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1页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2页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3页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4页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分)关于我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属发达国家 C.地跨南北半球 D.地广人稀2.读图,回答2~4题。C点的海拔是()A.1000m B.2000m C.3000m D.4000m3.读图,回答2~4题。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A.1000m B.2000m C.3000m D.4000m4.读图,回答2~4题。此时,测得B点的气温是14℃,则A点的气温是()A.2℃ B.8℃ C.20℃ D.26℃5.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5~6题。下列各组经线中,两条经线不相对的一组是()A.20°W和160°E B.90°W和90°E C.0°和180° D.30°E和60°E6.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5~6题。下列4组经线圈中,作为东、西半球分界线的是()A.20°W和160°E B.90°W和90°E C.0°和180° D.30°E和60°E7.(2分)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的颜色是()A.黄色 B.绿色 C.蓝色 D.红色8.(2分)下列各类型地图中能够最直观地表示地面某一点上地势起伏的是()A.等高线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 C.平面示意图 D.分层设色地形图9.(2分)在1:300000的地图上,图上3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是()A.10千米 B.100千米 C.9千米 D.900千米10.(2分)面对地图,通常是()A.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C.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D.上南下北,左西右东11.(2分)我国的行政区划基本分为()A.省、市、县 B.省、县、乡 C.省、乡、镇 D.省、自治区、直辖市12.(2分)下列省级行政区以河流作为简称的是()A.湖北省 B.湖南省 C.四川省 D.安徽省13.(2分)我国同时兼临渤海和黄海的省区是()A.冀、苏 B.辽、鲁 C.京、津 D.冀、辽14.(2分)下列国家与我国接壤的是()A.朝鲜 B.韩国 C.日本 D.新加坡15.(2分)我国各民族中,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A.汉族 B.壮族 C.满族 D.回族16.(2分)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A.新疆 B.西藏 C.广西 D.内蒙古17.(2分)泼水节是以下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A.苗族 B.白族 C.壮族 D.傣族18.(2分)中国民族最多、民族风情最浓郁的省级行政区域是()A.内蒙古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云南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2分)分布于我国地形第二阶梯上的最主要两种地形为()A.高原、山地 B.高原、盆地 C.盆地、丘陵 D.平原、丘陵20.(2分)我国水能蕴藏量大的地带一般为()A.阶梯内部 B.两阶梯交界处 C.水资源丰富的地区 D.平原河道上21.(2分)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却是农忙时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A.我国所处纬度高 B.我国跨的纬度大 C.离海洋远近不同 D.地形起伏大22.(2分)在我国的各种地形中,比例最大的是()A.山地 B.平原 C.高原 D.盆地23.(2分)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自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①广东②广西③云南④台湾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24.(2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最主要原因是()A.冬季风 B.纬度位置 C.地形 D.海陆位置25.(2分)我国东北纬度偏高,但种植水稻历史悠久,主要得益于气候的()A.终年降水丰沛的特点 B.夏季短促的特点 C.年温差大的特点 D.雨热同期(暖热的季节降水也多)的特点26.(2分)天气预报说今天将有寒潮到来,你要做的准备是()A.多穿御寒的衣服 B.带好防雨工具 C.戴上头盔防冰雹 D.买好西瓜防中暑27.(2分)2016年春夏以来,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持续暴雨在山区容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A.台风、洪涝 B.火山、地震 C.雾霾、沙尘暴 D.滑坡、泥石流28.(2分)我国河流大部分发源于()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29.(2分)下列河流中,具有“水量丰富,含沙量小、结冰期长”的特征的河流是()A.珠江 B.长江 C.黄河 D.黑龙江30.(2分)我国的河流大多数夏季水量大,其主要原因是()A.受地势的影响 B.山脉分布的影响 C.季风气候的影响 D.社会环境的影响二、综合题(40分)31.(9分)读五带的分布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填出图中五带的名称:ABCDE。(2)A、B两带的分界线的纬度是,D、E分界线的名称是。(3)图中各带中,气候终年炎热的是。A.A带B.B带C.C带D.D带(4)能够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温度带是。A.A带B.B带C.C带D.D带32.(10分)读中国地形图。(1)盆地:12(2)高原:34(3)山脉:56789(4)这说明我国地形特征是。33.(6分)读图回答问题。(1)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并不均衡。其界线大致是黑龙江的市﹣﹣﹣云南省的县。(2)看图我国东部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西部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34.(5分)学会分析: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下图回答:(1)甲、乙两地中一月气温低于0℃的是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地。(2)甲、乙两地中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地。(3)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A.各月降水都很多B.各月降水都很少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D.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4)甲地的气候类型属于右图三种季风气候中的气候。35.(10分)读“长江和黄河图”,回答问题。(1)长江、黄河发源地所在的A地形区是高原。长江、黄河的流向大致为自向流,从河流流向可以看出我国地势总特征是。(2)图中两条河流,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的是。(3)图中B地形区是高原,该地区地表干沟万壑,主要是由于严重的造成的。河流的落差(大或小),水流速度快,形成了丰富的资源。图中C是在长江干流上建成的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分)关于我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属发达国家 C.地跨南北半球 D.地广人稀【分析】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位于北半球;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解答】解: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故A正确;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故B错误;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位于北半球;故C错误;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面积居世界第三位,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概况,理解解答即可。2.读图,回答2~4题。C点的海拔是()A.1000m B.2000m C.3000m D.4000m【分析】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解答】解: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读图可知,C点的海拔是2000米。故选:B。【点评】考查了对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认识,基础知识,比较简单。3.读图,回答2~4题。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A.1000m B.2000m C.3000m D.4000m【分析】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解答】解: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读图可知,B地的海拔是3000米,A地的海拔是10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0米﹣1000米=2000米。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理解海拔与相对高度的概念计算即可。4.读图,回答2~4题。此时,测得B点的气温是14℃,则A点的气温是()A.2℃ B.8℃ C.20℃ D.26℃【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和人类活动等。受地形因素影响,在山区,海拔高气温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解答】解: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计算A点的气温是:14℃+(3000m﹣1000m)÷100×0.6℃=26℃。故选:D。【点评】考查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要结合两地的相对高度分析解答。5.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5~6题。下列各组经线中,两条经线不相对的一组是()A.20°W和160°E B.90°W和90°E C.0°和180° D.30°E和60°E【分析】地球仪上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度数之和是180°,一条是东经,另一条是西经)组成的经线圈都可将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解答】解:相对的两条经线度数和是180°,且东西经度相反,30°E和60°E经线不相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相对经线的特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相对两条经线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解答即可。6.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5~6题。下列4组经线圈中,作为东、西半球分界线的是()A.20°W和160°E B.90°W和90°E C.0°和180° D.30°E和60°E【分析】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经度之和为180°),都组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因为这个经线圈基本上是从海洋通过,避免了以0°和180°经线划界,将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隔在两个半球上。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在把握东西半球划分原则的基础上,牢记半球的分界线是解题的关键。7.(2分)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的颜色是()A.黄色 B.绿色 C.蓝色 D.红色【分析】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解答】解: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牢记不同颜色表达的含义答题即可,比较简单。8.(2分)下列各类型地图中能够最直观地表示地面某一点上地势起伏的是()A.等高线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 C.平面示意图 D.分层设色地形图【分析】了解地形剖面图的概念是解题关键。【解答】解: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能直观的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倾斜缓急。故选:B。【点评】地形图是地理学习中一种重要的地图,要结合图例学会读图析图,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2分)在1:300000的地图上,图上3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是()A.10千米 B.100千米 C.9千米 D.900千米【分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解答】解:根据数字式比例尺1:300000得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千米,图上3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是9千米。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计算。