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发酵: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培养来生产大量代谢产物的过程。
2、有氧发酵:醋酸发酵谷氨酸发酵无氧发酵:酒精发酵乳酸发酵
3、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型微生物真菌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主要)分
酶
裂生殖胞子生殖
4、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C6H1206+602-6C02+6H20
酶
5、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C6H1206-2C2H50H+2C02
6、20C。左右最适宜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C。
-25C。
7、在葡萄酒自然发酵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醇好
菌。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浓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
萄酒呈现深红色。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
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制约。
8、醋酸菌是单细胞细菌(原核生物),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为二分裂
9、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
酶
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2c2H50H+402^CH3C00H+6H20
10、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①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
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②醋酸菌最适生长温
度为30~35C。,控制好发酵温度,使发酵时间缩短,又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
③有两条途径生成醋酸:直接氧化和以酒精为底物的氧化。
11、实验流程:挑选葡萄T冲洗一榨汁-酒精发酵一果酒(一醋酸发酵一果醋)
12、酒精检验: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铭酸钾来检验。在酸性条
件下,重铭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
1
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i/L的H2s0,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
路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察颜色
京4P13、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包旦
I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二氧化碳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接,其目的是防
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开口向下的目的是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使用该装置
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该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疑难解答
(1)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
应该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
菌污染的机会。
(2)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如:要先冲洗葡萄,再除去枝梗;榨汁机、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进行酒
精消毒;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
(3)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C。?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
度控制在30~35C°?
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20C。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的繁殖。因此需要
将温度控制在其最适温度范围内。而醋酸菌是适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
35C°,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C°O
课题二腐乳的制作
1、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
作用的是毛霉。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是
抱子生殖。营腐生生活。
2
2、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
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实验流程:让豆腐上长出毛霉一加盐腌制一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4、酿造腐乳的主要生产工序是将豆腐进行前期发酵和后期发酵。
前期发酵的主要作用:L创造条件让毛霉生长。2.使毛酶形成菌膜包住豆腐使
腐乳成型。
后期发酵主要是酶与微生物协同参与生化反应的过程。通过各种辅料与酶的缓
解作用,生成腐乳的香气。
5、将豆腐切成3cmX3cmXlcm的若干块。所用豆腐的含水量为70%左右,水分
过多则腐乳不易成形
样品水分含量(粉计算公式:
(烘干前容器和样品质量-烘干后容器和样品质量)/烘干前样品质量
,毛霉的生长:条件:将豆腐块平放在笼屉内,将笼屉中的控制在15~18腐,并
保持一定的温度。
来源:1.来自空气中的毛霉胞子2.直接接种优良毛霉菌种时间:5天
■加盐腌制: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整齐地摆放在瓶中,同时逐层加盐,随着
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加盐腌制的时间约为8
天左右O
・用盐腌制时,注意控制盐的用量: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
食盐的作用:1.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腐败变质2.析出水分,是豆腐变硬,
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不易酥烂3.调味作用,给腐乳以必要的咸味4.浸提毛酶菌丝
上的蛋白酶。
■配制卤汤:卤汤直接关系到腐乳的色、香、味。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
而成的。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
3
酒的作用:L防止杂菌污染以防腐2.与有机酸结合形成酯,赋予腐乳风味3.酒
精含量的高低与腐乳后期发酵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关系,酒精含量越高,对蛋白酶
的抑制作用也越大,使腐乳成熟期延长;酒精含量过低,蛋白酶的活性高,加快
蛋白质的水解,杂菌繁殖快,豆腐易腐败,难以成块。
,香辛料的作用:1.调味作用2.杀菌防腐作用3.参与并促进发酵过程
■防止杂菌污染:①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沸水消毒。②装瓶
时,操作要迅速小心。整齐地摆放好豆腐、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密封。
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
疑难解各
(1)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豆腐长白毛是怎么一回事?
