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爱国奉献人物_第1页
2025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爱国奉献人物_第2页
2025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爱国奉献人物_第3页
2025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爱国奉献人物_第4页
2025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爱国奉献人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物事迹】“弘扬重光之任”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社会兴起学习西方文化的风潮。梁漱溟却认定,东方文化受到压迫是暂时的,中国文化不仅仅会在中国复兴,实现中国的富强,更会走向世界。因此他以弘扬儒学为己任:“孔孟之学,现在晦涩不明,而弘扬重光之任,除我外,当世亦无人能做。”本着对儒家文化的“新认识”“新设想”,他全身心地投入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众人嘲笑他的失败迂腐,但在他看来,这正是真正的儒家精神:真诚。“我是一个实践者”梁漱溟早年笃信佛教,在接触了中国儒学之后,他便放弃了崇信“厌离”的佛教,而以中国儒家“郑重”的入世原则作为一生的行为准则。从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入世原则出发,他放弃象牙塔的教书生活,投身中国的乡村建设活动十年。“皖南事变”发生后,他又辗转于国共两党间,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辛劳。抗战结束后,他致力于调停国共两党,为国内和平统一而奔忙。1987年,梁漱溟最后一次在公众场合露面时评价自己:“我不单纯是思想家,我是一个实践者。我是一个要拼命干的人。我一生是拼命干的。”【人物素材运用】【运用角度1】文化自信、坚持己见不盲从、将信念付诸实践孔子学院在全世界落地开花,以传统思想为根基的中国外交政策受到国际称赞,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思想的频繁“取经”……现代中国人以五千年从未断绝的传统文化而自豪时,正印证了梁漱溟先生几十年前的预言:中国文化会实现中国的富强,更会走向世界。在中国疲病落后,传统文化被批判的整体社会氛围下,梁漱溟先生尚能坚持文化自信。大国盛世的我们又怎能妄自菲薄,轻贬千年历史沉淀下的智慧呢?【运用角度2】社会责任感、实干精神、知行合一等。我们被社会伤害,可以痛斥社会的不公,也应当牢记,改变世界需要从自身做起。正如梁漱溟先生,也曾对世界失望透顶,想以自杀拒绝现实的黑暗。但他最终选择了积极入世,寻求对社会的贡献,在山河破碎的岁月中,表现出知识分子的操守与担当。屡败屡战,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才是对黑暗的有力反击。02地理学家竺可桢

【人物事迹】立志报国,不慕名利1918年,竺可桢取得气象学博士学位,他放弃了美国优越的科研条件,怀着一腔报国热血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誓要将所学贡献于祖国的发展。但与美国高校完备的实验设施不同,历经战火而满目疮痍的中国,甚至没有一个自主拥有、设备齐全的气象观测站。于是,归国后的竺可桢考虑到现实情况,几次拒绝任职高位。他不在乎功名利禄,只想去到祖国最需要,自己最能发挥价值的地方。后来,他先后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从事一线教学,之后又参与创办了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主持浙江大学的工作。在教学之余,他还编写了许多深入浅出、新颖有趣的讲义,便于学生理解,足可见其对工作的热忱。崇论闳议,远见卓识竺可桢先生十分有远见卓识,思考问题会比一般人想得更加长远、周全些。这从他提出的问题中便可见一斑:一是古籍保护意识。在抗战的烽烟中,气氛紧张,人人自危,竺可桢却挂念着祖国古籍资源的保护,担心存于浙江文澜阁的《四库全书》被毁,便亲自致电教育部,建议文献内迁。后来,这些文献安全迁至贵阳。他的远见,帮助祖国保留了大量的知识财富。二是竺可桢先生还较早提出了类似“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远远走在我们的意识之前。在竺可桢的日记中,我们时常看到他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忧虑。另外,在1936年,竺可桢便记载道:“作近三年来南京之微尘数,知各月均有增加。”那时还没有“雾霾”这种说法,但他早已发现了空气的污染问题。【人物素材运用】【运用角度1】爱国奉献、淡泊明志爱国,是将小我奉献于大我之中。诗人臧克家说:“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竺可桢便是这样一个淡泊小我,一心奉献的人。