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校尖子生】初中化学创新能力培优竞赛题(九)110单元一、选择题1.两种化学酸碱理论:①酸碱电离理论: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酸,电离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碱。②酸碱质子理论:任何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分子、原子或离子)都是酸,任何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分子、原子或离子)都是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酸碱电离理论认为酸碱是两种不同的物质B.根据酸碱电离理论,NaHSO4属于酸,Cu₂(OH)₂CO₃属于碱C.酸碱质子理论认为酸和碱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离子D.酸碱质子理论扩大了酸和碱的范围,不再具有局限性【答案】B【解析】A.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酸,电离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碱,酸碱电离理论认为酸碱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根据酸碱电离理论,NaHSO4不属于酸,因为电离出阳离子有钠离子,Cu₂(OH)₂CO₃不属于碱,因为解离出阴离子有碳酸根离子,故错误,符合题意。C.任何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分子、原子或离子)都是酸,任何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分子、原子或离子)都是碱,故酸碱质子理论认为酸和碱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离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酸碱质子理论扩大了酸和碱的范围,不再具有局限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任何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分子、原子或离子)都是酸,任何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分子、原子或离子)都是碱,进行分析。2.下列实验操作或设计正确的是()A.称量NaOH固体B.稀释浓硫酸C.排空气法收集H2D.检验CO2【答案】C【解析】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应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到烧杯中称其质量,不能放在纸片上,故不符合题意;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故不符合题意;C.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选择图中的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氢气从短管进入瓶中,故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能够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检验二氧化碳时,应向瓶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使用托盘天平时将药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并垫质量、大小相等的纸片,不能直接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B、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C、根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进行分析。D、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3.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烧碱溶液与盐酸混合后,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现的颜色是()A.红色 B.蓝色 C.无色 D.紫色【答案】A【解析】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Na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HCl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5,在反应中,参与反应的NaOH质量>HCl质量,故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烧碱溶液与盐酸完全反应后,盐酸有剩余,溶液显酸性,故溶液呈现红色。
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方程式计算等质量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后物质的剩余情况结合酚酞溶液的性质分析。4.酒石酸(C4H6O6)是葡萄酒中主要的有机酸之一,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饮料添加剂或药物工业原料,下列物质不能与酒石酸反应的是()A.CO2 B.CuO C.NaOH D.Mg【答案】A【解析】A、酒石酸显酸性,二氧化碳与酒石酸不反应,符合题意;B、酒石酸显酸性,氧化铜能与酸反应,不符合题意;C、酒石酸显酸性,氢氧化钠显碱性,氢氧化钠能与酒石酸反应,不符合题意;D、酒石酸显酸性,镁属于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5.溶液的碱性强弱跟溶液中OH–的数量有关。一定体积的溶液中OH–数量越多,则溶液碱性越强。10%的NaOH溶液与10%的KOH溶液(密度均为1.1g/cm3)相比较,碱性更强的是()A.NaOH B.KOH C.一样强 D.无法比较【答案】A【解析】设两种溶液的体积都是vmL,vmLNaOH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的质量:vml×1.1g/cm3×10%×1740,vmLKOH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的质量:vml×1.1g/cm3×10%×1756,氢氧根离子的质量越大,所含氢氧根离子的数量越多,vml×1.1g/cm3×10%×1740>vml×1.1g/cm3【分析】要比较溶液的碱性强弱,就要比较等体积的10%的NaOH溶液与10%的KOH溶液中OH数量.根据一定体积的溶液中OH数量越多溶液碱性越强,来判断;在计算溶液中的OH的数量时,把NaOH、KOH中的氢氧根看成一个整体来对待,把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的体积设为一定,计算其中氢氧根离子的质量分数;6.下列事实能证明观点的是()
