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工程机房、通信控制室、监控室及重要办公区域环境系统检测和验收施工技术标准_第1页
智能建筑工程机房、通信控制室、监控室及重要办公区域环境系统检测和验收施工技术标准_第2页
智能建筑工程机房、通信控制室、监控室及重要办公区域环境系统检测和验收施工技术标准_第3页
智能建筑工程机房、通信控制室、监控室及重要办公区域环境系统检测和验收施工技术标准_第4页
智能建筑工程机房、通信控制室、监控室及重要办公区域环境系统检测和验收施工技术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364-1一般规定1.1本章适用于智能建筑内计算机房、通信控制室、监控室及重要办公区域环境的系统检测和验收。1.2本章环境的检测验收内容包括:空间环境、室内空调环境、视觉照明环境及室内电磁环境。1.3环境检测时,主控项目按20%进行抽样检测,合格率达到100%时为该项检测合格;一般项目按10%进行抽样检测,合格率达到90%为该项检测合格。系统检测结论应符合下列规定:1.3.1检测结论分为合格和不合格;1.3.2主控项目有一项不合格,则系统检测不合格;一般项目有两项或两项以上不合格,则系统检测不合格。1.3.3系统检测不合格应限期整改,然后重新检测,直至检测合格,重新检测时抽检数量应加倍;系统检测合格,但存在不合格项,应对不合格项进行整改,直至整改合格,并应在竣工验收时提交整改结果报告。1.4室内噪声、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照度、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含量等参数检测时,检测值应符合设计要求。1.5关于环境噪声标准,国家环境立法规定距建筑物外窗1米处环境噪声测试合格标准为:白天55dBA,夜间45dBA;位于工业区的住宅分别加5dBA。《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中,对学校、医院、旅馆、住宅四类建筑室内噪声指标明确了设计标准,一般在35~60dBA之间,医院测听室在20~30dBA之间。《体育馆声学声学设计及测量规定》JGJ/T131-2000对体育馆室内噪声指标明确了设计标准在36~40dBA之间。本条所推荐的室内噪声测试指标,待国家或相关行业规范颁布后应做相应的调整。2空间环境2.1适用范围和特点空间环境适应于智能办公环境、商住公共空间和住宅居室等环境。空间环境的设计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实施的质量。2.2施工准备2.2.1技术准备1熟悉空间环境检测相关测试依据和标准,熟悉专业图纸,确定测定数据标准。2编制环境检测方案,报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核,并报送专业监理工程师批准。同时做好技术交底。2.2.2主要机具气相色谱仪、场强仪、漏能仪、声级计、显微镜、钢卷尺、对讲机等。2.2.3作业条件环境检测前,应具备下列条件:1计算机房、通信控制室、监控室及重要办公区域环境已竣工。2其它对环境测试有影响的区域已施工完毕。2.3材料的质量控制要点2.3.1电器产品(包括家电)应具有环保认证标志(通过ISO14000)或性能好、噪声小、质量优的品牌产品。产品有质量保证书、出场合格证、3C认证。电磁干扰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2.3.2在结构施工中,检验审查混凝土,严格防止混凝土中掺入过量的早强剂、膨胀剂、尽可能不掺,以免成为污染室内空气的隐患。2.3.3门、窗玻璃应使用性能好的空中玻璃或按设计要求安装,不宜用普通的浮法透明玻璃。2.3.4无机非金属材料和装修材料必须有放射性指标检测报告,且应符合设计要求。2.3.5天然花岗石石材作为饰面材料时,当总面积大于200m2时,应对不同材料产品分别进行放射性指标的复验。2.3.6人造木板及饰面人造木板,必须有流离甲醛含量或游离甲醛释放量检测报告,且符合设计要求。2.3.7某一种人造木板及饰面人造木板面积大于500m2时,应对不同产品进行游离甲醛含量或游离甲醛释放量的复验。2.3.8水性涂料、水性胶合剂、水性处理剂必须有总挥发有机化合物(TVOC)和游离甲醛含量报告,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D)含量检测报告,且符合设计要求。2.3.9建筑材料或装修材料的检验项目不全或检测结果有疑问时,必须将材料送有资格的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2.3.10家具也应严格检查,应有正规厂家的检验合格证。