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_第1页
山东省德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_第2页
山东省德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_第3页
山东省德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_第4页
山东省德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德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

版).

山东省德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辐射可能导

致细胞衰老或癌变B.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强C.细胞衰老

时体积变小、物质运输功能增强D.动物细胞增殖时均有纺锤体的形成

2.研究发现免疫细胞一方面能结合癌细胞使其裂解和凋亡,另一方

面能分泌MIF因子,阻止表皮生长因子与癌细胞表面受体EGFR结合,从

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激活EGFR受体会导致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变长B.免疫细胞内含有

正常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C.免疫细胞能诱导癌细胞内某些基因的表达

D.MIF因子可能通过与EGFR受体结合发挥作用

3.基因型为Nn的某生物体内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图象如图所

示,下对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B.该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C.该细胞形成过程中可出现8个四分体D.该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

子细跑中都不含n基因

4.男性白化病基因携带者的一个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与一个

处于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相比(不考虑变异),下对说法正确的()

A.白化基因数目之比为1:1

C.染色单体数目之比为2:1

1

B.X染色体数目之比为1:2D.核DNA数目之比为2:1

5.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了四个精细胞,这

四个精细胞()

A.若为AB、Ab、aB、ab,则可能在I后期发生了基因重组B.若

为AB、Ab、aB、ab,则可能在I前期发生了基因重组C.若为AB、AB、

ab、ab,用可确定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D.若为AaB、AaB、b、b,

用可确定在减II后期染色单体分离异常

6.下列与生物遗传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只杂合黑毛豚鼠一胎可能产生4只白毛豚鼠

B.Aa个体连续自交3代,子代中aa个体所占的比例为C.用

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D.若高茎X矮茎一高茎、矮茎,则用子代高茎豌豆自交可判断性状

的显隐性

7.下列现象与等位基因分离无关的是()A.F1雌雄配子的随机

结合B.Bb个体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C.Aa个体产生的配

子A和a的数目比为1:ID.AaBb个体自交后代出现9:3:3:1的表现

型比例

8.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卡诺氏液对洋葱根尖进行解离B.零度以下低温会使实验结果

更明显C.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D.视

野中既有正常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变化的细胞9.有关“噬菌体

浸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能证明DNA是主要的

遗传物质B.可分别用含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C.若用3H标记噬菌体浸染细菌,离心后在上清液和沉淀物中均可检

测到放射性

2

D.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沉淀有较强放射性的原因可能

是搅拌时间过短

10.关于伴性遗传及性染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伴性遗传

均有隔代遗传现象B.X、Y染色体因形态大小差异显著不能联会C.性

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都表现为伴性遗传D.性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遗

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1L关于DNA及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中的碱基对是随机排列的B.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

基因在染色体上C,不含致病基因的个体不可能患人类遗传病D.基因在

DNA上,DNA是基因的集合

12.某作物品种三对相对性状中,高茎(A)对矮茎(a)、红花(B)

对白花(b)、阔叶(C)对窄叶(c)显性.用纯和高茎红花阔叶与矮茎白

花窄叶个体杂交得Fl,F1测交,F2表现为高茎红花阔叶、高茎白花阔叶、

矮茎红花窄叶、矮茎白花窄叶且比例相等.据此可判断()

A.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C.A、C在同一条染色体上B.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D.A、

c在同一条染色体上13.如图为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下列分析正确的

是(不考虑突变和基因重组)()

