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教学课件_第1页
《观沧海》教学课件_第2页
《观沧海》教学课件_第3页
《观沧海》教学课件_第4页
《观沧海》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观沧海

——曹操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背诵诗歌。2.了解诗歌有关知识,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修养。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学习目标你对曹操有什么了解?壹走进作者说到曹操,你会想到什么?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其子曹丕称帝后,被追尊为魏武帝。代表诗作有《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文学方面,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均有成就,被尊成为“三曹”,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文学”是文学史上一粒摧残的明珠。曹操的诗质朴沉雄、慷慨悲壮,尤擅写乐府诗,《观沧海》即是其中一例。

曹操作者简介“三曹”

指汉魏年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因他们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是建安文学的代表,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所以后人合称之为"三曹"。

曹操

建安文学的领袖人物,风格清俊通脱,代表作有《龟虽寿》、《观沧海》、《短歌行》等。

曹丕擅长诗文及辞赋,其名作有《燕歌行》、《与吴质书》等,其中《燕歌行》全诗均用七言,句句押韵,在中国七言诗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第一首可以考证的七言诗。曹植

是第一个大力创作五言诗的作家,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完全成熟,他的散文和辞赋也表现出了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代表作《洛神赋》、《与吴季重书》和《与杨祖徳书》。

建安前几年至魏明帝最后一年(239年)这段时间的文学,实即曹氏势力统治下的文学,而创作主要是在建安年间。建安作家用自己的笔直抒胸襟,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由于其时正是汉献帝建安年代,故后世称为建安文学,也称建安风骨。建安文学的十大代表诗人:三曹——曹操、曹植、曹丕;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建安文学”曹操北征乌桓时所创作,曹操打败了袁绍大军,在北方奠定了基础,然而乌桓却一直是曹操的心腹大患,因此曹操在公元207年决定出征乌桓,这首诗便是在出征归来的途中所作。创作背景文体知识

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指古代中国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代诗歌分不合乐的和合乐的,合乐的意思就是可以唱的,称为歌,不合乐的称为诗。

(一)知识讲解诗歌:古代诗歌: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如本课的。而唐朝新出现的、叫近体诗。如本课的。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5言律诗、7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如本课的古体诗《观沧海》绝句律诗《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

文体知识文体知识

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五律,属于近体诗范畴。全篇共八句,每句五个字,有仄起、平起两种基本形式,中间两联须作对仗。

元代称为“乐府”或“今乐府”。是韵文大家族中的新成员,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新诗体。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种形式。小令等于一首单调的词。套数指由两个以上的同一宫调的曲子按照一定规则连缀起来的套曲。五言律诗:散曲:对偶:

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式。古代抒情文学体裁发展简历:《诗经》、《楚辞》—古体诗—格律诗—词—曲文体知识“乐府”属于古体诗,它本是汉朝的音乐机构,后人也将乐府中收集编录的诗称为“汉乐府诗”,简称汉乐府。六朝时,乐府乃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

元《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乐府诗一般会合乐演唱,本身没有标题,“观沧海”是后人所加。方法指导1.借助注释,试着朗读,读准字音,疏通文意。

2.通过朗读,体会情感,理解诗歌,翻译诗歌。(二)阅读古代诗歌的一般方法3.分析诗歌所写的内容,体会景物描写的特点。4.结合写作背景,想想景物特点与诗人的感情的关系,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观沧海初读诗歌,感受豪情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欣赏名家朗读比一比:如果你是曹操,你会怎样读自己的诗呢?品读诗歌,理解诗义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课文注释临:到达,登上。碣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碣石山。以:连词,来,用来。沧海:大海。

何: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竦峙:耸立。竦,峙,都是耸立的意思。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行:运行。

若:如同,像。星汉:银河。幸甚至哉:幸运得很,好极了。至,达到极点。志:思想感情。结合课文注释,疏通诗意。

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直接写事,写登山所见。“观”字统领全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诗句解析到达,登上。译文:向东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草木茂盛是静景,秋风洪波是动景,动静结合,给人眼前呈现出了一幅欣欣向荣和宏伟壮观的画面。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诗句解析译文: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诗句解析银河译文: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最后两句诗在《步出夏门行》各章末尾都有,应为合乐时所加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诗句解析幸运达到极点。译文:幸运到极点,唱这首歌来表达意愿。译文东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观赏苍茫的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周围树木葱茏,各种花草蓬勃茂盛。萧瑟的风声传来,草木动摇,海中翻涌着巨大的海浪。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天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会诗人,品诗情1.《观沧海》全诗是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诗歌写了水、山、树、草、秋风、波涛、日月、银河,这些景物都很宏大、壮美,表达了诗人高兴的心情2、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特点?会诗人,品诗情3、诗中哪几个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诗人想象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4.《观沧海》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诗人博大的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澹澹”,形容大海水面浩淼的样子;“何”,何其,今言“多么”,是叹美之词。“澹澹”而加叹美,那沧海的辽阔苍茫气象便可想而知了。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现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

《观沧海》这首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是眼前景物,这样纯写自然景物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曹操以前似还不曾有过。它不但通篇写景,而且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特别受到文学史家的厚爱。值得指出的是:客观自然景物反映到诗人头脑中,必然经过诗人主观的过滤--理解、融会、取舍、强调,然后形成艺术的产品。这种产品,既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也是诗人主观精神的凝结,这就叫做意境。。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整体感知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第二层:(3-—8句):描写海水与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第三层(9-一12句):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作者看到、听到和想到了哪些景物?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洪波涌起日月之行星汉灿烂看想听秋风萧瑟实写虚写全景、动静结合、大海的辽阔和威严近景、静态动态,展现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势动态互文、夸张描绘出了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言事点题地点、俯视登山望海的勃勃英姿实写

(看)第一眼观海全景,大处落笔气势苍茫浑然,辽阔威严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听)转入动态,波澜壮阔显示大海惊人力量,宏伟气象动静(想)诗的高潮,奇特的想象、夸张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借以抒发内心豪迈的情怀与胸襟乐府诗合乐时的附文曹操观沧海虚写

言志写作手法会诗人,品诗情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描绘大海形象的?《观沧海》是曹操率军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原解除了后顾之忧。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课堂小结,总结阅读古代诗歌的基本方法(1)借助注释,试着朗读,读准字音,疏通文意。

(2)通过朗读,体会情感,理解诗歌,翻译诗歌。

2.阅读古代诗歌的一般方法(3)分析诗歌所写的内容,体会景物描写的特点。

(4)结合写作背景,想想景物特点与诗人的感情的关系,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1.课堂小结:

这首乐府诗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奋发昂扬的精神。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概括主题结构梳理日月出其中星汉出其里海水:水何澹澹海的宏伟海的气概观海地点:东临碣石观沧海建功立业统一中原山岛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海波:洪波涌起1.《观沧海》一诗中总写景物,写除了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曹操《观沧海》中描写草木茂盛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观沧海》中既点明时令,又写出大海波澜壮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练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