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究生考试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1、中国历史上最早有确切纪年的年份是哪一年?A.公元前841年B.公元前770年C.公元前221年D.公元前2070年2、下列哪个选项标志着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正式确立?A.商鞅变法B.秦始皇统一六国C.汉武帝推行推恩令D.隋文帝创立科举制度3、以下哪位思想家不属于儒家学派?A.孔子B.荀子C.庄子D.朱熹4、关于中国古代史分期,“五经”是哪一部经典?A.《易经》B.《尚书》C.《诗经》D.《春秋》5、在近代中国史上,下列哪位思想家提出了“救亡图存”的口号?A.康有为B.严复C.梁启超D.孙中山6、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哪一次会议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地位?A.中共七大B.中共八大C.中共九大D.中共十大7、关于中国古代史学名著《史记》的说法,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史记》是由东汉时期的班固编纂而成的。B.《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C.《史记》主要记载了秦朝至西汉时期的历史。D.《史记》中没有记录任何神话传说。8、下列哪位思想家不属于先秦诸子百家之一?A.孔子B.庄子C.韩非子D.王阳明9、关于唐代诗人杜甫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杜甫被誉为“诗圣”,以其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著称。B.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两人共同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C.杜甫的诗作多关注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D.杜甫的诗歌风格以豪放著称,擅长使用夸张手法表现情感。10、以下哪位学者被誉为“中国史学之父”?A.司马迁B.司马光C.郑樵D.王夫之11、下列哪项不属于《资治通鉴》的编写特点?A.以时间为纲B.以史为鉴C.包含了大量的哲学思想D.以纪传体编写12、以下哪位学者提出了“历史是连续的,但社会是不断进步的”这一观点?A.鲁迅B.梁启超C.郭沫若D.陈独秀13、下列哪位思想家是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子14、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以下哪一项不是他所采取的措施?A.废除宰相制度B.设置锦衣卫C.实行八股取士D.恢复宰相制度15、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鸦片战争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16、关于中国古代历史分期,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夏商周为原始社会B.秦汉为封建社会C.隋唐为奴隶社会D.宋元明清为资本主义社会17、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书?A.《史记》B.《资治通鉴》C.《三国演义》D.《汉书》18、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19、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造纸术B.指南针C.火药D.印刷术E.青铜器20、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历史巨著是:A.《左传》B.《春秋》C.《资治通鉴》D.《史记》E.《汉书》二、史料分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第一题史料分析:材料一: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自夏、商、周三代之衰,周室东迁,诸侯力政,天下大乱,于是有孔子作《春秋》以正天下之乱。孟子、荀子、韩非子相继而起,著书立说,辩析名实,天下大治。”材料二:《史记》作者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提到:“余闻先人论曰:‘夫学者载籍,自《诗》、《书》、《礼》、《乐》以来,至于《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楚汉春秋》、《史记》等,皆古圣贤所传,其义深奥,难以卒读。’”问题:1.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关于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的记载,指出这些人物在史料分析中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司马光和司马迁的史学观点有何异同。第二题题目:请阅读以下史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四年,适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材料二《汉书·贾谊传》云:“夫仁义恩厚,人主之芒刃也;权势法制,人主之斤斧也。今已持其芒刃,而示人以斤斧,何如?”1.材料一反映了秦朝哪一方面的社会状况?并简要说明。2.结合材料二,试分析贾谊对于统治方式的看法及其背景。3.你认为秦朝与西汉初期在治理国家上有哪些显著的不同点?三、论述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40分,共160分)第一题论述题:试论中国古代史上的“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第二题论述题:结合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分析历史唯物主义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变迁中的重要作用。第三题论述题:结合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史记》在历史叙事中的独特性及其对后世历史编纂学的影响。第四题论述题:结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中国近现代史上经济结构变动的特点和原因,并探讨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生考试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自测试题及解答参考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1、中国历史上最早有确切纪年的年份是哪一年?A.公元前841年B.公元前770年C.公元前221年D.公元前2070年答案:A.公元前841年解析: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这一年发生了国人暴动事件,导致周厉王逃亡,朝政由召公和周公共同执掌,史称“共和行政”。从这一年起,中国的历史有了连续不断的明确纪年。2、下列哪个选项标志着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正式确立?A.商鞅变法B.秦始皇统一六国C.汉武帝推行推恩令D.隋文帝创立科举制度答案:B.秦始皇统一六国解析: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完成对六国的征服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并实行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废分封行郡县、统一文字度量衡等,这些举措奠定了后来两千年封建社会政治结构的基础。3、以下哪位思想家不属于儒家学派?A.孔子B.荀子C.庄子D.朱熹答案:C.庄子解析:庄子是战国时期的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以其相对主义哲学思想著称,主张无为而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逍遥。相比之下,孔子被尊为儒家创始人,荀子则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儒家学者之一;朱熹则活跃于宋朝,是理学(新儒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4、关于中国古代史分期,“五经”是哪一部经典?A.《易经》B.《尚书》C.《诗经》D.《春秋》答案:A解析:《易经》又称《周易》,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也是“五经”之一。