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中语文教考衔接单元主题与写作任务梳理(必修下)_第1页
2025年高中语文教考衔接单元主题与写作任务梳理(必修下)_第2页
2025年高中语文教考衔接单元主题与写作任务梳理(必修下)_第3页
2025年高中语文教考衔接单元主题与写作任务梳理(必修下)_第4页
2025年高中语文教考衔接单元主题与写作任务梳理(必修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下教材单元作文题梳理第一单元

顺应自然与保全天性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古代文化经典包含着先贤对社会、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至今还能给我们很多启发。阅读这些经典时,既要充分理解先贤的思想,也要立足现实,自主思考。比如,我们说经典寓言的寓意是丰富的。有人认为《庖丁解牛》表达了庄子“顺应自然”“尊重规律”的思想,有人则认为《庖丁解牛》主要是强调人要“保全天性”。你怎么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阐述你的观点,题目自拟。【参考立意】1.尊重规律,合乎天理。2.保存人的本性,不可强行扭曲。3.审慎思考,不可鲁莽。

【参考例文一】尊重规律,成就精彩古代文化经典包含着先贤对社会、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至今还能给我们很多启发。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他的刀十九年而“若新发于硎”。有人认为庄子顺应了自然,顺应了规律,我认为,庄子是正确认识规律,科学运用规律,才成就精彩人生。庖丁脱颖而出,靠的不是他的刀,而是他对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其他厨师处理一头牛,靠的是力气,讲究的是刀刃的锋利,因而时常换刀。而庖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干的是头脑活。凭着对牛生理结构的了如指掌,他摸准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整个过程不曾拿刀硬碰,演绎着“刀尖上的艺术”。从这说开来,不仅仅是牛,世间万物都有其独特的自然规律。庖丁这类尊重规律的智者,正是在“变”之中找到了“不变”的规律,方能在事业上行稳至远。违背规律,不按规律办事,往往会导致事业失败。当年开始建设三北防护林时,种植者们没有充分考虑客观规律,大面积栽种樟子松。结果没过几年,由于突发松毛虫害,栽种的两亿多株樟子松大部分害病死亡,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之前,在治沙的过程中,有部分治沙人员也曾罔顾生态环境,大面积栽种杨树,结果所栽的杨树半死不活,无法起到治沙的作用。这些例子告诉我们,不尊重自然规律,往往办不成事,办不好事。尊重规律,就可以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在治沙的过程中,我国治沙人员吸取了之前失败的教训,不盲目采用单一模式,而是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方法,在环境较好的地方种植乔木,条件差的地方采用乔、灌、草结合,或者以草方格的形式阻止沙丘移动,并最终取得成功。其实,不仅仅是治沙,在其它领域也是如此。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建设完美地利用自然光照,在给旅客带来舒适体验的同时减少了资源浪费;乡村扶贫方式不一刀切,因地制宜发展相关产业,帮助农民精准脱贫,实现了经济效益……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它们都告诉我们一个相同的道理:唯有理解自然、尊重自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唯有尊重规律,科学运用规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让我们尊重规律,乘规律之利,扶摇直上九万里!【参考例文二】让自然之爱宜乎众矣“我不是不爱人类,而是更爱大自然。”浪漫主义诗人曾如此感叹。人与自然的故事可谓跌宕起伏:从人类刀耕火种时期“敬畏自然”之念,到大机器工业革命时期“征服自然”之念,延至今日,人类尝到了大自然负面反馈的恶果,从而总结出的“顺应自然”之念。无一不展现人与自然不断变化的相处之道。在未来的人类建设中,我认为人人都应尊重自然,喜爱自然,改造自然。让自然之爱宜乎众矣。江南雨帘下梧桐轻飏,乌篷船纱灯初点,只留一曲渔舟唱晚;塞北朔漠中驼铃声声,千里马重整鞍鞯,只留一曲行军悲歌。