事实观点A.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颜色发生改变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B.可燃物燃烧生成CO2和H2O可燃物的组成中一定含有C、H、O元素C.酸的溶液都显酸性显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D.氢氧化钠溶液稀释后pH减小,硫酸溶液稀释后pH增大溶液稀释后pH都会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A、有颜色变化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活性炭吸附色素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水中的氢元素和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来自于该物质,水中的氧元素和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可能来自于该物质和氧气,也可能完全来自于氧气,因此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不符合题意;C、酸的溶液一定显酸性,显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的溶液,如硫酸铜是一种盐,其水溶液显酸性,符合题意;D、氯化钠溶液呈中性,pH=7,加水后仍显中性,pH不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有颜色变化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无色氧气降温变成淡蓝色液氧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水中的氢元素和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来自于该物质,水中的氧元素和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可能来自于该物质,也可能完全来自于空气中的氧气,因此只能判断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D、中性的溶液加水后仍显中性,pH不会发生变化。7.有A、B两种酸碱指示剂,常温下,它们显示的颜色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它们在甲溶液和乙溶液中显示的颜色如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溶液甲乙A黄色蓝色B无色粉红色A.甲溶液的pH可能为5B.乙溶液一定呈碱性C.只用B指示剂就可鉴别甲溶液、乙溶液和蒸馏水三种液体D.在滴有A指示剂的甲溶液中不断地加入乙溶液,最后溶液可能呈蓝色【答案】C【解析】A.甲能使A指示剂显黄色,则甲溶液的pH小于6.2,所以其pH可能为5,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B指示剂在pH小于10时显无色,大于10时显粉红色,乙能使B指示剂显粉红色,则乙溶液的pH大于10,所以乙溶液一定呈碱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C.甲溶液、乙溶液和蒸馏水三种液体分别显酸性、碱性、中性,而指示剂B遇到蒸馏水和甲溶液后都显无色,所以无法区别,故错误,符合题意;D.在滴有A指示剂的甲溶液中不断地加入乙溶液,溶液会由酸性逐渐变为碱性,所以最后溶液变为蓝色,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题意,表格中给出的信息可知,甲溶液的pH值<5,乙溶液的pH值>10,进行分析。8.下列几种气体可用右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的正确组合是()
①H2②O2③CO2④SO2⑤CH4⑥NH3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⑤⑥【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示可知气体用碱石灰来干燥,说明气体是显中性或碱性,不能是酸性气体,由收集方法可知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小.H2属于中性气体,且密度比空气小,符合要求;O2密度比空气大,不符合要求;CO2密度比空气大,且属于酸性气体不符合要求;SO2属于酸性气体,且密度比空气大,不符合要求;CH4密度比空气小,且属于中性气体,符合要求;NH3密度比空气小,属于碱性气体,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碱性气体只能用来干燥中性气体或碱性气体,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主要考虑密度比空气大还是小.9.氯气(Cl2)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Cl2+H2O=HCl+HClO,其中HClO是一种酸.将Cl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的生成物有()A.NaCl、H2O B.NaClO、H2OC.NaCl、NaClO D.NaCl、NaClO、H2O【答案】D【解析】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首先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由于HCl和HClO都是酸,可以和碱发生中和反应分别生成NaCl、H2O及NaClO、H2O,所以生成物应该有NaCl、NaClO、H2O.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酸能与碱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由题中提供信息可知氯气通入碱溶液中,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两种酸,酸再与碱发生反应,判断出生成物的成分。10.La(镧)是一种活动性比锌强的金属元素,其氧化物为La2O3,对应的碱La(OH)3,难溶于水,而A.La+HCl B.La2O3+HClC.La(OH)3+HClD.BaCl2+La【答案】D【解析】A、镧是一种活动性比锌强的金属元素,类比金属锌,镧和盐酸反应生成LaCl3,不符合题意;B、类比金属锌,La2O3和盐酸反应能生成LaCl3,不符合题意;C、类比金属锌,La(OH)3和盐酸反应生成LaCl3,不符合题意;D、盐和盐反应要求反应物都溶于水,BaCl2与La(NO3)3符合该条件,但反应无气体、沉淀或水的生成,故不能反应,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镧的活动性比锌强,是活泼金属,故能够和稀盐酸反应生成LaCl3;
B、金属氧化物能够与酸发生复分解反应,且化合价不变,故能够生成LaCl3;
C、酸碱中和反应生成11.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到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B.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是Na+和OHC.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分子D.若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7%,则此溶液中钠离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36:883【答案】B【解析】A、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溶液呈中性,故A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氢氧根离子和水分子,故B错误;
C、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为中和反应,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故C正确.