A.12和ffl8一定有相同的X染色体

B.H5和山9,一定有相同的Y染色体

C.III9的X染色体来自I4的概率为100%D.III10有一条X染色体

来自I2概率为

3

14.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的特异性取决于4种碱基的比值

B.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C.RNA为单链结构,不存在碱基的互补配对

D.一个tRNA只有三个碱基,且只携带一种氨基酸

15.关于真核细胞内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

A.转录时,每个基因的模板链是固定的

B.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特定的核糖核甘酸序列

C.细胞处于分裂期时,染色体DNA的转录水平下降

D.翻译时,一个mRNA可合成多条肽链

16.分析下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③需要的酶由宿主细胞提供

B.原核细胞中过程②和⑤可以同时进行C.过程④和⑤遵循相同的

碱基互补配对方式D.RNA发生改变,过程⑤形成的蛋白质不一定发生改

17.如图表示真核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的某个阶段,其中①②③分别

表示相应的结构或物质,Asn、Ser、Gly、Ala分别表示天冬酰胺、丝氨酸、

甘氨酸和丙氨酸,下对分析正确的是()

A.①在③上从右向左移动

B.天冬酰胺的密码子是UUG

4

C.②和③部是以DNA为模板在细胞质中合成

D.若丙氨酸为该多肽链的末期氨基酸,则UAG为终止密码子18.下

列关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会导致染色

体结构变异B.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均不能用显微镜直接现察

C.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均导致DNA中碱基序列的改变D.基因

突变导致的生物个体致死率一般比染色体变异导致的大

19.理论上,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不大于致病基因频率的是()

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②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在人群中的发病率;③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④X染

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

A.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④20.如图为利用二倍体野生

狒猴桃种子(aa)培育无籽狒猴桃(AAA)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②和④过程利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B.③和⑥过程依据的原理相同

C.⑤过程中两个亲本是不同物种

D.①过程可采用辐射的方法处理种子

21.某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黄花基因(Y)对

白花基因(y)完全显性,色素抑制基因(I)能抑制Y基因的作用,某杂

交试验如下:

代别

表现型

亲本白花x白花子一代(F1)白花子二代(F2)白花:黄花=13:

3

5

若F2中的黄花个体自由交配得到F3,则F3中()

A.杂合子占

C.黄花占B.白花个体都是杂合子D.黄花个体中杂合子占

22.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图中患者均为杂合子②

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图中正常个体为纯合子的概率不为0

③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I2为杂合子④若该病为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H4为杂合子.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3.某植物茎的紫色与绿色由多

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可分别用A、B、C、D…表示.纯合紫茎与纯

合绿茎个体杂交,F1都是紫茎,经自交产生的F2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茎:

绿茎=27:37.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茎的颜色至少由3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

B.F1紫茎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Cc

C.F2紫茎个体中纯合子占

D.F2绿茎个体中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占24.下列说法符合现

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

的方向B.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产生具有抗药性的突变个体C.自然选择

对种群的有利基因进行选择,且决定新基因的产生D.在环境条件保持

稳定的前提下,种群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25.某小鼠群体中,A+、A、a互为等位基因,该种群基因型及个体数

如表:

6

基因型个体数

A+A+100

A+A200

A+a300

AA100

Aa200

aa10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的基因频率是35%B.A+、A、a是基

因突变的结果C.A+和A的根本区别是碱基序列不同

D.该小鼠群体所有的A+、A、a基因,构成小鼠的基因库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9分,满分50分)

26.图1为与某细胞分裂相关的数量变化曲线,图2为某动物组织切

片显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1表示人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则n等

(2)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变化,则a到b的变化

原因可能是•

(3)图2中②细胞名称为,判断依据是.

(4)若图1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数目的变化,则处于a时期的细

胞可以为图2中的.

27.科学家在研究DNA复制时,提出了三种模型:全保留复制、半保

留复制和弥散复制(如图所示),并用大肠杆菌作为实验材料,利用同位

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进行了复制方式的探索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DNA复制时需要的酶是.

7

(2)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在含14N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两代(I

和II),先后提取每代的DNA并离心.子I代DNA离心后出现1条密度带,

说明DNA的复制方式可能是,子H代DNA离心后得到2条密度带,可

进一步说明DNA的复制方式是.

(3)若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将上述大肠杆菌在相同条件下培养

至n代,子n代DNA离心得到条密度带,与子H代的离心结果相比,密度

带的位置(改变/不改变).

