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为解决学生对老年护理学课程的认知偏差、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提升课程“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等问题,教学团队基于“智能+”老年护理虚拟教研室,开展以“注重理论、凸显实践;强化服务、体现素质”为特色的教学实践,即以生命教育为切入点,通过剖析课程大纲中的知识点,提炼老年护理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以“两个课堂”的形式开展以社会实践教学为载体的劳动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关键词]
劳动教育;老年护理学;社会实践课程;虚拟教研室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劳动教育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时代要求,是新时期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劳动教育以提升劳动素养为主要关注点,以劳动思想教育、技能培育与实践锻炼为主要形态[2]。为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促进高等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卫生保健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结合护理专业办学定位,我校于2002年在护理本科生教育体系中开设老年护理学课程,为进一步深化高校教育改革、提升职业素养、解决传统教学所面临的问题,自2020年起,教学团队开始探索实施以社会实践为依托的劳动教育,经过两年实践,取得初步成效。一、课程建设与实践方案的建设(一)课程简介老年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课、必修课,授课对象为护理学专业大三学生,授课学期为第六学期。老年护理学是重点研究老年人健康问题和健康需求、对老年人实施整体护理的重要护理课程,通过“以老年人健康为中心”的理念,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生活照料、整体护理、人文关怀的精神慰藉,以帮助老年人安享晚年,提高生活质量。(二)老年护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传统教学为24学时(其中理论20学时,实训4学时),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呈现出“未富先老”的特点,“家庭赡养功能下降、社会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突出”等社会问题,以及国家提出“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成功老龄化”的战略目标均预示着老年护理学课程的重要性。同时,该课程为考查课,学生未能重视课程学习;单调的理论知识、单一的教学方式以及“填鸭式”的教学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缺乏实践的机会,理论与实践脱节,对老年人以及老年护理工作存在认知偏差,缺乏专业认同感。(三)总体思路针对这样的学情状态和问题,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构建“智能+”老年护理虚拟教研室,采用多种方式开展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打造教育学术共同体,以“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形式,推进社会实践课程化,即在原有教学学时和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10学时的社会实践教学,实施“两个课堂”形式的教学创新改革,即“以学生为中心、线上线下混合、德育元素与多种教学手段相融合”的课堂教学和“以提高学生临床护理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为目标”的社会实践教学,体现“实践与课程并举、实践与学习并重、能力与知识并联”的特色。二、课程构建与实施(一)组建教学团队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构建“智能+”老年护理虚拟教研室,采用多种方式开展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打造教育学术共同体,以“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形式,推进社会实践课程化,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同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辐射带动教研室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保障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教学团队现有教师9人,其中专职教师7人,临床实践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授课教师均为“双师型”教师;博士2人,硕士5人,本科2人;教授2人,副教授1人,主任护师1人,副主任护师1人,讲师1人,实验师1人,助教1人,助理实验师1人。在教学名师的带领下,围绕老年护理社会实践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多维度开展“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教研活动,如云端集体备课、名师课堂、教学研修、读书分享交流,专职教师与临床实践教师之间学习借鉴、互助协作、共享交流、共克教研难题,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升教学学术水平。通过定期集体备课、参加学术会议、临床进修,不断丰富授课教师的理论知识与临床经验,并在课程中引入学术研究和科技发展前沿成果,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实用性和前沿性。(二)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契合的劳动教育目标结合“培养具备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一定的临床护理实践与临床护理决策能力的应用型护理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OBE)理念,教学团队构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描述并列举老年健康评估方法、老年常见健康问题及疾病的护理;熟悉老年人的健康保健与养老照顾和老年人的临终护理。技能目标:能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评估工具对老年人进行综合评估,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生活照料,为老年人实施常用护理技术,独立分析、解决老年人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情感目标: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换位思考理解老年人,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职业情感,增强对老年护理工作的认同感。(三)建立“两个课堂”互动互补相融合的劳动教育课程1.“德育元素与多种教学手段相融合”的课堂教学第一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以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授为主,重在吸收、消化学理学识,培育意识和观念。教学团队本着“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原则”积极探索第一课堂的教学实践改革。教学团队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特点,深入挖掘老年护理课程中所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采用叙事教学法、案例植入教学、启发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手段将劳动教育元素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增强专业认同感。2.以社会实践为依托的劳动教育实践本课程增加10学时的社会实践课程,且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紧密结合,推进社会实践课程化。