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综合类)-2025年北京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原卷版)_第1页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综合类)-2025年北京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原卷版)_第2页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综合类)-2025年北京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原卷版)_第3页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综合类)-2025年北京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原卷版)_第4页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综合类)-2025年北京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轮备战】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精讲精练(北京专用)

专题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综合类(原卷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北京高考语文必考内容,题目数量和考试的形式多有改

变,2015年实用类、论述类文本混搭考查,有八道题目;2016年非连续性文本

阅读考查,八道题目;2017年分三段材料考查,有八道试题;2018年非连续性

文本阅读考查,七道试题;2019年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查,六道题目;2020年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查,五道题目;2021年分两段材料考查,五道题目;2022

年和2023年都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查,五道题目。

综上可以看出,北京高考语文此专题的考查不仅限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也

会涉及实用类及议论类文本阅读。题量的设置上,从八道降到现在的五道,题型

也由之前的选择题改为选择题加上概括题。

题型知识点的考查比较综合,前四道选择题涉及到信息筛选、材料探究、综

合运用、看法建议、理解推断等,最后一题主要考查概括文本信息的知识点。

【综合类答题方法】

非连续性文本多则材料的主题虽统一,但各则材料的侧重点不同。比较材料

综合题,既考查对多文本的理解,又要结合所给材料归纳出两者之间的共性和延

伸,从而组织语言概括总结。

(一)立足整体,全面分析。

通读非连续性文本新闻材料,明确共同话题。在整体感知基础上的比较分析

才有针对性,应注意把握文本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倾向。

(二)分层梳理,归纳概括。

(1)对相关区域的文段进行层次梳理,以明确层次关系,确定表述重点。(2)

逐层归纳段意,注意段首、段尾等关键位置的语句。

(三)列表对比,深度分析。

对比时,要根据题干要求,从不同角度切入,进行全面比较,一一比对,深

入分析。

【改编】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整理古典文学名著,底本的好坏决定了本子的质量。最初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时候,

只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传,抄本名字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曹雪芹去世后的二三十年里,

《红楼梦》就是以抄本的形式流传的,一般只有前80回。一直到清乾隆五十六年,经程伟

元、高鹑整理,用木活字印刷出版了120回本《红楼梦》,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程甲本,这在

《红楼梦》传播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程甲本的伟大贡献在于它极大地推动了《红楼梦》

的传播,一是木活字印刷出版比抄本更经济,更便于流传。二是它以120回全本的面貌流传,

人们阅读残本和全本的感受是不一样的。第二年,程伟元、高鹑又出了一个整理本,人们通

常称之为程乙本。从那以后,将近200年,各种翻刻的《红楼梦》都以程甲本为底本,基本

上就是程甲本的天下。新中国成立以后,195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以程乙本为底本的《红

楼梦》,是著名诗人汪静之整理的。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又出版了第二个校点注释的《红

楼梦》本子,著名学者周绍良、周汝昌等参加了校订工作,启功先生注释,这也是一个以程

乙本为底本整理的本子,这个本子在社会上广为流行。此后,1959年、1964年分别修订出

版了第二版、第三版,一共发行了200多万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通行的本子。一直到

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新校本"。这个新校本的出版,替代了程乙本通行本的地位,

成为如今最流行最权威的通行本。

自1791年程甲本刊刻以来,人们看的都是程甲本。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看的又都是

程乙本。但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红楼梦》的早期抄本即脂砚斋评本陆续被发现,有

甲戌本、已卯本、庚辰本、戚蓼生序本、郑振铎藏本、梦稿本等等,达11种之多。这时人

们发现这些大多署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早期抄本与社会上流传了100多年的程甲本程

乙本有许多不同。那么,差异到底有多少呢?我告诉你几乎页页都有差异,数字难以统计,

这恐怕是一般读者很难想象的。这些差异的情况十分复杂,有的是具体字句的不同,有的是

一段一段的不同,有的甚至是情节的不同。经过专家们多年的研究,从整体上看,一般认为

早期抄本即脂砚斋评本的文字更好,程甲本和程乙本虽然有自己的特色,但在整体文字表述

上不如早期抄本好。程甲本特别是程乙本,经过后人整理改动较多,而脂砚斋评本则较少地

受到后人的删削篡改,较好地保留了曹雪芹原著的面貌。所以有必要以脂砚斋评本为底本搞

一个更接近曹雪芹原著面貌的本子,这就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新校本”。

材料二

脂本与程本差异不小。如《红楼梦》第二十九回,庚辰本的回目是:"享福人福深还祷

福,痴情女情重愈斟情"。程甲本的回目是“享福人福深还祷福,多情女情重愈斟情"。程甲

本把"痴情女"改为"多情女",不能说错,但比较起来,我还是认为"痴情女"更好,更符合这

一回的故事情节和林黛玉的性格特征。这一回中就写道:“那林黛玉偏生也是个有些痴病

的……”林黛玉在爱情上确实很"痴情",所以称呼林黛玉为"痴情女"更合适。对比之后可知,

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脂本比程高本好。

以上例子说明版本对《红楼梦》阅读的重要性。实际上,这种情况很多很复杂,一般认

为脂砚斋评本比较接近曹雪芹原著的面貌,而程甲本特别是程乙本经过后人的修订,很多修

改不符合曹雪芹的笔墨,因此需要整理一个最接近曹雪芹原著面貌的本子。这是大家共同的

心愿,也是时代的要求。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以庚辰本为底本的新校本,完成了这个心愿,