10.(2分)面对地图,通常是()A.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C.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D.上南下北,左西右东【分析】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有的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有的用经纬网确定方向,有的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解答】解:地图上没有经纬网和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判读方向。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般判定方向的方法。11.(2分)我国的行政区划基本分为()A.省、市、县 B.省、县、乡 C.省、乡、镇 D.省、自治区、直辖市【分析】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解答】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故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属于基础题,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12.(2分)下列省级行政区以河流作为简称的是()A.湖北省 B.湖南省 C.四川省 D.安徽省【分析】了解各省区的简称的由来,是解题关键。【解答】解:用本省主要河流名作为简称的省级行政区有3个。湖南省简称湘,以湘江为名;福建省简称闽,以闽江为名;江西省简称赣,以赣江为名。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熟记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是解题的关键。13.(2分)我国同时兼临渤海和黄海的省区是()A.冀、苏 B.辽、鲁 C.京、津 D.冀、辽【分析】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我国个省区地理位置的记忆,我国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地区有两个,分别为山东半岛和辽宁半岛,分别属于山东省和辽宁省。【解答】解:我国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省区有两个,分别是山东省和辽宁省,它们的简称分别是鲁和辽。根据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个省区的地理位置。14.(2分)下列国家与我国接壤的是()A.朝鲜 B.韩国 C.日本 D.新加坡【分析】我国的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多千米,接壤的国家有14个。【解答】解:与我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是: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陆上邻国,学生应该在地图上熟记这些国家,属于基础题。15.(2分)我国各民族中,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A.汉族 B.壮族 C.满族 D.回族【分析】我国共有56个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解答】解:我国各民族中,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牢记即可。16.(2分)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A.新疆 B.西藏 C.广西 D.内蒙古【分析】我国共有56个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解答】解: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民族的分布,牢记即可。17.(2分)泼水节是以下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A.苗族 B.白族 C.壮族 D.傣族【分析】泼水节是云南傣族人民每年都举行的重大节日,泼水节大约在清明节后的4月13日至15日举行。【解答】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情,牢记即可。18.(2分)中国民族最多、民族风情最浓郁的省级行政区域是()A.内蒙古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云南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析】根据我国的少数民族分布特点作答。【解答】解:云南民族众多,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占有25个民族,是中国民族最多的省份,所以云南是中国民族最多、民族风情最浓郁的省。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独特的民族风情,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四个选项中哪个省级行政区少数民族多一些,此题难度不大,是道基础题。19.(2分)分布于我国地形第二阶梯上的最主要两种地形为()A.高原、山地 B.高原、盆地 C.盆地、丘陵 D.平原、丘陵【分析】分布于我国地形第二阶梯上的最主要两种地形为高原、盆地。【解答】解:分布于我国地形第一、二阶梯上的最主要两种地形均为高原、盆地,分布于我国地形第三阶梯上的最主要两种地形为平原、丘陵。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各级阶梯的地形,要对中国地形图熟记于心。20.(2分)我国水能蕴藏量大的地带一般为()A.阶梯内部 B.两阶梯交界处 C.水资源丰富的地区 D.平原河道上【分析】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阶梯交界处形成较大的落差,水能资源丰富。【解答】解:地势的趋势影响着河流的流向,而地势的落差影响着水能蕴藏量的大小;河流在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的时候,由于地势落差大,水流湍急,蕴藏了丰富的水能,所以我们推断水能最丰富的地段应该是阶梯和阶梯的交界处。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地势对河流的影响,要理解记忆。21.(2分)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却是农忙时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A.我国所处纬度高 B.我国跨的纬度大 C.离海洋远近不同 D.地形起伏大【分析】我国从东西半球来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位于北半球;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解答】解: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却是农忙时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我国跨纬度大,我国南北跨纬度约49°。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纬度位置,理解解答即可。22.(2分)在我国的各种地形中,比例最大的是()A.山地 B.平原 C.高原 D.盆地【分析】我国地形复杂多样,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丘陵占总面积的10%,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解答】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丘陵占总面积的10%,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所以,山地所占比例最大。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我国各种地形所占的比例。23.(2分)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自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①广东②广西③云南④台湾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分析】我国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被北回归线穿过,其余省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解答】解;我国的省区中,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简称依次为云或滇、桂、粤、台。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牢记我国省区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所在。24.(2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最主要原因是()A.冬季风 B.纬度位置 C.地形 D.海陆位置【分析】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因素。【解答】解: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因素。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北方靠近冬季风的发源地,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而冬季风在翻越重重山岭到达南方地区时,风力大大减弱。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纬度因素。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注意理解。25.(2分)我国东北纬度偏高,但种植水稻历史悠久,主要得益于气候的()A.终年降水丰沛的特点 B.夏季短促的特点 C.年温差大的特点 D.雨热同期(暖热的季节降水也多)的特点【分析】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农业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使农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长期内,能够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因此中国喜温作物的种植界限,比世界其他地区的纬度要高得多。据此解答。【解答】解:东北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我国东北纬度偏高,但种植水稻历史悠久,主要得益于雨热同期的气候特点,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的因素,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季风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好处,理解解答即可。26.(2分)天气预报说今天将有寒潮到来,你要做的准备是()A.多穿御寒的衣服 B.带好防雨工具 C.戴上头盔防冰雹 D.买好西瓜防中暑【分析】寒潮的出现,往往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入侵南方的强寒潮,常常会使长江以南地区的农作物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在草原牧区,寒潮带来的暴风雪会覆盖草场,断绝饲料来源,有时还会使体弱的牲畜直接受冻致死。在干燥地区,寒潮引起的“沙暴”不仅刮走土壤表面的细土,大大损耗土壤肥力,而且还可以埋没田园。【解答】解: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具体来说,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其以北48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在4℃以下,且陆地上伴有5~7级大风,海上伴有6~8级大风,就可视为寒潮发生。寒潮南下使所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着雨雪天气。天气预报说今天将有寒潮到来,我们要多穿御寒的衣服。故选:A。【点评】考查寒潮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要理解解答。27.(2分)2016年春夏以来,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持续暴雨在山区容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A.台风、洪涝 B.火山、地震 C.雾霾、沙尘暴 D.滑坡、泥石流【分析】与平原相比,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成本较高,但山区在农业多种经营、生态旅游开发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不过利用中要注意环境的保护。【解答】解: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连续暴雨在山区容易引发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在山区开发利用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把经济活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预防和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故选:D。【点评】考查山区的开发与保护,要理解记忆。28.(2分)我国河流大部分发源于()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分析】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解答】解: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原上峰峦绵延,山势雄浑,山脉间多起伏平缓的盆地和谷地。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等许多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故选:A。【点评】考查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要理解记忆。29.(2分)下列河流中,具有“水量丰富,含沙量小、结冰期长”的特征的河流是()A.珠江 B.长江 C.黄河 D.黑龙江【分析】依据部分河流的水文特征来解答此题。