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桥边的老人》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小说的艺术特色,简单了解本模块内容。
2、能力目标:阅读小说,整体感知理解赏析小说文本。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题旨,明白作者的反战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阅读小说,整体感知理解赏析小说文本。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以培养学生阅读小说能力为指导,布置任务查阅资料,在课堂上
培养通过人物对话来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具体做到:
1、查阅关于海明威人生经历及创作风格的资料。
2、阅读《诺贝尔文学奖文库•授奖词与受奖演说卷》中关于海明威的部分。
3、阅读小说,能通过人物对话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在你思考的人物对话下面做记号。
4、不看课文,回忆课文的大致内容和阅读时的感受。
5、思考:你的阅读感受和小说的写作手法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作者运用了什么样
的艺术手法使你产生这样的阅读感受?)
一、新课导入,简单了解本模块内容。
(一)《外国小说欣赏》是在学生完成高中语文必修阶段的学习任务之后开设的一门选
修课,属于“小说与戏剧”系列。《外国小说欣赏》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欣赏外国小
说以及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与此同时,适当地勾勒外国小说史的轮廓,简单
介绍外国小说的创作方法以及诸种流派,最终目的是了解小说艺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
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提升人生境界.
(二)目标设定。
《外国小说欣赏》分为八个单元,按小说的基本元素来设定,分别为“叙述”“场景”
“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和“虚构
二、阅读小说,整体感知。明确第一单元要求。
(一)本单元的要求是:
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
2、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
3、考察小说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与内容和题旨呈现的关系;
4、了解小说的叙述腔调和速度控制。
(二)《桥边的老人》是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桥边的老人》篇幅短小,笔法简练,但是意蕴却很深刻,叙述角度也很具有代表性,
所以结合单元要求和文本特点,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置为: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
及其创作风格;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3、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4、
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并能试着以第一人称写一段人物内心独白。
三、进入文本
(一)作者简介
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他的
一生经历丰富,富有传奇色彩。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人死以致
伤痕遍体。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成为
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
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1954年,“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
表现在《老人与海》之中,以及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1961
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
他创作风格也很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双关妙语:“恕我不起来啦!”
他笔下的人物也大多是百折不弯的硬汉形象,尤以《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最为典型。用海
明威的一句名言可以概括这类硬汉甚至其本人,乃至可涵盖美利坚民族的性格:“一个人并
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美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马尔科姆•考利在一篇文章里也称海明威为“这头老狮子”,以“老
狮子”的称号,生动地概括了海明威性格中刚毅、勇敢和坚韧的一面,给人留下永不磨灭的
印象。
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要了解美国,你必须走近海明威,走到代表着美国民
族坚强乐观的精神风范的文学长廊中来。
(二)文学常识简介
1、迷惘的一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这个名词源出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
特鲁德•斯泰因。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
为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一句题辞,于是“迷悯的一代”成了一个文学流派的名
称。
所谓“迷惘的一代”,意思是指由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而不知该怎么办的一代。在20
年代初期,美国一批初登文坛的青年作家,他们年龄相仿,经历相似,思想感情相近,文艺
创作倾向也约略相同,他们带着玫瑰色的幻想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但他们所看到的尽是残酷的厮杀和恐怖的死亡。他们的幻想破灭,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
他们憎恨战争,但不知如何才能消灭战争,心情苦闷,对前途感到茫然。战后资本主义世界
的动荡不安和社会危机,又加重了他们心灵的空虚和苦闷。他们没有明确的社会理想,只能
消极逃避现实的斗争,躲到个人的小天地里去,企图用爱情、友谊、寻欢作乐来解除精神的
痛苦,想在富有刺激性的活动中使自己振奋起来。
2、冰山理论
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
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
方,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
面上。”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
对于海明威的“冰山理论”,研究者们注意到了海明威的文体风格,认为海明威早年从
事新闻记者工作,练就了简约干练的文体风格,在从事小说创作后,他还是提倡简练的电报
体写作风格。海明威的小说使用的是最普通的词和日常用语,摒弃了空洞词藻。
(三)文题解读
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
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军展开激战。海明威不但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一起捐款支援西班
牙人民正义的捍卫民主、反法西斯斗争,而且作为战地记者三次深入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
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与前两部反映战争的作品不同,《桥
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
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残酷的战争来了,将家园、亲人都无情地撕碎。在这里,战争成了作
者的谴责对象,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更令小说充满了悲悯的力量。
(四)理清思路
这篇小说虽篇幅短小,但构思精巧,选材典型。
小说首段进行场面描写,介绍故事发生的环境。主体部分由对话构成情节,通过对话,
将老人的内心之痛刻画入微;最后一段交待结局,既是对背景的再次点明,又有一定的象征
意义。(首段介绍环境,主体部分由对话构成情节,最后一段交待结局)文章的构思和取材
是巧妙和独特的,它不是以战火纷飞,血腥残酷的战争实景来表现该主题,而是以在战争即
将到来前,一个相对平静的环境下,一个孤身老人当人们竞相逃命时的内心世界,冷静而逼
真地揭示出了战争的残忍、罪恶。
在小说的情节安排上,作者通过将撤离人群的逐渐稀少、远去,战争越来越近的紧张感
与老人从始至终的缓慢平和的语调,与战争毫不相干的谈话内容冲突着,把小说一步步推向
高潮,让人不禁为老人的安慰担忧,也更深刻的感受到主题。
(五)具体解读
1、阅读第一段,讨论叙述语言的特点
问题1:本段交待了哪些内容?