这也是新时期红学发展的标志性成果。所以,这个新校本通行本极为珍贵,是目前发行量最

大年极感最受读者欢迎的通行本。

为什么选取庚辰本为底本呢?这是因为在已发现的早期抄本中,己卯本、庚辰本、甲戌

本三个本子的底本是比较早的。其中,甲戌本只残留16回,已卯本只残留41回又两个半回,

只有庚辰本是抄得较早又比较完整的本子,只缺第六十四回和第六十七回,存78回。而第

六十四回和第六十七回,各本都缺。可以说,庚辰本是保留曹雪芹原著面貌最全的一个本子,

所以确定以庚辰本为底本,以其他各种脂本抄本为主要参校本,以程本及其他早期刻本为主

要参考本。新校本的后40回仍用程甲本,因为没有其他本子替代。为了便于阅读,这套书

的注释也是下了大功夫,参加注释的专家学者中有著名的红学家、民俗学家、服饰专家、中

医药专家等,注释大体上以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的读者为对象,凡一应典章制度、名物典故以

及难解的词语,包括诗、词、曲、赋、偈语、灯谜、酒令、职官名称、服饰陈设、古代建筑、

琴棋书画、释道迷信、医药占卜、方言俗语等,一般尽可能作出注释,繁简得宜,通俗易懂,

是当下红学最高水平的反映。

新校本校注工作,集中了全国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从1975年开始,冯其庸、李希凡

等先后有20多人参加了校注组,校注工作由冯其庸总负责。新校注本工作的顾问是吴世昌、

吴恩裕、吴组细、周汝昌、启功五位先生。叶圣陶和叶至善先生为新校注本提了不少意见。

新校注本的前半部分,叶老还亲自标点、修改。自1982年3月初版以来,它又经历了三次

修订,包括正文的修订、校记的修订、注释的修订,无论是标点分段还是一字一词,都经过

严谨的审核,可谓精益求精。新校注本倾注了新老两代学人的心血,基本做到每一处修改都

有出处、有校勘,这在红学史上是一件破天荒的事情,从而确保了《红楼梦》新校本的学术

含量。新校注本设计精美,典雅大气。插图全部出自当代著名《红楼梦》人物画大家戴敦邦

先生之手,既为图书增光添彩,又具有较大的收藏价值。

(选自《光明日报》相关文章)

请结合材料及下面“链接材料”的内容,说说哪一个版本的写法更好,为什么。

【链接材料】

《红楼梦》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软黛玉半含酸"中,宝玉去看望生病的宝

钗,宝钗主动要求看看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宝玉要看看宝钗佩戴的项圈,可巧这时候林黛

玉来了。原文如下。

程甲本:一语未了,忽听外面人说:“林姑娘来了”,话犹未完,林黛玉已皆售卷季的进

来o

庚辰本:一语未了,忽听外面人说:〃林姑娘来了〃,话犹未了,林黛玉已揩羊的走了进

来。

【专题模拟】

一、(2023•北京海淀•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世间万物皆有声音,整个宇宙都在低声吼叫。从宏大的宇宙到微观的粒子,能量在不断

流动,这种流动正是一切声音的根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能被听觉器官所感

知的波动现象,其中有自然发生的声音,也有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音乐的声音。

雷鸣、风吼、虎啸、猿啼等声音现象,构成了复杂万端的自然声响。自然声响可以成为

审美对象,如''呦呦鹿鸣”“要哽草虫”“伐木丁丁,鸟鸣嘤嘤”,这些诗句都是以自然声

响起兴。自然声响和谐而有韵味,唤起了人的诗情,激发了审美感受,入诗后寄托了诗人的

审美情趣。在这里,审美对象与人的生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言“人只有凭

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自然界的声音之

美离不开它天然的和谐节奏、而这正与人展现自己生命力量的要求相适应。

音乐的声音是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以人声和乐器声作为材料,不直接塑造形象,无

确切含义。但音乐的声音却能表现人的感情,并激发人的感情,在表达情感的功能上与其他

艺术类型相比,它甚至是最有优越性的。

声音有情绪意义。《乐记》中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

文,谓之音。”又由于心对物之所感的心境不同,也就产生了带有不同情绪意义的乐音。

声音有色彩感。朱光潜先生在《近代实验美学》中介绍,美国学者请一班学图画的学生

听两曲乐调不同的乐曲,并要他们随时把音乐所引起的意象画在纸上,结果发现,各人所画

的图画情景虽有差异,而情调和空气却十分相近:乐调喜悦时各图画的情调都很生动,乐调

凄惨时各图画的空气都很黯淡。人们常说的“着色的听觉”,从上述事例中大体可见。在实

验人对声音的色彩感觉时,研究者发现有些人听高音产生白色感觉,中音产生灰色感觉,低

音产生黑色感觉。

声音有意象感。比如在一个阴雨寒冷的秋夜,一个人在屋内,瑟瑟的西风吹动着窗前的

梧桐树叶作响,过了一会儿,风声渐渐停了,但雨声响起来了,雨滴梧桐,”一叶叶,一声

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就是这雨滴梧桐的声音,带着它的综合存在条件,

成为了一种听觉意象。这种意象的生成,是对声音综合创造的结果,其中有主体的想象和移

情。想象和移情善于借体而生,它能在自然声音中借体,更能在音乐声音中借体,有时竟使

欣赏主体的东西代替了创作主体的东西。

(取材于王向峰《青年审美手册》)

材料二

声音如何表现,怎样对声音事件进行逼真的摹写,这是让故事讲述者挠头的大问题。听

觉信号旋生即灭,看不见摸不着,对视觉信号我们可以勾勒其整体轮廓,描绘其局部细节,

这些在听觉信号那里通常都难以实现。更何况对于人类日益迟钝的听觉来说,声音具有很大

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刘姥姥没见过自鸣钟,在她听来它的响声就像是农村常有的“打萝柜

