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世界近代史下(18世纪中期-20世纪初)_第1页
专题11世界近代史下(18世纪中期-20世纪初)_第2页
专题11世界近代史下(18世纪中期-20世纪初)_第3页
专题11世界近代史下(18世纪中期-20世纪初)_第4页
专题11世界近代史下(18世纪中期-20世纪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1世界近代史(18世纪中期20世纪初)(解析版)一、高频考点解读九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1.原因:①前提条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②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要求改进生产技术。2.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3.部门:棉纺织业4.开始标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珍妮机5.表现:(1)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标志性发明)投入使用。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2)1825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标志着铁路时代得开始。铁路时代得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得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得联系变得更加密切。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世界工厂)(3)富尔顿美国人汽船6.实质:工业革命的实质是生产方式的变革,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7.影响:①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封建制度。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1.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2.马克思影响巨大的杰作之一:《资本论》3.《共产党宣言》1848马克思恩格斯(1)内容:①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本主义时代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②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作用。③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进行无产阶级革命。(2)意义: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4.“第一国际”:1864年,英法德等国的工人建立的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成立后,领导各国工人进行斗争。5.巴黎公社: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进行武装起义,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5月28日,公社失败。(1)地位: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6.《国际歌》:欧仁·鲍狄埃作词皮埃尔·狄盖特谱曲九下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背景:①西班牙、葡萄牙的残酷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②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2.情况:①南美北部:玻利瓦尔(南美的“解放者”)②南美南部:圣马丁(南美的“解放者”)3.意义:彻底摧毁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统治,出现新兴独立的国家,极大鼓舞了殖民地人民的精神。二.印度民族大起义1.背景: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2.原因:英国殖民者残酷的统治和经济掠夺3.时间:1857—1859年(19世纪中期)4.导火线:涂油子弹事件5.领导者:封建王公6.英雄人物:章西女王7.主力:印度土兵8.意义: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1.基辅罗斯—莫斯科公国—沙皇俄国(伊凡四世)2.背景:农奴制盛行,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工商业发展缓慢3.目的:加强封建专制,摆脱落后,富国强兵4.内容:①政治: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②军事: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③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④文化: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⑤生活方式: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5.意义:通过改革,加强了沙皇的专制统治;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二.废除农奴制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或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1.原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目的: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统治3.时间: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4.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5.意义: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6.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第3课美国内战一.领土扩张(从东到西,东到大西洋,西到太平洋)1.根本原因: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或美国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2.矛盾焦点:奴隶制的存废问题3.导火线: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4.开始: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5.转折:1862年两部法律文献的颁布《宅地法》:满足人民对土地的要求;《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意义: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扭转了战争局势。6.结束:1865年,北方胜利二.性质: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三.意义: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四.评价林肯1.领导了南北战争并取得的胜利,为维护祖国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一.改革背景1.内忧: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2.外患:西方列强的入侵(美最早),民族危机严重。二.倒幕运动(领导力量:中下级武士)1.1868年1月“王政复古”政变,结束了幕府的统治。2.改年号为“明治”,1869年,日本迁都到东京。三.明治维新:(1868年明治天皇)1.内容:①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②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③经济:推行地税改革,在“殖产兴业”的口号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④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2.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3.影响: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是,日本的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它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一.背景: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自然科学也取得了重大进步。二.开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三.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四.成就(表现)(一)电力的广泛使用1.英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2.美国:爱迪生白炽灯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火力发电站和输电网)3.电器:发电机、电焊、电钻、电车、、电报(通信)4.世界由此进入了“电气时代”(二)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1.内燃机①奥托:煤气内燃机②戴姆勒:汽油内燃机③狄塞尔:柴油内燃机(德国)2.交通工具①汽车⑴德国本茨⑵美国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②飞机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1.现代炸药:瑞典诺贝尔18672.现代塑料:美国海厄特1869(赛璐珞)3.人造纤维:法国夏尔多内(人造丝工业之父)1884五.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六.标志: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七.新能源:电力和石油八.领先国家:美国和德国九.启示:①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在为人类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方便时,也会带来环境影响。②积极开发新能源,保护环境。③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一、变化的根本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二、变化的表现:1.