【解答】解: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四个方面。珠江、长江、黑龙江水量较大,且含沙量较小;冬季结冰的是黄河和黑龙江,但是黄河含沙量很大,由此可见符合条件的只有黑龙江。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我国部分河流的水文特征,常见的基础选择题。30.(2分)我国的河流大多数夏季水量大,其主要原因是()A.受地势的影响 B.山脉分布的影响 C.季风气候的影响 D.社会环境的影响【分析】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受夏季风的影响,雨带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骤增,水位上涨,形成汛期。随着冬季风的加强,雨带南撤,河流的水量减少,水位逐渐下降,河流进入枯水期。与外流河相比,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明显不同。这些河流多分布在西北内陆。这里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随着冰雪融化,内流河水量增多;夏季过后,河流水量逐渐减少,甚至断流。【解答】解:我国大部分河流属于外流河。我国夏季降水多,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河流大多数夏季水量大。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季风气候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解答即可。二、综合题(40分)31.(9分)读五带的分布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填出图中五带的名称:A热带B北温带C北寒带D南温带E南寒带。(2)A、B两带的分界线的纬度是23.5°N,D、E分界线的名称是南回归线。(3)图中各带中,气候终年炎热的是A。A.A带B.B带C.C带D.D带(4)能够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温度带是C。A.A带B.B带C.C带D.D带【分析】根据地表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温度带;23.5°N~23.5°S为热带地区,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23.5°N~66.5°N为北温带,23.5°S~66.5°S为南温带,温带既没有太阳直射现象,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这里四季分明;66.5°N~90°N为北寒带,66.5°S~90°S为南寒带。【解答】解:读图可知,(1)图中A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位于热带;B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位于北温带;C位于北极圈和北极点之间,位于北寒带;D位于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E位于南极圈与南极点之间,为南寒带。(2)图中A位于热带,B位于北温带,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是北回归线,其纬度是23.5°N;D位于南温带,E位于南寒带,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是南回归线。(3)图中各带中,A热带地区全年气温在20°C以上,气候终年炎热;故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4)C北寒带终年严寒,能够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故答案为:(1)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南温带;南寒带;(2)23.5°N;南回归线;(3)A;(4)C。【点评】本题考查了温度带的划分、各温度带的特点、纬度的判读,结合图示理解解答。32.(10分)读中国地形图。(1)盆地:1塔里木盆地2四川盆地(2)高原:3青藏高原4内蒙古高原(3)山脉:5天山6秦岭7大兴安岭8祁连山9昆仑山(4)这说明我国地形特征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面积广大。【分析】我国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平原、盆地、高原、丘陵镶嵌其中。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其中,丘陵占总面积的10%,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那么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3.可依据我国山脉及地形区的分布解答此题。【解答】解:读图可知:(1)我国有四大盆地,依据位置,图中盆地1为塔里木盆地,2为四川盆地。(2)我国有四大高原,依据位置,图中高原3为青藏高原,4为内蒙古高原。(3)我国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依据位置,图中山脉5为天山,6为秦岭,7为大兴安岭,8为祁连山,9为昆仑山。(4)我国地形复杂多样,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山地所占面积最广,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那么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3。故答案为:(1)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2)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3)天山;大兴安岭;祁连山;昆仑山;(4)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面积广大。【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地形图的判读,在把握我国山脉、地形区分布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33.(6分)读图回答问题。(1)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并不均衡。其界线大致是黑龙江的黑河市﹣﹣﹣云南省的腾冲县。(2)看图我国东部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西部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分析】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1)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南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北部地区人口少(稀疏)。(2)读图可知,我国东部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西部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总人口的6%。故答案为:(1)黑河;腾冲;(2)43;94;57;6。【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掌握我国的人口分布界线,结合所学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34.(5分)学会分析: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下图回答:(1)甲、乙两地中一月气温低于0℃的是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乙地。(2)甲、乙两地中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乙地。(3)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C。A.各月降水都很多B.各月降水都很少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D.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4)甲地的气候类型属于右图三种季风气候中的温带季风气候。【分析】(1)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根据月份对应的气温判定,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减最低月平均气温。如甲地最高月平均气温为27℃,最低月平均气温为﹣5℃,则气温年较差为27℃﹣(﹣5℃)=32℃。(2)根据月份和降水量的数据判读年降水量多少。(3)降水量集中的季节进行判读。(4)分析气候类型要根据气温和降水两个因素。【解答】解:(1)从甲图可知一月气温大约为﹣5℃。(2)比较甲乙两地的气温年较差,甲地大约为27℃﹣(﹣5℃)=32℃.,乙地大约为28℃﹣3℃=25℃。(3)比较甲乙两地年降水量的柱状图得出降水量较多的月份为6、7、8月份。(4)根据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的柱状图判定甲地的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故答案为:(1)甲;乙;(2)乙;(3)C;(4)温带季风。【点评】该题为读图题,此类题目从图中获取信息结合问题作答,读图时要细心,尽量获得更多的信息,比较分析总结得出答案。35.(10分)读“长江和黄河图”,回答问题。(1)长江、黄河发源地所在的A地形区是青藏高原。长江、黄河的流向大致为自西向东流,从河流流向可以看出我国地势总特征是西高东低。(2)图中两条河流,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的是长江。(3)图中B地形区是黄土高原,该地区地表干沟万壑,主要是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的。河流的落差大(大或小),水流速度快,形成了丰富的水能资源。图中C是在长江干流上建成的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分析】(1)A青藏高原。我国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据此解答。(2)长江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的落差大,水流速度快,形成了丰富的水能资源。图中C是三峡。据此解答。【解答】解:(1)长江、黄河发源地所在的A地形区是青藏高原。我国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受地势的影响,长江、黄河的流向大致为自西向东流。(2)图中两条河流,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的是长江。(3)图中B地形区是黄土高原,该地区地表干沟万壑,主要是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的。河流的落差大,水流速度快,形成了丰富的水能资源。图中C是在长江干流上建成的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即三峡,该工程位于巫山附近。故答案为:(1)青藏;西;东;西高东低;(2)长江;(3)黄土;水土流失;大;水能;三峡。【点评】本题考查长江与黄河水系图的相关知识点,解答此题的方法是结合所学知识点和图中信息解答,属于中等题。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塔里木盆地西北部的阿克苏地区,盛产冰糖心苹果。读阿克苏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两题。(1)阿克苏冰糖心苹果特别甜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处于低纬度,雨热条件优越B.海拔高,均在4000米以上C.海陆位置优越,临江近海D.夏季昼夜温差大(2)阿克苏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答案】(1)D(2)C【解析】【分析】(1)根据图文可知,阿克苏冰糖心苹果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的西北部,该地区处于中纬度,降水稀少,故A错误;该地区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海拔高约在1000-2000米之间,故B、C错误;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昼夜温差大,故D正确;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2)阿克苏位于我国西北内陆的塔里木盆地,冬冷夏热,年较差大,降水稀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故答案为:C。【点评】(1)新疆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分布着众多绿洲,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这里夏季高温、光照充分(热量充足和光照强烈有利于瓜果着色,如西红柿、石榴和枸杞),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水源来自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2)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东部自北向南依次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广大西北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于高山高原气候;我国季风区面积广大,受海陆因素影响,季风气候显著。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征是: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空间分布特征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读中国部分城市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及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对①②③三个城市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个城市冬季都很寒冷B.三个城市中,③城市多雨期最长C.三个城市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D.三个城市中,②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大(2)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反映了所示地区什么气候特征(