如有人造板制作的家具,其部件应全部作封边处理。2.4施工工艺2.4.1施工要点1加强旁站,完善工程质量控制和保证体系,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对工序过程严格控制,坚持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进行的原则。2在智能建筑中,信息传递的主要媒介是电信网络,因此应做好弱电系统的布线和设备安排,而用于容纳电信设备和电缆的空间和管道的设施有(1)信号输入和接收装置(包括进线管道及卫星接收天线)。(2)设备间(3)楼间电信间。按楼层面积的0.5%~1%计算。(4)主干线管井(5)水平布线管道。其布线管道与建筑结构和空间组织有密切关系,并影响到建筑的室内空间的净高。3抓好隐蔽工程验收,主要是土建改造,底衬和底龙骨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图纸要求。暗管预埋,一般将管线敷设在楼板内或楼板下,信息插座漏出地面,也可将管路由顶板沿墙或装饰柱引下,达到墙、柱上的信息插座。4饰面工程(包括材料、色泽、光洁度及平整度)质量控制。其空间界面的特征由材料、质感、色彩、光照条件等因素构成。其中材料及肌理、质感起到决定性作用。5色彩搭配质量控制,起居空间装饰色彩的构成元素有:(1)建筑构件类,如顶棚、地面、墙面、柱、屏罩、门窗、室内电梯。(2)设备家具类(3)陈设类,如工艺品、灯具、观赏植物。(4)纺织品,如地毡、窗帘、窗罩、台布、靠垫、坐垫等。2.5成品保护措施2.5.1应由专业人员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应注意对施工成品的保护。2.5.2检测完毕,设备机房及重要办公区域的房间门应锁闭或派专人看守,直至交工。2.6安全、环保措施2.6.1应注意避免测量过程可能对人体造成的损害,在检测进行之前应对仪器和环境及人身防护设施等充分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2.6.2应在施工现场采取维护安全、防范危险、预防火灾等措施;有条件的,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封闭管理。2.6.3施工现场对毗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特殊作业环境可能造成损害的,施工企业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2.6.4施工中应遵守有关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控制和处理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2.7质量标准2.7.1建筑物的顶棚高度:甲级不应小于2.7m;乙级不应小于2.6m;丙级不应小于2.5m。2.7.2应铺设架空地板、地面线槽、网络地板,为地下配线提供方便。2.7.3应为智能化系统的网络布线留有足够的电信间,可按楼层面积的0.5%~1%计算。2.7.4室内宜铺设防静电、防尘地毯,静电泄露电阻应在1×105~1×108Ω之间。2.7.5室内装饰应对色彩进行合理组合。2.7.6应采用必要措施降低噪声,防止噪声扩散。2.7.7主控项目:1主要办公区域顶棚净高不小于2.7米。2楼板满足预埋地下线槽(线管)的条件,架空地板、网络地板的铺设应满足设计要求。3为网络布线留有足够的配线间。2.7.8一般项目:1室内装饰色彩合理组合,建筑装饰用材料应符合《建筑装饰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的有关规定。2防静电、防尘地毯、静电泄漏电阻在1.0×105~1.0×108Ω之间。3采取的降低噪声和隔音措施应恰当。2.8质量验收2.8.1检验批的划分检验批划分应符合本标准第2.7条的规定和《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第2.1条、第2.5条的规定。2.8.2质量验收记录1空间环境检测报告、装饰材料的产品性能、出厂检验合格证或有关检测报告。2按设计要求的功能指标、性能要求进行测量、目测、主观评测,必要时对环保指标要求按标准规定进行测量验收。3检验批验收记录,按表12—1填写。3室内空调环境3.1适用范围和特点室内空调环境适用于住宅、办公楼、生产厂房内空调安装等,良好的空调环境是智能建筑环境舒适环境的重要条件之一。要形成良好的空调环境就必须有适当的室内温湿度、较均匀的气流分布。3.2施工准备3.2.1技术准备1熟悉室内空调环境检测相关测试依据和标准,熟悉专业图纸,确定测定数据标准。