D、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11.7%,相当于11.7g氯化钠溶解在88.3g水中,二者的个数比为11.758.5:88.318=36:883,正确.【分析】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氢氧根离子和水分子,盐酸中含有氢离子、氯离子和水分子,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为中和反应,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本题以微观粒子的形式考查了酸碱中和反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概念进行分析.12.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b段的化学反应:Fe+2HCl═FeCl2+H2↑B.bc段的化学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C.影响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温度D.d点时恰好完全反应,且d点温度高于a点【答案】C【解析】A.ab段:稀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B.bc段: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H2↑,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C.影响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是因为完全反应后温度降低,压强减小,该选项说法符合题意;D.c点时恰好完全反应,且d点温度等于a点,是因为da两点都是在室温状态下,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题意,结合氧化铁、铁与盐酸的反应,分析出各段的反应,进行分析。13.在圆底烧瓶中充满CO2,通过注射器向瓶中分别加入同体积水和NaOH溶液。利用传感器得到的气压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曲线②表示NaOH与CO2发生的反应B.该实验不能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C.刚开始压强增大是因为加入液体后气体被压缩D.800s时,曲线①表示的溶液显酸性【答案】B【解析】A、对比①②中的压强变化曲线可知,②压强降低明显高于①,因此①表示二氧化碳溶于水,②表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B、该实验能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该选项说法符合题意;C、刚开始压强增大是因为加入液体后气体被压缩,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D、800s时,曲线①表示的溶液显酸性,是因为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能够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14.李伟同学将铝丝放入CuSO4溶液中,发现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的同时还有少量无色气体产生。对于产生气体这一“异常”现象,下列分析没有科学道理的是()A.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B.CuSO4溶液pH可能小于7C.若用银粉代替铝丝也可能会产生相同的现象D.产生的气体也有可能是SO2【答案】C【解析】A、当CuSO4溶液显酸性时,铝和酸反应生成氢气,则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故A不符合题意;B、将铝丝放入CuSO4溶液中,有少量无色气体产生,气体可能是铝和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则CuSO4溶液pH可能小于7,故B不符合题意;C、银和硫酸铜不反应,不会有红色物质析出,银和酸不反应,不会有少量无色气体产生,故C符合题意;D、CuSO4中含有硫元素、氧元素,则产生的气体也有可能是SO2,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银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不能置换硫酸铜溶液中的铜,所以若用银粉代替铝丝不可能产生相同的现象。15.在“创新实验装置”的竞赛中,某些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引起同学们的兴趣。下图是四位同学对实验中的部分现象进行的预测,预测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分解产生氧气进入到第一个试管中将第一个试管中的氢氧化钠挤入第二个试管中并和硫酸铜发生反应,产生蓝色沉淀,D现象描述符合题意。
【分析】根据1中产生气体可使2中溶液沿导管进入3中,并在3中反应产生蓝色沉淀分析。16.生活中常有发生亚硝酸钠中毒事件的报道,这是因为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工业用盐中常混有亚硝酸钠,有关氯化钠和亚硝酸钠的部分资料如下表:化学式水溶性酸碱性热稳定性和稀盐酸作用NaNO2100℃时的溶解度为163克弱碱性320℃以上会分解放出刺激性气体放出红棕色气体NaCl100℃时的溶解度为39.12克中性受热不分解不反应如要检验食盐中有无亚硝酸钠,下列判定方法错误的是()A.在食盐中加人盐酸,观察有无红棕色气体放出B.蒸干100克100℃食盐饱和溶液,称量溶质的质量是不是39.12克C.用pH试纸测定食盐溶液的酸碱性D.把食盐加热到320℃以上观察有无刺激性气体放出【答案】B【解析】A、亚硝酸钠显碱性,加入盐酸后会发生中和反应,会产生二氧化氮气体,A不符合题意;
B、100g饱和溶液指的得不到39.12g溶质,因为那个数值是针对100g溶剂形成饱和溶液而言的,B符合题意;
C、由于亚硝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根据测量溶液的pH值判断酸碱性,而确定食盐的成分,C不符合题意;
D、亚硝酸钠在加热到320℃时会分解,可以根据有没有气体来判断其成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分析】解答本题要紧紧围绕表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7.下列是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序号实验目的实验过程①证明变质取少量溶液,滴加过量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灰水②确定成分取少量溶液,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③测定纯度取一定量溶液,加入盐酸,用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气体,称量④除去杂质取溶液,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D【解析】A、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用于验证氢氧化钠变质,A不符合题意;
