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讲 赏析形象(测试)(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01讲 赏析形象(测试)(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01讲 赏析形象(测试)(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01讲 赏析形象(测试)(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01讲 赏析形象(测试)(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01讲赏析形象目录01模拟基础练 1考向一:赏析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特点和作用.........................................................1考向二:分析人物心理..............................................................................................8考向三:赏析物象含义及作用...................................................................................1002重难创新练 13考向一:赏析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特点和作用.........................................................13考向二:分析人物心理..............................................................................................20考向三:赏析物象含义及作用...................................................................................2203真题实战练 25考向一:赏析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特点和作用.........................................................25考向二:分析人物心理..............................................................................................28考向三:赏析物象含义及作用...................................................................................30(测试时间:30分钟;分值:30分)考向一:赏析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特点和作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本题6分)定军山①董佳飞村庄里,一声鸡鸣叫退了晨雾,也唤醒了朝阳,光慵懒地洒在村庄上。一切都如大梦初醒。随着声咿呀的戏词,朱红的大门洞开,老人推着自行车吱呀吱呀地出发了。“这一封书信来得巧,天助黄忠成功劳……”田头的水渠旁,草叶上垂着朝露,露水的倒影里,一道枯瘦的影子渐渐逼近。到了地跟前,老人停住了车,慢慢地向田垄里靠去。脚上的布鞋掠过草叶,露水滚落,缓缓地渗入黄土之中。一抹微风拂过,田中金黄的麦子微微颔首,向老人致意。老人也含着笑回礼,检阅着他的麦田。他弯下腰,轻捻一只麦穗,金黄色的麦壳从枯老的手指间落下,露出丰满喜人的麦仁,飘着独特的香。“今年收成不错,该去找机子了。”他喃喃自语。田头的自行车又摇摇晃晃地起步了,吱呀着从地头的小路颠到了村里,又去往了镇上。收音机里咿呀的戏词飘起,惊扰起雀鸟。“头通鼓,战饭造;二通鼓,紧战袍……”今天有集会,镇上的早市早已经开起来了。农具、种子、衣裳、吃食,农家人们赖以生存的东西都在这儿了。摊贩的叫卖声、熟人相遇的闲聊声、汽车响起的喇叭声、小孩的哭闹声,各种声音熙熙攘攘地叠在一起,吵吵闹闹的。老人左顾右盼着,并未在集市上停留,也没有要歇息的意思,一直到离集市稍远的大路,他才捏了闸,停了下来。路边零零散散地摆着几个小摊,和一排排的轿车——没有一台农机。“不用寻了,没机子了。”路边卖辣椒面的说话了。“早上机子多,早都叫走,下地去了。”“莫个事。”有风吹过,老人发热的身体缓缓温凉。不服老不行啊,以前那十里八乡有名的麦客,能从早忙到黑,现在英雄迟暮,别说自己收麦了,寻个机子都寻不到人头里去。“你去歇一时,说不定等会就又有机子过来了。”“好!”老人决定再等等,又推着车,缓缓步入了集市里。“一碗豆腐脑一个馍。”雪白的碗里舀入同样雪白的豆腐脑,淋上辣油,就着锅盔,豆香伴着麦香充裕着口腔,逼人肺腑。但老人显然已经无福消受这美味了,牙齿晃动,抗拒着坚硬的锅盔;咽喉蠕动,将辛辣拒之门外。终于,他咳嗽起来,即便他迅速地用肘掩住口鼻,可辣油残渣依然喷到了衣间。慌忙取纸时,碗又被打翻在地,霹雳一声,一片狼藉。四周的人转过头来,汇聚的眼神让他抬不起头来。“莫事没,人好着么?”摊主问着。“莫事,人好着呢。你这碗多少钱?”他说着,就要用手去捏碎掉的瓷碗。“莫事,不要钱,碎碎平安么。”摊主提着扫帚走过。“你放那,收拾。操心把你手划破了。叫别人说我欺负老汉呢。”“啥么,我哪哪老了,你见过哪个人老了老了还能骑十几里路的自行车?”“对,你不老,你快把身上的汤汤水水擦个。”老人还想再争辩,但看着周围已经有人捂着嘴笑起来,便也就作罢,从口袋里掏出来钱,压在桌上扭头走了。“多了!给你说碗不要钱!”摊主在后面喊着。老人推了几步车,一个扫堂腿便上车骑走了。“这人还怪得不得行。”慢慢地,日上三竿。老人已经用纸巾擦干净了衣服,身上出了汗,黏糊糊的。“行吧行吧,上车带路。”还算幸运,还有过路的农机。几番谈拢了价钱。老人便将自行车卡在收割机前面,上了副驾。哒哒的声音响起,司机看着路的前方,他俯瞰着四周的集市,看着卖豆腐脑的摊子慢慢从自己的旁边掠过。黄田里,黑烟冒上蓝色高空,红白的农机缓缓推进,直立的麦秆变成低矮的麦茬,裸出沟壑的土壤。田头,杯里泡发的茶叶沉浮,老人小口地啜着。“三军与爷归营号……”手机铃声惊响,他并没有急于去接,而是慢悠悠地打着节拍。“到明天午时三刻——成——功——劳——”等到末句,他跟着词大唱起来。“喂,达②,咋不接电话哩,你在哪呢,我到咱镇上了,你看你要啥不。”是儿子。“我收麦着没听见,没啥要的,家里面东西都齐全得很。”“啊?不是说好等我回来再收?”“等你做啥呀,我一个人就能弄好,等你干吗。”日头渐斜,老人铲起最后一铁锹麦子,将它铲在墙角。沟壑纵横的脸上也变得红润起来。“行了行了,今年这麦也收完了,你怕得跟我回城里面去了?”“麦才收完还没晒呢,等晒完还得犁地,还得种苞谷呢,一天天忙得很,我去你那,我地咋办呀?”“种这地干啥呀?你看你那一辈现在谁还种地着,早都享福去了。”“我又不老,还能动弹,我干吗要叫你养我?我是你达,你跟我犟怂呢?哪有娃教育达的?”说着,老人把一旁的收音机别在腰上,捧着水壶出了门。伴着《定军山》的戏词,落日还未来得及收回的余晖还在染红着云霞,老人的脚下,影子也越拖越长。(有删改)[注]①《定军山》:京剧传统剧目,该剧讲述了三国时魏蜀交战,蜀国老将黄忠立下军令状,生擒魏将夏侯尚,斩杀夏侯渊,夺取定军山的故事。②达:方言词,指“父亲”。1.请以老人形象为例,谈谈本篇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手法。【参考答案】1.①动作描写:如“轻捻一只麦穗”等,体现了老人对土地的深厚情感;②环境烘托:如对宁静祥和村庄晨景的描绘,暗示了老人生活的平静与满足;③细节刻画:如吃豆腐脑的细节,既表现其老态,也体现了他内心的倔强;④方言运用:如老人说话时使用方言语词,凸显其淳朴的农人形象。【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可以从以下角度考虑:正面描写有动作、神态、语言、心理、外貌、细节;侧面描写有环境烘托、人物烘托、景物烘托。