)A.冬季南北温差大B.夏季南北普遍高温C.夏季气温从东向西逐渐降低D.夏季气温从北向南逐渐降低(3)若①、②、③三个城市的位置与图中甲、乙、丙三地对应,那么下列配对正确的是(

)A.①-甲;②-乙;③-丙B.①-乙;②-丙;③-甲C.①-丙;②-乙;③-甲D.①-丙;②-甲;③-乙(4)关于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丙地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B.甲地为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C.乙地地处太行山以西D.影响甲乙丙三地气温差异的因素是纬度【答案】(1)C(2)B(3)D(4)D【解析】【分析】(1)关于①、②、③三个城市气候特征的叙述,三个城市中,②地的冬季很温暖,三个城市中,②城市多雨期最长,三个城市都是季风气候,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三个城市中,②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小,①城市的变化最小,故答案为:C。(2)由图中局部气温分布图可以看出,此时我国南北各地普遍高温,这是由于我国夏季时,北方地区白昼时间长,气温也较高,故答案为:B。(3)图中甲位于南方地区,冬季温和湿润,与图中②表示的气候类型相符,乙位于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与图中③表示的气候类型相符,丙位于黑龙江北部,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地区,与图中①气候类型相符,故答案为:D。(4)关于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描述,丙地纬度高,热量不足,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甲地为我国广东省,是我国大陆最南部,乙地地处太行山以东,影响甲、乙、丙三地气温差异的因素是纬度,故答案为:D。【点评】(1)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即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2)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盆地。(3)