豆腐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严格地说是直立菌丝,在豆腐中还有匍
匐菌丝。
(2)我们平常吃的豆腐,哪种适合用来做腐乳?
含水量为70%左右的豆腐适于作腐乳。用含水量高的豆腐制作腐乳,不易成
形。
(3)吃腐乳时,你会发现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是怎样形成的
呢?它对人体有害吗?它的作用是什么?
“皮”是前期发酵时在豆腐表面上生长的菌丝(匍匐菌丝),对人体无害。
它能形成腐乳的“体”,使腐乳成形。
课题三制作泡菜
•制作泡菜所用微生物是乳酸菌,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无氧条件下,降
糖分解为乳酸。分裂方式是二分裂。反应式为:C6H12O6―T2c3H6。3+能量
常见的乳酸菌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乳酸杆菌常用于生产酸奶。
•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在食品生产中用作食品添加剂。
4
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国家规定肉制品中不超过30mg/kg,
酱腌菜中不超过20mg/kg,婴儿奶粉中不超过2mg/kg。亚硝酸盐被吸收后随尿液
排出体外,但在适宜pH、温度和一定微生物作用下形成致癌物质亚硝胺。
,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含量开始降低,故在10天之后食用最好
*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
重氮化反应后,与N-1-蔡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与已知浓度
的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在液体
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琼脂(是从红藻中提取的一种多糖,在配制培养基中用作凝
固剂)后,制成琼脂固体培养基。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以形成肉眼
可见的菌落。根据菌落的特征可以判断是哪一种菌。液体培养基应用于工业或生
活生产,固体培养基应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半固体培养基则常用于观察微
生物的运动及菌种保藏等。
•按照成分培养基可分为人工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是用成分已
知的化学物质配制而成,其中成分的种类比例明确,常用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天然培养基是用化学成分不明的天然物质配制而成,常用于实际工业生产。
•按照培养基的用途,可将培养基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定培养基。选择培养基是
指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
生物的生长。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
学药品配制而成的,用以鉴别不同类别的微生物。
,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
■碳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碳元素的物质。如CO?、NaHCO,等无机碳源;糖类、
石油、花生粉饼等有机碳源。异养微生物只能利用有机碳源。单质碳不能作为碳
5
■氮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氮元素的物质。如源叫N0「、NH;(无机氮源)
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牛肉膏、蛋白月东(有机氮源)等。只有固氮微生物才能
利用
■培养基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例如,培养
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须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
培养细菌是需要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型微生物是则需要提供无氧
的条件
•无菌技术•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
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有什么目的?
答:无菌技术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
■消毒与灭菌的区别
消毒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
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胞和抱子)。消毒方法常用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
(对于一些不耐高温的液体)还有化学药剂(如酒精、氯气、石炭酸等)消毒、
紫外线消毒。
灭菌则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抱和抱
子。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灭菌方法:
①接种环、接种针、试管口等使用灼烧灭菌法;
②玻璃器皿、金属用具等使用干热灭菌法,所用器械是干热灭菌箱;
6
③培养基、无菌水等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所用器械是高压蒸汽灭菌锅。
④表面灭菌和空气灭菌等使用紫外线灭菌法,所用器械是紫外灯。
■制作牛肉膏蛋白月东固体培养基
(1)方法步骤: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2)倒平板操作的步骤:
①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右手拿装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左
手拔出棉塞。
②右手拿锥形瓶,将瓶口迅速通过火焰。
③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右手将锥形瓶
中的培养基(约10~20mL)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
④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大约需5~10min。然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使培养
皿盖在下、皿底在上。
,倒平板操作的讨论
1.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C。左右时,才能用来倒平板。你用什么办法来估计培
养基的温度?
提示:可以用至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感觉锥形瓶的温度下降到刚刚不
烫手时,就可以进行倒平板了。
2.为什么需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
答:通过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3.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
答: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的培养基表面的湿度也比较高,
将平板倒置,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
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4.在倒平板的过程中,如果不小心将培养基溅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部位,这个平板还能
用来培养微生物吗?为什么?