筛面”,这种经验主义的错误是任何人都难以避免的。

因此,表现声音的最便捷的手段就是用象声词模拟。象声词在世界各民族语言中都有不

同存在,其功能主要为表音,即《文心雕龙》所说的“'喈喈'逐黄鸟之声,‘嘤哽’学草

虫之韵”。汉语中有些象声词还有表意作用,如古人常把杜鹃、鹉坞的啼鸣听成“不如归

去”“行不得也哥哥”。英语中也有许多诗歌因鸟鸣而发,如雪菜《致云雀》以四短一长的

诗行模仿四短一长的云雀啼鸣,这已属于上升到艺术层面的模仿。

用语言表现声音的手段有限,要想“如实”反映转瞬即逝的声音事件,运用模仿性的声

音“听声类声”也是文学创作常用的方法,如李白《听蜀僧溶弹琴》的“为我一挥手,如听

万壑松”,韩愈《听颖师弹琴》的“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等。

然而,仔细琢磨这些听琴诗,其中可供驱驭的听觉意象实在不多。一旦改变思路将“类

声”调整为“类形”,挥笔的自由度骤然间增大,这时叙述对象已由无形的声音事件变为有

形的视觉联想,更有利于故事讲述人”施之藻绘,扩其波澜”。如《老残游记》第二回“白

妞说书”:

几口转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声,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

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

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作者明明写的是声音的盘旋缠绕与低昂起伏,展示在读者眼前的却是登山者不断向峰顶

攀登的情景,让人惊叹作者的“听声类形”与白妞说书一样神奇莫测。再如雨果《巴黎圣母

院》中对钟声的摹写:

你突然会看见——有时耳朵似乎也有视觉你会看见各个钟楼仿佛同时升起了一股声音

的圆柱,一团和声的烟雾你可以看见每组音符从钟楼飘出,独立地在和声的海洋里蜿蜒

游动……你可以看见八度音符从一个钟楼跳到另一个钟楼,银钟的声音像是长了翅膀,轻灵,

尖利,直冲云霄;木钟的声音微弱,蹒跚,像断了腿似地往下坠落。

文学世界多姿多彩,有声有色。它的丰富性体现着作者对世界的感知和创作的功力,也

考验着读者的感知力与想象力。从听的角度关注文学叙事中的声音可以唤醒人们遗忘或忽略

的感知,并激发人们对感知新的理解。

(取材于傅修延《听觉叙事研究》)

“纸上有声”是前人对《红楼梦》中大量声音描写的形象概括。请结合下面文段中的画

线句,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这处声音描写使用的方法和产生的效果。

只听桂花阴里,呜呜咽咽,袅袅悠悠,又发出一缕笛音来,果真比先越发凄凉。大家都

寂然而坐。夜静月明,且笛声悲怨,贾母年老带酒之人,听此声音,不免有触于心,禁不住

堕下泪来。众人彼此都不禁有凄凉寂寞之意,半日,方知贾母伤感,才忙转身陪笑,发语解

释。

——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二、(2023•北京朝阳•统考二模)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日前,为欢迎法国总统来访,古琴演奏家李蓬蓬在广州松园奏响了古琴名曲《流水》,以

源自春秋时期的琴曲和有千年历史的唐代古琴“九霄环佩”,向世人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

无限魅力。

古琴原称“琴”,二十世纪初,为区别西方的小提琴、钢琴等始以“古琴”名之。古琴

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相传为伏羲、神农所创,《新论•琴道》中记载了神农继伏羲之

后“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削桐为琴,绳丝为弦”的故事。《诗

经》中有“倚桐梓漆,爰伐琴瑟”的诗句。古人选梧桐木为琴材,充分体现了他们认识自然

的智慧。梧桐木纹理通顺,横向纤维较一般木材多,木质结构呈网络状,形成了天然的微小

共鸣腔,具有很好的传声效果。梧桐树生长时,年轮是均匀增加的,树干整体木质差别不大,

可以让声音凝聚而不过度发散。古人又选用密度更大的梓木做底料。在古人的认知里,桐木

为虚,梓木为实,斫琴选择桐梓,也寄寓着顺应自然,虚实相宜之意。“九霄环佩”就是以

桐木为琴面,以梓木为琴底制作的。

古人用蚕丝制作琴弦。明代《琴苑要录》中记载,丝弦的制作从选材到成弦需经过几十

道工艺,体现了古人于繁复中求精益的精神。与现代的钢弦相比,丝弦虽然发出的声音较小,

却可弹出悠长醇厚、苍古圆润的天籁之声,细腻、微妙、绕梁不绝,令人回味无穷。

(取材于杨致俭的文章)

材料二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器物一样,逐渐由单纯的“器”发展

成某种文化的载体,功能变得更加丰富。儒家认为“琴者,禁也”。“琴禁说”始自《新论•琴

道》“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后在《白虎通》中发展为“禁人邪恶,归于正道”的

传统琴道。由于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这一琴道成为古琴美学的主流

思想之一。

自魏晋以来,随着生命意识的自我觉醒和审美精神的升华,古琴寄情言志的功能更为文

人们所重视,“琴者,情也”。当人们向外发现了自然与生命,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本真与深

情,弹琴啸歌便成为个体觉醒的呐喊与呼号。性烈才隽、琴艺高超的嵇康,临刑东市前以一

曲《广陵散》直抒悲愤与决绝;王维的诗歌《送元二使安西》被谱成琴曲《阳关三叠》,在

人们送别之际抒发离思别情;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自己于陋室中怡然调弄素琴,展现了

安贫乐道、高洁自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古琴抒情明志的独特功用,体现出古人

对个人价值和独立人格的崇扬。

中国画构图有“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的理论,琴曲的节奏也有类似的特点。弹奏人情

绪和缓,弹出的节奏舒缓平和,随着情绪的波动爆发,曲调的节奏转为紧张急促。境由心定,

曲随意去,所谓“琴者,心也”。“乐也者,动之于内者也”,弹奏者性情的变化会影响曲

风。旷达时自然浩荡,雄迈时自然壮烈,沉郁时自然悲酸,古怪时自然奇绝。古琴曲的节奏

和曲风呈现出“自由性”的特征。琴师在传授琴技时,不强调一定要将节奏弹得极为标准,

而强调要弹奏出乐曲的韵味,表现性灵。

传统的古琴曲谱没有节奏划分的标识,给予后人更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体现出编曲者