B、加入石灰水,生成白色沉淀可证明有碳酸钠,但是反应本身会生成氢氧化钠,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试液变红,不能证明原溶液是否有氢氧化钠,不能确定其成分,B不符合题意;
C、一定量溶液,加入盐酸,用氢氧化钠固体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称量,可得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由此可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但是由于没有称量样品的质量,无法计算碳酸钠的或氢氧化钠的含量,C不符合题意;
D、取溶液,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碳酸钠完全转化成氢氧化钠,过滤,溶液中只有氢氧化钠,达到除杂的目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分析】除去杂质要遵循两个原则:1、不减少需要的物质;2、不引入新杂质。物质的鉴别主要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鉴别。18.现有以下曲线,与之对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等质量氯酸钾制取氧气B.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两份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ZnO和Zn(OH)2D.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答案】A【解析】A、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且不改变产物质量;用等质量氯酸钾制取氧气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快、不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慢,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同,生成氯化钾质量相同,但是使用催化剂的固体质量开始为氯酸钾和催化剂质量之和,结束后为氯化钾和催化剂质量之和,故两者开始和最终的固体质量不同,图像符合题意;B、pH>7显碱性,pH=7显中性,pH<7显酸性;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会由酸性变为中性、最后氢氧化钠过量变为碱性,不符合题意;C、2HCl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两份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ZnO和Zn(OH)2,稀盐酸完全反应,由化学方程式体现的质量关系可知,最终生成的氯化锌质量相同,消耗氧化锌的质量小于氢氧化锌质量,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热,氢氧化钙溶解度降低,溶质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一段时间后恢复室温,氢氧化钙溶解度变大,溶解部分氢氧化钙得到原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前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是图像的判断题,解答时要通过题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结合变化趋势先做出判断,如随着横坐标物质量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增加或降低等,再确定图形中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是否符合题意。19.含8克NaOH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H2S气体后,可发生以下反应:NaOH+H2S=NaHS+H2O,2NaOH+H2S=Na2S+2H2O,将得到的溶液小心蒸干,称得无水固体7.9g,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A.Na2S B.NaHS C.Na2S和NaHS D.Na2S和NaOH【答案】A【解析】解:①若NaOH少量,则产物只有NaHS,那么固体质量应该增加,而实际固体质量在减小,因此不可能是NaOH少量;②若NaOH和H2S反应产物为NaHS和Na2S的混合物,则根据极值法进行判断,若产物只有NaHS,设8克NaOH反应可生成硫氢化钠的质量为x,NaOH+H2S=NaHS+H2O40568gxx=11.2g若产物只有Na2S,设8克NaOH反应可生成硫化钠的质量为y,2NaOH+H2S=Na2S+2H2O80788gyy=7.8g而实际称得无水固体7.9g,7.8g<7.9g<11.2g,因此生成物可能是NaHS和Na2S的混合物.③若NaOH过量,则产物为NaOH和Na2S的混合物,则生成固体质量应该介于7.8g和8.0g之间,而实际称得无水固体7.9g,因此固体混合物也可能是NaOH和Na2S的混合物.综上所得,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Na2S.故选A.【分析】(1)注意反应顺序:NaOH先和H2S反应生成NaHS,若NaOH还有剩余,则NaOH继续和NaHS反应生成Na2S;(2)反应产物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①NaOH少量,产物只有NaHS;②NaOH和H2S反应生成NaHS后还有剩余,产物是NaHS和Na2S的混合物;③NaOH和NaHS反应完后还过量,产物是NaOH和Na2S的混合物.(3)利用极值法判断产物的类型.20.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常温下,它们具有如图所示关系.“﹣”表示连接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物质转化的方向,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若甲是HCl,则丁可能是CaCl2B.若甲是HCl,则乙和丙中可能有一个为碱C.若甲是Ca(OH)2,则丁可能是NaOHD.若甲是Ca(OH)2,则乙和丙中至少有一个为酸【答案】D【解析】A、若甲是HCl,则丁可能是CaCl2,乙、丙是碳酸钠、碳酸钾,盐酸会转化成氯化钙,盐酸会与碳酸钠、碳酸钾反应,碳酸钠、碳酸钾会与氯化钙反应,故A正确;B、若甲是HCl,则乙和丙中可能有一个为碱,丁可能是氯化铜,所以乙、丙中有一个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会与氯化铜反应,故B正确;C、若甲是Ca(OH)2,则丁可能是NaOH,甲是Ca(OH)2,乙是CO2,丙是CuSO4,丁是NaOH,故C正确;D、若甲是Ca(OH)2,丁可能是氢氧化钠,乙和丙中至少有一个可能为酸,故D错误.