7
答:空气中的微生物可能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培养基上滋生,因此最好不要
用这个平板培养微生物。
,纯化大肠杆菌
(1)微生物接种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2)平板划线法是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
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
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这就是菌落。
(3)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旌,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
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分为系列稀释操作和涂布平板
操作两步。
(4)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的目的是:使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
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以便于纯化菌种。
(5)平板划线法操作步骤:
①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直到接种环烧红。②在火焰旁冷却接种环,并
打开棉塞。
③将试管口通过火焰。④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蘸取一环菌液。
⑤将试管通过火焰,并塞上棉塞。⑥左手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沾有
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盖上皿盖。注意不要划破培
养皿。⑦灼烧接种环,待其冷却后,从第一区域划线的末端开始往第二区域内划
线。重复以上操作,在三、四、五区域内划线。注意不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
一区相连。⑧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平板划线操作的讨论
1.为什么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在划线操作结束时,
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吗?为什么?
答操作的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
8
养物;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
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从而通过划线次
数的增加,使每次划线时菌种的数目逐渐减少,以便得到菌落。划线结束后灼烧
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2.在灼烧接种环之后,为什么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
答:以免接种环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3.在作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为什么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
答:划线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
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能得到由单个
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
(6)涂布平板操作的步骤:
①将涂布器浸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②取少量菌液,滴加到培养基表面。
③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待酒精燃尽后,冷却8~10so④用
涂布器将菌液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表面。
・涂布平板操作的讨论
涂布平板的所有操作都应在火焰附近进行。结合平板划线与系列稀释的无菌
操作要求,想一想,第2步应如何进行无菌操作?
提示:应从操作的各个细节保证“无菌”。例如,酒精灯与培养皿的距离要
合适、吸管头不要接触任何其他物体、吸管要在酒精灯火焰周围;等等。
菌种的保存
(1)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
①临时保藏方法
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在合适的温度下培养。当菌落长成
后,将试管放入4C。的冰箱中保藏。以后每3~6个月,都要重新将菌种从旧的
培养基上转移到新鲜的培养基上。
9
②缺点:这种方法保存的时间不长,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
(2)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
在3mL的甘油瓶中,装入1mL甘油后灭菌。将1mL培养的菌液转移到甘油瓶
中,与甘油充分混匀后,放在-20C。的冷冻箱中保存。
疑娘萌答
(1)生物的营养
人及动物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维生素六类。
植物的营养物质:矿质元素、水、二氧化碳等三类。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及特殊营养物质五类。
(2)确定培养基制作是否合格的方法
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恒温箱中保温1~2天,无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的制
备是成功的,否则需要重新制备。
课题二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氮肥,尿素并不能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只有当土壤中
的细菌将尿素分解成氨之后,才能被植物利用。土壤中的细菌之所以能分解尿素,
是因为他们能合成服酶
尿素最初是从人的尿液中发现的
筛选菌株
(1)实验室中微生物的筛选应用的原理
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
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
(2)选择性培养基
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
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作选择培养基。
(3)配制选择培养基的依据
10
根据选择培养的菌种的生理代谢特点加入某种物质以达到选择的目的。例
如,培养基中不加入有机物可以选择培养自养微生物;培养基中不加入氮元素,
可以选择培养能固氮的微生物;加入高浓度的食盐可选择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
等。
统计菌落数目
(1)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显微镜直接计数。
(2)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的原理
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
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细
菌。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设置3~5个平板,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
进行计数,并取平均值。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因此,统计结
果一般用菌落数而不是活菌数来表示。
采用此方法的注意事项:L一般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2.为
了防止菌落蔓延,影响计数,可在培养基中加入TTC3.本法仅限于形成菌落的
微生物
(1)土壤取样:同其他生物环境相比,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最大,种类最多。
在富含有机质的土壤表层,有更多的微生物生长。从富含有机物、潮湿、PH27
的土壤中取样。铲去表层土,在距地表约3~8cm的土壤层取样。
(2)样品的稀释:样品的稀释程度将直接影响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在实际
