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论语》专项攻克训练04第四单元智篇(学生版+解析)_第1页
高中语文《论语》专项攻克训练04第四单元智篇(学生版+解析)_第2页
高中语文《论语》专项攻克训练04第四单元智篇(学生版+解析)_第3页
高中语文《论语》专项攻克训练04第四单元智篇(学生版+解析)_第4页
高中语文《论语》专项攻克训练04第四单元智篇(学生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智篇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陈文子的故事陈文子是陈国的贵胄后裔,其四世祖陈完原本是陈厉公之子,因在陈国竞争君位失利,逃到齐国避难,齐桓公当时打算授之以国卿之位,他却推辞不受,齐桓公见他态度坚决,遂让他出任工正之职,掌管百工事务,保留其贵族大夫的待遇。陈氏一族寄生于齐国,数代人一贯奉行克勤克俭、谦和谨慎的处世风格,遇事尽量避免冲突,与人和睦相处,礼让为先。到了陈文子为陈氏宗主时期,齐国的政治形势异常凶险,齐庄公残暴无道,刚愎自用,辅政国卿崔杼生性残忍,权欲极重,因此陈文子处事更加小心谨慎,一有风吹草动,就如惊弓之鸟。鲁襄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50年),齐庄公安排人帮助栾盈悄悄潜回晋国,发动叛乱,妄图篡权。不过栾盈的叛乱很快就被平息了,栾盈被晋军围困在其食邑曲沃。齐庄公见晋国发生内乱,企图借机发兵攻伐晋国,这是极其愚蠢的冒险举动。崔杼当时为齐国辅政国卿,他非但不能恪忠尽职,说服齐庄公放弃攻伐晋国的冒险计划,反而幸灾乐祸地对陈文子等人说:“趁人之危,挑衅盟主(晋国),这不仅不符合道义,也是极其愚蠢的!但事已至此,大家也别费心劝谏齐君了,各自好自为之吧,如果真有危难,我们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言下之意,大难当头,国君昏庸无道,谁也没有能力扭转败局,也没有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各自奔命吧!陈文子后来私下对人说:“崔杼将不得好死!他身为国卿,对于国君的不义行为,不能全力制止,这是陷国君于不义。更有甚者,他还四处宣扬国君的愚蠢和固执,以此来抬高自己的地位,彰显自己的明智,这是大大的不忠!”陈文子对于当时齐国危机四伏的局势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理智判断:齐庄公头脑简单,利令智昏,刚愎自用,狂妄自大;崔杼为臣不忠,为人不义,品行低劣,凶残暴戾;反观陈氏氏族,势单力薄,羽翼未丰,况且不是齐国公室,寄人篱下,一举一动都会遭人猜忌。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只能韬光养晦,静观事变,随时准备所出逃他邦。陈文子为人清廉、干净,识时务,避乱世,能够做到洁身自好,不与道德败坏的小人同流合污,至于是否称得上“仁”就“未知”了。那么怎样才算得上“仁”呢?孔子曾明白无误地说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也就是说,国难当头,陈文子应当义无反顾地留在国内,与犯上作乱的崔杼进行殊死斗争,不惜牺牲生命来捍卫和维护礼制秩序,这样才能称得上“仁”。显然,这对于一个寄人篱下的异乡客来说,确实有点儿勉为其难了。二、什么是智(知)?1、孔子认为智者、仁者、勇者分别是什么样的?原文:子曰:“知(1)者不惑(2),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注释:(1)知:通“智”。(2)惑:疑惑,被世事所迷惑。语译:解读:2、智(知)者与仁者的志趣有何不同?原文:子曰:“知者乐(1)水,仁者乐山。知(2)者动,仁者静。知者乐(3),仁者寿。”注释:(1)乐:(yào)以……为乐,喜爱。(2)知:通“智”。(3)乐:愉快,舒适。语译:解读:3、怎样选择住处是明智之举?原文:子曰:"里(1)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2)?"注释:(1)里:居住。(2)知:智慧。语译:解读:三、附加题1、原文: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语译:2、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语译:第二课时故事导入小和尚的故事从前有—个小和尚,他离开家乡到处寻找名师,想得到一些真正的修为。后来,他终于找到了一位高僧;并恳求师父收他为弟子。高僧见他一片诚心,又天资聪慧,便收下了他。两年后,小和尚自以为学到了很多东西,得到了师父的真传,便不想再继续跟着师父参禅拜佛了,于是就向他的师父辞行,要下山去。高僧明白小和尚的心思,他并没有阻拦小和尚下山,而是让小和尚拿来一个钵子,然后让他往里面装一些石头,装满为止。高僧问小和尚:“钵子装满了吗?”小和尚答:“满了,再也装不下什么东西了。”高僧便抓了一把芝麻撒进去,然后晃了晃钵子,芝麻一会儿就不见了,接着高僧又抓起一把芝麻撒进去,晃了晃钵子,芝麻又不见了。