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学校授课教师课时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教具设计思路本节课以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主题,围绕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相关内容进行设计。结合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及胜利意义。课程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旨在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使其更好地认识国家发展历程。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空间感知能力,通过分析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其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与起因:强调日本侵华的必然性,以及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意义,如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的详细经过。

-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与战术:如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关键战役的战术运用和影响,以及敌后战场的开辟。

-抗日战争的胜利意义:阐述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和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2.教学难点

-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战术分析:如对“持久战”战略的理解,学生可能难以把握这一战略的具体内容和实施过程。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对比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不同战略,帮助学生理解“持久战”的特点和优势。

-抗日战争中的政治合作与斗争:如国共两党的合作关系以及背后的政治斗争,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这种复杂的关系。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具体合作案例,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以及背后的政治角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国际影响:如胜利后国内政治格局的变化,以及在国际上的地位提升,学生可能难以全面理解这些影响。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历史事件,如重庆谈判、开国大典等,来阐述胜利对国内政治格局的影响,以及中国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提升。教学资源-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

-课程平台:校园教学管理系统

-信息化资源:统编版历史教材电子版、抗日战争相关历史文献、历史影像资料

-教学手段:PPT演示、视频播放、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5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旧照片,如民众抗日救亡运动、战士英勇作战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抗日战争是什么时候爆发的吗?它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

-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2.新课讲授(20分钟)

-讲授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与起因,通过讲解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让学生了解日本侵华的必然性和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意义。

-举例: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迅速沦陷,显示了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

-讲授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与战术,重点介绍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战役,分析战役胜利的原因和影响。

-举例: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115师在林彪的指挥下,对日军进行的一次伏击战,取得了重大胜利,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讲授抗日战争的胜利意义,强调胜利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和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举例: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提升,为后来的国际事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3.实践活动(10分钟)

-观看抗日战争相关历史影像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战争的残酷和英勇的抗日精神。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抗日战争时期的战役,分析战役的背景、战术和影响。

-举例:一组选择平型关大捷,分析战役的背景是日军入侵华北,战术是伏击战,影响是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学生展示: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本组的讨论成果。

4.学生小组讨论(5分钟)

-讨论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政治格局的变化,如国共两党的合作关系、解放战争的爆发等。

-举例: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虽然达成了和平建国的共识,但随后还是爆发了解放战争,导致国内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讨论抗日战争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如中国战场对抗日战争胜利的贡献。

-举例:中国战场在抗日战争中承担了重要的战略任务,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讨论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如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提高等。

-举例: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了极大提升,为后来的国家建设奠定了基础。

5.总结回顾(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主要战役和胜利意义。

-提问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对抗日战争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理解?”

-总结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和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鼓励学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学生学习效果六、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掌握:学生能够准确描述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起因和过程,理解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及其战术运用。例如,学生能够详细阐述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和平型关大捷等关键事件的发生背景、过程和历史意义。

2.能力提升:学生在分析抗日战争的战略战术、政治合作与斗争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他们能够通过史料实证,对战役的胜负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如能够解释为什么持久战战略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3.思维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审视抗日战争,如分析国共两党的合作关系对抗日战争的影响,以及战争胜利后国内政治格局的变化。

4.情感态度:学生通过学习抗日战争的历史,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他们对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的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精神有了深刻的认同。

具体来说,以下是一些学生学习效果的具体体现:

-学生能够清晰地叙述抗日战争的起因,理解日本侵华的必然性,以及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意义。

-学生能够分析抗日战争中的关键战役,如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理解这些战役对战争进程的影响。

-学生能够阐述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理解其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和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学生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战役战术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

-学生通过观看历史影像资料,对战争的残酷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对英勇的抗日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结合历史背景,对战役的胜负因素进行逻辑推理,提高了历史解释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学会了如何协作、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提高了沟通能力。

-学生在学习后,能够以抗日战争为鉴,认识到和平的宝贵,增强了维护和平的决心。教学评价与反馈1.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评价学习效果的重要依据。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教师的提问能够积极思考并给出合理的答案。例如,在讲解抗日战争的战役时,学生能够主动分享自己对战役的理解和分析,显示出对课程内容的深入理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小组讨论是检验学生学习合作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能够围绕主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成果展示时,每组能够清晰地呈现讨论内容,如战役的分析、战术的讨论以及对战争胜利意义的理解。学生能够通过展示,表现出对历史事件的多角度思考和分析能力。

3.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教师可以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测试内容包括抗日战争的起因、战役、战术和胜利意义等关键知识点。学生能够准确回答问题,显示出对课程内容的良好掌握。

-例如,测试题可能包括:“请简述九一八事变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描述平型关大捷的战术运用及其意义。”“阐述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

4.作业完成情况:作业是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巩固和深化。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且作业质量较高,能够结合课堂所学,对相关历史事件进行深入分析。

-例如,作业可能包括:“写一篇关于抗日战争中某一战役的短文,分析其战术运用及其对战争进程的影响。”

5.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教师将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将给予表扬,鼓励他们继续保持;对于需要提高的学生,教师将指出他们的不足,并提供改进的建议。

-例如,教师可能会说:“你在课堂上的表现非常积极,对战役的分析也很深入,希望你能继续保持这种学习态度。”“在小组讨论中,你能够积极参与,但注意提高你的表达清晰度,这样能更好地展示你的思考成果。”典型例题讲解例题一:描述九一八事变的发生背景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答案: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侵略中国东北而制造的事件。背景包括国际上的帝国主义竞争加剧,国内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导致国防空虚。九一八事变导致东北三省迅速沦陷,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题二:分析平型关大捷的战术运用及其在抗日战争中的意义。

答案:平型关大捷发生在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在林彪的指挥下,对日军进行了一次成功的伏击战。战术运用包括选择有利地形、伏击日军、发挥八路军战士的英勇善战。平型关大捷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提高了中国军队的士气。

例题三:阐述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

答案: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华民族在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一次完全胜利,它结束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胜利提高了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为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例题四:分析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合作关系及其对抗日战争的影响。

答案: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对抗日本侵略。两党的合作关系包括共同制定抗战方针、共同指挥作战等。这种合作关系对于团结全民族力量、坚持持久抗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后期由于意识形态矛盾,合作关系出现裂痕,影响了抗战的统一指挥。

例题五: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政治格局的变化。

答案: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的合作关系逐渐破裂,最终导致了国共内战的爆发。国内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国民党政府失去了民心,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逐渐壮大,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同时,抗日战争胜利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契机。板书设计①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与起因

-关键词: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日本侵华、国共合作

-重点句子: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对中国的全面侵略。

②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与战术

-关键词: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持久战、敌后战场

-重点句子: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在林彪指挥下取得的首次大捷。

③抗日战争的胜利意义

-关键词:民族胜利、国际地位、解放战争、新中国

-重点句子: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教学反思与总结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以抗日战争为主题,通过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战役经过和胜利意义。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较好:

1.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展示历史影像资料和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战争的氛围,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3.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在讲解战役战术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培养了他们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部分内容讲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精确地把握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的展开。

2.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不够,部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仍有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教学总结: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收获和进步。

1.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战役经过和胜利意义有了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