操作中,通常选用一定稀释范围的样品液进行培养,以保证获得菌落数在30~300
之间,适于计数的平板。
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数量,一般选用IO"IO'IO'
测定放线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io"1。
测定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IO'IO'IO"
(3)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
11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往往需要不同的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细菌30~37C。广2
天
放线菌25~28C。5~7天霉菌25~28C。3~4天
每隔24小时统计一次菌落数目,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
以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一楼菌落的数目。一般来说,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
(相同的培养基、唯独及培养时间),同种微生物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形状、
大小、隆起程度、颜色)
疑难解答
(1)如何从平板上的菌落数推测出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
统计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的菌落数,最好能统计3个平板,计算出平板菌落
数的平均值
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
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
课题三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纤维素,一种由葡萄糖首尾相连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多
糖类物质。
纤维素与纤维素酶
(1)棉花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木材、作物秸秆等也富含纤
维素。
(2)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酶、Cx酶和
葡萄糖昔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
萄糖。纤维素最终被水解成葡萄糖,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营养。
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
(1)筛选方法:刚果红染色法。能够通过颜色反应直接对微生物进行筛选。
12
(2)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原理
刚果红是一种染料,它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
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当我们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
中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
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
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
解菌。
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
土壤取样一选择培养(此步是否需要,应根据样品中目的菌株数量的多少来确定)
一梯度稀释一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一挑选产生透明圈的
菌落
(1)土壤采集选择富含纤维素的环境。
(2)刚果红染色法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步骤倒平板操作、制备菌悬液、涂布平
板
(3)刚果红染色法种类
一种是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另一种是在倒平板时就
加入刚果红。
课题延伸
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的筛选后,只是分离纯化的第一步,为确
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纤维素酶的发酵
方法有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两种。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对纤维素酶分解
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的测定。
疑难解答
(1)为什么要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寻找纤维素分解菌?
由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的
13
含量相对提高,因此从这种土样中获得目的微生物的几率要高于普通环境。
(2)将滤纸埋在土壤中有什么作用?你认为滤纸应该埋进土壤多深?
将滤纸埋在土壤中能使纤维素分解菌相对聚集,实际上是人工设置纤维素分
解菌生存的适宜环境。一般应将纸埋于深约10cm左右腐殖土壤中。
(3)两种刚果红染色法的比较
方法一是传统的方法,缺点是操作繁琐,加入刚果红溶液会使菌落之间发生
混杂;其优点是这样显示出的颜色反应基本上是纤维素分解菌的作用。方法二的
优点是操作简便,不存在菌落混杂问题,缺点是由于纤维素和琼脂、土豆汁中都
含有淀粉类物质,可以使能够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出现假阳性反应。但这种只产
生淀粉酶的微生物产生的透明圈较为模糊,因为培养基中纤维素占主要地位,因
此可以与纤维素酶产生的透明圈相区分。方法二的另一缺点是:有些微生物具有
降解色素的能力,它们在长时间培养过程中会降解刚果红形成明显的透明圈,与
纤维素分解菌不易区分。
(4)为什么选择培养能够“浓缩”所需的微生物?
在选择培养的条件下,可以使那些能够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得到迅速
繁殖,而那些不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的繁殖被抑制,因此可以起到“浓缩”
的作用。
专题三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课题一菊花的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
细胞分化:在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出现稳定性
差异的过程。
离体的植物组织或细胞,在培养了一段时间以后,会通过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
织,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
14
壁细胞。由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植物细胞的脱
分化,或者叫做去分化。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又可以重新分化
成根或芽等器官,这个过程叫做再分化。再分化形成的试管苗,移栽到地里,可
以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植物细胞工程
具有某种生物全套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活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
即每个生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但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并不表现出来,这
是因为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构成不同组织和器
官。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有:实现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培育脱毒作物;制作人
工种子;培育作物新品种以及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等。
・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它有什么生理意义?