(1)原文“他弯下腰,轻捻一只麦穗”“又推着车,缓缓步入了集市里”“他咳嗽起来,即便他迅速地用肘掩住口鼻”“慌忙取纸时,碗又被打翻在地”中的“弯腰”“捻”“推”“咳嗽”“掩”“取”都是老人的动作。“捻”体现出老人对土地的热爱;“掩”“取”体现出老人年迈的特点。(2)原文开头“村庄里,一声鸡鸣叫退了晨雾,也唤醒了朝阳,光慵懒地洒在村庄上”“田头的水渠旁,草叶上垂着朝露,露水的倒影里,一道枯瘦的影子渐渐逼近”,“退了”“慵懒”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乡村清晨宁静祥和的氛围,用环境烘托出老人生活惬意,心态平和。(3)原文“他咳嗽起来,即便他迅速地用肘掩住口鼻,可辣油残渣依然喷到了衣间。慌忙取纸时,碗又被打翻在地,霹雳一声,一片狼藉”是对老人吃豆腐脑的细节描写。“咳嗽”“掩”“取”“打翻”等组合运用,写出老人的年老,以及不希望他人特别关注的倔强。(4)原文“莫事,人好着呢。你这碗多少钱?”等都是老人的语言,可以看出这是地方语言,突出了老人的淳朴。“啥么,我哪哪老了,你见过哪个人老了老了还能骑十几里路的自行车?”体现出老人不希望受到特别关注的倔强。(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本题6分)告别崔砚君一个人如果能见到对自己的吊唁或追悼那该多快慰啊!魏贤踏着月光回家的时候这么想。10分钟以前,在铁道边,他遇上了本村的全福,并叫了他一声。那小子惊诧而恐惧的神态使魏贤感到惊奇!全福战战兢兢地说了句:“你不是死了吗?家里正闹呢。”就匆匆攀上了火车,留给他一个比活见鬼更害怕的眼神。“我活着,你怕什么?”魏贤颇不以为然。他是半月以前同丝织厂的采购员出差,在千里之外的异乡遭遇了洪水,他们都被卷进旋涡,冲散了。采购员水性好,无疑是逃生了,回来为他报了丧。然而他并没有死,两个船夫救了他。家里正怎样闹呢?媳妇和孩子们哭死哭活?可能。朋友、同事,会用沉痛的哀悼和隆重的葬礼告慰死者的。来的人很多,挤满了屋子、院子。院子虽然宽绰,摆花圈要占去很大一片地方。这使他感到欣慰。尽管他当民兵连长的时候违反过政策,他还是有威望的。如今他成了社办企业的负责人,交际面大了,人们对待他的死也还会尽心的。全福说“家里正闹呢”,恐怕是少说了一个“热”字,这小子有点“二百五”,像他爹。他爹太倔了。那年自己带着民兵要刨他家房后面的槐树,老头子急了,扒光了膀子搂着槐树骂街,骂他这个民兵连长是土匪。他叫人把老头子捆起来,挨村批斗。想到这些,魏贤突然感到心上压了块石头,这些人是要痛恨我的呀!听到我的死讯,怕是高兴坏了。村里很静,地上铺满了树和房的阴影,月亮显得高远了。他推开家门,院落里的情景,使他想到已经开过了追悼会。他有点惋惜,在门口站了一会,缓缓地向深处走去。他这才看到了一盏油灯,一些花圈摆在摇曳着的油灯前面,为他默哀。倏地,他看到了自己——摆在桌上、披着黑纱、夹在镜框里的一张照片。似乎刮来一阵凉风,他觉得有些冷,打了个寒颤。顷刻间他想到了许多事情,生与死,善与恶,过去与现在……他的脸,他的流通着血液、交织着神经的脸抽搐了几下,从心底发出一声叹息。北屋里嘤嘤的哭泣声,是她媳妇;东屋里小声争吵,是他的3个孩子。北屋里似乎挤着不少妇女,不断有人说话。“想开点吧,哭也哭不活啦!”“是啊,孩子们都大了,能不管你?再说还有乡亲们,有什么事你找我……”女人们的声音,声音好熟,又有点陌生。东屋里似乎人更多,大家七嘴八舌的。突然,有人捶了一下桌子,接着爆发了一声吼叫:“不商量商量怎么抚养你妈,就想着分财产,像什么话!”是全福他爹!这种声音和气势与当年搂着槐树骂街的时候一样,现在听来却使他震颤,使他惶恐。他没有勇气走进屋去,站在自己的“遗像”前面,悄悄地流下了眼泪,仿佛同过去的自己告别……(选自《北京晚报》,有删节)2.这篇小说在艺术上有不少成功之处,请从塑造人物的方法角度进行分析探究。【参考答案】2.人物塑造方法:①突出的心理和细节描写塑造主要人物。读者从魏贤回家前的一系列细节描写中,感受到了他内心的触动和变化。②传神的动作和语言描写塑造次要人物。“老头子急了,扒光了膀子搂着槐树骂街,骂他这个民兵连长是土匪”表现了全福爹倔强率直的特点;而结尾他的一声吼叫,又让读者为他的正直善良、憨厚仗义而动容。③对比衬托的手法:全福爹与魏贤对比鲜明,前者从侧面衬托了后者的形象,使后者的变化显得真实可信,彰显了小说的主题。【解析】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本文运用突出的心理和细节描写塑造主要人物形象。“他推开家门,院落里的情景,使他想到已经开过了追悼会。他有点惋惜”“他觉得有些冷,打了个寒颤。顷刻间他想到了许多事情,生与死,善与恶,过去与现在……,从心底发出一声叹息”,读者从魏贤回家前想象家中葬礼的内心活动中可以看出他性格中自负与自大的一面;“想到这些,魏贤突然感到心上压了块石头,这些人是要痛恨我的呀!听到我的死讯,怕是高兴坏了”,从他对全福等人的猜忌中感受到他的狭隘;“倏地,他看到了自己——摆在桌上、披着黑纱、夹在镜框里的一张照片。似乎刮来一阵凉风,他觉得有些冷,打了个寒颤”“他没有勇气走进屋去,站在自己的‘遗像’前面,悄悄地流下了眼泪,仿佛同过去的自己告别”,从他两次站在“遗像”前的细节描写中,感受到了他内心的触动和变化。运用传神的动作和语言描写塑造次要人物。文中次要人物全福爹虽然着墨不多,但他的形象非常鲜明:文中说“老头子急了,扒光了膀子搂着槐树骂街,骂他这个民兵连长是土匪”,表现了全福爹倔强率直的特点;“突然,有人捶了一下桌子,接着爆发了一声吼叫:‘不商量商量怎么抚养你妈,就想着分财产,像什么话’”,结尾他的一声吼叫,又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他的正直善良、憨厚仗义。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文章把全福爹与魏贤做对比,本文主人公是魏贤,全福爹的形象从侧面衬托了魏贤的形象,使魏贤的变化显得更加真实可信,彰显了小说的主题,表现了人性中善良的一面。(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本题6分)照章办事[德]拉里夫·维内尔深夜,我走进车站理发店。“非常抱歉,”理发师殷勤可亲地微笑着,“按照规定,我只能为手里有车票的旅客服务。”“反正现在你们店里连一个顾客也没有,”我试着提出异议,“既然如此,是不是可以来个例……”理发师朝我这边稍稍转过脸:“尊敬的先生,要知道现在是夜里,我们得遵守规定。一切都应照章行事。只有旅客才能在这儿刮脸、理发。”说完,他又把脸扭过去了。于是我走到售票窗口。“请给我一张火车票。”“您上哪儿?”“哪儿都行,反正对我都一样。”“别装疯卖傻了!”年轻的女售票员发火了。“我一点儿也没装疯卖傻,”我平心静气地说,“您只要卖给我一张离本站最近的那一站的票就行了。”“您指的哪一站?”“可爱的姑娘,我已经说过了,随便哪一站都行。”女售票员显然焦躁不安了:“您起码应当知道要上哪儿去呀?”“我根本不打算上任何地方去。”女售票员十分好奇:“既然您不打算上任何地方,干吗买票呀?”“我想理个发。”砰的一声,小窗子关上。我等了一会儿,又小心翼翼地敲了敲窗玻璃。“姑娘,”我竭力使自己的语气和缦一些,“好了,请给我买张票吧。”她像瞅一个疯子似的打量着我。然后开始翻一本书。“是理发店问我要车票!”我朝紧闭的小窗子喊起来。女售票员把窗子打开了一条缝:“理发师要什么?”“他要车票。他只给有车票的旅客刮脸。”我重复道。直到这时,女售票员似乎才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好吧,卖给您一张去莱布尼茨车站的票。您付1欧元吧。”我手里攥着买到的火车票,第二次走进理发店:“请看,这是我的车票。现在我想刮一下脸。”然而,理发师的头脑并不那样简单。“您不打算乘车上路?”他问。“可我已经给您看过这张到莱布尼茨的车票了呀,难道这还不够吗?”“非常抱歉,”理发师把双手交叉在胸前,“如果您只是为了刮脸才买车票,那么在我们理发店您就难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我们这儿只为有车票的乘客服务。”我艰难地喘了一大口气。“可是劳驾!”我大喊起来,“我只要有这张车票,就可以上莱布尼茨去。在这种情况下,我就是乘客!”“但是您并不打算上任何地方去,”理发师冷淡而有礼貌地反驳着,“这样一来,尽管您手里有车票,也不能算是乘客。因此,我劝您放弃这种打算吧!”我只好又来到售票窗。“姑娘,"我对女售票员说,“车票也不顶事,请给我退掉吧。“不能退,”她遗憾地把两只手一摊。“为什么?我还没有用它乘车旅行啊!”“如果您是为旅行而买的车票,结果没有乘车,我可以把票钱退给您。”女售票员笑容可掬地解释,“一切都应照章办事。