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芣苢》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第6课 芣苢》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第6课 芣苢》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第6课 芣苢》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第6课 芣苢》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芣苢教材分析芣苢之名,是从先秦流传下来的,字形朴拙,音韵婉转。《诗经·周南》中写:“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从前不懂其中的意蕴,以为古人只是重复凑字,实在是恼人。后来年岁渐长,忽然开悟,原来这便是自然的味道。田野中,风和日丽。素衣女子们把衣襟卷扎作兜,一边采摘芣苢,一边以歌诗相互唱和。

重章叠韵间,一张一弛,像是拉紧了弦,又忽然放之。这是远古时代的韵律,反复吟叹,仿佛让人置身于先民的田野中,清香扑面。教学设想本课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二单元中课文。教材在高一即开始安排古代诗歌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诗歌源流,了解古人是如何利用诗歌表情达意,从而认识古今文化的联系,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丰富学生的古典诗歌文化常识,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素养目标1.品味语言;2.把握手法;3.领悟主旨。学法指导诵读•探究•点拨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它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千百年来,伟大的诗人们留下了许多关于劳动的诗句,它们真挚动人,穿越时空。今天,让我们走进《诗经》,和诗人一起亲历劳作的情景。预习【作品介绍】《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所收录的诗歌创作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据说当时的诗歌共有三千多首,后来流传下来的不过十分之一,又经孔子整理编纂,目前通行的《诗经》共收诗305首,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风”多是从各地收集的民歌,共有“十五国风”。相传周代设立采诗之官,每年春天,他们深入民间,摇振着木铎,收集各地传唱的民间歌谣,整理谱曲后献给周天子,以便让天子体察民情。这个采风的习俗一直流传了下来。《芣苢》(读作fúyǐ)是《诗经》首章《周南》中的一首。“周南”指周王城之南的地方,也就是西周王城镐京及东周王城洛邑以南,直至江汉流域和淮河流域等地。该地的歌谣中正平和,历来被认为是“正风”的典范,故作为《诗经》的首章。《芣苢》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但像《芣苢》这篇重叠得如此厉害却也是绝无仅有的。“芣苢”(否以)即车前草,这是当时人们采车前时所唱的歌谣。这篇似是妇女采芣苢子时所唱的歌。开始是泛言往取,最后是满载而归,欢乐之情可以从这历程见出来。

《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但像《芣苢》这篇重叠得如此厉害却也是绝无仅有的。先以第一章为例:“采采”二字,以《诗经》各篇的情况而论,可以解释为“采而又采”,亦可解释为“各种各样”。有人觉得用前一种解释重复过甚,故取第二种。然而说车前草是“各种各样”的,也不合道理,应该还是“采而又采”。到了第二句,“薄言”是无意义的语助词,“采之”在意义上与前句无大变化。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所以整个第一章,其实只说了两句话:采芣苢,采到了。这还罢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也就是说,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这确实是很特别的。【余冠英今译】