《易经》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源头,其核心思想是阴阳变化,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由阴阳两种对立的元素组成,并相互转化。5、在近代中国史上,下列哪位思想家提出了“救亡图存”的口号?A.康有为B.严复C.梁启超D.孙中山答案:D解析:孙中山是近代中国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提出了“救亡图存”的口号,旨在唤起民众觉醒,推动中国向现代化迈进。6、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哪一次会议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地位?A.中共七大B.中共八大C.中共九大D.中共十大答案:B解析:中共八大是在1956年召开的,这次会议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地位,明确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对于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7、关于中国古代史学名著《史记》的说法,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史记》是由东汉时期的班固编纂而成的。B.《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C.《史记》主要记载了秦朝至西汉时期的历史。D.《史记》中没有记录任何神话传说。答案:B解析:《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撰。它涵盖了从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约三千年的历史,不仅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内容,还记录了一些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因此选项B正确。而选项A错误,《史记》并非班固所编;选项C虽然《史记》主要记载了这一时期的历史,但其时间跨度更长;选项D错误,《史记》中有许多关于神话传说的记载。8、下列哪位思想家不属于先秦诸子百家之一?A.孔子B.庄子C.韩非子D.王阳明答案:D解析:先秦诸子百家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各大学派的总称,代表人物包括儒家的孔子、道家的庄子以及法家的韩非子等。而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属于心学的重要代表,他的生活年代远晚于先秦时期,因此不属于先秦诸子百家之列。9、关于唐代诗人杜甫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杜甫被誉为“诗圣”,以其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著称。B.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两人共同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C.杜甫的诗作多关注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D.杜甫的诗歌风格以豪放著称,擅长使用夸张手法表现情感。答案:D解析:杜甫的诗歌风格实际上是以沉郁顿挫著称,他擅长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来展现个人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现实。虽然他也有一些作品使用了夸张的手法,但这并不是他诗歌的主要特点。因此,选项D表述不准确。相比之下,其他三个选项均能准确反映杜甫及其作品的特点。10、以下哪位学者被誉为“中国史学之父”?A.司马迁B.司马光C.郑樵D.王夫之答案:A解析:司马迁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所著《史记》被誉为中国史学的开山之作,他因此被誉为“中国史学之父”。11、下列哪项不属于《资治通鉴》的编写特点?A.以时间为纲B.以史为鉴C.包含了大量的哲学思想D.以纪传体编写答案:D解析:《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它以时间为纲,以史为鉴,包含了许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但并非纪传体编写。12、以下哪位学者提出了“历史是连续的,但社会是不断进步的”这一观点?A.鲁迅B.梁启超C.郭沫若D.陈独秀答案:B解析: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他在历史研究上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观点,其中“历史是连续的,但社会是不断进步的”是他关于历史发展规律的一个重要观点。13、下列哪位思想家是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子【答案】A.孔子【解析】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中国古代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被认为是道家的创始人,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韩非子则是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14、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以下哪一项不是他所采取的措施?A.废除宰相制度B.设置锦衣卫C.实行八股取士D.恢复宰相制度【答案】D.恢复宰相制度【解析】朱元璋在洪武年间废除了宰相制度,并未恢复宰相制度;废除宰相后,为了加强皇权,设置了锦衣卫等机构;实行八股取士是为了选拔能够忠实地维护封建统治的人才。15、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鸦片战争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答案】A.鸦片战争【解析】鸦片战争(1840-1842年)是中国与英国之间的第一次大规模军事冲突,它标志着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也被视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民国;五四运动是一场重要的新文化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则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们都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但不是近代史的开端标志。16、关于中国古代历史分期,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夏商周为原始社会B.秦汉为封建社会C.隋唐为奴隶社会D.宋元明清为资本主义社会答案:B解析:中国古代历史分期一般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四个阶段。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期,所以选项B正确。夏商周为奴隶社会,隋唐为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宋元明清为封建社会的晚期。17、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书?A.《史记》B.《资治通鉴》C.《三国演义》D.《汉书》答案:C解析:《史记》、《资治通鉴》和《汉书》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书。《史记》是司马迁所著,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资治通鉴》是司马光所著,记载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到五代末年(959年)的历史;《汉书》是班固所著,记载了西汉时期的历史。《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所著的历史小说,不是史书。18、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答案:A解析: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主权受到严重破坏。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事件,但它们都不是近代史的开端。19、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造纸术B.指南针C.火药D.印刷术E.青铜器答案:E.