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新初三语文人教部编版新课预习《敬业与乐业/梁启超》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2018秋•新罗区校级月考)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A.乐业(位)羡赛(mu)百勺业为先(hdng)言行相顾(gCi)
B.征引(zheng)禅师(chan)驹偻(goulou)断章取义(zhGng)
C.骈进(pion)亵渎(xiedu)便门(fo)不三法门(er)
D.承蜩(tido)层累(1宙)心无旁鹫(w€i)强聒不舍(gud)
2.(2018秋•新罗区校级月考)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家都很受不了他理眠不畲的行为。
B.你要牢牢记住,努力学习是取得好成绩的不二法门。
C.你这样胡拿平义地去理解人家的意思是不对的。
D.遇到别人不明白的事情,你要耐心讲解,力求道理上的理至多眇那样别人才会明白。
3.下列有关《敬业与乐业》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告诉我们做事不分心,精神就能集中。
B.”主一无适便是敬”的意思是:专一于某种工作而不旁及其他事情就是敬。
C.第1段中“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一句,揭示了文
章论述的中心。
D.作者围绕中心从“敬业”“乐业”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4.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亵读骈进敬业乐群不二法门
B.杜绝趣味言不及意无所用心
C.羡慕浪荡强聒不舍无业游民
D.秘决妄想乐以忘忧淘神费力
5.下列关于《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语言通俗,如话家常。
B.几处反问句的使用,恰到好处地把几个分论点阐释出来,有利于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
考。
C.引用古籍名言时,运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
D.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的现场交流。
6.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有误的一项是()
A.谁都承认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双重否定句:谁都不能否认他不是一位自学成
才的工程师。
B.张鹏把服务中心的工作干得井井有条。被动句:服务中心的工作被张鹏干得井井有条。
C.祖国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非常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的积极参与。感叹句:祖国的社会主
义伟大事业多么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的积极参与啊!
D.他扔掉的不只是做人的尊严。反问句:他扔掉的难道只是做人的尊严吗?
7.下列句子在文中不是用来表达“敬业”意义的一项是()
A.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
B.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C.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先后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
B.作者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两个例子加以论证;谈到“凡职
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举了四个原因加以阐释。
C.作者最后言简意赅地把“敬业与乐业”总结为“责任心”和“趣味”,强调“人类合
理的生活总该如此”,并“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
D.作者演讲所针对的听众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所以作者所谈论的“业”只局限于狭义的
职业。“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只限于成人的工作。
9.下列句子画线处关联词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我确信“敬业乐业”四
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③凡做一件事,便是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
的事来和他交换。
④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满肚子里不愿意做。
A.①但;②并且;③即使;④但B.①故;②因而;③即使;④才
C.①但;②所以;③无论;④但D.①故;②所以;③无论;④才
二.基础知识(共5小题)
10.(2015•海南)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我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
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联(kud)不舍。今天所讲,敬业即
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我盼望读(zhe)君和
我一同受用!
自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1)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请将其在横线上改正。
①ku。改为②zh6改为
(2)在文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天生深信B.生平信服
C.天生信服D.生平深信
11.将下列出自《敬业与乐业》的词义或词语补充完整。
(1)骈进:__________
(2)断章取义:
(3)强聒不舍:
(10):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门径。常用来指最好的或独一
无二的方法。
(11):道理极容易明白。
(12):专一无杂念。
12.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
(1)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
价值。_________
(2)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13.作家作品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
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二他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
界革命”和“先后撰写了《中国史叙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先秦政
治思想史》《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文化史》等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著作。他一生著述
丰富,其著作编为,计148卷,1000余万字。
14.文学常识填空。
(1)《敬业与乐业》选自《》第五册,作者是近代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领
袖之一的,字,号,别号O
(2)《礼记》,五经之一,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主要记载了(朝代)的礼制,体现了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
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的重要资料,是一部思想的资料汇编。
三.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15.(2019秋•海拉尔区校级月考)阅读《敬业与乐业》节选,回答各题。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
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唯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
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鹫,便是敬。
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
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
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
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
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
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
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
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唯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
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
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
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
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
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
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
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
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
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
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
学理方面说,便是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
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
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1)选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2)什么是“敬”?(文中语句回答)
(3)为什么该敬业?(文中语句回答)
(4)作者引用曾文正的名言属于论证,其目的是什么?
