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中学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联合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山东省中学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联合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山东省中学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联合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山东省中学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联合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山东省中学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联合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山东省中学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联合考试历史试题2024.9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座号填涂在相应位置。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为考古学者总结的某史前遗址的考古成果。该遗址为()◆发现了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和世界上最古老的观象台◆发现了到遗址发掘为止最早的文字和金属乐器◆发现了中原地区最早的龙图腾和黄河中游史前最大的墓葬◆发现了到透址发掘为止世界上最早的建筑材料——板瓦◆发现了黄河流域史前最大的城址A.陕西姜寨聚落遗址 B.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C.山西襄汾陶寺遗址 D.浙江良渚古城遗址〖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陶寺遗址发现了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即古观象台;有朱书文字被发现是最早的文字之一;还出土了鼍鼓等金属乐器;有龙图腾相关文物以及黄河中游史前较大的墓葬等。并且陶寺遗址也是黄河流域较大规模的史前城址之一,C项正确;陕西姜寨聚落遗址主要体现的是原始聚落形态等特征,不具备题干中的这些突出成果,排除A项;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主要以大型祭祀遗址等闻名,与题干中的成果不完全相符,排除B项;浙江良渚古城遗址位于长江流域,其特色是水利系统等,与题干中黄河流域相关描述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春秋时期列国常以卿统军,官员不分文武。战国时期,出现了专职军将,“将相分职,而各以官名举人,按名督实”。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A.适应军事战争需要 B.重构统治秩序 C.打破宗法血缘关系 D.完善职官制度〖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在春秋时期,列国常以卿统军,官员职责不明确,这可能导致统治秩序的混乱。战国时期,随着“将相分职”的实行,行政和军事职责得到了明确的划分,这有助于重构更为清晰和有序的统治秩序,B项正确;军事战争的需要是推动制度变革的重要因素,但在这个特定的情境下,从“官员不分文武”到“将相分职”的变化,更多地是反映了行政和军事职责的明确分工,排除A项;虽然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宗法血缘关系,但“将相分职”这一制度变革并不直接针对宗法血缘关系的打破。它更多地是关注于行政和军事职责的明确分工,排除C项;虽然“将相分职”确实是对职官制度的一种完善,但这一变化的主要目的并非仅仅为了完善制度本身,而是为了通过明确职责分工来重构统治秩序,排除D项。故选B项。3.汉初,王国的官吏多由诸侯王自行任免,由本地士大夫担任。到汉文帝时期,王国的官吏改为由中央任免,由汉朝士大夫担任,同时还要求王国官吏“用汉法”,像汉朝直辖郡县一样“奉汉法以治”。这一调整旨在()A.限制诸侯王的特权 B.维护国家的政治统一C.加强对官员的监察 D.提升王国官吏的地位〖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材料反映了汉初王国官吏由诸侯王自行任免到汉文帝时期改由中央任免,其目的在于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以维护国家的政治统一,B项正确;通过中央任免王国官吏并要求其“用汉法”,有利于限制诸侯王的特权,但这并不是调整的根本目的,排除A项;题干并未提及对官员的监察,而是关于官吏的任免和治理方式,排除C项;这一变革实际上是在削弱诸侯王对官吏的控制,而非提升官吏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4.唐代只允许少数官员于京师设置家庙,到宋代,家庙成为普遍出现在乡里的宗祠;宋代各级政府大力倡导建立宗祠、修纂族谱。这一变化反映了()A.宗法制度的发展 B.基层治理的完善 C.门第观念的淡化 D.社会救济的发展〖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唐代的中国。根据材料,唐代只允许少数官员在京师设置家庙,而宋代家庙普遍出现在乡里的宗祠,并且各级政府大力倡导建立宗祠、修纂族谱,这也是基层治理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这一变化反映了基层治理的完善,B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基层治理变化,没有提及宗法制度,排除A项;门第观念的淡化是宋代的史实,但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社会救济提现在官方、民间对受灾百姓的救济,与宗庙族谱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5.据考古发掘统计,宋元时期,契丹境内出土的钱币主要为宋钱,占总数的70%左右;目前出土的金代窖藏铜钱以北宋铜钱品种最多,占钱币总数的90%以上;从西夏遗址、窖藏中发现,宋钱占西夏流通钱币总数的90%以上。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A.