明确:交待了主人公及故事发生的环境:桥边的老人、避难的人群、运送物资的士兵、
那躅的农夫。
问题2:本段语言几乎一笔一景,为什么惟独对老人着重笔,且分置首尾?
明确:注重语言的轻重匀称,结构的错综,与下文的过渡照应。
问题3:由本段看,小说的叙述语言有何特点?
明确:语言简约,不事渲染,淡化主观色彩;但包蕴丰富的内容,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
2、阅读主体部分,揣摩人物内心世界,理解小说主旨
问题1:“我”与老人的问答有多处矛盾,试举例说明。
明确:如“我”问老人的家及政治态度时,老人的“敷衍”;老人问“我”动物能否挨
过炮火,“我”的心不在焉。
问题2:为什么会产生“答非所问”的对话?
明确:两人身份不同。我作为反法西斯战士,关注自己的战斗任务,最多也只是对老人
境况关心;而老人远离政治与战争,内心关注的是与自己相伴的动物的生命。
问题3:老人的形象与故事的主题有何关系?
明确:老人充满爱心,其形象闪耀着普遍的人性的光辉,与践踏人类生命的残酷战争形
成鲜明的对比。作者旨在呼唤人性与爱的回归,斥责非正义战争给世界带来的灾难。
3、阅读最后一段,讨论结尾的表达作用
问题:小说的结尾除了交待故事的结局,还有什么表达作用?
明确:
(1)点明故事背景(法西斯挺进)
(2)渲染氛围,烘托心境(天色阴沉,乌云密布)
(3)象征手法,暗示中心(复活节、仅有的幸运)
(六)、品析鉴赏
1、老人形象
作品开篇通过“戴钢丝边眼睛”、“尘土”、“浮桥”已经忙着逃命的车辆、人群的各种动
作以简单的白描手法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战争来临前忙乱的极富写实效果的画面,又佐以后文
对于“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边的尘土中坐了下去”等动作的描写,
剔透地写出生活现实,烘托出了在人们竞相逃命之际,一个朴实憨厚善良的老人形象。通过
其好似不断在重复着同样内容的质朴语言,表现出一个既不懂政治又不懂战争,一个简简单
单的饲养员,一个最普通的人在战争是的心态,这与包括“我”在内的其他人面对战争的那
种一心想着撤离的恐慌,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时的老人就好像一名即将坐化的老僧,表现不
出一丝对死亡的畏惧,然而并非他不恐惧死亡,而是他根本不知道战争的来临,死亡的即将
到来,将主题表现的淋漓尽致。
老人充满爱心,其形象闪耀着普通的人性的光辉,与践踏人类生命的残酷战争形成鲜明
的对比。作者旨在呼唤人性与爱的回归,斥责非正义战争给世界带来的灾难。
2、我的形象
“我”只是充当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一个观察者,并没有发表议论和流露感情。第一段
末尾的那句''他太累了,走不动了”,以及“我”与老人的对话中插入的一句“那是他的故
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都是“我”的揣测而已。尽管如此,我们通过对
有关战争的场面描写和与老人的谈话以及催促老人离开这些细节,还是可以看出,“我”是
对老人同情的,对战争厌恶的。(三)叙述视角
(1)、介绍叙述视角。
小说一开始,就要给自己找一个叙述的身份和位置,这就是叙述视角,或者叙述角度,
这是小说的立足点,它决定了叙述者以何种身份、何种角度来讲述故事。“作者一叙述者一
人物”三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合关系,从而使小说的叙述方式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2)、介绍叙述人称。
叙述视角可以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全知视角基本上是叙述者等同于作者,他超越
小说的所有人物和事件,了解小说的全部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运。全知视角的叙述一
般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
有限视角是现代小说的一大贡献,这时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故事的叙述者往
往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第一人称“我”的运
用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小说主人公“我”就是故事的讲述人,叙述者和人物重
叠。
(3)、根据上面的介绍,请你再次阅读《桥边的老人》,指出这篇小说的叙述人称,并
结合“准备与预习”第三题,与同学讨论、分析这种叙述人称的艺术效果.