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4)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3.美国退出致力于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巴黎协定》,各国纷纷表示遗憾。但对于中国、欧盟等对减排承诺非常严肃的国家和联盟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他们能够在减缓气候升温方面展现自己的领导力。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燃烧矿物燃料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②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③植被破坏导致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④水污染导致二氧化碳猛增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2)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主要危害是(

)A.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

B.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健康C.地震、火山发生的频率上升

D.海洋污染加剧【答案】(1)A(2)A【解析】【分析】(1)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二氧化碳及植被破坏导致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等原因,加剧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引起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2)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地球变暖的一个征兆是南北极地区永久冰雪的快速消融,水平面上升。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极洲冰山脱离南极大陆的速度与日俱增,南极大陆冰盖的体积迅速缩小。【点评】(1)由于人们大量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再者人们又大量砍伐树木,使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使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2)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为此人类应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进而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的使用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采用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核能、氢能等;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植树造林。

4.下图中等值线为等温线,a为15℃,b为12℃,(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则图示地区呈现的信息正确的是(

)A.

南半球7月等温线

B.

南半球1月等温线

C.

北半球7月等温线

D.

北半球1月等温线【答案】A【解析】【分析】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判断的依据是等值线的数值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图中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可判定是南半球的冬季,南北半球季相反,7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故答案为:A。【点评】由于海洋与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陆地吸热快,散热快;海洋吸热慢,散热慢,故夏季同纬度的陆地气温比海洋高。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海洋上是8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海洋上是2月。5.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

B.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C.

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

D.

同纬度地带,冬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答案】B【解析】【分析】气温从赤道地区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夏季,陆地的气温高于同纬度海洋地区,原因是受海陆性质差异的影响,陆地增温快。高山地区气温一般低于同纬度平原地区。故答案为:B。【点评】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6.读某地区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甲乙两地中有一地为海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为海洋

B.

