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考版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3文化发展历程第11单元第34讲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师用书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统考版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3文化发展历程第11单元第34讲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师用书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统考版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3文化发展历程第11单元第34讲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师用书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统考版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3文化发展历程第11单元第34讲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师用书教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统考版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3文化发展历程第11单元第34讲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师用书教案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34讲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历史背景经济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尤其是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经济实力增加,成为社会上不行忽视的力气,社会风尚在商品经济冲击下发生巨大变更政治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君主专制制度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日益明显,社会内在冲突空前尖锐文化一方面,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学走向僵化和因循守旧,八股取士、文字狱强化了文化专制,禁锢了士人的思想;另一方面,“西学东渐”,西方传教士来华带来了西方科技,开阔了人们的视野道学家不同于道家儒学中以正统自居的理学家被称为道学家,宋明理学被称为“道学”;而道家是春秋晚期老子创立的思想流派。二、概况1.李贽的离经叛道(1)思想①挑战正统:提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的主见,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②否定儒学权威: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推断是非的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主见“童心说”。(2)著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3)影响①李贽的思想具有显明的叛逆色调和战斗精神,有力冲击了传统的纲常名教和封建伦理道德,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②李贽的思想在确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代表主要思想作用黄宗羲①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主动的推动作用顾炎武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王夫之①世界是物质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发展变更是有规律的②事物是可以相识的③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确定的,具有朴实的辩证法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针对的仅仅是个别残暴的“恶”君,“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见并不能真正体现“主权在民”的观念,他的思想本质上还是封建传统的民本思想,他仍寄希望于贤明的君主;他所提倡的法治主要是一系列的统治方法,而不是法治统治的一系列基本原则。三、评价1.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的思想确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有确定的冲击作用,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确定的影响。2.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朝气,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指出:“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该材料反映了黄宗羲的什么思想主见?提示:反对君主专制,主见君臣同等,提倡工商皆本。明清思想领域的变更1.明朝后期以李贽为代表的一些思想家提倡特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甚至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振动。2.明末清初社会的猛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思想家黄宗羲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他还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工商皆本”。3.顾炎武、王夫之也对(宋明以来)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1.明清文化高压政策对社会转型的阻碍明朝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不许士人发挥个人见解,严峻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清朝建立后,沿袭明朝的这种传统,向全国学校颁发卧碑。要求学生成为顺民,并在中心国子监设置绳愆厅,强化对学生的思想限制。同时,严厉禁止士大夫谈论政治。甚至不能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索辩难。读书人没有言论、结社的自由,也不能就国家利病上书言事,否则就会受到严惩。——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学问》[思维激活]明清文化高压政策严峻抑制了中国社会的自由思想,窒息了近代的学术空气。2.黄宗羲的民主思想(黄宗羲的)理念,比孟子之说代表二种合乎民主的思索,近代民主政治所努力的,就是要把这个理念变成事实,使人民成为国家的真正主子。