(5)“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照作者这
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举一个例子吗?并加以短评。
2021年新初三语文人教部编版新课预习《敬业与乐业/梁启超》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选择题(共9小题)
1.(2018秋•新罗区校级月考)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A.乐业(le)羡赛(mu)百彳丁业为先(hang)言行相顾(gu)
B.征引(zhdng)禅师(chan)驹偻(gdulou)断章取义(zhGng)
C.骈进(pidn)尊程(x论du)佛门(f6)不二法门(er)
D.承蜩(tido)层累(16i)心无旁鹫(wfl)强聒不舍(gua)
【考点】易误读常见字;常见易错字.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理解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
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解答】A.有误,“羡幕”应写作“羡慕”,“百行业为先”的“行”应读作“xing”;
B.有误,“征引”应读作“zhdngyin”,“驹偻”应写作“佝偻”;
C.正确;
D.有误,“心无旁鹫”应写作“心无旁修”,“强聒不舍”应读作“qi6nggu6bush/'。
故选:C,
【点评】本题注音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
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
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
2.(2018秋•新罗区校级月考)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家都很受不了他强昭不畲的行为。
B.你要牢牢记住,努力学习是取得好成绩的不二法门。
C.你这样题草啾义地去理解人家的意思是不对的。
D.遇到别人不明白的事情,你要耐心讲解,力求道理上的季至易叫那样别人才会明白。
【考点】成语.
【分析】本题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
积累,可以从词意、感情色彩和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
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到、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A.成语使用恰当;
B.成语使用恰当;
C.成语使用恰当;
D.“理至易明”道理述说到了极致,简单明了。和“道理上”重复。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对成语的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
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3.下列有关《敬业与乐业》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告诉我们做事不分心,精神就能集中。
B.”主一无适便是敬”的意思是:专一于某种工作而不旁及其他事情就是敬。
C.第1段中“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一句,揭示了文
章论述的中心。
D.作者围绕中心从“敬业”“乐业”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考点】提取论点;论证结构.
【分析】《敬业与乐业》是近代文学家梁启超于1922年8月创作的一篇演讲稿。全文可
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问题,揭示全篇论述中心--敬业和乐业。第
二部分(2〜8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有业之必要;敬业之重要;乐业之重要。第
三部分(第9段),总结全文,勉励人敬业乐业。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
文短意长。
【解答】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
ACD.正确。
B.有误,“主一无适便是敬”的意思是:做一件事时,精神集中,心无旁鹫,并非不旁
及其他事情。
故选:Bo
【点评】阅读议论文需要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其中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
的见解和主张,在形式上一般是完整的句子;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论证
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4.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亵读骈进敬业乐群不二法门
B.杜绝趣味言不及意无所用心
C.羡慕浪荡强聒不舍无业游民
D.秘决妄想乐以忘忧淘神费力
【考点】常见易错字.
【分析】本题考查错别字的辨析能力。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
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字词意思辨析判断。
【解答】A.有误,“亵读”应为“亵渎”;
B.有误,“言不及意”应为“言不及义”;
C.正确;
D.有误,“秘决”应为“秘诀”。
故选:Co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
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
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5.下列关于《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语言通俗,如话家常。
B.几处反问句的使用,恰到好处地把几个分论点阐释出来,有利于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
考。
C.引用古籍名言时,运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
D.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的现场交流。
【考点】写作手法.
【分析】本题考查对演讲稿语言特色的分析。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演讲稿和一般
记叙、议论性的文章不同,它有特殊的语言特色,要认真分析作答。
【解答】ACD.正确;
B.有误,反问句应为设问句;
故选:B,
【点评】演讲稿的语言特色:1、应有一个具体、生动、有吸引力的题目。2、称谓要得
体。3、开场白要有吸引力,能给听众一个良好的印象.4、结构要简单,论题清楚。5、
短小精悍、语言具有节奏感、通俗。6、有感情、有逻辑性。
6.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有误的一项是()
A.谁都承认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双重否定句:谁都不能否认他不是一位自学成
才的工程师。
B.张鹏把服务中心的工作干得井井有条。被动句:服务中心的工作被张鹏干得井井有条。
C.祖国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非常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的积极参与。感叹句:祖国的社会主
义伟大事业多么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的积极参与啊!