2编制空调环境检测方案,报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核,并报送专业监理工程师批准。同时做好技术交底。3.2.2主要机具二氧化碳检测仪、一氧化碳红外分析仪、漏能仪、声级计、温度计、显微镜、风速仪、温湿度仪、钢卷尺、对讲机等。3.2.3作业条件环境检测前,应具备下列条件:1计算机房、通信控制室、监控室及重要办公区域环境已竣工。2其它对环境测试有影响的区域已施工完毕。3.3材料的质量控制要点室内空调环境由控制装置、调节开关及有关管线等组成空调控制单元,对这些器材的质量控制,要求有产品技术说明书、出厂检验合格证,其技术性能符合设计要求。3.4施工工艺3.4.1施工要点1非中心化环境控制系统集中式空调难以满足大部分人的舒适要求,有必要对空调系统的设计实行个性化。可以考虑设计和运用智能化(BA)的控制系统,,使室内环境在满足多数人要求的同时,允许个人对自己周围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有效的热调节。2建筑节能控制在大型智能建筑中还设有集中的能源和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整栋建筑的保安、照明、防火、空调系统以及垂直交通等都由一个BAS系统加以监控,针对能源消耗情况及时作出反应,比如及时关掉不必要的照明灯、送风改变恒温控制器的设置点等。3.5成品保护措施3.5.1应由专业人员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应注意对施工成品的保护。3.5.2检测完毕,设备机房及对环境有要求的房间门应锁闭或派专人看守,直至交工。3.6安全、环保措施3.6.1应注意避免测量过程可能对人体造成的损害,在检测进行之前应对仪器和环境及人身防护设施等充分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3.6.2应在施工现场采取维护安全、防范危险、预防火灾等措施;有条件的,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封闭管理。3.6.3施工现场对毗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特殊作业环境可能造成损害的,施工企业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3.6.4施工中应遵守有关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控制和处理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3.7质量标准要形成良好的空调环境就必须有适当的室内温湿度、较均匀的气流分布、设备能正常工作和噪音小等,另外,空调系统要经济合理,能根据办公功能的要求,灵活改变空调分区。空调环境质量标准内容见表3.7。表11.3.7空调环境质量标准一览表基本项目设置内容室内环境标准等级项目甲乙丙空气浮游粉含量≤0.15mg/m3//CO含量<10(×10-6)//CO2含量<1000(×10-6)//温度(℃)冬天22夏天24冬天18夏天26冬天18夏天28相对湿度(%)冬天≥45夏天≤55冬天≥30夏天≤60夏天≤65气流<0.25m/s//空调控制单元空调设备的开关及温度区域范围不得超过两层以上,且希望各承租户能单独对空调系统进行控制。温湿度自动调整空调能依设定值自动调节温湿度24小时服务每个空调服务区的设备应能够在24小时中控制,且各承租户能单独控制室内热负荷应考虑自动化办公设备的发热,保证空调器增加的空间及线路3.7.1主控项目:1实现对室内温度、湿度的自动控制,并符合设计要求。2室内温度,冬季18~22℃,夏季24~28℃。3室内相对湿度,冬季40%~60%,夏季40%~65%。4舒适性空调的室内风速,冬季应大于0.2m/s,夏季应大于0.3m/s。3.7.2一般项目1室内CO含量率小于10×10-6g/m3。2室内CO2含量率小于1000×10-6g/m3。3.8质量验收3.8.1检验批的划分应符合本标准第3.7条的规定和《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第2.2条、第2.6条的规定。3.8.2质量验收记录,按表12-1填写。4视觉照明环境4.1适用范围和特点智能建筑中的视觉环境主要是照明系统,不同工作环境的特殊要求可以通过智能开关和使用者控制开关的方式达到各自控制的目的。4.2施工准备4.2.1技术准备1熟悉视觉照明环境检测相关测试依据和标准,熟悉专业图纸,确定测定数据标准。2编制视觉照明环境检测方案,报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核,并报送专业监理工程师批准。同时做好技术交底。