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指导,得出观点:《桥边的老人》中,第一叙述人称“我”的出现
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
(4)、《桥边的老人》叙述视角分析:
小说一开始,是一段场面描写:一个孤独的老人独自坐在战火即将燃至的桥边,似乎这
是一个“全知”的叙述角度。只是随着第二段的进入,“我”的出现,才将叙述限定在一个
有限的视角中。然而,虽然用了第一人称,有"我"的参与,‘'我"只是充当故事中的一个
人物、一个观察者,并没有发表议论和流露感情。第一段末尾的那句“他太累了,走不动了”,
以及“我”与老人的对话中插入的一句“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都是“我”的揣测而已。这是一种出自讲述者主观的认定,与“全知”的叙述角度不同,它
是或然的、有限的观察角度。
首先,这种角度给了我们一种“亲历”的感觉,仿佛这是一篇来自战场的报道,一个真
实的特写,是一种“现在进行时”的叙述。作者是在讲述一件正在发生的事情,由“我”来
作为故事里的人物,可以增加一些真实感和亲切感。
其次,采用第一人称,可以避免作者的介入,更多的是显示故事而不是讲述故事,显得
比较客观。具体说来,小说通过“我”之眼,通过“我”与老人之间的对话,尤其是老人三
次唠叨着“猫会照顾自己,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这样的细节描写,将老人的内
心之痛刻画入微。尽管没有一句带有情绪化的语言,却令我们感受到对战争的谴责和对和平
的热爱。
最后,“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讲述的仅仅是“我”的所见所闻,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只
能推测,这对读者而言,要求能挖掘人物的心理,玩味故事的内涵。比如,在小说末尾,当
“我”再次催促老人离开,而老人却无力起身时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老人“摇晃了几步,
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是不再
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这一切都是客观地呈现出来的,关于老人在战争中的命
运和老人对现实的情感等,都需要读者借小说的信息推导出来。
4、人物对话
(1)、对话设计富有张力。
文中的对话,由“我”的“劝离”与老人的“不动”构成两极,仿佛一场太极推手表演。
文中“我”两次劝老人离开,但他始终没有挪动。老人难以动身的主要原因当然是体力不支、
疲惫不堪。另一方面,对家园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茫然也是使老人不想动身的内在因素。
对于一个76岁高龄的孤独老人来说,在生命临近终点之际却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求
生的欲望自然减退,以至于可置生死于度外。
(2)、对话成为推动叙述的主要力量。
这篇小说的人物几乎原地不动,除了对话没有其他动作;小说的情节也非常简单,它的
展开主要借助人物对话。小说里的对话简单高效,蕴涵了所有该有的生动情节,反映出人物
的个性心理。
(3)、对话看似简洁,却蕴涵大量的信息。如:
“什么动物?"我又问道。
“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你只得撇下它们了?"我问。
“是啊。怕那些大炮呀。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哪。”
“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
坡。
“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
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老人对动物如数家珍,我们不但了解了老人
平日的生活状况,这几只动物在老人心目中所占据的地位,还了解到老人离家时的无奈和被
迫。“我”“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暗示了我
对老人命运的担心:没赶上去巴塞罗那的卡车就等于要留在战场上了,而此时,最后的大车
也即将驶离。末尾处老人“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实
际意味着老人凶多吉少的未来。这一切,都是被客观地呈现出来,让读者凭借小说所透露地
信息推导出来。这也正体现出海明威所倡导的“冰山理论”。
5、动物意象
小说的主体部分的对话始终围绕着“动物”展开。在不长的篇幅里,小说反复出现着这
样的细节:老人三次唠叨着“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作者在强
调什么呢?在老人的话语里,我们似乎能够看到,在他孤独的垂老之年,只有几个动物与他
相依为命的晚景。然而,残酷的战争使这一温馨都无处存身,一无所有的老人在炮火中不但
失去了家园,也失去了最后几位可依靠的伴侣。前景的悲凉显而易见,这也许正是老人并不
急于逃离,也不惧怕战火的缘故。这些动物被抛弃,无辜地面对人类制造的战火,对人类的
仇恨一无所知。战争双方,有谁会关注生命的被扼杀被销毁被剥夺呢?在老人的眼中,这却
是世界的价值所在。二、延伸拓展
(七)、主旨探讨
设计提问:“我”和老人的对话始终围绕着“动物”,有人说在这样的战乱之年,人人自
危,只求自保,又何必去考虑动物的安危呢?你对这个问题是怎么想的,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短篇小说不可能像长篇小说一样对社会历史作壮观的描写,它只能选取一个小角
度、一个侧面,以小见大地折射出有意义的主题来。《桥边的老人》仿佛一个小小的窗口,
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一一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和平的渴望。小说是通过关注战
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来彰显主题的。
(1)想象你就是文中的叙事主人公“我”,请你依据课文,以简单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
幅战争来临前忙乱的画面,进而品味小说语言简约却寓意深远的艺术特色.
(2)依据课文中的对话,尤其是“我”与老人对话时“答非所问”的情景,说说你感
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四、作业
1、找出一篇采用全知视角写作的短篇小说,并与《桥边的老人》相比较,领悟不同的
叙述方式产生的不同的审美效果。
2、完成课后“思考与实践”第一题:《桥边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
却还在挂念着自己照看的小动物们,表现出人性的光辉。试用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描写老
人的内心世界。
3、再找几篇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来读,体会他提出的语言“冰山”理论。
板书设计:
桥边的老人
海明威
人物:老人形象
我的形象
环境:(1)点明故事背景(法西斯挺进)
(2)渲染氛围,烘托心境(天色阴沉,乌云密布)
(3)象征手法,暗示中心(复活节、仅有的幸运)
情节:面对战火,老人不忍心抛下“家畜”而独自逃难。
《桥边的老人》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
3.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
4.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并能试着以第一人称写一段人物内心独白。
过程与方法
理解本文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分析老人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
教学重点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
2掌握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
教学难点
小说的叙述视角
教学设想
《桥边的老人》篇幅短小,笔法简练,但是意蕴却很深刻,叙述角度也很具有代表性,
所以结合单元要求和文本特点,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置为: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
其创作风格;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3.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4.掌握
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并能试着以第一人称写一段人物内心独白。
教学时间
2课时
课前准备:
1、了解海明威的人生经历及创作。
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乡村医生
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
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
(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30、40
年代他转而塑造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居IJ
本《第五纵队》1938),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o50年代后,他继续发展20
年代短篇小说《打不败的人》和《五万大洋》的宁折不弯主题,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
“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0)。在
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
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2、阅读《诺贝尔文学奖文库•授奖词与受奖演说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中
关于海明威的部分。(资料印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个以保卫西班牙共和国为己任的战士,一个跟随一支秘密队伍走遍法兰西各地的战地
记者,一个老渔夫、一个漂亮的拳击家、一个能打飞鸟的优秀射手、一个惟一活着阅读过自
己的讣文和唁电的人。他是谁?
