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化学:酶
Enzyme第一节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第二节酶促反应的特点与机制第三节酶促反应动力学第四节酶的调节第五节固定化酶的制备第六节酶在医药学上的应用
酶学史1878年巴斯德发酵是酵母细胞生命活动的结果,出现酶的名称1897年Buchner兄弟发酵过程不需要完整的酵母细胞1926年Sumner分离得到脲酶结晶,并提出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1930年Northrop分离得到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结晶并证实其均为蛋白质,酶的蛋白质本质确立。1982年Cech发现核酶(ribozyme)
酶(enzyme)是由活细胞产生的生物催化剂,这种催化剂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和高度的底物特异性,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单体酶
寡聚酶
多酶复合体
多酶体系多功能酶
酶的分类第一节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一、酶的分子组成
酶分子可根据其化学组成的不同,分为两类:
由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组成的酶称为全酶。
与酶蛋白疏松结合并与酶的催化活性有关的耐热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称为辅酶。
与酶蛋白牢固结合并与酶的催化活性有关的耐热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称为辅基。二、辅酶与辅基的来源及其生理功用
大部分的辅酶与辅基衍生于维生素。维生素的重要性就在于它们是体内一些重要的代谢酶的辅酶或辅基的组成成分。
维生素是指一类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所必需的,但在生物体内不能自身合成而必须由食物供给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维生素可按其溶解性的不同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脂溶性维生素有VitA、VitD、VitE和VitK四种。水溶性维生素有VitB1,VitB2,VitPP,VitB6,VitB12,VitC,泛酸,生物素,叶酸等。
由维生素衍生的辅酶或辅基:1.TPP:焦磷酸硫胺素,由硫胺素(VitB1)焦磷酸化而生成,是脱羧酶的辅酶,在体内参与糖代谢过程中α-酮酸的氧化脱羧反应。
2.FMN和FAD:
黄素单核苷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是核黄素(VitB2)的衍生物。VitB2具有氧化还原性,酶蛋白与FMN或FAD结合后统称为黄素酶,催化脱氢氧化反应,其辅基FMN或FAD在酶促反应中作为递氢体(双递氢体)。
FMN和FAD的分子结构
3.NAD+和NADP+: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辅酶Ⅰ)和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辅酶Ⅱ)是Vit
PP的衍生物。在体内,由尼克酰胺参与构成的两种辅酶均有氧化型(NAD+,NADP+)和还原型(NADH+H+,NADPH+H+)两种形式。它们作为脱氢酶的辅酶,在酶促反应中起递氢体的作用,为单递氢体。
NAD+和NADP+的分子结构
4.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
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是VitB6的衍生物,VitB6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等三种形式。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可作为氨基转移酶,氨基酸脱羧酶,半胱氨酸脱硫酶等的辅酶。
5.CoA:泛酸(遍多酸)在体内参与构成辅酶A(CoA),后者的结构成分为3‘-磷酸腺苷-5’-焦磷酸-泛酸-β-巯基乙胺。CoA中的巯基可与酰基以高能硫酯键结合,在糖、脂、蛋白质代谢中起传递酰基的作用,因此CoA是酰化酶的辅酶。