“钵子装满了吗?”高僧再次问小和尚。小和尚惭愧地告诉师父:“看上去满了,可是还能装下很多东西。”这时,高僧又取来一只杯子,让小和尚往里面倒水。小和尚看杯子满了,就想停止倒水。高僧却说:“不要停,继续倒。”结果钵子倒满了水后,多余的水都溢了出来。高僧这时候才让小和尚停止倒水,然后问他:“满了还装得下别的东西吗?”小和尚顿时明白了师父的一片苦心,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随后便请求师父原谅他的无知。二、实践“智(知)”1、诚实是否是算得上是一种智慧?原文:子曰:“由!诲女(1)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2)也。”注释:(1)女:通“汝”,你。(2)知:通“智”。语译:解读:2、孔子怎样概括自己的一生,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原文:子曰:“吾十有(1)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2),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3)矩。”注释:(1)有:有,通“又”。(2)耳顺: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3)逾:越过,超过。解读:解读:3、面对鄙夫的提问,孔子认为自己是一个智者吗?原文: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1)问于我,空空(2)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3)焉。”注释:(1)鄙夫:人品鄙陋、见识浅薄的人。(2)空空:蒙昧无知。(3)竭:尽义,明白。语译:解读:三、附加题1、原文: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语译:2、原文: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语译:第三课时一、故事导入宁武子宁武子,春秋时卫国大夫,朝歌人,名俞,武是他的谥号。宁武子生长在一个战乱频仍的年代,卫懿公好鹤误国,北狄夺取朝歌城,宁武子及家人随逃难的人群一路东奔。后来卫文公在齐桓公的帮助下复国并迁都楚丘,宁武子开始在君主身边作官,并逐渐崭露头角,受到卫文公重用。文公在位25年,接受前朝教训,励精图治。他继位后,穿粗布衣服,戴粗帛帽子,努力于生产,教导百姓务农,并采取措施便利商贾,给手工业者以优惠待遇。他重视教化,奖励求学,向臣下传授为官之道,任贤使能,与百姓同甘共苦,卫国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使卫国慢慢恢复了元气,国力渐强,在各诸侯国中再次站住脚跟。而这个过程中,作为大夫的宁武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然而到了卫成公时代,成公又被一时的繁荣景象迷失了方向,荒淫而无道,卫国再次陷入了混乱之中。国内有识之士、有功之臣或遭受迫害,或离家出走。而宁武子则周旋其闲,装聋作哑,自保其身,退居幕后装起糊涂,以便等待时机。当国君无道、政治昏暗的时候,他便装糊涂,对一切事不闻不问了。孔子认为,宁武子那种聪明别人能够做到,可他那种愚昧却是一般人无法企及的。后来“愚不可及”成为一句成语,不过今天多就其字面意思而言,形容人极度愚蠢。二、君子的智体现在哪些方面?1、孔子怎样概括宁武子的智(知)?原文:子曰:“宁武子(1)邦(2)有道则知(3),邦无道则愚。其知(4)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注释:(1)宁武子:姓宁名俞,卫国大夫,“武”是他的谥号。(2)邦:国。(3)知:显其智谋。(4)知:智慧。语译:解读:2、孔子认为遇事考虑几次较为明智?原文:季文子(1)三(2)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3)可矣。”注释:(1)季文子: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2)三:表示次数很多。(3)斯:就。语译:解读:3、君子最担心(病)的事情是什么?原文:子曰:“君子病(1)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2)也。”注释:(1)病:担忧。(2)不己知:“不知己”的倒装,不了解自己。语译:解读:附加题1、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语译:2、原文: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语译:第四课时故事导入程门立雪杨时是宋朝著名学者。他很爱学习,也非常尊敬老师。相传有一次,他和一个同学在读书时争论起来。为了尽快弄清问题,他们就冒着鹅毛大雪,一同去请教程颐老师。走到程老师家门口,杨时刚想敲门,忽然,听见程老师打鼾的声音,就悄悄地对同学说:“程老师正在午睡,咱们在这儿等一会儿吧!”