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上学期七年级历史训练题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上学期七年级历史训练题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_第2页
人教部编版上学期七年级历史训练题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_第3页
人教部编版上学期七年级历史训练题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_第4页
人教部编版上学期七年级历史训练题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上学期七年级历史训练题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训练题第一单元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我国在世界上最早栽培的农作物是()A.水稻、玉米B.小米、甘薯C.粟、水稻D.玉米、粟2.氏族聚落时期人们最主要的生产活动是A.狩猎B.采集C.农耕D.游牧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4.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和发展的重要标志()①农作物的出现②饲养家畜③聚落④磨制工具⑤城市出现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5.农耕时期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依据以下图片判断,居住干栏式房屋的是()A.北京人B.河姆渡原始居民C.半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6.歌谣“骨木石陶,种植水稻,猪狗水牛,定局不移。”反映了哪个原始部落居民的情况()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7.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哪一项不是农耕文化的特点()A.会建造房屋,定居生活B.会种植庄稼,经营原始农业C.会建造船只,海上活动兴盛D.会饲养家畜,以备不时之需8.彩陶的出现,反映了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和审美情趣的提高。下面哪个原始人类能够制造彩陶()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9.原始人曾普遍使用过的一种工具叫耒耜。如下图所示,它的主要用途是()A.打猎B.耕地C.捕鱼D.采集10.下列现象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北京人使用天然火B.半坡人使用耒耜耕地C.山顶洞人使用骨针缝制衣服D.河姆渡人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中11.很多同学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到香喷喷的米饭()A.北京周口店B.陕西半坡村C.山东大汶口D.浙江河姆渡12.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①农作物的出现②家畜饲养③聚落④磨制工具⑤火的使用A.①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13.在下列各项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①陶器上的稻穗纹②鱼纹彩陶盆③干栏式房屋④半地穴式房子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4.概括历史主题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之一,请你为下列图片确定一个适当的主题()A.生产工具的变革B.生活工具的变迁C.人类社会的变迁D.我国的农耕文化二、综合题15.材料一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骨耜耕地,种植水稻。河姆渡居民住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他们已经会挖掘水井,饮水比以前方便了。他们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河姆渡原始居民还会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材料二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他们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耕地,用石刀收割庄稼。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半坡原始居民饲养猪、狗等动物,还……打猎捕鱼……半坡原始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他们能制造色彩鲜艳的彩陶,上面绘有各式各样的美丽图案。……半坡居民已学会纺线、织布、制衣。请完成:(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代表了我国哪个地区的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2)根据上面两则材料中的信息思考,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有哪些共同特点?16.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一)走进人与自然和谐历史(1)图1和图2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居住在图2房屋的原始居民叫什么?(二)认识人与自然和谐事例(2)远古时期,人类为了生存而改造自然的成功事例有哪些?战国时期,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成功典范又有哪些?(各答出一点即可)(3)春秋时期,谁提出了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他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的代表?(三)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4)有和谐就有不和谐。试举出现实中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两个事例。(5)反思古人的做法与主张,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参考答案1.C2.C3.C4.C5.B6.C7.C8.D9.B10.D11.D12.C13.B14.D15.(1)材料一代表了南方长江流域;材料二代表了北方黄河流域。(2)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出现原始农耕业;居住在房子里,过着定居的生活;饲养家畜;学会了制作陶器。16.(1)河姆渡原始居民。(2)大禹治水。修建都江堰。(3)老子。道家。(4)沙尘暴、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环境污染等。(符合题意的任意两个事例即可)(5)应该树立环保意识,尽自己的一份力,去保护大自然,让大自然为人类造福。