4.2.2主要机具气相色谱仪、场强仪、漏能仪、声级计、温度计、直尺光度计、照度计、钢卷尺、对讲机等。4.2.3作业条件环境检测前,应具备下列条件:1计算机房、通信控制室、监控室及重要办公区域环境已竣工。2其它对环境测试有影响的区域已施工完毕。4.3材料质量控制要点照明器具包括荧光灯、遥控开关、手动开关、人体红外线传感器、同步门锁、控制接收器、自然光控制设备(光线控制器、自动遮阳设备、各种新型玻璃、光导纤维、自动遮阳百页等)等,必须具有产品说明书、合格证,其技术性能均应符合设计要求。4.4施工工艺4.4.1施工要点1照度和眩光的控制照明的质量包括照明水平、亮度分布、照明均匀度、阴影、眩光、光的颜色和照度的稳定性等,其中主要是控制照度的眩光的关系。2智能办公环境中照明系统的质量控制智能办公环境多为很多人集中在一个大型开放的办公空间,照明系统由一个智能开关来集中控制,根据自然光线的变化和使用者的要求自动加以调节。每个区域都在天棚上装有接收器,可以通过遥控器来控制照明系统。在视觉照明环境工程施工中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认真检查每路照明控制的可靠性。3自然采光系统的质量控制(1)对照射到办公室(或居室内)的自然光要加以控制,否则,局部室内光线过强,影响到室内光环境质量。对于新型的自然光控制设备(如光线控制器、自动遮阳设备、各种新型玻璃等)必须根据设计要求认真检查。(2)对于将自然光引入室内的各种装置(如遮阳百页、光导纤维等)必须严格检查其活动零部件的使用功能。如室内自动遮阳百页,应能上下收放,又能转动角度,可通过室外传器或室内遥控器进行控制。必须在现场反复检查其活动功能和控制功能。(3)在一般日照情况下,普通窗户只能为距离不超过3米的范围提供符合标准的光照,加设反光设备(如反光镜面或棱镜)后,由窗户进入的自然光可均匀覆盖进深达7米的区域,延长自然采光时间或空间,这样可以改善室内的光舒适性。4.5成品保护措施4.5.1应由专业人员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应注意对施工成品的保护。4.5.2检测完毕,设备机房及对环境有要求的房间门应锁闭或派专人看守,直至交工。4.6安全、环保措施4.6.1应注意避免测量过程可能对人体造成的损害,在检测进行之前应对仪器和环境及人身防护设施等充分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4.6.2应在施工现场采取维护安全、防范危险、预防火灾等措施;有条件的,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封闭管理。4.6.3施工现场对毗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特殊作业环境可能造成损害的,施工企业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4.6.4施工中应遵守有关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控制和处理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4.7质量标准4.7.1合适的照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照度可使视觉功能提高,合适的照度有利于保护视力,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选用的照度值应不低于《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范》JGJ/T16-1992推荐的照度值。4.7.2照明的均匀度对于一般室内的最低均匀度不低于0.3,平均均匀度应在0.7以上。为了获得较满意的照明均匀度,灯具布置间距宜不大于所选灯具的最大允许间距比。若要求照明的均匀度很高,可采用间接型、半间接型照明灯具或荧光灯发光带等照明方式。4.7.3合适的亮度分布合适的亮度分布是舒适视觉的重要保证,过大的亮度不均匀会引起不舒适,亮度太低可能引起视觉疲劳。适当的亮度变化能使空间气氛活跃起来。室内各表面的亮度比如下:1观察对象与工作面之间(如书与桌子之间)为3:1;2观察对象与周围环境之间为10:1;3光源与背景(环境)之间为20:1;4视野内最大的亮度差为40:1。4.7.4限制眩光为了限制眩光,可适当降低光源和照明器表面亮度,如对有的光源,可用漫射玻璃或格栅等限制眩光,格栅保护角为30°~45°。照明器一般距地面的悬挂高度及其保护角不小于表4.7.4的规定。