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8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导航目录TOC\o"1-3"\h\u常考点01信息筛选类 1常考点02概括分析类 4常考点03论点、论据、论证类 8拓展常考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11常考点归纳常考点01信息筛选类【典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素来为国人所津津乐道。然而一到谈及传统建筑,多数人不是一脸茫然,便是心怀遗憾。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本就不多,往往还被岁月剥去了光彩,有几分“土里土气”,相形之下,欧洲古建筑遍地开花,如风光片里古堡的坚固伟岸、教堂的华丽炫酷,让人如何与之一较高下?此言差矣。以中西古建筑最显著的对比,即材料上的土木和砖石为例。乍看之下,木质建筑简朴,易朽,扁平,似乎很难与巍峨高耸的石头教堂一争高下。有人把这归咎于古人的技术不行,或材料短缺。但事实上,中华大地并不缺石材,古代冶金技术的世界领先,石料开采加工的器具也更先进。同时,老祖宗们并非完全不用石料修筑,譬如陵墓,在他们看来,才是该用石头堆砌的。而从秦汉陵墓的空间布局、工程结构之精妙来看,早在那个时代,我们的砖石建筑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因此,对于砖石建筑,古人“非不能也,乃不为也”。就像中国传统绘画对散点透视情有独钟一个样,形式和质料上的偏好,其实是一种文化选择。追根溯源,审美偏好的出发点,还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处方式。欧洲建筑多以石砌,呈竖向耸立之势,以求“飞升天国”的不朽。而中国建筑的外部形态,基本是横平舒展,寄寓着华夏先民对土地的依恋。在中国古人心中,石头冰冷坚硬,缺乏生气,太过疏离自然,至于寻常起居,则一定要置身于“生生之气”的土木之中,以求“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中西建筑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法国作家雨果就曾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一切艺术门类都须为建筑服务,绘画之,雕刻之,咏叹之,摹写之,以图将其打造为“高大上”的永恒纪念碑。而古老的东方中国就不这么看了:文字才是千古之承载,不朽之盛事。相比于文字上的“理想主义”,中国人在对待建筑上体现出了充分的“实用主义”态度。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曾说过:“君子不器。”重道轻器,由是成为中国人精神上的一抹浓重的底色。在传统文化里,精神远比物质更受尊崇。国人向来不求物质之长存,即便建筑,也和世间万物一样都有新陈代谢、自然生灭。儒家倡导“卑宫室”,往往把“大兴土木”等同于“劳民伤财”,更抑制了对建筑规模的奢华追求。纵观世界历史,宗教信仰对于建筑技术的进步、人力物力的投入都至关重要。一座哥特式大教堂的建造往往耗时百年,这样的不计人力物力的投入,只能是为神而非人服务的。中国则不然,“敬鬼神而远之”。老百姓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土木之事也以现世为重。连佛教传入中国后,也变得越来越世俗化:寺庙布局从以佛塔为中心渐渐演变为以殿堂为重,似乎暗示着人们更倾向于在现实营造佛国净土;中国的重楼式佛塔,在全世界更是独一无二,比之只能仰望敬畏的高塔,逐层登临更显亲近;到后来竟至“此心即佛”,已无需以建筑或其他物质的渲染来吸引信徒了。由此观之,中国古建筑的貌不惊人其来有自,完全不必妄自菲薄。传统文化真正的精髓,不正在于精神的包容与意境的博大吗?(节选自周飞亚《建筑的“中国脸”与“中国心”》,2016年11月8日《人民日报》)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与诗书礼乐、钟鼎彝器相比,中国传统建筑显得黯然失色,土里土气,令人遗憾。B.中国古人对建筑采用的是“实用主义”态度,重视建筑的实用价值而轻观赏价值。C.中国古建筑少用砖石而多用土木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D.西方古建筑是为神服务的,故高大耸立:中国古建筑是为人服务的,故横平舒展。【技巧点拨】“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常见设错方式1.说法太过绝对。与文本内容相比,题目选项的说法太过绝对,如使用“只要……就……”的句式、使用“就能够”“没有必要”“无须”等词语,造成选项表述的意思与文本内容有偏差。2.强加各种关系。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从复句关系来看有并列、因果、条件、递进等;但一个语段(句群)中的每个语句之间未必都有这种复句关系,也可能只是解说、诠释等。而选项故意把原文中的两个无关联的句子加上复句关系,造成强加关系的错误。3.偷换概念。命题者在阐述某个概念或相关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或将两个概念的内涵进行改变、调换或混淆,以此来迷惑考生。因此考生在阅读选项时,要注意比对原文,看选项的陈述对象与原文句子的陈述对象是否一致。4.以偏概全。选项往往会把局部的内容当成全部的内容、把次要方面当成主要方面、把事物或概念的一个角度当成所有角度、用个别代替一般等,使考生判断错误。5.遗漏限制性成分。一个语句的定语、状语等是对主语、宾语或者谓语起修饰限制作用的,一个短语中的修饰限制语是对中心词进行限制的,转述一句话时如果忽视了表示范围、频率、程度等修饰限制语就会造成语句意思的变化。【变式演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普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其实这个对称的说法并不很清楚。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秩序可以不必靠什么力量就可以维持。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乡土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一一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其祖其父的经验。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一年一度,周而复始。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尧舜”。像这一类的传统,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礼”字本是从豊从示。豊是一种祭器,示是指一种仪式。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确,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摘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之八:礼治秩序》,有删改)下列有关认识和观点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A.通常认为我们是人治的社会,以此有别于西洋法治的社会,其实这是一个“无法”的社会。B.礼和法律都是一种行为规范,不同的是:礼靠传统来维持;法靠国家权力来推行,且法可用来维持社会秩序。C.礼治社会的秩序不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自动形成的,而是由人们主动遵循礼而形成的,有社会的成规在。D.乡土社会的秩序是可以由礼来维持的,因为只有乡土社会能够满足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这一个前提。常考点02概括分析类【典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中国古典作品中,叙事工夫基本屈从于底本的故事工夫,小说叙事结构大体摹仿故事的发展脉络来安排。作品前后表现为互相依赖的因果关系,某种缘由惹起一种后果,这种后果又成为缘由,惹起另一后果,这样发展下去,直至最后的结果出现,即便为了显示技巧,从最终的后果向前追溯,亦可发现一条清晰的因果链条,在真实难成因果链时只好牵强地以“无巧不成书”作为连接语。这种因果关系简单化、程式化处理,确定故事世界为一维的线性模式的叙说,反映的是较为单纯的人类社会生活,是人类一种摹仿艺术思想的表现,当然也曾产生过一些杰出的作品。传统小说以事情的先后显示生活的因果关系,以为是对生活的逼真反映,然而,在一定范畴内,确实不能不说是一种错觉。由于生活是立体的、多维的,而且社会越发展,生活就越复杂,各种联系要素就越多。再说,根据故事底本的自然工夫去叙事免不了要约束作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减弱文学的艺术性。