二、幻灯介绍海明威
三、初读感知:
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
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军展开激战。海明威不但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一起捐款支援西
班牙人民正义的捍卫民主、反法西斯斗争,而且作为战地记者三次深入前线,在炮火中写了
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与前两部反映战争的作品不同,
《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
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残酷的战争来了,将家园、亲人都无情地撕碎。在这里,战争成了作
者的谴责对象,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更令小说充满了悲悯的力量。
四、老人形象
1、文中刻画的桥边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试加以分析。
文中刻画了一个年老孤苦的西班牙老人形象。他热爱自己的家乡,一谈到自己的家乡,
老人就高兴地笑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他心地善良,充满爱心。敌人入侵,他不
得不逃离家乡,但一直奉挂他养的那几只动物,对这几只动物能否避过战火,一直放心不
下。他不关心政治,他不理解敌人为什么会入侵自己的家乡,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之情和对
和平生活的向往。
2。、《桥边的老人》结尾处,当“我”再次催促老人离开、而老人无力动身时,海明威
这样写道:“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试用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描写老人此时的内心世界。
五、叙述视角
(一)“我”是谁?
讨论:
由课文有关介绍:“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
地点。”“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
推测:也许是个战地记者,也许是与法西斯对立的阵营中的战士。
(-)这篇短小的小说就是由“我”来讲述的。请大家思考:
由“我”来说这个故事好处和缺点各有哪些?
可能出现的答案:
1、由“我'’这个小说中的人物来讲述故事,给我们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有很强的真实
感、亲切感。
2、由“我”来讲述故事,故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现在进行时”,使读者对下一步情节有
所期待,能紧紧抓住读者的心。
3、由“我”来讲述故事,“我”所知道的内容是有限的,比如这个老人的身份、他的经历
和未来,很难把故事的全部内容呈现出来。
教师总结:
这种由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来讲述故事的视角便是有限视角,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
节,最常用第一人称。
(三)小说还有一种视角就是全知视角。
请看莫泊桑《项链》中的一个片段:(PPT)
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象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她没有陪
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最后只得跟
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她不能够讲究打扮,只好穿着朴朴素素,但是她觉得很不幸,
好像这降低了她的身分似的。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
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
这两种视角的区别是什么?
讨论后总结:
全知视角的叙述者是全知全能的,了解小说全部的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和命运,甚至
在叙述过程中加入评论,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有限视角的叙述者则只介绍故事的部分情节,
把一部分内容隐藏起来了
六、品析对话。
1、对话设计富有张力。
文中的对话,由“我”的“劝离”与老人的“不动”构成两极,仿佛一场太极推手表演。文中
“我"两次劝老人离开,但他始终没有挪动。老人难以动身的主要原因当然是体力不支、疲惫
不堪。另一方面,对家园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茫然也是使老人不想动身的内在因素。对
于一个76岁高龄的孤独老人来说,在生命临近终点之际却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求生
的欲望自然减退,以至于可置生死于度外。
2、对话成为推动叙述的主要力量。
这篇小说的人物几乎原地不动,除了对话没有其他动作;小说的情节也非常简单,它的
展开主要借助人物对话。小说里的对话简单高效,蕴涵了所有该有的生动情节,反映出人物
的个性心理。我们不妨分析一下下面一段对话:
“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
“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这一句接一句,仿佛踏实坚定的脚步,将我们一步步引向老人的身世。老人提到故乡便
暂时忘记了眼前艰难凶险的处境并微笑了起来的这一细节,告诉我们他是多么爱他生活的家
园;呆在那儿照顾动物直到最后离开的这个细节,又说明他对它们是多么不舍。离开自己深
爱之物、让它们被炮火摧残,这种被迫和无奈何其苦涩和悲哀。
3、对话看似简洁,却蕴涵大量的信息。如:
“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你只得撇下它们了?“我问。
“是啊。怕那些大炮呀。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哪。”
“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
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老人对动物如数家珍,我们不但了解了老人平日的生活状况,这几只动物在老人心目中
所占据的地位,还了解到老人离家时的无奈和被迫。“我”“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
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暗示了我对老人命运的担心:没赶上去巴塞罗那的卡
车就等于要留在战场上了,而此时,最后的大车也即将驶离。末尾处老人“摇晃了几步,向
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实际意味着老人凶多吉少的未来。这一切,都
是被客观地呈现出来,让读者凭借小说所透露地信息推导出来。这也正体现出海明威所倡导
的“冰山理论
七课后作业:
以“那天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为开头写一段文字,
叙述力求简洁且有丰富的内蕴。
板书设计:
老人形象:年老孤苦、心地善良、充满爱心、热爱家乡、厌恶战争、爱好和平
叙述角度:第一人称有限视角
主要表现手法:对话(语言描写)
《桥边的老人》
教学目标:
1、叙述的角度对于故事内容和题旨呈现的的作用。
2、叙述的加减法(简洁与繁复)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
设计理念:
由叙述的角度来切入对小说的阅读理解,引导同学深入思考叙述的简洁和繁复在
小说中的特殊运用及对主旨呈现的不同作用。
教学重点:
叙述的加减法(简洁与繁复)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
教学难点:
在对叙述繁简的讨论中获得意识流的基本特征。
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
1、了解海明威的人生经历及创作。
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乡
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
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
杀。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
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30、40年代他转而塑造摆脱迷惘、悲
观,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剧本《第五纵队》
1938),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50年代后,他继续发展20年代短
篇小说《打不败的人》和《五万大洋》的宁折不弯主题,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
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
人与海》1950)。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
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2、阅读《诺贝尔文学奖文库.授奖词与受奖演说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
版)中关于海明威的部分。(资料印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桥边的老人》
一、初步阅读小说:
(一)“我”是谁?