海外贸易繁荣 B.政权间的经贸往来密切C.经济重心南移 D.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增强〖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元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契丹、金、西夏都出土了宋钱且数量较多,说明政权间之间经济贸易往来密切,B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中国境内贸易,未涉及海外贸易,排除A项;材料强调各政权的贸易,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经济领域,与华夏认同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6.牌记指在书的卷末、序文目录的后边等位置刻印的图记,如表为明清时期某些刻本的牌记。这反映出当时()刻本牌记《鬼谷子》虎林嘉树里张衙发行,翻刻千里必究《楚辞集解》先知我名,现见吾影。委办诸书,专选善本《禹贡会笺》每部计实价洋八角,同治甲戌夏五月慈溪何氏重刊A.雕版印刷业发展迅速 B.政府重视对书籍版权的保护C.文学类书籍颇为畅销 D.书籍出版的商业化程度加深〖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题干中提到的牌记是书籍出版商在书籍上刻印的标识,类似于现代的商标或版权声明。这些牌记不仅标明了书籍的来源和出版者,还涉及到书籍的价格和版本信息,反映了书籍出版的商业化运作。明清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书籍出版业逐渐商业化,出版商通过牌记来宣传和保护自己的出版物,D项正确;牌记只是对于出版商的标识,无法提现雕版印刷的发展,排除A项;牌技记不是政府行为,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文学类书籍的销售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7.鸦片战争后,魏源认识到西方的机器技术在民用方面比军用方面有更广阔的前途,因而主张发展民用机器工业,允许私人设立厂局,制造机械、商用轮船、望远镜、蒸汽磨等,“凡有益民用者,皆可于此造之”,产品自行出售;还提出了允许沿海商民投资自建新式工业的主张。据此可知魏源()A.颠覆了传统的农本意识 B.启蒙强国御辱的新方向C.迎合了实业救国的思潮 D.探索富国强兵的新方式〖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鸦片战争后(清朝)。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魏源提倡发展民用机器工业,发展新式工业,可知魏源探索出富国强兵的新方式,D项正确;材料只说明魏源主要发展民用工业,并未否定农本思想,排除A项;魏源强调民用工业,而不是军事工业,与强国御辱无关,排除B项;实业救国思潮出现于19世纪末,排除C项。故选D项。8.京师同文馆的天文算学馆第一次招生时“正途投考者寥寥”,科举出身的“词馆曹郎”均以入馆学数学为耻;将非科举出身的“杂人”编到一起,总共才得98人,半年后仅剩10人,该馆学生不得不与外文馆学生合并。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A.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 B.传统观念阻碍近代化的探索C.学堂选官制度得到实行 D.新式学堂助推民众思想解放〖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中后期(中国)。京师同文馆是清末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于1862年正式开办,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体现近代中国教育近代化,据材料“正途投考者寥寥……科举出身……为耻”,可知当时人们的科举观念很浓厚,这反映出传统观念不利于近代化,B项正确;天朝上国观念属于外交理念,它指的是中外交往中认为中国地位高,其他国家地位低,材料说的是民众认同科举制与中国和外国的地位无关,排除A项;1904年初正式设立学堂选官制度,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民众思想仍然受到束缚,排除D项。故选B项。9.1898年,严复的《天演论》出版以后,“天演”“物竞”“天择”等新名词很快成为报纸刊物中最活跃的字眼。在此后的十多年中,该书发行过三十多种不同的版本,远超其他西学书籍。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天演论》()A.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B.宣传了维新变法的合理性C.推动了思想文化的革新 D.普及了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8年(中国)。材料“1898年,严复的《天演论》出版以后天演”“物竞”“天择”等新名词很快成为报纸刊物中最活跃的字眼。在此后的十多年中,该书发行过三十多种不同的版本,远超其他西学书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8年,甲午战争失败,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此时严复的《天演论》出版,其宣传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思想与当时中国民族危机相契合,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宣传了维新变法的合理性,排除B项;《天演论》在思想界的影响力有限,排除C项;“普及了西方近代科学知识”,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10.1920年,《劳动界》在上海创刊,该杂志发表了大量《打破现状才有进步》《一个工人的宣言》《劳动者与社会主义》《工人如何对付米贵?》等类型的文章。据此可知,创办该杂志意在()A.深化新文化运动 B.改善工人经济状况C.推动国民大革命 D.提高工人的阶级觉悟〖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1920年的中国。根据材料“该杂志发表了大量《打破现状才有进步》《一个工人的宣言》《劳动者与社会主义》《工人如何对付米贵?》”及所学可知,为加强工人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一些通俗的工人刊物在五四运动后应运而生,如《劳动界》等。