从哈佛大学毕业的竺可桢,在学成后坚持要回国建设自己的祖国,并且不求高官厚禄,义无反顾地投身教学一线,把地理学、气象学的知识传播给更多的学生,为祖国科技建设输送着新鲜的血液。【运用角度2】目光长远、预见问题长远的眼光得益于智慧,是一种难得的预见性能力。王羲之幼时不慎在里屋听到王敦密谋造反,料想自己必遭忌惮,于是将唾液涂在脸上装睡,躲过不测。王羲之如果不是知晓欲望的贪婪,掌权者的残忍,依照预见做出应对,也许这位日后的书法大家还没升起便已陨落。同样的,正是由于扎实的学识以及敏锐的洞察能力,竺可桢在20世纪20年代便发现了人口激增问题,在30年代便发现了空气被“微尘”污染的问题,为我国气象与环境的研究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03“水下长城”缔造者杨士莪

2024年3月19日,杨士莪因病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3岁。作为我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和水声科技事业开拓者之一,杨士莪为我国水声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创建我国第一个理工结合、配套完整的水声工程专业,首先开展国内水声定位系统研制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解决了国际上一直难以攻克的水洞降噪和测量方法问题……为我国万里海疆装上“耳朵”和“眼睛”。2024年9月19日,杨士莪同志被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为“时代楷模”。【人物事迹】自力更生、从零开始,投身海洋科研事业1931年出生的杨士莪,童年正逢战乱,在流离辗转的生活中,逐渐在心底埋下了科研报国的种子。1950年,杨士莪选择从清华大学物理系肄业,报名参军,到大连第一海军学校任教,带着满腔热血投身海洋科研事业。从此,杨士莪的简历上一直写着“清华大学肄业”。1952年,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筹建,杨士莪来到哈尔滨,扎根这片黑土地。在那个年代,水声学科在国内尚属空白,国家选派了杨士莪等4人出国进修。自此,他改行研究水声。从大学到国外研究所进修,杨士莪始终没有忘记国家需要。他觉得,水声学科研究对国家安全意义重大。在国外学习过程中,杨士莪认识到,在国防技术的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必须自力更生,靠别人靠不住,也靠不起。这坚定了他在水声科学领域攻关的决心:一定要让中国的“耳朵”听懂大海的声音。自力更生,从零开始。回国后,杨士莪一心投身我国的水声科研事业,一干就是近70个春秋。坚守三尺讲台,培育科研人才“只要是国家、社会需要的,就是值得干的。”2022年9月,“90后”院士杨士莪为“00后”新生上课的视频刷屏朋友圈。这位91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被称为“一站到底的院士”。从教70年来,他总是站着给学生讲课。“站着讲课,我能加上动作,自在又形象。”杨士莪说。科研育人,一直是杨士莪放不下的事业。杨士莪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理工结合、配套完整的水声工程专业,提升了中国水声教育水平。从这里走出的人才占据全国水声科研界的半壁江山,学校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水声事业的摇篮”。如今,哈尔滨工程大学已成为国家水声事业发展的人才库、专家库和水声技术基础研究中心,我国水声行业60%以上专业技术人员、70%以上高级专家,都从这里走出。“以您的水平,还研究这么基础的编程工具书?”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殷敬伟回忆起拜访杨院士的经历。“我更要认真学,不能把错误的知识教给学生。”杨士莪的回答,让殷敬伟对老先生治学的严谨态度和对学生的责任心充满敬意。坚守三尺讲台,杨士莪培养了硕士、博士研究生110余名,教过的学生达数千人。他的学生多数已成长为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科研及学术骨干,为中国水声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扎根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耕耘在水声工程领域,杨士莪几十年如一日倾听大海的声音,把一生都奉献给海洋强国事业。【金句及适用话题】1.真正尖端的东西,你想从国外买,你是做不到的。这种东西你只能自己干,这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骨气。【适用话题】自力更生2.我们党给我们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为了更好地满足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我们需要不断地努力,按照党指引的方向,再往前进。