车前子儿采呀采,采呀快快采些来。车前子儿采呀采,采呀快快采起来。

车前子儿采呀采,一颗一颗拾起来。车前子儿采呀采,一把一把捋下来。

车前子儿采呀采,手提着衣襟兜起来。车前子儿采呀采,掖起了衣襟兜回来。【白话翻译】

车前子呀采啊采,采啊采啊采下来。车前子呀采啊采,一堆一堆收起来。

车前子呀采啊采,一根一根拾起来。车前子呀采啊采,一把一把捋起来。

车前子呀采啊采,牵起衣角装起来。车前子呀采啊采,翻过衣襟兜起来。读诗1.边诵边读,用“/”划分这两首诗的朗读节奏,并用“”标出第二首诗的韵脚。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点拨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2.《诗经》多用赋、比、兴手法。所谓“赋”就是平铺直叙,铺陈、排比。“比”是类比、比喻。“兴”是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比兴手法可增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韵味和形象的感染力。《芣苢》使用的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点拨赋技巧《芣苢》一诗在形式上有什么鲜明的特点?有什么艺术效果?点拨(1)这首诗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2)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生动地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探究探究点1“重章叠句”,是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来表情达意的手法。《诗经》常常使用这种手法增加诗歌的表达效果,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点拨妇女们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是在重章叠唱的旋律里,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采”是总体描写,“采采”的反复叠唱,有着音乐美感,也体现着妇女们呼朋引伴,轻松欢乐的情调。“有”唱出了获取的愿望,也似乎传递着发现野菜的信息。接下来四个动词恰是一个完整的劳动过程。“掇”,一片片、一颗颗地摘取、拾取;“捋”,由少而多,进而成把地握取;“袺”,把成把握取的野菜放到手持的衣角里;“襭”,再把装满野菜的衣襟掖在腰带间。整个劳动过程描绘得自然流畅,完整有序。这首诗全篇各章在结构和语言上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换了采、有、掇、捋、袺、襭等几个字,描写出妇女们采摘野菜的劳动过程,表现了她们劳作时欢愉的心情,烘托出劳动的热闹氛围;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探究点2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点拨示例我反复吟咏这首诗,眼前出现了这样的劳动景象:一群妇女在田野上采摘野菜,她们一边采摘,一边唱歌。她们的动作是如此熟练敏捷,她们的歌声那样悠扬欢快。她们就在唱着自己的劳动,有个唱,还有和声;她们的心里也在歌唱吧,歌唱劳动,歌唱自由。探究点3领悟这首诗的主旨点拨劳动者的赞歌,劳动者的喜悦(把劳作当成乐趣)拓展桃夭(《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注:①归:女子出嫁。②蕡(fen):果实很多的样子。③榛榛(zhen):树叶茂盛的样子。(1)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的形式。(2)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参考点拨】(1)重章叠句(2)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结语“想必每到春天,就有成群的妇女,在那平原旷野之上,风和日丽之中,欢欢喜喜地采着它的嫩叶,一边唱着那"采采芣苢"的歌儿。那真是令人心旷神怡的情景。”(清·方玉润)劳作虽是艰难的事情,却总有许多快乐在这艰难之中。美文心如芣苢,纷华不染“采采芣苡,薄言采之。”芣苡,又作芣苢,即车前草,民间称之为猪耳朵草,一个俗得不能再俗名字,一种卑微得不能再卑微的植物,可是它却能将后代托于轻风,安身在眼能所见之处。不论是松软的沙地、杂草丛生的乱石旁,还是人踏马践的道路边;不论风和日丽,还是风雨如晦、霜飞雪飘,它都顽强地立着。自从选择了四处为家,芣苢便注定与磨砺为伴。载躯薄薄,马蹄得得,它经历了蹄踏车碾;行人如云,犁锄加身,它仍旧不卑不亢。人们掇、捋、袺、襭,它并不因此另寻他处。它偏安一隅,既不像凌霄花攀附高枝,也不学苔藓隐匿暗地。它接朝露不喜,临风雨不忧;不因困厄而退缩,不因贫瘠而易地。《围炉夜话》中写道:“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纷华不染,方称杰出之人。”粗粝伴随了芣苢的一生,令它匍匐,但它不屈的身躯依然望山色,望湖光,凛凛古风,砥砺前行。芣苢成群生长,是一种普遍的救荒本草,为饥民所食,红军长征途中常采之充腹;它还是清热祛湿的一剂良药,据称还有抗癌治癌之功效,每至暮春时节,人们常采之贮之,以备不时之需。天地生态中,还有另一类“芣苢”,他们就是那些默默为祖国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他们舍弃优裕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自己选择了充满艰辛和寂寞的道路。他们用几十年甚至一生来践行自己的初心,坚守本分,专注于事业,心无旁骛,默默奉献,直至垂垂老矣,凋零飘落。两弹元勋邓稼先,隐姓埋名28年,立下旷世奇功,事成之日,只满足于20元的奖金;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甘守寂寞,30年连父母都不知他是否还在人世,硬是在无资料、无设备的条件下,设计制造出被称之为强国之本的核潜艇;南仁东24年如一日,在贵州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换得“天眼”望星空;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俊贤、徐芑南,还有……不胜枚举。这些人只不过是浩浩“芣苢”群体中的杰出代表,还有多少奋斗在“嫦娥”绕月、“蛟龙”入渊、航母犁海这些壮丽事业中,奔走在“一带一路”上,忙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立、雄安新区建设工地上的“芣苢”们啊!他们中的许多人,即使从事惊天动地的伟业,也没有发出半点声响,直到他们凋零后,事迹才被后人钩沉,世人才知道他们的名字。他们,不就是田野上的一株株芣苢吗?邓稼先临终时,曾对守在身边的妻子吟诗一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在想,采采芣苢,该不是他们的精魂所化吧?贤哉,芣苢!贤哉,恰似芣苢的人!微斯人,吾谁与归!教学手记:略附文本赏读解读《诗经·芣苢》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这段鉴赏十分准确的道出了《芣苢》的意境美,深得此诗个中三味。

