、腹泻、食欲不振等。防治:定期驱虫,保持鸭舍干燥,减少寄生虫的传播。6.2.2.2鸭绦虫病症状:消瘦、腹泻、食欲不振等。防治:定期驱虫,加强饲养管理,避免鸭子吃到含有绦虫卵的食物。6.2.3营养性疾病6.2.3.1鸭维生素缺乏症症状:生长发育受阻、羽毛脱落、腿部无力等。防治:合理搭配饲料,保证鸭群摄入足够的维生素。6.2.3.2鸭钙、磷缺乏症症状:骨骼发育不良、软脚、产蛋下降等。防治:调整饲料配方,保证钙、磷比例适宜。6.3鸭场卫生与防疫6.3.1鸭舍卫生保持鸭舍清洁、干燥,定期进行消毒,减少病原体的滋生。6.3.2饲养管理合理密度饲养,保证饲料新鲜、无霉变,避免鸭子吃到含有病原体的食物。6.3.3防疫措施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鸭群免疫力,减少疫病的发生。第7章鸭产品加工与储运7.1鸭肉加工技术7.1.1鸭屠宰与初加工屠宰前处理:包括鸭的捕捉、运输、禁食和休息等。屠宰工艺:介绍适宜的屠宰方法,包括放血、浸烫、拔毛、去内脏等。初加工:包括分割、清洗、消毒等步骤。7.1.2鸭肉深加工烟熏鸭肉加工:介绍烟熏工艺流程、烟熏材料及烟熏条件等。腌制鸭肉加工:阐述腌制方法、配方及腌制时间等。酱鸭肉加工:包括酱料制作、涂抹、烤制等工艺。7.1.3鸭肉制品包装包装材料选择:介绍适宜的包装材料,如塑料、纸质、真空包装等。包装方法及要求:阐述包装工艺流程、卫生标准及保质期等。7.2鸭蛋加工技术7.2.1蛋品初加工收集与清洗:介绍收集鸭蛋的方法、清洗工艺及卫生要求。检验与分级:阐述鸭蛋的质量检验、分级标准及方法。7.2.2鸭蛋深加工皮蛋加工:介绍传统皮蛋的制作工艺、配方及时间等。咸鸭蛋加工:包括腌制方法、盐度控制、腌制时间等。蛋制品加工:如蛋黄酱、蛋白粉等,介绍其加工工艺及用途。7.2.3蛋品包装包装材料及方法:介绍适宜的蛋品包装材料及包装方法。保质期及储存条件:阐述蛋品包装后的保质期、储存温度及湿度等。7.3鸭产品储运与保鲜7.3.1储运设施与设备冷库设施:介绍冷库的构造、功能及使用方法。运输设备:包括冷藏车、保温车等,阐述其运输效果及注意事项。7.3.2保鲜技术物理保鲜:如冷藏、冷冻、真空包装等,介绍其保鲜原理及方法。化学保鲜:介绍适宜的化学保鲜剂、使用浓度及保鲜效果。生物保鲜:如微生物抑制剂、天然提取物等,阐述其保鲜原理及应用。7.3.3储运管理温湿度控制:介绍鸭产品在储运过程中的温湿度要求。搬运与堆码:阐述搬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轻拿轻放、防挤压等。质量监控:定期检查鸭产品质量,保证其安全、卫生。第8章鸭业经济与市场分析8.1鸭业市场现状与趋势8.1.1市场现状当前,我国鸭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鸭养殖国。鸭产品种类丰富,包括肉鸭、蛋鸭和羽绒鸭等。消费者对鸭产品需求的增加,鸭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8.1.2市场趋势(1)消费升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鸭产品的需求逐渐向高品质、绿色、健康方向发展。(2)产业升级:鸭业生产逐渐由传统养殖向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养殖转变。(3)区域发展:鸭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点,如江苏、山东、广东等省份已成为我国鸭业的主产区。(4)产业链延伸:鸭业产业链不断向上下游延伸,羽绒、熟食、保健品等高附加值产品逐渐成为企业盈利的新亮点。8.2鸭产品营销策略8.2.1产品定位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对鸭产品进行明确的市场定位,如品质、口感、营养等方面的差异化。8.2.2渠道拓展(1)线上线下相结合: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实体门店等多元化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2)区域合作:加强与各地经销商、代理商的合作,扩大市场覆盖范围。8.2.3品牌建设(1)打造特色品牌:以产品质量为基础,塑造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形象。(2)品牌宣传:通过广告、展会、线上线下活动等多种形式,提升品牌知名度。8.2.4营销推广(1)活动策划:举办各类促销活动,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2)口碑营销:通过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积累良好口碑,吸引更多消费者。8.3鸭业经济效益分析8.3.1投资成本(1)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鸭舍、饲料库、污水处理设施等。(2)种鸭引进与培育:选择优良品种,提高鸭产品质量。(3)饲养成本:饲料、疫苗、人工等费用。8.3.2收益分析(1)肉鸭、蛋鸭、羽绒鸭等产品销售收入。(2)副产品如羽绒、熟食、保健品等销售收入。(3)政策扶持:国家和地方对鸭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如补贴、税收优惠等。8.3.3风险分析(1)市场风险:市场供需波动、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鸭产品价格。(2)疫病风险:鸭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对生产造成影响。(3)政策风险:政策调整对鸭业发展产生影响。通过对鸭业经济与市场的分析,可以为养殖户和企业提供决策依据,促进鸭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第9章鸭场环境控制与污染治理9.1鸭场环境要求为了保证鸭群的健康成长和生产效率,鸭场环境应满足以下要求:9.1.1温度与湿度鸭舍内温度应保持在适宜范围内,以满足不同生长阶段鸭子的需求。幼鸭期(13周)温度控制在2830℃,育成期(47周)温度控制在2025℃,成年鸭温度保持在1520℃。相对湿度控制在50%70%之间。9.1.2通风与光照保证鸭舍内良好的通风,降低有害气体浓度,预防疾病发生。光照应遵循自然规律,适当补充人工光照,以提高鸭群的生长发育和生产功能。9.1.3噪音与卫生减少鸭场周边噪音污染,保证鸭群生活在安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