人口增长:⑴原因:工业革命极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⑵人口数量迅速增加(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美国)2、劳动力结构变化①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减少,从事工商业的人口增多②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大众教育:(1)目的: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2)德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3)意义: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4、城市化进程加快5、社会问题:(1)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激化,(2)环境污染严重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一.科学家1.⑴英国牛顿①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②三大成就: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微积分学③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理论》⑵意义: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2.⑴英国达尔文《物种起源》1859“进化论”⑵《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二.文学巨匠1.法国巴尔扎特《人间喜剧》(《高》《欧也妮·葛朗台》)2.俄国列夫·托尔斯泰(“俄国革命的镜子”)《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三.音乐美术大师1.德国贝多芬《英雄交响曲》(拿破仑)2.荷兰梵高《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二、高频考点必杀题(一).选择题(30小题)1.(2021年四川眉山中考真题)1810年10月15日,法兰西第一帝国正式颁布了《关于工厂释放不卫生或妨害安宁的气味的帝国法令》,其立法理念对于法国环境法具有奠基性意义。这一法令颁布的背景是A.重化工业蓬勃兴起 B.拿破仑帝国的灭亡C.工业革命迅速发展 D.环保意识普遍提高【答案】C【详解】依据题干信息“1810年10月15日,法兰西第一帝国正式颁布了《关于工厂释放不卫生或妨害安宁的气味的帝国法令》”并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迅速发展,化工行业迅速崛起,城市工业污染日益加剧,工厂排污与居民生活安宁、地产业主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在此背景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了法令,故C正确;重化工业蓬勃兴起和环保意识普遍提高都是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结果,故A、D错误;拿破仑帝国的灭亡与题意无关,故B错误。综上故选C。2.(2021年新疆、建设兵团中考真题)1850年,英国生产了全世界金属制品、棉织品和铁产量的一半,煤产量的2/3。1860年,生产了世界工业产品的40%~50%,欧洲工业品的55%~60%。这些数据表明英国A.成为殖民霸主 B.成为工业国家C.进人电气时代 D.建成福利国家【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全世界金属制品、棉织品和铁产量的一半,煤产量的2/3、世界工业产品的40%~50%,欧洲工业品的55%~60%”可知,工业产品占世界一半以上,这说明英国成为工业国家,故B符合题意;十八世纪英国打败法国后成为殖民霸主,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国进入电气时代,二战以后英国建成福利国家,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3.(2022·广东普宁·九年级期末)“到了产业革命时期,过去被人看不起的工匠成为技术发明的主角,得到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尊敬……吸引了各阶层大批有才智的青年人投入到技术改进和技术发明的队伍里。”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工业革命的A.原因 B.过程 C.性质 D.影响【答案】D【解析】依据“到了产业革命时期,过去被人看不起的工匠成为技术发明的主角,得到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尊敬……吸引了各阶层大批有才智的青年人投入到技术改进和技术发明的队伍里。”和所学知识,“产业革命”其实是工业革命,题干反映了工业革命推动了重视技术发明的社会风尚,吸引了各阶层的有志青年投身于技术改进和技术发明,因此可以说明工业革命的影响,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工业革命的原因或过程,排除AB项;工业革命实际上是机器大生产取代工厂手工业的技术革命,但在题干中没有得到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4.(2021年南京中考真题)下图所示现象,本质上反映了A.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 B.工业化进程的加快C.煤、铁产量的激增 D.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答案】B【详解】读图可知,17701861年煤炭产量从600万吨增加到5700万吨;铁产量从1800年开始大幅度增长,从13万吨增加到380万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701861年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这一时期生产力发展,煤炭、铁产量激增,从本质上来看是工业化进程加快。B正确;原始积累与环境污染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D错误;煤炭、铁产量激增是表象,不属于本质。C错误。综上故选B。5.(2021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真题)19世纪中期两位诗人描写各自的城市,一位描写巴黎:雄鸡的报晓深远悠长,刺穿了清晨的烟霾,高楼沐浴在雾海,人们在工作间里忍受着痛苦。另一位描写曼哈顿:人行道布满了车辆,宽广的大道上,充斥着妇女和商店及展览,一百万人口,自由和极好的礼仪,嘹亮的声……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工业化造成环境污染 B.工业化进程导致了城市的出现C.人们都认可了工业化 D.工业革命给社会带来不同影响【答案】D【详解】材料“刺穿了清晨的烟霾,高楼沐浴在雾海,人们在工作间里忍受着痛苦”体现的是工业革命的消极一面,材料“人行道布满了车辆,宽广的大道上,充斥着妇女和商店及展览,一百万人口,自由和极好的礼仪,嘹亮的声”体现的是工业革命的积极影响,说明的是工业革命给社会带来不同影响,D项正确;AB项仅是材料的一方面,排除;材料中也有否定工业化的一面,排除C项。故选D项。6.(2021年辽宁大连中考真题)19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发生重大变化,思想、文化科学等领域日益繁荣。下列选项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是A.《共产党宣言》 B.《物种起源》 C.《战争与和平》 D.《人间喜剧》【答案】A【详解】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阐明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明确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故选A;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以自然选择的理论解释了生物的进化,B错误;《战争与和平》是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作品,赞扬俄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和英雄主义,C错误;《人间喜剧》是法国巴尔扎克小说集,反映法国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时期各种社会现象,D错误。7.(2021年山东临沂中考真题)《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说明A.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的理想社会B.资产阶级曾经推动历史快速发展C.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不到百年D.资本主义社会已消灭了经济贫困【答案】B【详解】由题干中的“资产阶级……比过去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打破了封建制生产关系的桎梏,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些都说明了资产阶级曾经推动历史快速发展,所以B项符合题意;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题干中所讲的是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而不是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不到百年,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资本主义社会是阶级社会,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财富,但他们相对日益贫困,并未消灭经济贫困,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B。8.(2021·广东揭阳·九年级期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惊讶地发现,早在19世纪40年代,在曼彻斯特一个纺织厂区,每到周日,3000多名工人从厂里出来,坐在路边谈论政治、社会和文化。工人们把宗教歌曲或赞美诗改为世俗歌曲,唱出他们希望联合力量改变社会现状的心声,这反映出A.工人意识到自身困境的根源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C.工人阶级迫切需要理论指导 D.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答案】C【解析】材料“早在19世纪40年代初”“工人们把宗教歌曲或赞美诗改为世俗歌曲,唱出他们希望联合力量改变社会现状的心声”体现的是早期工人运动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C项正确;当时工人并未认识到导致自身困境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排除A项;材料与经济危机周期爆发无关,排除B项;1947年的共产主义者同盟是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际无产阶级的政党,排除D项。