刚才一开始您宣称并不打算旅行,因此您就无权退票。您是不是再找一下那个理发师?要知道您是为了他才买的车票……”“也许您能代我为这张票付款?”我又找到了那位和蔼可亲的理发师。“请等一下。”理发师放下手里的报纸说道,然后拿起桌上的电话。“好了,”打完电话,他说,“您现在可以刮脸了……”“总算可以了!”我高兴地喊出了声。“……不过,不是在这儿,”理发师说,“而是在那儿——在莱布尼茨车站。”3.小说中理发师和女售票员在性格上有何共同之处?请概括并简要分析。【参考答案】3.①坚持原则但思维僵化。不管是理发、买票还是退票,理发师和女售票员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坚持原则。但他们不能考虑实际情况,不知灵活变通,实际上正是僵化呆板的教条主义的化身,②严守纪律但感情冷漠。对于“我”的困境他们始终无动于衷;对于生活小事、举手之劳,始终不肯给人方便,虽是严守纪律,但也足见其感情冷漠。【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文中有多处理发师的话语“尊敬的先生,要知道现在是夜里,我们得遵守规定。一切都应照章行事。只有旅客才能在这儿刮脸、理发”“如果您只是为了刮脸才买车票,那么在我们理发店您就难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我们这儿只为有车票的乘客服务”,同样,文章也有多处关于女售票员的描写“既然您不打算上任何地方,干吗买票呀”“一切都应照章办事。刚才一开始您宣称并不打算旅行,因此您就无权退票。您是不是再找一下那个理发师?要知道您是为了他才买的车票……”,说明他们都坚持原则但思维僵化。不管是理发、买票还是退票,理发师和女售票员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坚持原则,这是正面形象。但他们不能考虑实际情况,不知灵活变通,实际上正是僵化呆板的教条主义的化身,这正是作者批判的地方。对于“我”的困境,理发师始终无动于衷,最终也没有给“我理发”,而是让“我”“在莱布尼茨车站”去理发;至于女售票员,最终也没有给我退票,而是说“一切都应照章办事。刚才一开始您宣称并不打算旅行,因此您就无权退票。您是不是再找一下那个理发师?要知道您是为了他才买的车票……”,说明二人都严守纪律但感情冷漠。对于生活小事、举手之劳,理发师给“我”理发不是很难的事,但最终也没有给“我”理发;女售票员本可以非常痛快的给“我”退票,但也始终没有给“我”退票,二人都始终不肯给人方便,虽然是严守纪律,但也足见他们的内心非常冷漠。考向二:分析人物心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本题6分)小偷【美国】雷蒙德·卡弗第一次注意到那位年轻女孩时,他正在出售机票的柜台边等候。她穿着皮衣,肩上挂着一个沉重的黑皮包,光亮的黑发在脑后成一个髻。他想象着女孩发髻放下来披散在背后的样子。因为排在前面,他没法一睹她的面貌。直到她买好票、转身离去时,他才见识了她的美貌:脸色苍白,双眸漆黑,嘴唇丰满。她的美使他心跳加快。她似乎知道他在瞪着她看,所以突然将目光下移。航空公司职员打断了他。他只好不再看,猜着女孩大概廿五岁时,买了一张到东部城市的二等舱来回票。飞机一小时后起飞,为了赶时间,他走进机场的一间鸡尾酒吧,点了一份加水威士忌,一边啜着酒,一边看着候机室川流不息的人潮。他又看见了那个穿皮衣的黑发少女,正站在服务台附近,和另一名穿着滚灰毛巾边外套的金发少女谈得很入神。过了一下子,她们两个分手了。他叫了第二杯加水威士忌。再次见到她的时候,他正准备买本杂志,觉得有人挤着自己。起初他很奇怪为什么有人这么挨近他,但一看到是谁以后,便露出了笑容。“生意真好。”他说。她抬头看看他,脸红着,嘴角泛上一抹怪异的笑,稍纵即逝。她从他身边移开,走入候机室的人潮中。他拿着杂志站在柜台边,伸手去掏后面口袋的皮夹时,发现皮夹不见了。我会在哪儿掉了呢?脑中开始列出皮夹中的东西:信用卡、现金、会员卡和身份证件。他胃中翻搅着类似害怕的情绪。那女孩那么靠近我,他立刻想到是她扒走了皮夹。该怎么办?他的机票还在,安稳地放在西装里面的口袋。现在,他必须得先处理一下遗失的信用卡,于是打电话回家,叫太太从书桌的最上面一个抽屉里找出电话号码,打电话与各个公司联系。好麻烦啊,这整件事简直令人窒息!她真该死,装出注意到他的样子,站得靠他那么近,还在他说话时,脸红得那么漂亮——这一切竟然只是为了扒他的皮夹。该死的骗人的动物!他咬紧牙根,心想可能再也看不到那个皮夹了。此时,那黑发女孩再度出现在他的视线里,他吓了一跳,而又非常高兴,考虑着是不是应该就近告诉站在附近的警卫。她背对着候机室前面的窗户坐着,似乎正全神贯注地读一本书。她旁边有个空位,于是他走过去坐下。“我一直在找你。”他说。她看着他,一点儿都不认得他的样子:“我不认识你。”“你当然认识。”他说。她叹了口气,把书摆到一边:“这就是你们这些人的想法,像捡拾迷途的动物一样捡女孩子吗?你以为我是什么?”“你扒走了我的皮夹。”他说,并且为用“扒走”这个字而沾沾自喜。“你说什么?”那女孩说。“我知道你做了,在杂志摊那边。如果你把它交还给我,这件事就算了,否则我就把你交给警察。”他说。“好吧。”那女孩神色凝重地端详他,然后从腿上的黑包里拿出一个皮夹。他接过来。“等一下,”他说,“这不是我的。”那女孩跑了,他在后面追,就像电影里的画面一样。旁观的人四散躲避。那女孩闪来躲去,以免撞到人。沉重的呼吸声提醒他,他已经老了。后来,他忽然听见后面有个女人在叫:“站住,小偷!抓住那个人!”他前面跑着的那女孩不见了。这时有个穿海军装的年轻女子伸脚绊倒他,他重重地摔了一跤,膝盖和手肘都重跌在候机室的瓷砖地板上,但还是紧紧抓住那个不是他的皮夹。那是个女用皮夹,里面塞满了钱以及各种信用卡,而皮夹的主人是那个穿着滚毛边外套的金发女郎——那个稍早前他看见和黑头发的女扒手说话的女人。她也是气喘吁吁的,身边还有个警察。“就是他,”金发女郎说,“他扒走了我的皮夹。”而他却无法向警察证明身份。两个星期后,困窘和愤怒已渐平息,家庭律师的钱也付了,家中的混乱也恢复了。早上,一个邮包却寄来那个皮夹,没有附带任何解释。皮夹原封不动,钱一毛不少,所有的证件也都在。虽然事情过去了,但他觉得自己后半辈子看到警察都会不自在,在女人面前都会觉得羞愧。(节选自《意林文汇》2017年第3期,有删改)1.请简要概括“他”发现皮夹被盗后的心理活动。【参考答案】1.①惊慌(或:害怕),因为现金、证件丢失处理信用卡麻烦;②痛恨(或:愤怒),因为被美貌迷惑,因为再也见不到皮夹;③惊喜(或:高兴),因为黑衣美女再次出现,讨回皮夹有望。【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由原文“该怎么办?他的机票还在,安稳地放在西装里面的口袋。现在,他必须得先处理一下遗失的信用卡,于是打电话回家,叫太太从书桌的最上面一个抽屉里找出电话号码,打电话与各个公司联系。好麻烦啊,这整件事简直令人窒息”可知,在知道自己的皮夹丢了后,必须得先处理一下遗失的信用卡,打电话回家,叫太太从书桌的最上面一个抽屉里找出电话号码,打电话与各个公司联系,非常麻烦。可见他此时是非常的惊慌,因为现金、证件丢失处理信用卡麻烦。由原文“她真该死,装出注意到他的样子,站得靠他那么近,还在他说话时,脸红得那么漂亮——这一切竟然只是为了扒他的皮夹。该死的骗人的动物!他咬紧牙根,心想可能再也看不到那个皮夹了”可知,漂亮的黑发少女竟然扒他的皮夹,所以咬牙切齿的痛恨她,认为她是骗人的动物!可见他此时是痛恨,因为被美貌迷惑,因为再也见不到皮夹。由原文“此时,那黑发女孩再度出现在他的视线里,他吓了一跳,而又非常高兴,考虑着是不是应该就近告诉站在附近的警卫”可知,黑发女孩再度出现在他的视线里,可以要回自己的皮夹,所以他非常高兴。考向三:赏析物象含义及作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本题6分)明镜台耿龙祥我们厂里的墙报,是党委书记起的名字,叫做“明镜台”。去年春节前几天,我们几个过去打过游击的老干部接受一项任务,每人要为“明镜台”写一篇文稿,总题目叫做《想当年》。当年的经历虽然丰富,有些经历因为日子隔的久了,生活变化太大,印象也都淡薄了;有一些虽然记得比较清楚,情节又太复杂,很不容易写。只有“妈妈”送我出大别山的一幕情景还比较好写,我就决定写它。这里所说的“妈妈”,其实是与我素不相识的穷苦老大娘,我受了伤,部队把我安插在她的家里。按当年的说法,叫做“打埋伏”。我在她家里住了三个月,她把我当作亲生的儿子看待。我伤口一好,她送我出山归队,以后就再没见过。事隔十年了。我用了三个晚上的时间,才大体写成。