D.他扔掉的不只是做人的尊严。反问句:他扔掉的难道只是做人的尊严吗?
【考点】句式转换.
【分析】本题考查句式转换能力。首先要弄清句意,再是要注意句式的形式的变化引起
的句意改变,然后结合具体要求作答,常见题型有:反问句与陈述句间的转换;把字句
与被字句的转换;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转换;直接叙述与转述的转换;改为比喻句;改
为拟人句等。
【解答】BCD.变换正确;
A.变换有错,正确的应为“谁都不能否认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
故选:Ao
【点评】解答此题,特别要注意陈述句变双重否定句时,一定不能变成三重否定,那样
正好把句意表达反了。
7.下列句子在文中不是用来表达“敬业”意义的一项是()
A.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
B.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C.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考点】句段分析.
【分析】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认真阅读题干,仔细分析每一句话的含义,
然后做出正确答案。
【解答】ABC.都是用来表达“敬业”的意思。
D.本句表达“兴趣”的重要性。
故选:D。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对课文的内容、写法、主旨等要熟记于心,这样
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先后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
B.作者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两个例子加以论证:谈到“凡职
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举了四个原因加以阐释。
C.作者最后言简意赅地把“敬业与乐业”总结为“责任心”和“趣味”,强调“人类合
理的生活总该如此”,并“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
D.作者演讲所针对的听众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所以作者所谈论的“业”只局限于狭义的
职业。“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只限于成人的工作。
【考点】文学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文章内容的理解。
【解答】ABC.正确;
D.有误,虽然作者演讲所针对的听众是职业学校的学生,但作者所谈论的“业”并不局
限于狭义的职业。“敬业与乐业”的意义,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
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要注意准确识记文章的相关内容,结合文本对各选项进行综合分
析进而得出答案。
9.下列句子画线处关联词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我确信“敬业乐业”四
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③凡做一件事,便是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
的事来和他交换。
④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满肚子里不愿意做。
A.①但;②并且;③即使;④但B.①故;②因而;③即使;④才
C.①但:②所以;③无论;④但D.①故;②所以;③无论;④才
【考点】关联词语.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关联词的固定搭配,
及常用用法,结合句段内容去选择,解答后要通读确认。关联词有:如果就,如果那么,
表假设。因为所以,表因果。不仅还(也),表并列。虽然但是,表转折,无论都,表条
件等。
【解答】①空前后句有转折之意,可选“但”;
②此句前后句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可选“所以”;
③此句存在“条件关系”可选“无论;
④此句存在转折之意。
故选:C。
【点评】此题解答,可结合语意的理解辨析。
二.基础知识(共5小题)
10.(2015•海南)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
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至(kud)不舍。今天所讲,敬业
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我盼望语(zh§)君
和我一同受用!
自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1)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请将其在横线上改正。
①ku6改为gu6②zhd改为zhU
(2)在文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天生深信B.生平信服
C.天生信服D.生平深信
【考点】注音;词义辨析;议论文阅读综合.
【分析】该文段选自自梁启超《敬业与乐业》,强调的是自己受用的两句话“责任心”“趣
味”即为“敬业”与“乐业”。
【解答】(1)该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关键是要从
声母、韵母、标高三方面判断,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1
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即可。本题就是一个声母k与g错误,一个韵母台和U错
误。
(2)该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
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
“天生”是人生来具有的,“生平”是人的生活经历,第一空根据句意应填“生平”,排
除法BD两项。“深信”指很相信,“信服”带有“佩服”的含义,根据句意应填“深信”,
故选D。
答案:
(1)guozhu;
(2)D»
【点评】本题考查了语文的基础知识中的拼音和词语的使用,要注意易错的声母和韵母,
比如b与p,j、q、x的区别,n、1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
鼻音的区别,准确辨认生字的读音。对于词义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并结合语境来掌握。
11.将下列出自《敬业与乐业》的词义或词语补充完整。
(1)骈进:一同前进。
(2)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
(3)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4)亵渎:轻慢,不尊敬。
(5)旁鹫: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
(6)征引:引用。
(7)主眼:重点,主旨.