对“自由性”的推崇。归根结底是人在演绎琴曲,而非琴曲定人。透过琴音,我们可以感受

一个抚琴者的内心,觉知他的心性,更可以感受到编曲者对"个体的人”的尊重。

(取材于祁冰的文章)

从古琴文化中可以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精神内涵?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及下面的

链接材料简要概括。

【链接材料】

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堡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

后盥了手,焚了香,方才将身就在榻边,把琴放在案上,坐在第五徽的地方儿,对着自己的

当心,两手从容抬起:这才心身俱正。

《红楼梦》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目:“昔者偃

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

也。前言戏之耳。”

——《论语•阳货》

三、(2023•北京丰台•统考二模)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提起北京2022年冬奥会,大家会想到什么颜色?银装素裹的白,冰天雪地的蓝,抑或

是浓重大气的红?其实,北京冬奥色彩远不止这些。北京冬奥设计团队基于对中国传统色彩

文化体系的挖掘,对三个赛区城市色彩的分析,并融合当代时尚潮流,最终设计完成了一套

冬奥色彩系统。这套色彩系统包含主色、间色、辅助色三部分。五大主色取名为霞光红、迎

春黄、天霁篮、长城灰、瑞雪白,五大间色取名为天青、梅红、竹绿、冰篮、吉柿,三大辅

助色为墨、金、银。这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和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颜色,展现出北京冬奥会

一幅幅绝美的“色彩盛宴”。

和北京冬奥一样,2023年央视春晚也有一套专属的色彩系统。根据色彩系统设计和应

用特点,可分为“寻色”“拾色”“弄色”“舞色”等四个阶段。整个色彩系统设计的起点

来自对中国传统色彩的追寻。中国人从自然万物、天地四时中寻觅色彩、每一种颜色皆如诗

如画,韵致斐然,饱含着中国人对自然的敬意、对生活的诗意和对未来的寓意,也蕴含了中

国人的时空观和生命观。对色彩的追溯不仅可以让我们能够找到文化根源,发现文化底色,

还能通过“寻色”来激发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色彩系统的“拾色”阶段则须遵循上述

理念,从中国传统色中提炼并组合出五种具有吉祥寓意的主色。这五种主色分别为吉祥红、

富贵黄、福寿绿、延年青、如意蓝。同时,每种主色可延展成8种延伸色,最终形成40种

可应用色板、10套配色模版。“弄色”阶段需要设计师和工程师依托现代视觉技术,对色

彩不断测试、校准、调整。最后通过“舞色”阶段表演者的演绎,将中国传统色彩的优雅绚

烂外化为舞台上的炫酷呈现。春晚当日霸榜热搜、刷屏网络的节目《满庭芳•国色》,就属

于“舞色”阶段。梅红、月白、青骊、凝夜紫、远山黛……舞为语,曲为韵,节目赏心悦目,

让观众在色彩的浸染之中,感知到了中国文化无限丰厚之底蕴。

其实,人们对于中国传统色的追捧,也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国风口红频频断货,其中

的胭脂红、美人霁等色号的灵感,无不来自中国传统色。修图APP中备受年轻人青睐的“中

国潮色”滤镜,离不开众多中国传统色贡献的智慧……身处快节奏时代,人们越来越意识到,

历经岁月积淀的色彩才是最高级的,直入人心的。

对于中国传统色,我们追捧的究竟是什么?其实,对中国人来说,传统色不仅仅是色彩,

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察切口。当我们置身于中国历史文化,就会发现中国传统色流转于自

然万物,也定格在绘画、器物、建筑中,很多人得以捕捉到中国传统色彩之美感,感受到其

承载的文化内涵。

(取材于代依莎、范昕等人的文章)

材料二:

中国传统色,是中国人定义颜色的方式,是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更是中国人展示独

特历史文化内涵的方式。

在中国色彩文化发展的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五色观。古人观察日出日落和时序

更迭的自然景色,从中选出“青、黄、赤、白、黑”作为五种色调,然后把它定义为中国色

彩文化中的五种“底色”。汉代刘熙《释名》对这五种色彩的内涵作了阐释:“青,生也,

象征万物生长的颜色;黄,晃也,象征耀眼的日光之色;赤,赫也,是太阳之色;白,启也,

取冰雪凝积之象;黑,晦也,为昏暗之色”随着社会的发展,五色又被赋予更为丰富的内涵。

《周礼》中记载:“东方谓之青,西方谓之白,南方谓之赤,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

之黄”这里将五色与方位相互联系起来。后来,人们又将五色与五行(木、土、火、金、水)

——对应,拓宽了五色认知的时空领域。

古人眼中的传统色有正色、间色之分。古人将五色尊为“正色”,将五种正色混合获得

的颜色叫做“间色”。如“绿”,本义是一种青黄色的丝织品,“橙”指橘子将黄犹绿的颜

色,他们都属“间色”。在中国传统里,紫色原本是卑贱之色,属于“间色”,但在南北朝

时期创立了五等官服制度,致使紫色的地位得以改变,渐渐成为一种显示尊贵的色彩。

中国传统色是中国人文化观念的深刻展现。儒家将五色视为最尊贵的正统色,认为只有

采用正德正色的五色,才是正确的求美之道;道家不喜艳丽,认为“五色令人目盲”,只有

黑白和淡色才能够传达出道家对返璞归真、淡泊无为的精神境界的追求。其实,无论是儒家

将色彩进行人格化、道德化的比喻,还是道家以黑白、淡色来诠释其哲学主张,都蕴含着深

邃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

中国传统色是中国人审美情趣的无声表达。古代百官朝服上百鸟禽兽锦绣成堆,再以青、

黑、深红背景设色,便于融入肃穆隆重的场合,表明臣子谦恭严谨的态度。《红楼梦》中薛

宝钗身着“蜜合色棉袄”“葱黄绫棉裙”,温和的中性色袄裙,不突兀,不奢华,正符合主

人公举止娴雅、中庸平和的气质。端午五彩线、春节艳丽年画,展现的是民间的喧腾活力,

也是中国人追求热闹喜庆的审美情趣的直接表达。

中国传统色也是社会发展的见证。无论绘画、染织或者烧瓷,所用颜色的流行、变化背

后也是社会历史、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元代时期,丝绸之路中外交流频繁,中国的青花