CH3C~SCoA
‖
OCoA的分子结构6.生物素:是噻吩与尿素相结合的骈环化合物,带有一戊酸侧链,有α,β两种异构体。生物素是羧化酶的辅基,在体内参与CO2的固定和羧化反应。
7.四氢叶酸:
四氢叶酸(FH4)由叶酸衍生而来。四氢叶酸是体内一碳单位基团转移酶系统中的辅酶,其N5和N10原子与一碳单位基团结合,与嘌呤和嘧啶的合成有关。
8.VitB12的衍生物:VitB12分子中含金属元素钴,故又称为钴胺素。VitB12在体内有多种活性形式。其中,5'-脱氧腺苷钴胺素是体内的主要形式,它可参与构成多种变位酶的辅酶,甲基钴胺素则是甲基转移酶的辅酶,与胆碱等的合成有关。
辅酶与辅基的生理功用主要是:⑴运载氢原子或电子,参与氧化还原反应。⑵运载反应基团,如酰基、氨基、烷基、羧基及一碳单位等,参与基团转移。
三、金属离子的作用1.稳定构象:稳定酶蛋白催化活性所必需的分子构象;2.构成酶的活性中心:作为酶的活性中心的组成成分,参与构成酶的活性中心;3.连接作用:作为桥梁,将底物分子与酶蛋白螯合起来。酶的活性中心四、酶的活性中心
酶分子上具有一定空间构象的部位,该部位化学基团集中,直接参与将底物转变为产物的反应过程,这一部位就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结合基团
活性中心内必需基团
催化基团
活性中心外必需基团
S-S活性中心外必需基团结合基团催化基团活性中心必需基团底物肽链活性中心酶活性中心示意图活性中心:能结合并催化一定底物使之发生化学变化,位于酶分子表面的一部分区域。活性中心由一条或几条多肽链上空间位置比较靠近的氨基酸残基或其上的基团组成,这些基团包括:—COOH、—NH2、—OH、—SH和咪唑基等,按照功能可将这些基团分为结合基团和催化基团(影响底物化学键的稳定性),统称必需基团。此外还有一些活性中心外必需基团对稳定酶分子的构象是必需的。第二节酶促反应的特点与机制
酶与一般催化剂的共同点包括:①能催化热力学上允许进行的化学反应,而不能实现那些热力学上不能进行的反应;②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而不能改变平衡点;③一般情况下,对可逆反应的正反两个方向的催化作用相同。
一、酶促反应的特点(一)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酶的催化效率可比一般催化剂高106~1020倍。如:H2O2→H2O+O2
H2O2酶为5×106mol;Fe2+
为6×10-4mol
催化反应历程一般化学反应历程:
SP
酶促反应历程:
S+EESE+P
酶促反应的活化能(二)具有高度的底物特异性:
一种酶只作用于一种或一类化合物,以促进一定的化学变化,生成一定的产物,这种现象称为酶作用的特异性。1.绝对特异性:一种酶只能作用于一种化合物,以催化一种化学反应,称为绝对特异性。2.相对特异性:一种酶只能作用于一类化合物或一种化学键,催化一类化学反应,称为相对特异性。3.立体异构特异性:一种酶只能作用于一种立体异构体,或只能生成一种立体异构体,称为立体异构特异性。
(三)酶的催化活性是可以调节的:
许多因素可以影响或调节酶的催化活性,如代谢物、对酶分子的共价修饰,酶蛋白的合成改变等。二、酶促反应的机制(一)中间复合物学说:
酶催化时,酶活性中心首先与底物结合生成一种酶-底物复合物(ES),此复合物再分解释放出酶,并生成产物。S+ESES+P
(二)诱导契合学说:当底物与酶接近时,底物分子可以诱导酶活性中心的构象发生改变,使之成为能与底物分子密切结合的构象。(三)与酶的高效率催化有关的因素:
1.趋近效应与定向作用;2.张力作用;3.酸碱催化作用;4.共价催化作用;5.酶活性中心的低介电区(表面效应)。第三节酶促反应动力学
酶反应动力学主要研究酶催化的反应速度以及影响反应速度的各种因素。在探讨各种因素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时,通常测定其初始速度来代表酶促反应速度,即底物转化量<5%时的反应速度。
一、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一)底物对酶促反应的饱和现象:
反应级数:(二)米氏方程式的推导:
Michaelis&Menten于1913年推导出了上述矩形双曲线的数学表达式,即著名的米氏方程。
Vmax
•[S]v=
Km+[S]
(三)Km和Vmax的意义:1.当ν=Vmax/2时,Km=[S]。因此,Km等于酶促反应速度达最大值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2.Km可以反映酶与底物亲和力的大小。Km越小,酶与底物的亲和力越大。