(4)若将子代DNA双链分开后再离心,其结果(能/不能)说明

DNA的复制方式,理由是.

28.科学家利用抗旱基因(A)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出多种抗旱作物新

品种.回答下列问题:

(1)具有A基因的作物能产生某种糖类调节细胞液的渗透压,从而

使作物具有抗旱性状,这种糖类几乎只出现在根部细胞中,其根本原因

是.该实例体现了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是.

(2)若能将两个A基因导入到棉花的两条染色体上,则当这两个A

基因位于(同源/非同源)染色体上时,自交后代出现抗旱植株的概率最

大.(3)若只能将一个A基因导入到棉花的染色体上,为在短时间

内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抗旱棉花,最佳的育种方案是(用文字和箭头表

示).29.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

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

(1)R基因控制合成的淀粉分支酶能促进葡萄糖、蔗糖等合成淀粉,

使种子表现为圆粒.与圆粒豌豆相比,皱粒豌豆味道更为甜美,原因是.

(2)D基因可突变成dl、d2基因,它们的表达产物如下:

8

基因Ddld2

表达产物(…表示氨基酸序列相同)

…丙氨酸(229位)…组氨酸(276位)…(376位)…(480位)…

苏氨酸(229位)…组氨酸(276位)…(376位)…(480位)

…苏氨酸(229位)…组氨酸(276位)…(376位)

据表可知,dl在D的基础上发生了碱基对的.d2在dl的基础上发

生了碱基对的.

(3)豌豆为一年生植物,若想在一年内获得矮茎皱粒种子,可将高

茎圆粒植株(DdRr)所结种子种植,

(4)在圆粒豌豆群体中,结出了几粒皱粒种子,你如何鉴定其是可

遗传变异,还是不可遗传变异?.(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和结论)

30.现有五个果蝇品系,其中戊品系的Y染色体上有一个来自X染色

体的片段,该变异不影响果蝇的生命活动,a或b纯合时胚胎致死.请回

答下列问题:

(1)理论上,若使F1中雌果蝇与雄果蝇之比为1:2,可选择上述品

系的杂交组合为.

(2)果蝇眼色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且红眼(H)对白

眼(h)为显性.用X射线处理孵化过程中的受精卵(XHXh),发现孵化出

来的少数幼体,眼色表现为一只眼红色,一只眼白色,请对此现象提出两

种假说:①染色体角度:.②基因角度:.

9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辐射可能导

致细胞衰老或癌变B.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强

C.细胞衰老时体积变小、物质运输功能增强D.动物细胞增殖时均

有纺锤体的形成

【考点】细胞癌变的原因;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细胞的分化;衰老

细胞的主要特征.

【分析】细胞分化的实质的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后,遗传物

质不发生改变.

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

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

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

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而细胞坏死是由

外界不利因素导致的细胞非正常性死亡.

【解答】解:A、细胞癌变的因素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

和生物致癌因子,辐射可能导致细胞衰老或癌变,A正确;B、细胞的分

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B错误;C、细胞衰老时体积变小、物质运输

功能降低,C错误;D、无丝分裂过程中不会产生纺锤体,D错误.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细胞衰老和细胞癌变等知识,

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实质,掌握细胞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识记

导致细胞癌变的原因,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0

2.研究发现免疫细胞一方面能结合癌细胞使其裂解和凋亡,另一方

面能分泌MIF因子,阻止表皮生长因子与癌细胞表面受体EGFR结合,从

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激活EGFR受体会导致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变长B.免疫细胞内含有

正常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C.免疫细胞能诱导癌细胞内某些基因的表达

D.MIF因子可能通过与EGFR受体结合发挥作用【考点】恶性肿瘤的防

治.

【分析】由题干中免疫细胞分泌的MIF因子能阻止表皮生长因子与癌

细胞表面受体EGFR结合,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即激活EGFR受体会导

致癌细胞增殖,且能诱导癌细胞内某些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

殖.