(8)说法:说教,讲道理。
(9)敬业乐群:专心于学业,与朋友和睦相处。
(10)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门径。常用来指最好的或独
一无二的方法。
(11)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
(12)主一无适:专一无杂念。
【考点】字词的含义.
【分析】本题考查词语意思的积累。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课下注释中的词语
释义要加强记忆。
【解答】答案:
(1)一同前进。
(2)不顾上下文,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
(3)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4)亵渎
(5)旁鹫
(6)征引
(7)主眼
(8)说法
(9)敬业乐群
(10)不二法门
(11)理至易明
(12)主一无适
【点评】平时学习要注意正确书写词语,并了解词语意思,课下注释内容要有选择地记
忆。
12.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
(1)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
价值。对比论证
(2)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道理论证
【考点】论证方法.
【分析】本题考查辨析论证方法。
【解答】(1)句子用“拉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进
行了对比,是对比论证。
(2)句子引用“庄子”的言论来阐述道理,是道理论证。
答案:
(1)对比论证
(2)道理论证
【点评】常用论证方法及作用:
1、举例论证:举……(概括事例:人物+事件)证明了……(如有分论点,写它证明的
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更让人信服。
2、道理论证: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增强文章说服力。
3、引用论证:如果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
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答题格式: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
读者往下读)
4、对比论证: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5、比喻论证: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更加
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13.作家作品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
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他曾倡导文体改良的
“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先后撰写了《中国史叙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文化史》等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著作。他
一生著述丰富,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考点】文学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识记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
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好)、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
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解答】答案;
饮冰室主人;小说界革命;《饮冰室合集》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课文所学的一些文学常识要善于整理
成册,并熟记于心。
14.文学常识填空。
(1)《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第五册,作者是近代思想家,戊戌维新运
动领袖之一的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2)《礼记》,五经之一,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主要记载了先秦(朝代)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
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考点】文学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
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
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解答】答案:
(1)饮冰室合集梁启超卓如任公饮冰室主人
(2)典章制度先秦先秦儒家先秦社会儒家
【点评】文学常识浩如烟海,考生不应茫然无措,而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备考:
1、粗读原著,加深记忆。由于时间紧,内容多,在备考时考生往往只凭一些简单的复习
资料来识记,其结果往往是基础薄弱,识记模糊,答题时会关公战秦琼,张冠李戴。正
确的做法应该是在珍惜时间的原则下,粗略读读原著,或读读作品梗概,对作品中的人
物关系及主要内容稍作了解。这样有助于加深记忆。
2、以课本为着力点,向课外拓展。文学常识一般会以课本内容为主。因此,考生要重视
梳理课本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常识,对课本后的附录绝不能等闲视之•在熟悉课本
上的文学常识的上,适当向课外拓展。
3、构建文学常识知识网络。要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这四大文学体裁方面,从不同
时代、不同国度中分别找出最能代表该时期(或国度)最有影响的作家作品构建自己的
文常网络。
三.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15.(2019秋•海拉尔区校级月考)阅读《敬业与乐业》节选,回答各题。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
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唯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
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鹫,便是敬。
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
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
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
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
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
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
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
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唯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
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
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
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
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
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
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
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
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
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
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
学理方面说,便是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
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
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1)选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2)什么是“敬”?(文中语句回答)
(3)为什么该敬业?(文中语句回答)
(4)作者引用曾文正的名言属于道理论证,其目的是什么?
(5)“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照作者这
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举一个例子吗?并加以短评。
【考点】议论文阅读综合.