这些文章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工人阶级中的传播,其意在提高工人的阶级觉悟,D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深化新文化运动”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改善工人经济状况的相关信息,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国民大革命是发生在1924-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国内革命战争,排除C项。故选D项。11.报刊的命名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特征。如图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某一时期创办的部分报刊,在该时期()《人民呼声》《人民文艺》《人民战士》《群众报《群众日报》《群众文艺》《新华电讯》《新华開报》《新华通讯《民主日报《和平民主报《民主青年》A.确定了民主革命纲领 B.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D.提出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据本题材料可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不同历史时期创办的报刊名字呈现出不同特征,材料中“人民”“群众”“新华”“民主”等成为报刊命名高频用词,表明此时期解放战争已基本取得胜利,马上面临的是建设怎样的国家的问题,因此工作重心的转移符合题意,D项正确;在中共二大上确定了民主革命纲领,时间不符,排除A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在土地革命时期形成的,与这些报刊所处时期及主题不符,排除B项;全面抗战路线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12.《人民日报》的高频词汇反映一定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1978—2012年《人民日报》关于“共同富裕”主题的高频词汇包括()A.社员资本主义农民生产 B.发展社会主义农村企业C.收入全面小康地区科学 D.建设精准扶贫发展经济〖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题干“共同富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上的普遍富裕。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以生产力的发展和效率的不断提高为前提条件,其次,共同富裕并不等同于简单的平均富裕,再次,共同富裕也不意味着同步富,它是一个不平等发展的过程,因为不同地区和不同经济主体之间存在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差异。所以共同富裕涉及收入分配问题,涉及地区平衡问题、科学发展,小康社会等,C项正确;社员特指中国20世纪50年代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的农民,1984年后人民公社被取消,排除A项;农村、企业更多涉及经济体制的改革非共同富裕,排除B项;精准扶贫是2013年提出的,不符合题目所给时间,排除D项。故选C项。13.1549年,英王爱德华六世颁布法令,宣称不得在戏剧表演中出现贬损《公祷书》的内容。也鼓励创作有关世俗生活的作品,使其与时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这一举措旨在()A.巩固国王统治 B.建立民族国家 C.维护新教权威 D.规范戏剧创作〖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49年(英国)。据题干“1549年,英王爱德华六世颁布法令,宣称不得在戏剧表演中出现贬损《公祷书》的内容。也鼓励创作有关世俗生活的作品,使其与时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祷书》是新教的重要宗教文本,保护其内容不受贬损有助于巩固新教的地位和影响。国王鼓励创作反映世俗生活的作品,利于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宗教教义的维护和世俗文学作品都能巩固国王的统治和推动社会发展,A项正确;建立民族国家是指对民族国家的认同,而材料只涉及宗教教义和世俗文学作品,排除B项;《公祷书》是维护新教教义的,世俗作品强调世俗生活,排除C项;材料“不得在戏剧表演中出现贬损《公祷书》的内容”反映了对戏剧创作的规范,D项结论片面,排除D项。故选A项。14.18世纪60年代,英国成人补习性质机械工人讲习所兴起,在讲习所里有大学教授和有学位的人陆续向技术人员讲授能应用于职场的各种科学知识原理,到1850年,英国共有610个工人讲习所,拥有10万多会员。这一现象()A.适应了工业革命的开展 B.预示着“电气时代”的到来C.奠定了殖民扩张的基础 D.提升了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8世纪60年代,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的初期阶段。工业革命是一系列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生产与科技革命。这一时期的英国,对于技术工人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成人补习性质的机械工人讲习所的兴起,正是为了适应这一变革,提供必要的技术培训和教育,以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A项正确;电气时代通常指的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时期,与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初期不完全吻合,排除B项;虽然工业革命为英国的殖民扩张提供了物质基础,但工人讲习所的直接目的并不是为了殖民扩张,排除C项;工人讲习所提供了教育和技能培训,虽然可能间接有助于工人阶级的地位提升,但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满足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排除D项。故选A项。15.