【解答】解:A、由题干中免疫细胞分泌的MIF因子能阻止表皮生长

因子与癌细胞表面受体EGFR结合,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即激活EGFR

受体会导致癌细胞增殖,故其细胞周期变短,A错误;

B、免疫细胞内含有个体全部的基因,即含有正常的原癌基因和抑癌

基因,B正确;

C、免疫细胞能诱导癌细胞内某些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其裂解和凋

亡,C正确;

D、由题干中免疫细胞分泌的MIF因子能阻止表皮生长因子与癌细胞

表面受体EGFR结合,因此MIF因子可能通过与EGFR受体结合发挥作用,

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属于信息题,要求考生能够提取有效解题信息,同时考

查了免疫细胞对癌细胞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

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基因型为Nn的某生物体内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图象如图所

示,下对叙述正确的是()

11

A.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B.该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C.该细胞形成过程中可出现8个四分体D.该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

子细跑中都不含n基因【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并且染色

体的着丝点没有分裂,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因此该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二次

分裂中期.

【解答】解:A、无法判断生物体的雌雄,所以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

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A错误;

B、该细胞中染色体大小各不相同,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

次分裂,B正确;

C、该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在其形成过程中可出现4个四分体,C错

误;

D、如果发生交叉互换,则该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跑中有一个含n

基因,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

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

DNA含量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4.男性白化病基因携带者的一个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与一个

处于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相比(不考虑变异),下对说法正确的()

A.白化基因数目之比为1:1

B.X染色体数目之比为1:2

12

C.染色单体数目之比为2:1D.核DNA数目之比为2:1

【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细胞的减数分

裂.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男性白化病基因携带者(Aa)的一个处

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每

条染色体含两条染色单体,所以基因组成为AAaa;一个处于分裂后期的次

级精母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不含等位基因,且着丝点分裂,所以基因

组成为AA或aa.

【解答】解: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基因组成为AAaa,处于

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基因组成为AA或aa,所以白化基因数目之比

为1:1或2:0,A错误;

B、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只含1条X染色体,处于分裂后期的

次级精母细胞中含2条或0条X染色体,所以X染色体数目之比为1:2

或1:0,B错误;

C、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含染色单体,而处于分裂后期的次级

精母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C错误;

D、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核DNA数目为92,处于分裂后期的次

级精母细胞中核DNA数目为46,所以核DNA数目之比为2:1,D正确.

故选:D.

DNA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点评】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

程中染色体、

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

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5.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了四个精细胞,这

四个精细胞()

A.若为AB、Ab、aB、ab,则可能在I后期发生了基因重组B.若

为AB、Ab、aB、ab,则可能在I前期发生了基因重组C.若为AB、AB、

ab、ab,用可确定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D.若为AaB、AaB、b、b,

用可确定在减II后期染色单体分离异常

13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

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

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

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

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

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解答】解:AB、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应该形成4个共2种精子,

若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了基因型为AB、Ab、aB、

ab的四个精子,则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了基因重组(同源染色

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A错误,B正确;

C、若为AB、AB、ab、ab,则可能是A和a、B和b这两对等位基因

位于一对同

ab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源染色体上(A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也可

能是A和a、

B和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

自由组合定律),因此不能确定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C错误;

D、若为AaB、AaB、b、b,用可确定在减I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异常,

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

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

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6.下列与生物遗传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只杂合黑毛

豚鼠一胎可能产生4只白毛豚鼠B.Aa个体连续自交3代,子代中aa个

体所占的比例为

C.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人工授粉

后应套袋

14

D.若高茎X矮茎一高茎、矮茎,则用子代高茎豌豆自交可判断性状

的显隐性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

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

结合的机会相等;F2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等位基因间的显

隐性关系是完全的;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解答】解:A、两只杂合黑色豚鼠交配,产生的后代表现型有黑色

和白色,理论比例为3:1.但后代数目少时,与理论比例的误差大,所以

它们的一胎可能产生4只白毛豚鼠,A正确;