2019-2020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教案: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原始农耕生活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原始的农耕生活是什么样子的?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原始人,他们的农耕生活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们自学教材。大家都看完了吗?好,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原始人的农耕生活。民以食为天,原始人也要吃饭。那么他们的食物来源主要是什么?(野果、野兽)单纯依靠自然界提供食物有何不足?怎么解决这一问题?远古居民慢慢学会了种植和饲养,人类文明进入农耕时代。在不同的地区,人们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而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则种植粟,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作答,教师总结。(点击展示答案)随着农作物的种植,原始人有了固定的食物来源,不需要到处迁徙了,于是他们开始定居下来。(连续点击展示图片和文本)请同学们观察半坡原始居民房屋复原图和河姆渡居民房屋复原图,说说河姆渡与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他们的房屋构造不同?学生作答。(点击展示答案)从不同地区的原始居民种植的农作物和建造的房屋来看,你发现一个什么现象?(自然环境影响了原始人的农耕生活。)了解了河姆渡人的种植和房屋样式,那么他们是怎样生产、生活的呢?河姆渡遗址出土了猪纹陶钵,说明他们会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河姆渡遗址出土了水稻,说明他们已经开始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根据河姆渡出土的骨耜和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图,同学们能得出什么结论?(河姆渡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河姆渡居民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这种房屋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通风防潮,这是建筑学上一个重大成就。下面让我们走进半坡人的农耕生活。(连续点击展示图片)半坡人会烧制各种色彩鲜丽的彩陶,上面绘有各式各样的美丽图案,今天,关于这些图案有各种各样的猜测。这些陶器代表了原始人类先进的手工业制作水平。(点击展示图片)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已出现了原始纺织业,半坡遗址出土了石制陶制纺轮,表明半坡人使用原始的织机织成麻布,制成衣服。(点击展示图片)半坡遗址出土的菜籽和粟的朽粒,由此可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的国家。(点击展示图片)半坡遗址出土的猪骨,由此可知,半坡人已经开始饲养家猪。(连续点击展示图片)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磨制石器:石刀、石锄、石耜冠、石铲、石斧。同学们能说出它们的用途吗?学生作答:用来耕地和收割庄稼。根据课本内容,完成表格。(点击展示答案)通过对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学习,请同学们思考以下两个问题。(点击展示问题)(连续点击展示答案)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表格。(连续点击展示答案)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了,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出现了贫富悬殊的现象。(点击展示图片和文本)从大汶口遗址的墓葬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已经有了一些陪葬品。这说明墓主是位富人。墓中男子是墓主,旁边是女子和幼童。三人同时埋葬,但是随葬物品主要放在了男子的身边。这表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原始居民已经进入了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并且出现了私有财产。下面我们通过一道阅读题,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点击展示题目)这是《易经》里的一段话,意思是说:远古时候人类住在洞穴里,住在野外,后来的圣明之人变成了住在房子里,上有屋顶,下有门户,风雨都不怕。请同学回答这两个问题。学生作答。(点击展示答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同步训练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①陶器上的稻穗纹②鱼纹彩陶盆③干栏式房屋④半地穴式房子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暑假期间,邵胜同学参观了浙江省一处著名的原始人类遗址,如图是他用手机拍下的干栏式房屋复原图。据此推断该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3.我国原始居民将狗尾巴草驯化,培育出粟(俗称谷子,去壳后称小米).考古学家在黄河流域发现了粟的遗存,下列人类遗址中与之相关的是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4.“稻花香里说丰年”。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栽培水稻的是A.北京人B.河姆渡人C.半坡人D.元谋人5.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黄河流域”“粟”“半地穴式房屋”三个关键词都有关的原始居民是A.河姆渡人 B.半坡人 C.元谋人D.北京人6.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将收集的下列图片构成一组。它们所反映的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属于A.北京人B.元谋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7.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A.建筑技术的进步 B.人工取火的发明C.饲养水平的提高D.生产工具的改进8.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A.火的使用B.原始农业的产生C.建造房屋D.使用陶器9.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河姆渡聚落④半坡聚落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0.“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据考古发现,下列使用磨制石器的远古居民是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1.下列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半坡遗址②元谋人③北京人④河姆渡遗址A.②③①④B.①④②③C.②③④①D.④①②③12.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不包括A.农作物种植B.家畜饲养的出现C.聚落和磨制工具的发展D.个体家庭和私有财产出现材料题13.阅读下列材料: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农具名),教民农作。请回答:(1)神农为什么要“教民农作”?(可直接摘抄原文。)(2)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的什么历史现象?(3)说出我国原始农耕的代表?14.阅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