无论是旖旎的“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亦或是雄浑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无论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亦或是“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这些如画如诗的自然美景是古人惜山爱水,尊重自然的结果。而当今在摩天大楼一步步挺立扩张时,我们更应守住这一寸寸风光,尊重并保护自然,给自己与后代留下一隅诗意栖息之地。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一单元诸子散文与史传作品闪耀着中华文明之光,作品中的人物无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其中有倡导礼乐治国的孔子,有宣扬保民而王的孟子,有游刃有余的庖丁,有智退秦师的烛之武,有逃脱鸿门宴的刘邦……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人物展开讨论,上述几个人物,哪一个给你的启示最深?请以“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为主题,结合你的感受与思考写一篇发言稿。要求:结合课本内容,联系现实,阐述自己的观点,理性评价历史人物。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立意】1.追寻先贤利家国,完善自我重践行。2.以烛之武为镜,做德才兼备之人。3.目无全牛智卓绝,游刃有余技超群。4.选择明智走对路,态度谦逊更远行。【参考例文一】永远的烛之武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很荣幸能参加这次读书会,跟在座的同学一起沐浴在中华文明的智慧光芒中。更荣幸的是能够作为代表发言,今天我发言题目是《永远的烛之武》。秦晋联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国难面前,烛之武临危受命、孤身出城;强秦帐内,烛之武不卑不亢、字字珠玑。终于,谈笑间,干戈化为玉帛。烛之武深明大义不计个人得失的爱国情操,烛之武义无反顾独闯秦营的英雄气概,虽经两千多年时光流水的冲刷,依然放射出熠熠夺目的光华!命运对烛之武并不公允,几十载的饱受冷落,大半生的怀才不遇,满腹经纶的烛之武,只是郑国一个小小的负责养马的“圉正”。在他伏下苍老的身躯拾起艰辛的时候,没有人记起他;当他仰起斑白的头颅呼出抑郁的时候,没有人记起他。当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时候,有人想起了他;当大军压境“国危矣”的时候,有人推出了他。就这样,“今老矣”的烛之武,踉跄着,被推到了两军对峙的刀锋前,被推到了生死难测的境地前。没有多少抱怨,说的只是谦逊的“无能为也已”;没有怎么推辞,做的只是慨然“许之,夜缒而出”。于是,一个一直模糊的身影,在历史的这一刻,变大、变高、变清晰。当一个须发尽白、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在月隐风高的夜晚,被人用绳子拴着放到围有层层虎狼之师的孤城外;当一个步履蹒跚、齿摇牙落的老人,在冰冷刺骨的寒风里,揉着酸痛的腰肢走进剑拔弩张的秦军大营,这该需要怎样的坚定和无畏!无论他是成功还是失败,千载之后的我们都该为他的忠诚和勇敢高声喝彩!面对雄心勃勃的秦穆公,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要有智慧。慷慨陈词间,有烛之武对郑国的一片赤诚,还有对局势的准确掌控;寥寥数语里,有烛之武对人情的自如练达,还有对世事的深刻洞明。所以,一场思想的碰撞之后,“秦伯说,与郑人盟”,一场灭国的灾难,就这样化为无形。“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感谢《左传》为我们记下了那位忠勇睿智的老人,纵然隔着千年看去,他依然傲然屹立在历史长河中,那就是烛之武。一役功成,大敌已退,烛之武却如昙花一现再无记载,他的结局不得而知,就连其名字史学界都无定论。但这些都不重要了,这位老人点燃了一支红烛,两千多年来熊熊烈焰长明不熄,照耀着中华民族永远挺立的脊梁,愈挫愈刚,历久弥新。同学们,不要以为四海太平、战乱无有,看看西亚、东欧的炮火连天,想想中印边境埋骨的少年英雄,这个时代,真的不需要烛之武了吗?更有“曹无伤”之徒,向“项王”俯首低眉,岂是“明哲保身”的选择吗?正所谓“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又有“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要传承烛之武的精神,古为今用,秉承“祖国和人民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的信念,让心中的烛火照亮个人前程与民族梦想的融汇贯通,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至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奋斗不息!