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商务法(第3版)主编
秦立崴
秦成德第10章
网络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学习目标案例导入10.1与网络相关的著作权问题10.2与网络相关的商业标识权问题10.3与网络相关的专利权问题本章案例本章小结本章习题
本章重点阐述作品数字化和数字化作品的定性;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含义和内容;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的含义和保护方式;网络服务商在著作权侵权中的法律责任认定方法和规则原则;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保护方式和专利权保护方式;数据库的法律保护模式;域名的含义、分类、法律性质、注册和纠纷解决机制;电子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学习目标刘某某诉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侵害文字作品署名权纠纷案——具有独创性的百科词条属于作品(北京互联网法院2020)案例导入基本案情:2018年5月9日,原告在参考9篇外国文献的基础上,在百度百科发表了“仓鼠亚科”词条的更新版本,署名贡献者为原告。该词条分别从形态特征、栖息环境、生活习性等方面对仓鼠进行了描述。涉案版本相较之前其他网友发表的5个历史版本,篇幅大幅提升,体系更加丰富、细致,内容更加详实、具体。2018年5月21日,贡献者“藤蔓”在搜狗百科上发表了“仓鼠”词条,其内容与原告发表的词条内容高度一致。2019年2月2日,原告向被告申诉,要求将词条贡献者改为原告。协商未果后,原告将被告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被告更改词条署名为原告。被告收到应诉通知后删除了该词条。刘某某诉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侵害文字作品署名权纠纷案——具有独创性的百科词条属于作品(北京互联网法院2020)案例导入裁判要点:
一、百科词条是否构成作品。
原告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了词条的编写,词条文字部分的个性化表达传递了原告的思想,具备独创性,构成文字作品。
刘某某诉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侵害文字作品署名权纠纷案——具有独创性的百科词条属于作品(北京互联网法院2020)案例导入裁判要点:二、百科词条的著作权归属。
将原告词条与之前5个历史版本进行比对可知,原告版本并非在上述版本的基础上进行的简单加工,而是重新创作所形成的作品。涉案词条署名的贡献者为原告,在没有相反证据的情况下,应认定原告系该词条的作者,享有著作权。刘某某诉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侵害文字作品署名权纠纷案——具有独创性的百科词条属于作品(北京互联网法院2020)案例导入裁判要点:
三、被告是否构成侵权。
原告要求被告更改贡献者署名已经超出法律规定的“通知-删除”义务。被告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于其用户发布词条的行为,不具有主观过错,且已及时删除涉案词条,不构成侵权。刘某某诉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侵害文字作品署名权纠纷案——具有独创性的百科词条属于作品(北京互联网法院2020)案例导入典型意义:
具有独创性的百科词条属于作品。在判断网络百科词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时,不应仅以本词条贡献者署名确定,还应充分考量本词条是否包含其历史版本贡献者的创作成果。确认百科词条可以获得著作权保护,可充分激发词条贡献者的热情,鼓励词条作品的持续创作和广泛传播。10.1.1
作品数字化10.1与网络相关的著作权问题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3条的规定,作品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计算机软件等。作品数字化是指利用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将文字、数据、图像、声音等类型的作品从传统的载体形式转换为二进制数字编码的存在形式,转换的方法包括录入、扫描、数字化录音和录像等。任何作品要在计算机和网络上实现存储、显示、传输和应用,都必须表现为数字形式。10.1.1
作品数字化10.1与网络相关的著作权问题将一个传统非数字作品转换为数字作品的过程是否创作了一个新的作品?数字形式的作品是否是可以有形形式复制的作品?前者涉及“独创性”的内涵,后者则针对“可复制性”标准中有形载体的外延。
首先,传统非数字形式作品的数字化并不产生新的作品。其次,作品数字化是著作权法上的复制行为。10.1.2
计算机软件与数据库的著作权法保护10.1与网络相关的著作权问题1.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法保护。
计算机软件包括计算机程序及有关文档。计算机程序,是指为了得到某种结果而可以由计算机执行的代码化指令序列,或者可以被自动转换成代码化指令序列的符号化指令序列或者符号化语句序列。计算机文档,是用来描述程序的文字资料和图表等,如程序设计说明书、流程图、用户手册等。10.1.2
计算机软件与数据库的著作权法保护10.1与网络相关的著作权问题1.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法保护。