故选C项。9.(2022·辽宁皇姑·九年级期末)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5月28日,公社失败。对材料解读准确的应包括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产物②巴黎公社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③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说明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的原因一是普法战争即民族矛盾的产物,二是法国社会矛盾激化即阶级矛盾的产物;“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5月28日,公社失败。”说明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①③解读准确,C项正确;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是俄国十月革命,②的解读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10.(2021年河北中考真题)下图反映的史实A.体现了英国海外殖民扩张的开始B.标志着英国海上霸主地位的确立C.激起了印度人民前赴后继的抗争D.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答案】C【详解】根据图片所给提示信息可知,英国殖民者在印度的作威作福机器了印度人民前赴后继的抗争,故C正确;英国对印度的侵占不是海外殖民扩张的开始,故A说法错误;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标志着英国海上霸主地位的确立,故B错误;印度人民反抗英国的殖民侵略属于民族解放抗争,不是共产主义运动,故D错误。故选C。11.(2021·江苏·无锡市羊尖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华盛顿、玻利瓦尔、章西女王是世界近代史上反抗殖民者的杰出代表,对他们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都领导人民A.反抗英国殖民者 B.获得了国家的独立C.进行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D.反抗西班牙殖民者【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华盛顿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1776年大陆会议颁布了《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诞生,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玻利瓦尔是拉美独立运动的领导者。1816年以后的十年间,玻利瓦尔领导了起义军队,英勇作战,横扫南美大陆的西班牙军队,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地。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18571859年印度爆发反英民族大起义。章西女王是这次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杰出女英雄。1858年,章西女王领导起义军队,英勇抗击进犯章西的英国军队。章西失陷后,章西女王壮烈牺牲。他们都都领导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斗争,为捍卫民族独立与自由作出重大贡献,都是反抗殖民统治的英雄,C符合题意;A项与玻璃瓦尔不符,排除A项;印度没有实现国家独立,排除B项;D项与华盛顿、章西女王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2.(2021·广东·东莞市东华初级中学二模)菜斯利·贝瑟尔主编的《剑桥拉丁美洲史》中指出,1800年西班牙王室禁止殖民地建立工厂,1801年又颁布命令称“殖民地工厂与蒸蒸日上的西班牙工业形成对立”,要求殖民地官员们对于殖民地工厂“以他们能够采取的最简便手段予以摧毁,甚至可以考虑……由王室国库接管”。材料能用来说明A.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原因 B.欧洲开始殖民扩张的背景C.西班牙开辟新航路的动机 D.世界市场形成的表现【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800年西班牙王室禁止殖民地建立工厂”“让他们能够采取的最简便手段予以摧毁,甚至可以考虑”结婚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以后,西班牙占领除巴西以外的拉丁美洲,并大肆进行殖民掠夺,以屠杀、掠夺贩卖黑奴等方式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并进行殖民统治,为反对殖民统治拉丁美洲爆发独立运动,因此题干材料说明的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原因,A正确;欧洲开始殖扩张的背景是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发展资本主义,排除B;西班牙开辟新航路的动机,追逐财富,排除C;世界市场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排除D。故选A。13.(2021·广东金平·九年级期末)俄国思想家别尔嘉耶夫说:“彼得大帝的改革对人民是如此巨大的痛苦,但没有彼得的强制性改革,俄罗斯就不能完成自己在世界历史中的使命,也不能在世界历史上获得自己的发言权。”彼得一世改革最大的历史功绩是A.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B.实现了俄国的工业化C.使俄国成为强大的军事强国 D.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故选A;彼得一世的改革强化了俄国的农奴制,没有实现俄国的工业化,排除B;使俄国成为强大的军事强国并不是最大的历史功绩,排除C;使俄国走向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是1861年农奴制改革,排除D。14.(2021年辽宁大连中考真题)改革和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俄国为摆脱落后局面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革命。阅读下面俄国发展进程示意图,“?”处应填写的内容最恰当的是A.仿效唐朝制度建中央集权制 B.结束幕府统治发展资本主义C.废除农奴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D.摆脱殖民统治获得民族独立【答案】C【详解】根据“俄国发展进程图”可知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实行改革,废除农奴制度,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故选C;A是日本大化改新的意义,排除;B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意义,排除;1861年俄国不是殖民地国家,所以摆脱殖民统治,获得民族独立错误,排除D。15.(2022·全国·九年级课前预习)俄国1861年改革之后,农民虽然付出高昂的赎金,但分得的土地面积比改革前减少了,质量也更坏了。改革后,每个农民平均分到3.4俄亩土地,由于耕地减少、经济上不能独立,他们又不得不在受奴役的条件下向地主租地。这从本质上说明A.1861年改革是一场失败的改革B.1861年改革没有改变农民的落后境况C.1861年改革的实质是对农民的又一次盘剥D.1861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农民虽然付出高昂的赎金,但分得的土地面积比改革前减少了,质量也更坏了……他们又不得不在受奴役的条件下向地主租地”,可见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农民为获得土地而缴纳的赎金远远高于当时的地价,改革后农民的土地比原来少,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重新接受地主的盘剥和奴役,C正确;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不能说是一场失败的改革,A排除;1861年改革没有改变农民的落后境况,这是表面现象,不是本质,B排除;题干反映的是1861年改革对农民而言,具有欺骗性、掠夺性,没有反映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D排除。故选C。16.(2021年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题)美国名将谢尔曼曾说:“(这场战争)就是要让南方人和他们的子孙后代得到刻骨铭心的教训,永远不敢再想要独立!永远不敢诉诸战争!”材料表明这场战争的成就是A.实现了国家的独立 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C.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答案】C【详解】依据题干的“(这场战争)就是要让南方人和他们的子孙后代得到刻骨铭心的教训,永远不敢再想要独立!永远不敢诉诸战争!”可知这场战争是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题干的“(这场战争)就是要让南方人和他们的子孙后代永远不敢再想要独立!”表明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故C符合题意;美国独立战争实现了国家的独立,排除A;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在题干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BD。故选C。17.(2021·宁夏·银川市第三中学一模)《华盛顿的起床号》一书中记载,1860年林肯的就职演说中20次使用“联邦”一词,却从未说过“国”这个词;1861年林肯在国会咨文中22次提到“联邦”,3次提到“国”;1863年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根本没有提到“联邦”,却5次提到“国”。使用“联邦”与“国”频次的变化,表明林肯认识到A.争取民族独立的迫切性 B.把“联邦”变为“国”才能当好总统C.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D.把“联邦”变为“国”才能解放黑人奴隶【答案】C【解析】分析材料可知,林肯使用“联邦”和"国"频次的变化,表明林肯在内战中的最高目标是维护国家统一。由于准备不足和缺乏优秀将领,北方军队在战争初期接连失利,为扭转局势,林肯在1862年9月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这使北方获得雄厚的兵源。1865年以北方胜利告终,美国的统一得到维护,选项C符合题意;把“联邦”变为“国”不是材料主要体现的内容,选项A不符合题意;这一时期美国已经获得国家独立,选项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出现解放黑人奴隶,选项D不符合题意。18.(2022·全国·九年级课前预习)与此同时,美国正陷于分裂。