表4.7.4光源种类反射器类型保护角(°)灯泡功率(W)最低悬挂高度(m)白炽灯搪瓷反射器10~30100及以下150~200300~500500以上2.53.03.54.0乳白玻璃漫射罩/100及以下150~200300~5002.02.53.0荧光高压汞灯搪瓷反射器铝抛光反射器13~30250及以下400及以上5.06.0卤钨灯搪瓷反射器铝抛光反射器30以上5001000~20006.07.0荧光灯无反射器40及以下2.0金属卤化物灯搪瓷反射器铝抛光反射器10~3030及以上40010006.014.0以上高压钠灯搪瓷反射器铝抛光反射器10~30250400674.7.5照度的稳定性照明不稳定主要是光通量的变化所引起的,而光通量的变化主要是电源电压的波动。为保证照明供电电压的质量,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将灯具设置在没有气流冲击的地方或采取牢固的吊装方式,以防止光源的摆动。4.7.6频闪效应的消除当采用气体放电灯时,应采取措施,降低屏闪效应。一般将气体放电灯采用分相接入电源的办法,如三根荧光灯管分别接到三相电源上,或把单相供电的两根荧光灯管采用移相接法。4.7.7主控项目1工作面水平照度不小于500Lx。2灯具满足眩光控制要求。3灯具布置应模数化,消除频闪。4.8质量验收4.8.1检验批的划分符合本标准第4.7条的规定和《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第2.3条的规定。4.8.2质量验收记录质量验收记录按表12-1填写。5电磁环境5.1适用范围和特点主要是电信网络,防电磁干扰和抗电磁干扰是通信网络系统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也是必须解决的室内电磁环境问题。电磁环境的好坏影响信息(语言、数据、图像)的传递质量。5.2施工准备5.2.1技术准备1熟悉电磁环境检测相关测试依据和标准,熟悉专业图纸,确定测定数据标准。2编制电磁环境检测方案,报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核,并报送专业监理工程师批准。同时做好技术交底。5.2.2主要机具气相色谱仪、场强仪、漏能仪、温度计、照度计、温湿度仪、钢卷尺、对讲机等。5.2.3作业条件环境检测前,应具备下列条件:1计算机房、通信控制室、监控室及重要办公区域环境已竣工。2其它对环境测试有影响的区域已施工完毕。5.3材料质量控制要点室内电磁环境涉及管线布置和用电设备,如空调、微波炉、电热水器、电热炊具、变频控制设备、开关电源、荧光灯、开关等,必须具有防电磁干扰或抗电磁干扰的性能指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有关电磁辐射或防护的规定,符合设计要求。必要时应有相应的检测报告。5.4施工工艺5.4.1施工要点电磁环境的好坏影响信息(语言、数据、图像)的传递质量。信号的输入、输出装置,包括进线管道及卫星接收天线、自动移动通信接收/发射装置、强弱电管走线方式及接地装置、电器设备安装位置等均可产生电磁干扰,在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应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执行。1防电磁干扰的电管、槽道外壳必须接地。2辐射干扰的设备达不到防电磁干扰标准的应采取屏蔽措施。3对电器设备布置应符合设计施工图纸的要求。5.5成品保护措施5.5.1应由专业人员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应注意对施工成品的保护。5.5.2检测完毕,设备机房及对环境有要求的房间门应锁闭或派专人看守,直至交工。5.6安全、环保措施5.6.1应注意避免测量过程可能对人体造成的损害,在检测进行之前应对仪器和环境及人身防护设施等充分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5.6.2应在施工现场采取维护安全、防范危险、预防火灾等措施;有条件的,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封闭管理。5.6.3施工现场对毗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特殊作业环境可能造成损害的,施工企业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5.6.4施工中应遵守有关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控制和处理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5.7质量标准5.7.1抗电磁干扰标准抗干扰标准见表5.7.1-1表5.7.1-1标准类别静电放电(ESD)辐射场强(V/m)快速瞬变的无线电脉冲(EFT)空气放电(kV)接触点放电(kV)供电线装置(kV)信号线(kV)低水平EM环境2210.50.25中等EM环境44310.5恶劣EM环境861021极其恶劣EM环境158待定42选定EM环境待定待定待定待定待定衰减标准B类B类A类B类B类注:1A类是指设备在连续运转时,不允许低于制造业待定的性能降低或功能损失。