小说是创造,“创造本身就是虚拟,就是置于理想之上的格式或模式,就是神圣的介入和干涉。”作家这种“神圣的介入和干涉”,就是充分表现作家的自动性和个性特征,充分发挥作家艺术想象的能力,去能动地建构绝对独立的叙事工夫。作家重组的工夫,不再是线性的一维的工夫模式,而是立体的多维的工夫模式。鲁迅小说的叙说就是这样的工夫模式。它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工夫模式,随之而起的是在强调心思感觉的工夫模式中塑造一个立体的多维世界,为我们剖析出潜藏在表面线性因果关联下很难看到的复杂的历史的社会的各种要素。如《孔乙己》以人物的追想共时态地展开孔乙己的故事,揭示出孔乙己的悲剧不只在于封建科举制度的摧残,更让人难以放心的是弥漫在孔乙己周围的残酷快活的笑声,叙说者冷漠的叙说语调,众人以及小孩对他的嘲弄,以及他个人尊严的丧失。《祝福》叙说的是祥林嫂的故事,故事本身是纵向连贯发展的,但作者却人为地把它截成几个片断叙说,曲折的故事消解在“我”的回忆、联想及世人漫不经心的闲谈中。作品共时态地展现出形成祥林嫂悲剧命运不是某种命运观念,不是因果报应,而是她生活在一个特殊的环境里:厌弃她的四叔四婶、鄙薄腻烦她的镇里人、诡秘的柳妈、骗人的庙祝等,这多种要素纠结在一起,构成了一种巨大的复合力量,正是这种力量吞噬了祥林嫂。总而言之,变形而立体多维的工夫模式,给作家重新审视内部世界人物举动、人物命运及事情、开掘它的内在意义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鲁迅小说所以让人在感到一篇有一篇的“新方式”的同时,给人一种振聋发聩的启迪力量,就在于他创造的小说叙事功夫模式使他的小说对理想世界有了更深化的探求、更深入的揭示。(摘编自《鲁迅小说的叙事工夫模式》)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鲁迅小说的叙说采用变形而立体多维的工夫模式,因此他能剖析出潜藏在表面线性因果关联下很难看到的复杂的历史的社会的各种要素。B.鲁迅小说的叙说强调心思感觉的工夫模式,因此他在其《孔乙己》中采用了以人物追想的方式共时态地展开孔乙己的故事。C.鲁迅在其《祝福》中打破故事本有的因果关系,把故事消解在“我”的回忆、联想及世人漫不经心的闲谈中,更能表现祥林嫂的悲剧是社会悲剧。D.鲁迅创造的小说叙事功夫模式使他的小说一篇有一篇的“新方式”,这些“新方式”能够给人一种振聋发聩的启迪力量。【技巧点拨】准确判断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1.把握文本思想内涵。文本的思想内涵体现在文本论证的观点和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上,把握文本的思想内涵,可以从段落入手,根据各段落论证的观点来确定。2.分析作者观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除了体现在具体的论点上,也体现在论据上,所以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可以从论据入手,根据论据体现的意思来确定作者的思想等。3.合理推断思想观点。能够体现文本思想内涵的作者观点态度是明确的,但依照文本内容进行适当延展的思想观点,就需要考生对文本中体现的观点态度进行推断后得出,这就要注重整体把握文本内容,从是否绝对化、是否符合文本的整体思想等角度进行分析。四步解答合理推断题1.立足全局,整体解读。虽然一些推断题中的观点无法直接从原文找到,但是只要依据文本,在整体解读的解读上认真分析,还是能够找到正确答案的。2.分析材料,把握观点。论述类文本选用的材料包括事实材料和征引的文献资料等。分析这些材料,正确理解其本身的意思和其在文中的作用,便成了推断作者观点的重要手段。3.梳理信息,准确判断。梳理有关信息,如有些内容是文本有的,有些内容是文本没有的,属于命题者强加的;有些内容是作者的观点,有些内容是别人的观点。4.识别陷阱,辨清关系。注意各种逻辑关系方面的陷阱,如部分与整体、已然与未然、原因与结果、前期与后期等,全面整合,从而做出准确合理的判断。对一些考生来说,论述类文本第1题和第3题好像区别不大,其实这两道题考查的重点不一样,相应的答题方式也有本质的区别。1.考查内容的区别:第1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考查考生对文中概念、句子的理解以及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第3题考查考生概括文章内容和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2.答题方式上的区别:第1题侧重对概念和句子的考查,对读时重点应该放在句子上。第3题侧重对文意的考查,选项对应的是文章某一部分的内容,甚至考查运用文中的观点解决文外的问题。【变式演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美的创造、传播和继承,总是应和着本民族、本时代的情感需要。毋庸置疑,千百年来,中国花鸟画一直在民族文化所赋予它的原动力的推动下发展着,在题材之外不断深化其原有的精神内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花鸟画一方面不断充实自身适应新时代的审美要求,另一方面又在潜移默化地塑造和陶养人们的审关情趣。花鸟画的民族文化原动力,是以花鸟拟人、表情的寓意性。《芥子园画谱》有载:“古诗人比兴,多取鸟兽草木。而草虫之微细,亦加寓意焉。”花鸟画在演变和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中华文明的进程,通过主观的诗性和文学性审美方式抒情达意、托物言志,形象性地展现着中国人的宇宙观和自然观。我们的先民曾将自然中的花鸟变幻为图腾,表达对大自然的原始崇拜。原始社会,人们常把某种动场、植物或非生物等,视为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图腾实际是一种被人格化的崇拜对象。人们相信它们有一种超自然力,会保护自己,并且还可以获得它们的力量和技能,让族群不断繁衍壮大。虽然图腾信仰在历史发展中逐渐模糊,但并未完全销声匿迹,它逐渐演化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让生活充满文化寓意。这种文化寓意也影响着花鸟画的发展,甚至呈现为某种圭臬,不断被程式化和重复表现。如花鸟画中常见的石榴、葫芦、蝙蝠等,是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具有“多子多福”“福禄”等吉祥寓意。作为一种寄情于天地万物的艺术,花鸟画更是体现比德思想和“赋比兴”手法的广阔天地。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是中国花鸟文化的精髓。画家通过隐喻、象征、通借、谐音等艺术手法寄托生活中聚积的情感和美好愿望,并假以笔墨的独特性,达到自然载体、个性笔墨、意境意趣的统一。花鸟画不只是在客观地表现对象形态,通过情感寄托,它既能引起大众共鸣,也能给予观者某种联想空间。如《宣和画谱》所描述:“花之于牡丹芍药,禽之于鸾凤孔翠,必使之富贵。而松竹梅菊,鸥鹭雁鹜,必见之幽闲。至于鹤之轩吊,鹰隼之击搏,杨柳梧桐之扶疏风流,乔松古柏之岁寒磊落,展张于图绘,有以兴起人之意者,率能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若登临览物之有得也。”不难看出,花鸟画中的题材除了祝福寓意外,也在抒发中国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操守,满足着每个时期寻常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正是中国花鸟画熠熠生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之所在。从某种角度而言,花鸟画也是自然生态美学的产物。作者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自然本身的生生之道为审美原动力,以“写生”这种独特的体察手法,从生态审美的精神视阈体现对人与自然的亲和性和同一性的重视,倡导生命与生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彰显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文化主张和精神世界。(摘编自马新林《清气满乾坤—花鸟画的中国精神》)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生产力不太发达的古代,人们坚信有一种超自然力会保护自己,并能获得它们的力量和技能,这是图腾产生的心理原因。B.民俗文化由图腾信仰逐渐演化而来,图腾信仰让生活充满文化寓意,这种文化寓意呈现为某种圭臬,不断被程式化和重复表现。C.花鸟画中常见的石榴、葫芦、蝙蝠等,具有“多子多福”“福禄”等吉祥寓意,这是图腾信仰演变而来的文化寓意。D.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是中国花鸟文化的精髓,体现中国花鸟画光辉灿烂的艺术魅力,这两者是共融相通的。