他们就站在门口,默默地背书,静静地等待着。过了很久,程老师醒来,发现两个学生站在门口的雪地里,就急忙把他们拉进屋里,心疼地说:“外边雪这么大,你们为什么不进屋呢?”杨时望着程老师慈祥的面容,说:“老师,您在休息,我们怎么能惊动您呢!”程老师听了,两眼望着门外漫天飞舞的大雪,久久没有说话。二、怎样做才能成为智(知)者?1、孔子认为学了三年,做不成官的人是怎样的?原文: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1),不易得也。”注释:(1)谷:古代以谷作为官吏的俸禄,这里用“谷”字代表做官。不至于谷,即做不了官。语译:解读:2、孔子是怎样从自然中(松柏)获取道理的?原文:子曰:”岁寒(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2)也。“注释:(1)岁寒: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季节。(2)凋:凋谢。语译:解读:3、子夏是怎样定义“好学”的?原文:子夏(1)曰:“日知其所亡(2),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3)。”注释:(1)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弟子。(2)亡:同“无”。(3)已矣:“已”为动词,止,完结。“矣”为语气词“了”。“已矣”可译成“完了”,“算了”。语译:解读:三、附加题1、原文: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语译:2、原文:子曰:“才难,不其然乎?语译:四、古文常识文言文用在句尾的“也”与“矣”都是助词,但用法上有区别:也:需要看句子本身的性质,属于判断句的,“也”起加强肯定判断的作用。属于疑问句的,“也”起加强“问”的作用。翻译时,根据句子属性,可译成啊!呀!吗?呢?语气较轻的,可以不译。矣:本义是完了,作助词时,一般表示时态完结。一般情况下,都可以翻译为“了”。如果是感叹句,还可以在“了”的后面加“啊”。译文:也:(1)“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2)“公子畏死邪?何泣也?”:“难道公子怕死?为什么哭(啊/呀)?”矣:(1)“吾命休矣”:“我要完了”。(2)“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例文:也:(1)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2)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矣:(1)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1、练习:请用“也”、“矣”造句。例如:(1)大事已成,此乃天意也!(2)事已至此,悔之已晚矣。第四单元——智篇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陈文子的故事陈文子是陈国的贵胄后裔,其四世祖陈完原本是陈厉公之子,因在陈国竞争君位失利,逃到齐国避难,齐桓公当时打算授之以国卿之位,他却推辞不受,齐桓公见他态度坚决,遂让他出任工正之职,掌管百工事务,保留其贵族大夫的待遇。陈氏一族寄生于齐国,数代人一贯奉行克勤克俭、谦和谨慎的处世风格,遇事尽量避免冲突,与人和睦相处,礼让为先。到了陈文子为陈氏宗主时期,齐国的政治形势异常凶险,齐庄公残暴无道,刚愎自用,辅政国卿崔杼生性残忍,权欲极重,因此陈文子处事更加小心谨慎,一有风吹草动,就如惊弓之鸟。鲁襄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50年),齐庄公安排人帮助栾盈悄悄潜回晋国,发动叛乱,妄图篡权。不过栾盈的叛乱很快就被平息了,栾盈被晋军围困在其食邑曲沃。齐庄公见晋国发生内乱,企图借机发兵攻伐晋国,这是极其愚蠢的冒险举动。崔杼当时为齐国辅政国卿,他非但不能恪忠尽职,说服齐庄公放弃攻伐晋国的冒险计划,反而幸灾乐祸地对陈文子等人说:“趁人之危,挑衅盟主(晋国),这不仅不符合道义,也是极其愚蠢的!但事已至此,大家也别费心劝谏齐君了,各自好自为之吧,如果真有危难,我们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言下之意,大难当头,国君昏庸无道,谁也没有能力扭转败局,也没有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各自奔命吧!陈文子后来私下对人说:“崔杼将不得好死!他身为国卿,对于国君的不义行为,不能全力制止,这是陷国君于不义。更有甚者,他还四处宣扬国君的愚蠢和固执,以此来抬高自己的地位,彰显自己的明智,这是大大的不忠!”陈文子对于当时齐国危机四伏的局势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理智判断:齐庄公头脑简单,利令智昏,刚愎自用,狂妄自大;崔杼为臣不忠,为人不义,品行低劣,凶残暴戾;反观陈氏氏族,势单力薄,羽翼未丰,况且不是齐国公室,寄人篱下,一举一动都会遭人猜忌。