2B类在测试期间允许性能降低或功能损失,但在测试后,不允许低于制造业特有的规定。3辐射场强的频率范围为27~500Hz4辐射场强中:低水平EM环境指无线电/电视发射机,距离大于1km。中等EM环境指手提式无线电收发机,距离1m范围以内。恶劣EM环境指临近的高功率无线电收发机。5.4.2居住区/商业区抗干扰标准见表5.4.2表5.4.2标准类别静电放电(ESD)辐射场强(V/m)快速瞬变的无线电脉冲(EFT)空气放电(Kv)接触点放电(kV)供电线装置(kV)信号线(kV)恶劣EM环境86310.5衰减标准B类B类A类B类B类注:1A类是指设备在连续运转时,不允许低于制造业待定的性能降低或功能损失。2B类在测试期间允许性能降低或功能损失,但在测试后,不允许低于制造业特有的规定。3辐射场强的频率范围为27~500Hz4辐射场强中:恶劣EM环境指临近的高功率无线电收发机。5.4.3工业区域抗干扰标准见表5.4.3表5.4.3标准类别静电放电(ESD)辐射场强(V/m)快速瞬变的无线电脉冲(EFT)空气放电(Kv)接触点放电(kV)供电线装置(kV)信号线(kV)恶劣EM环境841021衰减标准B类B类A类B类B类注:1A类是指设备在连续运转时,不允许低于制造业待定的性能降低或功能损失。2B类在测试期间允许性能降低或功能损失,但在测试后,不允许低于制造业特有的规定。3辐射场强的频率范围为27~500Hz4辐射场强中:恶劣EM环境指临近的高功率无线电收发机。4.4.4主控项目环境电磁辐射的检测应执行《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和《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的有关规定。5.8质量验收5.8.1检验批的划分检验批的划分符合本标准第5.4条的规定和《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第2.4条的规定。5.8.2质量验收记录质量验收记录按表12-1填写。6竣工验收6.1系统检测6.1.1空间环境的检测1主要办公区域顶棚净高不小于2.7m。2楼板满足预埋地下线槽(线管)的条件,架空地板、网络地板的铺设应满足设计要求。3为网络布线留有足够的配线间。4室内装饰色彩合理组合,建筑装修用材应符合《建筑装饰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5的有关规定。5防静电、防尘地毯、静电泄露电阻在1×105~1×108Ω之间。6采取的降低噪声和隔声措施应恰当。6.1.2室内空调环境的检测1实现室内温度、湿度的自动控制,并符合设计要求。2室内温度:冬季18~22℃;夏季24~28℃。3室内相对湿度:冬季40%~60%;夏季40%~65%。4舒适性空调的室内风速:冬季应不大于0.2m/s;夏季应不大于0.3m/s。5室内CO含量率小于10×10-6g/m3。6室内CO2含量率小于1000×10-6g/m3。6.1.3视觉照明环境的检测1工作面水平照度不小于500Lx。2灯具布置应模数化,消除频闪。3灯具满足眩光控制要求。6.1.4室内电磁环境的检测1各类设备的无线电干扰检测,见表6.1.4-1表6.1.4-1序号设备名称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依据1信息技术设备金融和贸易结算电子设备《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干扰极限值和测量方法》相关条款续表6.1.4-1序号设备名称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依据2陆地移动通信设备的传导发射、辐射发射《陆地移动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技术要求测量方法》相关条款3射频设备《工业科学和医学射频设备电磁干扰特性的测量方法和极限》相关条款4声音、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声音、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无线电干扰特性极限和测量方法》相关条款5电源设备及照明设备《照明设备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