釉料配方中加入来自西域的“苏麻离青”,颜色由素淡转为浓烈。后来,青花染色技术不断

改良,元青花呈现出了青翠欲滴的流动艺术效果,极具感染力。因此,元青花在当时颠覆了

宋代汝瓷清新的“雨过天晴色”的审美标准,而大放异彩。

中国传统色,无论是矜持单色,还是缤纷五色,都是我国不同时期经济文化的色谱,凝

结了千年的智慧和审美,永不过时,历久弥新。

(取材于王海宁、王晨雨等人的文章)

材料一中说“传统色不仅仅是色彩,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察切口”。下面两则链接材

料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加以说明。

【链接材料】

(1)中国传统建筑特征鲜明。北方的皇家建筑,白色台基、红墙、黄瓦与蓝天、绿树

交相呼应,形成强烈的原色对比,构成富丽堂皇的色彩格调。而南方园林寺观,白墙、黑柱、

青瓦,平和淡泊。

(2)康熙狭琅彩瓷是清朝玦琅彩的巅峰之作,既继承了隋唐时期引进的西城玦琅特点,

又容纳了西洋按琅元素,色彩丰富瑰丽,尽显富贵堂皇之气。与宋代崇尚自然、含蓄、平淡

审美观的天青色汝瓷相比,康熙珠琅彩瓷的视觉冲击感更加强烈。

四、(2023春•北京海淀•高三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对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改善和社会长治久安至

关重要。新时代新征程,必须与时俱进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能源安全新格局,以

能源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22》(下称《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能源供应保障能力

稳步提高。2021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43.3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6.3%,增速较上年

提高3.8个百分点。原煤产量41.3亿吨,创历史新高;原油产量1.99亿吨,连续三年稳定

增长;天然气产量207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8%;电力生产全年新增发电量超过7500亿

千瓦时,创历史新高。

《报告》同时提到,我国能源消费增长依然较快,2021年全年能源消费同比增长达5.2%,

在全球能源供需矛盾突出的背景下,我国一度出现能源区域性、时段性供应紧张的情况。对

于未来国家能源需求,中国工程院武强院士为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2020年我国每人每年

耗能约3.5吨标准煤,按照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假设人均能耗

翻一倍,2050年将增加到7吨。如果我国能源进口依赖度和能效科技水平不变,那么我国

能源总产量需要在目前的基础上也翻一倍,达到80多亿吨标准煤产量,才能满足人均能耗

翻倍的需求。

在他看来,根据我国目前“缺油、少气、贫高品位铀、相对富煤”的能源禀赋特征,再

加上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逆向分布明显的问题,即中东部地区能源消费量占全国比重超过

70%,而重要能源基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同时考虑水土气的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全球

气候变化等约束条件,本世纪中叶我国很难有效提供如此巨大的能源产量来满足需求。武强

认为,要解决未来社会发展与能源不足的矛盾,就需要赶好“开源、节流、升级”三驾马车,

多途径实现能源的高质量发展,切实把能源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

可再生能源是开源的主要增量。我国可再生能源丰富,除了风、光、地热等已开发的,

我国在煤层气、页岩气和煤炭地下气化等方面的开发潜力同样巨大。由于可再生能源天生具

有间歇性、随机性和波动性,其规模化开发利用必须首先研发调节技术。在解决了具体技术

问题后,干热岩、可燃冰和''人造太阳”等能源储量巨大的新能源,也能作为重要的能源供

给。

我国能源“提效节流”的空间还很大。目前创造1万美元GDP需消耗约3.4吨标准煤,

远高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产生差距的原因除了能效科技水平不足,也与产业结构有关。发

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以低能耗、高精尖技术产业为主,而我国则以矿山、化工、冶金、水泥等

高能耗、单向度产业为主。

鉴于我国能源禀赋特征,我们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

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尽快打造煤炭工业升级版,着力推进化石能源安全、高效、绿色、

智能化开采,清洁、高效、低碳、集约化利用。

(取材于章建华、里雨曦、党亚萌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核能是人类最具希望的未来能源之一,其应用和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代表了世界核电技术先进水平的“国和一号”,是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标志性成果,集中国

核电技术和产业创新之大成。

山东荣成“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建成投运后,平均每年发电量可达603.5万度,节约标

准煤约1889吨,减排二氧化碳5167吨。“72”“56”“60”“153.4万”这些数字可以勾

勒出“国和一号”的工程效果图:采用非能动安全系统,发生事故后系统自主处理,无须人

工干预时间为72小时;建造周期仅56个月;电站主体设备设计寿命为60年;单机组发电

功率达153.4万千瓦。

“国和一号”打造了一条先进的产业链。它带动核电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推动能源产

业实现基础固链、技术补链、融合强链。核电研发设计、设备制造、建筑安装、调试运行等

企业、机构协同创新。产、学、研、用全产业链实现技术升级、产品升级和产业升级。

在已有核能发电基础上,山东荣成“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开启了涵盖光伏发电、核能供