南方成了英国的一个经济伙伴,成了兰开夏的棉纺厂的原棉产地,只希望尽可能便宜买到英国产品;北方要求禁止英国货涌入这个国家,支持采取高额税率,而南方则宣称这是一个灾难性措施。这段话反映美国“陷于分裂”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革命的拓展 B.黑奴贸易的出现C.南北战争的爆发 D.美国领土的扩张【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南方成了英国的一个经济伙伴……只希望尽可能便宜买到英国产品;北方要求禁止英国货涌入这个国家,支持采取高额税率”,可知这段话反映美国“陷于分裂”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工业革命的拓展,北方工商业资本主义和南方种植园经济的矛盾日益尖锐,南方种植园主要求降低关税,换取英国的廉价产品,而北方工商业资产阶级要求提高关税,保护本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A正确;题干没有涉及黑奴贸易的出现或美国领土的扩张,BD排除;南北战争的爆发是题干中所述美国“陷于分裂”的影响,而非原因,C排除。故选A。19.(2021年广东中考真题)下表为日本政府颁布的部分法规及内容。可见,这一时期日本A.天皇制度发生动摇 B.选举权的范围扩大C.女性权利受到限制 D.社会生活文明开化【答案】C【详解】由题干中的“禁止女性从事政治活动”“规定选举权只限男性”等信息可知女性权利受到限制,当时的日本仍然未实现男女平等,虽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一定进步,所以C项符合题意;题干中未能说明天皇制度发生动摇,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规定选举权只限男性,说明选举权的范围未扩大,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社会生活文明开化程度仍然受到限制,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20.(2021·江西湘东·模拟预测)19世纪中期的几十年里,西方扩张的威胁和压力对日本的传统政治文化形成了致命的挑战。日本的反应从“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概敌视,文化上盲目自大,不情愿地承认自身在财富和力量上的劣势”到后来“以夷制夷”,获得了成功。这场社会变革可以说是日本近代史的起点。日本“态度转变”的标志是A.大化改新 B.工业革命 C.明治维新 D.偷袭珍珠港【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19世纪中期,面对西方扩张的威胁,日本在推翻幕府统治后,明治天皇为首的政府开展了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即明治维新,大力向西方学习,使得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近代亚洲强国,C项正确;大化改新是古代日本学习隋唐制度文化的改革,使得日本转变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排除A项;工业革命是当时日本“态度转变”的时代背景,但不是标志,排除B项;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发生在二战期间,标志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得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排除D项。故选C项。21.(2019·广东·深圳市福田区实验教育集团侨香学校九年级阶段练习)对如图两幅图片反映的史事,表述正确的是图一佩里率舰队抵达日本图二日本赴欧美观光团出港A.美日之间一直以来都是友好往来的盟友关系B.日本遭受美国侵略后,开始主动学习西方进行改革C.美国派遣专家团到日本进行交流,日本进行回访D.美国首先侵略了日本,从此日本与欧美彻底分道扬镳【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佩里率队抵达日本”可知,这是美国对日本的侵略;根据材料“日本赴欧美观光团”可知,日本学习西方。据此分析可知,这是日本遭受美国侵略后,开始主动学习西方进行改革,B项正确;根据图一可知,美日不是一直友好往来,排除A项;不是美国派专家团到日本交流,是美国对日本的侵略,排除C项;日本遭受美国侵略后,开始主动学习西方进行改革,D项错误。故选B项。22.(2021·河北·高阳县三利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下图是英、美、德、中四个国家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曲线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代表中国,三角贸易劳动力大量丧失,经济迅速衰落B.B代表英国,殖民地纷纷独立,经济实力衰落迅速C.C代表美国,两次工业革命中其经济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D.D代表德国,19世纪60年代完成工业革命,其后发展更迅速【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美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有所发展,南北战争后,美国为资本主义发展清除了障碍,充分采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经济迅速发展,超过英法,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再结合曲线图可知,C线是美国,两次工业革命中其经济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C项正确;A线代表中国,但是中国经济衰落的原因与三角贸易无关,A项错误;B代表英国,但英国经济实力衰弱是因为英国对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够重视,没有及时更新设备,经济发展速度放慢,B项错误;D代表德国,19世纪60年代,德国不是完成工业革命,而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刚刚开始,德国充分采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起点高发展快,D项错误。故选C项。23.(2021·江苏·无锡市羊尖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大国崛起》中说到:瓦特驯服了地下之火,使之转化为机械能……爱迪生则以天上之火的形式,用于照明和动力……”材料主要想表达的是A.两次工业革命领先的国家分别是英国和美国 B.工业革命的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C.第二次工业革命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D.两次工业革命都出现了新能源【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瓦特驯服了地下之火,使之转化为机械能……爱迪生则以天上之火的形式,用于照明和动力……”可知,反映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工力机械所使用的主要能源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动力是蒸汽机,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炭。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是电力及内燃机,能源是电力和石油,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两次工业革命领先的国家,排除A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蛀牙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与科学理论紧密结合,排除BC项。故选D项。24.(2022·辽宁新抚·九年级期末)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过多年的研究,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他又研制出无烟炸药。诺贝尔的发明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此文字说明了A.诺贝尔为发明炸药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B.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C.炸药被广泛应用 D.促进经济迅速发展【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诺贝尔的发明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说明科研同生产紧密结合,B项正确;“诺贝尔经过多年的研究”不能说明诺贝尔为发明炸药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排除A项;“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不能说明炸药被广泛应用,排除C项;题干没有涉及诺贝尔的发明促进经济迅速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25.(2021·河北·唐县教育局教研室九年级期末)观察下图表,导致这一时期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海外殖民战争 B.君主立宪制的确立C.工业化及城市化 D.第一次世界大战【答案】C【解析】根据图表“英国城市人口比例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呈现迅速上升趋势。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英国。1840年,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英国大部人已经生活在城市之中。工业化及城市化是导致题干这一时期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C项正确;海外殖民战争与题干“英国城市人口比例的变化”无关,排除A项;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逐渐形成君主立宪制,排除B项;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于1914年到1918年,排除D项。故选C项。26.(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霍布斯鲍姆在《帝国的年代》中对欧洲某强国做了如下记载“最惊人的变化首推出现了许多以女性为主要从业人员的职业商店和办公室中的职业……女性店员由1882年的约32万人(大约是总数的20%)增加到1907年的174万人(大约是总数的40%)。”当时女性解放的根本原因是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B.民主政治的完善C.实行了“新经济政策”D.女性自主意识的增强【答案】A【解析】由题干时间“1882年、1907年”可知,女性解放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为妇女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所以A项符合题意;BC项在题干材料中体现不出来,D项不是根本原因。