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参考例文二】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很荣幸能参加这次读书会,跟在座的同学一起沐浴在中华文明的智慧光芒中。更荣幸的是能够作为代表发言,我演讲的主题是“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是孔子。因为,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时光太瘦,指缝太宽,不经意的一瞥,已历千年。从炎帝黄帝到秦汉三国的历史,从唐宋元明清到如今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时间冲刷了一切,却也让儒家思想展示出了它灿烂的光辉。有礼,方能治国,是孔圣人教会我最宝贵的一课。因此,众多历史人物之中,我独爱彬彬有礼的孔夫子。孔子倡导礼乐治国。“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从积极方面理解,孔子主张以礼治国,而曾皙说的是礼治下的太平盛世的图景。“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民。”春秋之末,天下大乱,身为万世宗师,孔子不能不去思考百姓的疾苦。否则,他以“仁”为本的思想就无从得以体现。而曾皙讲的这个境界,就应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这就是孔子的自由民主——一个大同世界的理想。有礼,方能有为。孔子的弟子子夏为地方官时向孔子问政,孔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治国需以礼,而治理地方也需以礼,循序渐进地推行政策,目光放长远,才能造福人民,为民谋利,如若急功近利,不但无为,反会失去民心。孔子礼乐治国的思想,依旧展现出儒家独有的风貌,为治国治地治家,作出优秀的典范。或许有人认为,千年已过,孔子所倡导的礼治思想早已过时。其实不然,儒家思想正如一壶佳酿,时光赋予它的并非衰朽,而是那越品越醇的香气。历史的长河滚滚东去,但总有一些文化之菁萃,历经岁月的淘洗,沉淀于民族血脉之中,愈发明亮。疫情期间许多西方国家都借此机会“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弃百姓的生命于不顾,可是中国依旧初心不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平民大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这便是儒家“以民为本”“为政以德”礼治思想的集中体现。相信在今后的复兴路上,党和人民依然会持此初心,在世界舞台上越走越远!“修身,治国,平天下。”从小我的作为,到国家的治理,孔子思想无时不在记录着个人的修行,家国的宏章,孔子的思想也于此体现得淋漓尽致。我喜爱孔子,爱他那不耻下问的品格,爱他那施行仁政的大志,爱他那平易近人的性情。有礼,方能治国,是我在孔子的思想殿堂中学到最灿烂的一课,也愿同学们能够从儒家的思想中有所启迪,于孔圣人的言行中汲取行世之精华。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第二单元

“良知与悲悯”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荀子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口出善言,是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应该珍视的美德,善于说话亦即“善言”,也是为人处事之智慧,因此“善言”在写作、劝谏、冰释前嫌乃至化干戈为玉帛等情境运用中屡试不爽。鲁迅身处风雨如磐的年代,曾慷慨激昂地说过:“青年人先可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前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古人,将自己的真心话发表出来。”不难看出,在关乎国运、解开蒙昧、推动社会进步等形势下,鲁迅先生更鼓励青年“敢言”。同学们很快就要投身社会、报效家国,你认为“善言”“敢言”哪一种对成长中的青年更重要?请比较“善言”“敢言”的益处,结合上述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权衡与思考。要求:题目自拟,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例文】学会善言,春风化雨敢言可敬,善言可喜,各有其好。