常考点03论点、论据、论证类【典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一位澳洲学者叫约翰·巴恩斯的,出了一本《一派谎言》(APackofLies)的书,书名就让人耳目一新。不过,书名下还有一个副标题,比较学术化——关于说谎的社会学。②巴恩斯指出,说谎在社会学上而言,实际上是社会制度的建构与维持所必需的。首先,没有谎言的存在,就没有“真话”的概念,真实是在与虚假的对比中产生的。在社会学家看来,说实话有着实用的原因,即维持社会的正常交往。同样,撒谎也有着类似的实用意义。例如,精神病学上认为,儿童第一次撒谎是“迈向独立自主的关键一步”,从不说谎反倒意味着没有想象力。其次,说谎在人类历史中源远流长,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演化的产物,而且兼含文化演化与生物性演化的影响。不止是人,动植物上也常见欺敌或诱猎的特征,作为其求生存繁衍的手段。而在人类身上,撒谎也作为一种维持内心平衡的策略存在。再次,从撒谎的动机和目的而言,谎言并不一定是恶意欺骗。为了顾及听者的感受,言者可能撒个“善意的谎言”;为了激励自己,我们会用谎言“自我催眠”。③说谎是种社会现象,那么如何察觉谎言也是非常重要的种社会能力。在巴恩斯看来,说谎是成长的一部分,察觉谎言的能力也是伴随着社会化的过程而发展的。成功地说谎,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语言本身潜能的开发,这主要是种后天习得的能力;但拥有成功说谎的能力并不表明具有识别谎言的能力,后者同样需要学习,即需要对日常语言的暧昧性具有敏锐的感应。不过,正因为语言具备怪异、特殊与暧昧的性质,才使作为叙述传统的“小说”成为可能。看过《西游记》的人不会天真地认为当年玄奘是在一只猴子的保护下去西天取经的吧?小说虽然充斥不实陈述,但却刻意不想成为谎言。尽管有人要一厢情愿地在不实陈述和真实之间进行联系,但小说毕竟不同于说谎。由此扩展开去,我们会发现,以道德语汇审视说谎,和以社会学的语汇评价说谎,是完全不一样的。道德上对说谎的谴责,相比于社会学上对说谎意义的解释,目标有别,后者是要对社会如何运作有更好的了解。在社会学家看来,诚实固然是人际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但现代文明的一些制度正是在信任缺失之下繁荣茂盛的。例如,合同法律制度,正是拜社会缺乏信赖所赐。从这种意义上说,我很赞成巴恩斯“谎言是一种福祸参半之恩赐”的断语。④那么,我们非得说谎吗?我们能根除谎言吗?这就要看谎言伴随我们有多久。有人或许会认为,历史上曾经存在没有谎言的时代,甚至认为谎言是因商品经济带来的副产品。事实上,说谎在原始的农耕社会就已经存在了,甚至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老祖先猿人甚至更早。巴恩斯在全书最后非常简洁地指出:“我们全部会说谎。”学会在适当场合说适当的谎,懂得何时该拆穿谎言、何时该装糊涂,拿捏说谎的分寸,或许还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呢。但需要强调的是,谎言的存在有弊有利,依赖人们怎么适度分配,以及在社会制度层面上对它进行必要的约束。例如,在科学的领域,我们应当强调真实的调查和研究:社会生活中恶意伤害他人的谎言应当受到惩罚;政府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欺骗民众是绝对不能容忍的。⑤在我们这个时代,有些人缺少的是一双辨别真假的慧眼,但有些人,缺少的或许是戳穿谎言的勇气。面对欺骗和谎言,特别是假公权力而行之的丑闻,我们是愿意做《皇帝的新衣》中那个说真话的小孩,还是一团和气的旁观者?谎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谎言盛行,反而被认为是真理。(摘编自吴丹红《说谎的社会学》)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作者从巴恩斯的著作《一派谎言》引出“说谎的社会学”这一论述话题,开篇点题。B.②③两段结合著作者的观点,以辩证分析的方法分析说谎在社会学领域的意义和作用。C.第④段紧承②③段著作者的观点,从社会学角度分析我们对于说谎所应该持有的态度。D.末段结合当前时代存在的诚信缺失现象,明确坚持真理的重要性,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点拨】关于“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常见设错方式1.对论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概述错误。选项往往将文本中的分论点概述为中心论点或将文本的心论点当作分论点来概述。2.论点与论据的对应关系错误。论点出现的位置可能在论据前,也可能在论据后。命题人在命题时,选项中经常会出现“引用……论证了……的观点”“从……等方面论证了……的叙述方式”,考生在解题时,要找准论据所对应的论点。3.论证方法分析错误。选项中常见的表示论证方法的词语有对比、引用等,考生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判断选项所提及的论证方法是否正确。4.论证结构分析错误。常见错误方式有:①添加或减少某一论证环节;②混淆并列式论证与递进式论证;③错置论证前提,选项中有两个或多个并列论述的内容时,往往将某一论述内容强制设置为分析其他内容的前提。【变式演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中国的近代史开启之际,老大帝国愚昧颟预,执迷于“夷夏之辨”,以“天朝上国”自居,在西方先进的器物、制度和思想文化面前仍然自以为是,造成了“天朝的崩溃”。这种因过度文化自信导致的“华夏中心主义”大大地阻碍了中国向先进的西方学习,造成了落后挨打的屈辱的百年近代史。然而,这种历史叙述没有看到“夷夏之辨”在近代史上一度也为中国向西方学习提供了一定的思想资源。夷夏之辨,是传统中国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之一。它将天下划为“华夏”诸邦与“夷”“戎”“蛮”“狄”等部落。它产生之初,便有依文化与血统作区分的两重含义在内。但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不再以血缘的亲疏而以文明程度的差异作为区别华夷的标准,而且逐渐被广为接受。在历史上,中国长期以来在东亚处于文化、政治、经济领先的地位。久而久之便使得人们习惯性地将中国与“先进文化”画上等号。然而,当清王朝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而丧权辱国,遭遇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时,中国是否仍是文化最为先进的国家,就成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此问题面前,如果仍然不假思索地将大清即是华夏作为无须怀疑的前提,那么大清便还是文化先进之国,因此就没有必要向西方的“蛮夷”学习。即便要学习,最多也是学习器物上一些优点,即“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换言之,华夷观在此时对中国走向现代化就起到了相当大的阻碍作用。但与此同时,也有一批有识之士慢慢注意到西方列强不仅有极为发达的物质文明,在精神文明上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因而大清是否在文化上也领先于西方列强便值得怀疑,中国首位驻外使节郭嵩焘在深入了解西方社会之后,便感慨道:“三代以前,独中国有教化耳……自汉以来,中国教化日益微灭;而政教风俗,欧洲各国乃独擅其胜,其视中国亦犹三代盛时之视夷狄也。”在他看来,中国已经沦为“夷狄”,而西方列强因为文化昌盛,俨然已有“华夏”气象。维新派的代表谭嗣同、梁启超则将民主、共和制度视为辨认夷夏的重要标准,在他们看来,在与西方世界的较量中,中国早已落后而成为夷狄了。因此在这些“睁眼看世界”者看来,以地域定夷夏是不符合“夷夏之辨”的本义的:夷夏是可以转换的;西方的政教风俗,伦常礼义并不逊于中国,甚至胜于中国;西方俨然已是“华夏”而中国沦为“夷狄”了。而“夷狄”必须向华夏学习,亦即大清必须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文明成果。郭嵩焘从“夷夏之辨”的义理出发,指出“自西洋通商三十余年,(西方)乃似以其有道攻中国之无道,故可危矣”。从这个意义上说,“夷夏之辨”在近代史上并非完全扮演了阻碍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角色,它同时也给一部分主张向西方学习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摘编自2017年6月10日《光明日报》章舜粤《“夷夏之辨”之于近代中国》)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分析“天朝的崩溃”的原因,得出了“天朝上国”的狂妄思想造成了屈辱的百年近代史结论。B.第四段从与史实相反的角度假设,推导出华夷观在当时对中国走向现代化起到了相当大的阻碍作用。C.引用谭嗣同、梁启超的观点,论证了在有识之士眼中,夷夏的角色已发生转换,中国已成为夷狄。D.结尾引用郭嵩焘的话,证明了“夷夏之辨”为部分知识分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的观点。