B、杂合体Aa连续自交n代,杂合体的比例为On,纯合体的比例

是1-()n.豌豆的基因型为Aa,自交3次后,Aa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3=;基因型为Aa的个体连续自交3次以后,Aa的比例占,而AA=aa的比

例,所以其子代中aa个体所占的比例==,B错误;

C、豌豆是雌雄同株同花植物,所以用豌豆进行遗传试验,杂交时须

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人工授粉后应套袋,C正确;

D、若高茎X矮茎一高茎、矮茎,则用子代高茎豌豆自交会出现性状

分离,所以可判断性状的显隐性,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

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下列现象与等位基因分离无关的是()A.F1雌雄配子的随机

结合B.Bb个体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C.Aa个体产生的配

子A和a的数目比为1:1

15

D.AaBb个体自交后代出现9:3:3:1的表现型比例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

及应用.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根本原因是:杂合子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

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雌、雄

配子,独立随配子遗传给子代,且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这样才会出现

3:1的性状分离比.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及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

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

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解答】解:A、F1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是受精过程,与等位基因分

离无关,A正确;

B、Bb个体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与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等位基因分离有关,B错误;

C、Aa个体产生的配子A和a的数目比为1:1与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

期等位基因分离有关,C错误;

D、AaBb个体自交后代出现9:3:3:1的表现型比例与其减数第一

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有关,

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

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8.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卡诺氏液对洋葱根尖进行解离B,零度以下低温会使实验结果

更明显C.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

16

D.视野中既有正常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变化的细胞

【考点】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

【分析】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

1、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

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2、该实验的步骤为选材一固定一解离一漂洗一染色一制片.

3、该实验采用的试剂有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

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解离).

【解答】解:A、卡诺氏液适用于一般植物组织和细胞的固定,常用

于根尖,花药压片及子房石蜡切片等,所以把根尖放在卡诺氏液中浸泡,

以固定细胞的形态,A错误;

B、零度以下低温会使洋葱根尖冻坏,不利于实验,B错误;

C、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不能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

程,C错误;

D、由于低温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因而处于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细

胞正常,处于末期的细胞中染色体加倍,因此视野中既有二倍体细胞,也

有四倍体细胞,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

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材料的选择,实

验选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及分析、实验结果等,要求考生在

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9.有关“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

验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可分别用含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

噬菌体

C.若用3H标记噬菌体浸染细菌,离心后在上清液和沉淀物中均可检

测到放射性

D.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沉淀有较强放射性的原因可能

是搅拌时间

17

过短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1、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

噬菌体一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一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一在

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2、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有放射性的原因分析:①用32P标记

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

a.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

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陡.

b.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

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

②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也有少量放射性的原

因: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

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

【解答】解:A、该实验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没有证明DNA是

主要的遗传物质,A错误;

B、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因此

不可用含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错误;

C、3H既可标记噬菌体的DNA,也可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因此若用

3H标记噬菌体浸染细菌,离心后在上清液和沉淀物中均可检测到放射性,

C正确;

D、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

并随着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因此沉淀有较强放射性,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

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

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18

10.关于伴性遗传及性染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伴性遗传均有隔代遗传现象

B.X、Y染色体因形态大小差异显著不能联会C.性染色体上基因控

制的性状都表现为伴性遗传D.性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

遗传定律【考点】伴性遗传.【分析】1、三种伴性遗传的特点:

X染色体①连续遗传;②发病率高;③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抗维

生素D性显性④交叉遗传:患者的母女都是患者佝偻病X染色体①隔代

遗传或交叉遗传;②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红绿色盲、血隐性③交叉

遗传:女性患者父亲、儿子都是患者友病

耳郭多毛症Y染色体①患者为男性;②父传子、子传孙(患者的儿子

都是

遗传患者)

2、X和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会配对,

即联会.

3、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决定

性别,性染色体上的遗传方式都与性别相关联,称为伴性遗传.