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27.(2021·广东·九年级专题练习)英国的贵族和乡绅属于既得利益者,成功的中产阶级以及那些志在效仿的人士感到心满意足。但对劳苦者而言,工业革命摧毁了他们的传统世界和生活方式,却没有自动带来可以替代的东西。造成这种不同体验是因为A.不同阶级在工业革命中受益不同B.历史研究者的视角不同C.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D.分析问题阶级立场不同【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成功的中产阶级以及那些志在效仿的人士感到心满意足。但对劳苦者而言,工业革命摧毁了他们的传统世界和生活方式,却没有自动带来可以替代的东西”可知不同阶级在工业革命中受益不同,故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28.(2022·广东越秀·九年级期末)《人间喜剧》的内容可以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金钱罪恶三大主题,展示了法国19世纪早期复杂的社会图景,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这部书的作者是A.贝多芬 B.列夫·托尔斯泰 C.巴尔扎克 D.高尔基【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当时法国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巴尔扎克将所见所闻融入小说写作中,完成了一套名为“人间喜剧”的小说集,在小说中,他把观察到的种种社会现象细致的描绘出来,塑造出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巴尔扎克给后人留下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再结合题干信息可知,C项正确;贝多芬是德国天才作曲家,代表作有《英雄交响曲》,排除A项;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小说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俄国农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状态,排除B项;高尔基是苏联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排除D项。故选C项。29.(2022·吉林长春·九年级期末)他是“扑向太阳的画家”,他的一生如同他的名作《向日葵》,朝着炙热的太阳,撑起花瓣绽放着生命,而后便很快地凋谢了。他是A. B.C. D.【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给出的“向日葵”可知这位艺术家是梵高。荷兰著名画家梵高的代表作《向日葵》是他在法国南方创作的,画面艳丽而又和谐、优雅,每朵葵花都好似燃烧的火焰,花瓣和葵花叶则像跳跃的火苗。画家运用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A项正确;贝多芬是音乐家,排除B项;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排除C项;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有《神曲》等,排除D项。故选A项。30.(2022·山西太原·九年级期末)“正如牛顿因为发现支配宇宙中的物体的定律而统治17世纪的科学那样,达尔文因发现支配人类本身进化的规律而统治了19世纪的科学”。以上评价是因为A.达尔文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 B.万有引力定律和进化论对科学的贡献C.进化论的影响远超过经典力学 D.万有引力定律为进化论积累了素材【答案】B【解析】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创建微积分、牛顿三定律。他的科学巨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达尔文著有《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观点,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因为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对科学的贡献,所有出现题干“正如牛顿因为发现支配宇宙中的物体的定律而统治17世纪的科学那样,达尔文因发现支配人类本身进化的规律而统治了19世纪的科学”的评价。B项正确;达尔文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A项;进化论的影响远超过经典力学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C项;万有引力定律为进化论积累了素材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材料题(10小题)31.(2021·湖南常德市·九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材料二(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本……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材料三如下图所示材料三:近代产业革命对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1880、1882、1891、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请回答:(1)材料一中“新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这一“新的政治制度”确立的意义。(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发生需要满足的三个因素是什么?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分析这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从英国开始?(3)根据材料三中的三幅图片及所学,说说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该如何辩证看待第一次工业革命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答案】(1)制度:君主立宪制;意义:为英国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有利于英国社会和平地实现现代化。(2)①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很多的、可做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金,充裕的流动劳动力。②资本主义制度首先在英国确立,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生产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迫切要求生产技术的改进。(3)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城市兴盛和城市人口增长;导致现代工厂取代了传统手工工场;新式交通工具出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出行。(符合图片,言之有理即可)(4)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但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社会问题。【详解】(1)依据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结合课本所学,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其他不满国王专制通知的人士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新的国王。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新的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由材料一“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可知新的政治制度度确立的意义:为英国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有利于英国社会和平地实现现代化。(2)依据材料二“(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本……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充裕的流动劳动力……”由此可知,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更多的、可做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金;充裕的流动劳动力。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条件;结合材料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材料二的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由此可知,资本主义制度首先在英国确立,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生产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迫切要求生产技术的改进。(3)依据材料三图一“19世纪英国城镇人口迅速增长”图二“英国棉纺织工厂”用大机器生产;图三火车机车的出现。结合课本所学,英国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城市兴盛和城市人口增长;导致现代工厂取代了传统手工工场;新式交通工具出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出行。(4)依据材料三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依据材料四“……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反映了工业革命带来环境污染。由此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具有两面性,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但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社会问题。32.(2021·湖北咸宁市·九年级期末)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风景线,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51年5月5日,万国工业博览会在英国伦敦举办。