拓展常考点论述类文本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自强不息”作为古今常用的名言之一,集中体现了《周易》所推崇的人格和精神,传诵久远,影响至今。“自强不息”不仅为历代学者所重,也成为无数仁人志士恪守的信条,并不断展现出与时俱进的重大意义。《易传》是诠释《周易》的经典著作,其成书过程当复杂。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易传》是春秋战国时期由众多治《周易》的学者渐次完成的。当时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易传》在诞生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诸子百家的思想相互关联、相互融通。因此,《周易》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核也籍由各家各派独特的话语体系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生命活力。《周易》经传与儒家关系密切。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书编三绝。”班固《汉书》中的《儒林传》也有类似记述。汉唐时期的学者大都直接认定孔子作《易传》,“自强不息”自然也就是孔子之言。但结合宋代学者的相关考辨来看,又难以将“自强不息”的著作权归于孔子。不过,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易传》的哲理,确实与儒家倡导的理念有许多相通之处。孔子在论说儒家最重要的理念“仁”时,指出“刚、毅、木、讷、近、仁”,这正合于《乾卦》所体现的天道之“健”、人道之“强”,体现出《易传》与儒家学说在核心思想层面上的相互融通。治学方面,孔子提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并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明其志趣之所在,从一个侧面对“自强不息”作了具体诠释。由于孔子的言传身教,孔门后学和儒家学派一直秉持与“自强不息”相一致的品格。孟子主张在任何处境下都不应失去本心。荀子主张,不论顺从或刚强,都要不卑不亢,可谓“自强”;同时还要笃行道德修养,可谓“不息”。不难看出,儒家对君子人格的规范与“自强不息”的内在精神有着密切关系。春秋战国时期,除了儒家,其他诸家与《易》的成书也都存在某种关联。就“自强不息”而言,虽未发现他们有明确的相同表述或直接诠释,但与其相近的思想理念在道家、墨家、法家等各家学说那里并不鲜见。例如,老子尽管一再强调“柔弱胜刚强”,其思想侧重于守静无为,但其根本目的还是要有所为、有所进取,《老子》第三十三章所谓“强行者有志”即是显证。庄子虽以法天贵真、豁达逍遥见称,但同样亦有“图南”之志。墨家认为锐意进取则“日强”,安于嗜欲则日渐苟且。法家强调事功进取,建议君王以各种手段激励臣下,从而实现长治久安。百家争鸣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思想的发展,也为《周易》中“自强不息”的历史语境和学术诠释奠定了基调。在这个时代。“自强不息”通常被诠释成个人处世坚忍不拔、迎难而上的思想品格。《周易》中“法家则地”的思想倾向在一定程度上被淡化,个人品格层面的意义又得到进一步突出,而这又体现了从敬重天命到关注人事的历史转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自强不息”这一名言是《周易》一书思想的集中体现,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B.《易传》并非成于一个学者之手,亦非成于一时,这是当前学术界的普遍认识。C.孔子运用《乾卦》阐释“仁”这一理念,体现了《易传》和儒家学说的相互融通。D.随着从敬重天命到关注人事的转变,春秋战国时期个人的价值得到了实现。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首先强调了“自强不息”的重要价值,然后阐述了其和诸子百家思想的关系。B.文章引用《史记·孔子世家》的相关记载,旨在论证孔子是“自强不息”的提出者。C.文章从核心思想、治学两个方面阐述了《易传》的哲理和儒家理念有许多相通之处。D.文章举孟子、荀子、老子、庄子等例子论证观点,运用例证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为《易传》和诸子百家的思想相互关联、相互融通提供了条件。B.在“自强不息”这一名言的著作权问题上,汉唐时期的学者和宋代学者存在较大分歧。C.“自强不息”在诸子阐述各自学说时一再被引用,这说明《周易》在当时已广为流行。D.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之一,“自强不息”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党史学习教育最终要落实到力行上,落实到为群众办实事上。力行,《中庸》记载:“力行近乎仁。”其大意为努力实行,竭尽全力去做事就接近仁了。原文是:“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努力行事之仁与好学之智、知耻之勇一并成为儒者必修的三个功夫。儒家尊奉“中庸”为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主张不偏不倚、过犹不及,但是中庸并不意味着不思进取、不求突破、迂腐保守、不作为。细读《中庸》,其通篇都在告诫我们要至诚至性,率性而为,行乎当行,止乎当止,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等很多力行、重行思想,将力行作为君子之大德。那么,力行何以成为君子之仁德?首先,中国传统思想历来重行,并且深知“行之难”。《尚书·说命中》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懂得道理很容易,难的是付诸行动,孔子主张“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也正是由于做到很难,才更凸显力行者的道德品质和人生境界。其次,德性最终要通过“行”展现出来。“内圣外王”是传统儒家的基本主张,也是历代儒者的不懈追求。圣人之道就是要以上率下,真诚地展现自己的治世之德和经世之能,殚精竭虑地谋事成事,化育万物,感动他人。到宋明时期,力行思想得到空前发展。北宋张载先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横渠四句”将力行的人格境界提升到新的高度。这一时期,陈亮的事功学说、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尽管在知与行上各有侧重,但是在强调力行的重要性上却是一致的。陈亮主张“重实事”“讲实学”,致力于“济时、救国、经世、致用”。《朱子语录》记载朱熹的观点:“论先后,当以致知为先;论轻重,当以力行为重。”阳明心学以“知行合一”扬弃了“知先行后”的思想,提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行不可分作两事”的观点,知和行是一回事,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力行才是“致良知”的真功夫,良知之理要贯穿在具体行为和实际活动中。到近代,孙中山先生提出“行先知后”“知难行易”的知行观,虽然与“知易行难”的传统知行观表述相异,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孙中山先生希冀通过唤醒民众随其共图革命以实现中国之重生的政治抱负,依旧是力行、重行的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忠实实践。力行早已沉淀为整个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全体中国人民的精神标识。它发端于中华民族的先人们开疆拓土的艰辛创业中,它凝结在中华儿女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铸就的伟大精神中,它展现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对民族危机救亡图存的艰难探索中,它发展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寻求民族自立自强的伟大事业中。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反复强调力行、实干的重要性和关键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在这个关键当口,全国人民勤力同心、坚毅前行,必将开创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伟业。(摘编自董冰《力行近乎仁》原载于《光明日报》2021年5月25日)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儒家之“力行”,指努力实行,竭尽全力去做事,这是儒者修身的重要功夫。