结尾一段是这样:“下大雪,刮北风。一路上,妈妈总让我走南边。她用自己的身体,替我遮着风雪。到了小河边,一只小船在等着我。妈妈把我紧紧抱住,从怀里掏出三个窝窝头,塞进我的口袋。她流着眼泪对我说:“希望你……”妈妈希望我怎么样呢?她当时仿佛说了很多话,可是我再也记不起来了。要用两三句话传达出那大意来,更是困难。我的写作的“灵感”,不知到哪里去了。墙报星期一就要出报,星期天我还在盘算这最后两句话。正好也是个大雪天。我约定墙报干事三点钟来看稿。吃过中饭,我关起门,坐在我自己房里的沙发椅上,苦苦地深思起来。我的妻坐在我身边,替我们刚满周岁的宝宝打着第四件毛衣。保姆刘雁红,抱着宝宝,在我们身后来回走动。我们这个小宝宝,有一副怪脾气,睡觉非要保姆抱着,不停地走动;不停地走动还不算,还非要不断地唱着什么。要是不抱,不走,不唱,他就哭。一哭就能憋得大半天换不过气来,幸好这位保姆是农村来的,身强力壮,最能劳动,最有耐性,又有一个和软的喉咙,又会随口编出歌来。她走着,唱着:北风阵阵紧,白雪满天飞,阿姨怀中暖,宝宝睡觉喽。她的歌声使人想到当年妈妈送我到小河边的情形。刚刚想出点眉目,她忽然停住了,对我的妻说:“唐同志,请你抱一小会。阿早去拿牛奶,到这晚还不回来,我去迎迎她。”妻说:“你等一等,我把这针打起来。”阿早,是刘雁红六岁的小女儿,也跟她住在我们家里。住在这个城市里真别扭,牛奶厂不管送牛奶。因此我们每天要打发阿早去给宝宝取牛奶——来回有二里路。我曾感觉到这样不大好。妻却说:“她在乡下也要做事的。多给她们两块钱就是了。”可是在这大风大雪的天气,让她出去跑路,而且是泥泞的路,实在有点不对。所以这时我说:“把宝宝给我,你迎她去。”妻说:“你快点写你的吧。等会儿还要上街给宝宝买热水袋呢。”说着她向刘雁红瞪瞪眼。刘雁红也说:“你写吧,你的工作要紧。她不要紧的。”她继续走着,继续唱着:北风吹倒树,白雪盖大路,阿姨望阿早,宝宝睡得好。我看看手表,已经两点了。妈妈说了些什么希望?将才想出的眉目,又紊乱了。房里的煤炉呼呼地响,房外寒风也呼呼地响。雪花纷纷飘落在窗玻璃的外面,化成水珠,向下淌去。不知过多少时候,保姆又停住了脚步和歌声,对妻说:“唐同志,请你抱一小会。阿早还不回来,我实在不放心。她只穿一件小棉袄。”妻说:“你等一等,还有几针,打起来,宝宝明早要换。”刘雁红叹了一口气,继续走着,唱着:北风绞白雪,白雪结成冰,阿姨心发冷,宝宝睡的稳。也不知因为煤炉里的火太大,还是因为心里烦恼,我感到热,热得浑身发毛,就把大衣和呢制服全脱掉了,单穿着毛线衣,还要不时摇晃着两条膀子,像拉钻一样。“阿早还不回来。”雁红这句话使我很不舒服。当年风雪中老母亲,和现在风雪中的小女孩,两个形象老是在我脑子里纠缠在一起。刘雁红第三次停下来,对妻说:“唐同志,就请你抱一小会。阿早走了三个钟头了。”妻也不耐烦地说:“叫你等一等等一等的,就剩这几针。你吵得妨碍他的写作。”刘雁红更长地叹一口气,继续走着,唱着。可是她已经编不出歌词,只是哼着:“宝宝睡觉喽,宝宝睡觉喽。”约定完稿的时间已经过了三刻。我拿笔在纸上乱画,画了好多个老母亲的模样,也画了好多个小女孩的模样。幸好墙报干事还没来。我想,也许不要我这篇了吧。那正好。我为什么非到“明镜台”上去露露脸面呢?可是,就在这时,门把手咔的一响,忽地冲进一个大汉,正是墙报干事——“明镜台”主编人。只见他从头发到棉鞋全部结上了一层冰冻,全身直抖,话也说不清楚,只叫:“烤火,烤火……阿得得得……”我以为厂里失火了,钢笔一丢,就想往厂里跑。只听他又说:“一个小姑娘,掉,掉,掉下河沟……”我全身颤动了一下,只听宝宝也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仿佛也受了惊吓似的。妻连忙问道:“淹死了吗?在哪儿?”墙报干事跑到煤炉前,又喘又抖,哆哆嗦嗦地说:“没有。在工厂……医院。”这时我才看见,刘雁红脸色铁青,颤抖得比墙报干事还要厉害。她把宝宝塞在妻怀里,替他把包被裹紧了,一声不响地冲出门去。妻一面哄着宝宝,一面向干事说:“那小姑娘手里拿没拿奶瓶?这要真是阿早,我们宝宝明早上吃什么呢?”……等到墙报干事的衣服烘干,刘雁红抱着脸色苍白的阿早回来了,天时早已断黑。我再也想不下去了。拿起钢笔,在“希望你”下面加了几个虚点,另起一行写道:“妈妈的希望,我一点也记不起了。但是,我是绝对不应忘记的,我心里很难受,很难受……”(有删改)1.“明镜台”出自唐代神秀禅师的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它在文中有多重含义,请谈谈你的理解。【参考答案】1.明镜台是厂里墙报的名称,也是宣扬革命优良传统的平台,还喻指经过自我反省而得到净化的精神境界。【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和物象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1)从“我们厂里的墙报,是党委书记起的名字,叫做'明镜台'”可知,“明镜台”是厂里的墙报名字。(2)从“我们几个过去打过游击的老干部接受一项任务,每人要为“明镜台”写一篇文稿,总题目叫做《想当年》”可知,墙报要写关于当年游记的故事,证明“明镜台”是宣传革命优良传统的平台。(3)从“我”写稿子而回忆“妈妈”却记不住当年的嘱咐,和经历阿早掉下河沟一事,到“我”最后写到“我是绝对不应忘记的”,可知,“我”感受到自己脱离了群众,并且这是错误的,经过自我反省而得到心灵净化。(测试时间:30分钟;分值:30分)考向一:赏析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特点和作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本题6分)无字碑王平中张总来到安岳连云山,仰着头从峡谷底向山顶张望,慢慢地将脸仰成平面,戴着的帽子忽地掉在了地上,才看到一条线似的天空。张总的心冷了半截,在这个地方投资,又没公路,要想在此发展难呀。陪同的安岳老区建设促进会郭会长见状,不再提投资之事,对张总微微一笑说,我们这儿有座“神仙坟”,很值得一看。神仙坟?不外乎唬唬外人吧,有什么好看的?张总摇了摇头。这座坟不是唬人的,里面埋着一位红军战士。埋着一位红军战士?张总一下子肃然了。1935年7月,中央红军长征来到四川,一位红军战士受伤后走失部队,来到安岳,被当地村民藏在地窖里。后来民团探到了消息,将村民赶到村口。村民不愿交出红军战士。民团团长咆哮说如不交出红军战士,就要烧光村子、杀光村民……就在这危急之时,那位红军战士从地窖里走了出来,面对凶恶的民团,毫不畏惧,对乡亲们说,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是为穷苦人打天下的。就是我死了,也会护佑你们……张总眼里充满敬意。民团枪杀那位红军战士后,不准村民们掩埋尸体。是夜,电闪雷鸣,狂风暴雨。第二天,人们看到一堆沙丘将红军战士掩埋了。村里人都说,是暴雨从山上冲下的泥沙自然将红军战士掩埋的。应该是村里人趁着暴雨将那位红军战士掩埋的吧?张总问道。反正没有人承认。即使是,也不会有人承认的。后来,这里发生了一件奇事。郭会长看着张总久久不语。什么奇事?张总按捺不住了。不久,一位村民说,他多日咳嗽不止,迷糊中有位仙人立于床前,对他说,村外的沙丘上有艾蒿,开水泡后饮之即愈。翌日,此人来到掩埋红军战士的沙丘旁,果然看到沙丘上有一株艾蒿,遂掐尖摘叶,回家泡水饮之,真的病愈。这个村民还说,仙人说这座坟是天葬的,如果谁毁了,必遭天谴,灭门绝后。那时人们对神灵是很敬畏的。团丁听了,自然不敢毁坟。这座坟因此得到保存。这是村民为保护红军战士坟墓故意编撰的故事吧?张总说。也许是吧。后来,村里人手伤了,或发烧了,或家中有蚊虫了,将坟上的艾蒿割回去捣烂敷之,或煎水服之,或炆火熏之,那些人手伤好了,烧退了,家中蚊虫灭了。村里人都说那是红军战士在护佑他们。于是他们将此坟称为“神仙坟”,并在坟前立碑,因不知道红军战士姓名,碑上没有刻字,对外称为“无字碑”,暗地叫“红军碑”。即使知道红军战士名字,也不敢刻他姓名的吧?张总说。是的。后来,村里人每到红军战士的祭日,都要到坟前祭拜。张总闻言,眼里亮光闪闪,激动地对郭会长说,我们也去祭拜祭拜吧。张总一行来到峡谷口,果然看到一坟丘,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艾蒿,微风吹过,艾蒿弯腰点头,似对他们到来的欢迎。张总顿时盈满泪水,对着坟墓和石碑,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双手合十,恭恭敬敬作了三个揖。张总从坟前站起来,对郭会长说,这两天我在附近走了走,看到这里群众还不富裕,特别是上山下山全靠步行,制约了产业发展。