【分析】这篇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进行论
证,然后论证了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的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
是敬。
【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提炼和概括议论文的论点,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
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通读全文,可以明确第一句就是论点,但是要用完整的陈述
句进行表达,可以陈述为“我们要敬业”。
(2)本题考查学生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通读全文,找出
段落的关键语句。从文中第一段“唯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
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瞽,便
是敬”可以概括出来。
(3)本题考查学生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通读全文,找出
段落的关键语句。从文中第一段“为什么该敬呢?敬业的理由即: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
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
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凡
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可以概括出来。
(4)本题考查的是论据类型的判断,以及论据的作用。划线句应用了曾文正的话,所以
是道理论据,道理论据的作用答题模式:运用了XX论据,论证了XX的观点,增强了
文章的说服力。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即可。
(5)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要求结合题目要求,写出身边敬业的人的事例,合情合理即可
得满分。
答案:
(1)我们要敬业。
(2)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4)道理从道理上论证了不敬业的危害,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答对意思即可)
(5)示例:看大门的尹师傅每天起早贪黑,不怕苦、不怕累,总是满怀热忱地认认真真
做好自己本分以内的事情,这种脚踏实地,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
学习。
【点评】论点的位置一般在文章的题目、开头段、结尾段、中间,如果原文中没有明显
的语句,则要根据文章内容加以概括。解答能否删去其中一个论据的问题,解答方式:
不能删去,因为一个论据是写…,是正面论证(反面论证),另一个论据是写…,是反面
论证(正面论证),角度不同,这样论证更全面,更严密,更有说服力。
考点卡片
1.易误读常见字
【考点讲解】
易误读的常见字主要包括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平时学习时要注意读准字音,了解
字义,并做到准确书写。
【方法技巧】
1、多音字--根据字意定音
详见考点“多音字”考点卡片
2、形近字--仔细辨认字形
形近字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但含义不同的字。误读形近字,大多是因为没有看清它们之间
的细微差别。如:“亨”与“享”、“概”与“慨”、“刺”与“剌”等。
3、形声字--谨防声旁误导
形声字由声旁与形旁两部分组成,声旁是表声的,但由于古今字音的差异,现代汉语中,有
很多形声字都不能按声旁来确定读音了。如:“忏”读chdn,不能按照其声旁“千”读qiin。
2.注音
【考点讲解】
注音题多考查多音多义字、形声字、生僻字、习惯性误读字和一些常用字。其中以形声字最
多,其次是生僻字和多音多义字。
【方法技巧】
给汉字注音,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对于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要读准字音,能结合汉语拼
音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生僻字的读音要加强记忆,准确把握多音字和形近字的用法。
如“点缀”中的“缀”和“辍”“啜”“掇”等字相似,但读音完全不同;“鲜为人知”中的
“鲜”是多音字,其读音有两个,即xidn和xiin,在这里读作xidn,如果平时善于积累,
那么做题时就容易得多。
3.常见易错字
【考点讲解】
字形题多考查错别字,大多为同音字、形近字和音近字的混淆和误用。
主要题型有:①根据拼音写汉字;②找出文段(句子)中的错别字;③多音字、形近字、同
音字辨认;④改正错别字;⑤规范书写等。
【方法技巧】
根据字形题考查的内容,我们可有以下方法来纠正错别字:
1、形旁分析法
“据形明义,据义取字”,如“讴歌”指用优美的语言来歌颂,“讴”就应是以“言”为形旁,
而“呕吐”、“呕心沥血”与“口”有关;汉字中的一些双音节词,可根据两个字的形旁特点,
来分析比较正误。如:“憔悴”指的是人的心情,所以不可将“悴”写作“瘁”。
2、辨别字音法
根据形近字的读音差异也可以确定正确的字形。如:“气概”的“概”读作gdi,不是“慨k
击”,“直截了当”的“截”读作ji6,而不是“接强”。
3、来源探索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成语中错别字的辨析。大部分成语都有一定的来源,如果了解它们最初的来
源和典故,则很容易辨别出其中误用的字。如:“程门立雪”、"班门弄斧”、“墨守成规”这
几个成语中,“程(颐)(鲁)班”“墨(翟)”都是成语故事中的人物,懂得了这些就不会
错写为“城”“搬”“默”等字了。
4、语境分析法
有些词语在单用和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字形会有所不同,如:“老于世故”(非“事故”),“共
商国是"(非“国事”)等,要重点记忆。
5、特殊记忆法
汉语词汇中,有极少部分的词语有固定的搭配,不可以随意书写如:“缥缈”与“飘渺”不
可交错搭配。好在此类词很少,平时注意分类积累成册,加强记忆便可牢固掌握。
4.字词的含义
【考点讲解】
一、知识点讲解
品析字词的含义有两种情况,一是单独字词的意思,一是句子中某个字词的含义。
【规律总结】
理解单独字词的意思时,可借助工具书作答,也可根据词语中每个字的意思探究整个词
语的意思。理解句子中某个字词的含义时,可借助句子的语境具体分析。此类题目一般不要
求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5.词义辨析
【考点讲解】
一、知识点讲解
词义辨析的考查多为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需要正确分析待选词语的异同,然后
根据语境进行选择即可。
【规律总结】
作答词义辨析类题目,首先要分析待选词语的异同,包括意思的不同,情感色彩的不
同,表达效果的不同等,然后结合句子的具体语境即可作出选择。
6.关联词语
【考点讲解】
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关联词语。
(1)并列关系:句子中几个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并列的、没有主次之分,各个分句分别
说明几种相关的情况,或表示一件事的几个方面。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既……又……”"一
边……一边……”"一面……一面……”
(2)递进关系: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常用的关联词语有:①不但……
而且...②不光....还....③不仅....也....④不仅...而且....⑤不但....还....