热、海水淡化、海上风电、核能制氢等项目的“零碳、智慧、综合”能源发展新模式。”光

伏发电”面向核电厂的楼宇集群,综合布置分布式光伏、分布式风电设施,实现了供能的清

洁化替代;“核能供热”可满足威海市2700万平方米的供热需求,助力山东省清洁供暖产

业发展;“海水淡化”近期将建成日产1万吨海水淡化项目,未来将扩容至日产10万吨,

以实现周边供水,保障战略备用水源;“海上风电”将打造集“海上风电+海水制氢+海上

牧场+海上观光”于一体的海洋资源立体化开发示范项目。“国和一号”依托智慧能源管控

平台,精准采集、显示和处理核、风、光、氢等多能源数据,实时监控,智能调控,达到多

能源互补,保证供需平衡。

“国和一号”作为我国调整能源产业结构的代表,在核心技术“卡脖子”的地方下功夫,

积极扩大产业链“朋友圈”,带动产业创新和集群式发展。由此可见,做好新型能源体系建

设,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是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取材于赵冉、丁怡婷、左丰岐等的相关文章)

在“新时代•新发展”青年论坛上,有同学提出了“为什么能源高质量发展能支撑中国

式现代化建设”的问题。请你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及材料一、材料二的相关内容,以特

邀嘉宾的身份回答这一问题。

【链接材料】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十四亿多人口的规模,资源环境条件约束很大,

发展途径与推进方式必然有自己的特点。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之前走过不少弯路,但我们坚决遏制

住了生态环境破坏的势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取材于孙业礼《中国式现代化有五大特征》)

五、(改编)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所讨论的问题虽是由农村经验入手,但其实涉及的是整个中

国文化传统的问题。在这里,必须就“传统”问题首先澄清:传统并不意味着历史陈迹,并

不只是代表过去。传统固然可以借由对历史的考察而得知,可以从以往经验中总结出来,但

是我们须明白,无论大家是否有所意识,那些即便已为陈迹的事物正影响着乃至深刻地影响

着当下,它甚至可以活生生地一直活到当下。这就是为什么当人们普遍意识到社会急剧转型、

农村面貌已经天翻地覆的时候,我们还需要阅读《乡土中国》,我们还可以从这本书中得到

颇具价值的启示。因为,作者所关注的并非只是当时的农村问题,而是整个中国文化传统问

题,是中国文化传统与社会变迁的问题。

②梁治平在其《古代法:文化差异与传统》一文中说:“一个被称作传统的东西,如果

确实符合传统这个词的真实含义,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上曾经存在的过去,同时还

是个历史地存在的现在。因此,我们不但可以在以往的历史中追寻传统,而且可以在考下生

活的折射里发现传统。今人对于历史的关注和对传统的兴趣,恐怕主要是从这里来的。”这

就是为什么,人们阅读梁治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起源的思想追寻,在许多地方,都能真切感

受到:明明写的是过去的事物,但是浮现在我们眼前的却分明是当今时代的影子。

③当然,研究历史与传统的兴趣绝不仅是由于可以借以认识当下,对于处在社会变迁之

中、着手改革工作的人们来说,认真对待传统十分必要,汲取传统的经验和价值意义重大。

④强调重视传统,并非意味着要泥古不化。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变迁,传统当然也会随

之变迁,只是变迁的方式多种多样,引起变迁的原因各有不同而已。在对乡土中国所作的研

究之中,费孝通先生也关注到“社会变迁”问题,在《乡土重建》中,他明确提出:“中国

社会变迁的过程最简单的说法是农业文化和工业文化的替易。”他还说:“历史能不能合理

发展,是在人能不能有合理的行为。一个被视为书生的人,有责任把合理的方向指出来,至

于能不能化为历史,那应当是政治家的事了。”在这段话里,费孝通先生提及了学者和政治

家对于历史发展的不同作用。在笔者看来,能不能化为历史,其实也并不完全有赖于政治家,

政治家的助力当然是可观的,但是文化的发展,学者的作用往往更加重要。所以,就学术层

面来看,笔者主张,传统可经重述乃至重建,以此来达到社会进步的目的。当然,其前提条

件必须是对传统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了解,以及正视传统的基础性和限制性。

——摘自《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

材料二:

①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思想界兴起了关于乡村建设的各种思潮,在各家学说

之中,社会学家费孝通独树一帜地提出了自己的乡土重建思想,即通过发展乡村工业来增加

农民的收入,将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乡村“重建”为包含现代工业文明的工农相辅的“新农

村”。这一思想的主旨在于将现代工业文明的因子引入传统乡村,在此基础上对传统乡村的

各种因素进行重组、整合,调动农民潜在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通过链式反应的乡村工业化之

路,实现乡村的现代化转型,建立一个工业化的“新农村”。

②费孝通大力提倡发展乡村工业,主要的着眼点就在于乡村工业对农民的增收作用。在

他看来,农村中最缺乏应用现代技术的生产事业,而各种生产事业中最容易有效的是工业,

“乡村工业的转变并不是突然的,也不一定是彻底的。最重要的是增加农民的收入,增加一

点是一点,愈多愈好,愈快愈好。有多少可用的机器就用多少,有多少可以引入的现代知识

就引用去多少”。

③费孝通的乡土重建思想既不是对西方工业化道路的简单模仿,也不是对自身传统的迷

恋与回归,而是一种现代工业文明与传统乡村社会的巧妙“嫁接”。对费孝通乡村发展思想

的研究,对于我们今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运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关于“乡土重建”的观点,分析下列现象。

“好水好田养好稻,好稻做好糕。”青浦区练塘镇浦南村积极引入80后新一代新型农民

成立家庭农场——米乐农庄,利用优质稻谷自产自销磨粉做糕,成为一种新时尚,也是现代

白领茶余饭后的优质小点。

练塘糕团文化为青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这里的恋棠奘(zhuang)糕则是其中的一