我回去后,立即安排,先修建从峡谷到山顶的盘山公路,再组织村民栽种艾蒿。种植艾蒿?郭会长有些不解。其实艾蒿清热解毒,是一种中药材。我这次来很受启发,发展这个产业,既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也是群众意愿,更是继承先烈遗志吧?郭会长闻言,紧紧握着张总的手说,我代表老区人民感谢你。说感谢的应该是我!张总说,你知道吗?我爷爷也是一位红军战士,长征时牺牲了,至今还没有找到尸骨。这次看到老区人民对无名红军战士修坟树碑,虽然是无字碑,但他们年年去祭拜,相信牺牲的烈士都能含笑九泉了,因为这些烈士永远活在人民心中。(摘编自《小小说选刊》2021年第7期)1.立体的人物离不开多角度的塑造,小说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塑造了张总丰富立体的形象,试简要分析。【参考答案】①语言描写:郭会长渲染神仙坟的神奇,张总将它归为现实的对话,塑造了张总作为企业家的理性与冷静。②神态、动作描写:张总对埋着红军战士的神仙坟表情肃然、充满敬意、感动落泪、下跪作揖等描写,突出了张总对爷爷及革命先辈的敬意与缅怀。③侧面烘托。郭会长对张总要投资艾蒿种植业的设想疑惑不解,侧面表现了张总作为商人敏锐的投资眼光和一名优秀企业家的历史使命及社会担当。【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①语言描写:原文“陪同的安岳老区建设促进会郭会长见状,不再提投资之事,对张总微微一笑说,我们这儿有座‘神仙坟’,很值得一看。神仙坟?不外乎唬唬外人吧,有什么好看的?张总摇了摇头”“村里人都说,是暴雨从山上冲下的泥沙自然将红军战士掩埋的。应该是村里人趁着暴雨将那位红军战士掩埋的吧?张总问道”“这是村民为保护红军战士坟墓故意编撰的故事吧?”“即使知道红军战士名字,也不敢刻他姓名的吧?张总说”。由此看出,郭会长渲染神仙坟的神奇,张总将它归为现实的对话,塑造了张总作为企业家的理性与冷静。②神态、动作描写:原文“埋着一位红军战士?张总一下子肃然了”“张总眼里充满敬意”“张总闻言,眼里亮光闪闪,激动地对郭会长说,我们也去祭拜祭拜吧”“张总顿时盈满泪水,对着坟墓和石碑,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双手合十,恭恭敬敬作了三个揖”。由此看出,张总对埋着红军战士的神仙坟表情肃然、充满敬意、感动落泪、下跪作揖等描写,突出了张总对爷爷及革命先辈的敬意与缅怀。③侧面烘托。原文“张总从坟前站起来,对郭会长说,这两天我在附近走了走,看到这里群众还不富裕,特别是上山下山全靠步行,制约了产业发展。我回去后,立即安排,先修建从峡谷到山顶的盘山公路,再组织村民栽种艾蒿。种植艾蒿?郭会长有些不解。其实艾蒿清热解毒,是一种中药材。我这次来很受启发,发展这个产业,既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也是群众意愿,更是继承先烈遗志吧”。由此看出,郭会长对张总要投资艾蒿种植业的设想疑惑不解,侧面表现了张总作为商人敏锐的投资眼光和一名优秀企业家的历史使命及社会担当。(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本题6分)上将军庞涓的秘密使命孙皓晖清晨卯时,庞涓到达逢泽。逢泽的清晨分外壮美,浩淼水面上金波粼粼,一轮红日涌出水天相接处,苍茫苇草翻滚着金红的长波。连绵不断的各式军帐、战车、幡旗、矛戈结成的壮阔行营,环绕水面形成一个巨大的弧形。悠扬沉重的号角声伴着萧萧马鸣此起彼伏。半个时辰后,庞涓大帐外两面大旗迎风舒卷,一面大书“六国会盟特使庞”,一面大书“魏国上将军庞”。百名铁甲骑士护卫着一辆青铜轺车辚辚驶出帐外,轺车前三名骑士护卫着那面“六国会盟特使庞”的红色大旗,组成了迎接会盟国王的特使仪仗。中军司马一声高报,庞涓身着华贵的上将军甲胄,外罩光芒四射的大红披风,大步走出军帐。身后是一名红色长衫的主书,手捧一柄金鞘长剑,跃上轺车辕木,肃然站立。庞涓扶轼登车,低声命令:“出巡。”……就在庞涓的轺车做最后巡查时,一骑探马飞进大营禀报:韩昭侯带领一千卫队并随从大臣,已进入行辕区大道。庞涓从容命令:“出迎。”大道上一面绿色大旗迎风招展。韩昭侯的会盟车队驶入一箭之地的石碑标志时,甲士甬道外鼓声大作,两排长号仰天而起。庞涓在轺车上肃然拱手,高声报号:“六国会盟特使庞涓,恭迎韩侯车驾——”迎面而来的王车上,肃然端坐着一位三十余岁的国君——韩昭侯。这位君侯是著名的节用之君,惕厉自省,处处简朴。目下他乘坐的王车,竞是一辆铁皮包裹的木车,车轮哐啷嘎吱乱响,车厢中的伞盖竟也是木制的,稍有颠簸便摇摇晃晃。驾车的只有两匹灰斑马。韩昭侯身穿一领极为普通的绿色布袍,头戴一顶高高的竹皮冠。庞涓嘴角露出一丝轻蔑的微笑,但又立即变为肃然庄重。韩昭侯早已听见迎风传来的庞涓声音,只是没有作答。他看着这位邻邦上将军总觉得别扭,打了几场胜仗便不可一世,浑身珠光宝气不是正道滋味儿。两车迎面时,他拱手淡然道:“上将军荣任会盟特使,可喜可贺。”“公叔丞相有疾在身,魏王命庞涓代行特使,请君侯见谅。”“敢问上将军,本侯是第几家到达?”韩昭侯岔开话题。庞涓拱手笑答:“君侯先声夺人,第一家。君侯请。”庞涓一挥手,身后一名导引骑将走马而出,高举一面绣有“韩”字的绿色大旗到韩昭侯车前高声报:“末将导引君侯车驾——”韩昭侯闭目养神,既不看落后半车的庞涓,也不看红旗林立斧钺生辉的铁甲骑士。庞涓始终默默护送韩昭侯,心中却在暗笑这位君侯的迂腐。正在此时,一骑探马飞来,高报燕公驾到。逢泽大道上重新卷起烟尘。庞涓思忖,燕国究竟是老牌诸侯,国弱势不弱,看这车速,显然是燕文公率领燕山精锐亲赴会盟。七大诸侯中唯有燕国是周武王灭商后直接分封的“公”字号老诸侯国,第一任国君是周武王的弟弟召公奭,一脉延续六百余年竟未失政。正因如此,燕国是七大诸侯中最为孤傲的一家,而这位燕文公又是燕国历代国君中最为桀骜不驯的一个。对这种老牌诸侯,庞涓丝毫没有敬畏之心,倒是觉得十分可笑。一方诸侯六百余年,静悄悄无所作为,还心安理得趾高气扬苟活于天地之间,真是无可救药。你看他,铜车驷马,金顶车盖,黑玉天平冠,手执金鞘剑,长须飘拂宛若天神般站在车中,哪有丝毫羞愧之情?鼓声大作长号齐鸣时,庞涓从遐想中恢复常态,他在轺车上遥遥拱手报名,原地迎候这唯一具有西周王族血统的老牌贵族君主。燕文公早已看见行辕区外的甲士仪仗和庞涓的车骑,对如此隆重的迎候颇为满意。可渐行之间,他发现迎候仪仗不合礼制的十多处纰漏,最显眼的是没有郊迎的乐队而只有长号大鼓。庞涓作为盟主特使,礼当出车迎接,而他却只在原地迎候。魏国号称天下第一强,如此亵渎礼乐有失大雅!然则又能如何?燕文公长叹一声,就像多年来蔑视一切礼崩乐坏一样,又一次蔑视了魏国的无知和愚昧。“魏国上将军、六国会盟特使庞涓,恭迎燕公车驾。”庞涓毕恭毕敬。燕文公矜持地拉长声调:“上将军,魏王安在?”“回燕公,盟主魏王明日驾到,今日本使代我王行迎候大礼。”“盟主?尚未会盟公推,何来盟主?”燕文公冷冷一笑。“回燕公,本次会盟事关重大,各国均已先行回书,拥戴我王为盟主。燕公何其健忘也?”“既为会盟大典,何以如此不通礼法?燕国不是韩赵,本公解盟。”燕文公长剑一挥,“回燕!”庞涓拱手高声道:“燕公六百年贵胄之身,竟以些许琐事置大计于不顾,气量何其狭小也?魏王迟到,非为不敬重燕公,乃是为燕国谋划一份重礼也。”“上将军所言何意?”燕文公弯回轺车,口气显然温和。庞涓微微一笑:“中山国可是一块肥肉噢。”“中山侯去了魏国?”庞涓点点头:“此刻,魏王只怕正为中山侯洗尘接风呢。”燕文公默然有顷,爽朗大笑:“好!本公且看看魏王手段。”庞涓高声命令:“导引官,领燕公入行辕歇息。”导引官高擎红蓝两色的“燕”字大旗,在燕文公车驾前走马前行,燕文公车队辚辚进入了行辕区。(节选自《大秦帝国》,有删改)2.在迎接韩国和燕国国君时,外交场合的庞涓形象和内在真实的庞涓形象有怎样的不同?分别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第一问,外交场合的庞涓形象:庄重严肃,谦恭温和,遵守礼仪。真实的庞涓形象:妄自尊大,目中无人,诡计多端(机智灵活)。第二问,①通过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外交场合的庞涓形象:如迎候韩国、燕国国君时“拱手”,回答韩国国君称自己“代行特使”,以及说了一些符合外交礼仪的辞令。