故选:D.【分析】A、根据若甲是HCl,则丁可能是CaCl2,乙、丙是碳酸钠、碳酸钾,盐酸会转化成氯化钙,盐酸会与碳酸钠、碳酸钾反应,碳酸钠、碳酸钾会与氯化钙反应进行分析;B、根据若甲是HCl,则乙和丙中可能有一个为碱,丁可能是氯化铜,所以乙、丙中有一个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会与氯化铜反应进行分析;C、根据若甲是Ca(OH)2,则丁可能是NaOH,甲是Ca(OH)2,乙是CO2,丙是CuSO4,丁是NaOH进行分析;D、根据若甲是Ca(OH)2,丁可能是氢氧化钠,乙和丙中至少有一个可能为酸进行分析.21.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化学探究活动。实验一:相同条件下,将10.00g下列物质分别置于相同规格的烧杯中,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烧杯中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时间水饱和石灰水稀盐酸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n小时8.14g8.32g8.62g11.16g9.36g2n小时5.74g5.93g6.67g12.53g8.45g实验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浓硫酸敞口久置后浓度会变小B.实验二的溶液①中溶质只有Na2CO3C.稀盐酸敞口久置后浓度可能会变大D.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变化小于水的质量变化,原因之一是饱和石灰水吸收了空气中的CO2【答案】B【解析】A.浓硫酸敞口久置于空气中,其浓度会变小,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从实验一知道,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变化小于水的质量变化,原因之一是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2,产生了Na2CO3,溶液①中加入50g7.3%的稀盐酸后,溶液质量是68.8g,则没有物质逸出,盐酸是和先与溶液①还没有变质的氢氧化钠反应,导致盐酸的量不足,和Na2CO3反应只能产生碳酸氢钠,而不能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溶液①的溶质还有氢氧化钠,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稀盐酸敞口久置后浓度可能会变大,因为盐酸中水的蒸发量可能大于氯化氢的蒸发量,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饱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变化小于水的质量变化,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浓硫酸能吸收空气的水分。B、根据实验一中水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数据对比,结合实验二中溶液①到溶液②的变化,进行分析。C、根据水蒸发的量,氯化氢气体的挥发量进行分析。D、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22.已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工业制HNO3的尾气中含有的NO2和NO常用NaOH溶液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NO不能被NaOH溶液吸收.同温、同压下NO2与NO的体积比如下,其中不能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的是()A.1:1 B.1:3 C.2:l D.3:1【答案】B【解析】A、根据NO+NO2+2NaOH=2NaNO2+H2O方程式可知NO2与NO的体积比为1:1,正好被吸收,故A能完全被吸收,故A不符合题意;B、NO2与NO的体积比为1:3,一氧化氮多了,因为NO2与NO的体积比为1:1,正好被吸收,所以多了的一氧化氮又不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所以一氧化氮不能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故B符合题意;C、NO2与NO的体积比为2:1,反应完后二氧化氮有剩余,通过2NO2+2NaOH=NaNO2+NaNO3+H2O反应可知剩余的二氧化氮可以直接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故C不符合题意;D、NO2与NO的体积比为3:1,反应完后二氧化氮有剩余,通过2NO2+2NaOH=NaNO2+NaNO3+H2O反应可知剩余的二氧化氮可以直接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这两个方程式: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可知NO和NO2的体积比为1:1正好被吸收,再根据第二个方程式可知二氧化氮能直接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通过分析所给的方程式可知二氧化氮过量可被吸收,一氧化氮过量不能被吸收。23.向盛有10g49%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5.6g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固体残留,t1时迅速倒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整个过程烧杯中溶液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分析错误的是()A.a→b点,溶液的pH逐渐增大B.c点时,溶液中有两种溶质C.d点固体,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D.m=12.7g【答案】C【解析】A、由图可知,a→b点,溶液质量先增加后不变,说明是铁与稀硫酸反应的过程,溶液的酸性减弱,其pH逐渐增大,不符合题意;B、由图象可知,c点时溶液的质量还在减小,硫酸铜没有完全反应,溶液中溶质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铜两种,不符合题意;C、由于硫酸铜的量不能确定,可能有剩余的铁,d点时,烧杯中固体一定是有铜,可能有铁,加入盐酸不一定有气泡产生,符合题意;D、设溶液增加的质量为xFe98解得x=2.7g所以m=10g+2.7g=12.7g,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结合方程式中各物质间量的变化进行计算分析。二、综合题24.学了酸的化学性质,某同学以稀硫酸为主题,绘制了“多彩酸世界”思维导图。(1)若用Cu(OH)2实现②,会得到色溶液,该溶液中可能有的溶质是(填名称)。为验证该物质是否存在,你认为可采用以下哪些物质可用来进行实验验证。A碳酸钠溶液B金属铜C酚酞试液D氯化钡溶液E氧化铜粉末(2)若想实现③,得到浅绿色溶液,可选用的单质是(填化学式)。