参加博览会开幕式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她的日记中写到)“……那无数挥舞着的手掌,鲜花,雕像,以及挤满人群的走廊,进入大殿后嘹亮的号声,此种感觉实在毕生难忘。我感到无比激动……放眼所见……是那么的神奇——多么浩大、多么辉煌、多么震撼人心。”——摘编自吴倩:《中日两国参与和举办世博会的历史比较》材料二:由于破产的小手工业者源源不断地流入,形成了庞大的失业大军。于是工厂主竭力压低工资,无产阶级所受的剥削不断加强。……1825年在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的第一次经济危机,以后大约每隔10年左右就爆发一次。——《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三:“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欧仁·鲍狄埃《国际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观众在博览会的英国展位上会看到什么展品(一例即可)?英国能成为这届博览会举办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2)为了解决材料二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什么纲领性文件?(2分)(3)欧仁·鲍狄埃创作《国际歌》是为了纪念哪一政权的建立?该政权的性质是什么?(2分)【答案】(1)展品:蒸汽机、蒸汽机车、珍妮机等。原因:率先爆发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2)《共产党宣言》。(3)巴黎公社;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详解】(1)第一问展品,根据材料一“1851年5月5日,万国工业博览会在英国伦敦举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因此,英国的展品是工业革命中的最新发明——蒸汽机、蒸汽机车、珍妮机等。第二问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率先爆发并完成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2)根据材料二“工厂主竭力压低工资,无产阶级所受的剥削不断加强。……1825年在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的第一次经济危机,以后大约每隔10年左右就爆发一次”可知,出现的问题是无产阶级处境艰难,周期性地爆发经济危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解决这些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3)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不久,公社的领导人之一欧仁·鲍狄埃为了纪念巴黎公社的建立,创作了《国际歌》的歌词;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33.(2021·江苏镇江市·九年级期末)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博大精深、常学常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马克思主义之前,空想社会主义者早已存在,但他们没有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材料二以前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材料三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以上材料均摘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马克思主义”相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科学之处是什么?这一科学理论的创始人及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6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之前占统治地位的理论相比,其服务的对象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成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并指出俄国人民运用这一精神力量求得解放的历史事件。(4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点。(2分)【答案】(1)科学之处: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人类解放指明了途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2)变化:从为统治阶级服务到为人民群众服务(3)原因:它是为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实践中形成;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任意2点);事件:十月革命。(4)特点: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开放的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详解】(1)据材料一“……(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指出,“马克思主义”相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科学之处是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人类解放指明了途径。结合所学知识,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所著的《共产党宣言》发表,宣告马克思主义诞生。(2)据材料二“以前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说明以前占统治地位的理论是为统治阶级阶级服务的,而据“……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可知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服务的,因此发生的变化是从为统治阶级服务到为人民群众服务。(3)据材料三分析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成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可得出它是为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据“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可得出它是在实践中形成,据“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可得出是它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结合所学知识,俄国人民运用这一精神力量求得解放的历史事件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宣告马克思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4)综合上述材料,依据材料一可知马克思主义相对“空想社会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依据材料二可知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为人民服务的理论,依据材料三可知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据此概括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点: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开放的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34.(2020·安徽·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时间事件1600年英国女王特许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英国与好望角以东各国的贸易1607—1733年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共建立了13个殖民地1652—1674年英国发动数次对荷战争,给荷兰以致命打击1756—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法国战败,英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强国1757—176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从孟加拉国库中夺走价值526万英镑的财富(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早期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材料二19世纪末期,随着世界强国地位的最后确立,出于同老牌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需要,美国开始推出其独立的对华政策。1900年7月,美国又照会列强,重申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实质上,该政策完全是美国政府从其自身利益出发、以损害中国人民利益为目的的侵华政策。——据王斯德《世界通史》(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门户开放”政策提出的背景。(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对殖民扩张的合理性。【答案】(1)成立特权贸易公司;建立殖民地;发动争夺殖民地的战争;掠夺财富等。(2)美国世界强国地位的确立;同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霸权的需要;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正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等。(3)理由一:殖民扩张具有侵略性,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破坏了这些国家的主权,加剧了这些地区的贫困落后。理由二:殖民扩张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激化了殖民国家之间、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威胁世界和平。【解析】(1)考查点:英国早期殖民扩张。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一概括是解题关键。