3.可用于判断反应级数:当[S]<0.01Km时,反应为一级反应;当[S]>100Km时,ν=Vmax,反应为零级反应;当0.01Km<[S]<100Km时,为混合级反应。
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在一定条件下,某种酶的Km值是恒定的,因而可以通过测定不同酶(特别是一组同工酶)的Km值,来判断是否为不同的酶。
5.Km可用来判断酶的最适底物:当酶有几种不同的底物存在时,通过测定酶在不同底物存在时的Km值,Km值最小者,即为该酶的最适底物。6.可用来确定酶活性测定时所需的底物浓度:当[S]=10Km时,ν=91%Vmax,此时即为最合适的测定酶活性所需的底物浓度。7.Vmax可用于计算酶的转换数:当酶的总浓度和最大速度已知时,可计算出酶的转换数,即单位时间内每个酶分子催化底物转变为产物的分子数。(四)Km和Vmax的测定:
1.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法:
2.Hanes作图法:
二、酶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当反应系统中底物的浓度足够大时,酶促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即ν=k[E]。三、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一般来说,酶促反应速度随温度的增高而加快。但当温度增加达到某一点后,由于酶蛋白的热变性作用,反应速度迅速下降,直到完全失活。酶促反应速度随温度升高而达到一最大值时的温度就称为酶的最适温度。
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酶的最适温度与实验条件有关,因而它不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低温时由于活化分子数目减少,反应速度降低,但温度升高后,酶活性又可恢复。
四、pH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观察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通常为一“钟形”曲线,即pH过高或过低均可导致酶催化活性的下降。酶催化活性最高时溶液的pH值就称为酶的最适pH。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人体内大多数酶的最适pH在6.5~8.0之间。酶的最适pH不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其原因主要是由于pH的改变导致了酶的催化基团以及底物分子的解离状态改变或者导致了酶蛋白的变性。
五、抑制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凡是能降低酶促反应速度,但不引起酶分子变性失活的物质统称为酶的抑制剂(inhibitor)。按照抑制剂的抑制作用,可将其分为不可逆抑制作用(irreversibleinhibition)和可逆抑制作用(reversibleinhibition)两大类。
(一)不可逆抑制作用:抑制剂与酶分子的必需基团共价结合引起酶活性的抑制,且不能采用透析等简单方法使酶活性恢复的抑制作用就是不可逆抑制作用。
(二)可逆抑制作用:
抑制剂以非共价键与酶分子可逆性结合造成酶活性的抑制,且可采用透析等简单方法去除抑制剂而使酶活性完全恢复的抑制作用就是可逆抑制作用。可逆抑制作用包括竞争性、反竞争性、和非竞争性抑制几种类型。
1.竞争性抑制(competitiveinhibi-tion):抑制剂与底物竞争与酶的同一活性中心结合,从而干扰了酶与底物的结合,使酶的催化活性降低,称为竞争性抑制作用。竞争性抑制的速度方程与图形特征竞争性抑制的双倒数图形特征
竞争性抑制的特点:⑴竞争性抑制剂往往是酶的底物类似物或反应产物;⑵抑制剂与酶的结合部位与底物与酶的结合部位相同;⑶抑制剂浓度越大,则抑制作用越大;但增加底物浓度可使抑制程度减小;⑷动力学参数:Km值增大,Vm值不变。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竞争性抑制
磺胺类药物对二氢叶酸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
对氨基苯甲酸对氨基苯磺酰胺2.反竞争性抑制:
抑制剂不能与游离酶结合,但可与ES复合物结合并阻止产物生成,使酶的催化活性降低,称酶的反竞争性抑制。反竞争性抑制的速度方程与图形特征反竞争性抑制的双倒数图形特征