表现形式而言,软件可以作为作品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但著作权只保护表达,不保护思想,这使得软件的实用性功能得不到保护,因为第三人可以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表现为新的作品)来使用受保护软件的思想或算法,而这并不会侵犯原软件的著作权。能实现对软件功能性内容保护的主要是专利,因此,除著作权保护方式外,与软件相关的发明也是专利权的保护客体。10.1.2
计算机软件与数据库的著作权法保护10.1与网络相关的著作权问题2.数据库的法律保护。
数据库,是按照系统的或有序的方式将有关数据或信息整理编排在一起的集合,比如,以有序方式建立的电话号码簿、求职者的简历库、用于出租或销售的房源信息库等。
10.1.2
计算机软件与数据库的著作权法保护10.1与网络相关的著作权问题2.数据库的法律保护。
从著作权法的角度看,满足作品独创性和可复制性标准的数据库可以作为汇编作品得到保护。数据库这类汇编作品而言,被汇编的数据可以是作品,也可以是非作品。如果被汇编的数据是作品,那么数据库作者在行使其对数据库的权利时,不得侵犯被汇编作品的著作权。
另一方面,汇编人的权利仅及于汇编作品本身,而对被汇编的作品或数据不享有权利。数据库而言,数据库的作者仅对其数据库的整体享有著作权法规定的各项财产权和人身权,而并不能禁止他人复制或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10.1.3
信息网络传播权10.1与网络相关的著作权问题
上载在服务器上的作品可以供不同的公众成员在其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访问或下载,即公众成员可以选择在线阅读欣赏,也可以选择下载保存。于是,在上述作者的使用权之外有产生了一项新的权利:信息网络传播权。这一权利的性质是网络环境下的发行权与传播权的结合,即通过网络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行为。10.1.3
信息网络传播权10.1与网络相关的著作权问题
我国在2001年修改著作权法时,参照《知识产权组织版权公约》的规定引入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第十二项。该权利的具体内容和保护方式则由2006年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进行了规定。
根据该条例,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将他人的作品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应当取得权利人许可,并支付报酬;著作权人采取的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不得被擅自删改或去除;一般著作权法的法定许可和合理使用制度相应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条例同时对网络服务商的著作权侵权责任作出了规定,引入了“避风港原则”。10.1.4
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10.1与网络相关的著作权问题1.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是指著作权人为防止他人非法访问或使用作品而采取的各种技术手段,包括访问密码、电子水银、加密软件等。技术措施是为保护著作权而采取的有关措施,本不在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之内,但越来越多的个人或公司对著作权人的技术措施进行解密并通过网络散发,这给著作权人造成很大的损失。比如,某正版杀毒软件的安装和升级需要输入密码,而解密方法一经公布,该杀毒软件公司的销售额就会大幅下降。为此,技术措施也被纳入了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10.1.4
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10.1与网络相关的著作权问题1.技术措施。
我国在2001年修改著作权法时增加了对于技术措施的保护,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未经著作权人或邻接权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技术措施的行为构成著作权侵权,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10.1.4
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10.1与网络相关的著作权问题1.技术措施。
我国在2001年修改著作权法时增加了对于技术措施的保护,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未经著作权人或邻接权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技术措施的行为构成著作权侵权,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10.1.4
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10.1与网络相关的著作权问题2.权利管理信息。
权利管理信息,是指附加于作品复制件或原件之上,用来标明作品、作者及其他权利人、作品使用条件等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的代码。10.1.4