根据材料一的“英国女王特许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英国与好望角以东各国的贸易”可以概括出英国早期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是成立特权贸易公司;根据材料一的“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共建立了13个殖民地”可以概括出英国早期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是建立殖民地;根据材料一的“英国发动数次对荷战争,给荷兰以致命打击;英法七年战争,法国战败,英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强国”可以概括出英国早期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是发动争夺殖民地的战争;根据材料一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从孟加拉国库中夺走价值526万英镑的财富”可以概括出英国早期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是掠夺财富等。(2)考查点:美国“门户开放”政策。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是解题关键。根据材料二的“19世纪末期,随着世界强国地位的最后确立,出于同老牌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需要,美国开始推出其独立的对华政策。”可以概括出美国“门户开放”政策提出的背景有:美国世界强国地位的确立;同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霸权的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门户开放”政策提出的背景有: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正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等。(3)考查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对殖民扩张。解题思路: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是解题关键。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对殖民扩张的理由有:殖民扩张具有侵略性,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破坏了这些国家的主权,加剧了这些地区的贫困落后;殖民扩张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激化了殖民国家之间、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威胁世界和平。35.(2021·广西玉林·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89年,17岁的彼得宣布亲政,是为彼得一世。他为了改变俄国内忧外患的局面,于1697年亲自率领俄国大使团出访欧洲18个月。回国后,彼得一世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在上层社会和普通百姓中推行社会习俗改革;创办俄国科学院、学校、博物馆、图书馆、报纸等;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海军;改革国家机构,设立枢密院等。彼得一世意志坚强、身体力行,改革前后持续了26年,促进了俄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大大增强。材料二:进入19世纪后,俄国农奴制的种种弊端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1856年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加剧了俄国专制制度的统治危机。为了摆脱内外交困的局面,亚历山大二世于1857年1月开始秘密组织人员草拟改革措施,并于1861年2月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还推行国家机关改革、军事改革等。农奴制的废除是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里程碑,为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以上均摘编自张建华《俄国史》(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是俄国的哪两场重要改革?(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这两场改革的相同点,并指出材料二改革的内容与材料一的最大不同之处。(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一场改革要取得成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答案】(1)彼得一世改革;1861年农奴制改革(废除农奴制改革)。(2)目的相同:为了摆脱内外交困;内容:都涉及政治、军事改革;影响:促进了俄国经济的发展。(3)改革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改革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紧跟时代步伐;改革要有良好的环境等。【解析】(1)根据材料一“……彼得一世。他为了改变俄国内忧外患的局面,……彼得一世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在上层社会和普通百姓中推行社会习俗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俄国的彼得一世改革。根据材料二“进入19世纪后,俄国农奴制的种种弊端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为了摆脱内外交困的局面,亚历山大二世于1857年1月开始秘密组织人员草拟改革措施,并于1861年2月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1861年俄国改革。(2)根据材料一“1689年,……是为彼得一世。他为了改变俄国内忧外患的局面……,彼得一世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和材料二“为了摆脱内外交困的局面,亚历山大二世于1857年1月开始秘密组织人员草拟改革措施,”可得出这两场改革的相同点:为了摆脱内外交困;根据材料一“彼得一世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海军;改革国家机构,设立枢密院等。”和材料二“亚历山大二世于1857年1月开始秘密组织人员草拟改革措施,并于1861年2月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还推行国家机关改革、军事改革等。”可得出改革的内容都涉及政治、军事改革;根据材料一“改革前后持续了26年,促进了俄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大大增强。”和材料二“为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可得出两次改革的相同点:促进了俄国经济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二反映的1861年俄国改革和材料一反映的彼得一世改革在内容上最大的不同是农奴制。彼得一世改革是强化农奴制。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废除农奴制。(3)本问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改革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紧跟时代步伐;改革要有良好的环境等。36.(2021·安徽蚌埠市·九年级期末)平等是人和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人对人的一种态度。人类在对权利、种族、主权和国际地位等诸多平等的孜孜追求中,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九年级某班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相关资料,对这个专题做了探究和小结。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史料实证·天然禀赋)材料一“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人类主要的天然禀赋,生命和自由……人人可以享受”;“自从人们觉察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摘自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根据材料一概括卢梭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说明法国大革命中哪些史实能体现材料中的“天然禀赋”?(历史解释·迫切愿望)材料二19世纪上半叶,农奴在俄国全国人口中占很大的比重。地主竭力加强对农奴的人身控制,将其世代束缚在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直至1861年,农奴才有权按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列宁指出:“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奴的无耻掠夺。”——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上半叶俄国农奴的愿望是什么?如何理解列宁的观点?(家国情怀·美好梦想)材料三“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州的红色山冈上,昔日奴隶的儿子能够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同席而坐,亲如手足。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肤色的深浅,而是以品格的优劣为评判标准的国家”。——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3)根据材料三概括出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不得照抄原文)。该梦想说明美国存在哪些社会问题?(时空观念·共同破除)材料四在近500年来世界历史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进程中,西方世界自19世纪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西方秩序主导者的接力棒相继在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之间转换收接。西方主宰下的国际秩序基本上是一种“等级体系”。——摘编自苏长和《从历史维度认识国际秩序的演进》(4)根据所学知识说明“西方世界自19世纪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是通过哪些手段完成的?(5)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破除以“等级体系”为特征的国际旧秩序?