但初出茅庐的青年,还是先学会善言,把话说好,把话说对。须知,一番“善言”,恰若旭日初升三冬暖,也如吹面不寒杨柳风。所谓善言,绝不是只说好听话、赞美话,不是做“老好人”、骑墙派,而是善于表达,说到关键点上,说得熨帖得当,可能是以退为进,可能是以柔胜刚。相对于直来直去不绕弯的“敢言”,善言,是一种更难涵养的品质,对青年的成长更有裨益。当然,真正的“敢言”者值得嘉许,也请善待他们的直言诤语。不过很多“敢言”,可能只是比较直接,比较没遮拦,比较“冲”,其后果往往是“走火”“跑偏”。而一个优秀的善言者,温婉柔和,语不惊人,乍听之下不出奇,沉思细品方觉妙。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所谓“春风化雨,阳光融露”,其实也是“善言”的极佳写照。尤其在个性彰显、多元并存的信息爆炸时代,理性的善言者更显难得。我们的世界已不缺敢言者,不缺嘴仗、口水战,也就不乏“一针见血”,甚至“见血封喉”的观点。很多人觉得,平和克制的观点都是藏掖躲闪,只有尖刻、犀利之语,才让人觉得“倍儿爽”。尤其是年轻人,很容易血往上涌,气往上冲,一张嘴,一动笔就“敢言”,可能效果适得其反。所以,青年应葆有“敢言”的勇气,但首先要具备“善言”的品质。与人交流,行事处世,学会平和交流,学会好好表达,学会四两拨千斤。很多历史故事中,善言之功效就如春风化雨。迟暮之年的烛之武足智多谋,妙语劝退秦穆公。其貌不扬的淳于髡循循善诱,设喻说服齐威王。知名帅哥邹忌携一把琴,婉言谏君当了相国。如果他们自恃忠耿,直言不讳,搞不好就触了逆鳞。时移世易,但不妨碍我们以古鉴今,得到启迪。我们肯定也有不少切身经历,感受到善言之暖心怡人。高三学业繁重,身心俱疲,我们当然不乐意被当头棒喝,而希望父母对我们和颜悦色,轻声细语,希望老师对我们微笑,春风化雨,希望全世界能对我们温柔以待。听善言很暖心,因为我们能够感知到其中的善意。那么反过来,我们对人对事,也多一点善言以对,善意相处。今天的时代,固然还需要革命精神,但更需要改良精神,需要敢言敢做,但更需要善言善行。让自己变得更好,让他人变得更好,让时代变得更好,从学会善言开始。第三单元

探索与发现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常识对我们的生活、学习都很重要。它们有些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有些与文化相关,如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多采用对称布局;有的则凝结着人生的某些经验,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些常识的背后其实都存在某些事理,试以“常识中的‘理’”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说明文,题目自拟。【参考例文】蚂蚁搬家天将雨“蚂蚁搬家天将雨”,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这句家喻户晓的谚语。每当我们看到蚂蚁们成群结队地搬运看各种食物时,脑子里便会蹦出“要下雨了”的判断,蚂蚁搬家与下雨之间似乎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蚂蚁是群居生物,一般在地面筑穴为巢,洞口多裸露,外物极易进入。雨水就更不消说,进入蚁穴可以说是畅通无阻。一旦下雨,蚁穴便会被无情的“洪水”淹设。蚁穴被淹,蚂蚁们也就会面临被淹死的危险。要坐以待毙吗?当然不行,得跑。但是,仅仅在下雨时才跑还远远不够,不仅储藏的食物会被打湿,性命还会受到威胁,毕竟蚂蚁的大小与一滴水也相差无几,因此,提前搬家至关重要。要提前搬家,就得预知下雨,蚂蚁是如何预知下雨的呢?难道是看天气预报吗?这当然不可能;抬头看乌云吗?也不可能,蚂蚁的世界可以说是二维的,它们几乎不具备抬头的能力。那它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研究表明,蚂蚁身上有许多纤细的小绒毛,这些小绒毛对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特别敏感,可以感知到很轻微的变化。在下雨之前,空气中的温度往往会增加,靠近地面的空气会格外湿润,蚂蚁身上的小绒毛可以精敏地感知到这一变化,并立即开始搬家,快速地向地势高的地方转移,以免被雨水淹没。这样一来,蚂蚁搬家与下雨便形成了捆绑的关系,“蚂蚁搬家天将雨”的谚语也由此而来。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常识背后都存在某些事理,例如“蜻蜓低飞要下雨”,这是很常见的现象,但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当要下雨时,低层大气的气压会降低,蜻蜓不适应低气压,于是低飞。再如蝙蝠在黑暗环境中也能“看”清周围,这靠的不是视力,而是“听力”——超声波,人类模伤这一特点制造了雷达。