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只能韬光养晦,静观事变,随时准备所出逃他邦。陈文子为人清廉、干净,识时务,避乱世,能够做到洁身自好,不与道德败坏的小人同流合污,至于是否称得上“仁”就“未知”了。那么怎样才算得上“仁”呢?孔子曾明白无误地说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也就是说,国难当头,陈文子应当义无反顾地留在国内,与犯上作乱的崔杼进行殊死斗争,不惜牺牲生命来捍卫和维护礼制秩序,这样才能称得上“仁”。显然,这对于一个寄人篱下的异乡客来说,确实有点儿勉为其难了。二、什么是智(知)?1、孔子认为智者、仁者、勇者分别是什么样的?原文:子曰:“知(1)者不惑(2),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注释:(1)知:通“智”。(2)惑:疑惑,被世事所迷惑。语译: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解读:孔子认为有大智大慧的人,遇见有迷惑的事物,不解的地方,他会利用他的聪明才智去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仁爱之心的人,不会有忧愁,他会用宽容来对待给他带来忧愁的人和事;勇敢的人,面对强敌,是不会有所畏惧的,他会义无反顾的去迎接挑战。圣人往往都是以智慧与仁爱之心来解决问题,但是要做到真正的“智”则需要一定的磨练。2、智(知)者与仁者的志趣有何不同?原文:子曰:“知者乐(1)水,仁者乐山。知(2)者动,仁者静。知者乐(3),仁者寿。”注释:(1)乐:(yào)以……为乐,喜爱。(2)知:通“智”。(3)乐:愉快,舒适。语译: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好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解读:以山水形容仁者智者,形象生动而又深刻。智者也就是聪明人。聪明人通达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所以用山来进行比拟。不过,你如果问一般人乐水还是乐山,所得的回答多半是山水都乐。3、怎样选择住处是明智之举?原文:子曰:"里(1)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2)?"注释:(1)里:居住。(2)知:智慧。语译:孔子说:“人以安居于仁德之地为好。如果择身所居而不选仁德之地,怎能算作明智呢?”解读:孔子认为环境非常重要,这一个乡里,在这个住的地方、团体,充满了仁德的风气。我们相信,找到一个充满人情味、充满仁爱的地方,一定会觉得这个地方很美,然后人心也美,包含风水都会好。不抉择一个仁慈的地方,来学习、成长,要得到学问、智慧也不容易。三、附加题1、原文: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语译: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者是改变不了的。”2、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语译:孔子说:“不能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只能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第二课时故事导入小和尚的故事从前有—个小和尚,他离开家乡到处寻找名师,想得到一些真正的修为。后来,他终于找到了一位高僧;并恳求师父收他为弟子。高僧见他一片诚心,又天资聪慧,便收下了他。两年后,小和尚自以为学到了很多东西,得到了师父的真传,便不想再继续跟着师父参禅拜佛了,于是就向他的师父辞行,要下山去。高僧明白小和尚的心思,他并没有阻拦小和尚下山,而是让小和尚拿来一个钵子,然后让他往里面装一些石头,装满为止。高僧问小和尚:“钵子装满了吗?”小和尚答:“满了,再也装不下什么东西了。”高僧便抓了一把芝麻撒进去,然后晃了晃钵子,芝麻一会儿就不见了,接着高僧又抓起一把芝麻撒进去,晃了晃钵子,芝麻又不见了。“钵子装满了吗?”高僧再次问小和尚。小和尚惭愧地告诉师父:“看上去满了,可是还能装下很多东西。”这时,高僧又取来一只杯子,让小和尚往里面倒水。小和尚看杯子满了,就想停止倒水。高僧却说:“不要停,继续倒。”结果钵子倒满了水后,多余的水都溢了出来。高僧这时候才让小和尚停止倒水,然后问他:“满了还装得下别的东西吗?”小和尚顿时明白了师父的一片苦心,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随后便请求师父原谅他的无知。二、实践“智(知)”1、诚实是否是算得上是一种智慧?原文:子曰:“由!诲女(1)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2)也。”注释:(1)女:通“汝”,你。(2)知:通“智”。