(3)选择关系: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几件事情,需要从中选择一件。常用的关联词有:①是……
还是……②或者……或者……③不是……就是……④……还是……⑤要么……要么……
(4)转折关系:前一个分句说了一个意思,后一个分句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来,
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的意思,和前一个分句完全相反或相对、常用的关联词语有:①虽
然……但是……
(5)假设关系:句子前面一部分介绍一种假设情况,后面一部分是假设的情况实现后要产
生的结果。
①如果……就……②即使•也……③哪怕……也……
(6)条件关系:句子前面提出条件,后面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会产生的结果。关联词语有:
①只要……就……②无论……都……③不管……总……
(7)因果关系:句子的前一部分表示原因或(结果),后一部分表示结果或(原因),常用
关联词语有:①因为……所以……②既然……就……③之所以……是因为……
(8)承接关系:句与句之间表示几个连续动作,或先后发生的几种情况,它们前后承接,
不能颠倒。
例:“先……再……最后……”
【规律总结】
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关键是分析前后两个分句之间的语义关系,根据其关
系才可选择相应的关联词语。
在使用关联词语时,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1)懂得各类关联词语的作用。
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作用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样。
(2)要注意配对使用关联词语。
有些关联词语是要求配对使用的,不可随意改换。
(3)关联词语的位置不能放错。
(4)该用关联词的地方不能缺少关联词语。
(5)特殊关联的种类需要根据语意确定。
7.成语
【知识点讲解】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
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
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
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成
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
的明珠。
【规律总结】
中考中对成语的考查一般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多为要求学生根据语境判断指定成
语的使用是否恰当。作答时,需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即可。一般
会有两种情况,一为色彩不当,二为语义不当。
8.句式转换
【考点讲解】
句式变换,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前提下,
将句子由一种句式变换成另一种句式。这种题型从语序、语气、语意和语境等多个方面考查
学生运用恰当的句式准确表达的能力。
常见的句式变换类型有:
1、陈述句和反问句的变换
陈述句与反问句在表达的意思上是相同的,但反问句比起陈述句更肯定有力,往往
既能起到强调的作用,又能表达强烈的感情。
2、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变换
主动句强调的是动作的发出者,强调他做了什么;被动句强调的是动作的承受者,强
调他怎么了,而主动者往往不需要或不愿或无从说出;为了使句式整齐,被动句往往还可表
示特定的情感。
3、肯定句和否定句的变换
同一个意思,可以从正面去表达,也可以从反面去表达。从正面表达,就是肯定句;
从反面表达,就是否定句。
双重否定是肯定,三重否定是否定。不同的句式,表达语气轻重也是有差别的,一
般来说,要表达同一意思,双重否定大于肯定也大于否定,反问句也是一重否定。
4、长句和短句的变换
长句,指的就是使用的词语多、形体长、结构复杂的句子。其表意严密,内容丰富,
精确细致;短句,与长句相反,其表意灵活,简洁明快,节奏感强。
【方法技巧】
1、陈述句和反问句的变换
(1)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①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②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③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④在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例如:那未来的一切,正在这火的波涛中孕育。
这个句子改为反问句:那未来的一切,难道不正在这火的波涛中孕育吗?