甲地位于北半球

C.

乙地位于南半球

D.

乙地为陆地【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气温的分布规律:由低纬度向高纬度地区气温递减,可知,该图所示区域为南半球;南半球的7月份是冬季,冬季同纬度地区的海洋气温高于陆地,图示中的甲地气温要低于乙地,表明甲地是陆地,乙地是海洋。故答案为:C。【点评】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7.

8月12日,浙江温岭石塘镇是个宁静安详的海岸小镇……傍晚,窗外传来一阵阵可怕的呼啸声,年久失修的木质窗框在狂风的摇动下不断地颤抖。突然,大雨倾泻而下。风和雨好像渐渐统治了世界,整个大地在风雨里无助地颤动。——摘自某同学日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该同学经历的天气是(

)A.B.C.D.(2)该天气给当地带来的灾害是(

)A.沙尘蔽日B.异常高温C.地面下沉D.强风暴雨(3)为减少该天气给当地带来的损失和伤亡,应

)①及时躲到附近大树下避雨②加强监测和预报

③修建防灾减灾工程④多搭建轻型房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1)B(2)D(3)C【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A表示的天气是沙尘暴,B表示的天气是台风及其中心,C表示的天气是冰雹,D表示的天气是霾。题干描述的是台风带来大雨,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读题干可知,此时为强风暴天气,该天气给当地带来的灾害是强风暴雨。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3)题干描述的自然灾害为强风暴天气,为减少该天气给当地带来的损失和伤亡,应加强监测和预报和修建防灾减灾工程。故答案为:C。【点评】(1)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是人们认识天气的重要载体。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2)台风是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旋涡,造成的灾害有狂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等。夏秋季节主要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登陆,如海南、广东、福建、台湾等省份受影响最显著,给人们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影响,而内陆地区受影响较小。台风造成的灾害有狂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等。(3)台风期间,尽量不要外出行走,倘若不得不外出时,应弯腰将身体紧缩成一团,一定要穿上轻便防水的鞋子和颜色鲜艳、紧身合体的衣裤,把衣服扣扣好或用带子扎紧,以减少受风面积,并且要穿好雨衣,戴好雨帽,系紧帽带,或者戴上头盔。要尽可能抓住墙角、栅栏、柱子或其他稳固的固定物行走;在建筑物密集的街道行走时,要特别注意落下物或飞来物,以免砸伤。8.小明周末和同学去爬山,他们在海拔720米处测得的气温是24.8℃,据此推测山顶1520米处的气温是

(

)A.

24.8℃

B.

20℃

C.

4.8℃

D.

29.6℃【答案】B【解析】【分析】解: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小军目前所在的海拔是720米,气温是24.8℃,小明已经爬到海拔为1520米的山顶气温为:(1520m-720m)÷100×0.6℃=4.8℃,24.8℃-4.8℃=20℃。故答案为:B。【点评】

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垂直递减,递减率大约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摄氏度(或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依据两地相对高度差和其中某地温度,即可求出另一地区的温度数值。9.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峰会将“一带一路倡设推进到高水平阶段。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今年4月初,一艘货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连云港出发经河内、孟买、马斯喀特到达威尼斯。船员沿途所见可信的是(

)A.

河内居民多着白色头巾和长袍B.

孟买居民餐桌常见牛排和奶酪C.

马斯喀特港口停泊了许多大型油轮D.

汽车是威尼斯居民日常出行工具(2)“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景观色彩丰富。有林海绿、草原青、沙漠黄、胡杨金等,影响沿线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因素

D.

风俗习惯【答案】(1)C(2)B【解析】【分析】(1)河内是越南的首都,位于东南亚地区,白色头巾和长袍是西亚地区阿拉伯人的特点,故A错误;孟买位于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该地畜牧业不发达,故B错误;马斯喀特港口是西亚产油国的沿海港口,会停泊许多大型油轮,故C正确;威尼斯有“水城”之称,船舶是威尼斯居民日常出行工具,故D错误。故选C。(2)“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景观色彩丰富。由于沿线不同地区的降水量不同,所以有林海绿、草原青、沙漠黄、胡杨金等景观,影响沿线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故选B。【点评】(1)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这也是一些大国争夺的原因。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大部分由波斯湾沿岸港口经霍尔木兹海峡用油轮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2)世界陆地表面自然带景观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如非洲大陆呈现出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即自然景观从赤道向两极更替,主要是受热量因素的影响;亚欧大陆中部呈现出从沿海向内陆的景观差异,主要受水分条件的影响;山地自然景观呈现出从山麓到山顶的更替,受水分和热量的综合影响。10.读“一带一路”部分线路图,完成下列小题。(1)下列选项中,所列两个城市气候特点相似的是(

)A.

鹿特丹莫斯科

B.

威尼斯雅典

C.

内罗毕科伦坡

D.

吉隆坡福州(2)下列水域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有(

)①霍尔木兹海峡

②苏伊士运河

③红海

④马六甲海峡

⑤巴拿马运河

⑥墨西哥湾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⑥

D.

④⑤⑥(3)关于图中甲所在国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东北沿海盛产石油

B.

淡水资源严重匮乏

C.

