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_第1页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_第2页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_第3页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_第4页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2课【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2.了解老子、孔子学说;3.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教学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化与变法运动产生的原因;“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及其意义。【教学难点】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与政治变革、思想创新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时空座标西周东周春秋战国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自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周敬王薨,因鲁史《春秋》记录了这一阶段的历史而得名。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这一时期各国征战不休,故被人称之为战国。把“战国”作为时代名称,开始于西汉末年刘向汇编的《战国策》。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战国者,古今一大变革之会也。”——王夫之:《读通鉴论》探究: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动有哪些?

公元前770年,在郑、秦、晋国诸侯护送下,周平王东迁。

结合p9“周郑交恶”的故事:变动1: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丧失。变动2:诸侯纷争西汉学者刘向概括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说: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仿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晚世益甚,万乘(shèng)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贪饕(tāo)无耻,竞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刘向《〈战国策〉书录》

◎“春秋时期,一些大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权地位。”

◎“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了,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7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思考:春秋和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的性质有什么不同?争霸兼并【葵丘会盟】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参加会盟的有齐、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的国君,周襄王也派代表参加,对齐桓公极力表彰。何谓“华夏”?一变之时局探究: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动有哪些?夷夏之分异族侵入尊王攘夷◎春秋形势图◎战国形势图变动3:华夏认同

春秋、战国,完成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交融。春秋时代还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在战国时期已经认同于华夏;中原诸国也承认了秦、楚是华夏族的组成部分,与齐、燕、赵、魏、韩并称七雄,形成七个地区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沈长云《先秦史》思考:春秋战国的政治变动中蕴含着什么时代发展趋势?由分裂走向统一中原南蛮北狄西戎东夷中原各国因经济文化较为先进,自称华夏战争,迁徙,交流、通婚中原南蛮北狄西戎东夷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社会经济较快发展,相继封建化。民族交融,华夏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民族交融,华夏认同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公元前9世纪,楚国先祖雄渠自称“我蛮夷也”;楚国崛起后,其国君宣称“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

春秋穿有鼻环的牛尊春秋战国水利工程图铁制农具农业进步1.经济发展,阶级变动铁制农具春秋牺尊铁制农具牛耕推广水利工程修建公田不治私田拓展井田制瓦解小农经济出现新兴地主佃农自耕农工商业繁荣春秋时期,冶铁技术出现。战国时,手工业技术发达货币流通广泛,涌现出一批中心城市。不少工商业主富比王侯。影响:井田制松动私有制出现奴隶主贵族没落地主阶级崛起夺权=建立封建政治、经济秩序(一)战国变法运动

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许多诸侯国掌握政权。他们为了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建立封建政治和经济秩序,巩固新生政权,增强竞争实力,纷纷开展变法运动......

——教材P14“问题探究”直接目的:富国强兵根本目的:建立封建经济秩序,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变法运动的背景铁犁牛耕出现耕作效率提高①经济:铁犁牛耕出现和推广,土地私有制出现,地主阶级崛起。(根本)②政治: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打击旧贵族势力,建立封建政治、经济秩序。③军事:为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各国纷纷变法以富国强兵。④文化:百家争鸣中,法家提倡变革,依法治国,为变法提供思想理论武器。井田制松动私有制出现奴隶主贵族没落地主阶级崛起夺权=建立封建政治、经济秩序商鞅变法胡服骑射李悝变法申不害变法吴起变法乐毅改革邹忌改革鲁国初税亩(春秋)管仲改革(春秋)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示(以BC.260地图标记)领域措施影响经济政治军事【课堂活动】请同学们自主学习,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下表。社会变革,商鞅之法富国之策: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史记·商君列传》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意为妻子连坐,没为官奴)。

——《史记·商君列传》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史记·商君列传》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强拆大家庭为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强兵之策:能得爵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

——《商君书》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史记·商君列传》奖励军功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史记·商君列传》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载入宗室名册)。