(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①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例如:难道改革开放不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吗?
改为陈述句:改革开放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2、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变换
主动句:脚下的土地真实地记录着行走的足迹。
被动句:行走的足迹被脚下的土地真实地记录着。
(1)主动句变为被动句的方法
如上面的例句,主动句改为被动句时,先找到句中的两个关键部分,即''土地”(动作的发
出者)和“足迹”(动作的承受者),在主动句中是将“动作的发出者”放在主语的位置,“动
作的承受者”放在宾语的位置,改写时将主、宾位置调换,然后在宾语后面加上表示被动词
“被”“为”即可。
(2)被动句变为主动句
与上面相同,在被动句改为主动句时,也要先找到句中的两个关键部分,即“足迹”(动作
的承受者)和“土地”(动作的发出者),在主动句中是将“动作的发出者”放在前面做主语,
“动作的承受者”放在后面做宾语,然后去掉被动词“被”“为”等。
3、肯定句和否定句的变换
肯定句改为否定句,要加否定副词“不、无、没有、非”等。变双重否定句,要加双重否定
词“无非、无不、没有不、不得不”等。反之,由否定句变为肯定句则要去掉否定副词。但
要特别注意的是变换前后的句子意思要一致。
例如:我们要加强素质教育。(肯定句)
我们不能轻视素质教育。(否定句)
我们不能不加强素质教育。(双重否定句)
4、长句和短句的变换
(1)长句变短句的方法:
①分析长句的结构,找出句子主干;
②将句子中复杂的部分分解成符合要求的短句;
③检查变换后的句子意思是否与原句一致,语意是否连贯。
如:将下面的长句变成短句,要求句子意思不变。
椅子上躺着一个衣衫褴褛、头发花白、奄奄一息的老人。
变换时先找出本句的主干:椅子上躺着一个老人,然后将句中的修饰成分以短句的形式分离
出来,共同描写老人的特征。改写为:
椅子上身着一个老人,他衣衫褴褛,头发花白,奄奄一息。
(2)短句变长句的方法:
①在所给的一组短句中找出具有概括性意义的中心句;
②将其他的短句作为中心句中主干成分的附加成分;
③检查变换后的句子是否符合要求,是否符合事理。
如:将下面一组短句变成一个长句(可增删词语,不能改变原意)。
“雷峰夕照”是“西湖十景”之一。鲁迅先生见过“雷峰夕照”的真景。“雷峰夕照”的
真景并不见佳。这是鲁迅先生所认为的。
改写时,从最后一个短句中的指示代词''这"可以看出,上面的几句话表达的内容都是“鲁
迅先生所认为的”,所以这句话就可以做为主干,再把其他几句话的内容变成“雷峰夕照”
的修饰成分就可以了。改写为:
鲁迅先生认为,他见过的“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的真景并不见佳。
9.写作手法
【考点讲解】
记叙文常用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是记叙文写作的艺术表现手法,常见的有:夸张、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
想象、抑扬结合、叙议结合、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正面侧
面描写、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借物抒情等。它是针对全篇或全段内容而言的。
(1)以小见大:从平常小事中体现出崇高的思想境界,或从平常小事中表现出美好的精神
品质,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2)对比:运用对比,把……和……巧妙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让读者很自然地从对比中感
觉到……的变化,从而鲜明地表现或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3)象征:又叫托物言志,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
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4)抑扬:包括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作者的本意是……,而先……,令读者更全面深刻
地认识……,使所表现的对象形象更丰满,更鲜明。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
文形成对比,突出描写对象,增强表现力。
(5)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表现主要人物
或事物的性格或特点等。使作者对表现对象的表达意图更明确地表现在读者面前,增强文章
的表现力。
(6)讽刺: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文章的
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更具有辛辣性与幽默感。
(7)悬念:先把……抛给读者而又不说明原因,层层设置疑问,紧紧地抓住读者的阅读兴
趣,以达到更好地表达文章主题的目的。
(8)巧合:既在读者的意料之外,又在生活的情理之中,表现文章主题,令人读后不免颔
首称许。
(9)卒章显志:层层铺叙,直到最后才揭开谜底,令人恍然大悟,然后又转入深深地思考
之中。
(10)前后照应(首尾呼应):句子(或段)与前文或后文相互联系,为下文某些情节作铺
垫,使全文情节完整,结构更严谨,从而突出文章的中心。
【方法技巧】
分析写作手法的方法
1.考点题型
(1)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结合内容简要的分析其作用。
(2)文章写了XX,又写了XX,为什么?