如表为巴黎公社委员会针对民生问题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旨在()问题解决措施工人就业开设专门的工场、成立职介所粮食供应紧张免费向粮商提供粮仓,允许商人贩卖粮食,限制面包、蔬菜的价格贫困者住房免除最近半年房租、征用资本家的遗留空房A.实现法国无产者的联合斗争 B.保证公社获得充足物质支持C.提高对无产阶级政权的认同 D.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法国)。根据表格内容,材料中的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解决工人的就业问题、粮食供应紧张问题以及贫困者的住房问题。这些措施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缓解当时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紧迫的民生问题,从而提高对无产阶级政权的认同,C项正确;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的政权,但表格中的措施更多是针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而不是直接为了联合斗争,排除A项;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解决民生问题,而不是直接为了公社的物质支持,排除B项;这些措施虽然有助于改善民生,但并不直接等同于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宋代的蒙学教材材料宋代的蒙学教科书既有对前人言语的记录,又有故事、家训、诗歌、书信等多种形式。教学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三部分:历史知识教育、伦理道德教育、修身处世教育。蒙学教材主要由朱熹、吕本中、王应麟等理学家编写。以下为宋代的部分蒙学教材内容节选。(上朝时应)宿齐戒,居外寝,沐浴……君赐车马,乘以拜;赐衣服,服以拜……赐君未有命,弗敢即乘服也……吉月,必朝服而朝。——朱熹《小学》“三纲者,君臣义……君则敬,臣则忠……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王应麟《三字经》提取材料信息,对宋代的蒙学教材加以阐释。〖答案〗阐释:宋代蒙学教材形式多样,既有对前人言语的记录,又有故事、家训、诗歌、书信等多种形式;教学内容大致分为三部分,有历史知识教育、伦理道德教育、修身处世教育等。著名学者直接编写或参与编写,对保证教材的高质量、权威性意义非凡;蒙学教材注意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寓道德教育和其他教育于识字教学之中,使儿童在识字的同时受到教育,得到启发。〖解析〗本题是阐释类论述题。时空是宋代。阐释:据材料“宋代的蒙学教科书既有对前人言语的记录,又有故事、家训、诗歌、书信等多种形式”可知,宋代蒙学教材形式多样,既有对前人言语的记录,又有故事、家训、诗歌、书信等多种形式;据材料“教学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三部分:历史知识教育;据材料“蒙学教材主要由朱熹、吕本中、王应麟等理学家编写”可知,著名学者直接编写或参与编写,对保证教材的高质量、权威性意义非凡;据材料“(上朝时应)宿齐戒,居外寝,沐浴……君赐车马,乘以拜;赐衣服,服以拜……赐君未有命,弗敢即乘服也……吉月,必朝服而朝”“三纲者,君臣义……君则敬,臣则忠……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可知,蒙学教材注意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寓道德教育和其他教育于识字教学之中,使儿童在识字的同时受到教育,得到启发。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近代的国家主权思想材料鸦片战争后国家主权思想开始在中国兴起,纵观国家主权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和演变,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对国家主权的认识主要来自《万国公法》(该书于1863年由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受托译出),他们把《万国公法》视为“彼此可相维系而不可统属之道”,在外交实践中援引《万国公法》维护国家主权。第二阶段是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喊出了“兴民权”的口号,梁启超论证了民与国、民权与国权的密切关系:“国者何?积民而成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故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始。”第三阶段是辛亥革命时期,邹容主张:“无论何时,政府所为有侵犯人民权利之事,人民即可革命,推倒旧日之政府,而求遂其安全康乐之心。”胡汉民认为,主权“即独立权也,其为独立也,以对于外部不受干涉,为其活动之原则”——摘编自侯德彤《中国近代国家主权思想的兴起与演进》(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国家主权思想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2)中国近代国家主权思想变化的影响有哪些?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变化:洋务运动时期运用国际法维护国家主权的思想;戊戌变法时期强调“兴民权”,以维护国家主权的思想;辛亥革命时期运用人民主权理论维护国家主权的思想。背景: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国人对列强侵华认识的深入;西方近代思想在中国的传播。(2)影响:推动近代中国由封建专制向民主共和的近代民族国家转变;促进了近代救亡图存运动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的思想解放等。看法:国家主权思想的觉醒是渐进的过程,国家主权思想是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推动救亡图存运动的深入发展。〖解析〗【小问1】本题是对比类、背景类材料〖解析〗题。