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结构和功能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
率。
比较根尖分生组织和愈伤组织的异同
组织类细胞形细胞排
细胞来源细胞结构细胞去向
型态列
根尖
分化成多种
分生组受精卵正方形无液泡紧密
细胞组织
织
愈伤组高度分化细高度液泡再分化成新个
无定形疏松
口〃口4•立魁Ah攵/化体
啸耐『'年更有空分裂进行细胞增殖
材料:不同的植物组织,培养的难易程度差别很大。植物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
试验的成败。植物的种类、材料的年龄和保存时间的长短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菊花组织培养一般选择未开花植物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作材料。■-般来说,容
易进行无性繁殖的植物容易进行组织培养。选取生长旺盛嫩枝进行组培的是嫩枝
生理状态好,容易诱导脱分化和再分化。
营养:离体的植物组织和细胞,对营养、环境等条件的要求相对特殊,需要配制
15
适宜的培养基。常用的培养基是MS培养基,其中含有的大量元素是N、P、S、K、
Ca、Mg,微量元素是Fe、Mn、B、Zn、Cu、Mo、I、Co,有机物有甘氨酸、烟酸、
肌醇、维生素、蔗糖等。
激素: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
性激素。在生长素存在的情况下,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呈现加强趋势。在培养基中
需要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其浓度、使用的先后顺序、用量的比
例等都影响结果。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值与结果
使用顺序实验结果
比值高时促根分化,抑芽形成
先生长素,后细胞分裂素有利于分裂但不分化
比值低时促芽分化,抑根形成
先细胞分裂素,后生长素细胞既分裂也分化
比值适中促进愈伤组织生长
同时使用分化频率提高
环境条件:PH、温度、光等环境条件。
不同的植物对各种条件的要求往往不同。进行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将pH控制
在5.8左右,温度控制在18~22C。,并且每日用日光灯照射12h.
4、操作流程
配制MS固体培养基:配制各种母液:将各种成分按配方比例配制成的浓缩液(培
养基母液)。
•使用时根据母液的浓缩倍数,计算用量,并加蒸镭水稀释。
•配制培养基:应加入的物质有琼脂、蔗糖、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物和植
物激素的母液,并用蒸t留水定容到1000毫升。
■在菊花组织培养中,可以不添加植物激素原因是菊花茎段组织培养比较容易。
•灭菌:采取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
-MS培养基中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是什么?与肉汤培养基相比,MS培养基有哪些
特点?