【答案】(1)观点:自由、平等是人的天性,天赋人权;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史实:1789年通过了《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自由、平等原则;1792年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804年,《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2)愿望:自由和土地;理解:农奴需要高价赎买土地。(3)梦想:生而平等;问题:种族歧视;民主政治存在局限,黑人没有同等政治权利。(4)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完成两次工业革命;进行殖民扩张。(5)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加强国际合作,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详解】(1)第一问观点,根据材料一“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人类主要的天然禀赋,生命和自由……人人可以享受”可知,自由、平等是人的天性,天赋人权;根据材料一“自从人们觉察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可知,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因此,卢梭的主要观点是自由、平等是人的天性,天赋人权,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第二问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89年通过了《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自由、平等原则;1792年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804年,《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2)第一问愿望,根据材料二“地主竭力加强对农奴的人身控制,将其世代束缚在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直至1861年,农奴才有权按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可知,19世纪上半叶俄国农奴的愿望是获得自由和土地;第二问理解,根据材料二“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奴的无耻掠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奴需要高价赎买土地,因此,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农民缴纳的赎金远远高于当时的地价。(3)第一问梦想,根据材料三“昔日奴隶的儿子能够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同席而坐,亲如手足”可知,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生而平等;第二问,根据材料三“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肤色的深浅,而是以品格的优劣为评判标准的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存在的社会问题有种族歧视;民主政治存在局限,黑人没有同等政治权利。(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秩序主导者发生变动的主要因素是综合国力的变化。因此“西方世界自19世纪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的手段有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通过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通过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资本,获得了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等等。(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们应在国际关系中主张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加强国际合作,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7.(2021·江苏镇江·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一组有关日本明治维新的问题:材料一:背景篇──内忧外患幕府的横征暴敛激起人民反封建斗争的浪潮,国内阶级矛盾尖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形成,幕府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极度不满。1853年,美国派出海军准将佩里率领四艘全副武装的黑色大船,闯入了横须贺港,史称“黑船事件”。1854年,日本被迫签订了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日美亲善条约》……和当时许多亚洲国家一样,开港之后的日本迅速成为西方商品的倾销市场和廉价原料的供应地,仅仅半年,日本黄金就外流了100万,国内经济萧条,民怨四起。──《大国崛起》材料二:挟天皇以倒幕──倒幕运动材料三:明治维新内容篇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材料四:明治维新影响篇在政府大力推动下,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其速度在当时世界上非常罕见。国家时间年平均增长速度日本1868﹣187332.2%英国1851﹣18733.3%美国1861﹣18735%德国1861﹣18733.8%(1)据材料一回答阻碍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国内经济萧条,民怨四起”的众矢之的是什么?(2)1868年,一些武士在人民的支持下,武力推翻德川幕府,扶持________重掌大权。为了变法图强、富国强兵,从1868年起,实行了一系列改革。(3)请写出材料三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经济、军事措施。(4)影响一:________明治政府最初对西方列强及其所加的不平等条约曾表示某些屈从和容忍,后来随着国力日渐充实,不断进行交涉,要求修改条约,至1911年终于全部废除。(5)影响二:________影响三:这次改革并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也走上了一条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成为亚洲和平的一个新威胁。(6)综合上述材料,日本明治维新对我国改革开放有什么启示?【答案】(1)幕府统治或幕府的横征暴敛激起人民反封建斗争的浪潮,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开港之后的日本迅速成为西方商品的倾销市场和廉价原料的供应地。(2)明治天皇(3)经济: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军事:模仿西方,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建立警察制度。(4)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5)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危机。(6)①改革要符合国情;②改革是强国之路;③要勇于创新;④改革中对外来文明不能生搬硬套,要选择性的进行取舍,才能对我有利;⑤坚持改革开放。【解析】(1)由材料一“幕府的横征暴敛激起人民反封建斗争的浪潮,国内阶级矛盾尖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形成,幕府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极度不满…和当时许多亚洲国家一样,开港之后的日本迅速成为西方商品的倾销市场和廉价原料的供应地,仅仅半年,日本黄金就外流了100万,国内经济萧条,民怨四起。”可知,阻碍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有幕府统治或幕府的横征暴敛激起人民反封建斗争的浪潮,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开港之后的日本迅速成为西方商品的倾销市场和廉价原料的供应地。(2)1868年,一些武士在人民的支持下,武力推翻德川幕府,扶持明治天皇重掌大权。为了变法图强、富国强兵,从1868年起,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3)据所学知,明治维新时期在经济上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在军事上模仿西方,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建立警察制度。(4)由材料表格可以看出,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经济增长率高达32。2%,远高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这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5)由材料“明治政府最初对西方列强及其所加的不平等条约曾表示某些屈从和容忍,后来随着国力日渐充实,不断进行交涉,要求修改条约,至1911年终于全部废除”可知,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危机。(6)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①改革要符合国情;②改革是强国之路;③要勇于创新;④改革中对外来文明不能生搬硬套,要选择性的进行取舍,才能对我有利;⑤坚持改革开放。38.(2022·山东惠民·九年级期末)近代以来,欧洲地区,其中尤以英国的发展最为引人注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欧洲,从14世纪开始,就出现了最早的科学社团:意大利的西芒托学院、法兰西学院、英国皇家学会、柏林学院等。这些以科学研究为中心的学术团体吸引了大批的科学家,并得到了官方的大力支持,科学家在社会上地位达到了顶点,许多人因为科学上的贡献被封为贵族。——摘编自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4世纪欧洲近代科技兴起和发展的社会条件。材料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30年后英国煤产量增长趋势与此前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19世纪中期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处于主导地位,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获得该地位的原因。材料三18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世界展现出一派崭新的景象:工厂里机器在轰鸣,江河中轮船在航行,铁路上火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