(3)若选用BaCl2溶液实现⑤,这个反应(填“属于或“不属于”)酸的通性。(4)在生活中,稀硫酸可以用来除铁锈,反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答案】(1)蓝色;硫酸;AE(2)Fe(3)不属于(4)F【解析】(1)若用氢氧化铜实现②,氢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得到蓝色溶液;如果氢氧化铜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溶质为硫酸铜,如果硫酸过量,则溶质为硫酸铜、硫酸,故一定含硫酸铜,可能含有的溶质是硫酸;A、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如果产生气泡,说明含硫酸,正确;B、铜与硫酸不反应,无法验证,不正确;C、无色酚酞试液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均不变色,无法验证是否含硫酸,不正确;D、氯化钡和硫酸、硫酸铜均能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无法验证是否含硫酸,不正确;E、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如果黑色固体逐渐消失,说明含硫酸,正确;故答案为:AE;(2)若想实现③,得到浅绿色溶液,可选用的单质是Fe,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3)若选用氯化钡溶液实现⑤,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反应的实质是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其它酸不能发生该反应,不属于酸的通性;(4)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分析】(1)根据氢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后溶液中除生成物外还可能有反应物剩余及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2)根据铁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浅要色亚铁离子的溶液分析;
(3)根据氯化钡与硫酸反应实质是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反应,氢离子未变分析;
(4)根据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分析。25.某工厂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SiO2等)提取Al2O3,提取流程如图所示:已知Ⅰ.NaOH+Al(OH)Ⅱ.NaAlO(1)“酸浸”时,通常将铝土矿进行粉碎处理,“粉碎”的主要目的是。(2)经检验,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是SiO2,写出“酸浸”过程中发生反应的任意一个化学方程式:。(3)滤液Ⅰ中含有的溶质有(用化学式表示),滤液Ⅰ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后,发生的化学反应共有个。(4)滤渣Ⅲ加热时,生成Al2O3和一种常见的氧化物,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答案】(1)增加接触面积,利于反应充分进行(2)Al2O(3)AlCl3、FeCl3、HCl;4(4)2Al(OH)3【解析】(1)固体粉碎后,增加了固液接触面积,利于反应充分进行。(2)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所以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Al2O3(3)氧化铝和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铝和氯化铁,同时盐酸过量,所以溶质有氯化铝、氯化铁和氯化氢;此时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氯化铝与氢氧化钠先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铝,接着氢氧化铝与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偏铝酸钠,发生了2个反应,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铁,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因此一共有4个反应发生。(4)滤渣Ⅲ加热生成了氧化铝和另一种氧化物,而偏铝酸钠溶液与足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所以滤渣Ⅲ主要是氢氧化铝,其加热分解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氧化物还有氢元素,所以该氧化物为水,因此是氢氧化铝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铝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Al(OH)3【分析】(1)根据接触面积影响反应速率分析;
(2)根据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分析;
(3)根据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种类和反应物的用量分析;
(4)根据氢氧化铝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铝和水及分解反应特点分析。26.硝酸(HNO3)是实验室常见的一种酸。实验小组对硝酸的某些性质进行研究。(1)Ⅰ、挥发性(实验1)取一瓶质量分数为68%的浓硝酸,打开瓶盖,遇潮湿的空气,瓶口可以看到,原因是。(2)Ⅱ、不稳定性(查阅资料1)硝酸是无色液体,见光或受热分解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氧气及一种无色液体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2)取3份浓度和体积均相同的浓硝酸分别放入3支试管中,塞好塞子,放置在室外阳光充足的地方(气温为26℃)。记录溶液上方的气体颜色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实验编号①②③实验条件实验现象6分钟出现浅红棕色15分钟红棕色比较明显30分钟红棕色非常明显60分钟无明显变化3分钟出现浅红棕色6分钟红棕色比较明显10分钟红棕色非常明显实验①、②对比是研究对浓硝酸稳定性的影响。实验①、③对比可得出的结论是。(查阅资料2)硝酸能够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实验3)向氧化铜粉末中加入硝酸,能够看到的现象是。IV、氧化性(查阅资料3)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木炭发生反应:C+4HNO3(浓)Δ__4NO2↑+CO2↑+2H(实验4)如图所示,将红热的木炭伸到浓硝酸上方,观察到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请解释生成该红棕色气体的原因可能是。