(3)本文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写作特点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4)请从情节、选材、语言描写等方面选择一个角度简析本文的艺术特点。
2.答题方法
(1)理解记叙文常用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2)通读全文,从前后文内容的关联中分析文章所使用的表现手法,体会作者的构思之妙。
(3)理解文章主旨及作者写作意图判断作者委婉表达主张的方法。
(4)关注作品选材、组材的特点与方法,看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有新意:材料与中心的
逻辑关系是否正确;主次详略是否得当等。
(5)注意文章的写作结构,看开头、结尾段是否有特色,全文的结构是否严谨,是否有前
后照应、烘托铺垫,是否设置悬念、制造波澜等.
3.答题公式
明确写作手法+表述具体内容+分析表达效果。
10.句段分析
【方法技巧】
一、赏析句子的方法
1.考点题型
(1)请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2)对文中划线句子做适当的批注。
(3)结合句中加点的词语进行赏析。
(4)对下列句子从修辞方法、词语运用、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赏析。
2.答题方法
(1)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
先指出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再结合句子的具体内容及该修辞的一般作用,分析其表达效果。
(2)从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角度赏析
①动词、形容词:XX(动词、形容词)极富表现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②叠词:运用XX(叠词),起到了加深语意的作用,使句子朗朗上口,富有音韵之美。
③拟声词:运用XX(拟声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XX的情态,表现出作者……的情感。
(3)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①人物描写,有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不同描写方法,先判断描写的方法,再分析其对
人物情感表达的作用。
②环境描写其作用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了……的气氛;表现(或烘托)人
物的……性格(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4)从句子的表现手法角度赏析
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衬托、象征、对比、照应、演染、伏笔、铺垫、情景交融等。
(5)从句子的表达方式角度赏析
了解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的特征及作用,准确判断,再结合内
容进行分析。如:记叙就分析人物活动和事件的发展;议论,就分析句子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抒情,就分析其所抒发的情感;描写,就分析句子所创设的意境,对人物形象的作用。
(6)从句子的句式角度赏析
句式不同,其表达的效果也不同。陈述句语气平缓;疑问句起到设置悬念作用;设问句往往
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反问句则是加强语气;感叹句抒发强烈的情感;排比句层层深入,增强
气势。
品味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能更好地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3.答题公式
(1)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
(2)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写出了……表达了……
(3)通过描写……,渲染了……的气氛,烘托了……的心情。
(4)运用XX的表达方式,点明(写出、抒发或交代)了……
二、理解句子(词语)含义的方法
1.考点题型
(1)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句子加点词的含义。
(2)结合上下文,说一说划线句子的含义。
2.答题方法
(1)理解词语的含义
理解词语意义有三种方法:
①明确指代法
指示代词(这、那)的指代义,可用原文句子回答。看位置,先近后远,先看句内,后看上、
下句、语段以及全文。先往前找,如果找不到再往后找;
非指示代词的指代,从理解词义入手,来把握指代的内容。确定指代对象后,将其代入原句
试读,看语意是否通畅,指称是否吻合。
②语境推敲法:结合语境,认真推敲,揣摩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津大学《数据库系统设计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菏泽学院《医学影像设备安装与维修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可编程控制器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信阳航空职业学院《建筑设计基础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传媒职业学院《毕业论文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州学院《微信小程序开发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移通学院《Pthon数据分析与挖掘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航海学院《体育(上)》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工程制图与CAD》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智能汽车传感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QSB快速反应看板
- 初中信息技术备课组工作计划8篇
- 售后维修服务单模板
- (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信息类)教案
- 汪小兰有机化学课件(第四版)3
- 减少电力监控系统告警信息上传方法的研究(QC成果)
- 交易商协会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注册工作介绍
- 《人与环境》课程教学大纲
- 班组长管理能力提升培训(PPT96张)课件
- 深圳市城市用地分类表
- 内蒙古自治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实施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