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10.1与网络相关的著作权问题2.权利管理信息。
根据2001年修订后的我国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第(七)项的规定,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删除或者改变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属于著作权侵权行为,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2006年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五条进而补充规定,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明知或者应知未经权利人许可被删除或者改变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这些规定将《世界知识产权版权公约(WCT)》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唱片公约(WPPT)》关于权利管理信息的条款纳入了中国法。10.1.5
网络服务提供者在著作权侵权中的法律责任10.1与网络相关的著作权问题
1.网络内容提供者的著作权侵权责任。
如果网络内容提供者向公众提供的信息是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而该作品提供行为又未得到著作权人的许可,那么该行为就构成著作权侵权行为。
在归责原则方面,我国著作权法没有规定著作权侵权行为的主观要件,因而,原则上应当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网络内容提供者在著作权侵权案件中,是直接实施侵权行为的主体,与非网络环境下的直接侵权人没有差别,因而对其也应当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10.1.5
网络服务提供者在著作权侵权中的法律责任10.1与网络相关的著作权问题
2.网络技术提供者的著作权侵权责任。
网络技术提供者的著作权侵权责任需要从两个方面考察,一是其技术服务提供行为本身构成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可能,二是其在用户通过网络实施著作权侵权行为时的法律责任。10.1.5
网络服务提供者在著作权侵权中的法律责任10.1与网络相关的著作权问题
(1)技术服务提供行为的著作权侵权责任。
网络技术提供者在信息的传输和传播中起着一种服务中介的作用,其技术服务只要体现在两种行为上:“传输通道”与“代理缓存”。
“传输通道”,指网络技术提供者仅作为“通道”为用户的信息传输或传播提供服务,既不发起信息传输或传播行为,也不对所发送的信息进行查看或修改。我国2013年修订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二十条和第二十二条分别就网络自动接入服务提供者、自动传输服务提供者和信息存储空间提供者,作为“传输通道”所涉及的必要复制行为进行了有条件的著作权侵权豁免规定。10.1.5
网络服务提供者在著作权侵权中的法律责任10.1与网络相关的著作权问题
(1)技术服务提供行为的著作权侵权责任。
“代理缓存”,是指网络技术提供者将从某个网络信息源获取的信息存储在服务器中,以便用户下次访问该信息时不必重新登陆该信息源,其目的是避免或减轻网络拥堵,从而提供网络访问速度。
10.1.5
网络服务提供者在著作权侵权中的法律责任10.1与网络相关的著作权问题
(1)技术服务提供行为的著作权侵权责任。
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为提高网络传输效率,自动存储从其他网络服务提供者获得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根据技术安排自动向服务对象提供,并具备下列条件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一)未改变自动存储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
(二)不影响提供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原网络服务提供者掌握服务对象获取该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情况;
(三)在原网络服务提供者修改、删除或者屏蔽该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时,根据技术安排自动予以修改、删除或者屏蔽。10.1.5
网络服务提供者在著作权侵权中的法律责任10.1与网络相关的著作权问题
(2)用户侵犯著作权时网络技术提供者的法律责任。
在用户通过网络实施的信息传输和传播行为中,用户是主导者,而网络技术提供者仅起着技术上的辅助作用。因此,如果用户实施了著作权侵权行为,网络技术提供者的责任应当是第二位的,而且其责任应当获得限制。
但是,如果网络技术提供者参与了用户的著作权侵权行为或者在明知或应知的情况下为用户的侵权行为提供者了帮助,那么网络技术提供者就应当承担直接侵权或帮助侵权的法律责任。
简言之,鉴于网络技术提供者的技术中介地位,在由用户实施的著作权侵权行为中,应当根据其主观过错的有无来认定其侵权责任,即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10.2与网络相关的商业标识权问题