……梨洲的民本思想,已为中国走向民主的历史,创建了新的条件,只是在十七世纪还不能开花结果。——韦政通《中国思想史》[思维激活]黄宗羲对于民主政治的思索契合了时代的要求。►探究1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主见及特点史料一善观水者,必观其澜。明末清初以来,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更。一些有识之士,勇立潮头,审时度势,引领时代。下列顾炎武的言论所体现的思想作为时代精神,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文之不行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史料二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独至评闺材,持论恒相反。有德才可赅(兼有),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1)史料一中“明道”“纪政事”“察民隐”“乐道人之善”是核心。(2)史料二中“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是核心,抓住这些核心内容是答题的关键。(1)依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分别指出顾炎武言论反映的社会问题及主见。(2)依据史料二,分析这位清代女性的主见,并回答其说明白什么?[提示](1)社会问题:宋明理学脱离社会现实,明末文风空疏。主见:提倡经世致用的学风。(2)主见:女性也应当德才兼备。说明:清代出现了反对传统伦理的思想。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1)反传统,反教条。如李贽否认儒家的正统地位,否定孔孟学说是“道冠古今”的“万世至论”;他还对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腐败政治等问题提出批判,主见“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2)反对君主专制。如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都反对君主专制独裁,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3)反映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要求。他们主见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4)提倡“经世致用”。他们主见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探究2评价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史料一清初之儒,皆讲“致用”,所谓“经世之务”是也。(黄)宗羲以史学为根柢,故言之尤辨。其最有影响于近代思想者,则《明夷待访录》也。……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一般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则真极大胆之创论也。……而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钞,印数万本,隐私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史料二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方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1)史料一说明黄宗羲的思想很务实,对后来的民权共和学说有重要影响。(2)史料二说明黄宗羲等人的思想具有明显的局限,不会像法国启蒙思想家一样产生巨大的影响。(1)依据史料一,说明梁启超对明清进步思想的看法。(2)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具有时代性的缺陷。[提示](1)清初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形成反传统儒学,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近代的民权共和思想深受黄宗羲思想的影响。(2)明清时期,由于资本主义萌芽非常脆弱,早期启蒙思想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带有明显的不足、缺陷。进步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统治,但主要是揭露君主暴政,主见限制君权等,并未上升到制度批判层面,没有提出推翻现行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构想。中国早期启蒙思想没能突破古代统治模式(修补封建专制制度),仍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对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评价(1)进步性①反对君主专制,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的历史趋势。②重视工商业,反映了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③批判地继承了传统儒学,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形成了具有反封建性质的早期启蒙思想。(2)局限性①从内容上看: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②从地位上看:无法撼动程朱理学的主流地位,未在当时成为主流思想。③从影响上看:影响有限,未能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④从性质上看: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本质上还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运用唯物史观相识黄宗羲的思想学术界对黄宗羲的“民本”思想存在不同的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黄宗羲在全面批判君主专制种种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社会改革志向,表现了思想创新的理论志气。特殊是他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重要政治命题,这一命题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天下”是人民共有的,而非君王一家一姓所私有;二是天下大事应由人民当家作主,而不应由君王一人垄断;三是君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君由民推选出来为天下兴利除害,因而必需不遗余力为民服务。——摘编自吴光《黄宗羲的社会批判精神》材料二黄宗羲虽然将民本推到了极致,但其政治哲学思想仍旧没有跳出孔孟民本的思路和范畴。民本是一种“定对目标选错道路”的空想,恒久无法到达“利民”的目的地,因为其一旦进入实践,必定被君主改造成外儒内法的伪民本。假如把民本当成民主,就会让一种“名为民主实为专制”的东西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其结果将是不但不能实现民主的目标,而且还会败坏民主的名声。但民本不是民主并不意味着民本思想没有价值。这种“反法之儒”给走出“秦制”的近代中国供应了不行忽视的思想动力,并为接轨“西学”供应了本土资源。