16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提供植物细胞所必需的无机盐;蔗糖提供碳源,维持细胞渗
透压;甘氨酸、维生素等物质主要是为了满足离体植物细胞在正常代谢途径受到
一定影响后所产生的特殊营养需求。
微生物培养基以有机营养为主,MS培养基则需提供大量无机营养。
外植体的消毒外植体:用于离体培养的植物器官或组织片段。选取菊花茎段时,
要取生长旺盛的嫩枝。菊花茎段用流水冲洗后可加少许洗衣粉,用软刷轻轻刷洗,
刷洗后在流水下冲洗20min左右。用无菌吸水纸吸干外植体表面的水分,放入体
积分数为70%的酒精中摇动2~3次,持续6~7s,立即将外植体取出,在无菌水中
清洗。取出后仍用无菌吸水纸吸干外植体表面水分,放入质量分数为。.建的氯
化汞溶液中广2min。取出后,在无菌水中至少清洗3次,漂洗消毒液。
注意:对外植体进行表面消毒时,就要考虑药剂的消毒效果,又要考虑植物的耐
受能力。
接种:接种过程中插入外植体时形态学上端朝上,每个锥形瓶接种7~8个外植
体。外植体接种与细菌接种相似,操作步骤相同,而且都要求无菌操作。
培养:应该放在无菌箱中进行,并定期进行消毒,保持适宜的温度(18~22C。)
和光照(12h)
移栽:栽前应先打开培养瓶的封口膜,让其在培养间生长几日,然后用流水清洗
根部培养基。然后将幼苗移植到消过毒的蛭石或珍珠岩等环境中生活一段时间,
进行壮苗。最后进行露天栽培。
栽培
外植体在培养过程中可能会被污染,原因有外植体消毒不彻底;培养基灭菌不彻
底;接种中被杂菌污染;锥形瓶密封性差等。
专题二月多的茂名僖赛
被子植物的花粉发育被子植物的雄蕊通常包含花丝、花药两部分。花药为囊状结
构,内部含有许多花粉。花粉是由花粉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而形成的,因此,花
17
粉是单倍体的生殖细胞。被子植物花粉的发育要经历小抱子四分体时期、单核期
和双核期等阶段。在小抱子四分体时期,4个单倍体细胞连在一起,进入单核期
时,四分体的4个单倍体细胞彼此分离,形成4个具有单细胞核的花粉粒。这时
的细胞含浓厚的原生质,核位于细胞的中央(单核居中期)。随着细胞不断长大,
细胞核由中央移向细胞一侧(单核靠边期),并分裂成1个生殖细胞核和1个花
粉管细胞核,进而形成两个细胞,一个是生殖细胞,一个是营养细胞。生殖细胞
将在分裂一次,形成两个精子。
注意:①成熟的花粉粒有两类,一类是二核花粉粒,其花粉粒中只含花粉管细胞
核和生殖细胞核,二核花粉粒的精子是在花粉管中形成的另一类是三核花粉粒,
花粉在成熟前,生殖细胞就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形成两个精子,此花粉粒中含有
两个精子核和一个花粉管核(营养核)②花粉发育过程中的四分体和动物细胞减
数分裂的四分体不同。花粉发育过程中的四分体是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
4个连在一起的单倍体细胞;而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四分体是联会配对后
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由于含有四条染色单体而称为四分体。③同一生殖细胞形成
的两个精子,其基因组成完全相同。
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通过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即单倍体植株)一般有两
种途径,一种是花粉通过胚状体阶段发育为植物,另一种是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
先形成愈伤组织,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这两种途径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
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
注意:①无论哪种产生方式,都要先诱导生芽,再诱导生根②胚状体:植物体
细胞组织培养过程中,诱导产生的形态与受精卵发育成的胚非常类似的结构,其
发育也与受精卵发育成的胚类似,有胚芽、胚根、胚轴等完整结构,就像一粒种
子,又称为细胞胚。
影响花药培养的因素诱导花粉能否成功及诱导成功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影响,
其中材料的选择与培养基的组成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18
,亲本的生理状况:花粉早期是的花药比后期的更容易产生花粉植株,选择月季
的初花期。
・合适的花粉发育时期:一般来说,在单核期,细胞核由中央移向细胞一侧的时
期,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
・花蕾:选择完全未开放的花蕾
•亲本植株的生长条件、材料的低温预处理以及接种密度等对诱导成功率都有一
定影响
■材料的选取:选择花药时,一般要通过镜检来确定其中的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
发育期。确定花粉发育时期的最常用的方法是醋酸洋红法。但是,某些植物的花
粉细胞核不易着色,需采用焙花青-铭矶法,这种方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蓝黑
鱼
•材料的消毒
•接种和培养:灭菌后的花蕾,要在无菌条件下除去萼片和花瓣,并立即将花药
接种到培养基上。在剥离花药时,要尽量不损伤花药(否则接种后容易从受伤部
位长生愈伤组织),同时还要彻底去除花丝,因为与花丝相连的花药不利于愈伤
组织或胚状体的形成,通常每瓶接种花药7~10个,培养温度控制在25C。左右,
不需要光照.幼小植株形成后才需要光照.■-般经过20〜30天培养后,会发现花
药开裂,长出愈伤组织或形成胚状体。将愈伤组织及时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上,以
便进一步分化出再生植株。如果花药开裂释放出胚状体,则一个花药内就会产生
大量幼小植株,必须在花药开裂后尽快将幼小植株分开,分别移植到新的培养基
上,否则这些植株将很难分开。还需要对培养出来的植株做进一步的鉴定和筛选。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与花药培养技术的相同之处是:培养基配制方法、无菌技术及
接种操作等基本相同。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花药培养的选材非常重要,需事先
摸索时期适宜的花蕾;花药裂开后释放出的愈伤组织或胚状体也要及时更换培养
基;花药培养对培养基配方的要求更为严格。这些都使花药培养的难度大为增加。
19
专题召DNA犯曙⑥场技术
崛.题一DNA的粗膜驭与鉴定
•提取DNA的溶解性原理包括哪些方面?