语译: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解读:孔子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不知道的事物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那么中智以下的人当然不可能样样都知道。除了神怪幽明之事外,承认有所知、有所不知,是一种老实的态度,也是最聪明的态度。唯其有所“不知”,才能成其“有所知”。孔子告诉人们,要虚心学习,不要不懂装懂。2、孔子怎样概括自己的一生,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原文:子曰:“吾十有(1)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2),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3)矩。”注释:(1)有:有,通“又”。(2)耳顺: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3)逾:越过,超过。解读: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解读:曾仕强对这句话的解读是:在人的十五岁时候决定学习的方向,三十岁的时候确定一生的原则,四十岁的时候对人生的目标不在动摇,五十岁的时候明白命运是自己造就的,六十岁的时候广泛听取多种意见,这样到七十岁的时候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就绝对不会做出逾矩的事情。3、面对鄙夫的提问,孔子认为自己是一个智者吗?原文: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1)问于我,空空(2)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3)焉。”注释:(1)鄙夫:人品鄙陋、见识浅薄的人。(2)空空:蒙昧无知。(3)竭:尽义,明白。语译:孔子说:“我有知识吗?其实没有知识。有一个见识浅薄的人问我,我对他谈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我只是从问题的两端去问,这样对此问题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解读:孔子本人并不是高傲自大的人,事实也是如此。人不可能对世间所有事情都十分精通,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但孔子有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这就是“叩其两端而竭”,只要抓住问题的两个极端,就能求得问题的解决。这种方法,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思想方法。三、附加题1、原文: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语译:孔子说:“听我说话而能毫不懈怠的,只有颜回一个人吧!”2、原文: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语译:孔子评论《韶》:“既美好又善良,评论《武》:美好但不够善良”第三课时一、故事导入宁武子宁武子,春秋时卫国大夫,朝歌人,名俞,武是他的谥号。宁武子生长在一个战乱频仍的年代,卫懿公好鹤误国,北狄夺取朝歌城,宁武子及家人随逃难的人群一路东奔。后来卫文公在齐桓公的帮助下复国并迁都楚丘,宁武子开始在君主身边作官,并逐渐崭露头角,受到卫文公重用。文公在位25年,接受前朝教训,励精图治。他继位后,穿粗布衣服,戴粗帛帽子,努力于生产,教导百姓务农,并采取措施便利商贾,给手工业者以优惠待遇。他重视教化,奖励求学,向臣下传授为官之道,任贤使能,与百姓同甘共苦,卫国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使卫国慢慢恢复了元气,国力渐强,在各诸侯国中再次站住脚跟。而这个过程中,作为大夫的宁武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然而到了卫成公时代,成公又被一时的繁荣景象迷失了方向,荒淫而无道,卫国再次陷入了混乱之中。国内有识之士、有功之臣或遭受迫害,或离家出走。而宁武子则周旋其闲,装聋作哑,自保其身,退居幕后装起糊涂,以便等待时机。当国君无道、政治昏暗的时候,他便装糊涂,对一切事不闻不问了。孔子认为,宁武子那种聪明别人能够做到,可他那种愚昧却是一般人无法企及的。后来“愚不可及”成为一句成语,不过今天多就其字面意思而言,形容人极度愚蠢。二、君子的智体现在哪些方面?1、孔子怎样概括宁武子的智(知)?原文:子曰:“宁武子(1)邦(2)有道则知(3),邦无道则愚。其知(4)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注释:(1)宁武子:姓宁名俞,卫国大夫,“武”是他的谥号。(2)邦:国。(3)知:显其智谋。(4)知:智慧。语译: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啊,国家政治清明,他就出来做官。