4、伴性遗传属于特殊的分离定律.

【解答】解:A、伴性遗传中的伴X隐性遗传具有交叉遗传和隔代遗

传现象,而伴X显性遗传和伴Y遗传不具有这种现象,A错误;

B、X、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时能联会,B错误;

C、基因在染色体上,伴随染色体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

染色体遗传,C正确;

D、性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分离定律,D

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性别决定、伴性遗传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特别

是对伴性遗传的理解,要注意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例如伴性遗传属于特殊

的分离定律,特殊在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但是该

基因又与决定性别的基因

19

连锁.

11.关于DNA及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中的碱基对是

随机排列的B.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不

含致病基因的个体不可能患人类遗传病D.基因在DNA上,DNA是基因

的集合

【考点】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基因

与性状的关系;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

【分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蕴含者遗传信息,真核细胞的基因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成线性排列;萨

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应用假说演绎

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单基因遗传

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解答】解:A、基因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特定的,特有的碱基对

的排列顺序蕴含遗传信息,基因具有特异性,A错误;

B、摩尔根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证明了具有位于染色体上,B正确;

C、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由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引起的,不含有致

病基因,C错误;

D、DNA不是基因的集合,在染色体上存在者非基因区段,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要求考生理解基因与DNA的关系、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人类遗传病的概念和类型,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对相

关知识进行准确识记.

12.某作物品种三对相对性状中,高茎(A)对矮茎(a)、红花(B)

对白花(b)、阔叶(C)对窄叶(c)显性.用纯和高茎红花阔叶与矮茎白

花窄叶个体杂交得Fl,F1测交,F2表现为高茎红花阔叶、高茎白花阔叶、

矮茎红花窄叶、矮茎白花窄叶且比例相等.据此可判断()

20

A.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C.A、C在同一条染色体上B.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D.A、c在

同一条染色体上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用纯和高茎红花阔叶与矮茎白花窄叶个体

杂交得Fl,F1测交,F2表现为高茎红花阔叶、高茎白花阔叶、矮茎红花

窄叶、矮茎白花窄叶”,则高茎与阔叶、矮茎与窄叶同时出现,说明高茎

与矮茎、阔叶与窄叶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红花和白花位于另外一对同

源染色体上.

【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高茎(A)与阔叶(C)、矮茎(a)与窄叶

(c)同时出现,说明高茎与矮茎、阔叶与窄叶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A、

C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c在同源染色体的另一条染色体上;高茎(A)

和矮茎(a)、红花(B)和白花(b)自由组合,说明B和b在另外一对非

同源染色体上.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

题干“高茎红花阔叶、高茎白花阔叶、矮茎红花窄叶、矮茎白花窄叶”中

高茎与阔叶、矮茎与窄叶同时出现,难度不大.

13.如图为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不考虑突变和

基因重组)()

A.I2和一定有相同的X染色体

B.115和山9,一定有相同的Y染色体

C.IH9的X染色体来自14的概率为100%D.UI10有一条X染色体

来自12概率为【考点】伴性遗传.【分析】人类的女性性染色体组成

为XX,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

21

【解答】解:A、8号个体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于母亲(7),因此和2

号没有相同的X染色体,A错误;

B、5号的Y染色体来自于1号,9号的Y染色体来自于6号,而6号

的Y染色体也来自于1号,因此5号和9号一定有相同的Y染色体,B正

确;C、9号个体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于7号,而7号的两条X染色体

一条来自3号、一条来自4号,即9号的X染色体来自4号的概率为50%,

C错误;

D、10号有一条染色体来自6号,而6号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于2号,

即10有一条X染色体来自2号概率为100%,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以系谱图为载体,考查了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有关知

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XY性别决定类型,能够分析系谱图中性染色体的

传递途径,难度适中.