B.“中庸”是儒家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主张不偏不倚,凡事不求突破,力求稳妥。C.因为“行之惟艰”,“力行”才更能凸显力行者的崇高的道德品质和人生境界。D.力行根植在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中,已成为我们整个民族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标识。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引用《中庸》中的相关内容,论述了力行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B.文章从中国传统思想、德与行关系两方面,论述了力行成为君子仁德的原因。C.文章通过分析事功学说、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等,论述了力行思想的发展。D.文章按历史发展的顺序论述了力行思想的萌芽、发展、现实意义及其成就。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儒家倡导的“力行”是修身之道,而对共产党人来说,力行就是为群众办实事。B.孔子认为拥有力行之仁、好学之智与知耻之勇就可以实现儒家治人治天下的目的。C.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摒弃了陈亮“讲实学”“知先行后”的错误,极具进步意义。D.“力行”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坚持力行、凝心聚力,必将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海运是古代东亚中国、日本、朝鲜和琉球等国家和地区之间往来的主要方式。明清东南沿海,特别是以江浙为中心的江南,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各种势力角逐的舞台。15—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及后起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和英国东印度公司等,把中国的商品销往世界各地,带到世界性贸易环流中。16世纪下半叶由菲律宾输入美洲的中国丝绸、棉布、夏布等,因价廉物美,十分畅销。国际市场的巨额需求刺激了江南市镇早期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江南的丝绸、棉纺织品,无论是在中日贸易,还是在南洋—太平洋—美洲的贸易之路上,甚至在中俄贸易之间,都占有重要地位。如湖州所产丝绸,因其工艺精良而畅销全世界,被称为“湖丝”或“辑里丝”。松江府及周边市镇生产的棉布是仅次于丝绸的出口品,在西方风靡一时。江南市镇早期工业化也促使优质生丝、丝绸、棉布畅销海内外,使人们看到了江南初露端倪的“外向型”经济。江南的生丝、丝绸、棉布等通过全球化贸易流向世界各地,在这样的贸易结构中,海外各国一直处于逆差地位,通过丝银环流,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在与亚洲互动和世界接轨的这场经济贸易环流中,江南出产的纺织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明清江南经济的长足发展,也为开埠以后江南经济的结构性转变打下了基础。江南是明清时期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学派林立、人才辈出的人文荟萃之地。明末浙江余姚思想家朱之瑜“学问淹博”,“善能熔铸经史”,抗清失败后他流亡日本,其学问和德行受到日本朝野人士的尊重。朱之瑜提倡“学贵有用”,其思想对日本综合国学和神道、倡导尊王和大义名分的水户学影响很大,他还把江南先进的农业、医药、建筑、工艺技术带到日本,并参与设计建造日本的学宫、孔庙、圣堂、后乐园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明清江南还是西学东渐的重要据点。明末清初的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等,晚清的王韬父子、李善兰、蒋剑人等,都积极与西方学者互动。如利玛窦(MatteoRicci)和徐光启合译了《几何原本》前6卷,与李之藻合作完成的《坤舆万国全图》,是现存首幅由中欧学者合作绘制的汉文世界地图,该图熔铸中西知识系统,对中国及其周边地区的地理知识表达准确丰富,属于当时最高水平的世界地图。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江南,不仅是异域知识信息和外来学术传入的桥头堡,也是中国文化向朝鲜半岛及日本输出的中转站。明末江南刊刻了大量汉文西学书籍,其中最突出者即李之藻。他将西方传教士编译的《天主实义》《辨学遗牍》等19种汉文西学书籍进行刊刻。晚清江南更是东亚知识环流中的重要中转站,上海墨海书馆和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刊刻的《地理全志》《大英国志》等,亦多有和刻本问世。这种互动还充分体现在绘画艺术中,明末西画东渐,海西派画法从宫廷传至江南,影响深入民间,采用透视法的桃花坞“姑苏版”年画即为典型。桃花坞年产年画数万张,远销日本、东南亚。这些活动在亚洲乃至世界环流大势的推动下,迎合了历史的潮流。(摘编自邹振环《明清江南史研究的全球史意义》)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海运在古代东亚中国、日本、朝鲜和琉球等国家和地区之间往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B.在大航海时代的世界性贸易中,中国的丝绸、棉布、夏布等商品赢得了外国人的喜爱。C.国际市场的巨额贸易需求促进了明清时江南地区市镇早期工业化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D.明清时的江南地区人才辈出,相比其他各国而言,这些人的思想对日本的影响最大。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用“桥头堡”喻指江南在异域知识信息和外来学术传人中的作用,论证形象生动。B.文章主体从经济发展、文化人才和成就影响等方面论述了明清时江南地区的特殊地位。C.利玛窦分别和徐光启、李之藻合作之例,论证了明清时的江南是西学东渐的重要据点。D.文章论证中国与世界文化互动时,主要是从世界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来进行论证的。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明清时江南的丝绸、棉纺织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才能到达世界各地,因价廉物美畅销全球。B.开埠以后江南经济的结构性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明清时江南地区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C.明末浙江余姚思想家朱之瑜品行与学问都很高,他在中日文化交流中身体力行,作用巨大。D.《坤舆万国全图》体现了中外文化融合的成果,是唯一的一幅由中欧学者合作完成的地图。专题08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导航目录TOC\o"1-3"\h\u常考点01信息筛选类 1常考点02概括分析类 5常考点03论点、论据、论证类 9拓展常考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12常考点归纳常考点01信息筛选类【典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素来为国人所津津乐道。然而一到谈及传统建筑,多数人不是一脸茫然,便是心怀遗憾。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本就不多,往往还被岁月剥去了光彩,有几分“土里土气”,相形之下,欧洲古建筑遍地开花,如风光片里古堡的坚固伟岸、教堂的华丽炫酷,让人如何与之一较高下?此言差矣。以中西古建筑最显著的对比,即材料上的土木和砖石为例。乍看之下,木质建筑简朴,易朽,扁平,似乎很难与巍峨高耸的石头教堂一争高下。有人把这归咎于古人的技术不行,或材料短缺。但事实上,中华大地并不缺石材,古代冶金技术的世界领先,石料开采加工的器具也更先进。同时,老祖宗们并非完全不用石料修筑,譬如陵墓,在他们看来,才是该用石头堆砌的。而从秦汉陵墓的空间布局、工程结构之精妙来看,早在那个时代,我们的砖石建筑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因此,对于砖石建筑,古人“非不能也,乃不为也”。就像中国传统绘画对散点透视情有独钟一个样,形式和质料上的偏好,其实是一种文化选择。追根溯源,审美偏好的出发点,还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处方式。欧洲建筑多以石砌,呈竖向耸立之势,以求“飞升天国”的不朽。