【答案】(1)白雾;由于挥发出来的硝酸蒸气与空气里的水蒸气形成硝酸小液滴的缘故(2)4HNO(3)光;在光照等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硝酸分解越快(4)黑色粉末溶解,溶液显蓝色;挥发出来的硝酸蒸气与红热的木炭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或挥发出来的硝酸蒸气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氮)【解析】Ⅰ、实验1:取一瓶质量分数为68%的浓硝酸,打开瓶盖,遇潮湿的空气,瓶口可以看到白雾,因为挥发出的硝酸蒸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硝酸小液滴,从而形成白雾;Ⅱ、硝酸见光或受热分解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氧气及一种无色液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硝酸中含H、N、O三种元素,生成物中含N、O,故无色液体是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NO3光照或加热__4NO2↑+O2↑+2H2O;实验2:(3)实验①②的区别是,实验①放在阳光下,实验②避光,故实验①、②对比是研究光对浓硝酸稳定性的影响;(4)实验①③27.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CO2,石灰水也能与CO2反应。(提出问题)实验室可否用石灰水来吸收CO2呢?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探究。(1)(提出猜想)小明:可用饱和石灰水吸收CO2;小亮:不可用饱和石灰水吸收CO2。小明提出猜想的理是氢氧化钙与CO2反应。小亮提出猜想的理由是氢氧化钙溶液中溶质的含量低,因为。为了验证他们的观点,同学们设计了1实验装置并用数字传感器记录数据。(2)(进行实验)①连接仪器,。②按要求装入药品。夹紧K1、K2,打开压强传感器绘制初始波形图至a点(图2)。③打开K1,向装置中注入50mL饱和石灰水,完毕后再微微振荡装置。④等曲线平衡后,打开K2,向装置中注入50mL氢氧化钠溶液,记录波形图。(3)(分析与结论)①ab段压强增大的原因是。②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③通过两点的比较,说明小明的猜想不成立。通过数字化实验,同学们明白了实验室不能用石灰水来吸收CO2。(4)(交流与评价)①实验中最好用氢氧化钠(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②小燕认为de段压强明显减小的原因也可能是CO2溶于水造成的,请分析整个波形图,说说你的观点。③若在波形图上出现e后,再微微振荡装置,波形图会继续下降,理由是。【答案】(1)氢氧化钙微溶于水(2)检查装置气密性(3)加入石灰水对瓶内气体产生挤压;2NaOH+CO2(4)饱和;水对实验影响不大,石灰水中也含有水,而最终吸收气体的体积小于石灰水的体积;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吸收了残余的CO2【解析】提出猜想:氢氧化钙微溶于水,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溶质的含量也很低,不利于对二氧化碳气体的吸收。进行实验:(1)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造成实验误差。分析与结论:①入石灰水对瓶内气体产生挤压,装置中气体体积减小,ab段压强增大。②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2NaOH+CO2=Na2CO3+H2O。③打开K1,向装置中注入50mL饱和石灰水,完毕后再微微振荡装置;结合波形图中ac点比较可知,加入饱和石灰水前后压强变化不大,说明饱和石灰水只能吸收大约等体积的二氧化碳,故不可用饱和石灰水吸收CO2,小明的猜想不成立。交流与评价:①饱和氢氧化钠中溶质更多,吸收二氧化碳效果更好,故实验中最好用氢氧化钠饱和溶液。②水对实验影响不大,石灰水中也含有水,而最终吸收气体的体积小于石灰水的体积,故de段压强明显减小的原因不是CO2溶于水造成的。③微微振荡装置,促进了氢氧化钠溶液对残余的CO2气体的吸收,导致波形图会继续下降。【分析】(1)根据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分析;
(2)根据装置装药品前要检查装置气密性分析;
(3)根据瓶内注入液体会对气体产生挤压及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分析;
(4)根据饱和氢氧化钠中溶质更多,吸收二氧化碳效果更好分析。2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九年级《化学》下册中的资料卡片“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时,发现难溶于水的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CaCO3+CO2+H2O=Ca(HCO3)2。(提出问题)向NaOH溶液里通入一定量CO2,反应后的溶质组成是什么?(1)(查阅资料)①在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在NaOH通入过量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H2O=2NaHCO3。③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2)(提出猜想)猜想一:溶质为Na2CO3;猜想二:溶质为NaHCO3猜想三:溶质为(填化学式)。(3)(设计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反应后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酚酞酚酞变红色该溶液显碱性②另取反应后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CaCl2溶液有生成猜想二不成立③取步骤②中的上层清液,滴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化学方程式为猜想一不成立(得出结论)猜想三成立。(4)(讨论交流)有同学提出,实验步骤①是多余的,理由是。【答案】(1)2NaOH+CO2=Na2CO3+H2O(2)Na2CO3和NaHCO3(3)有沉淀生成;NaHCO3+HCl═NaCl+H2O+CO2↑(4)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都呈碱性【解析】[查阅资料](1)在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时,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2)[提出猜想]猜想一:溶质为Na2CO3;猜想二:溶质为NaHCO3;猜想三:溶质为Na2CO3、NaHCO3。[设计实验](3)另取反应后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说明有碳酸钠存在,猜想二不成立。