商业标识权主要包括商标权和商号权。商标权,即权利人就其注册商标和未注册驰名商标所享有的专有使用权和禁止他人做仿冒使用的权利;商号权,也称字号权,即企业对其商号或字号及企业名称所享有的使用权和禁止他人做仿冒使用的权利。10.2.1
域名注册制度10.2与网络相关的商业标识权问题
任何域名的使用和保护都要以注册为前提。在域名的注册关系中存在三个主体,注册申请人、域名注册服务商、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域名注册服务商即接受注册申请并通过签订注册服务协议为申请人提供域名注册并收费的公司,比如,中国万网。域名注册管理机构负责对域名注册服务商进行资质审查、经营授权并监督管理,还负责根服务器的维护运行和域名体系的设计与公告,比如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10.2.2
域名争议解决制度10.2与网络相关的商业标识权问题
因域名的注册和使用所引起的争议主要涉及侵犯商标权、商号权及不正当竞争行为,这些争议完全可以通过传统的司法诉讼和仲裁程序来解决。但是,域名争议的案情往往并不复杂,诉讼和仲裁程序显得时间过长和花费过高。因此,在网络运营实体及域名注册服务机构的自治性管理模式基础上,一种类似于仲裁的专门的域名争议解决程序应运而生。10.2.2
域名争议解决制度10.2与网络相关的商业标识权问题
在国际层面,1999年,互联网名址分配公司(ICANN)公布了《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和《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实施细则》,建立了适用于.com、.net和.org等国际通用顶级域名的争议解决机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中心、亚洲域名争议解决中心等被指定为国际通用顶级域名争议解决机构。《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和《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实施细则》规定了国际通用顶级域名争议解决的实体规则和程序规则。10.2.2
域名争议解决制度10.2与网络相关的商业标识权问题
我国域名争议解决的实体规则和程序规则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国际通用顶级域名争议解决基本相同,主要的一点区别在于,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第八条的规定,中国域名投诉人可以就各种名称和标志主张民事权益,而《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所保护的仅限于商标权。我国的域名争议解决程序也不排斥通过诉讼或仲裁程序解决域名注册或使用纠纷。10.3.1
电子商业方法的专利保护10.3与网络相关的专利权问题
商业方法(BusinessMethods),一般是指在商业、经济、金融等领域的经营和管理方法,比如,保险公司、律师事务所和银行合作,通过保险的形式向银行客户推销日常法律服务。电子商业方法,就是全部或者部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的商业方法。欧洲专利局认为:由计算机实施的商业方法(computerimplementedbusinessmethods)是利用确指的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协议性数码程序设备来完成至少某些步骤的商业方法。10.3.1
电子商业方法的专利保护10.3与网络相关的专利权问题
商业方法(BusinessMethods),一般是指在商业、经济、金融等领域的经营和管理方法,比如,保险公司、律师事务所和银行合作,通过保险的形式向银行客户推销日常法律服务。电子商业方法,就是全部或者部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的商业方法。欧洲专利局认为:由计算机实施的商业方法(computerimplementedbusinessmethods)是利用确指的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协议性数码程序设备来完成至少某些步骤的商业方法。10.3.1
电子商业方法的专利保护10.3与网络相关的专利权问题
2000年6月公布的比较研究报告得出了美、日、欧三方一致的两条结论:由计算机完成的商业方法必须具有技术性才有可能获得专利保护;只是利用公知的自动化技术将已知的人类交易程序自动化的做法,不具有可专利性。第一条结论是对电子商业方法的专利适格性(eligibility)要求,即,对于电子商业方法的专利审查仍要适用“技术性”标准;第二条结论是对电子商业方法发明的创造性要求。10.3.1
电子商业方法的专利保护10.3与网络相关的专利权问题
“技术性”是发明的必备特征,是专利法对其保护客体的基本要求。技术性特征意味着发明是利用自然规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商业方法本身因为不符合“技术性”认定标准而应被排除在发明之外。电子商业方法的整体也不构成技术方案,因而也不应当被授予专利,但是电子商业方法所采用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相关技术可以被授予专利。10.3.2
计算机软件的专利保护10.3与网络相关的专利权问题
由于受美国法的影响,计算机软件长期以来主要通过版权法予以保护。但是,由于版权的保护效果仅及于“表达”而不能涵盖“思想”,所以,软件产业在不断寻求计算机程序的专利保护。各国专利法也同样在美国法的影响下,逐渐将“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纳入了专利法的保护范围,但仍认为“计算机程序本身”不能被授予专利。10.3.2