靍铜器解析: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的是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四项技术成就,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术。青铜器虽然也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工艺成就,并且在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它并不属于“四大发明”之列。20、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历史巨著是:A.《左传》B.《春秋》C.《资治通鉴》D.《史记》E.《汉书》答案:D.《史记》解析:《史记》是由西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编撰而成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录了从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事件与人物故事。该书不仅是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正史著作,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位置。其他选项中,《左传》与《春秋》虽同为古代重要文献但并非司马迁所作;《资治通鉴》则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而《汉书》则是东汉班固等人编写的另一部重要史书,主要记载了西汉一朝的历史。二、史料分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第一题史料分析:材料一: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自夏、商、周三代之衰,周室东迁,诸侯力政,天下大乱,于是有孔子作《春秋》以正天下之乱。孟子、荀子、韩非子相继而起,著书立说,辩析名实,天下大治。”材料二:《史记》作者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提到:“余闻先人论曰:‘夫学者载籍,自《诗》、《书》、《礼》、《乐》以来,至于《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楚汉春秋》、《史记》等,皆古圣贤所传,其义深奥,难以卒读。’”问题:1.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关于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的记载,指出这些人物在史料分析中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司马光和司马迁的史学观点有何异同。答案:1.特点: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他们在史料分析中的特点是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记载和评价,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和道德观念。这些人物在史料分析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2.异同:相同点:司马光和司马迁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们的史学观点都强调史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注重对历史的记载和分析。不同点: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更加注重历史事件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强调历史的发展脉络,而司马迁在《史记》中则更加注重人物传记的编写,通过对人物的记载来反映历史。解析:本题为史料分析题,要求考生通过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分析,把握史料中关于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的记载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司马光和司马迁的史学观点的异同。在回答问题时,考生应首先分析材料一中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的记载特点,指出他们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记载和评价,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和道德观念。同时,考生还应说明这些人物在史料分析中的影响,即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次,考生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司马光和司马迁的史学观点的异同。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强调历史事件的连续性和整体性,而司马迁在《史记》中则更加注重人物传记的编写。考生应准确把握两位史学家的观点,并进行对比分析。第二题题目:请阅读以下史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四年,适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材料二《汉书·贾谊传》云:“夫仁义恩厚,人主之芒刃也;权势法制,人主之斤斧也。今已持其芒刃,而示人以斤斧,何如?”1.材料一反映了秦朝哪一方面的社会状况?并简要说明。2.结合材料二,试分析贾谊对于统治方式的看法及其背景。3.你认为秦朝与西汉初期在治理国家上有哪些显著的不同点?答案与解析:1.材料一反映的社会状况:材料一反映了秦朝时期严苛的法律制度以及对劳动力的大规模征用情况。“适治狱吏不直者”指的是那些处理案件不当或执法不公的官吏,他们被惩罚去修筑长城或参与开发南方地区(南越)。这表明秦朝政府通过强制劳役来惩戒官员失职行为,同时也体现了当时为了巩固边疆安全和扩大领土范围而实施的重大工程项目——长城建设。2.贾谊对于统治方式的看法及其背景:贾谊在此段话中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理论,即理想的君主应该依靠仁义道德而非单纯依赖权力和法律来治理国家。他认为“仁义恩厚”如同君王手中的利剑(芒刃),能够深入人心、赢得民心;而“权势法制”则好比砍伐工具(斤斧),虽然必要但不应成为主要手段。这种观点是在经历了秦朝暴政之后提出的,反映了汉初社会普遍渴望恢复秩序、追求和谐稳定的愿望。3.秦朝与西汉初期在治理国家上的不同点:在政权建立初期,秦朝采取了中央集权制,实行严格的法家思想指导下的统治策略,强调依法治国、强化皇权,结果导致了严重的社会矛盾积累直至灭亡。相比之下,西汉初期吸取了前朝教训,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对百姓的控制力度,推行黄老之学提倡无为而治的原则,注重休养生息政策,减轻民众负担,促进了经济恢复与发展。此外,汉代还更加重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设立了太学等机构培养人才,进一步巩固了封建统治基础。三、论述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40分,共160分)第一题论述题:试论中国古代史上的“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答案:一、“文景之治”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1.特点:(1)政治清明: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实行“无为而治”的政策,减少政府干预,使政治环境相对宽松。(2)经济发展:通过减轻赋税、减免徭役等措施,促进农业发展,经济逐渐恢复并得到发展。(3)社会稳定:加强法制建设,严格执法,维护社会秩序,人民生活相对安定。(4)文化繁荣:提倡儒学,注重教育,推动文化繁荣,为后世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2.历史意义:(1)为汉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为汉武帝时期的“开疆拓土”创造了有利条件。(2)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发展的时期。(3)为后世治国理政提供了宝贵经验,如“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等。二、“贞观之治”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1.特点:(1)政治清明:唐太宗时期,实行“宽政”,选拔贤能,奖罚分明,政治环境相对稳定。(2)法制建设:加强法制建设,严格执法,维护社会秩序。(3)经济发展:推行均田制,减轻赋税,促进农业生产,推动经济繁荣。(4)民族团结: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2.