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一)
【案例】
教学”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一,原题的内容是一个粮店三月份
售出面粉674袋,每袋25千克,一共售出面粉多少千克?这样一道
例题让学生感觉与自己生活太远,和自己的关系又不是很密切,所以
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照着原例题讲,学生肯定会觉得枯燥
无味。于是,我们联系学生的生活来进行延伸。上课伊始,就让学生
猜测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要白白流掉多少千克水?学生们一听是
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的事情,兴趣盎然,有的猜测5千克,有的猜测
10千克,还有的猜测20千克,有个别学生看到了课上的内容说出来
是12千克。教师接着问,照这样计算,一年要流掉多少千克水?学
生马上算出平年是4380千克,闰年是4392千克。随着计算结果的出
现,学生觉得非常吃惊:“哇!这么多呀!”看着学生吃惊的样子,教
师又提出新的要求:“你家所住的楼房一共有多少户?如果按一家一
个水龙头计算,一年要白白流掉多少水?”
【分析】
首先,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呈现内容的素材应贴近学生现实,
即:生活现实、数学现实、其他学科现实。选用学生身边熟悉的、有
趣的素材容易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
的身边,也易于他们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体会到数学的作用。
其次,案例中呈现在教学“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一,原题的内
容是一个粮店三月份售出面粉674袋,每袋25千克,一共售出面粉
1
多少千克?这道例题让学生感觉与自己生活太远,和自己的联系又不
是很密切,所以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照着原例题讲,学生
肯定会觉得枯燥无味。案例中的教师考虑的特别周全,缺乏真实的体
验素材,学生很难对这本节课产生学习积极性,也不太可能很好的参
与学习的过程了。而改变后的题目素材取自学生的日常生活,是学生
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对于熟悉的东西,容易使
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
提高了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中还呈现了在计
算出一年要流掉多少千克水时学生的反应,我们是有积极投入到本节
课的学习,他们已经被惊人的数据所吸引,并且在这现实的、有意义
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加深了对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同时改变后的素材体现了课程综合化要求,使学生受到了节约用水的
教育。
最后,我想说的是:教科书,只是教与学的工具,而不是一层不
变的。有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地区差异,在不改变该课
内容的前提下,将原有陌生的素材改为学生所熟悉的素材,这样更能
体现数学的价值。
2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案例分析(二)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老师往往讲
得太多,忽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容易形成满堂灌。在上前两个班的
课时,我的讲解就太多了。在这种以老师为中心的课堂上,要么因为
老师管得太死而导致课堂沉闷;要么因为稍加放松而导致课堂过于活
跃,一节课上下来,师生都感到很累。
而这节课无疑是成功的。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不少同学意犹未
尽,感叹“这节课过得好快呀”。能取得这样的效果,我觉得重视学
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是关键。
在这节课中,学生无疑是课堂的真正主角。在这个学习过程中,
他们不再是拘束地静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单向的接受知识;相反,他们
能彻底地活动开来,能开口,能动手,能走上讲台,能展示、能提问、
能纠错。在这个主动的、积极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
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讲解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评价能力和质疑
能力都得到锻炼和发展!
不要轻视学生的能力,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的孩子们具有极大的
表现欲。为了能在讲台上更好的展示自己,赢得老师、同学的赞赏,
他们在自学时显得格外的专注。也不必担心他们出错,有时候还真希
3
望他们出点问题:一来可以让下面坐着的同学挑挑错,二来也可以让
老师就错误进行纠正总结。
然而,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的原因是教师角色的改变!
在这节课中,作为老师,我的讲解很少,和传统课堂上的教师相
比大不相同。我更像一个游戏活动的组织者:充分利用了学生对显微
镜的兴趣,鼓励学生自己读教材,并放手让他们走上讲台展示来自己
的学习成果一一就仿佛组织他们进行了一场游戏比赛。我提供游戏资
源、制定了游戏规则,组织学生玩了一场“学显微我最快”的游戏比
赛。同时,我也是这个游戏活动的参与者:偶尔的示范演示,更多的
是嘉宾点评,同时又好像是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需要审时度势和
一定的机智,引导节目按照预期的设想进行下去。
这种“组织者”、“参与者”身份的教师角色,比传统教学的教师
难扮演多了!首先,他一样要求具有传统教学中老师的学科专业知识,
但这种知识是藏而不露式的,是学生需要时才表现出来的,学生能自
己摸索时绝对不呈现。其次,他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和
灵敏的观察能力,能及时把握课堂活动的动向,及时地进行引导。最
后,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案例分析(三)
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人们在学习、
生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对
现象、事实作出全面的、规律性的描述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作出
决策和预测。统计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它在日常生活、
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所提示
的活动方式资源,我们应从儿童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选取素
材进行教学,使学生学会一些统计的知识。以下我将对二年级下册《统
计》一课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师:过几天我们要迎来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了,我们准
备召开一个联欢会,老师想为大家买一些水果。可是班费有限,只能
买2种,买什么好呢?
生1:可以用举手的方法来决定买什么水果。
生2:可以投票,大家喜欢什么水果,就买什么水果。
师:你喜欢什么水果?生纷纷举手说自己喜欢的水果。
师:大家喜欢的水果有这么多,怎么办?请小组讨论
生汇报:用统计的方法,看同学们喜欢第一、第二多的水果是哪
两种,就买那两种。
5
师:好,就用这种方法进行统计。下面大家依次上来,用准备好
的星星贴在你喜欢的水果的图片上。
学生上台用星星贴在自己喜欢的水果的图片上。
师:你们看哪两种水果最多人喜欢?这下你们知道买什么水果吗?
(生齐声说)
师:那我们就买这2种水果。生活中用统计的方法可以解决很多
问题,刚才我们用统计的方法解决“买水果”的问题。今后你们可以
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分析:这个案例能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例中选取素
材进行教学。案例中,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熟悉有趣
的“庆六一”开联欢会买水果这件生活中的小事出发。由于学生喜欢
的水果很多,可是只能买2种水果,产生进行统计活动的需要,必须
从同学们喜欢的水果中选取最多人喜欢的2种水果。只有通过统计才
能确定买哪2种水果。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逐步
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情境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
合作、交流,课堂成了学生创造灵感的空间。
体会与反思:课标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
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
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师能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结合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生活出发,灵活选取素材。重视创设良好
6
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熟悉有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