种。制作的焚糕在网上销售异常火爆,进一步带动着身边的农户,参与其中共同增收,亦是

水稻的另一种衍生,更好地推动了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

六、(2023春•北京海淀•高三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社会认同的发生所依赖的都是特定的事实基础,这类事实基础有当下的,也有过往的,

过往的即社会记忆。那些来自过往的社会记忆对社会认同能够产生更为根本和深远的影响。

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记忆构成了社会认同得以形成的重要事实基础。

共同的经历、相似的遭遇、特定的历史时期等,奠定了群体中每一个个体记忆的底色或

基调。但是,记忆首先是个体的,是基于个体感知、受个人情感支配的。个体记忆在形成的

过程中会有意或无意地向群体和社会层面展开,通过记忆的选择和加工,区分出“我群”和

“他群”,促成“群体”意义的形成即社会分类,进而实现社会认同。而社会认同感的获得,

一方面为个体认同增强了合法性,同时也使群体得以巩固。

在微观层面,从社会记忆的个体性出发,我们看到了一条从个体记忆到社会认同的形成

路径。相对于宏大统一而又抽象的社会记忆而言,个体记忆的鲜活性、事件性、直观性往往

更具冲击力,对认同的形成有着更为直接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在每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

日,新闻媒体再现的宏观历史叙事以及30万死亡人数的数字,是我们对那一段历史共有的

社会记忆的一部分,成为民族和国家认同的事实基础。但是当我们看到描述这其中个人经历

的文字,或通过口述历史直面主人公的经历和遭遇时,那种冲击力往往更为强烈。相对于宏

大的社会记忆,个体记忆是微小的,但正是每一个微不足道的个体记忆最终汇成了整个社会

的记忆。需要强调的是,所谓个体记忆,不是生理学意义上的单纯的脑部记忆,实质上是社

会记忆的个体性表现。之所以选择用“个体”这个词,只是为了区别国家或政治意义上权力

所建构而生成的社会记忆。

对于宏观叙事的社会记忆而言,建构社会认同往往和权力联系在一起。哈布瓦赫认为过

去不是被保留而是被重建,即记忆展现的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对过去的重现,而是一种满足于

当前社会利益的对过去的重建。当下的利益关系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对社会记忆进行着选

择和建构。建构社会记忆不是最终目的,社会记忆只是一个中介、一个桥梁。无论是哪方面

的“利益关系”,都希望借助对社会记忆的建构来实现对社会中人们思想的某种引导,形成

社会认同。

值得警惕的是,宏观叙事的社会记忆剥离了个人记忆中过多的个人痕迹,以一种抽象而

非具体的面貌呈现,给予了某些蓄谋已久的权力对其操控的空间。如日本右翼势力通过修改

教科书,试图为年轻一代建构有悖于历史事实的有关侵华战争的社会记忆。这些受权力摆布

被建构出的社会记忆往往有悖于历史事实,但是却可以引导和控制人们的主观判断,形成权

力掌控者所期望的社会认同。

但社会记忆的建构并不一定都是来自权力等外部力量,有时也可能来自群体本身,不管

是为满足外部期望,还是内部需要。如知青回忆录等文字,“苦和困顿”是知青述说以往故

事的主旋律,但是后来形成了“青春无悔”这样一个知青主流的记忆模式。知青群体的优良

品质、知青生活的意义感,共同建构出了“青春无悔”这样一个知青群体的社会记忆。关于

“青春无悔”的社会记忆建构,很难说这是一个来自外部的经由权力操控的结果,更像是一

种内源性的、自发性的建构。或者说,知青群体出于肯定自我这一朴素的群体利益诉求,通

过叙述、文字和聚会等形式构建出“青春无悔”的社会记忆,从而实现社会认同。

(摘编自胡洁《基础、生成与建构:从社会记忆到社会认同》)

材料二:

回顾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我们发现,

“中华民族”事实上就是一个在无数革命先驱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主权的斗争中显现并

逐渐清晰起来的集体身份,是一种为积聚所有社会力量以谋取革命胜利而建构的中国人的

“集体的自我身份”,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构建过程与结果。从实际效果来看,抗击外侮

和共克时艰,促进了中国不同群体之间原发的亲近和认同,凝聚了空前的社会力量,实现了

一个伟大的政治目标和社会理想。对这种亲近和认同的记忆,最为集中、最为形象地体现在

文艺作品及其所保存、发展和精炼化的语言文字当中。不可否认,这种记忆与叙述延续和强

化了“我们”之间的认同,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差异。正

因如此,我们才会有《血战台儿庄》的悲壮、“北京奥运”开幕式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天

安门演出的雄美。

对于多民族现代中国来说,“中华民族”这一多族裔交融而成的集体身份,通过国家权

力对价值观、象征符号、记忆等诸多东西的创造、培育、更新和保存得以牢固建构;国家则

从这一建构过程中获得国民的认同,增强了社会凝聚力。

(摘编自间国疆《社会记忆、民族身份与国家认同》)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有关社会记忆和社会认同关系的观点,分析下列社会现象。

①清明节全国三分钟默哀鸣笛时刻,一武汉网友驻足解放大道,面对“重启”的家园泪

奔,视频被大量转发。

②“非典时,大家保护我们‘90后',17年后,我们“90后”要保护大家。”“90后”

的心声收获大量点赞。

③央视频道推出“抗疫”纪实专区,展示疫情期间的生活现场与真实思考,引发广泛共

鸣。

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社会从古至今不乏“看客”。在鲁迅笔下,形形色色的“看客”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他们或幸灾乐祸,或麻木绝望,或漠不关己,这些都是人性中真实而又令人厌恶的劣性根。