常识,对我们的学习、生活都很重要,探究常识背后的事理,这件事既有趣又实用,有时候还会给人深刻的启迪,大家不妨一试。就如“蚂蚁搬家天将雨”,是蚂蚁的生存之道,不也蕴含着做事要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的道理吗?2.(2023全国新高考四省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谚语往往在通俗易懂的话语中蕴含着经验与智慧,但有些谚语彼此之间仿佛有矛盾,比如“退一步海阔天空”和“不蒸(争)馒头争口气”,再比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和“三个和尚没水吃”,等等。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例文】谚语终觉浅,求索要躬行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我们早早地遗忘了晦涩的“屠龙术”,口口相传的正是接地气的谚语。谚语大都经历了时间的验证。现今留存下来的谚语,往往都能反映一些现实现象或者生活道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古人在田间垄上发现的遗传学道理;“蜻蜓低飞要下雨”则是古人由物象变化中归纳出的气象法则;“退一步海阔天空”,更是古人于人情世故中领悟到的处世哲学。我们不难发现,谚语中蕴含的道理其实都经历过一代代人的检验。《乡土中国》中曾言:“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谚语则是文化的通俗注脚,传递着朴实的经验,具有历史学上的意义。时间变化的同时,时俗也在更迭,所以千百年前的谚语不能很好地契合如今的环境,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我们改变了许多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这些相关的谚语可能都得改弦更张。这也启示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条件使用相应的谚语。仅仅站在字面意思角度,认为“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和“三个和尚没水吃”相互矛盾,是混淆了这两条谚语的使用条件,同时并没有深入了解谚语的真正含义。“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内核其实点明了不能合理规划、通力合作的恶果,而“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则证明了齐心协力的益处。当我们仔细权衡两者,我们不难发现这两条谚语并不矛盾,反而站在不同角度诠释了合作的重要性,是彼此的进守辩证。新的时代也会有新的谚语,而我们也需要检验这些谚语的“科学性”。各领域的年度“十大热词”就是谚语的一种变体,反映我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带给我们反思。从某种意义上,热词与谚语并无二致,都在口口相传中彰显了某种道理,更重要的是,热词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反映的是离我们更近的社会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旧谚语,我们需要更多的实践来将热词转化为谚语,在互联网社会的大浪淘沙中,甄选出属于新时代的谚语。谚语,本质上是一种经验,自然也时常会出错,我们不能武断地奉谚语为圭臬。不过,我们仍会记住谚语,因为这背后隐藏的是先辈上下求索的身影,回荡的是一声声质朴的肯定,我们能从中汲取到前人对知识、对真理的渴望,从而使自身拥有追求新知的勇气与决心。我们要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思考,更要有“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心怀,要理性地看待谚语,走在传承与创新的路上。第四单元

作文媒介素养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参考例文】科技的新秀,人文的毒酒“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无尽的苦海。”近九十年前,著名诗人臧克家在他的高考作文卷上,寥寥数笔勾勒了这样的文字。物换星移,沧海桑田,科技新秀创造了VR时代,一副眼镜便可以带给人们无限的幻光,然而我们真的可以毫无顾忌地拥抱它吗?我想答案或许是否定的。人类对于旧状况总是心平气和,而对于较新的机遇,却那么求全责备。