DNA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DNA不溶于酒精。
■DNA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有何特点?要使DNA溶解,需要使用
什么浓度?要使DNA析出,又需要使用什么浓度?|\^/
在0.14mol/L时溶解度最小;较高浓度可使DNA溶解;0.14mol/L可NaCl液凯晨1/L)
C
使DNA析出。
■在溶解细胞中的DNA时,人们通常选用2mol/LNaCl溶液;将DNA分子析出的方
法是向溶有DNA的NaCl溶液中缓慢注入蒸镭水,以稀释NaCl溶液。酒精是一种
常用有机溶剂,但DNA却不能溶于酒精(特别是95%冷却酒精),但细胞中蛋
白质可溶于酒精。
从理论上分析,预冷的乙醇溶液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抑制核酸水解酶活性,防止
DNA降解;二是降低分子运动,易于形成沉淀析出;三是低温有利于增加DNA分
子柔韧性,减少断裂。
■采用DNA不溶于酒精的原理,可以达到什么目的?
将DNA和蛋白质进一步分离。
•提取DNA还可以利用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原理。利用该原理时,
应选用怎样的酶和怎样的温度值?
蛋白酶,因为酶具有专一性,蛋白酶只水解蛋白质而不会对DNA产生影响。
温度值为60~80C。,因为该温度值蛋白质变性沉淀,而DNA不会变性。
补充:DNA的变性是指DNA分子在高温下解螺旋,其温度在80C。以上,如在
PCR技术中DNA变性温度在95C°O
■洗涤剂在提取DNA中有何作用?
洗涤剂将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从而瓦解细胞膜。
20
•当鉴定提取出的物质是否是DNA时,需要使用什么指示剂进行鉴定?
在沸水浴条件下,DNA遇二苯胺呈现蓝色。
原理总结:通过利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溶解或析出DNA,可以从细胞中提取
和提纯DNA;再利用酒精进一步将DNA与蛋白质分离开来,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球场承建合同范本
- 配货合同范本
- 破碎塑料购销合同范本
- 创意设计买卖协议
- 2025至2030年中国江苏猪肉脯香料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三明泰宁县专业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齐齐哈尔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
- 外包订金及付款协议
- 委托投标交易合同范本
- 2024年广西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职人员人员招聘考试真题
-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我们多快乐》
- GB/T 22919.9-2024水产配合饲料第9部分:大口黑鲈配合饲料
- 体育与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教学课件
- 婚姻家庭法(第三版)教案全套 项目1-9 婚姻家庭法概述-特殊婚姻家庭关系
- 可持续采购与供应链管理
- 心肺复苏及AED教学
- 电梯维保经营计划书
- 工程部部门助理岗位职责
- 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
- DB4401-T 71-2020 臭氧-活性炭深度净水工艺设计与运行管理技术规程
- 会计廉政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