讨论:
由课文有关介绍:“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
了什么地点」“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
推测:也许是个战地记者,也许是与法西斯对立的阵营中的战士。
(二)这篇短小的小说就是由“我”来讲述的。请大家思考:
由“我”来说这个故事好处和缺点各有哪些?
可能出现的答案:
1、由“我”这个小说中的人物来讲述故事,给我们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有很
强的真实感、亲切感。
2、由“我”来讲述故事,故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现在进行时”,使读者对下
一步情节有所期待,能紧紧抓住读者的心。
3、由“我”来讲述故事,“我”所知道的内容是有限的,比如这个老人的身份、
他的经历和未来,很难把故事的全部内容呈现出来。
教师总结:
这种由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来讲述故事的视角便是有限视角,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
部分情节,最常用第一人称。
(三)小说还有一种视角就是全知视角。
请看莫泊桑《项链》中的一个片段:(PPT)
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象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她
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
娶她;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
她不能够讲究打扮,只好穿着朴朴素素,但是她觉得很不幸,好像这降低了她的
身分似的。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
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
这两种视角的区别是什么?
以下内容只有回复后才可以浏览
讨论后总结:
全知视角的叙述者是全知全能的,了解小说全部的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和命
运,甚至在叙述过程中加入评论,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有限视角的叙述者则只介
绍故事的部分情节,把一部分内容隐藏起来了。
(四)作者海明威正是用有限视角来叙述故事,隐藏了一些内容,使得叙述简洁。
而相比之下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则繁复得多。如果说伍尔芙偏爱叙述的“加
法”的话,海明威则更爱“减法”。
二、让我们在细读小说的主体部分(对话部分),看看作者那些地方是叙述的“减
法”,在“减法”中作者隐藏了什么?
(阅读、寻找、讨论)
交流讨论。可能出现的讨论点:
(一)“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
“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交流后总结:“微笑”就是一处减法。作者隐藏的是:老人暂时忘却身处艰难凶
险却微笑是因为谈起了故乡,因为热爱故乡,因为故乡有他温暖的回忆,包括这
些动物的回忆。
“最后一个离开”也是一处减法。作者隐藏的是:老人因为战争,不得不离开,
最后才离开是因为实在不舍,但是让自己心爱的动物留下遭受炮火的摧残又是多
么无奈、被迫和悲哀。
(二)
“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
边的斜坡。
交流后总结:这也是一处减法。“最后几辆大车”没赶上,就意味着老人要留在
战场上了。平静而简洁的叙述中隐藏的是作者对老人命运的深深担忧。
与老人命运相关的句子还有:
“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
了下去。
,,坐了下去”也就意味着老人凶多吉少的未来。
问:明知此处即将成为战场,“我”两次劝老人离开,但老人为什么不走?
讨论、交流:一方面是因为体力不支,疲惫不堪,“我七十六岁了。我已经走了
十二公里,我想我现在再也走不动了。”另一方面,老人还有对故园的留恋,对
未来的茫然,“那边我没有熟人”,老人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求生的欲望减
退了。
(三)“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
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
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1、可讨论:这里是叙述的“减法”还是“加法”?
交流:小说全篇简洁,惜墨如金,这里却反复提及另外几只动物的危险,好像用
了“加法”,其实依然是''减法"。因为在这简单的疑问背后深深隐藏着老人对动
物的同情、担忧,老人“没家”,也就意味着没有亲人,那些动物是与他相依相
伴的。但是,战争来了,人们自顾自的逃离,动物是最无助的,被人们抛弃在战
火中。
2、可接着讨论:这位老人连自己的生命都难以自保,为何还念念不忘他的那几
只动物?
交流:在老人眼中,动物的生命和人类的生命是一样可贵的,老人博大的爱心,
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与残害生命的战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生命何其可贵,战争
多么残酷!
(四)“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
看动物。”
讨论、交流:这个“只是"意味深长。这里交织着一种“怨”与“冤”的情感:
我只是在照看动物,招谁了惹谁了?为什么要毁了这一切?在这个“只是”中隐
藏着的是对战争的控诉。
三、通过以上阅读和讨论,我们知道作者的叙述是一种“减法”,隐去了一些内
容,力求简洁明快,这正是作者“冰山理论”的表现。他说,“冰山在海里移动
很是庄严宏伟,这时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他认为应该把思想、情
感乃至语言与动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隐藏起来。你认为,这样写小说是否会影响
内容、主旨的顺利表达?