属于“阿拉伯国家”

D.

是世界人口稠密区【答案】(1)B(2)B(3)D【解析】【分析】(1)关于以上四组城市气候类型的说法,鹿特丹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莫斯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威尼斯和雅典位于地中海沿岸,都属于地中海气候;内罗毕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科伦坡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吉隆坡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福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2)由图可以看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水域有马六甲海峡、红海和苏伊士运河,没有经过巴拿马运河、霍尔木兹海峡和墨西哥湾.(3)由图可知,图中甲所在的国家是沙特阿拉伯,该国东北部的波斯湾石油资源丰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淡水资源十分缺乏;属于阿拉伯国家,居民多是阿拉伯人;该地区气候条件恶劣,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故答案为:(1)B;(2)B;(3)D;【点评】(1)世界上的海洋和陆地面积比为7:3,大陆主要集中在东半球和北半球,无论怎样平均划分两个半球总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序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其中亚洲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多和纬度最高的大洲。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序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太平洋占世界大洋面积的一般左右,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多和纬度最高的大洋。(2)“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3)海上丝绸之路是这几年考试的热点,从该考点学习亚、非、欧三大洲的联系,密切关系,自然环境和社会特征的差异。海上丝绸之路一般路线为中国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到西欧。途中进过了中东地区,中东是世界上石油最丰富的地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极其沿岸地区。11.图中同学经历的天气过程最有可能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左图表示的是晴天天气,右图表示小雨天气,所以他经历的天气是由晴到雨的变化。故答案为:B【点评】考查学生对天气符号的认识,符号比较简单,与生活密切相关,简单题。12.下面是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个城市的气候资料图,四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A.

夏季凉爽

B.

降水年际变化小

C.

冬季寒冷

D.

雨热同期【答案】D【解析】【分析】解:由图中哈尔滨、北京、武汉和广州四城市的气候类型图可以看出,四城市都属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其中北京和哈尔滨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而武汉和广州冬季气温在0℃以上,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故答案为:D【点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步骤如下:首先判断半球,最热月是7月的属北半球,最热月是1月的属南半球。第二步,以温定带,最冷月气温在15℃以上,为热带气候类型;最冷月气温在0—15℃,为亚热带气候类型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在-15—0℃者,为温带气候类型;最热月气温在5℃以下者,为寒带气候类型。第三步,以水定型,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夏雨性: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13.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现象在湖南省发生的概率较小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解:题中A项表示阴天,B项表示雷阵雨,C项表示多云,D项表示沙尘暴。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具有突发性和持续时间较短特点的概率小,危害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在中国,有两大沙尘暴多发区,第一个多发区在西北地区,第二个多发区在华北,赤峰、张家口一带。因此湖南省发生概率较小的是沙尘暴。故答案为:D。【点评】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14.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峰,位于赤道附近,却有“赤道雪峰”之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乞力马扎罗山出现“赤道雪峰”奇景的原因是(

)A.

地形地势

B.

海陆位置

C.

半球位置

D.

纬度位置(2)下列关于非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B.

尼罗河自北向南注入地中海C.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D.

人口自然增长率居世界各大洲首位【答案】(1)A(2)B【解析】【分析】(1)一般气温每上升1000米降低6摄氏度,乞力马扎罗山海拔高度很高,山顶气温很低;故A符合题意。(2)非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尼罗河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居世界各大洲首位;B符合题意。【点评】(1)

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温室效应等。(2)非洲位于欧洲以南,亚洲之西,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纵跨赤道南北,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时也是人口第二大洲。高原面积广阔,海拔在500米-1000米的高原占非洲面积的60%以上,有“高原大陆”之称。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又有“热带大陆”之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俗称“黑非洲”,意为“黑种人的故乡”,至今居民中仍以黑种人占绝大部分。15.读某月太平洋表层海水等温线(单位:℃)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对比回归线附近海水温度可知,此时处于(

)A.

北半球夏季

B.

南半球夏季

C.

南半球7月

D.

北半球1月(2)太平洋海水表层水温的分布特点是(

)A.

北半球中纬度等温线稀疏

B.

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C.

北半球等温线与纬线平行

D.

沿北回归线,大洋西岸低于大洋东岸【答案】(1)A(2)B【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南回归线附近气温约为20°C,北回归线附近气温约为25°C,南回归线附近气温低于北回归线附近气温,此时处于北半球夏季;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2)北半球中纬度等温线较密集;故A错误;太平洋海水表层水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故B正确;北半球等温线由于海陆差异显著,在海陆交界处特别弯曲;故C错误;沿北回归线,大洋西岸高于大洋东岸;故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B。【点评】(1)

等温线图上温度值相同各点的连线称为等温线,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由于太阳辐射受地球球体形状的影响,导致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的能量多,气温高,高纬度地区获得大阳辐射的能量少,气温低。所以,在世界等温线分布图上,气温大致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据此可归纳,等温线数值由北向南递增,是北半球,等温线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海洋热容量大,陆地热容量小。在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等温线在陆地上向高纬凸出,海洋上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冬季,海洋气温要高于同纬度陆地气温,等温线在海洋上向高纬凸出,在陆地上向低纬凸出。数值由南向北递增,是南半球。(2)气温的分布规律为:1.纬度分布:从赤道(低纬)向两极(高纬)逐渐降低;2.海陆分布: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3.地形分布:气温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度。二、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6.不利于聚落形成的因素是(

A.