记得计算机问世时,无数电影巨子、金融大鳄都发出相似的声音:“没有一个家庭想在家里安装计算机”,而现在的我们再回首时不禁捧腹;记得有人在中国宣传互联网时,几乎所有政府机关、企事单位都认为这是个不折不扣的骗局,然而互联网却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现在,当另一项颠覆性科技成果摆在我们面前,历史会不会重演?“科技的不朽荣誉,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爱因斯坦如是说。虚拟现实技术带给人们实际生活中难以触碰的体验,它把梦境搬到了现实,它把现实装扮成梦境。置身其中,我们便是上帝,我们可以创造一个很好地投影我们的愿望的世界:站在屋里就能对战魔兽,坐在沙发就能环游地球。李白讲过“为君槌碎黄鹤楼”,而现在,就算我炸掉天河又有何不妥?这种超现实的诱惑力和帝王一般的控制权令人无法抗拒。然而,正如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道的那样,“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任何事物的辩证性都不容忽视,现实就是铁证。在计算机刚刚闯入中国时,多少孩子被那个屏幕牢牢地桎梏;在互联网产业风生水起之时,互联网泡沫让多少企业灰飞烟灭,而电信诈骗的猖獗,亦是托附移动互联网基站这个“帮凶”;而现代技术带来的“群氓效应”等问题,甚至关系到人类道德建设。天下的午餐不免费,科技在带给我们空前的财富、无上的便利的同时,亦带走了人们温润如玉的品性和山崩鹿兴的理性。《吕氏春秋》有言:“凡智之贵也,贵知化也。”古之圣人,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今之众人,在沐浴虚拟现实技术的春风时,必须先知先觉:会不会有人尤其是孩子会像《盗梦空间》里的梅尔一样沉醉于梦境不能自拔?会不会有人利用该技术迷惑大众,实施犯罪?虚拟现实技术对社会秩序和人类价值观的冲击,不仅留待监管部门思考,更需要我们普通大众的深思。“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是老子说的。科技的新秀,人文的毒酒,我们应区别对待它。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近日,文生视频模型Sora横空出世,引发轰动。Sora根据简单的文本信息,就可以在短时间内生成出丰富且复杂的视频,而这些生成的视频以往的制作周期最少是以天来计算,且花费不菲。如今Sora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快速生成足以以假乱真的视频,让人叹为观止。有人欢喜有人愁,欢喜的是视频行业迎来了革命性变化,“扔一本小说,出一部大片”不再是想象;愁的是Sora将会对大量的视频从业者带来全面挑战与颠覆。就在AI为人们提供生活便利时,有人担心普通人的饭碗,甚至艺术家会被AI夺走。但无论如何反对,技术的发展势不可挡,一个领域可能会落寞了,一个新的领域可能会诞生……假设你将参加高考志愿填报讨论会,请写一篇发言稿,说出你报考或不报考AI专业的理由。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例文一】逐人工智能之光,扬科技利刃之帆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仰望苍穹浩瀚,俯看百川屹立。Sora提醒我们人工智能发展势不可挡,科技的发展必然会迎来人工智能的兴起,我毅然决定选择报考AI专业。顺时代之势,逐AI之便。“科学发展国强民富千秋业,创先争优政通人和万代兴。”科技是一个民族乃至国家的底气,人工智能所带来的便利也是历史上难以想象的。AI绘画技术,使普通人有了像名家一样绘画的能力;史忠植作为AI发展的探路人,毕生致力于计算机研究为国贡献;一部手机走天下,线上会议云课堂,5G网络领先世界。不难看出,科技的发展带来的是肉眼可见的便利。当今时代之势便是发展,AI行业发展离不开你我的接续奋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也离不开科技的便利。以理性之心,感AI之限。“凡事有度,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在社会生活中,一味的依赖科技也会事得其反。科技给人类带来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AI换脸技术的产生让人们可以将喜欢的明星面孔换到别人身上,如果仅仅是用来发个朋友圈炫耀一下,倒也无可厚非;而当少数人动起了歪心思,通过“换脸”来造谣、诈骗,就触到了法律的红线。于是便有“这种技术应该杜绝,让坏人无机可乘”的声音。平心而论,错的难道是科技吗?显然,那些心思不正的人用歪了科技。我们应当以理性态度全面看待科技,避免“唯技术论”。以长远之计,择AI之帆。“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从长远的角度看,科技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