14.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的特异性取决于

4种碱基的比值B.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C.RNA为单链结构,不存在碱基的互补配对D.一个tRNA只有三个碱基,

且只携带一种氨基酸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

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分析】1、DNA分子的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

碱基排列顺序,而特定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每个特定的DNA

分子中都贮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定了DNA

分子的特异性.

22

2、关于tRNA,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结构:单链,存在局部双链结构,含有氢键;

(2)种类:61种(3种终止密码子没有对应的tRNA);

(3)特点:专一性,即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

酸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tRNA来转运;

(4)作用: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3、DNA的双螺旋结

构: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甘酸长链盘旋而成的.

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

架,碱基在内侧.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

对原则.

【解答】解:A、DNA分子的特异性取决于4种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

A错误;

B、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B正确;

C、RNA为单链结构,但tRNA中存在局部双链,因此也存在碱基的互

补配对,C错误;

D、一个tRNA含有多个碱基,其一端的三个碱基构成反密码子,D错

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

异性、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识记DNA分子特异性的含义;识记tRNA的结构、种类及特点,能结合所

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5.关于真核细胞内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A.转录时;

每个基因的模板链是固定的B.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特定的核糖

核昔酸序列C.细胞处于分裂期时,染色体DNA的转录水平下降

23

D.翻译时,一个mRNA可合成多条肽链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1、转录过程以四种核糖核昔酸为原料,以DNA分子的一条

链为模板,在DNA解旋酶、RNA聚合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合成RNA.2、

翻译过程以氨基酸为原料,以转录过程产生的mRNA为模板,在酶的作用

下,消耗能量产生多肽链.多肽链经过折叠加工后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

白质.

【解答】解:A、转录时,每个基因的模板链是固定的,A正确;B、

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特定的脱氧核甘酸序列,B错误;

C、在细胞分裂期,由于染色质的高度螺旋,染色体上DNA的转录水

平下降,C正确;

D、翻译时,一个mRNA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可合成多条肽链,D正

确.

各项:B.

【点评】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

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

判断各选项.

16.分析下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③需要的酶由宿主细胞提供

B.原核细胞中过程②和⑤可以同时进行C.过程④和⑤遵循相同的

碱基互补配对方式D.RNA发生改变,过程⑤形成的蛋白质不一定发生改

变【考点】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分析】分析题图:①表示DNA分子的复制,②表示转录过程,③表

示逆转录过程,④表示RNA的复制过程,⑤表示翻译的过程.

24

【解答】解:A、③为逆转录过程,该过程需要的逆转录酶来自病毒

自身,A错误;

B、原核细胞能不断合成蛋白质,而蛋白质的合成包括②转录和⑤翻

译两个过程,B正确;

C、④为RNA的复制过程,该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U、U

-A、C-G、G-C,U-A、C-G、⑤为翻译过程,该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

对方式也是为A-U、

G-C,C正确;

D、RNA发生改变,但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等原因,⑤翻译过程形

成的蛋白质不一定发生改变,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要求考生识记中心

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能结合准确判断图中各过

程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7.如图表示真核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的某个阶段,其中①②③分别

表示相应的结构或物质,Asn、Ser、Gly、Ala分别表示天冬酰胺、丝氨酸、

甘氨酸和丙氨酸,下对分析正确的是()

A.①在③上从右向左移动

B.天冬酰胺的密码子是UUG

C.②和③部是以DNA为模板在细胞质中合成D.若丙氨酸为该多肽

链的末期氨基酸,则UAG为终止密码子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由图可知,①是核糖体,②是转运RNA,③是mRNA.

25

转录: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合成RNA的过程.

翻译:在细胞质中,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

蛋白质的过程.密码子是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解答】解:A、根据肽链的位置和长度可知,因此①核糖体在③mRNA

上从左向右移动,A错误;

B、图中天冬酰胺为Asn,而密码子是指m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因

此天冬酰胺的密码子是AAC,B错误;

C、②和③部是以DNA为模板在细胞核中合成的,C错误;

D、若丙氨酸为该多肽链的末期氨基酸,而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则UAG为终止密码子,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结合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

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过程、条件及产

物,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物质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8.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

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B.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均不能用显微镜直

接现察C.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均导致DNA中碱基序列的改变

D.基因突变导致的生物个体致死率一般比染色体变异导致的大【考点】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基因突变的特征.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

组:

(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

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

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

(2)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

引起基因重组.