而中国建筑的外部形态,基本是横平舒展,寄寓着华夏先民对土地的依恋。在中国古人心中,石头冰冷坚硬,缺乏生气,太过疏离自然,至于寻常起居,则一定要置身于“生生之气”的土木之中,以求“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中西建筑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法国作家雨果就曾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一切艺术门类都须为建筑服务,绘画之,雕刻之,咏叹之,摹写之,以图将其打造为“高大上”的永恒纪念碑。而古老的东方中国就不这么看了:文字才是千古之承载,不朽之盛事。相比于文字上的“理想主义”,中国人在对待建筑上体现出了充分的“实用主义”态度。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曾说过:“君子不器。”重道轻器,由是成为中国人精神上的一抹浓重的底色。在传统文化里,精神远比物质更受尊崇。国人向来不求物质之长存,即便建筑,也和世间万物一样都有新陈代谢、自然生灭。儒家倡导“卑宫室”,往往把“大兴土木”等同于“劳民伤财”,更抑制了对建筑规模的奢华追求。纵观世界历史,宗教信仰对于建筑技术的进步、人力物力的投入都至关重要。一座哥特式大教堂的建造往往耗时百年,这样的不计人力物力的投入,只能是为神而非人服务的。中国则不然,“敬鬼神而远之”。老百姓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土木之事也以现世为重。连佛教传入中国后,也变得越来越世俗化:寺庙布局从以佛塔为中心渐渐演变为以殿堂为重,似乎暗示着人们更倾向于在现实营造佛国净土;中国的重楼式佛塔,在全世界更是独一无二,比之只能仰望敬畏的高塔,逐层登临更显亲近;到后来竟至“此心即佛”,已无需以建筑或其他物质的渲染来吸引信徒了。由此观之,中国古建筑的貌不惊人其来有自,完全不必妄自菲薄。传统文化真正的精髓,不正在于精神的包容与意境的博大吗?(节选自周飞亚《建筑的“中国脸”与“中国心”》,2016年11月8日《人民日报》)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与诗书礼乐、钟鼎彝器相比,中国传统建筑显得黯然失色,土里土气,令人遗憾。B.中国古人对建筑采用的是“实用主义”态度,重视建筑的实用价值而轻观赏价值。C.中国古建筑少用砖石而多用土木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D.西方古建筑是为神服务的,故高大耸立:中国古建筑是为人服务的,故横平舒展。【答案】C【分析】A.“中国传统建筑显得黯然失色,土里土气”错误。原文第一段指的是“保存下来的古建筑”。B.“轻观赏价值”错误,这一说法于文无据。文章第五段只是说中国古人重视建筑实用价值,并没有说“轻观赏价值”。D.“故”强加因果,由文中可知,“为神服务”“高大耸立”都是西方古建筑的特点,“为人服务”“横平舒展”都是中国古建筑的特点,没有因果关系;且“西方古建筑”扩大范围,原文为“一座哥特式大教堂”。故选C。【技巧点拨】“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常见设错方式1.说法太过绝对。与文本内容相比,题目选项的说法太过绝对,如使用“只要……就……”的句式、使用“就能够”“没有必要”“无须”等词语,造成选项表述的意思与文本内容有偏差。2.强加各种关系。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从复句关系来看有并列、因果、条件、递进等;但一个语段(句群)中的每个语句之间未必都有这种复句关系,也可能只是解说、诠释等。而选项故意把原文中的两个无关联的句子加上复句关系,造成强加关系的错误。3.偷换概念。命题者在阐述某个概念或相关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或将两个概念的内涵进行改变、调换或混淆,以此来迷惑考生。因此考生在阅读选项时,要注意比对原文,看选项的陈述对象与原文句子的陈述对象是否一致。4.以偏概全。选项往往会把局部的内容当成全部的内容、把次要方面当成主要方面、把事物或概念的一个角度当成所有角度、用个别代替一般等,使考生判断错误。5.遗漏限制性成分。一个语句的定语、状语等是对主语、宾语或者谓语起修饰限制作用的,一个短语中的修饰限制语是对中心词进行限制的,转述一句话时如果忽视了表示范围、频率、程度等修饰限制语就会造成语句意思的变化。【变式演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普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其实这个对称的说法并不很清楚。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秩序可以不必靠什么力量就可以维持。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乡土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一一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其祖其父的经验。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一年一度,周而复始。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尧舜”。像这一类的传统,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礼”字本是从豊从示。豊是一种祭器,示是指一种仪式。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确,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摘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之八:礼治秩序》,有删改)下列有关认识和观点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A.通常认为我们是人治的社会,以此有别于西洋法治的社会,其实这是一个“无法”的社会。B.礼和法律都是一种行为规范,不同的是:礼靠传统来维持;法靠国家权力来推行,且法可用来维持社会秩序。C.礼治社会的秩序不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自动形成的,而是由人们主动遵循礼而形成的,有社会的成规在。D.乡土社会的秩序是可以由礼来维持的,因为只有乡土社会能够满足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这一个前提。【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辨析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A.“其实这是一个‘无法’的社会”以偏概全,作者指明乡土社会是“无法”的社会、礼治的社会。B.“礼和法律都是一种行为规范,不同的是:礼靠传统来维持;法靠国家权力来推行,且法可用来维持社会秩序”认识片面,礼和法都可用来维持社会秩序。这是它们的相同点而不是不同点。D.“乡土社会的秩序是可以由礼来维持的,因为只有乡土社会能够满足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这一个前提”说法绝对,结合原文倒数第二段“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礼在现代社会没有效力”可知“乡土社会的秩序是可以由礼来维持的”“只有……”表述绝对,文中只是说有“可能”。故选C。常考点02概括分析类【典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中国古典作品中,叙事工夫基本屈从于底本的故事工夫,小说叙事结构大体摹仿故事的发展脉络来安排。作品前后表现为互相依赖的因果关系,某种缘由惹起一种后果,这种后果又成为缘由,惹起另一后果,这样发展下去,直至最后的结果出现,即便为了显示技巧,从最终的后果向前追溯,亦可发现一条清晰的因果链条,在真实难成因果链时只好牵强地以“无巧不成书”作为连接语。这种因果关系简单化、程式化处理,确定故事世界为一维的线性模式的叙说,反映的是较为单纯的人类社会生活,是人类一种摹仿艺术思想的表现,当然也曾产生过一些杰出的作品。传统小说以事情的先后显示生活的因果关系,以为是对生活的逼真反映,然而,在一定范畴内,确实不能不说是一种错觉。由于生活是立体的、多维的,而且社会越发展,生活就越复杂,各种联系要素就越多。再说,根据故事底本的自然工夫去叙事免不了要约束作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减弱文学的艺术性。小说是创造,“创造本身就是虚拟,就是置于理想之上的格式或模式,就是神圣的介入和干涉。”作家这种“神圣的介入和干涉”,就是充分表现作家的自动性和个性特征,充分发挥作家艺术想象的能力,去能动地建构绝对独立的叙事工夫。作家重组的工夫,不再是线性的一维的工夫模式,而是立体的多维的工夫模式。鲁迅小说的叙说就是这样的工夫模式。