“看客”们之所以乐于去看,无外乎自己还过得去地抱了侥幸心理,无聊的要娱乐,自己惨

的要在他人身上获取慰藉。鲁迅笔下的“看客”,并不局限于他所处的时代,而是囊括了过

去、当时与现今,他用笔墨批判着“看客”丑恶麻木的嘴脸,同时也给人们以警示。

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往往是普通的底层民众,他们生活越是艰难,就越容易因斤斤

计较而滋生嫉妒;他们看不惯别人的成功与收获,后者会让他们内心不由地产生不平衡感,

于是要看别人的失败与悲惨,那会让他们产生快感,伪造自己成功的假象。或许他们看到别

人的惨状会有所惊动,然而绝对不会与其产生共情,也不敢去提供帮助、做引火烧身的举动;

他们只会在内心的防护罩上一层又一层地加固。从客观角度分析,“看客”旁观的行为有其

历史渊源,延续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使民愚、规民行、限民言,早已经麻痹了群众,迫使

百姓收起了对他人的爱与对社会的责任,不敢有这样高尚的权利,只能接受管理这一单一的

义务。他们用无情冷漠的表情来掩盖自己的内心的恐惧与无助,生怕一个出格就要被抓去杀

头。然而围观行为是不犯法的,甚至这是百姓们接触外界的少有的渠道之一,也就成为民众

为数不多的“娱乐”方式了。每当有人发现了一个新的“娱乐”看点,“他背后的人们须竭

力伸长脖子;有一个瘦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妒鱼。”这种看客的畸形现象被

公众悄然地“默许”为正常,久而久之,“我既不是演员,又不担任什么职务,我只是一个

看客”,这倒是一个很好的置身事外的借口了。

如何来挽救这成千上万的麻木无知、冷漠无情的“看客”?孔乙己默然死去,狂人大喊

"救救孩子",阿Q盲目地要闹革命……其中有多少“看客”明里暗里地推波助澜?他们也

是千千万万的庸众之一,而直到今日,现实中仍然有他们的翻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行为

态度在社会上屡见不鲜。这侵蚀着原本美好的社会道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助长着不正风

气的滋生蔓延!

怎么挽救这样一个病态的群体?鲁迅早年想通过学医济世救民,后来恍然发现医学只能

救治人的肉体,而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人。要改变这种畸形的社会现象,根本是要改变国民的

思想,因此早年间,鲁迅等人在一系列的变法革命中以新形式的文学作品渗透人心,虽然确

确实实地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是老百姓的温饱得不到解决、生命得不到保障,又怎么

能要求他们用自己残存不多的精力去爱别人,去对不能给自己提供庇护的社会负责任呢?中

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民主制度的确立,平等思想的传播,使人们渐渐改变了思想,打开了

心扉,使人性中美好的一面重新焕发出生机。雷锋精神、志愿服务、爱心捐款等社会互援形

式越来越受到推崇,“幼有所育,教有所学,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不再遥不可及,中国已

经打破了那个没有窗户的铁的黑屋子的困境!

(摘编自谢彤《以史为鉴,以人为镜——浅析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

材料二:

语图互文指语言符号和图像符号的相互模仿和印证。赵宪章指出:“文学和图像的'统

觉共享',实则是语言文本和图像艺术之间‘语象'和'物象'的相互唤起、相互联想和相

互模仿”。基于语象和图像之间的关系,“看客”形象及蕴含于其中的批判与反思精神才得

到读者的“共享”。

鲁迅运用环境、外貌和动作描写表现“看客”,为的是“看客”形象能够自我显现。而

画家共享文学与图像,使“看客”的自我显现更加形象化、具体化。而在统觉共享下自我显

现的“看客”形象,烛照的是传统文化的建构。专制主义思想编织起密密匝匝的罗网,形成

牢不可破的铁屋子,“看客”则在这间铁屋子里沉睡。“看客”对待示众的犯人是狂热的,

对待先觉者的启蒙则是冷漠的,当然也包括引进西方先进文化的启蒙知识分子。统治“看客”

思想的传统文化是妄自尊大且顽固的,所以“看客”对待新潮思想的态度亦是排斥的。

鲁迅立足于文化本我立场,指出“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

取今复古,别立新宗”才是中国应有的出路。鲁迅“所经过的人生”,是在西学东渐、文化

价值重新整合的时期,“看客”本质上是专制思想的人化、西方文化视域的参照系和中西方

文化交汇的隐喻。经过“看客”形象的语图符号学分析,得出“看客”的特征是麻木、愚昧

和嗜血的,而这些特点皆反映着专制主义文化对“看客”的控制。“看客”不仅没有自觉的

能力,还充当专制主义思想的代言人,通过“看”杀人,是专制主义文化的肉身化显现。当

启蒙知识分子们主张全盘西化时,鲁迅切中肯廉,以专制主义思想人化的“看客”为参照并

在“看客”形象中渗入其对中西方文化碰撞的思考,对西方现代性思想提出最深刻的怀疑,

以文化本我立场、永恒的“看”和怀疑的精神思索中国自救的道路。

(摘编自陈建伟、李志艳《批判与反思——鲁迅小说“看客”形象的语图符号学研究》)

下面的语段是《阿Q正传》中对阿Q被杀前的描写,下图是丁聪在20世纪40年代为

此配的图。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配图的理解。

阿Q于是再看那些喝彩的人们。

这刹那中,他的思想又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了。四年之前,他曾在山脚下遇见一

只饿狼,永是不近不远的跟定他,要吃他的肉。他那时吓得几乎要死,幸而手里有一柄砍柴

刀,才得仗这壮了胆,支持到未庄:可是永远记得那狼眼睛,又凶又怯,闪闪的像两颗鬼火,

似乎远远的来穿透了他的皮肉。而这回他又看见从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钝又锋

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是不近不远的跟他走。

八、(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目前,我国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是采用名录制,就是将形态完整、遗存丰富、具有较高历

史文化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