——摘编自丁新宇、郭强《民本非民主——定性黄宗羲政治思想的现实影响》(1)依据材料一,指出黄宗羲“社会批判精神”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2)依据材料二,指出作者否定黄宗羲“民本”思想的详细表现及其理由。(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黄宗羲“民本”思想的理论价值。[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全面批判君主专制种种弊端”“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重要政治命题”“提出了他的社会改革志向”等信息回答。其次小问,结合所学学问从政治、经济、思想等几个角度回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民本是一种‘定对目标选错道路’的空想……‘名为民主实为专制’”等信息回答。其次小问,依据材料二“仍旧没有跳出孔孟民本的思路和范畴”“恒久无法到达‘利民’的目的地……还会败坏民主的名声”等信息回答。第(3)问,依据材料二“给走出‘秦制’的近代中国供应了不行忽视的思想动力”“为接轨‘西学’供应了本土资源”回答。[答案](1)内容: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提倡社会变革。社会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崛起;君主专制强化与社会冲突激化;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传承。(2)表现:黄宗羲民本思想是一种空想,其本质不属于民主思想。理由:未超越孔孟民本思想范畴;无法实现“利民”目的;败坏民主的名声。(3)为近代中国反专制斗争供应思想动力;为近代学习西方供应本土资源。客观相识黄宗羲的思想(1)黄宗羲思想的最精彩之处是敢于批判君主专制,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主见建立“天下之法”以限制君权,体现了对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2)其主见虽为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供应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但其思想深处仍把国泰民安寄予在贤君明主身上,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志向;他提出的工商皆本的主见,缺乏阶级基础,只是反映了明末清初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考法示例】创设学习情境,综合考查黄宗羲的思想主见(2024·山东高考·5)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知情境:本题围绕黄宗羲“工商皆本”的论断,创设学习情境,探讨对黄宗羲的这一论断的相识。明立意:以黄宗羲的思想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历史说明等核心素养。抓关键:“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理思路:解答此题时必需先理解黄宗羲对“崇本抑末”的说明,他认为无益于民生的才是末业,言外之意是说那些有利于民生的应属于本业,既然如此就应当提倡。明显这是针对政府的政策而言的,他意在说明是到变革经济政策的时候了,由此可得出答案(B项)。【真题体验】1.明朝社会崇尚文化的氛围(2024·全国Ⅲ卷·27)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A.学术文化水平快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崇尚文化的氛围深厚D[依据材料“京城及江南地区”“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可知,书籍在人们的生活和日常交往中影响较大,说明当时社会崇尚文化的氛围深厚,故选D项;材料不能体现“快速提升”学术文化水平,解除A项;材料反映出士大夫间注意风气,没有体现他们地位的提高,解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经世致用思想,解除C项。]2.李贽的思想(2024·江苏高考·5)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更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C[李贽的衣着和行为反映出其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是反对正统思想、力图冲破封建传统束缚的表现,并非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故C项正确,D项错误;仅凭衣着不能反映出李贽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解除A项;收女弟子是提倡男女同等的反映,而非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更,解除B项。]3.顾炎武的思想(2015·福建高考·17)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A.培育人才,经世致用 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C[顾炎武的意思是要安定百姓,变更其行为,必需先使人民“甘其食”(吃饱)、“美其服”(穿好),然后进行教化以改善习俗,故C项正确。]1.(2024·百校联盟模拟)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极力驳斥“有公而无私”,指出“人道就是对人私利与欲望的满意,道德就存在于人们的物质利益之中”。这一主见()A.彻底否定了宋明理学B.旨在批判君主专制统治C.适应了工商业的发展D.开启了思想启蒙的先河C[顾炎武的观点虽在确定程度上否定了宋明理学“灭人欲”的思想,但并非是彻底的否定,解除A项;材料中并没有涉及政治上的专制,不能说明目的是批判君主专制统治,解除B项;材料表明白顾炎武对人私利与欲望的确定,确定了工商业经济下人们对利益的追求,从而也就适应了工商业的发展,C项正确;顾炎武的主见虽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但不能定位为“开启”,解除D项。]2.(2024·青岛模拟)明“自文成而后,学者盛谈玄虚,遍天下皆禅学”,而明代学者高攀龙曾言“事即是学,学即是事,无事外之学,学外之事也。然学者苟能随事察,明辨的确,到处事事合理,物物所得,便是尽性之学。”材料表明()A.阳明心学是社会主流B.经世致用思想盛行C.明代学术思想自由开放D.出现了批判空谈误国的学风D[在“学者盛谈玄虚,遍天下皆禅学”的背景下,高攀龙却主见“事即是学,学即是事,无事外之学,学外之事也”,这说明高攀龙主见经世致用,批判晚明的空疏学风,故选D项;程朱理学在明代思想界占据主流地位,解除A项;经世致用思想只是极少数人的提倡,并不盛行,解除B项;明代理学日益走向僵化,思想限制日益严峻,解除C项。]3.(2024·重庆模拟)清朝道光、咸丰年间,边疆史地探讨蔚然成风,涌现出一大批探求边疆形胜、谋求保国固土的史地著作,其缘由既有“激发于清季之外侮”,更是“胚胎于朴实之学风”。这一“朴实之学风”是指()A.经世致用 B.格物致知C.师夷长技 D.以史为鉴A[“胚胎于朴实之学风”体现了经世致用,故A项正确;B项是程朱理学的思想,解除;C项是洋务派的思想,解除;D项材料未体现,解除。]4.(2024·吉林二模)明末清初思想家颜元猛烈抨击当时道学家们穷理居敬、静坐冥想的现象,指出,“朱门一派,口里道是即物穷理,心里见得,日间做得,却只是读、讲、论……半日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