计算机软件的专利保护10.3与网络相关的专利权问题
对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进行可专利性审查,依据是“发明”的定义,尤其是发明的技术性特征,即发明是对技术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需要体现对于自然规律的应用和作用于客观物质的效果。
10.3.2
计算机软件的专利保护10.3与网络相关的专利权问题
计算机程序本身或仅仅记录在载体上的计算机程序,属于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是专利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项所规定的不能授予专利的客体。相反,如果一项权利要求既包括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的内容,也包含技术特征,那么就可以被授予专利。必须强调的是,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的整体,不能是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其对现有技术的贡献也不能是智力规则性质的,而必须是技术性的。京东“双十一”商标无效行政纠纷案(澎湃新闻2019)本章案例
基本案情:本案的背景是,京东公司申请注册了包括“京东双十一”在内的一系列“双十一”商标,经核准使用在第35类“广告、计算机网络上的在线广告”;第38类“电视播放”;第41类“教育”等服务上。对此,阿里巴巴于2017年7月26日对上述诉争系列商标提出了无效宣告请求。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经审理认为,诉争系列商标与阿里巴巴公司在先注册的“双十一”、“双十一狂欢节”、“双11”等商标构成类似服务上的近似商标,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简称商标法)第三十条的规定,据此裁定:诉争系列商标或予以无效宣告、或在部分服务上予以无效宣告。
京东“双十一”商标无效行政纠纷案(澎湃新闻2019)本章案例
基本案情:在庭审中,京东方面认为,双11”、“双十一”均系每年11月11日商业促销活动节日的通用名称,作为商标使用在涉案的服务上缺乏商标应有的显著性。阿里巴巴公司的在先商标既缺乏显著性,且在涉案服务上从未实际使用过,因此,诉争系列商标与阿里公司的在先商标不可能造成混淆。被诉裁定关于易使消费者误认为“系列商标”或“源自同一市场主体或具有某种关联”的认定与客观事实严重不符。综上,京东认为诉争系列商标的注册并未违反商标法第三十条的规定,请求法院撤销被诉裁定,并判令被告重新作出裁定。京东“双十一”商标无效行政纠纷案(澎湃新闻2019)本章案例
基本案情:被告国家知识产权局辩称,诉争系列商标核定使用的服务与各引证商标在服务的方式、服务目的以及服务对象等方面相同或相近,分别属于同一种或类似服务。被诉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作出程序合法,请求法院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并判令原告承担本案诉讼费用。京东“双十一”商标无效行政纠纷案(澎湃新闻2019)本章案例
基本案情:阿里方面称,原告在实际经营中非法使用“双十一”标识,使消费者误认为其与第三人的“双十一”品牌存在关联,其行为侵犯了第三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违反了公平诚信的原则,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阿里认为,原告京东与阿里之间存在长期激烈的竞争关系,诉争系列商标的存在会极大破坏阿里“双十一”品牌通过大量投入获得的高知名度,造成相关公众的混淆误认,并对市场秩序和阿里巴巴的良好商誉造成严重破坏,其主观上存在明显“搭便车”的恶意。综上,阿里巴巴认为被诉裁定认定的事实清楚,适用的法律正确,请求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京东“双十一”商标无效行政纠纷案(澎湃新闻2019)本章案例
基本案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辐射安全管理题库(含答案)
- 民房房屋购买合同范例
- 数据结构与算法复习题
- 特约顾问聘用合同范例
- 工程咨询合同范例内容
- 员工宿舍合租合同范例
- 合同范例生效
- Unit1《Greetings》(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沪教版(五四制)(2024)英语一年级上册
- 市场开发咨询合同范例
- 律师委托协议合同范例
- 期末复习试题(试题)-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 书法鉴赏 (浙江财大版)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绿植花卉租摆及园林养护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开票税点自动计算器
- 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风险会商管理制度
- 香文化与养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农林大学
- 幼儿园绘本故事:《小年兽》 课件
- 二氧化碳充装操作规程完整
- 植草沟施工方案
- 手术室护士分级培训计划(共4页)
- 苯-甲苯浮阀塔精馏课程设计.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