讨论、交流:应该说不会影响的。其实,作者的写作的“减法”正是要求我们读
者做好阅读的“加法”:一切被省略的东西都是可以联接和弥补的。读者既可以
从''我”的角度体验故事,也可以发挥想象,推测每一个人物的心理,读者自己
去推理、想象、判断,极大地丰富故事的内容。这是现代小说对我们读者提出的
要求。
课后作业:
以''那天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为开头写一
段文字,叙述力求简洁且有丰富的内蕴。
板书设计:
叙述角度:第一人称有限视角
叙述的“减法”(简洁):含蓄深远
《墙上的斑点》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了解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2、能力目标:学习作者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结构形式,分析心理描写在意识流小说中
的作用。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理解西方现代艺术,能接受现代的艺术思想,从现实的
思维中解脱出来。
教学重点: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结构形式。
教学难点: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教学方法和学法才旨导:解读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鉴赏。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解了西方表现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也是在20世纪初期,还兴起了一
种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小说流派——意识流小说,今我
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种小说的艺术特色。请看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
二.作者介绍: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原名弗吉尼亚•斯蒂芬,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小说
家、评论家和散文作者。她的小说创作实践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她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
意识流小说的地位,她的影响在文学上经久不衰。但是,40年代到60年代,在英国对伍尔
夫的评价一直偏低。从70年代起,英国文学研究领域却突发了对她重新研究的兴趣,甚至
对她的“发疯”、相貌、癖性、爱好、私生活等等都有人进行专题研究。弗吉尼亚・伍尔夫
已成为英国文学界的一位传奇人物。
1882年,弗吉尼亚•伍尔夫生于伦敦,父亲斯蒂芬爵士是一位学识渊博、颇有声望的
哲学家和评论家。弗吉尼亚自幼身体孱弱,未上学,在家跟着父亲读书。当时许多学者名流
是她家的常客。家境的富裕、父亲的博学、家藏书籍的丰富以及学者名流的影响熏陶,使她
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细腻敏感的性格。1904年父亲去世后,她迁居伦敦文化区布卢姆斯
伯里,后来她的家就成了“布卢姆斯伯里团体”的活动场所。这个文学团体的成员时常在一
起讨论问题,反对当时的社会风尚,反对文学艺术方面的清规戒律,提倡自由探索。这个团
体不仅对她本人后来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技巧有影响,而且对两次大战之间的英国文化生活和
思想生活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1912年,弗吉尼亚与伦纳德结婚。在丈夫的鼓励下,伍
尔夫开始创作小说。1917年,夫妇俩在自己的寓所楼下创立了“霍格斯出版社”,出版了一
些十分重要的作品,包括伍尔夫自己的一些作品°T•$・艾略特的一些早期诗集和凯瑟琳•曼
斯菲尔德的一些短篇小说。
伍尔夫自幼精神比较脆弱,精神分裂症曾多次发作。进入30年代之后,病情日益恶化,
但她仍奋力写作经常在一本书写完之前就开始酝酿新作,但每写成一部作品总是感到不满
意,情绪时常处于困惑和消沉的状态。1941年3月,伍尔夫由于对刚完成的小说《幕间》
不满意,又因为“二战”战火已燃烧到英国,更由于她确信自己的精神分裂症即将复发,便
留下一纸绝命书,感谢丈夫多年对她的关怀和照顾,随后就投河自尽。
伍尔夫的主要作品有《墙上的斑点》《海浪》《到灯塔去》《雅格布的房间》《达洛卫夫人》,
散文集《普通读者》两部。
三、题解
《墙上的斑点》是弗吉尼亚•伍尔夫于1919年发表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
在《墙上的斑点》问世之前的1915年,伍尔夫发表了《论现代小说》一文,开始阐述
意识流的基本观点。她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她的真实观和艺术观。她认为,小说创作不应停
留在对客观事物的表面摹写上,而应追寻生活的内在真实。这种内在真实就是生活现象在人
们内心深处引发的“变化多端、不可名状、难以界说的内在精神小说家的职责,就是要
把这种内在的真实“用文字表达出来并且尽可能删除外部的杂质,而要做到这一点,小说家
就要抛弃常规,采取一种新的方式","让我们按照那些微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
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追踪这种模式,不论从表面上看来它是多么不连贯,多么不一致;
按照这种模式,每一个情景或细节都会在意识中留下痕迹”。《墙上的斑点》正是一篇实践了
作者描绘内在真实的艺术主张的作品。
四、意识流小说与心理小说
意识流小说是典型的心理小说,人物的意识流动成为小说的绝对主体。《墙上的斑点》
突破传统小说的套路,没有情节,没有环境,也没有结局,作者只抓住人物瞬间的没有行动
的印象感觉和沉思冥想,将我们引入人物的精神世界。小说的叙述者面目模糊,从文中内容