它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工夫模式,随之而起的是在强调心思感觉的工夫模式中塑造一个立体的多维世界,为我们剖析出潜藏在表面线性因果关联下很难看到的复杂的历史的社会的各种要素。如《孔乙己》以人物的追想共时态地展开孔乙己的故事,揭示出孔乙己的悲剧不只在于封建科举制度的摧残,更让人难以放心的是弥漫在孔乙己周围的残酷快活的笑声,叙说者冷漠的叙说语调,众人以及小孩对他的嘲弄,以及他个人尊严的丧失。《祝福》叙说的是祥林嫂的故事,故事本身是纵向连贯发展的,但作者却人为地把它截成几个片断叙说,曲折的故事消解在“我”的回忆、联想及世人漫不经心的闲谈中。作品共时态地展现出形成祥林嫂悲剧命运不是某种命运观念,不是因果报应,而是她生活在一个特殊的环境里:厌弃她的四叔四婶、鄙薄腻烦她的镇里人、诡秘的柳妈、骗人的庙祝等,这多种要素纠结在一起,构成了一种巨大的复合力量,正是这种力量吞噬了祥林嫂。总而言之,变形而立体多维的工夫模式,给作家重新审视内部世界人物举动、人物命运及事情、开掘它的内在意义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鲁迅小说所以让人在感到一篇有一篇的“新方式”的同时,给人一种振聋发聩的启迪力量,就在于他创造的小说叙事功夫模式使他的小说对理想世界有了更深化的探求、更深入的揭示。(摘编自《鲁迅小说的叙事工夫模式》)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鲁迅小说的叙说采用变形而立体多维的工夫模式,因此他能剖析出潜藏在表面线性因果关联下很难看到的复杂的历史的社会的各种要素。B.鲁迅小说的叙说强调心思感觉的工夫模式,因此他在其《孔乙己》中采用了以人物追想的方式共时态地展开孔乙己的故事。C.鲁迅在其《祝福》中打破故事本有的因果关系,把故事消解在“我”的回忆、联想及世人漫不经心的闲谈中,更能表现祥林嫂的悲剧是社会悲剧。D.鲁迅创造的小说叙事功夫模式使他的小说一篇有一篇的“新方式”,这些“新方式”能够给人一种振聋发聩的启迪力量。【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提取信息分析判断作者观点的能力。D.“这些‘新方式’能够给人一种振聋发聩的启迪力量”错误。原文结尾信息是“鲁迅小说所以让人在感到一篇有一篇的‘新方式’的同时,给人一种振聋发聩的启迪力量,就在于他创造的小说叙事功夫模式使他的小说对理想世界有了更深化的探求、更深入的揭示”,可见选项中给人振聋发聩启迪力量的是“这种新方式”,而文中有一个关键词“同时”,说明给人振聋发聩启迪力量的并非“这种新方式”而是与之相并列的“就在于”后的信息,即“对理想世界更深化的探求、更深入的揭示”,选项张冠李戴。故选D。【技巧点拨】准确判断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1.把握文本思想内涵。文本的思想内涵体现在文本论证的观点和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上,把握文本的思想内涵,可以从段落入手,根据各段落论证的观点来确定。2.分析作者观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除了体现在具体的论点上,也体现在论据上,所以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可以从论据入手,根据论据体现的意思来确定作者的思想等。3.合理推断思想观点。能够体现文本思想内涵的作者观点态度是明确的,但依照文本内容进行适当延展的思想观点,就需要考生对文本中体现的观点态度进行推断后得出,这就要注重整体把握文本内容,从是否绝对化、是否符合文本的整体思想等角度进行分析。四步解答合理推断题1.立足全局,整体解读。虽然一些推断题中的观点无法直接从原文找到,但是只要依据文本,在整体解读的解读上认真分析,还是能够找到正确答案的。2.分析材料,把握观点。论述类文本选用的材料包括事实材料和征引的文献资料等。分析这些材料,正确理解其本身的意思和其在文中的作用,便成了推断作者观点的重要手段。3.梳理信息,准确判断。梳理有关信息,如有些内容是文本有的,有些内容是文本没有的,属于命题者强加的;有些内容是作者的观点,有些内容是别人的观点。4.识别陷阱,辨清关系。注意各种逻辑关系方面的陷阱,如部分与整体、已然与未然、原因与结果、前期与后期等,全面整合,从而做出准确合理的判断。对一些考生来说,论述类文本第1题和第3题好像区别不大,其实这两道题考查的重点不一样,相应的答题方式也有本质的区别。1.考查内容的区别:第1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考查考生对文中概念、句子的理解以及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第3题考查考生概括文章内容和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2.答题方式上的区别:第1题侧重对概念和句子的考查,对读时重点应该放在句子上。第3题侧重对文意的考查,选项对应的是文章某一部分的内容,甚至考查运用文中的观点解决文外的问题。【变式演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美的创造、传播和继承,总是应和着本民族、本时代的情感需要。毋庸置疑,千百年来,中国花鸟画一直在民族文化所赋予它的原动力的推动下发展着,在题材之外不断深化其原有的精神内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花鸟画一方面不断充实自身适应新时代的审美要求,另一方面又在潜移默化地塑造和陶养人们的审关情趣。花鸟画的民族文化原动力,是以花鸟拟人、表情的寓意性。《芥子园画谱》有载:“古诗人比兴,多取鸟兽草木。而草虫之微细,亦加寓意焉。”花鸟画在演变和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中华文明的进程,通过主观的诗性和文学性审美方式抒情达意、托物言志,形象性地展现着中国人的宇宙观和自然观。我们的先民曾将自然中的花鸟变幻为图腾,表达对大自然的原始崇拜。原始社会,人们常把某种动场、植物或非生物等,视为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图腾实际是一种被人格化的崇拜对象。人们相信它们有一种超自然力,会保护自己,并且还可以获得它们的力量和技能,让族群不断繁衍壮大。虽然图腾信仰在历史发展中逐渐模糊,但并未完全销声匿迹,它逐渐演化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让生活充满文化寓意。这种文化寓意也影响着花鸟画的发展,甚至呈现为某种圭臬,不断被程式化和重复表现。如花鸟画中常见的石榴、葫芦、蝙蝠等,是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具有“多子多福”“福禄”等吉祥寓意。作为一种寄情于天地万物的艺术,花鸟画更是体现比德思想和“赋比兴”手法的广阔天地。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是中国花鸟文化的精髓。画家通过隐喻、象征、通借、谐音等艺术手法寄托生活中聚积的情感和美好愿望,并假以笔墨的独特性,达到自然载体、个性笔墨、意境意趣的统一。花鸟画不只是在客观地表现对象形态,通过情感寄托,它既能引起大众共鸣,也能给予观者某种联想空间。如《宣和画谱》所描述:“花之于牡丹芍药,禽之于鸾凤孔翠,必使之富贵。而松竹梅菊,鸥鹭雁鹜,必见之幽闲。至于鹤之轩吊,鹰隼之击搏,杨柳梧桐之扶疏风流,乔松古柏之岁寒磊落,展张于图绘,有以兴起人之意者,率能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若登临览物之有得也。”不难看出,花鸟画中的题材除了祝福寓意外,也在抒发中国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操守,满足着每个时期寻常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正是中国花鸟画熠熠生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之所在。从某种角度而言,花鸟画也是自然生态美学的产物。作者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自然本身的生生之道为审美原动力,以“写生”这种独特的体察手法,从生态审美的精神视阈体现对人与自然的亲和性和同一性的重视,倡导生命与生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彰显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文化主张和精神世界。(摘编自马新林《清气满乾坤—花鸟画的中国精神》)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生产力不太发达的古代,人们坚信有一种超自然力会保护自己,并能获得它们的力量和技能,这是图腾产生的心理原因。B.民俗文化由图腾信仰逐渐演化而来,图腾信仰让生活充满文化寓意,这种文化寓意呈现为某种圭臬,不断被程式化和重复表现。C.花鸟画中常见的石榴、葫芦、蝙蝠等,具有“多子多福”“福禄”等吉祥寓意,这是图腾信仰演变而来的文化寓意。D.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是中国花鸟文化的精髓,体现中国花鸟画光辉灿烂的艺术魅力,这两者是共融相通的。