反竞争性抑制的特点:⑴反竞争性抑制剂的化学结构不一定与底物的分子结构类似;⑵抑制剂与底物可同时与酶的不同部位结合;⑶必须有底物存在,抑制剂才能对酶产生抑制作用;抑制程度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⑷动力学参数:Km减小,Vm降低。3.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剂既可以与游离酶结合,也可以与ES复合物结合,使酶的催化活性降低,称为非竞争性抑制。
非竞争性抑制的速度方程与图形特征非竞争性抑制的双倒数图形特征非竞争性抑制的特点:⑴非竞争性抑制剂的化学结构不一定与底物的分子结构类似;⑵底物和抑制剂分别独立地与酶的不同部位相结合;⑶抑制剂对酶与底物的结合无影响,故底物浓度的改变对抑制程度无影响;⑷动力学参数:Km值不变,Vm值降低。
六、激活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能够促使酶促反应速度加快的物质称为酶的激活剂。酶的激活剂大多数是无机离子,如K+、Mg2+、Mn2+、Cl-等。
第四节酶的调节
生物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均以一定的物质代谢为基础。为了适应某种生理活动的变化,需要对一定的代谢活动进行调节。通过对酶的催化活性的调节,就可以达到调节代谢活动的目的。可以通过改变其催化活性而使整个代谢反应的速度或方向发生改变的酶就称为限速酶或关键酶。一、酶结构的调节
酶结构的调节是通过对现有酶分子结构的影响来改变酶的催化活性的调节方式。酶结构的调节是一种快速调节方式。
(一)变构调节(别构调节):
某些代谢物能与变构酶分子上的变构部位特异性结合,使酶的分子构象发生改变,从而改变酶的催化活性以及代谢反应的速度,这种调节作用就称为变构调节(allostericregulation)。具有变构调节作用的酶就称为变构酶。凡能使酶分子变构并使酶的催化活性发生改变的代谢物就称为变构剂。1.变构调节的机制:
变构酶一般是多亚基构成的聚合体,一些亚基为催化亚基,另一些亚基为调节亚基。当调节亚基或调节部位与变构剂结合后,就可导致酶的空间构象发生改变,从而导致酶的催化活性中心的构象发生改变而致酶活性的改变。
2.协同效应:
当变构酶的一个亚基与其配体(底物或变构剂)结合后,能够通过改变相邻亚基的构象而使其对配体的亲和力发生改变,这种效应就称为变构酶的协同效应。如果对相邻亚基的影响是导致其对配体的亲和力增加,则称为正协同效应;反之,则称为负协同效应。
观察变构酶的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时,可发现ν~[S]为一“S”形曲线。这是由于底物对变构酶存在同促正协同效应。
当存在异促正协同效应时,“S”形曲线左移,酶促反应速度加快;当存在异促负协同效应时,“S”形曲线右移,酶促反应速度减慢。
3.变构调节的方式:变构酶通常为代谢途径的起始关键酶,而变构剂则为代谢途径的终产物。因此,变构剂一般以反馈方式对代谢途径的起始关键酶进行调节,最常见的为负反馈调节。
4.变构调节的特点:⑴酶活性的改变通过酶分子构象的改变而实现;⑵酶的变构仅涉及非共价键的变化;⑶调节酶活性的因素为代谢物;⑷为一非耗能过程;⑸无放大效应。
(二)共价修饰调节:
酶蛋白分子中的某些基团可以在其他酶的催化下发生共价修饰,从而导致酶活性的改变,称为共价修饰调节。共价修饰调节也是体内快速调节代谢活动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最常见的共价修饰方式有:磷酸化-脱磷酸化,-SH--S-S-,乙酰化-脱乙酰化,腺苷化-脱腺苷化等。
1.共价修饰的机制:
共价修饰酶通常在两种不同的酶的催化下发生修饰或去修饰,从而引起酶分子在有活性形式与无活性形式之间进行相互转变。
2.共价修饰调节的方式:共价修饰调节一般与激素的调节相联系,其调节方式为级联反应。
3.共价修饰调节的特点:⑴酶以两种不同修饰和不同活性的形式存在;⑵有共价键的变化;⑶受其他调节因素(如激素)的影响;⑷一般为耗能过程;⑸存在放大效应。
(三)酶原的激活:
处于无活性状态的酶的前身物质就称为酶原。酶原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有活性的酶的过程称为酶原的激活。酶原的激活过程通常伴有酶蛋白一级结构的改变。
胰蛋白酶/肠激酶
胰蛋白酶原————————→
胰蛋白酶
+N端6肽片段
酶原激活的机制为:酶原分子一级结构的改变导致了酶原分子空间结构的改变,使催化活性中心得以形成,故使其从无活性的酶原形式转变为有活性的酶。酶原激活的生理意义在于:保护自身组织细胞不被酶水解消化。
二、酶含量的调节