时空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耳朵中国,变化:据材料“第一阶段是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对国家主权的认识主要来自《万国公法》……,在外交实践中援引《万国公法》维护国家主权”可知,洋务运动时期运用国际法维护国家主权的思想;据材料“第二阶段是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喊出了‘兴民权’的口号,梁启超论证了民与国、民权与国权的密切关系……故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始”可知,材料强调戊戌变法时期强调“兴民权”,促进民族觉醒,以维护国家主权的思想;据材料“第三阶段是辛亥革命时期,邹容主张:无论何时,政府所为有侵犯人民权利之事,人民即可革命,推倒旧日之政府,而求遂其安全康乐之心”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辛亥革命时期运用人民主权理论维护国家主权的思想。背景:据所学可从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国人对列强侵华认识的深入;西方近代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等角度回答。【小问2】本题是评价类材料〖解析〗题。时空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影响:据所学可从推动近代中国由封建专制向民主共和的近代民族国家转变;促进了近代救亡图存运动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的思想解放等角度回答;关于看法: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国家主权思想的觉醒是渐进的过程,国家主权思想是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推动救亡图存运动的深入发展方面回答。18.图1、图2和图3是中国1949、1978和2006年的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摘编自张志强《城市增长的时空演进规律研究——以中国为例》提取材料信息,以“经济发展与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答案〗经济发展与城市人口空间分布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了艰难的重建工作。此时,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此时,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城市间的经济联系较弱,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更多地受到历史和政治因素的影响。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的启动,国家开始实施一系列旨在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极大地激发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城乡经济的繁荣。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开始呈现出扩散的趋势。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为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的扩散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特点。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不仅推动了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的多元化,还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进程。综上所述,经济发展与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经历了从集中到扩散再到多元化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和成就,也为我们理解未来城市发展趋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短文撰写类,时空是现代中国。首先,根据设问要求,选定“经济发展与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为题。其次,分三个阶段展开论述,如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城市。此时,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城市间的经济联系较弱,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更多地受到历史和政治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促进了城乡经济的繁荣。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开始呈现出扩散的趋势。进入21世纪后,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特点。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不仅推动了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的多元化,还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进程。最后,总结得出结论,如经济发展与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经历了从集中到扩散再到多元化的演变过程。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澳大利亚人口结构的变化材料一澳大利亚人口流动大事记(1770—1901)1770年,英国航海家库克“发现”澳大利亚时,土著居民一直是澳大利亚的主人。1788年,英国向澳大利亚遣送流放犯。此后,大批土著居民死于殖民者带来的天花等病原体。1813年,伦敦当局决定资助自由劳工移居澳大利亚各殖民区。19世纪30年代,澳大利亚畜牧业迅速发展。为夺取肥沃土地,白人大肆围捕和射杀土著人。1831年,英国政府颁布土地条例,对全澳殖民地的土地出售实行公开拍卖,出售土地的收入用于资助移居澳洲的移民。1840年,800万磅澳洲羊毛运往英国,相当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