一、自然美:人们对自然美通常有两个层面的理解:一是认为自然美就是自然界本身展现出来的美;就像张玉能先生所说的:“自然美指具有审美价值的自然事物和现象表现出来的美”。二是人们对艺术作品中接近自然的形象的感受,称之为自然美。这个自然美也就是达·芬奇所说的“第二自然”,用毛泽东的话说,是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

其实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中的自然美时,是无法将上面两个层次截然分开的,因为:作品中的自然首先必须源于自然,但同时,它又不能等同于客观自然。就以《芣苢》为例: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扬之水说:“钟惺所谓”此篇作者不添一事,读者不添一言,斯得之矣”,是抉得此诗之神。每一章中更换的几个字,虽为趁韵,却非凑韵,倒是因此而使诗有了姿态,有了流动之感。诗原本可以歌唱,那么《芣苢》若配了乐,调子一定是匀净、舒展、清澈、明亮的。如今只剩了歌辞,而依然没有失掉乐的韵致。”所谓“作者不添一事”,其实就是说此篇的自然。也就是说,作者直接从客观世界中取材,不添加任何自己的个人素材进诗。使读者读来,自然而然,毫不感觉有任何添加成分。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才使得方玉润有“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的美妙感觉。当然,如此简洁的诗歌,能够唤起我们的美感,绝不仅仅是因为“作者不添一事,读者不添一言”的纯粹客观世界的自然美。而是因为诗里面非常巧妙地隐含了创作者的“情”。

二、艺术美:“艺术美是艺术作品的美,是艺术家根据一定的审美经验、审美趣味、审美观点、审美理想,对现实生活进行创造性的反映的产物。”由此可见,只要是艺术作品,它所展现出来的美,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创作者的烙印。因此,艺术作品中的自然美,我们只能说它是接近自然但又不同于自然的美。说它接近自然,是指它的美里含有自然的因素或者规律,让人感到亲切。但是,因为它是作者的创造物,所以,它必然带有创作者的主观色彩。只不过这种色彩往往隐含在作品的深层次中,需要人们意会而无法直接观感。

方玉润所说的:“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扬之水说的:“每一章中更换的几个字,虽为趁韵,却非凑韵,倒是因此而使诗有了姿态,有了流动之感。”就是因为他们在咏叹之中感受到了诗中的内蕴。咀嚼到了诗中精华。

这种艺术中的自然美,很多人可能因为文字障碍的缘故,无法完全理解,笔者将它用比较直白的现代汉语翻译出来,大家就不难领会了:

采呀采呀采芣苢,

采呀采呀采起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

采呀采呀采得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

一片一片摘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

一把一把捋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

提起衣襟兜起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

掖起衣襟兜回来。

如此一来,诗中那明快的节奏和欢乐的气氛就从简洁的语言中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我们就不难理解方玉润为什么会“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了。那为什么如此简洁的诗句会给我们如此大的审美冲击呢?要明白这一点,我们就得从审美生成的角度来谈一谈了。

三、审美生成:审美生成是审美主体和客体在审美活动中交互影响、促进而生成的。对于艺术品来说,它作为对象,唤起审美主体内心对美的欣喜、玩味、升华。审美主体则在审美过程中通过对客体的感受、玩味,完成对客体的再次塑造,展现作品的特定价值。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审美活动。这里面既包含价值判断,也隐含情感交流。

首先来看价值判断:审美活动中的价值判断不同于其他社会活动中的价值判断。其他社会活动中主要以生产价值、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等为批判标准。审美活动中的价值判断却是以生命及其源动力为核心标准的。所以,康德说抄袭的作品和矫揉造作的作品都不能叫做艺术品,原因是这两者缺少了艺术品必须的东西——灵魂。所以,艺术品能否在审美活动中打动读者,完成审美,主要就看其本身是否具有于读者交流的内在生命活力。

《芣苢》能以其简单的形式打动读者,就是因为它包含有浓烈的内在生命动力,有对生命的不加修饰的呼唤。闻一多在他的《诗经研究》中经过大量详实的材料证明韩诗、毛诗等对《芣苢》的研究的一个共同特点:“各家所说诗中本事,或伤无子,或乐有子,或矢忠而不去,或求去而不得(韩说‘求已不得’已犹去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