酶含量的调节是指通过改变细胞中酶蛋白合成或降解的速度来调节酶分子的绝对含量,影响其催化活性,从而调节代谢反应的速度。酶含量的调节是机体内迟缓调节的重要方式。
(一)酶蛋白合成的调节:
酶蛋白的合成速度通常通过一些诱导剂或阻遏剂来进行调节。凡能促使基因转录增强,从而使酶蛋白合成增加的物质就称为诱导剂;反之,则称为阻遏剂。
(二)酶蛋白降解的调节:通过调节酶的降解速度以控制酶的活性。三、同工酶的调节
在同一种属中,催化活性相同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及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称为同工酶(isoenzyme)。同工酶在体内的生理意义主要在于适应不同组织或不同细胞器在代谢上的不同需要。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s)为四聚体,在体内共有五种分子形式,即LDH1(H4),LDH2(H3M),LDH3(H2M2),LDH4(HM3)和LDH5(M4)。
心肌中以LDH1含量最多,LDH1对乳酸的亲和力较高,因此它的主要作用是催化乳酸转变为丙酮酸再进一步氧化分解,以供应心肌的能量。在骨骼肌中含量最多的是LDH5,LDH5对丙酮酸的亲和力较高,因此它的主要作用是催化丙酮酸转变为乳酸,以促进糖酵解的进行。
第五节固定化酶的制备1、固定化酶的概念和优点
固定化酶是指借助于物理和化学的方法把酶束缚在一定空间内并仍具有催化活性的酶制剂。广义的固定化酶又包括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两类。
固定化酶在催化反应中具有如下优点:①酶经固定化后,稳定性有了提高;②可反复使用,提高使用效率、降低成本;③有一定机械强度,可进行柱式反应或分批反应,使反应连续化、自动化,适合于现代化规模的工业生产;④极易和产物分离,酶不混入产物中,简化了产品的纯化工艺。2、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1)吸附法使酶分子吸附于水不溶性的载体上,有物理吸附法及离子交换剂吸附法。用于物理吸附法的载体有高岭土、磷酸钙凝胶、多孔玻璃、等。用于离子吸附法的载体有CM-纤维素、DEAE-纤维素和DEAE-Sephadex、合成的大孔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换树脂等。
吸附法的优点:
a操作简单,可选用带不同电荷和不同形状的载体。
b固定化过程可能与纯化过程同时实现,酶失活后载体仍可再生。
吸附法缺点:
a最适吸附酶量无规律遵循,对不同载体和不同酶的吸附条件不同,吸附量与酶活力不一定呈平行关系。
b酶与载体之间结合力不强,酶易于脱落,导致酶活力下降而污染产物。(2)共价结合法是将酶分子的活性基团与载体表面活泼基团之间经化学反应形成共价键的连接法。
共价结合法有数十种,如重氮化、迭氮化、酸酐活化法、异硫氰酸酯法、双功能试剂反应等。优点:酶与载体结合牢固,操作稳定性良好。缺点:载体需活化,固定化操作复杂,反应条件较剧烈,酶易失活并产生空间位阻效应。(3)交联法是用双功能或多功能试剂使酶分子内或分子间彼此连接成网络结构而使酶固定化的技术。有4种方法:交联酶法酶与辅助蛋白交联法吸附交联法载体交联法。
常用交联剂有戊二醛、双重氮联苯胺-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园林绿化工程全过程咨询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软件许可合同许可的使用条件和限制3篇
- 2024年产品销售合作及服务保障合同样本版
- 2024年双方自愿离婚合同规范化文本版B版
- 2024年度版权捐赠合同模板
- 2024专业物流运送协议格式版B版
- 2024学年高校智能设备集成采购合同版B版
- 2024年产品销售与返购协议模板
- 2024年半日住宅搬迁协议与协议条款一
- 全新上海2024年度商场租赁合同(含广告位)2篇
- 合肥市大东门的规划方案
- 第五章排球大单元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
- 发展生涯报告
- 空调验收报告单
- 如何预防腰部损伤课件
- 《美术画展海报设计》课件
- 物理化学基本原理
- 二次函数的应用(最值问题)说课稿
- 设计行业设计安全培训
- 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湖心亭看雪》知识点检测题(含答案)
- 免疫力健康科普知识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