【适用话题】跟着党走3.杨士莪88岁高龄时,依然参与了海上实验。“搞研究,不到现场怎么行?有任何困难都得克服,该坚持时就要咬紧牙关迎难而上。大海变幻莫测,坐在家里搞研究肯定是不行的。”杨士莪说。【适用话题】实地调查、科研精神4.“马上进入‘90后’了,我这身体还好,脑袋还不糊涂。人虽然退休了,但是为祖国做贡献的工作不能停,要继续发挥自己微薄的能量,来做出可能的贡献。”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即将迎来90岁寿辰时说。【适用话题】奉献终身5.“国家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适用话题】心怀家国6.“我很幸运,年轻时遇到许多好老师。我深知良师对于做学问的人的重要性,所以更要教好青年学子。”杨士莪常常说起青年时期受到的良好教育。【适用话题】感恩、良师7.“科研事业是群体事业,仅凭一己之力是不可能完成的。任何成绩和荣誉的取得,都是团队努力和集体智慧的结果。”【适用话题】团结协作【人物素材运用】【运用角度1】献身社会国家需求的高尚事业“无论社会与国家的需求为何,皆是值得投身的事业!”杨士莪,这位对水声科技领域有着深远影响的学术巨擘,以其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切身实践了“只要是社会需要、国家需要的,就都是值得干的”这一信念。他的事迹不仅激励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更是向整个社会传达了一个强烈的信息:无论年龄多大,只要有心,都能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运用角度2】做海洋科技强国梦的筑梦者在过去的六十余载中,杨士莪教授及其团队不遗余力地奋斗着,致力于为我国广阔的海域安装上灵敏的“听觉器官”,成功构建了一座坚不可摧的“水下长城”。这一壮举的背后,是他数次调整专业方向,每一次选择都坚定地遵循着一个信念——一切变革都是为了祖国的强大与繁荣。正是这种以国家利益为先、勇于探索创新的态度,使得他们在海洋探测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我国海疆的安全与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运用角度3】爱国从学,为国献身1931年,杨士莪诞生于天津,正值国家动荡时期,山河破碎,国土遭受侵略,这一景象深刻烙印在他童年的记忆中。在他13岁那年,杨士莪以坚定的决心写道:“我们要让病痛缠身的中国振作起来,将日本侵略者驱逐出国境。”在哈军工的求学生涯中,杨士莪从基础的物理专业起步,逐步深入至天文测量、海道测量领域,最后拓展到了水声工程。在这段充满挑战的旅程中,他紧跟国家需求,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专业方向,勇于从零开始,展现出对国家使命的坚定承诺:“国家需要我,我便前往。”【运用角度4】自主创新在苏联的学习经历让杨士莪深刻认识到,真正的核心技术并非唾手可得。面对某些关键实验室对中国人的关闭,他意识到,“尖端技术不能仅依赖于国外的传授与购买。”这一认知激发了杨士莪的使命感,他决心以国家的需求为己任,立志自主研发,为国家攻克难关,实现自力更生的目标。【运用角度5】攻坚克难从零开创中国水声工程,从无到有勇克国防难题。自1960年归国以来,杨士莪及其团队在一片空白中开创事业。面对专业教师和教材的缺失,他们从零开始学习,自主编写教材。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他们成功建立了中国首个融合理工学科、体系完备的水声工程专业。他始终怀揣着一个信念:必须使中国的“声音探测器”能够清晰地倾听大海的回响。通过不懈的努力与创新,杨士莪及其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完成了这一艰巨任务,为中国国防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运用角度6】不屈不挠,勇攀高峰面对极端严苛的科研条件,已步入古稀之年的杨士莪教授,依然展现出令人敬佩的工作热情。他常常投入工作超过十四个小时,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不仅实现了他个人的成就,更在激励团队成员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一次与团队的交流中,杨教授以一种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方式阐述了科研工作的本质:“科研就像是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当面临困难和挑战时,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咬紧牙关、勇往直前的决心。”这句话不仅表达了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