③取步骤②中的上层清液,滴入稀盐酸,产生气泡,是因为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HCO3+HCl═NaCl+H2O+CO2↑,猜想一不成立。[讨论交流]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都呈碱性,步骤①是多余的。【分析】(1)①确定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然后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2)当通入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合适时,可能会同时生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3)②只有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才能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而碳酸氢钠不行;
③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那么其中肯定没有碳酸钠;加入稀盐酸后,还有气体生成,肯定是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据此写出方程式。
(4)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液都呈碱性,加入酚酞都呈红色,对于判断溶质的种类么有任何帮助。
29.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进行“碱与酸碱指示剂反应”的实验时,将酚酞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但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了。于是,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这一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1)(提出问题)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甲同学:酚酞与O2发生了反应;乙同学: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发生了反应;丙同学:与NaOH溶液浓度大小有关;你的猜想(写一条)。(2)(设计与实验)甲、乙丙三位同学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探究。甲同学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目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实验中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再加热煮沸溶液变红,过一会儿红色消失。甲同学的猜想(填“正确”或“不正确”)②将①中的溶液冷却后滴入酚酞溶液,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3)乙同学设计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溶液的红色褪去,他认为自己的猜想正确,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丁同学认为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理由是,丁同学为了进一步探究试管中的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用pH试纸测量试管中的溶液,结果pH<7,说明溶液显性,造成试管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4)丙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使用色度传感器测量溶液颜色的变化(说明:溶液无色时,色度传感器测得的数值为100%)。他在三个专用容器中分别加入等量的5%、10%、20%的NaOH溶液,然后各滴加2滴酚酞溶液,同时放入色度传感器进行测量,测出溶液颜色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由此判断自己的猜想正确。你能从变化曲线中总结出的规律有(写一条)。(实验结论)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与NaOH溶液的浓度有关。【答案】(1)加入酚酞溶液的多少(2)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解氧;不正确;隔绝氧气(3)CO2(4)在实验范围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多元文化社区活动合同(2篇)
- 14《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对比阅读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2024戊己双方城市供水供电供气合同
- 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
- 2024年门窗制作及施工承揽协议版B版
- 超高清数字内容生产与合作推广合同
- 2024年环保植树活动组织与实施合同3篇
- 2025高考生物备考说课稿: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的运输 课时4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
- 2 祖父的园子 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24年销售业绩奖金合同3篇
- 断绝关系协议书
- 2023-建筑施工技02课件讲解
- 2025年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 202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练习)(学生版+解析)
- 地理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 2024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国家电网招聘之电工类综合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 零售服务质量提升
- 2024 消化内科专业 药物临床试验GCP管理制度操作规程设计规范应急预案
- 2024-2030年中国电子邮箱行业市场运营模式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基础设施零星维修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新能源发电企业技术监督管理体系创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