【答案】B【分析】B.“民俗文化由图腾信仰逐渐演化而来”错,原文是“图腾信仰……逐渐演化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可见,图腾信仰只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并不是民俗文化全由图腾信仰演化而来;另外,“这种文化寓意呈现为某种圭臬”错,原文是“这种文化寓意也影响着花鸟画的发展,甚至呈现为某种圭臬”,可见,原文说的是这种文化“甚至”呈现为某种圭臬。故选B。常考点03论点、论据、论证类【典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一位澳洲学者叫约翰·巴恩斯的,出了一本《一派谎言》(APackofLies)的书,书名就让人耳目一新。不过,书名下还有一个副标题,比较学术化——关于说谎的社会学。②巴恩斯指出,说谎在社会学上而言,实际上是社会制度的建构与维持所必需的。首先,没有谎言的存在,就没有“真话”的概念,真实是在与虚假的对比中产生的。在社会学家看来,说实话有着实用的原因,即维持社会的正常交往。同样,撒谎也有着类似的实用意义。例如,精神病学上认为,儿童第一次撒谎是“迈向独立自主的关键一步”,从不说谎反倒意味着没有想象力。其次,说谎在人类历史中源远流长,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演化的产物,而且兼含文化演化与生物性演化的影响。不止是人,动植物上也常见欺敌或诱猎的特征,作为其求生存繁衍的手段。而在人类身上,撒谎也作为一种维持内心平衡的策略存在。再次,从撒谎的动机和目的而言,谎言并不一定是恶意欺骗。为了顾及听者的感受,言者可能撒个“善意的谎言”;为了激励自己,我们会用谎言“自我催眠”。③说谎是种社会现象,那么如何察觉谎言也是非常重要的种社会能力。在巴恩斯看来,说谎是成长的一部分,察觉谎言的能力也是伴随着社会化的过程而发展的。成功地说谎,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语言本身潜能的开发,这主要是种后天习得的能力;但拥有成功说谎的能力并不表明具有识别谎言的能力,后者同样需要学习,即需要对日常语言的暧昧性具有敏锐的感应。不过,正因为语言具备怪异、特殊与暧昧的性质,才使作为叙述传统的“小说”成为可能。看过《西游记》的人不会天真地认为当年玄奘是在一只猴子的保护下去西天取经的吧?小说虽然充斥不实陈述,但却刻意不想成为谎言。尽管有人要一厢情愿地在不实陈述和真实之间进行联系,但小说毕竟不同于说谎。由此扩展开去,我们会发现,以道德语汇审视说谎,和以社会学的语汇评价说谎,是完全不一样的。道德上对说谎的谴责,相比于社会学上对说谎意义的解释,目标有别,后者是要对社会如何运作有更好的了解。在社会学家看来,诚实固然是人际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但现代文明的一些制度正是在信任缺失之下繁荣茂盛的。例如,合同法律制度,正是拜社会缺乏信赖所赐。从这种意义上说,我很赞成巴恩斯“谎言是一种福祸参半之恩赐”的断语。④那么,我们非得说谎吗?我们能根除谎言吗?这就要看谎言伴随我们有多久。有人或许会认为,历史上曾经存在没有谎言的时代,甚至认为谎言是因商品经济带来的副产品。事实上,说谎在原始的农耕社会就已经存在了,甚至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老祖先猿人甚至更早。巴恩斯在全书最后非常简洁地指出:“我们全部会说谎。”学会在适当场合说适当的谎,懂得何时该拆穿谎言、何时该装糊涂,拿捏说谎的分寸,或许还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呢。但需要强调的是,谎言的存在有弊有利,依赖人们怎么适度分配,以及在社会制度层面上对它进行必要的约束。例如,在科学的领域,我们应当强调真实的调查和研究:社会生活中恶意伤害他人的谎言应当受到惩罚;政府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欺骗民众是绝对不能容忍的。⑤在我们这个时代,有些人缺少的是一双辨别真假的慧眼,但有些人,缺少的或许是戳穿谎言的勇气。面对欺骗和谎言,特别是假公权力而行之的丑闻,我们是愿意做《皇帝的新衣》中那个说真话的小孩,还是一团和气的旁观者?谎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谎言盛行,反而被认为是真理。(摘编自吴丹红《说谎的社会学》)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作者从巴恩斯的著作《一派谎言》引出“说谎的社会学”这一论述话题,开篇点题。B.②③两段结合著作者的观点,以辩证分析的方法分析说谎在社会学领域的意义和作用。C.第④段紧承②③段著作者的观点,从社会学角度分析我们对于说谎所应该持有的态度。D.末段结合当前时代存在的诚信缺失现象,明确坚持真理的重要性,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末段结合当前时代存在的诚信缺失现象”理解有误,末段并不是结合当前时代“存在的诚信缺失现象”,而是结合当前时代缺乏“慧眼”或“勇气”的现实,且此段也并没“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故选D。【技巧点拨】关于“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常见设错方式1.对论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概述错误。选项往往将文本中的分论点概述为中心论点或将文本的心论点当作分论点来概述。2.论点与论据的对应关系错误。论点出现的位置可能在论据前,也可能在论据后。命题人在命题时,选项中经常会出现“引用……论证了……的观点”“从……等方面论证了……的叙述方式”,考生在解题时,要找准论据所对应的论点。3.论证方法分析错误。选项中常见的表示论证方法的词语有对比、引用等,考生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判断选项所提及的论证方法是否正确。4.论证结构分析错误。常见错误方式有:①添加或减少某一论证环节;②混淆并列式论证与递进式论证;③错置论证前提,选项中有两个或多个并列论述的内容时,往往将某一论述内容强制设置为分析其他内容的前提。【变式演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中国的近代史开启之际,老大帝国愚昧颟预,执迷于“夷夏之辨”,以“天朝上国”自居,在西方先进的器物、制度和思想文化面前仍然自以为是,造成了“天朝的崩溃”。这种因过度文化自信导致的“华夏中心主义”大大地阻碍了中国向先进的西方学习,造成了落后挨打的屈辱的百年近代史。然而,这种历史叙述没有看到“夷夏之辨”在近代史上一度也为中国向西方学习提供了一定的思想资源。夷夏之辨,是传统中国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之一。它将天下划为“华夏”诸邦与“夷”“戎”“蛮”“狄”等部落。它产生之初,便有依文化与血统作区分的两重含义在内。但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不再以血缘的亲疏而以文明程度的差异作为区别华夷的标准,而且逐渐被广为接受。在历史上,中国长期以来在东亚处于文化、政治、经济领先的地位。久而久之便使得人们习惯性地将中国与“先进文化”画上等号。然而,当清王朝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而丧权辱国,遭遇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时,中国是否仍是文化最为先进的国家,就成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此问题面前,如果仍然不假思索地将大清即是华夏作为无须怀疑的前提,那么大清便还是文化先进之国,因此就没有必要向西方的“蛮夷”学习。即便要学习,最多也是学习器物上一些优点,即“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换言之,华夷观在此时对中国走向现代化就起到了相当大的阻碍作用。但与此同时,也有一批有识之士慢慢注意到西方列强不仅有极为发达的物质文明,在精神文明上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因而大清是否在文化上也领先于西方列强便值得怀疑,中国首位驻外使节郭嵩焘在深入了解西方社会之后,便感慨道:“三代以前,独中国有教化耳……自汉以来,中国教化日益微灭;而政教风俗,欧洲各国乃独擅其胜,其视中国亦犹三代盛时之视夷狄也。”在他看来,中国已经沦为“夷狄”,而西方列强因为文化昌盛,俨然已有“华夏”气象。维新派的代表谭嗣同、梁启超则将民主、共和制度视为辨认夷夏的重要标准,在他们看来,在与西方世界的较量中,中国早已落后而成为夷狄了。因此在这些“睁眼看世界”者看来,以地域定夷夏是不符合“夷夏之辨”的本义的:夷夏是可以转换的;西方的政教风俗,伦常礼义并不逊于中国,甚至胜于中国;西方俨然已是“华夏”而中国沦为“夷狄”了。而“夷狄”必须向华夏学习,亦即大清必须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