交通便利

B.

水源充足

C.

地形平坦

D.

气候干旱【答案】D【解析】【分析】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资源贫乏地区,都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故答案为:D。【点评】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聚落大多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17.下列地理条件,不利于聚落形成的是(

)A.

地形平坦

B.

水源充足

C.

交通便利

D.

资源贫乏【答案】D【解析】【分析】聚落的形成是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的地区,所以如地形崎岖、资源贫乏,交通不便,气候恶劣的地方不利于聚落的形成;故答案为:D。【点评】

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按照聚落的规模大小,可以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聚落大多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18.“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然环境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非洲的茅草屋反映出当地气候十分湿热B.

青藏地区的藏袍适应了当地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C.

丰富的油气资源使得城镇分布在塔里木盆地的四周D.

南方高温多雨的环境使传统民居多以斜顶屋为主【答案】D【解析】【分析】非洲的茅草屋反映出当地气候十分干燥;青藏地区的藏袍适应了当地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新疆地区的城镇分布在塔里木盆地的四周与水源有密切关系;南方高温多雨的环境使传统民居多以斜顶屋为主;故答案为:D。【点评】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一般说来,降水丰富的地区,聚落住宅房屋多为斜顶,有利于雨水下流,降水越丰富,屋顶坡度越大,而且降水较多的地区,一般也较潮湿,聚落住宅还要防潮,所以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居建筑多采用木竹架空式,以利于通风、消暑、防潮。而在降水较少的地区,聚落住宅的屋顶坡度较小。在气候资源特干旱的地区甚至屋顶都是平的。

19.下图为聚落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属于乡村景观,且以种植业生产方式为主的是(

)A.甲B.乙C.丙D.丁(2)城市与乡村的根本差别在(

)A.生产与生活方式的不同B.交通线数量、分布不同C.建筑物高度、密度不同D.人口数量、服饰不同(3)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条件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

)①优越的位置

②平坦的地形

③高山、峡谷

④气候湿热

⑤靠近河流A.①③④B.②③⑤C.③④⑤D.①②⑤【答案】(1)C(2)A(3)D【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和丙都是农村景观,甲是牧区景观,丙是农村景观,以种植业为主,本题选C。(2)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医院多,居民的居住条件相对拥挤,建造了许多高层住宅,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道路纵横交错,网线密集。乡村居民的居住地相对分散。规模比较小的居民点叫做村庄,规模比较大的居民点叫做集镇。乡村的房屋一般都不很高,但经济实用且乡村的外围通常分布有大片的农田,城市与乡村的根本差别在生产与生活方式的不同故本题选A。(3)乡村民居有的集中,有的分散,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或公路分布.许多乡村民居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习俗和环境特点.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条件有:地形平坦、交通方便、土壤肥沃、经济发达、气候适宜、水源充足等;结合选项选D。故答案为:(1)C;(2)A;(3)D;【点评】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从规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都市,小到只有几十个人的村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20.下列关于世界居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缓慢

B.

西欧以白色人种为主,多信仰基督教C.

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北部

D.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英语【答案】B【解析】【分析】关于世界居民的叙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快;西欧以白色人种为主,多信仰基督教;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故答案为:B【点评】考查世界上的人口、人种、宗教、语言问题,错综复杂,学生完全掌握难度较大,可以分类记忆,如世界上主要人种有哪几大类,主要分布在哪;世界上三大宗教是哪些主要分布在哪等。21.图为东南亚马来群岛中的加里曼丹岛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岛屿的地势特征是(

)A.

中部高,四周低

B.

中部低,四周高

C.

北部高,南部低

D.

东部高,西部低(2)甲地的传统民居是(

)A.

B.

C.

D.

【答案】(1)A(2)D【解析】【分析】(1)读加里曼丹岛的河流分布图,由河流流向可知,加里曼丹岛的河流都是从中部流向四周,由此可推断该岛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故选A。(2)读加里曼丹岛的纬度位置可知,该岛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A是窑洞,是黄土高原传统民居,B是蒙古包,是内蒙古高原的传统民居,C是冰屋,是北冰洋沿岸的传统民居,D是双层竹楼,具有通风散热、防潮的特点,最适应该地的气候。故选D。故答案为:(1)A;(2)D。【点评】(1)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南部的细长部分叫马来半岛。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判断一个地区的地势可结合河流流向去综合分析。(2)东南亚地处热带,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中有旱季和雨季之分,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农作物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22.小瑜跟随爸妈去某地旅游,他们在该地参观了如图所示的民居景观,欣赏了极具当地特色的舞蹈。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图中民居建筑风格反映出当地_______的自然环境特征。(

)A.

湿热

B.

干旱

C.

冷湿

D.

高寒(2)根据图中的民居和舞蹈判断其民族类别及所在省区的简称(

)A.

藏族、藏

B.

维吾尔族、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