国家政治黑暗,他就假装愚笨。他的智慧,别人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解读:在国家大治的时候,公道大行于天下,有能力、有智慧的人都会得到重用。但是到了国家混乱的时候,国家摇摇欲坠,人心猜忌,忠君爱国的人往往不能自保,手中的权利也不足以力挽狂澜,这正是最难的时候。世间之事,处不变容易,处变难。发挥自己的才能建功立业容易,隐藏自己的智慧而成功难。随顺世间百态,而内心不动,这才是有大智慧的人。2、孔子认为遇事考虑几次较为明智?原文:季文子(1)三(2)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3)可矣。”注释:(1)季文子: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2)三:表示次数很多。(3)斯:就。语译: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多次,孔子听到了,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解读:世界上任何事情,是非、利害、善恶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而个人考虑问题的角度、方式、长远都不一样,要达到真知何其难啊!所以,个人而言,站在善良的角度,从个人的主要目的出发,作一次明快的思考旅程就可以了,关键的还是行动。你看,我们伟大的革命实践家孙中山先生提出“知难行易”,就是教导我们受传统文化影响至深的人要实践,勇敢地做决定并实践。3、君子最担心(病)的事情是什么?原文:子曰:“君子病(1)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2)也。”注释:(1)病:担忧。(2)不己知:“不知己”的倒装,不了解自己。语译:孔子说:“君子担心的是自己没有能力,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解读:真正的事业者,真正的强者。真正的学者。真正的先生,都是时刻最关心的问题是自己的能力不够。而不是最关心的事去炫耀。叫别人知道自己。中国有句俗话。叫做“酒香不怕巷子深”我们真的有才干。我们真的有水平。那要先在我们自身的认识上面有所认识,那才是真正的君子。附加题1、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语译: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2、原文: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语译:孔子说:“不要愁没有职位,而应愁自己用什么胜任其位。不要愁没有人知道自己,而应求自己能有什么可以使人知道。”第四课时故事导入程门立雪杨时是宋朝著名学者。他很爱学习,也非常尊敬老师。相传有一次,他和一个同学在读书时争论起来。为了尽快弄清问题,他们就冒着鹅毛大雪,一同去请教程颐老师。走到程老师家门口,杨时刚想敲门,忽然,听见程老师打鼾的声音,就悄悄地对同学说:“程老师正在午睡,咱们在这儿等一会儿吧!”他们就站在门口,默默地背书,静静地等待着。过了很久,程老师醒来,发现两个学生站在门口的雪地里,就急忙把他们拉进屋里,心疼地说:“外边雪这么大,你们为什么不进屋呢?”杨时望着程老师慈祥的面容,说:“老师,您在休息,我们怎么能惊动您呢!”程老师听了,两眼望着门外漫天飞舞的大雪,久久没有说话。二、怎样做才能成为智(知)者?1、孔子认为学了三年,做不成官的人是怎样的?原文: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1),不易得也。”注释:(1)谷:古代以谷作为官吏的俸禄,这里用“谷”字代表做官。不至于谷,即做不了官。语译:孔子说:“学了三年,还做不了官的,是不易找到的。”解读:孔子办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治国安邦的人才,古时一般学习三年为一个阶段,此后便可做官。对本章另有一种解释,认为“学了三年还达不到善的人,是很少的”2、孔子是怎样从自然中(松柏)获取道理的?原文:子曰:”岁寒(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2)也。“注释:(1)岁寒: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季节。(2)凋:凋谢。语译:孔子说:”到了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季节,然后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是最后凋零的。”解读:大意是年岁寒冷,然后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最后萎谢的道理。比喻中仍经过严酷考验,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