②通过神态、心理和语言描写表现真实的庞涓形象:如看到韩昭侯的样子时,嘴角露出一丝轻蔑的微笑;燕文公到来时,庞涓在心里对燕国周室血统进行梳理,内心对燕文公进行嘲讽;燕文公欲负气回燕,庞涓以一句“中山国可是一块肥肉噢”将其稳住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并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迎接韩昭侯时,“庞涓在轺车上肃然拱手,高声报号”,还十分谦恭地说明“公叔丞相有疾在身,魏王命庞涓代行特使,请君侯见谅”,韩昭侯询问自己是第几家到达时,“庞涓拱手笑答”,文章通过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外交场合的庞涓形象:庄重严肃,谦恭温和,遵守礼仪。原文“迎面而来的王车上,肃然端坐着一位三十余岁的国君——韩昭侯。这位君侯是著名的节用之君,惕厉自省,处处简朴。目下他乘坐的王车,竞是一辆铁皮包裹的木车,车轮哐啷嘎吱乱响,车厢中的伞盖竟也是木制的,稍有颠簸便摇摇晃晃。驾车的只有两匹灰斑马。韩昭侯身穿一领极为普通的绿色布袍,头戴一顶高高的竹皮冠。庞涓嘴角露出一丝轻蔑的微笑,但又立即变为肃然庄重”“对这种老牌诸侯,庞涓丝毫没有敬畏之心,倒是觉得十分可笑。一方诸侯六百余年,静悄悄无所作为,还心安理得趾高气扬苟活于天地之间,真是无可救药。你看他,铜车驷马,金顶车盖,黑玉天平冠,手执金鞘剑,长须飘拂宛若天神般站在车中,哪有丝毫羞愧之情?”“庞涓微微一笑:‘中山国可是一块肥肉噢’”,通过神态、心理和语言描写表现真实的庞涓形象:妄自尊大,目中无人,诡计多端(机智灵活)。(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本题6分)嘱咐孙犁(1)太阳平西的时候,水生望着树林的疏密,辨别自家的村庄,他的家就在白洋淀边上。家近了,就要进家了!他想着许多事,父亲是不是还活着?父亲很早就有痰喘病;还有自己的女人,一别八年,分别时她肚子里正有了孩子,是不是都活着?房子被烧了吗?(2)他在院子门口遇见了自己的女人。她正悄悄地关闭那外面的梢门。水生叫了一声:“你!”(3)女人一怔。睁开大眼睛,咧开嘴笑了笑,就转过身子抽抽打打地哭了。水生看见她脚上那白布封鞋,就知道父亲准是不在了。两个人愣在那里站了一会。还是水生把门掩好,说:“不要哭了,家去吧!”他在前面走,女人在后面跟,走到院里,女人紧走两步赶在前面,到屋里去点灯。(4)他走进屋里,女人从炕上拖起一个孩子来,含泪笑着说:“来!这就是你爹,一天价看见人家有爹,自己没爹,这不回来了。”说着已经不成声音。(5)水生说:“来!我抱抱。”那孩子从睡梦里醒来,好奇地看着这个生人。水生在黑影里问:“你叫什么?”“小平。”“几岁了?”女人转身插好门,对孩子说:“别告诉他,他不记的吗?”(6)水生看着女人。离别了八年,她并没有老多少,头发虽然乱,脸孔苍白了一些,可那两只眼睛里的光,还是那么强烈。(7)女人歪在炕上,笑着问:“说真的,这八九年,你想起我吗?”(8)“想过。”“怎么想法?”她逼着问。(9)“临过平汉路的那天夜里,我宿在一家小店,小店里有个鱼贩子是咱们乡亲。我买了一包小鱼下饭,吃着那鱼,就想起了你。”(10)“胡说。还有吗?”“没有了。你知道我是出门打仗去了,不是专门想你去了。”(11)“我们可常常想你,黑夜白日。”她突然支着身子坐起来,问:“你能在家住几天?”“就这一晚上。我是请假绕道来看你的。”“为什么不早些说?”“还没顾着啊!”(12)女人呆了。她低下头去,无力地仄在炕上。过了半天,她说:“那么就赶快休息吧,明天我撑着冰床子去送你。”(13)鸡叫三遍,女人就起来给水生做了饭吃。这是一个大雾天,地上堆满了霜雪。女人把孩子叫醒,穿得暖暖的,背上冰床,锁了梢门,送丈夫上路。出了村,她要丈夫到爹的坟上去看看。水生说以后回来再去,女人坚持要去。她说:“爹叫你出去打仗了,是他一个老人家照顾了全家。这是什么日子呀?整天价东逃西窜。你不在家,爹对我们娘俩的照顾,只怕一差二错,对不起在外抗日的儿子。夜里一有风声,他就把我们叫醒。他老人家背着孩子逃跑,累的痰喘咳嗽。这些个担惊受怕的日子,把他老人家累死。还有那年大饥荒……”(14)在河边,他们上了冰床。水生坐上去,抱着孩子,用大衣给她包好脚。女人站在床子后尾,撑起了竿。女人是撑冰床的好手,她逗着孩子说:“看你爹没出息,当了八年八路军,还得叫我撑冰床子送他!”(15)她轻轻地跳上冰床子后尾,像一只雨后的蜻蜓爬上草叶。轻轻用竿子向后一点,冰床子前进了。大雾笼罩着水淀,只有眼前几丈远的冰道可以望见。河两岸残留的芦苇上的霜花飒飒飘落,衣服上立时变成银白色。她用一块长的黑布紧紧把头发包住,脸冻得通红,嘴里却冒着热气。她连撑几竿,然后直起身子来,向水生一笑。小小的冰床像离开了强弩的箭,摧起的冰屑,在它前面打起团团的旋花。前面有一条窄窄的水沟,水在冰缝里汹汹地流,她只说了一声“小心”,两脚轻轻地一用劲,冰床就像受了惊的小蛇一样,抬起头来,窜过去了。(16)水生提醒她说:“你慢一些,疯了?”女人擦一擦脸上的冰雪和汗,笑着说:“同志!我送你到战场上去呀,你倒说慢一些!”(17)“擦破了鼻子就不闹了。”“不会。这是从小玩熟了的东西,今天更不会。在这八年里面,你知道我用这床子,送过多少次八路军?”(18)冰床在霜雾里飞行。“你把我送到丁家坞,”水生说,“到那里,我就可以找到队伍了。”(19)女人呆望着丈夫。停了一会,才说:“你知道,我现在心里很乱。八年才见到你,你只在家呆了不到多半夜的工夫。我为什么撑的这么块?为什么着急把你送到战场上去?我是想,快快打走敌人,你才能快快地回家。”(20)冰床滑进水淀中央,这里是没有边际的冰场。太阳从冰面上升起来,冲开了雾,形成一条红色的胡同,扑到这里来,照在冰床上。女人说:“爹活着的时候常说,日本人在这里,水生出去是打开一条活路,打开了这条路,我们就能活。你记着爹的话,不要为家里的事分心,好好打仗,我等你回来。”(21)在杨柳树环绕的丁家坞村边,水生下了冰床。(22)女人忍住泪,笑着说:“快去吧你!记着,好好打仗,快回来,我们等着你的胜利消息。”一九四六年河间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以画线句为例,为这篇小说写一段文学短评(100字左右)。【参考答案】画线句以“人一怔。睁开大眼睛”“咧开嘴笑了笑”“抽抽打打地哭”,描写出女人一怔一笑一哭的瞬间变化的神态,透视出女人突然见到丈夫时惊讶、兴奋又委屈的复杂心情,刻画了深爱丈夫、吃苦耐劳的妻子形象。【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题干已经明确鉴赏的角度,即“人物描写”,考生需要结合人物描写的方式进行评点。“女人一怔,睁开大眼睛,咧开嘴笑了笑就转过身子抽抽打打地哭了”,这段话描写的对象是“女人”,“怔”“笑”“哭”,这连续的神态描写展现了女人突然见到丈夫时的表现:“怔”是因为没有想到丈夫会突然归来,所以流露出的是惊讶;“笑”是开心兴奋,因为一别八年的丈夫回来了;“哭”是因为委屈,丈夫一去八年,自己和公爹以及孩子担惊受怕。通过这些神态的变化可以看出女人对水生的爱、思念,塑造了一位深爱丈夫、吃苦耐劳的妻子形象。考向二:分析人物心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本题6分)被施了魔的花园[意]卡尔维诺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在路上走着。底下是鳞光闪闪的大海,上头是白云隐约浮现的天空。他们之前去捉过螃蟹,现在决定勘探一下没走过的路。往海边去的路上有着无数大株龙舌兰。往山上跑着一排甘薯的篱笆,上面重压着没花的叶子。乔瓦尼诺在篱笆间找到一处裂口,两人毫不犹豫地钻了进去。他们来到了花园一角。四周一切寂静无声,树叶都不会动一下。那里有棵高大古老的桉树,还有砾石铺出的小路。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踮着脚尖在小路上走着,小心不使脚下的砾石发出窸窣声。一切是如此的美丽:被拳曲的桉树树叶勾勒出的拱顶细窄而高耸,还有那被树叶切碎的天空。只是他们满怀焦虑,在这个不属于他们的花园,他们随时可能被赶出去。但是什么声音也听不到。在一个拐角处的杨梅丛间,一群麻雀扑腾起来,叽叽喳喳地叫唤了一阵,然后又恢复了宁静。也许是个被抛弃的花园?可是走着走着,他们就来到一片开阔的天空下,来到一个种满花的花坛前,然后是林荫小道和排排栏杆,还有行行的锦熟黄杨。花园的高处,是一幢硕大的别墅,别墅装着亮闪闪的玻璃,还有黄色和橘色的窗帘。整个房子是荒凉的。两个孩子小心翼翼地踩着砾石,走上前去。也许玻璃窗会被突然打开,苛刻的先生和夫人就要出现在阳台上,肥大的狗就要被松开锁链,跑到路上来了。他们在路边找到一辆独轮小推车。赛来内拉坐在车上,乔瓦尼诺推着车,他们就这样一声不吭地前进着。“那个……”赛来内拉不时地低声说道。