历史意义:(1)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使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2)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为后世留下了辉煌的文化遗产。(3)为后世治国理政提供了宝贵经验,如“贞观之治”的治国理念等。解析:本题要求考生对“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进行论述,包括特点和历史意义。解答时,考生需准确把握两个时期的特点,并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其历史意义。在论述过程中,要注意条理清晰,观点明确,语言简练。同时,要注重对历史事件的准确描述和评价。第二题论述题:结合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分析历史唯物主义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变迁中的重要作用。答案: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变迁时,历史唯物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古代中国社会,土地制度、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等都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通过对这些矛盾的分析,可以揭示古代社会变迁的内在规律。2.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制约作用。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时,可以关注经济基础的变化,如封建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的进步等,从而揭示上层建筑(如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等)的变迁。3.历史唯物主义主张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通过对古代中国社会变迁的梳理,可以发现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秦汉时期的统一与分裂等。这些阶段性特征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4.历史唯物主义强调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在研究古代中国社会时,可以关注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如农民起义、封建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等。这些阶级斗争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变革。5.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研究古代中国社会时,可以关注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创造和贡献,从而更好地理解社会变迁的实质。解析:历史唯物主义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变迁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历史唯物主义为研究古代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原则。通过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分析,有助于揭示古代社会变迁的内在规律。2.历史唯物主义有助于我们全面、客观地认识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在研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相互作用,避免片面性。3.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古代社会变迁的历史脉络。4.历史唯物主义关注阶级斗争和人民群众的作用,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古代社会变迁的动因和实质。总之,历史唯物主义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变迁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规律。第三题论述题:结合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史记》在历史叙事中的独特性及其对后世历史编纂学的影响。答案:《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在历史叙事中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纵横交错的历史叙事结构:《史记》采用了纪传体,将纪、表、书、世家、列传等五种体例融为一体,以人物为中心,纵横交错地叙述历史事件。这种结构使得历史事件与人物事迹相互交织,展现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2.历史与哲学的有机结合:司马迁在《史记》中不仅记录历史事实,还融入了自己的哲学思想。他通过历史人物的行为和命运,表达了对人性的探讨、对政治的批判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思考。3.鲜明的人物刻画: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历史人物的刻画入微,既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又揭示了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这种刻画使得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4.深入的历史研究:司马迁在编写《史记》时,广泛查阅了先秦古籍和民间传说,对历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考证。这使得《史记》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对后世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后世历史编纂学的影响:1.丰富了历史编纂学的体裁:《史记》的纪传体为后世历史编纂提供了新的范例,许多后世的正史都借鉴了这种体例。2.提高了历史编纂的文学性:《史记》在历史叙事中注重文学性,使得历史作品更具可读性。这对后世历史编纂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江铃汽车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个人独资企业金融贷款与担保合同2篇
- 2025年度个人二手房买卖定金合同(含交易佣金支付)3篇
- 2025年个人商业地产租赁合同样本2篇
- 2025年度个人与企业间个人住房贷款合同3篇
- 2025年二手车买卖价格评估及调整合同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自行车导航设备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企业合同管理软件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度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合同续签范本2篇
- 2024年农网配电营业工(中级工)技能等级认证备考试题库-下(判断题)
- 开展课外读物负面清单管理的具体实施举措方案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完整版
- 2025年云南中烟工业限责任公司招聘42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2030年中国洗衣液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及前景调研分析报告
- 2024解析:第三章物态变化-基础练(解析版)
- 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自行成交版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自行成交版
- 《AM聚丙烯酰胺》课件
- 系统动力学课件与案例分析
-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传感器测试与装调》电子教案
- 客户分级管理(标准版)课件
- GB/T 32399-2024信息技术云计算参考架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