推测,可能是一位女性,一位妻子,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看到墙上的斑点以后所引发
的内心活动。这内心活动主要是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于是我们看到在作者的遐
想中,既有迅即更迭的生活速写,又有浅尝辄止的历史点击,还有不时生发的迷惘、虚幻的
人生感喟,以及或愉快或忧郁的情绪。
五、小说的内容与结构形式
以一个支点为轴心向四周辐射,是伍尔夫小说的独特结构形式。在课文中,“墙上的斑
点”是一个象征性意象,代表着现象世界。在结构上它是作者进入心理世界的一个跳板或者
支点。也就是说,作品中的人物是从墙上的那个斑点出发而产生出许多联想的;而每一段落
的联想又都是以这个斑点作为支点而生发开去的。从支点出发,弹出思绪,再返回支点,再
弹出思绪……如此循环往复,表现出了人物散漫无序的意识活动。
具体地说,课文中主人公对于斑点的猜测共有六次:
1.为了确定是在哪一天第一次看到这个斑点,作者想起了冬天炉子里的火,想到了城堡
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想到了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地骑马跃上黑色岩壁的侧坡。
2.看到斑点好像是一枚钉子留下的痕迹,就想到了挂在钉子上的一定是一幅贵妇人的小
肖像画,想到这所房子以前的房主,想到了铁路旁郊外的别墅。
3.看着斑点太大太圆,不像钉子,于是就想到了生命的神秘,人类的无知,想到了遗失
的东西,想到了生活飞快的速度,想到了来世。
4.觉得斑点很可能是一个暗黑色的圆形物体或一片夏天残留下来的玫瑰花瓣,就想起了
特洛伊城、莎士比亚,想起了人类保护自我形象的本能,想起了伦敦的星期日,还有惠特克
的尊卑序列表。
5.看到斑点是凸出在墙上的圆形就想到了古冢,退役的上校、牧师和他的老伴以及学者。
6.仔细看斑点时,就觉得好像在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于是就想到了树,想到树的生
存。
7.最后,终于发现,墙上的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
这种以斑点为中心的纷繁的意识活动形成了一种立体的辐射结构,正如有的学者所说,
好似一朵由若干片花瓣围绕着花蕊的盛开的鲜花。整个叙述貌似散漫无羁,实则结构对称,
构思严谨。
在小说中,我们分不清哪些是内容,哪些是对内容的表达。意识流先驱人物亨利・詹姆
斯说:“针和线分离就不能缝衣,内容和形式割裂即不成其为艺术品。”《墙上的斑点》就是
这样一篇内容与形式难以区分,内容即形式,形式也就是内容的作品。
六、关于小说的主题:
有人曾经指责伍尔夫的小说过分关注自我和内心,缺乏社会性。其实,当我们读到伍尔
夫发出的“该死的战争;让战争见鬼去吧”的心声时,读到她想象出的那个"没有教授、没
有专家、没有警察面孔的管家",也没有“尊卑序列表”的“十分可爱的世界"时,社会的
“微尘”已然落到了作者的心灵上,并且激起了回响与反应。这说明不描写社会生活,并不
等于远离社会生活。通过人物的意识来折射现实,同样能表现出社会性。这正如伍尔夫自己
所认为的那样:“小说就像一张蜘蛛网。也许只是极其轻微地黏附着,然而它还是四只脚都
黏附在生活之上。”因此,从作者无拘无束的意识流动中,我们依然可以着到作者对于人生
的思索,对于现实的不满,以及对于自由、理想的追求。传统小说中也有心理描写,但那些
心理描写都是局部的,是依附于人物、情节或环境并为之服务的。意识流小说则将人物心理
的意识流动作为独立的事件,置于作品的主体位置,表现出对传统小说的反叛性。
七、处理课后作业:略见教师用书。
八、印发:《〈墙上的斑点〉赏析》一文,学生结合文章分析仔细赏读小说。
《墙上的斑点》赏析
《墙上的斑点》,被认为是伍尔夫第一篇纯正的意识流小说。作为一篇纯正的意识流代
表作享誉中外文坛。它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随即就以其全新的面貌征服了读者,征服了
世界。
正因为它的新颖、它对传统的反动,让批评界面对它哑然失语,找不到评论的语汇与概
念。即使在今天,它的那份纷乱与杂糅,飘忽的意识的无定向、无轨迹,仍然使人感到归纳
与概括的困难。尤其对情节的梳理与复述,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墙上的斑点》情节
梳理的立足点,在于叙述者几次都从思绪漫游的终端又回到斑点,再重新依新的设想出征,
这几个往复的轨迹,成了这篇小说所能把握得到的脉络。
然而,叙述者"我”的每一次思绪的漫游则是无轨迹可循的,有时让人感到如同幻觉般
天马行空,跳跃式地向前跃进,一件事与一件事之间,一个对象与另一个对象之间,既无必
然的联系,也无偶然的关联,甚至也没有提供必要的过渡。它基本上撇开了现实中客观存在
物与外在的东西,除了偶尔回到斑点这一依托物之外,几乎完全任人物的意识自在地、任意
地、无需限制也无需依附地作纯精神性的流动。
伍尔夫让读者看到,人的主观的意识的宝藏有多么的丰富,将墙上的斑点作一个稍微不
同的假设,就会引出无穷多的互不相同的缤纷的思绪,真如伍尔夫所说的千万个印象像原子
一样落入心头。
矫枉必然过正,女作家对此大概有所领悟,她对人物的精神世界的强力推行,对客观外
界因素的大刀阔斧的弃绝,使她将人物的意识流的动感与美感表现到了极致,这份真实、这
份迷人,不能不令读者折服,不能不让批评家们承认,因此,它才一举奠定了现代小说在英
国的地位。
英国现代小说能迅速地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基本上没有与传统势力打过多的拉锯仗,
与《墙上的斑点》等实验小说的成功的铺垫是不无关系的。几个年轻人能快速而又成功地颠
覆自古希腊以来长达两千多年的“模仿说”“镜子说”等正统的文学观念与文学规矩,应该
说,《墙上的斑点》作为英国意识流小说打响的第一炮,是功不可没的。
《墙上的斑点》一举成功是非常不易的,首先难在它的变革性,它是一篇拓荒之作,无
规可循,无矩可蹈。
与传统小说比起来,它更大的难度还在于其纯精神性。应该说,讲故事或编故事本身并
不太难,何况还有多少代前人可以参照与借鉴。描摹现实也相对便于驾
驭,因为毕竟有生活做蓝本,毕竟有人物做原型。而纯意识与纯精神的东西,则看不见
摸不着,无从效仿,也无所凭附,应该说,现代小说在难度上是要胜于传统小说的,难怪伍
尔夫曾表白过自己对祖先在阴凉里拿着书消磨时间的逍遥自在的艳羡。
《墙上的斑点》所表现的最大的难点在于它的杂糅。一般的人或许还能当上传统作家,
但很难胜任意识流作家这样类型的作家。因为它的杂糅需要作家有丰富的积累与多方面的才
能,而不只是单方面的才能。