乔瓦尼诺就停好车,去把花采下来。她手里已经攥满一束漂亮的花了。但逃跑时要从篱笆缝里钻出去,可能得把它们都扔掉!砾石路也走到了尽头。空地的中间,劈开了一块庞大空旷的长方形:一个游泳池。“我们跳进去?”乔瓦尼诺问赛来内拉。如果他是询问她,而不是单说一句“下去!”,那就肯定说明是相当的危险。但水是那么澄净与碧蓝,而赛来内拉又是从不害怕的。他们已经是穿着泳衣的——这之前他们一直都在逮螃蟹。乔瓦尼诺怕溅泼声会太响,于是从池边上下去。他睁大眼睛,不断地往下游啊游,却只能看见蓝色,双手就好似玫瑰色的鱼;这跟在大海里的水下不同,那里的水中全是无形的绿黑色阴影。一片玫瑰色的阴影出现在自己上方——赛来内拉!他们手牵着手,从池子的另一头冒出来,他们有一点点的焦虑。不,实在没有任何人在看他们。这不如他们想象美妙:总是有那么一种酸楚而担心的基调,那就是,这一切都不属于他们,而他们也可能会被随时赶走。从水里出来,在游泳池的边上,他们找到了一张乒乓球桌。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轻轻地击打着。突然一球高高地弹起,而乔瓦尼诺把球打飞了,球撞上了挂在藤廊支架上的一面铜锣,铜锣就低沉而持久地颤响起来。两个孩子赶紧蜷缩在花坛的后面。很快来了两个穿着白上衣的佣人,端着宽阔的托盘,把托盘搁置在一张圆桌上后,就走掉了。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来到圆桌旁。上面有茶、牛奶和面包。他们只得坐下享用起来。但他们坐得不是很安稳,只是坐在板凳边缘那一点点的地方,不停地挪动着膝盖。他们一点都感受不到甜点、茶和牛奶的味道。那个花园里的每一件东西都是如此:美妙而难以受用,带着那种内心的不适与恐慌。这也许只是命运的什么消遣吧,而他们可能很快就会被叫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悄无声息地靠近了别墅。在一扇木制对开的百叶窗叶片之间,他们看见一间漂亮荫蔽的房间,墙上尽是蝴蝶标本。一个苍白的男孩——应该就是这幢别墅和花园的主人,幸运的他,正坐在一张躺椅上,翻着一本厚厚的带插图的书。他的双手纤细白皙,睡衣的扣子一直系到脖子上,尽管那是夏天。现在,这两个窥视的孩子紧张的心跳缓缓减弱下去。事实上,那个富有的男孩望着自己的周围时,显得比他们还要焦虑与局促,就好像他感到那本书,那张躺椅,墙上那些被装上框的蝴蝶,下午茶,游泳池,林荫小道,都只是因为一个巨大的错误才被授予他的;而他也是不能享用它们的,却只感受到那个错误的痛楚。苍白的男孩在他阴翳的房间里转来转去,脚步偷偷摸摸的。他用那白皙的手指摩挲着镶有玻璃的蝴蝶标本的边框,并时不时地停住听着什么。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刚缓下来的心跳声又密集起来。那是一种对什么魔法的害怕,那魔法正压迫在那幢别墅、那个花园上,压迫在所有那些美丽而舒适的东西上,就好像一种古老的不公。太阳被云朵遮住了。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默不作声地离开了。他们再次匍匐着穿过那排篱笆。在龙舌兰丛间,他们找到通往海边的一条小路。于是他们发明出来一个有意思极了的游戏——用海带打仗。他们将一把把海带摔到对方的脸上,一直摔到晚上。好在赛来内拉从来不哭。(马小漠译,有删改)1.赛来内拉和乔瓦尼诺的心理变化主要经历哪几个阶段?请简要概括。【参考答案】1.(1)由海边进入花园,心情由轻松变得紧张、焦虑。(2)看到房间里的男孩,紧张感暂时减弱,又马上感受害怕与压抑。(3)离开花园来到海边,重新找回快乐的感觉。【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中人物心理、综合赏析作品内涵的能力。(1)首先,“心理变化”基于人物的经历,首先要捋清人物的行踪和行为,然后再划分阶段,确定不同的心理。他们的行踪是海边——花园——别墅(房间)——海边,心理随着看到的景物不同而产生相应的变化。这篇小说由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的“冒险”开始。他们沿着铁路线游玩,不知不觉来到了一栋大别墅边。好奇心促使他们溜进别墅,在游泳池中游泳,在乒乓桌上打球,还有偷偷享用别墅里庸人放在圆桌子上的食物。这一切是多么美妙,可伴随着美妙的是一种不安:“总有那么一种酸楚而担心的基调,那就是,这一切都不属于他们,而他们也可能会被随时赶走。”(2)具体分析,小说前两段写这两个孩子在海边轻松玩乐,然后去勘探没有走过的路,“毫不犹豫”体现了他们心理的轻松;第三、四段写他们进入花园后“踮着脚尖”“小心”“满怀焦虑”等,可见他们的紧张、焦虑,哪怕在游泳池游水时也“有一点点焦虑”;看到房间里的小男孩后,“这两个窥视的孩子紧张的心跳缓缓减弱下去”,但很快“刚缓下来的心跳声又密集起来”;最后当他们又离开花园来到海边用海带打仗时,又变得“有意思极了”,可见快乐又回来了。考向三:赏析物象含义及作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本题6分)春暖时节茹志鹃天还没有亮,第一部出厂的电车发出巨大的声音驶了过去。静兰像给人推了一把,从梦中直坐起来。凡是明发在家吃饭的日子,她总要起个大早,给明发买几样配胃口的小菜。“静兰!”明发醒了,“这么早,到哪里去?”“买菜去,”静兰见丈夫醒了,问:“你想吃点什么?”“随便。”明发翻了一个身又睡了。静兰心里有点难过。她从早忙到晚,买菜烧饭,洗衣服,一双手从没有停过,为的是要一家人都高兴舒适。但是丈夫却总说“随便”“随便”,好像家里的一切,都可有可无似的。静兰叹了一口气走出门来,马路上空荡荡的。这两年来,静兰模模糊糊地觉得自己和明发中间,好像隔了一道墙。静兰买了满满一篮荤素小菜,正想回家,却看见一个鱼摊的木盆里,堆满了指头这么粗的淡水虾,一只只透明发青,活蹦乱跳。“虾,这么大的虾!”静兰心里亮了一下,毫不犹豫地称了一斤。虾给她带来了回忆……解放前两年,明发失业,一家四口怎么活呢!于是夫妻俩晚上轮流到河边钓鱼虾卖。一次,静兰钓到许多大虾,尽管孩子饿,哭着要吃,但还是卖了换钱。解放后第三年,明发有了工作,一家人缓过了一口气。一次,静兰买回一斤大虾。“快来看,这么大的虾!”静兰把虾放在脸盆里,虾跳蹦着,爬着。明发和两个孩子围在盆边看,拿草棒去逗,父子三个乐得哈哈大笑。“静兰,你发痴啦?”,静兰抬头一看,原来是朱大姐。朱大姐是生产组长。她郑重地说:“我们组今晚上要开个生产会议,有任务。”“哦!”静兰应了一声。静兰走到家门口,看了看篮里的虾,止不住心跳起来。明发会说什么呢?他会走过来看,会笑……她抑住激动,推门进去,发现屋里肃静,明发披了一件上衣,头发搔得都竖在头上,头也不抬地趴在桌边,在纸上划着什么。许久,静兰沉不住气了:“明发,我今天买到虾了。”“哦!”明发没抬头。“明发,你看……”这次明发回过头来了:“买到虾,好极了。你又何必麻烦呢?我随便吃什么都行。”随后又回过头去在纸上划开了。静兰拿着那碗虾悄悄走进厨房,眼泪涌满眼眶。已经是立春时节了,但是她心里却觉得冰凉的。晚上的会上,朱大姐动员姊妹拿出干劲来,七天完成一万只紧急订货。工厂里来的代表发言了,他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又讲又念,还说了许多数字。开始静兰没听进去,但看到他那种聚精会神的样子,想起了明发。也是这种皱巴巴的纸,也是这种聚精会神的样子。这种事情有什么让人着迷的呢?她开始想了解一下,就认真听下去了。收会以后她发现自己破例地没有做完带来的针线,两双袜子只补了一只半。静兰回到家,明发和孩子都睡了。她在桌边坐了下来。桌子上放着明发划过的纸,皱巴巴的,却精心画了许多框框圈圈。“他多认真,哪里是个‘随便’的人啊!”静兰心里仿佛塞了许多东西。最后一个数目字紧紧地抓住了她:七天,一万。这是今天开会的时候,大家说得最多的,七天,完成一万只订货。第二天上工,静兰头也不抬地干了起来,脑子里却反复地、固执地出现一个东西:七天,一万只;七天,一万只。越想越嫌自己做得慢,结果速度并没加快,反而弄了一身汗。看看朱大姐,一个人蹲在院子里,小心翼翼地摆开一个旧电风扇。静兰觉得奇怪,下了班,就问她在干什么。朱大姐悄悄地说:“我在做机器。用机器来剥胶质线的皮就快了。上次我参观展览会的时候,看过这种机器。机器上要用一个圆盘,这么大,木头的也行,你是不是有办法?”“我?”静兰想了想,胆怯地说:"我家柴堆里有一个圆树墩,可不可以拿来自己削削看?”“可以,可以,怎么不可以?”朱大姐的嗓门又高了起来。静兰匆匆跑回家,拿来那块圆木,走向工厂间。和朱大姐一起,用刀削,用沙皮磨,手上起了泡,木盘做出来了。