教学团队通过开展“以实践为主导”的第二课堂,重在知识应用、能力培育和素质提升,提高学生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根据老年护理学课程内容设置社会实践教学主题,以“实践内容系统化、实践地点社会化、小组制分批课外实践”的形式,利用非课程时间(如周末、节假日等)到社区、养老机构、老年综合医院等场所开展社会实践。实践前,为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社会实践的质量,在各实践基地组织培训带教教师,共同基于各实践基地中老年人的特点探讨实践的内容和实践计划。实践活动分为必选项目和自选项目两种,必选项目即学生利用第一课堂所学知识及老年人用药评估工具为家中老年人实施用药安全评估,详细了解家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发现用药安全的风险点,并撰写用药评估报告,加深学生对家中老年人健康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弘扬传统“孝道”。自选项目为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三类社会实践主题中选择其一,并按照社会实践计划安排,在带队教师的指导下,以5~6人小组的形式到指定实践地点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三类社会实践主题为:(1)在养老机构为老年人实施日常生活护理、健康教育、老年综合评估等实践活动。(2)在社区进行老年常见疾病的健康宣教与科普、老年综合评估、与老年人访谈等实践。(3)在老年综合医院进行导诊、老年综合评估、老年认知功能训练、回忆疗法的实践等。学生完成社会实践活动一周后,提交社会实践反思报告,内容包括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实践目的、实践活动的实施、对实践活动的反思与评价等,并以小组的形式制作PPT或思维导图进行汇报。(四)创新“三融合”课程考核与评价为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特点,构建了多元考核评价方式(见图1),平时成绩占比40%,期末占比60%。平时成绩分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线上由平时作业、签到、音视频观看情况、章节测验和访问数构成,占总成绩20%,线下成绩占总成绩20%,包括实训考核和社会实践考核。社会实践考核分为社会实践表现成绩和社会实践反思报告两部分,其中临床基地带教教师依据学生实践期间的表现,通过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全过程评价综合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考核成绩纳入毕业考核总成绩。期末考核为病例分析和作业两部分内容,其中作业是为家中老年人实施安全用药评估所撰写评估报告。三、课程建设成效(一)加深学生对老年人的了解,培养学生爱老、助老的意识225名学生参与老年护理学社会实践课程改革实践,提交老年人安全用药评估报告和反思报告各223份(2人因应征入伍而休学),社会实践小组汇报45组,社会实践考核成绩为(93.10±1.89)分。通过对学生反思报告进行主题分析,共提取出三个主题:(1)更深入地理解衰老所带来的不便。(2)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3)实践过程中的情感感知。(二)厚植职业情怀,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夯实一流课程本课程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特点,以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护理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为指引[3],深入挖掘老年护理课程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的每一环节;结合教师科研方向和临床经验,通过病例和科研数据、国家政策、临床实践指南等形式,提升课程的创新性和高阶性。在课程思政导向下,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4],在社会实践中,以小分队形式定期带领学生到医院、养老院、居民社区等不同机构进行志愿服务活动,提高护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与爱心服务社会的实践行动力,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甘于奉献的人文情怀[5],在实践过程中,注重将所学的老年护理相关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老年人,减少对老年人的消极态度。教学团队对两年来的教育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于2022年获批辽宁省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三)创新“四个融合”教学模式,推进社会实践课程化医学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相辅相成,专业教育是推进医学生劳动教育的内在要求,两者具有教育目标一致性[6]。本课程以老年护理课程为支撑,将社会实践课程化,注重课程与专业发展相融合、课程与社会需求相融合、课程与社会服务相融合。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德育+专业知识”“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讲授+实操”等手段开展教学,将课程讲授、校内实训、校外实践有效地联系起来,推进社会实践课程化。第一课堂以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授为主,重在吸收、消化学理学识,培育意识和观念。第二课堂重在知识应用、能力培育和素质提升,重在应用、实践学理知识,是以实践为主导的教育活动[7]。高校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不仅是劳动知识的理论传授,还是劳动意识、劳动价值观在实践中的落地,劳动技能在现实生活中的培养和锻炼,最终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劳动思想与品格的内化[8-10]。(四)推进社会实践基地,校企共同开展劳动教育《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服务社会功能,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和劳动实践基地[11]。本课程根据学生必备的临床护理能力及老年专科方向,选定养老机构、社区、老年医院等为实践基地,保证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老年社会实践能力得到全方位的训练。2019年,以沈阳市安宁医院为依托,成功申报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020年开始启用,现有两届学生完成老年护理社会实践学习,在提升学生社会服务能力的同时,将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渗透到劳动教育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五)构建虚拟教研室,打造产、学、研结合的教育学术共同体以实体教研室为基础,以老年专科医院为依托,构建集“产、学、研、培”于一体的老年护理虚拟教研室,充分发挥医学院校服务社会职能,注重科研成果与知识创新,完善高等护理专业老年护理实践教学体系。以实现老年护理教师团队发展为目标,构建共同的信息技术平台,采用线上线下、虚实相结合的形式,以教研主体多元化和资源服务共享化为特征,以共享化拓展教研广度、共享教研成果、突破时空限制;通过校企协同育人,形成优势互补、优势资源共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版四方协议合同3篇
- 旅游服务合同的合规管理
- 旅店租赁合同范本3篇
- 教育顾问试用期劳动合同3篇
- 房屋买卖合同贷款版详解3篇
- 新版意向金协议合同3篇
- 政府机关临时聘用合同3篇
- 断桥铝门窗采购合同书3篇
- 房屋买卖合同终止协议格式3篇
- 教育机构加盟合同模板3篇
- 计算机类复试面试问题汇总(200多道题)
-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含答案解析】
-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1-4章)
-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
- 办公楼物业的年终总结
- 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模拟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 家庭局域网组建课件
- 《结构化学》课件
- 企业食堂投标技术方案
- 采购与供应管理流程培训课程
- 职业暴露习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