如叙述才能,也就是讲故事的才能,或结构才能,也就是组织材料的才能,或思想的深
刻,或题材的独特,这些单方面的才能,都有可能树立起一个传统作家,然而,这些在现代
作家那里都变得没有那么重要。
意识流作家不关心叙事,也不关心所谓题材,他只关注人物的精神、人物的意识与人物
的心灵印象。而纯精神性世界的建构必须以破碎、杂糅来完成。这种杂糅完全脱离外部事件,
因而需要作家的多方面的功力。
在《墙上的斑点》中,随着叙事者"我”的意识的流动,既杂糅进了作者的渊博的知识
与文化,又杂糅进了作家对世界、对人生的领悟与对社会的认识,如对男权等社会秩序的反
感,还杂糅进作者对自然景色,如由一棵树所联想的风景的体验。如果只存留着某一方面,
都会导致一种单调,同时它的定向性,自然也会产生一定的逻辑性、理性与清晰性,而不能
构成一种真正的无主导性的意识流的风格。
伍尔夫对于历史、文化都有很好的修养,就是那“古冢”的想像,英国人偏爱忧伤的说
法,都足见作家本人的那份文化底蕴。从星期日午后的散步,星期日的午餐,想到一定的规
矩,再想到标准的制定,男人的标准,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足见女作家于细微处见真谛,
对社会的本质有着深刻的洞悉。
在小说的后边部分,女作家对一棵树以及树的相关景色的那份体验性的、细腻、准确而
生动的描绘,满载着作家本人那份愉悦欢快的心情,又是那样富于感染力,让人心醉。
如果作家没有这些能力,没有丰富的积累与自己的见识,意识何以流动,又怎能流动!
作家的内涵,多方面的能力与修养,才是真正使意识得以流动的河床。
因此,我认为,意识流小说远远不只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只是一种技巧,只是一
种叙述视角上的花样翻新,它是非常需要超常的各方面的功力的,既需知识文化
的,又需思想观念的,还需情感体验的,当然也离不开文学艺术的感悟力与智慧。同样
可以说,读意识流小说,读现代小说也是需要读者具备多方面的功力的,否则难以读懂,至
少是读不出它的韵味与深意来。
九、教学后记:
西方现代文学对于习惯于追求情节的中国人来说,阅读甚难,而高中生阅读更难,教学
关键是让学生了解文学流派的特点,不必过分纠缠与文字语句。
板书设计:
墙上的斑点
伍尔夫
回忆看到斑点的时间:炉子里的火——城堡的旗帜——红色骑士
像钉子的痕迹:油画——房主——铁路旁的别墅
不像钉子:生命的神秘——人类的无知——遗失的东西——生活的速度——来世
玫瑰花瓣:特洛伊城——莎士比亚——人类本能——伦敦星期日——尊卑序列表
凸出的圆形:古冢——退役的上校——牧师和老伴——学者
大海中的木板:树—树的生存
一只蜗牛
《墙上的斑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文中词语,并熟练运用。
2、了解意识流小说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家。
3、学习作者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结构形式。
4、分析心理描写在意识流小说中的作用。
二、能力和方法目标
1、通过对本篇小说中人物心理的揣摩,体会意识流小说的特征。
2、结合单元话题的知识,仔细体会本篇小说叙述角度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三、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在意识流动中所蕴含的对生命、现实、文学以及体制与观念的深沉思考。
【教学重点】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结构形式。
【教学难点】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教学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伍尔夫的小说创作实践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她的理论进一步
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地位,她也成了英国文学界的一位传奇人物。今天,我们来赏析她的第
一篇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看看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有什么不同.
二、简介伍尔夫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深圳简装二手房买卖合同
- 2024版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质押合同
- 房屋抵押借款合同
- 2024年度塔吊维修与配件供应合同2篇
- 2024土地抵押借款合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项目融资协议3篇
- 2024年度土地复垦与环境保护一体化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度双方离婚诉讼子女抚养权调解协议15篇
- 2024至2030年中国无线传输电子吊秤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年度木材行业信息化建设合作协议2篇
- 2024年标准化演出场地出租三方合作合同样本版B版
- 客户关系管理-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苏朝晖
- JGJT334-2014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 2024年网格员考试题库1套
- 生命科学前沿技术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苏州大学
- 2023年小儿推拿保健师考试真题试卷(含答案)
- 高血压护理常规课件
- 心脏介入手术谈话技巧
- 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 办公楼消防改造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家长会 课件
- 溯源与解读:学科实践即学习方式变革的新方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