但是木盘比较硬,压下去连胶质线里的钢丝也切断了。朱大姐提议木盘轮上装一条有弹性的厚橡皮。于是分工,朱大姐在家修配零件,静兰做橡皮。夜深了。静兰坐在电灯底下,用刀片小心翼翼地削着橡皮,她妥把橡皮削薄,再包上去。但削完一看,橡皮是薄了,不过厚薄不匀,根本不行。“明天是第三天了,任务完不成怎么办?”静兰满眶眼泪。谁家的自鸣钟当当地敲了十二下,“明发该回家了,孩子们踢被子了没有?”多年习惯了的想法,突然闯了进来,但是它们闪现了一下,立即被手里那堆橡皮赶跑了。“静兰!”静兰回头一看,见明发站在门口,眼泪再也制止不住,簌簌地掉了下来。“怎么啦,静兰?”明发走近她。静兰擦着眼泪,把制造木盘的事说了一遍。明发拿起橡皮和木盘,看了看,比了比,说:“拿这厚橡皮做个滚盘不就行了?”“对!对!”静兰眼睛都发亮了,但想了想又说:“可怎么把它弄得很圆呢?”明发说:“到我们厂里的车床上一车,不就行了。”静兰还想问一问,可明发已连拥带推地拉她出了门。马路上静静的,两个人并肩走着。一家点心店还没打洋。明发拉静兰走进店,要了两碗什锦面。什锦面来了,静兰埋头吃了起来。“静兰,你辛苦了,多吃一点。”静兰忽然看见伸过来一双筷子,筷上夹着一只鲜红的大虾……她抬头看见丈夫正温柔地、无限疼爱地看着自己。静兰泪水盈眶,那一道墙,已消失得干干净净。走出店门,两个人紧挨着走着,不说一句话,但心贴得这么紧,他们为了同一个目的,走在同一条路他在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高指标,妻子也正在为这个努力。夜深了,风也大了,忽然隆隆一阵雷响,接着就洒下儿点雨来。第一声春雷响了,风里虽然还有一丝寒意,但静兰却觉得温暖极了。1959年9月8日(有删改)1.小说中多次写了“大虾”,请简要分析其丰富意蕴。【参考答案】1.(1)虾是一家人的希望。在生活困难的时候,他们靠钓鱼虾度过了难关。(2)虾是一家人欢乐生活的象征。父子三人逗弄虾,虾曾经给一家人带来欢乐。(3)虾意味着静兰与丈夫感情的隔阂。丈夫忙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她只是一个家庭妇女,二人没有了共同语言,丈夫对曾经给他们全家带来欢乐的虾也没有了兴趣。(4)虾意味着夫妻二人的感情隔阂消除了。二人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共同努力着,他们有了共同的目标,丈夫给静兰夹虾,意味着二人没有了感情上的隔阂。【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分析物象含义,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大虾”在文章中出现了很多次,可以抓具有特征性的来写。如“解放前两年,明发失业,一家四口怎么活呢!于是夫妻俩晚上轮流到河边钓鱼虾卖。一次,静兰钓到许多大虾,尽管孩子饿,哭着要吃,但还是卖了换钱”。最初因为生活所迫,二人去钓鱼虾,这说明虾是一家人的希望。“静兰把虾放在脸盆里,虾跳蹦着,爬着。明发和两个孩子围在盆边看,拿草棒去返,父子三个乐得哈哈大笑”。生活好转之后,静兰买来的虾曾给全家人带来欢乐。“许久,静兰沉不住气了:‘明发,我今天买到虾了。’‘哦!’明发没抬头。‘明发,你看……’这次明发回过头来了:‘买到虾,好极了。你又何必麻烦呢?我随便吃什么都行。’随后又回过头去在纸上划开了。”明发对虾并没有兴趣,而静兰感觉内心很失落,二人有了隔阂了。“‘静兰,你辛苦了,多吃一点。’静兰忽然看见伸过来一双筷子,筷上夹着一只鲜红的大虾……”说明二人的感情隔阂消除了,因为二人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测试时间:20分钟;分值:17分)考向一:赏析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特点和作用(一)(2022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5分)文本一:支队政委(节选)王愿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像是负了伤,正在爬一个崖头,怎么也爬不上去。忽然,老胡来了,他变得跟棵老黄松似的,又高又大,伸出小葵扇那么大的一只手,拉住了我……一睁眼,可不是,我的手正在他手里攥着呢。见我醒了,他把我的手捏紧了,突然问我:“老黄,我求你个事成不成?”“怎么不成!”我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他的脸被拂晓时的月光一照,更是苍白,简直像是块白石头刻出来的。“我让你干什么你干什么?”“一定!”他扭身戳了戳正在酣睡的林大富。小伙子一骨碌爬起来,愣眉愣眼地问:“政委,要出发?”“不,有任务!”老胡说着抓起一个挎包,对我说:“咱们到那边竹林里去。”我疑疑惑惑地背起他,来到了那片竹林边上。这时,启明星贼亮贼亮的,东方已经现出鱼肚白了。老胡四下里看了看,选了一棵大毛竹,靠在上面坐下来,又问了我一句:“真的叫你干啥你干啥?”“真的,快说吧!”我被他弄得又糊涂又心焦。“好!”他伸手从挎包里掏出两根绳子,“噗”的一声扔在我面前,然后两手往竹子后面一背,厉声说:“把我绑起来!”“该不是叫伤口疼得他神经错乱了吧?”我想,本想不干,无奈已经有言在先了,我一面绑,一面问“这是干啥?你疯啦?”他没搭我的腔,只是一个劲叫着:“绑紧点,绑紧点!”等我们把他两手绑好,他又把那条伤腿伸开,蹬住了另一棵竹子:“把这也绑住!”我们也照办了。看看我们都弄妥了,他咬咬牙说:“来,使劲挤它!”直到这时,我才明白他的意思,我叫过小林,轻经地打开了他伤口上的布带子。伤口,像个发得过了火的开花馒头,又红又肿,没有器械,没有麻药,硬是把脓血从伤口里挤出来,这痛苦……“快,快下手哇!”他在催我。“我,我干不来!”我痛苦地说。“你答应过我嘛,黄兴和同志!”他哀求似地说,“你总不能瞪着眼看我受罪呀,是不是?俗话说‘伤口出了脓,比不长还受用’,帮我挤挤就好了。好了,那不给队上减少了个累赘?又可以多帮你干点工作。”对我说完软的,又对小林来硬的:“林大富同志,‘三大纪律’头一条就是服从命今,我命令你:挤!”我横了横心:“干!”便让小林抱住他的腿,我两手握着伤口按下去。随着手劲,我觉得手底下他的肌肉猛地哆嗦了一下。我问:“老胡,怎么样?”“没关系,你,你别管我!”我继续用力挤着伤口,这会儿我真想看看他是不是吃得消,却又不敢看。为了分散他的注意,减少些痛苦,我故意把话岔开来:“老胡,你看今天敌人还会不会再跟上来?”“说……说不上…”他低声回答。他把“上”字说成了“桑”,听得出话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再追上来怎么办呢?”我又问。“嗯……”他猛地抖了一下,那两株竹子也跟着索索地抖一阵。“要是真来了,咱就再干他一下,好不好?”“嗯……”他又是一阵猛抖。一连两次问话没有回答,我心慌了,扭头向他望了望,只见他两手紧紧抠住地面,那被痛苦扭歪了的脸上,汗水顺着那浓黑的眉毛和鬓角,一串串地流着。我费了好大的劲才压下想住手的打算,火辣辣地喊了声小林:“快,快去化杯盐水来!”蓦地,竹子剧烈地颤动了一下,两片硬硬的小碎骨片跳到了我的手上,然后滑过指缝掉落到脚下的草丛里。我停住了手。这才觉得自己的脊背一阵发冷,原来衣服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被汗水湿透了。我俩把他的伤口用盐水洗净,包扎好了,然后解开绳子,扶他在草地上平躺下来。他紧闭着眼,像睡着了似的。我撩把野草擦着手,坐到他的身边,小林正在掰着他的手指,他手里紧握着一把潮湿的泥土。太阳已经出来了。阳光淡淡地洒在他的险上。他无力地睁开了眼,深深地吸了口气,说:“老黄,痛——啊!”汗珠映着阳光,晶亮晶亮的。我觉得自己的眼睛仿佛被这晶亮的反光刺得发痛,一滴咸咸的东西滚下来,流到了嘴角上。(有删改)文本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节选)[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陈毅的伤口始终愈合不了,到了1935年6月,他已不能行走。游击队缺医少药,只有四种成药:八公丹、万金油、人丹和济公水。陈毅把万金油涂在伤口上,再换上新纱布。不久,伤口情况有所好转。①夏天,陈毅还能一瘸一拐地走路,可是到了9月,伤口变得疼痛难忍,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