——《史记·商君列传》集权之策: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领域措施影响经济“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政治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军事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社会变革,商鞅之法农业发展国力增强实现中央垂直管理地方世卿世禄向官僚政治转变政权巩固、效率提高军队战斗力增强打破贵族对官位的垄断井田制瓦解私有制确立奴隶主贵族没落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兴起百家争鸣支持转变百家争鸣(1)含义:众多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汉书》十家: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儒家(春秋)创始人:孔子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①“仁”:关爱他人,“为政以德”

孔子谓季氏(鲁国卿大夫):“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注: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

②“礼”:克己复礼,主张维护周礼,同时承认制度随着时代而改良③教育:“有教无类”,打破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私学的发展。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脩:十条肉干

——《论语·述而篇》④文化:整理六经。《圣迹图·孔子退修诗书》儒家(战国)(2)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章句下》性善论,提倡“仁政”(3)荀子:

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性恶第二十三》性恶论,主张隆礼重法思考:孟子、荀子主要分别继承了孔子的什么思想?孔子仁礼孟子强调道德自修——内在修养荀子强调社会治理——实际功用早期儒学体系的逻辑关系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①“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②朴素的唯物史观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创始人:老子③朴素的辩证法对立统一;柔能克刚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④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流派代表人物时期思想主张代表阶级儒家孔子孟子荀子道家老子庄子阴阳家邹衍墨家法家墨子韩非子春秋战国战国战国战国战国战国春秋政治:“仁”、礼(周礼)、为政以德教育:有教无类,推动私学奴隶主贵族人性善、“仁政”、民贵君轻新兴地主人性恶、礼法并用、君舟民水、制天命而用之新兴地主哲学:世界观:“道”是万物的本源★朴素辩证法政治:小国寡民、无为而治逍遥自由、齐物论五行相生相胜(五德终始说)兼爱、非攻、节俭、尚贤法治、中央集权小生产者新兴地主奴隶主贵族奴隶主贵族新兴地主

诸子的“争鸣”是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思想家们对时代的思考,他们观点各异却都希望通过落实自己的主张使天下重获太平。他们的思想为当时的纷争乱世提供了各方面的思维范式,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辟犹水火,……《易》曰:“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汉书·艺文志》百家争鸣的意义中华思想文化的基本精神:民本(儒家)、尊重自然(道家)、

爱好和平、节俭(墨家)、法治(法家)。①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③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④成为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深远。【问题探究·小组合作】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的巨变,辨析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与政治变革、思想创新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并制作思维导图。2.辨析经济、政治、思想间的逻辑关系铁犁牛耕公田不治私田开拓社会变动田赋制度变化:履亩而税→承认土地私有阶级关系变化贵族分化地主阶级兴起农民阶级产生公室衰微私门崛起士阶层壮大分封贵族地主官僚军功地主兼并得田地主平民上升地主自耕农佃农雇农地主阶级夺权成功,需要巩固自身利益各国竞争的激烈旧秩序逐步瓦解井田制逐渐瓦解小农经济逐步确立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变法图强成为必然选择政治新秩序的确立经济新秩序的确立社会转型夺权斗争新型剥削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春秋战国——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一、沧桑巨变1、列国纷争,上下失序2、民族交融,华夏认同二、时变之应1、社会变革,商鞅之法2、思想之变,诸子百家三、探因索源1、经济发展,阶级变动2、经济、政治、思想间

的逻辑关系上层建筑之变经济基础之变反作用决定社会转型课堂小结春秋战国蕴含着怎么样的时代发展趋势?趋势一:由分裂走向统一;趋势二: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演进。课堂训练1、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实际上反映了A新兴地主与奴隶主贵族的斗争

B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斗争C周王室与诸侯王之间的斗争

D奴隶平民与奴隶主的斗争答案A;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过渡期,即那些新兴的封建贵族取代奴隶主贵族时期。2、热播电视剧《大秦赋》中,韩国间谍水工郑国到秦国修水渠,竟是为了消耗秦国国力,以便给韩国休养生息机会,但没想到竟阴差阳错的帮了秦国;郑国渠引泾水东注洛水不仅解决了关中地区的干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