26

(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

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解答】解:A、基因中碱基对增添、缺失或替换会导致基因突变,

而不是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

B、基因突变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异,不能用显微镜直接现察,而染色

体结构变异能用显微镜直接现察,B错误;

C、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会导致DNA中碱基序列的改变,从

而使遗传信息发生改变,C正确;

D、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具有多害少利性,所以基因突变导致的

生物个体致死率不一定比染色体变异导致的大,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

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9.理论上,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不大于致病基因频率的是()

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②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在人群中的发病率;③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④X染

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

A.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

D.①④

【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分析】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

其特点: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

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

给他的外孙.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1)

女患

27

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传.

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

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

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

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

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

【解答】解:①若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则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

病个体的基因型为AA和Aa,其发病率=人*人+2人乂2=人(人+22),可见其在

人群中的发病率大于致病基因的频率,①错误;

②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病率相同,都等于该病致

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因此该病的发病率不大于致病基因频率,②正

确;③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

因频率的平方,即发病率不大于致病基因频率,③正确;

④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

率,即发病率等于致病基因频率,④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

传病的类型及实例,掌握各种遗传病的特点,能结合所需的知识准确判断

各选项,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20.如图为利用二倍体野生掰猴桃种子(aa)培育无籽蛛猴桃(AAA)

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②和④过程利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B.③和⑥过程依据的原理相同

C.⑤过程中两个亲本是不同物种

28

D.①过程可采用辐射的方法处理种子【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产生了A,为诱变育种,②④

为自交,⑤为杂交育种,③⑥为多倍体育种.

【解答】解:A、②过程利用的原理是等位基因分离,不涉及基因重

组,A错误;

B、③和⑥过程依据的原理都是染色体数目变异,都可用秋水仙素处

理,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实现染色体数目加倍,B正确;

C、AA为二倍体,AAAA为四倍体,杂交产生的植株AAA为三倍体,

其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所以不育,因此AA植株和AAAA植株是不

同物种,C正确;

D、①过程发生了基因突变,可采用辐射的方法处理种子进行诱变,D

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作物育种和物种形成的相关知识,应会辨别各种育

种的方法以及原理,试题难度中等.

21.某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黄花基因(Y)对

白花基因(y)完全显性,色素抑制基因(I)能抑制Y基因的作用,某杂

交试验如下:

代别表现型

亲本白花x白花

子一代(Fl)

白花

子二代(F2)白花:黄花=13:3

若F2中的黄花个体自由交配得到F3,则F3中()A.杂合子占C.黄

花占

B.白花个体都是杂合子D.黄花个体中杂合子占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

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于黄花基因(Y)对白花基因(y)

完全显性,色素抑制基因(I)能抑制Y基因的作用,所以白花的基因型为

丫」_、yyi_、yyii

;黄

29

花的基因型为YJi.

亲本白花义白花杂交后代Fi都是白花,F1自交所得F2中白花:黄花

=13:3,是9:3:3:1的变式,2.所以F2中的黄花个体的基因型为YYii

和Yyii,比例为1:因此,F2中的黄花个体减数分裂后产生的配子中,Yi

占,yi占.若F2中的黄花个体自由交配得到F3,则F3中YYii(黄花)占

X=,Yyii(黄花)占XX2=,yyii(白花)占X=.

【解答】解:A、F2中的黄花个体自由交配得到F3,则F3中杂合子

占,A错误;

B、F3中白花个体都是纯合子,B错误;C、F3中黄花占+=,C正确;

D、F3中黄花个体中杂合子占,D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图

表分析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